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出台了哪些对股市有重大影响的政策

2024-05-18 23:05

1. 2018年中国出台了哪些对股市有重大影响的政策

中国央行下调部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表示,央行对部分金融机构降准以及置换中期借贷便利(MLF)的操作,其目的在于增加长期资金供应,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释放4000亿元增量资金,增加了小微企业炒股的低成本资金来源,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对于稳定经济增长有正面作用,对于股票市场的稳定也有非常好的正面作用,属重大利好消息。

  邓海清:降准对银行股和债市是利好

  央行货币政策拐点已经出现,去年严监管在货币政策上有一个去杠杆的组合,在目前的管理中确定为基本稳定,从今年开始已经调整为合理稳定,央行也在真正执行中性货币政策的基础。 邓海清认为,今年一季度季末资金市场明显低于市场预期,第二季末明显出现高度紧张,债券市场明显也是债券市场利率化和炒股利率两者收敛的情况,同时易纲行长也认为,央行存款端的市场化也认为会跟货币市场的利率并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看到央行用降准替代MLF这些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

  “可以看到反映了央行非常清晰的变化,2014年的典型特点是高存款准备金率不变,维持一个投放剂量MLF作为央行货币政策的调控,现在央行一方面维持MLF,如果存款利率和货币市场利率并轨的话,存款准备金率本身跟MLF就打通了,原来相当于是双轨制,和存款是两道体系,现在如果存款准备金率放开的话,相当于会逐渐合二为一。我认为降准同时减少MLF的投放,会为存款利率市场化创造很多条件。”邓海清表示。 对于商业银行来讲,邓海清提到,存款的资金成本肯定会往上走,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客观上说对银行减轻了负担。如果直接是降准,商业银行是不需要对MLF有任何成本的。这样的话降低了银行的资金成本。严监管情况下银行资产端盈利能力在下降的,所以降低这个成本对商业银行应该是利好,对债券市场利多,对银行股应该也是利多。

2018年中国出台了哪些对股市有重大影响的政策

2. 近年中国政策对股票证券的影响

1、融资融券制度试行,5月(利好)

2、奥运会,8月(从6月开始,利好)

3、股指期货,~第四季度(价值回归,股市反向。大盘涨则是利空,大盘跌则是利好)

4、原油价格补贴,4月份开始(石化、石油利好)

5、国际铝价格下跌,现在开始(铝行业利空)

6、季度CPI公布,8月15日、11月15日(利空)

7、美国持续降息,大约一个季度一次(利好)

8、中国央行加息、提高准备金,大约一个季度一次(利空)

9、半年报,7月1日~7月31日(利好、利空参半)

10、国庆、元旦(利好)

11、两岸包机,7月上旬(部分板块利好)

12、全流通,利好(2005年3月)

13、上调印花税到千分之三,大利空(2007年5月29日)

14、下调印花税到千分之一,大利好(2008年4月23日)

3. 中国财政政策对股市有何影响

  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根据其对经济运行的作用分为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财政收入政策和支出政策主要有:国家预算、税收、国债等。
  (1)国家预算
  作为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国家预算能够全面反映国家财力规模和平衡状态,并且是各种财政政策手段综合运用结果的反映。扩大财政支出是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其结果往往促使股价上扬,近两年,我国实行积极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使基础设施建设类上市公司及相关行业的企业不同程度地受益。
  (2)税收
  通过税收政策,能够调节企业利润水平和居民收入。减税将增加居民的收入,扩大了股市的潜在资金供应量,减轻上市公司的费用负担,增加企业的利润,股价趋于上升。如我国的高科技企业享受所得税的减免优惠,股价理应看到一线。对股市影响最直接的税种主要是印花税和证券交易所得税。我国开征股票交易印花税以来,根据股市的实际情况对印花税加以调整,对股市进行调控,以刺激或抑制股市。
  (3)国债
  国债作为国家有偿信用原则筹集财政资金的一种形式,可以调节资金供求和货币流通量。在不带来通货膨胀的情况下,缓解了建设资金的需求,有利于总体经济向好,有利于股价上扬。同时,国家采用上网发行方式有从股市中分流资金的作用。1998年8月,财政部向国有商业银行增发1000亿长期国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对股市构成较大的利好。

中国财政政策对股市有何影响

4.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对我国股市的影响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对我国股市的影响,除开舆论导向和政府直接干预外,其主要、有效地途径是从紧缩银根入手的,也就是利用后壁政策来调控股市的,就此问题论述如下:
一、货币政策工具可分为以下三类:
(1)常规性货币政策工具,或称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指中央银行所采用的、对整个金融系统的货币信用扩张与紧缩产生全面性或一般性影响的手段,是最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存款准备金制度,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被称为中央银行的“三大法宝”。主要是从总量上对货币供应时和信贷规模进行调控;

(2)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针对某些特殊的信贷或某些特殊的经济领域而采用的工具,以某些个别商业银行的资产运用与负债经营活动或整个商业银行资产运用也负债经营活动为对象,侧重于对银行业务活动质的方面进行控制,是常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必要补充,常见的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消费者信用控制。

(3)补充性货币政策工具,除以上常规性、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外,中央银行有时还运用一些补充性货币政策工具,对信用进行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补充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
①信用直接控制工具,指中央银行依法对商业银行创造信用的业务进行直接干预而采取的各种措施,主要有信用分配、直接干预、流动性比率、利率限制、特种贷款;
②信用间接控制工具,指中央银行凭借其在金融体制中的特殊地位,通过与金融机构之间的磋商、宣传等,指导其信用活动,以控制信用,其方式主要有窗口指导、道义劝告。 


07年度下半年国内面临物价上涨,通胀压力加大的危机,其原因是: 
1、供需失衡,比如食品行业 这是需求拉动型的通胀 ;
2、成本拉动,比如原油铁矿等国际价格上升,国内这些行业的价格上涨; 
3、国内投资过热,大量流动性流向楼市股市,流动性过剩导致通胀压力加大; 
4、国际贸易失衡,巨额顺差的长期存在,外汇占款严重,RMB投放过多; 
5、RMB升值预期使得大量国际资本流入国内; 

08年度国家采用的货币政策,在治理物价上涨主要表现在: 
1、通过信贷结构调整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大力发展农业 尤其是集约型农业 提高农产品产量 加强信贷支持三农的力度; 
坚决执行节能减排 限制“两高”行业的发展 鼓励新能源新技术的发展 以减少对国外能源资源的依赖 发展绿色信贷;减少对房地产业的贷款,抑制楼市的涨幅过快,使其健康稳定发展,防止经济泡沫; 
2、控制信贷规模 加强额度管理 控制流动性。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正在执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利息、发行央票等等,回收流动性优化信贷结构,多向中小企业、新兴行业企业倾斜,以消化掉相对过剩的流动性; 
3、通过税收等财政手段以及汇率手段来改善国际贸易失衡局面,如降低出口退税率,升值人民币等,改变巨额顺差的局面,减少外汇占款,改善流动性过剩局面;
08年度通过这些财政政策的调控,物价的膨胀得到较好的抑制,楼盘的价格也有大幅度回落,虽然调控也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如股市大跌、中小企业贷款困难,导致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下降,但对应通货膨胀来说还是利大于弊的。
以上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5. 中国的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是怎样影响的?

2.货币政策对股市的影响
       利用货币政策工具调节宏观经济,是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用的政策性手段。货币政策分为一般性货币政策和选择性货币政策以及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①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政策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它们又称为货币政策工具的“三大法宝”。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通过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吞吐基础货币,调节货币供应量。与一般金融机构从事的证券买卖不同,中央银行买卖证券的目的不是为了盈利,而是为了调节货币供应量。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当中央银行认为市场货币流动性过剩,需要收缩银根时,就会卖出证券,相应地收回一部分基础货币,减少金融机构可用资金的数量,也就是减少了市场中流动的货币总量。相反,当中央银行认为市场流动性不足,需要刺激经济发展时,就会放松银根,买进有价证券,扩大基础货币供应量,直接增加金融机构可用资金的数量,从而达到向市场输血,刺激经济发展的作用。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入债券,相当于为市场提供流动性,对股市来说是一个利好,一般情况下股市应看涨。

再贴现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制定或调整再贴现利率,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及货币市场的供应和需求,从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金融政策。再贴现是指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将贴现所获得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转让。对于中央银行来说,再贴现是买进商业银行持有的票据,流出现实货币,扩大货币供应量。对商业银行来说,再贴现是出让已贴现的票据,解决一时的资金短缺。整个再贴现过程,实际上就是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之间的票据买卖和资金让渡过程。提高再贴现率,增加了存款货币银行从中央银行借款的成本,相当于收缩了流动性,对股市来说是利空,一般情况下股市应看跌。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的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本来是为了保证支付的,但却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副产品”,就是赋予了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职能,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存入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就增加,市场流动性就缩小,这对股市来说是利空,一般情况下股市应看跌。
②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针对某些特殊经济领域或特殊用途的信贷而采用的信用调节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包括间接信用控制、直接信用管制和间接指导。与一般性的货币政策工具不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对货币政策与国家经济运行的影响不是全局性的,而是局部性的,是对个别部门、个别企业或某些特定用途的信贷采用的货币政策性调控。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也可以作用于货币政策的总体目标。比如对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和消费者信用进行控制时,会对整个货币政策产生影响。中央银行对有关证券交易的各种贷款和信用交易的保证金比率、印花税等进行调节,可以控制金融市场的交易总量,抑制过度投机,或者提高市场的活跃度。选择性货币政策对股市的影响有大有小,如果直接针对整个股市进行调节,那么影响是巨大的。2007年5月30日,财政部调整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由1‰调整为3‰,其目的就是为了遏制当时的过度投机行为。2008年4月24日,印花税税率又调回到1‰,这是因为当时股市已经处于熊市,需要政策性的扶持。如果选择性货币政策是对其他个别行业或区域进行调节,其影响则是短期和局部的。
③其他货币政策工具。其他货币政策工具内容繁多,概括起来为直接信用控制和间执着信用控制两类。直接信用控制的主要手段包括规定利率限制及信用配额,规定金融机构的流动性比率和直接干预等。间接信用控制,如中央银行通过道义劝告、窗口指导等办法,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其他货币政策对股市的影响力度相对较弱。
       总之,无论是哪种货币政策,如果政策有利于货币的放松,增加整个社会或股市的资金总量,那么该政策就对股市的上涨有利,相反会抑制股市的上涨。但是,市场流动性过剩会带来通货膨胀,过紧的货币政策又会出现通货紧缩。cpy雷冰的股票波段投资

中国的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是怎样影响的?

6. 中国的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是怎样影响的?

教科书的内容其实很多在实践中是用不到的,你问的是中国,那么先了解最基础,凯恩斯的供求定律200年来还没有任何经济学家可以跳出其范围。而中国目前的货币调控政策看的很清楚,这个可从央行每月的回购量看。实行的内紧外松的货币政策,那么供应少了,流入股票市场的资金就自然也会减少,自然支撑股票最关键的因素资金量就会减少,那么股市资金的流动性就会减弱,后果就是只能造成局部板块的连续炒作,而不能形成大面积的上涨,说白了市场上钱少了,股市自然受影响,懂了吗?

7. 注册制对中国股市有什么影响

注册制对股市有什么影响?

注册制对中国股市有什么影响

8. 股市动荡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在金融危机不断蔓延和扩散的背景下,由于市场普遍担忧全球经济可能进一步恶化,外围股市持续低迷,并拖累A股市场继续维持弱势探底的格局。面对国际形势发生复杂变化和国内出现困难的情况,我国政府已经并将继续采取措施应对外部冲击,"努力保持经济稳定、金融稳定、资本市场稳定"。可以预期的是,上述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都将有利于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有利于改善企业的经营环境和盈利能力,同时也有利于改变市场的悲观预期,重新塑造投资信心。
  行业继续被超配。根据证监会行业的分类,基金持有生物医药行业的总市值占基金全部持股市值的比例为5.10%(生物医药行业流通市值占A股上市公司总流通市值比重为3.77%),行业明显继续被超配。从持股数量上来看,扣除因转增、送股等被动持股增加的情况下,截至2008年三季度末,基金重仓持股总数比2008年二季度末下降了2.68%,变化幅度不大;从市值方面来看,基金公司重仓持有的医药股市值合计为159.50亿元,由于大盘因素的影响,与2008年二季度末相比下降7.40%。
  从持股结构上来看,被重仓持有的医药股由二季度末的34家增加到36家,变化不大;而重仓持有医药股的基金数量由2季度末的139只激增到171只,增加了32只基金。我们认为这种现象无论是基金主动增仓还是被动表现,都表明了基金在当前形势下对医药股偏好的态度。首先,医药行业是典型的非周期性行业,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小;其次,在医改的大背景下,需求不断上升,医药公司盈利有保障,因此从三季度基金重仓股医药股的情况来看,医药股再次成为资金的避风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