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的在任领导

2024-05-04 16:27

1.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的在任领导

 杜永臣 博士,研究员,蔬菜花卉所所长,番茄育种课题组组长,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科学院二级岗位杰出人才,农业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和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的评审专家,中国园艺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天津市农业生物技术中心学术委员,农业部全国番茄区域试验负责人。主要从事番茄遗传育种和抗逆形成的生理、生化机制和抗逆材料的鉴定、筛选技术;利用分子标记、基因工程等生物技术、现代育种技术筛选和创造抗逆、抗病、优质育种材料;选育保护地和露地番茄优良新品种;研制国家番茄新品种DUS测试指南及番茄产品质量标准等。截止到2011年,“九五”主持和参加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番茄育种专题的“番茄耐低温材料选育研究”、“番茄抗病材料选育研究”、“番茄育种技术研究”、农业部“948”项目、教育部、人事部回国留学人员资助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等各类项目11项。  育成的“保护地番茄优良品种中杂9号和中杂8号”200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本人第3名,两品种已累计推广250多万亩,创经济效益7.5亿多元。特别是中杂9号成为了北方广大粉果番茄种植地区保护地生产的主栽品种。主持选育出的“中杂12”保护地番茄新品种2000年通过河北省和北京市品种审定。最新成的“中杂11”番茄获国家攻关后补助二等奖,并在2001年通过全国品种审定;截止到2011年,共发表论文30多篇。 孙日飞 博士,研究员,蔬菜花卉所副所长,白菜育种课题组负责人,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科学院三级岗位杰出人才,学科带头人。兼任北京蔬菜学会副秘书长,《园艺学报》编委,《中国蔬菜》编委,第三届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专家,第五届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国家推广计划专家。主要从事大白菜遗传育种研究。截止到2011年,主持“八五”、“九五”国家攻关课题和农业部重点高新技术与基础研究及重点开放实验室项目、国际合作欧盟项目10余项。十五期间,国家863计划“蔬菜高效育种技术及优质、高产、多抗、专用新品种选育2001AA241121” 课题首席科学家。主持十五攻关重大专项“中南地区无公害蔬菜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主持十五攻关“大白菜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研究”;主持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大白菜自交不亲和基因的分子鉴别”研究。首次在国内育成了无苗期黄化,有蜜腺,生长和结籽正常,转育容易,育性稳定的新型大白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研究了培养基成分、培养条件对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的影响,建立了理想的培养体系,获得大量小孢子再生植株,这些DH单株正用于新品种培育和分子遗传学研究。首次发现了两个与抗TuMV-C4基因连锁的标记和5个与抗TuMV-C1紧密连锁的AFLP标记。1992年“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系统”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第八名;1995年“用组培获得100%不育群体的白菜制种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第四发明人;1996年“组培繁育大白菜亲本制种技术”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4位。1999年“大白菜2n配子发生的细胞学机制及应用研究”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5位。 张宝玺 硕士,研究员,蔬菜花卉所副所长,茄科育种室主任,辣椒育种课题组组长,硕士生导师。中国农业科学院三级岗位杰出人才,中国农科院首批跨世纪科技开发与推广带头人,中国农学会第三届全国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中国园艺学会辣椒分会副会长,全国蔬菜品种鉴定委员会委员,北京政协海淀区政协委员。主要从事辣椒遗传育种研究工作。对辣椒的主要植物学性状、抗病性、抗逆性、细胞生物学、分子辅助选育技术等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创新和选育了大批优异育种材料和新品种,育成甜辣椒新品种14个,甜椒的选育在国内处领先水平。'中椒'系列品种在全国的推广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截止到2011年,参加和主持了国家、部级科技攻关项目、国家基金项目、863项目等。获多项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西藏作物品种资源考察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集体奖) ;早熟丰产抗病毒病甜椒中椒2号的选育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第四名);优质抗病丰产甜椒新品种中椒4、5号的育成,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重大科技成果(第三名);甜辣椒中椒6号和中椒7号的育成,获中国农科院科学技术一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名)。发表论文30余篇。 胡鸿,硕士,研究员,蔬菜花卉所副所长。硕士生导师。中国园艺学会副秘书长,北京市蔬菜学会副秘书长。主要从事蔬菜贮藏保鲜与采后处理技术研究以及科研管理工作。截止到2011年,主持或参加国家科技支撑、“863”、北京市有关蔬菜贮藏研究方面的项目30余项。在主要蔬菜采后生理、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和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以及科研计划管理等方面取得一定成绩。“蔬菜流通体系综合保鲜技术的研究与实施”1992年获国内贸易部和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蔬菜采后处理工艺设计与实施”2001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结合试验研究的进展,共发表论文40余篇。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的在任领导

2.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的介绍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所属专业研究所之一,也是全国蔬菜花卉学科的学术研究中心。创建于1958年,其前身是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园艺系蔬菜研究室,1987年更名为蔬菜花卉研究所。

3.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的科学研究

蔬菜花卉研究所下设8个研究室,种质资源室:基因库的管理与维护,国内外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国内外种质资源的评价、创新与利用,国内外特菜的引进与利用。生物技术室:蔬菜花卉细胞与基因工程、分子标记技术及应用研究。十字花科育种室:甘蓝类、白菜类等蔬菜新品种的选育与示范,雄性不育的研究与利用,小孢子培养技术研究与应用。茄科育种室:鲜食番茄、加工番茄、辣椒、茄子、马铃薯等茄科蔬菜专用新品种的选育与示范,茄科作物基因重组与遗传操作,抗逆生理与遗传。葫芦科育种室:黄瓜、西瓜、南瓜、甜瓜等瓜类蔬菜专用新品种的选育与示范,加工及功能食品原料品种的选育,抗逆遗传材料的创新。 栽培与采后技术室:栽培设施的设计与园区规划,设施栽培、无公害化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采后处理与加工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植物保护室: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研究,综合防治技术及其应用基础研究与开发,育种材料的抗性鉴定技术研究与应用。花卉室:国内外花卉资源的收集、评价与利用,花卉育种与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优质花卉种苗快繁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的科学研究

4. 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的介绍

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所属专业研究所之一,创建于1958年,其前身是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园艺室。1987年更名为蔬菜花卉研究所。她是全国蔬菜学科重要的学术研究中心。其主要任务是:以应用研究为主,着重研究解决蔬菜、花卉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带有普遍意义的重大科技问题;有重点地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大力开展以综合运用科技成果为中心的开发研究;组织协调全国性重大科研课题的协作;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培训;编辑出版全国性专业刊物。

5. 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的机构简介

本所现设有生物技术室、种质资源室、十字花科蔬菜育种室、茄科蔬菜育种室、葫芦科蔬菜育种室、蔬菜栽培与采后技术室、植物保护研究室和花卉研究室。是“国家蔬菜改良中心”、“国家昌平综合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蔬菜花卉分中心”、农业部“蔬菜遗传与生理重点开放实验室”、农业部“蔬菜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中国──荷兰园艺作物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依托单位,也是中国园艺学会的挂靠单位。

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的机构简介

6. 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的机构特色

现有在职职工195人,其中科技人员141人。在科技人员中,研究员10人,副研究员约40人,中 国工程院院士1人、博士导师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3人、硕士学位的26人。全所拥有科研用房13000平方米,价值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102台(套)。所图书资料室有藏书9000余册,订阅国内外科技期刊60余种。有国家蔬菜种质资源中期库一座,保存有3万余份蔬菜品种资源。试验农场面积20公顷,其中试验温室面积34000平方米,塑料棚6000平方米。从1984年起,开始了科研体制改革的探索和实践。改革的重点是把主要的科技力量投入到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主战场。坚持以科研为中心,合理安排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三个层次的研究活动。已初步进入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的良性循环。被农业部评为“七五”、“八五”期间全国农业科研机构综合能力百强单位。受农业部、科技部委托,从“六五”至“九五”组织国家科技攻关和农业部重点项目的实施,培育出160多个优质、丰产、抗病的蔬菜新品种,在设施栽培配套技术研究和病虫害综合防治研究方面也取得了重要成果,为我国“菜篮子工程”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7.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的科技成果

截止到2011年,研究所主持和参加了一大批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和省部级、北京市科研项目,包括国家攻关、“863”高科技计划、“973”基础研究项目、“948”引进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等,在蔬菜花卉种质资源和遗传育种研究、蔬菜栽培及病虫害综合防治研究、蔬菜生物技术育种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和成果。特别是研究所组织引进、研究的塑料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使我国蔬菜及农作物栽培方式发生重要变革,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中甘”甘蓝、“中蔬”番茄、“中椒”甜椒、“中农”黄瓜等蔬菜系列新品种的育成,推动了中国蔬菜遗传育种研究的发展。截止到2007年,研究所共获得科技成果奖励165项,其中主持完成的国家级奖励15项,参加完成的国家级奖励6项,省部级成果奖43项。先后培育出180多个优质、丰产、抗病的蔬菜新品种。这些成果的推广应用,极大地促进了中国蔬菜花卉科技和产业的发展,为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的科技成果

8.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的科技成果

截止到2007年,研究所主持和参加了一大批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和省部级、北京市科研项目,包括国家攻关、“863”高科技计划、“973”基础研究项目、“948”引进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等,在蔬菜花卉种质资源和遗传育种研究、蔬菜栽培及病虫害综合防治研究、蔬菜生物技术育种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和成果。特别是我所组织引进、研究的塑料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使我国蔬菜及农作物栽培方式发生重要变革,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中甘”甘蓝、“中蔬”番茄、“中椒”甜椒、“中农”黄瓜等蔬菜系列新品种的育成,推动了中国蔬菜遗传育种研究的发展。截止到2007年,研究所共获得科技成果奖励165项,其中主持完成的国家级奖励15项,参加完成的国家级奖励6项,省部级成果奖43项。先后培育出180多个优质、丰产、抗病的蔬菜新品种。这些成果的推广应用,极大地促进了中国蔬菜花卉科技和产业的发展,为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