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市场经济下审计的职能与作用 论文

2024-05-16 16:57

1. 论市场经济下审计的职能与作用 论文

审计的职能与作用 一、审计的职能 审计的职能是其本身所固有的内在功能。审计有经济监督、评价和鉴证职能。 其中经济监督是基本职能。 (一)经济监督职能 监督就是监察、督促的意思。审计的经济监督是指审计人员通过对被审单位的 财政、财务收支及其他经济活动进行审核检查,对照有关的法规与标准,监督被审 单位的经济活动是否符合既定的标准,对违反标准的经济行为予以揭露并提出纠正 措施。实行经济监督必须具备二个条件:一是实行监督的主体必须得到授权,拥有 执行监督的权力。二是必须有明确的标准,来划分合法与非法的界限。 对于政府审计机构,《宪法》授权国家审计机关,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 人民政府的财政收支,对国家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 督。可见政府审计机关拥有审计监督权。内部审计机构依照有关法规和本单位领导 的授权,在本单位内部亦有经济监督权。对于民间审计组织来说,它们是经过有关 部门批准、登记注册的法人组织,依法独立承办审计查账验证和咨询服务业务。民 间审计机构与被审计单位是受托和委托关系,当民间审计机构接受被审计单位委托 后,就要依法执行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民间审计机构出具的审计报告具有法律 效力,并且对其正确性、合法性承担法律责任。可见,民间审计也具有经济监督的 职能。 
一、审计的职能 审计的职能是其本身所固有的内在功能。审计有经济监督、评价和鉴证职能。 其中经济监督是基本职能。 (一)经济监督职能 监督就是监察、督促的意思。审计的经济监督是指审计人员通过对被审单位的 财政、财务收支及其他经济活动进行审核检查,对照有关的法规与标准,监督被审 单位的经济活动是否符合既定的标准,对违反标准的经济行为予以揭露并提出纠正 措施。实行经济监督必须具备二个条件:一是实行监督的主体必须得到授权,拥有 执行监督的权力。二是必须有明确的标准,来划分合法与非法的界限。 对于政府审计机构,《宪法》授权国家审计机关,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 人民政府的财政收支,对国家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 督。可见政府审计机关拥有审计监督权。内部审计机构依照有关法规和本单位领导 的授权,在本单位内部亦有经济监督权。对于民间审计组织来说,它们是经过有关 部门批准、登记注册的法人组织,依法独立承办审计查账验证和咨询服务业务。民 间审计机构与被审计单位是受托和委托关系,当民间审计机构接受被审计单位委托 后,就要依法执行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民间审计机构出具的审计报告具有法律 效力,并且对其正确性、合法性承担法律责任。可见,民间审计也具有经济监督的 职能。

论市场经济下审计的职能与作用 论文

2. 经济新常态下内部审计如何更好的发挥作用

内部审计工作要适应经济新常态,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在事业单位内部的监督检查作用,其根本出发点还是从自身出发,建立健全内部审计队伍以及内部审计制度;提升自身的工作价值、规范审计行为,不断创新以更好的适应经济趋势的发展。同时也要创造良好的审计环境,为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创造好充分的条件,不断提升内部审计的地位和横好地发挥作用。  
(一)严格审计程序,内部审计规范化   
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要把内部审计的出发点、落脚点放在促发展、促效益、促管理、强内控上,另一方面明确工作重点和要求,严格执行工作程序,克服审计盲目性。行政事业单位通过“三个结合”,关注财经制度执行、内控制度执行和资金使用情况。一是,事前审计与事中、事后审计相结合,把问题解决在初始阶段;二是,微观审计与宏观结合,综合分析,找出倾向性问题及原因,提出针对性解决建议;三是,对内部审计问题坚持治标、治本,既要处理审计问题,又要究其原因,规范被审单位经济行为和管理水平,从根本上推动被审单位各项工作水平提高。  
(二)加快审计工作转型,强化审计独立性  
在经济新常态的影响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之前的事后审计监督制度已经不能够满足现代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行政事业要在内部审计的工作中还原其应有的独立性,主管部门要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否则必然会   严重阻碍下属事业单位正常开展内部审计工作。要侧重突出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要与其他部门实现“相对独立”,必须要与相关的纪检、财务以及监察部门分设,消除行政隶属关系,实现在单位负责人直接领导下,内部审计机构能够独立地行使内部审计职能,直接受行政事业主管部门内部审计机构的监督与领导,只有如此才可以理顺体制上的关系。  
(三)准确定位审计职能,发挥审计的服务职能  
在平常的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抱着在正确中找错误的工作态度,缺少与被审计单位之间的有效沟通,以一种高高在上的态度进入审计工作,导致了审计部门与被审计单位之间形成一种相对立的关系。在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应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在审计过程中,与事业单位的管理层以及被审计部门管理人员进行良好的沟通,调动被审计部门人员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将审计工作定位在服务只能上,以确保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强化监督检查,提高基层内部审计质量  
定期开展内部审计审计质量监督检查,强化基层内部审计质量标准要求,促进基层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健全,建立相对完善的基层内部审计管理制度。一是要加强基层内部审计工作计划的制定。审计部门应结合基层内部审计的实际审计工作,加强结基层内部审计工作计划管理,制定基层内部审计工作量化考察监督制度和基层内部审计优秀审计工作先进者评选办法,指导基层内部审计机构根据本单位的工作目标,有针对性的的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实现基层内部审计工作指导的制度化、规范化,确保基层内部审计质量。二是要对基层内审项目从审计方案、审计复核、责任追究制度等方面加强质量控制,规范基层内部审计过程和审计程序,避免基层内部审计工作的不规范性,防范内部审计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不断强提高基层内部审计工作质量,促进基层内部审计事业稳步发展,促使基层内部审计更好的发挥自身的作用。

3. 如何发挥审计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

  在当前我国经济面临严重困难和严峻挑战的情况下,应充分发挥审计的重要作用,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驾护航。

  充分发挥审计作用,有利于促进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的落实。中央围绕调结构、扩内需、保增长、促发展,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措施。通过审计,可以监督检查这些政策措施的执行情况,及时揭示和反映执行中出现的普遍性问题和新问题,并从体制、制度层面提出建议,推动完善宏观调控;可以揭露和查处违背国家政策的问题,制止和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保障政策措施落实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充分发挥审计作用,有利于促进科学发展。在保增长的情况下,更要注重科学发展,防止重新回到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老路上去。通过对新增投资项目进行专项审计,可以分析新增投资结构的合理性,揭露违规投入高耗能高污染项目、产能过剩行业和违规建设楼堂馆所等问题;可以监测建设项目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及时发现建设中造成的资源破坏损毁、环境污染、乱占耕地等问题,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充分发挥审计作用,有利于促进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为了扩内需、保增长,明年中央将投入大量资金,这些钱一定要确保用在“刀刃”上。通过对重大投资项目进行跟踪审计,可以及时发现建设资金使用、建设项目管理和工程质量中存在的问题,揭示和反映乱上项目、造成重大铺张浪费和损失浪费等问题,促进提高投资效益,实现政策效果。

  充分发挥审计作用,有利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通过对金融机构、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专项审计,可以及时发现财政、金融、民生、国有资产、能源和资源环境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和潜在风险,及时提出对策性建议,防范苗头性问题演变成趋势性问题、局部性问题演变为全局性问题,切实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如何发挥审计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

4. 经济新常态下内部审计如何更好发挥作用

内部审计师的主要作用是,独立且客观地复核及评价企业的活动,以维持或改善企业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及公司治理的效益与效率。
(1)必须了解企业的策略方向、目标、产品、服务和程序。
(2)审计师应将相关结果向董事会或其下属的审计委员会以及高级管理层报告。
(3)内部审计师必须保持客观性和独立性,不受任何约束。
(4)内部审计师应被允许直接与外聘审计师沟通。

5. 审计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有利于我国经济规范、健康的发展。
审计作为我国经济宏观发展的导航工具,能够及时的发现并且反映经济发展中的各种新情况和问题,有利于我国经济规范、健康的发展。
审计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审计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审计领域的广泛化、审计任务的多样化,对审计部门和被审计部门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各级审计部门要紧紧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工作大局,一手抓问题查处,一手抓改革发展,切实发挥好审计的保障和监督作用。

审计工作的改革:
要围绕深化改革、制度创新开展审计,积极跟进财税体制改革、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做好审计工作,加大对预算审计、公共资金使用绩效审计的力度,抓好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强化对简政放权、放管结合的监督。要围绕反腐倡廉建设开展审计,强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加大对违法违规问题的揭露和查处力度,加强对厉行节约、依法行政情况的审计监督,发挥好审计的反腐“利剑”作用。

审计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6. 如何发挥内部审计在新形势下的作用

1 创建具有独立性、权威性的内部审计组织 
  内部审计在经营管理中的作用发挥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单位高级管理层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而审计范围的扩大和管理部门要求内部审计提供服务的增多,也足以说明内部审计的作用越来越为社会所认可。在1978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制定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中就曾指出,内部审计活动必须保持独立性。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能够保证内部审计师客观地工作。内审部门应从日常内控过程和被审计活动中分离出来,它要求在主要负责人的领带下自主执行委派任务、报告审计、评价结果,不受其他部门的干扰。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审计的客观性、公正性和权威性。 
  2 加强内部审计的风险管理引入和监控 
  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联动发展的关系。不仅各部门有内部风险,各管理部门还有共同承担的综合风险,内部审计人员作为独立第三方,可协调各部门共同管理企业,应定期与其他职能部门一起对各项业务进行分析和评价,找出高风险业务领域和风险控制点,实施科学有效的审计计划,集中力量加强控制和管理,建立起全方面、多层次、宽领域的风险防控和预警机制。保证内部审计的监督质量,依靠紧密的检查程序把风险降低至设定范围之内。 
  3 建立一套有效的内部审计考核激励制度 
  为了考核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在企业中应结合自身特点制定一套工作质量考核标准,将内部审计人员的任免、升职加薪、奖惩与辞退与内部审计人员的审计业务考核紧密地结合起来,有利于激发审计人员的工作热情。同时,建立内部审计激励机制,有利于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人制定本部门人员需要、人员培训和发展计划,培育良好的企业道德文化和健康的内部审计和控制文化,提高全体员工的职业操守和诚信意识,对违法行为要制定严格的惩罚规定。激励机制一般以奖励方式为主,充分发挥奖励的正面作用,传递正能量。 
  4 转变审计类型,重视事前、事中审计 
  为适应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和现代管理对内部审计提出的更高要求,内部审计应把审计转型与发展放在首位,内部审计的作用不仅限于事后监督,应更多地着力于事前防御和事中控制。因此,现代审计应是事前、事中和事后紧密结合为一体的审计方式。对尚未实施的经济事项进行事前审计,对其他部门实施决策的具体管理行为进行有效的事中监控,通过审计提前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和评价,及时发现经营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可以降低审计成本,增强了审计的时效性,提高了审计效率,进一步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5 找准自身定位 
  在新形势下,如何正确看待内部审计的定位,是内部审计人员和企业管理层所面临的问题。随着外部环境变化、各种风险增多、公司治理加强及内部组织重整,寻找适应自身内部审计定位是至关重要的,这样才能让人们认识内部审计,并推动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这就要求:第一,内部审计定位为企业内部监督管理机构,发挥监督职能发现问题,揭示公司存在的潜在风险,有针对性在提出改进企业管理水平的建议;第二,内部审计的定位,除了审计的监督、保证作用外,更拓展到审计在风险管理、控制以及使其价值增值的服务作用,确保公司高效运作和发展,顺利实现公司的目标和战略。

7. 如何发挥审计监督在宏观管理中的作用

国务院领导在审计署视察时再次强调了审计监督的重要性,指出审计是政府权力制约机制和监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运行的卫士,是领导决策和民众的眼睛。由此可见审计工作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时代,在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的今天,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审计的首要职能是监督,监督是审计永恒的主题,在财经领域打假治乱,惩治腐败,推进廉政建设,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这些都是审计作为“国民经济运行的卫士”所起的作用。另外,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奔小康”的目标,执政兴国是当前的第一要务,审计工作必须为改革和经济发展服务,并通过更好的服务来实现审计工作自身的发展。总之,审计工作应以“监督和服务”为主题,不断实践、不断探索,配合政府贯彻和落实各项改革措施,在政府宏观管理中担当重要角色,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一、审计监督在宏观管理中的作用
审计监督是由独立的审计机构和受托的专业人员,根据国家的有关法令、制度、规定,按照一定的程序、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效益,进行检查、审核、分析,对其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做出评价和结论的监督活动。
(一)有利于宏观调控
通过审计监督,可以加强国家财政管理,保证财政收入按时、按计划入库,控制财政支出,使财政收支达到平衡;可以使银行本身的信贷资金有计划按比例地发放,使信贷资金的发放与生产需要衔接;可以控制基本建设的盲目投资,盲目建设,重复建设的现象。
(二)有利于正确处理局部与全局的关系
在我国进行经济体制和税制等一系列改革,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但由于一些制度、措施相对滞后,局部与全局的矛盾仍然存在,一些单位和个人为了局部利益而侵占全局利益的问题还相当普遍,偷税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都需要审计机关通过对财政收支的审计,依照国家的法规,监督企业和地方正确处理局部与全局的关系。
(三)保证经济体制改革健康进行的一个重要手段
经济体制改革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现在虽然有了总的方向、原则,但一些具体步骤措施仍在探索中。有些思想不健康的人钻改革的空子,损害国家利益,为小团体和个人谋利,影响和干扰改革的顺利进行,国家需要运用审计监督的手段,来揭示问题并与其作斗争。
(四)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多年来审计部门对一些部门和单位实行了有效的审计监督,提出了大量的问题,并提出了许多改进意见和措施,为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五)有利于党风廉政建设
审计监督应贯彻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原则,努力发现大案要案线索,充分发挥审计的威慑作用,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各种违法违纪问题比较隐蔽,这就更需要加强审计监督,提高审计人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更好地促进党风廉政建设。
二、拓展审计新领域,积极为宏观管理服务
审计监督作用发挥的如何,审计监督怎样更好的为宏观管理服务,最终要通过审计监督所固有的职能作用而体现出来,这是审计本质的内在要求。而审计的本质就是监督,它体现在审计工作的各个环节,从审计立项到审计结果的利用等,都体现着审计监督职能。
(一)监督职能
审计的基本职能是经济监督,主要是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的审查,指出错弊,监督被审计单位和个人遵守财经法纪,履行经济责任。
(二)鉴证职能
指外部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依据对审计单位的会计及其他经济资料所反应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审查,按照财经法规和会计准则,对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客观公正的鉴证,取得国家及社会各方面的公认,作为评价经济责任,解脱经济责任和依法处理的依据。由于审计鉴证是依法进行,客观评价,能取信于社会,故又称审计公证。
(三)评功职能
指审计机构或人员对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审查核实的基础上,评价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优劣,经济效益的高低和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促进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现在开展的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和企业厂长(经理)离任经济责任审计,评价职能居于突出地位。
三、加强审计监督的对策
(一)发挥审计监督维护财经秩序的作用
审计监督的目的就是查错纠弊,揭示经济活动中违反财经法纪的行为,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其加强经济管理。这是审计职能的体现,也是审计监督在宏观管理中发挥作用的重要方面。近年来国家各级审计机关实施的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宏观管理作用明显。
(二)发挥审计监督为宏观调控服务作用
由于审计结果客观公正,较真实地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成果及资金使用情况,从中发现具有普遍性、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提示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时反馈给有关部门,便于政府针对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有的放矢加强管理和防范,保证经济健康有序的运行。审计部门每年开展的行业审计、专项资金审计,提示出大量影响资金使用效果问题就是很好的例证。
(三)发挥审计监督的帮促作用
作为国家经济管理的审计部门,既要对被审计单位进行监督,又有义务帮助被审计单位,促进其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这方面显得尤为重要。审计能够较全面地掌握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情况,所提出的建议也就较切合实际,针对性较强,因而对其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较大。同时审计在监督过程中,还担负着宣传国家政策法规,对基层单位进行业务指导等任务,这些都是帮促作用的体现。
(四)发挥审计监督的威慑作用
发挥审计作用的形式有:专题报告、编发审计信息、通报审计结果,利用有关媒体如电台、电视台、报纸等刊物宣传审计成果等等,扩大审计影响。公布的内容可以是正面的典型,也可以是反面事例,还可以是针对某种情况、某些问题的审计调查结果或处理情况以及加强管理的建议等。特别是目前开展的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将审计结果提供给干部任免机关,为选拨任用干部提供依据。
(五)发挥审计监督促进廉政建设的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需要法律法规来规范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审计领域不断拓宽,社会各界对审计的期望也越来越高。通过审计,能够严肃财经法纪,改善经济秩序,同进,更能够打击经济犯罪,强化廉政建设,这是时代赋予审计监督工作的重任。

如何发挥审计监督在宏观管理中的作用

8. 如何发挥审计在宏观管理中的作用

一、审计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强化对重点部门、重点资金的监控,发挥对权力的制约作用。
政府的权力由人民赋予,权力的运用是为了维护人民的利益,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的“权为民所用”。但有些部门和官员却将权力当作换取利益的筹码,置人民利益于不顾,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公众形象。审计作为政府的监督机构,理所当然地要对部门的行为进行监控,发挥对权力的制约作用。如何发挥这种制约作用呢?我认为首先要从资金着手。
掌握权力的部门有些本来就掌管着大额的资金,如财政、国土、市政等部门,即俗话所说的“掌管财权”。审计部门要实现对“财权”的制约,就要对资金使用的合理性进行定期跟踪,及时制止损失浪费,揭露贪污舞弊,维护财政资金和其他国有资金的安全。近年来各级审计部门广泛开展的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就是一个很成功的例子。审计部门每年对本级财政资金的使用进行审计,并向政府和人大报告,及时提出存在问题和整改建议。尽管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在方法上还有待探讨,但对政府宏观管理所起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它规范了预算分配秩序,促进财政规范管理,保证财政资金的安全运作。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特点是定期进行,并向政府和人大报告。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可以试验性地将这种审计工作方式推广到其他公共资金的审计,如社会保障资金、住房公积金等,政府掌握的资金只要处在审计部门的定期监管下,并与人大监督形成合力,资金使用的安全性会提高,“财”管住了,“权”也就不能滥用了。
还有的部门掌管的资金不多,但权力颇大,如“审批权”、“监管权”等,对这类部门要重点防范钱权交易,以权换钱的行为。如何防范呢?依旧从资金管理的角度入手。一是切实执行 “收支两条线”管理的有关规定,强化对“小金库”的查处力度。实践证明,各部门运用权力积聚的不义之财,多以“小金库”的形式存放,“小金库”的资金经常被部门内的人员私分,“小金库”已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杜绝“小金库”是审计部门的职责所在,也是防止钱权交易的重要措施之一。二是推行结算集中制。我区去年率先成立了“会计结算中心”,各行政单位的收支由结算中心的专职会计人员核算,保证了会计核算的客观公证性,令财政监管更直接,为不义之财的流入设置了屏障。
二、客观的、公正的审计结果是考核和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之一。
随着各级政府对审计工作的日益重视,政府内各部门在人事任免、奖励时都注意征求审计部门意见。我区工会多年来在评选劳模时征询我局意见,人事部门在领导卸任时及时向我局发送委托审计函。面对外界的信任,我们更要积极探讨如何为政府考核和任用领导干部提供可靠的依据。
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是当前广泛认同的一种能为考核、任用领导干部提供依据的方法。通过经济责任审计,可以完善科学的干部监督考核机制,合理地使用和培养干部。纪监部门对经济责任审计寄予厚望,认为它可以有效约束领导干部的经济行为,从源头上治理腐败。广大群众拥护经济责任审计,认为它可以增加干部使用上的透明度,从而有效发挥监督作用。
经济责任审计的优点是明显的,它实行联席会议制,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审计、财政机关等部门是联席会议的主要成员,各部门互相配合、互通信息,实现对当事人多角度、全方位的监督。审计组自始至终与纪委、检察院等部门保持联系。
经济责任审计的另一个优点是肯定功过、明晰责任。通过审计,审计人员在事实的基础上对当事人的业绩进行客观评价,既肯定成绩又指出存在问题,并以“审计结果报告”的形式报送组织部门,让组织部门看到一个真实的、优缺点并存的干部人选,并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其才能。
在看到经济责任审计的优点时也要充分认识到它的局限性,这种局限集中体现在社会对经济责任审计的需求和审计人力资源有限的矛盾上。以下两条措施可缓解人力不足的矛盾:
第一,经济责任审计与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结合进行。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是每年的必审项目,按规定每年的财政预算执行审计都要延伸审计一到两个行政单位。在选择延伸单位时可优先选取一些领导离任的,将经济责任审计与预算执行审计结合进行。这样做的好处是同一组人同时完成两个审计项目,起到一箭双雕的效果,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避免了重复审计。
第二,镇级内审机构要成为经济责任审计的主力之一。目前开展的经济责任审计绝大部分是科局级以上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就基层审计部门而言,开展较多的是离任审计或行政单位领导离任审计,同时外聘社会审计力量,既可以发挥内审人员熟识当地情况的优势,又可以缓解人力不足的矛盾。
三、逐步推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提高政府管理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实行审计结果对外公告制度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审计法第36条对此也有相应的规定。国家审计署借鉴国外的做法,尽快实行审计公告制度。通过审计公告,借助舆论手段,充分发挥审计的威慑作用,有利于增强民主、公开、透明的意识,达到依法治国的目的。但审计公告制度是一把“双刃剑”,公告得当有利于提高审计工作的透明度,增强审计监督的权威性,让社会了解和支持审计工作,反之会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引发行政诉讼。因此审计公告制度对审计部门来说是一个挑战。
做好审计公告的前提是审计人员的业务要过硬,审计程序要合法,认定的事实要清楚,证据要确凿,定性要准确,评价要客观公正。通俗地说,公告的审计结果要经得起外人的质询。为了达到上述要求,首先要求审计人员认真钻研业务,提高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审计质量才有保证,公告的审计结果才有效力。其次要依法审计,保证审计程序和公告程序的合法化,例如严格按照《国家审计准则》的要求审计,公告的内容要符合《审计署审计结果公告办理规定》的要求等。为确保程序合法化,审计复核工作要加强,除专职人员复核外,还可考虑成立由领导和业务骨干组成的复核小组,对公告项目进行集体复核。此外,若公告项目较多或公告的内容容易引起行政诉讼,可聘请法律顾问,寻求法律咨询。
从国外审计结果公告情况来看,主要有年度审计结果公告和专项审计结果公告两种形式。前者每年公告一次,以审计机关的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报告为基础;后者不定期公告,一般在审计机关专项审计结束后进行。我国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还处于探索阶段,应循序渐进,从小到大,从不定期到定期。就目前情况来看,可先将一些群众关心的专项资金审计情况进行公告,如救灾捐款、住房公积金等,在积累一定经验后,再考虑将每年的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结果进行定期公告。
此外,审计结果公告制度要顺利执行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支持,审计部门在审计结果公告前要与政府沟通,重大事项要经政府同意才能公告。
四、审计成果进入政府决策,发挥政府参谋和助手的作用。
审计监督是我国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审计工作是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配合政府做好工作,审计机关应对行业性、倾向性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为政府出谋划策,充当参谋和助手。审计发现一些收费项目审批手续不全或标准过高,将情况向政府作了汇报,提出了改进建议。政府经研究采纳了审计局的建议,取消了一些收费项目,减轻了群众的负担。
审计部门作为政府的参谋和助手,在某些突发事件发生时,可在调解过程中充当公正人的角色,起到稳定民心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发挥审计在宏观管理中的作用,审计机关要走财经审计和效益审计结合的路子,让审计成果的实用性提高,更容易被吸收和采纳。例如,我们可在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基础上对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进行分析,对预算分配的合理性进行评价,为政府编制来年的新预算提供建议。我们还可以对某些重大投资项目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对其投入产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进行评价,促进理性投资。
总之,审计机关要围绕政府的经济工作中心实施审计监督,为大局服务,促经济发展。
五、探索效益审计的路子,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维护国有资产安全。
“实行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审计与效益审计并重,逐年加大效益审计分量,投入效益审计力量占整个审计力量的一半左右。效益审计以揭露管理不善、决策失误造成的严重损失浪费和国有资产流失为重点,促进提高财政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维护国有资产水平。”
效益审计的范围很广,它既包括对企业营运情况的评价,又包括对财政资金使用情况的分析,上述提到的资源分配问题只是其中很小的分枝。但可以以点带面,围绕“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三个要素将效益审计逐步推开。要探讨的效益审计不但指事后的实绩审计,还包括事中的效益审计和事前的可行性研究。后两种审计方式可以避免更大的浪费,社会效益更大,对宏观管理所起的作用更明显。
效益审计是高层次的审计目标,是审计工作的发展方向。就我国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财经秩序状况以及审计工作质量和人员的总体素质而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们要看到它的前景,我们要为此培养更高层次的综合型人才,并根据自身实际开展试验,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向目标迈进。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