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国家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2024-05-16 16:46

1. 1994年国家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实行外汇收入结汇制,取消外汇分成。
二、实行银行售汇制,允许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有条件可兑换在实行售汇制后,取消经常项目正常对外支付用汇的计划审批。
境内企事业单位 、机关和社会团体在此项下的对外支付用汇,持如下有效凭证,用人民币到外汇指定银行办理兑付。
三、建立银行间外汇市场,改进汇率形成机制,保持合理及相对稳定的人民币汇率。
四、强化外汇指定银行的依法经营和服务职能。
五、严格外债管理,建立偿债基金,确保国家对外信誉对境外资金的借用和偿还,国家继续实行计划管理、金融条件审批和外债登记制度。
为境外法人(含中资控股的机构和企业)借款出具担保,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外汇管理局《境内机构对外提供外汇担保管理办法》办理。
六、外商投资企业外汇管理体制仍维持现行办法。
七、取消境内外币计价结算,禁止外币在境内流通。
八、加强国际收支的宏观管理
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实行单一汇率制。

扩展资料:
建国以后,中国的外汇管理体制发生过多次调整,不同时期各有其鲜明特色。
1993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决定》明确要求:“改革外汇管理体制,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和统一规范的外汇市场,逐步使人民币成为可兑换货币。”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东南亚各国遭遇重创,而中国安然无恙,94年的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功不可没。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日益市场化。改革开放之前,人民币汇率水平由官方确定,实行固定汇率。改革开放之初,形成官定汇率和调剂市场汇率并存的双重汇率制度。1
994年初,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并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汇率转向由市场决定。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改革外汇管理体制的公告

1994年国家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2. 1994年国家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实行外汇收入结汇制,取消外汇分成。
二、实行银行售汇制,允许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有条件可兑换在实行售汇制后,取消经常项目正常对外支付用汇的计划审批。
境内企事业单位 、机关和社会团体在此项下的对外支付用汇,持如下有效凭证,用人民币到外汇指定银行办理兑付。
三、建立银行间外汇市场,改进汇率形成机制,保持合理及相对稳定的人民币汇率。
四、强化外汇指定银行的依法经营和服务职能。
五、严格外债管理,建立偿债基金,确保国家对外信誉对境外资金的借用和偿还,国家继续实行计划管理、金融条件审批和外债登记制度。
为境外法人(含中资控股的机构和企业)借款出具担保,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外汇管理局《境内机构对外提供外汇担保管理办法》办理。

扩展资料:
国家外汇管理体制是一国对外汇的收支、结算、买卖和使用等所采取的管理制度。中国的外汇管理体制,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几经变革。 
1994年1月1日出台的外汇体制改革是过去改革的进一步完善: 实现人民币外汇牌价与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轨,实行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实行外汇指定银行结汇制和售汇制; 以人民币为境内唯一合法的流通货币,禁止外币在境内计价结算和流通,取消外汇的计划审批,实现国家主要运用经济、法律手段对外汇和国际收支的宏观调控; 实行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可兑换等。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改革外汇管理体制的公告

3. 1994年国家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实行外汇收入结汇制,取消外汇分成。
二、实行银行售汇制,允许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有条件可兑换在实行售汇制后,取消经常项目正常对外支付用汇的计划审批。
境内企事业单位 、机关和社会团体在此项下的对外支付用汇,持如下有效凭证,用人民币到外汇指定银行办理兑付。
三、建立银行间外汇市场,改进汇率形成机制,保持合理及相对稳定的人民币汇率。
四、强化外汇指定银行的依法经营和服务职能。
五、严格外债管理,建立偿债基金,确保国家对外信誉对境外资金的借用和偿还,国家继续实行计划管理、金融条件审批和外债登记制度。
为境外法人(含中资控股的机构和企业)借款出具担保,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外汇管理局《境内机构对外提供外汇担保管理办法》办理。

扩展资料:
国家外汇管理体制是一国对外汇的收支、结算、买卖和使用等所采取的管理制度。中国的外汇管理体制,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几经变革。 
1994年1月1日出台的外汇体制改革是过去改革的进一步完善: 实现人民币外汇牌价与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轨,实行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实行外汇指定银行结汇制和售汇制; 以人民币为境内唯一合法的流通货币,禁止外币在境内计价结算和流通,取消外汇的计划审批,实现国家主要运用经济、法律手段对外汇和国际收支的宏观调控; 实行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可兑换等。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改革外汇管理体制的公告

1994年国家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4. 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1994年中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包括:(1)实现汇率并轨,建立了以市场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2)取消了外汇留成和上缴制度,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度。(3)建立了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形成了人民币汇率的市场机制。(4)禁止外币在境内计价、结算和流通;禁止指定金融机构以外的外汇买卖。(5)取消外汇收支的指令性计划,国家主要运用经济、法律手段实现对外汇和国际收支的宏观调节。

5. 中国外汇制度变迁的介绍

全书分为四个部分,共十四章内容。第一部分,简述了制度经济学理论及外汇制度变迁的经济环境。第二部分,在明确外汇制度及其变迁的概念的基础上,先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1949--1993年)的外汇制度变迁,后将本书主要研究的十年变迁过程(1994--2004年)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分别阐述,向读者展现了外汇制度变迁的全过程。第三部分,从五个方面分别介绍了外汇制度变迁对我国金融、经济发展及安全的影响,最后总结了这一变迁过程中的缺失。第四部分,在前面论述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关于外汇制度改革的建设性意见,如建立活性汇率制度、完善外汇决策与监测系统。

中国外汇制度变迁的介绍

6. 中国外汇制度变迁的内容提要

全书分为四个部分,共十四章内容。第一部分,简述了制度经济学理论及外汇制度变迁的经济环境。第二部分,在明确外汇制度及其变迁的概念的基础上,先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1949--1993年)的外汇制度变迁,后将本书主要研究的十年变迁过程(1994--2004年)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分别阐述,向读者展现了外汇制度变迁的全过程。第三部分,从五个方面分别介绍了外汇制度变迁对我国金融、经济发展及安全的影响,最后总结了这一变迁过程中的缺失。第四部分,在前面论述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关于外汇制度改革的建设性意见,如建立活性汇率制度、完善外汇决策与监测系统。本书回顾了1994--2004年十年间我国外汇管理制度的变迁,详细分析了外汇管理制度变化对我国金融、经济发展和安全的影响,在总结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对我国未来的外汇制度改革进行了展望。通过对回顾和展望的全面分析,本书详尽地向读者展示了中国外汇制度发展及变迁的全貌,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研究中国外汇管理制度的著作。

7. 中国外汇制度变迁的目录

第一部分 外汇制度变迁的环境第一章 外汇制度及其变迁第一节 关于制度的几个基本问题第二节 制度安排及制度变迁第三节 金融制度的基本原理第四节 外汇制度及其变迁第二章 外汇制度变迁的经济环境第一节 宏观经济制度的变迁第二节 对外经济贸易制度的变迁第三节 外贸体制改革第四节 货币金融制度变迁第二部分 外汇制度变迁的过程第三章 计划经济时期的外汇制度变迁第一节 高度集中的统一计划的外汇制度(1949~1978年)第二节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时期的外汇制度(1979~1993年)第四章 市场竞争机制阶段的外汇制度变迁第一节 外汇体制的转折性改革阶段(1994~1996年)第二节 外汇体制的自我适应性调整阶段(1997—2000年)第三节 外汇体制改革的前瞻性深化阶段(2001—2004年)第四节 外汇制度变迁的深远意义第三部分 外汇制度变迁的影响第五章 外汇宏观调控模式渐进转变第一节 外汇间接管理调控模式的启动(1994~1996年)第二节 外汇间接管理调控模式的形成(1997~2000年)第三节 外汇间接管理调控模式的完善(2001~2004年)第六章 金融业外汇经营环境第一节 外汇市场竞争日益充分第二节 外汇资产的多样化第三节 银行资产负债结构优化第七章 推进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第一节 有效地推动贸易便利化第二节 稳步推进投资便利化第八章 均衡管理理念的引入第一节 国际收支的发展变化催生均衡管理理念第二节 外汇管理理念的根本转变第九章 资本项目审慎开放的效果第一节 亚洲金融危机的回顾第二节 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第十章 外汇制度变迁中的缺失第四部分 外汇制度变迁的展望第十一章 建立“活性”汇率制度第一节 中国外汇体制改革目标定位分析第二节 汇率制度选择研究第三节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现实约束与未来选择第四节 活性汇率的宏观调控效应第五节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特点及影响第十二章 有序推进人民币可兑换进程第一节 继续完善经常项目可兑换第二节 有序开放资本项目管制第三节 加速推进外汇市场的再造第十三章 人民币的区域化和国际化第一节 人民币国际化利弊分析第二节 增加人民币境外供给的制度安排第三节 构建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第四节 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构想第五节 加强对跨境人民币流通的统计与监测第十四章 完善外汇决策与监测系统第一节 外汇政策决策系统的转变:从多元化到一元化第二节 国际收支监测分析系统的转变:从部门化到国家化第三节 反洗钱监控系统的转变:从分散化到集中化参考文献

中国外汇制度变迁的目录

8. 我国外汇管理制度的历史有哪些阶段

主要三大时期:
第一时期、利率市场化的提出
    1993年党的十四大《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我国利率改革的长远目标是:建立以市场资金供求为基础,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调控核心,由市场资金供求决定各种利率水平的市场利率体系的市场利率管理体系。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中央银行按照资金供求状况及时调整基准利率,并允许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在规定幅度内自由浮动。
    2003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优化金融资源配置。
    党的第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进一步明确“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建立健全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市场利率。”
第二时期、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思路
    根据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我国经济金融发展和加入世贸组织后开放金融市场的需要,人民银行将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存款先大额长期、后小额短期的基本步骤,逐步建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调控和引导市场利率,使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
第三时期、也就是到现在还在进行最重要的一环的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