国家社科重大课题和重点项目的区别

2024-05-16 08:48

1. 国家社科重大课题和重点项目的区别

一)重大课题和重点课题申请人条件不同
 
 
  
 
 1.重大招标课题的申请人须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为市级及以上教育行政(教科研)部门负责人,且能承担实质性研究。重点课题申请人一般中级或者副高职称也是可以申报。
 
 
  
 
 2.高等院校不得申报“中学(含中职)英语阅读教学专项”。
 
 
  
 
 3.青年专项申请人年龄为1985年5月31日后出生者,课题组成员年龄不限。在读全日制研究生不得申报。
 
 
  
 
 4.2016年1月至今,凡是被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管理办公室做出撤项或终止实施的课题,其负责人不得申报本年度课题。
 
 
  
 
 (二)重大课题和重点课题题目拟定及相关要求
 
 
  
 
 1.重大招标课题的题目须与《选题指南》保持一致,不得自行添加副标题,且需参加现场答辩,不参加答辩视为自动放弃。
 
 
  
 
 2.重点课题的题目可与《选题指南》保持不变,也可自拟。
 
 
  
 
 3.专项课题的题目应与《选题指南》保持不变。
 
 
  
 
 4.其他类别课题,可自拟题目。

国家社科重大课题和重点项目的区别

2. 评审专家谈如何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申报社科课题是社科研究人员最基础的基本功,是做科研事业的第一步工作,这一步是就像一个人学走路一样,一定要大胆地学,否则就不会走路。通俗地说,不会做课题申报,就像无米下锅一样。一个科研人员总不能一辈子等着、靠着别人去申报课题获得立项后,把自己加入课题组作为成员之一来承担课题,而应该学会自己单独申报课题,当课题负责人,自己主持一个科研课题。因此,学会如何申报科研课题至关重要。下面,我们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为例,对如何申报课题进行一些探讨。 
设计适合自己研究的选题 
选题是成败的关键。因此,每年课题指南公布后,要认真研读课题指南,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选题尽量与指南紧扣起来。 
题目不要过大、过长。申报课题不要追热门题目而扎堆,避免形成较强研究力量“大撞车”。选题时要考虑所选的相关题目资料占有是否充分,课题组成员前期研究是否有实力、有基础,研究队伍构成是否符合选题。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非本所长的题目不要申报。处理好“自定”题目与“指南题目”的关系。选题不一定原原本本照抄“指南”的题目,可根据自己所处的地区、所熟悉的领域缩小一些范围,可以将“指南”的题目化解为申请者要做的题目,因为范围比较大,大题小做一般做不好;有的评委看不懂,可以写一两句话指出是根据哪一类题目或范围演化而来。 
二是突出地方、民族、学科特点。 
课题指南覆盖26个学科,题目上千,如何在茫茫题目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选题?这就需要突出我们的特点,我们有什么特点?所谓特点就包括地方特色、民族特色或优长学科。以广西为例,经济、社会、文化、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如果能从中找到适合的选题,申报命中率就会高一些。从多年来年,广西申报课题命中率最高的是民族类课题。从所申报的课题来看,1984~2007年申报立项的9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有8个是与“民族”有关的,当然不一定在“民族问题”学科申报,有的是在社会学学科申报,如《构建西南民族地区库区矿区和谐社会研究》;有的是中国历史,如2007年申报立项的《南海丝绸之路与中国-东南亚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从这两个课题看,地方性――库区矿区、南海丝绸之路,在广西、在西南是比较有特点的;民族性――西南民族地区有全国最多的少数民族民族种类和人口,地域广阔,中国――东盟跨境民族经济文化丰富多彩;优长学科――研究民族经济、民族文化、中国-东盟壮泰族群,这些领域我们在全国是处于比较优长的。 
三是考虑课题组成员的前期成果。 
选题要考虑好所申报的选题有没有前期成果,这个也很重要,有前期成果,评委容易通过,如果没有前期成果,论证再好,评委担心你花费的时间太多,一两年拿不出成果来。所以这个也要考虑好。对于年轻人来说,没有前期成果怎么办?这就需要组合好课题组成员,找一些有过这方面研究成果的同事、老师,甚至是院外的老师来合作,借助的他的成果来增强课题前期成果的份量。这种申报课题、组合课题组成员的本身,也是向同事、向老师学习的过程。 
四是选题要有时代感。 
一句话,选题要与时俱进,跟上国内外形势,不能落后于形势。 
五是贴近理论前沿。 
即跟踪学术前沿,这方面的选题比较有价值,因而容易入围。如指南这两年突出“南海问题“、“城乡一体化问题”、“生态文明”都是前沿的理论问题。 
六是选题要有全国性意义。 
不能只有本地区意义,或局部意义。当然类似西南地区的范围也是可以的,只有具有全国、大局的,一般容易立项。 
七是与自己研究领域紧密相关。 
最好从自己研究的大领域中派生出来若干个子课题作为选题,使自己在这个领域中做它十年八年,甚至一辈子,成为这一领域的学术领军学者

3. 什么是社科基金重点项目

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是现阶段国家社科基金中层次最高、资助力度最大、权威性最强的项目类别,包括应用对策研究、重大基础理论研究和跨学科研究三类。
重点支持一批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对学术发展和学科建设起关键作用的重大基础理论和文化研究课题,着力推出具有原创性或开拓性、具有重要文化传承价值的经典之作。从2011年起设立跨学科研究重大项目,旨在鼓励通过不同学科的视角、知识、方法和人员的交叉融合,研究解决单一学科难以解决的复杂性、前沿性、综合性问题。

什么是社科基金重点项目

4.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是什么?

社科基金如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设立于1991年,由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负责管理。
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是现阶段国家社科基金中层次最高,资助率力度最大,权威性最强的项目类别,包括应用对策研究,重大基础理论研究和跨学科研究三类。
重点支持一批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对学术发展和学科建设起关键作用的重大基础理论和文化研究课题,着力推出具有原创性或开拓性,具有重要文化传承价值的经典之作。

国家社科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The National Social Science Fund of China),简称国家社科基金,于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由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负责管理。
1986年10月27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小组会议通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暂行条例》。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是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国家社科基金

5. 评审专家谈如何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1.
第一,你对申报的课题已经开始或正在研究的课题,应有前期成果。我们在评审是是先看申报者是否有前期成果。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条件。
除了自己的前期成果外,还应了解国内对这个领域的研究情况。如华中师范大学农村问题研究基地,把国内发表的有关农村问题的文章全部收集起来,然后把这些文章按内容分为几类,掌握这些情况,对申报这个领域的课题非常有利。
第二,对申报的课题有实地调查的资料,或总结人民群众创造的经验资料。也就是说,申报的课题要有特点,没有实地调查的资料就没有特点,如湖北省一个单位申报的课题:《山区乡镇政权建设研究》,他们除调查了湖北省山区的情况外,又调查了四川、湖南、江西等省的山区的乡镇政府情况,有这些实际材料,谁也拿不到,只有这个单位才能拿到,这就说明有特点,必须批。西北师范大学王宗礼申报的《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政治意识研究》,他把西北牧民的政治观念、意识资料情况掌握了,就批上了。此外,广东中山大学及一些教学科研单位有关“珠江三角洲”各个方面的研究;江苏省的教学科研单位关于“苏南模式”的研究等课题都容易被评上。
这些都说明,申报课题,要有实际调查。到实际中去,有实际调查的资料才能申报出你所报课题的特点,否则你的课题就不能打动人。
第三,申报的课题要符合“课题指南”的要求。当然不是说,我们申报的课题,要用“课题指南”题目作为课题,而是说,申报的课题要符合“课题指南”的范围。
全国社科基金是每年制定一次指南,教育部的课题是每个五年计划,委托各学科者制定五年规划的咨询报告,提出五年内各学科应研究的主要问题。
为什么必须符合“课题指南”的要求呢?因为“课题指南”所提出的题目都是当前需要研究的基础理论问题和现实中的重要问题。特别是重点课题是国家急需研究的问题。如我们政治学科提出的“行政体制改革”问题,因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行过几次行政改革,但哪次也不彻底,原因是没有正确的符合国情的行政体制改革的理论做指导。
所以我们申报的项目一定要不脱离指南,不是说必须和指南上的一模一样,但也要围绕指南来选题。2.
课题论证
第四,前期成果。
课题组成员
在我们选出课题后,才拿来申报单位、课题组成员的材料。这就是衡量课题组成员的水平能否完成课题任务。有过这种情况,课题组只有申报者一个人,或者成员水平不高而被拿掉。为什么对课题组成员这样重视?因为当前的课题研究应当是集体研究,一个人或两三个人,很难研究出精品的。只有大家合作,互相讨论,发挥集体智慧才能出精品。如我们组织几位博士研究符合中国国情的公共管理理论。经过初步合作讨论,都觉的收获很大。一个人单独研究是不行的。我们曾经碰到过这种情况,论证的非常好,课题组成员仅一两个人被拿掉的。
课题组成员要很好的搭配。
第一,研究实际问题的课题,成员中除理论工作者外,应包括一些实际部门的工作人员,这样便于调查。
第二,研究基础理论的课题,成员中应有这方面造诣较高的教授,还要有从事这领域理论研究的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学者。
(王惠岩教授是吉林大学博士生导师,我国著名的政治学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专家咨询组成员,历任国家、教育部“七五”、“八五”、“九五”、“十五”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

评审专家谈如何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6. 国家社科基金评委名单历史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会议评审专家名单:组长:张炯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组长:陆贵山中国人民大学,成员:黄修己中山大学,刘中树吉林大学,王水照复旦大学,曾繁仁山东大学,郎樱(女)中国社会科学院,赵逵夫西北师范大学,王泉根北京师范大学,刘宾新疆文联,詹福瑞国家图书馆,董学文北京大学,陈洪南开大学,赵宪章南京大学,赵敏俐首都师范大学,关爱和河南大学,温儒敏北京大学,董晓萍北京师范大学,季水河湘潭大学,胡亚敏华中师范大学,阿扎提.苏里坦新疆师范大学,蒋述卓暨南大学,廖可斌北京大学,仲呈祥中国文联、中国传媒大学,阎晶明中国作协,孙郁鲁迅博物馆,刘润为程郁缀董晓萍刘石叶舒宪张国星赵稀方陈思和谭帆郑杰文赖大仁丁帆姚文放 王确欧阳友权杜桂萍朱万曙《求是》 杂志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山东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扬州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中南大学黑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吴承学中山大学中文系,程金城兰州大学,左东岭首都师范大学,乔以钢南开大学,滕云天津日报,舒伟天津理工大学,札格尔内蒙古师范大学,傅璇琮中华书局,傅修延江西师范大学,杨树增曲阜师范大。往年秘书王燕中国人民大学,于雪棠北京师范大学(以上名单还不全,以后要陆续补上)。中国文学大组有57个专家,每5年有2次机会参加评审,一般避免在本省评审,平均分80分以上可以入围。文学理论与比较文学在一个小组,古代文学、近代文学在一组,现当代在一组,民间文学在一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