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稞种植的方法

2024-05-13 03:50

1. 青稞种植的方法

      青稞主要产自中国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等地,是藏族人民的主要粮食。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青稞种植的方法,一起来看看。
       
         青稞种植的方法         1.  整地 青稞的整地因种植制度、土壤、天气等因素而不同。前旱地应在休闲期及时降水保墒,洋芋、玉米等秋收作物作为冬青稞前茬,收获后及时翻耕,深耕20~25厘米。整地时要做到“齐、平、松、碎、净、墒”。播种前整地有益于提高播种质量,结合整地重施底肥是提高青稞产量的重要措施。
         2.  施足底肥 施肥原则一般为“重施基肥、用好种肥、早施苗肥“,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将全部有机肥和80%左右的氮肥及少量的磷肥用作种肥外,在梨地前全部施入土壤中。还应根据当地土壤供肥能力、产量指标等确定适宜的施肥种类和施肥量。
         3.  备种 要达到高产,就要有优良的种子,良种应具备四个条件,一是品质好;二是产量高,增产潜力大;三是品种要适应当地的种植制度和土壤条件;四是对当地病虫草害等自然灾荒有较大的抗御能力。
         4.  春播 适期早播,播期,半农半牧区(海拔2600~3000米)要求在3月中旬播种,草地牧区(海拔3000~3400米)4月上旬播种。冬青稞在10月上旬播种。播种量依品种类型、不同地区、种植方式等而定,一般分蘖力强的、成穗率高的品种应少播,分蘖力弱的、成穗率低的品种应多播,撒播比条播的播种量大,一般亩用种量15~17.5公斤,一般为30万粒/亩,条播、行距以20~22cm为宜,播前粉采用15%粉锈灵拌种(亩用50~80克),防治黑穗病和预防青稞各种锈病,化防野燕麦。亩施农家肥1000公斤作底肥,过磷酸钙15公斤,尿素5公斤作种肥。要求在撒种时尽量将种子撒在沟内,种子覆土深度为2~3厘米,最深不能超过5厘米。
         5.  田间管理 青稞出苗后要及时查苗补苗,疏密补缺,破除板结,达到匀苗、全苗,为壮苗奠定基础。人工和化学除草是保证青稞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田间管理措施,除草除人工除草外,多用化学除草方法,其中2,4-D丁酯应用最广。一般在青稞3~4叶期结合中耕除草,化学防除田间阔叶杂草,青稞拔节期以前,亩喷洒2,4-D丁酯60~80ml。同时注意防病治虫,灌水和追肥是保证青稞生长代谢的营养及水分的需求。苗期适时灌水可促进青稞的穗分化,形成大穗,在抽穗开花及灌浆期灌水,可促进青稞籽粒饱满和营养物质的积累。视其苗情酌情追施化肥,追肥以氮肥(尿素)为主,最好结合灌水进行。在青稞2叶1心亩追施尿素4~5公斤,抽穗前期亩施尿素3~4公斤。
         6.  收藏与贮藏 青稞在腊熟后及时收获,收获不及时会影响产量,并且影响青稞的储藏品质。青稞在黄熟期收获最好,也就是植株和穗子全黄,含水量小于20%~22%时收获、脱粒,籽粒不受损伤。收获后及时凉晒,防止混杂,并分筛去杂,使籽粒含水量降至10%~12%,以利于种子安全贮藏。
         青稞高产栽培技术         一、青稞生产现状
         1.青稞种植覆盖区域
         青稞目前在国内的种植领域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甘肃、云南四省。青稞种植地地势十分险恶,其中只有不到3%的种植地散布在大约2.6*1000000 平方千米的广阔区域,因此地势的因素分隔了青稞的种植地,产生了今天的青稞培育区域。除此之外,在靠近青藏高原的云南和四川地区以及青海和甘肃相邻的河西走廊一带同样有粮农从事青稞的培育。
         2.青稞种植地气候
         种植青稞的区域年平均气温在1.1~12.7 摄氏度之间,这一区域的海拔高度大多数在1500 米~4800 米,日照十分充足,降水季集中在春末秋初,降雨量大约在300 毫米到1000 毫米之间。在这一块区域内,青稞种植分布地由放射状从内到外进行扩散,与种植比例成正比。
         3.现代社会对青稞需求量增多
         青稞是高原地区人民日常食用粮食作物之一。权威数据显示,最近几年来,高原地区青稞总产量为55~60 万吨,青稞为当地农牧民的主要口粮,按农牧民每人每年食用225KG 青稞计算,年消费青稞量为56.25 万吨,等于是只实现了粮食自给目标,还无法满足社会对青稞的需求量;青稞还是加工青稞酒,麦芽糖,青稞面的重要原材料。所以,作为加工原料,需求缺口很大。青稞可以为农牧民人均净增400~500 元,是当地农牧民群众重要的收入来源,占总体粮食收入的七成。青稞种植区域内研究开发人员已研发出大量的营养品与保健品等。这不仅体现了青稞在现代市场上的良好发展前景,同时也提高了农牧民对种植青稞的积极性。
         二、青稞高产栽培面临问题
         1.种植青稞地自然环境差,青稞自身防御能力差
         青藏高原青稞播种总面积大约100×104hm2,缓坡梯田及平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不足三成,然而,沟壑旱地所占种植总面积的比例高达七成以上。青稞生产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极弱,青稞培育前景很好的柴达木盆地却因为缺水而难以开发,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干旱是青稞在高产过程中最大的限制因素,这些区域的农田基本建设严重滞后因为地方经济落后、地方政府的投资能力不足,除西藏部分地区本世纪初由国家出资进行开发、使农田干旱这一问题得到了解决,但青稞地农田干旱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
         2.青稞种植保健技术有待提高
         上世纪九十年代,在青稞种植地区的青稞培育科研单位减少一半,从事青稞栽培研究人才流失三分之二,在这过程中,新品种选种培育速度明显放慢。由于经济原因,很多地区并没有完善的青稞培育管理体系,由此,导致新的品种不能得到及时推广,长时间内得不到品种的更新,培育技术也是十分落后。目前一些青稞主产区仍在种植二十多年前就在用的种子,不仅如此甚至很多偏远生产地区还在种植沿用数千年之久的古老农家品种,所以青稞种植保健技术还有待提高。青稞种植区域平均化肥施用量不足,又因为种植结构混乱、燃料匮乏等导致几乎不可能做到秸秆还田,这一现象导致土壤肥力逐年下降。
         3.青稞种植区域日益缩减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藏区总人口由两百万增长到如今的五百五十万之多,但农牧民最主要的口粮青稞种植面积却减少了一大半。受小麦,蚕豆等优势作用的冲击影响,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青稞种植面积都有不同程度萎缩。加上西部大开发,藏区耕地受到严重的破坏,而很多区域由于地势险要不能进行新的开发,导致青稞种植区域日益缩减。
         三、青稞高产栽培改善对策
         1.选取良种进行推广培育
         选取好的良种进行播种是保证高产量的关键,藏区农牧民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同时受传统习俗的影响,接受新事物比较缓慢,因此必需加大优良品种的推广。
         2.做好青稞的防害工作
         青稞中后期指从拔节到灌浆、这一生育周期大概为两个多月,这期间容易发生病虫害,应做到统一管理防治。虫害和病害具体有两种防治方法。青稞病害主要是黑穗病、锈病、白粉病三种,一般采取预防为主比较稳妥,及时喷洒农药,对症下药,做到药到病除。而虫害则需要在相应的时期喷洒农药。主要的虫害为蚜虫,拔节到灌浆期间,是蚜虫主要危害青稞的时段,在这一期间及时喷洒农药是青稞是否能成长的关键。
         3.选择适合的青稞成长环境
         要想得到理想的产量,选择一块良好的培育土地十分重要,青稞虽然身处高寒地区,但是对成长土地的选择同样重要,主要选择酸碱度适中,土壤疏松,持水度高,营养充足,不会有养分流失的土地进行种植。
         4.预防青稞倒伏
         倒伏是青稞低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品种本身不抗倒是青稞倒伏的因素之一;其二是密度过大,在种植过程中施肥过多,从而导致倒伏的发生;其三则应合理灌溉合理施肥,灌水不足或施肥不合理都会影响最后的青稞产量。
         5.做好提取优良品种的工作
         在培育过程中,只有及时提取优良的青稞品种,才能保证今后的青稞种源,只有好的青稞良种培育才能得到保障。
         6.在青稞成熟后及时收获
         及时收获是获得青稞高产的重要步骤之一,太早或太迟的收割都会影响青稞产量和品质,最好的收割时机是腊黄末期,整块种植地九成以上从茎杆叶片绿转为黄色,选择这一时期进行收获保存是最恰当的。这也是青稞高产的最后一步。
        

青稞种植的方法

2. 青稞种植方法步骤

1、整地作畦在种植青稞的过程中,整地是比较重要的环节,不同时间播种,整地技术也不一样,春播需要浅耕,将地面整平,这样能帮助青稞苗顺利出苗,秋播需要深耕,耕地的时候需要杂草耕埋,并将病残植株进行及时清理,可以有效防病虫害,维持*壤肥力,另外,坡度方向一般要纵向作畦,主要是为了保持水分以及肥量。如果有地下害虫,就需要使用克敌虫混合细*撒施。2、播种选择性状良好的品种进行播种,同时需要进行晒种,通过晒种再加上种衣剂,能提高青稞升苗率,防治苗期过程中出现的病虫害。一般4月中旬可以播种。【摘要】
青稞种植方法步骤【提问】
1、整地作畦在种植青稞的过程中,整地是比较重要的环节,不同时间播种,整地技术也不一样,春播需要浅耕,将地面整平,这样能帮助青稞苗顺利出苗,秋播需要深耕,耕地的时候需要杂草耕埋,并将病残植株进行及时清理,可以有效防病虫害,维持*壤肥力,另外,坡度方向一般要纵向作畦,主要是为了保持水分以及肥量。如果有地下害虫,就需要使用克敌虫混合细*撒施。2、播种选择性状良好的品种进行播种,同时需要进行晒种,通过晒种再加上种衣剂,能提高青稞升苗率,防治苗期过程中出现的病虫害。一般4月中旬可以播种。【回答】
3、施肥技术混合施肥能够轻松提高青稞产量,可以采用氮、磷肥以及钾肥或者铵复合肥与有机肥充分混合进行撒施,如果连作的话,就需要追肥氮素化肥,其用量需要根据青稞苗生长的具体情况来确定。4、病虫害防治小地老虎以及蚜虫是危害程度较大的地下害虫,蚜虫会导致青稞出现黄矮病,所以需要早青稞分蘖期喷施杀虫剂,一般采用胃毒剂农药或者触杀剂农药进行防治。5、青稞倒伏预防技术青稞种植密度过大也会造成青稞出现倒伏,在种植过程中,如果施肥过多、灌水不足也会引发青稞倒伏。为了预防青稞倒伏,要合理规划种植密度,做好施肥灌溉,有效提高青稞产量。【回答】
种植密度对青稞生产的影响【提问】
不会的。亲【回答】

3. 青稞最初在哪里种植

我为你查询了相关资料 整理如下 :

青稞英文名:hullessbarley是禾本科大麦属的一种禾谷类作物,因其内外颖壳分离,籽粒裸露,故又称裸大麦、元麦、米大麦。主要产自中国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等地,是藏族人民的主要粮食。青稞在青藏高原上种植约有3500年的历史,从物质文化之中延伸到精神文化领域,在青藏高原上形成了内涵丰富、极富民族特色的青稞文化。有着广泛的药用以及营养价值,已推出了青稞挂面、青稞馒头、青稞营养粉等青稞产品。
青稞是西藏四宝之首糌粑的主要原料。

青稞最初在哪里种植

4. 我国种植青稞的时间

种植青稞的时间根据品种要求,冬播有,春播也有。下面材料仅供参考;
1、选用良种:
    良种是增产的内在因素,同时是优质优价的前提条件,是科学种田的一个重要手段,其它环境因素都只有通过良种内在因素而起作用,特别是肥水条件好的田块,应掌握好良种的性能,采取相应的栽培技术措施,做到良好良法配套,才能取得较高的产量,根据以往的经验,在多个青稞品种中推选出,青海黄、绿青1号、短芒绿青稞,三个品种在当地推广,其特征特性主要是:
    1.1青海黄,属优质的青稞新品种,该品种为弱春性、幼苗半匍匐、叶色深绿、冬播生育期190天,株型半松散,株高 90cm 左右,分蘖中等,成穗率高,穗位整齐,穗长5.8厘米,穗型为纺锺形,长芒,黄壳,籽粒淡黄色,长卵形,产量三要素协调,亩有效穗20—25万平均粒数50粒,千粒重 42克 ,籽粒半硬质、商品性状好,抗条锈、中抗白粉病,中感叶锈,经试验,冬播平均单产600斤,高的田块亩产可达720斤。
    1.2绿青1号  州种籽公司从地方品种中选育而成是目前理想的高产品种。 特征特性,本品种为春性六棱,浅绿青稞,生育期为195天,幼苗半匍匐,叶片绿色,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穗层整齐,旗叶叶耳淡紫色、叶片长、宽度中等,叶片与茎杆夹角小,株型半松散,株高80—100厘米,茎杆黄色、茎粗中等,蜡粉多,穗长方型,穗长7.2—8.7厘米,整齐均匀,落粒性好,长芒有锯齿、黄色,平均每穗粒数76粒,千粒重40—50克,籽粒淡绿色,椭圆形,饱满均匀度好,半硬质、商品性好,抗锈病、黑穗病和白粉病,产量表现大面积稳定在600斤,小面积高产田可达100斤。
  2、选择适宜青稞生长发育的田块种植:
    选好青稞生长发育适宜的土壤田块,就是为青稞正常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青稞对土壤中水、肥气热的要求次于小春,对土壤要求砂、粘、适中酸碱度(PH)值6—7的土壤较适合,年平均气温5—10度,土壤持水量60%左右,土壤疏松,根作层在20cm左右,矿物质养分全面,土团细碎、灌耕方便,土壤无病毒,背风向阳,前作不稻的稻田土种植。
    根据以上的要求在具体操作中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2.1施足底肥,在稻田未犁或犁翻后,每亩施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2000公斤,三元复合肥30—35公斤,硫酸锌4—5公斤,作底肥或种肥施用。
    2.2深耕细肥,深耕 20cm 形成深厚的土壤耕作层,稻田犁翻后,一般晒田6—10天,机耙2—3次,使土壤充分破碎、肥料,秸杆与土壤混合均匀,形成全层施肥,为青稞的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
    2.3拉线开墒平整墒面,拉线开墒的目的在于播种时和田间的操作管理。(1)掌握播种量,做到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地力和光能,通风透光,减轻病害。(2)防止倒伏,青稞较小麦易倒伏,拉线划墒条播,能按规格尺寸播种,使苗稞生长健状、通风,互不遮阳,田间小气候良好,有利于青稞正常生长,从而抗倒伏。(3)边际效益的产量高,易形成商品粮,青稞拉线开墒条种光照充足,病虫害少,有利于碳水化合物的合成,提高产量和品质。
  3、精选种籽,做好种籽处理,确定播种量和播种节令:
    3.1精选种籽  精选种籽的目的在于播种后,促使出苗快、整齐、均匀、苗壮,所以要选用大粒、饱满、无病的种籽做种。
    3.2做好种籽处理  播种前选晴天把精选好的种子在阳光下薄晒1—2天,以提高种皮的透气性,使种籽内部酶的活性加强,晒种后要进行药物拌种,防止青稞黑穗病、锈病、白粉病的发生危害,100斤种籽用 10克 立克锈或多菌灵、粉锈宁等 100克 拌种100斤,堆放1—2天后播种。
  4、适时播种:
    正确掌握青稞播种节令,是达到苗全、苗壮,满足青稞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时间,获得高产的一个重要环节。青稞适时的播种期受气温、土壤、品种等因素的制约,一般以气温为依据,幼苗在越冬前后形成壮苗为原则,过早过迟都不宜,播种过早,由于气温较高,发育进程快,营养生长期缩短,植株矮小,早抽穗,穗头小,产量低,播种过晚,气温低,出苗迟而少,生长慢,根系差,分蘖少,苗弱,幼穗分化时间缩短,不易行成多穗大穗,千粒重不高,同样影响产量,所以要适时播种,一般上江青稞种植的播种期应在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集中播完(即立冬前后)。
  5、合理密植:
    即要有适宜的基本苗数、总茎数、叶面积指数、以及协调的产量相成因素,只有个体与群体、营养器官、与生殖器官的生长相互协调,才能达到穗足、穗大、粒多、粒重,而达到高产的目的,青稞分蘖成穗率高于小春,播种量只需小麦的50%,每亩8—10公斤左右,基本苗14—18万,有效穗24—28万,穗粒数30—40粒,千粒重 45克 ,这样的群体结构就可获得650—800斤的产量。
  6、播种方法:
    拉线划墒的,墒面宽5尺,长不限,人工条播9行,行距6寸,播幅4寸。
  7、田间管理:
    要获得较高的产量,就要给青稞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来满足生长发育天所需要的条件,就要皜好养分、水分、病虫害防治,除草等方面培植工作。
    7.1追肥管理  青稞对氮的吸收量有两个高峰期,一个是从分蘖到拔节期,这时期苗虽小,但对氮的要求占总吸收量的40%,另一个是拔节至原穗开花期,占总量的30—40%,对砱、钾的吸收则是随着青稞生长期的推移而逐渐增多,到拔节以后的吸收量急剧增加,以孕穗期到成熟期吸收量最多,所以在分蘖前期亩追施尿素25斤,砱、钾肥做底肥早施,苗期不作追肥用,抽穗至灌桨期每亩用砱酸二氢钾200—300克,兑水60公斤,叶面喷施2—3次,中隔10天喷一次,对增加籽粒饱满,提高千粒重有显著作用。
    7.2水分管理  青稞生理需水总的趋势是,幼苗气温底、苗小、消耗水量少,开春拔节后,气温升高,生长发育加快,耗水量逐渐增大,到孕穗期,便进入需水临界期,此时期短水,就会影响有效分蘖天性细胞的形成,结实率下降,对产量影响很大,到抽穗开花灌桨时,需水量达到最大值,如果这时期缺水,就会影响青稞的花粉受精天穗粒数的形成,进入灌桨后耗水量逐渐减少,根据这些规律,应看苗、看田灌水,保证生长期水分的供应。
  8、做好青稞中后期的病虫害防治工作:
    青稞中后期指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灌桨期、生育时期为60—70天,此时期易发生病虫害,应集中防治。
    8.1病害防治  青稞病害主要是黑穗病、锈病、白粉病三种,在防治措施上采取预防为主、早期防治,在拔节孕穗期,用立克锈100— 150克 兑水50—60公斤/亩全田喷雾,也可以用25%粉锈宁或50%多菌灵500倍液喷雾。
    8.2虫害防治  青稞害虫主要有蚜虫、红蜘珠、粘虫,一般情况下以蚜虫危害最为严重,抽穗前就开始危害叶片和幼茎。抽穗后集中在嫩茎上取食,到青稞乳熟期蚜量呈现高峰期,危害最为严重,对以上三种虫害均可用40%的乐果乳油或1000倍液或40%杀灭菊脂10毫升兑水60公斤,或用其它杀虫剂农药选晴天进行喷雾,每隔7天喷一次,连喷3—4次。
  9、防止倒伏:
    倒伏是影响青稞产量的一大因素,倒伏的原因:一是品种本身不抗倒;二是密度过大,施肥过多,组织梯软,产生倒伏;三是灌水过多而引进倒伏,生产上对密度大、生长旺盛的田块,在拔节孕穗期应合理灌溉和施肥,喷施矮壮素浓度为0.1%—0.25%,每亩用药液60—70公斤喷雾,可控制青稞茎杆细胞伸长,节间缩短,叶片短厚,叶色浓绿,根系发达,植株矮化抗倒。
  10、搞好青稞良种的提纯工作:
    为经济有效地繁育推广现有的青稞良种,就必须把现有的青稞良种进行就地保纯,清除杂穗和病株,搞好去杂去劣工作,就地扩大供应良种,使之对上江乡今后青稞生产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1、做到适时收获:
    适时收获是获得青稞高产的最后一个环节,过早过迟收割都对产量和品质有影响,适时收割应是腊黄末期,全田90%以上由茎杆叶片绿色转为黄亮色,籽粒干浆,此时期,选晴天及时收获,脱粒保管。

5. 青稞的食用方法

  青稞味美香甜,是很好吃的一种食物!那么关于青稞具体的食用有哪些呢?下面和我一起来了解下吧!
   
      
         青稞的食用  方法     
      青稞馒头
   
      食材
   
      主料:面粉450g、青稞粉150g 辅料:油适量、酵母6g、温水适量
   
      步骤
   
      1.干酵母在温水中化开,加入面粉中,和成面团,发酵至两倍大。
   
      2.取出排气,分成30克及100克的面团同样多的个数。
   
      3.取一个小面团,刷油,大面才擀开,表面刷油。
   
      4.像这样用大面团包住小面团,成一个半圆形。
   
      5.放入锅中,再醒发30分钟左右。
   
      6.大火蒸30分钟,取出后把里面的小面团取出来。即可。
   
      青稞松饼
   
      主料:青稞粉100g、鸡蛋1个、牛奶200g、炒青稞40g
   
      辅料:油适量、盐适量、泡打粉适量、糖适量、蜂蜜适量
   
      步骤
   
      1.鸡蛋的蛋清和蛋黄分开。蛋黄中加油和牛奶搅拌均匀;蛋清加糖,打至蛋白有弯尖
   
      2.准备面粉和炒青稞
   
      3.蛋清加糖,打至蛋白有弯尖
   
      4.往牛奶蛋黄糊中筛入低粉和泡打粉,加入盐5.搅拌至无颗粒
   
      6.加入打发好的蛋白
   
      7.翻拌均匀,再加入炒青稞
   
      8.翻拌均匀
   
      9.用大汤匙舀起一平勺
   
      10.平底锅预热,将大汤匙内的面糊自然地流入锅中间,让其自然流动成圆饼状。小火煎,饼面开始冒气泡
   
      11.加热至基本不再继续冒气泡
   
      12.翻面,小火再煎30秒左右即可出锅,可浇上蜂蜜味道更佳
   
      青稞可酿制青稞酒。是藏族人民制作糌粑的主要原料,青稞炒后磨成面用酥油茶拌着吃,人们也将青稞与豌豆掺合制做糌粑,青稞的营养是比较丰富的,从有关资料对比来看藏族人民的主食糌粑,营养价值不低于  其它  谷类的营养,有的营养素还高于其它谷类食物,青稞做成的糌粑不但是藏族人民的传统食品,而且作为藏餐出现在拉萨的主要饭店,成为招待外宾的重要食品。
         青稞的营养价值   
      1、β一葡聚糖:据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资料介绍,青稞是世界上麦类作物中β一葡聚糖最高的作物,据检测青稞β-葡聚糖平均含量为6.57%,优良品种青稞25可8.6%,是小麦平均含量的50倍。β-葡聚糖通过减少肠道粘膜与致癌物质的接触和间接抑制致癌维生物作用来预防结肠癌;通过降血脂和降胆固醇的合成预防心血管疾病:通过控制血糖防治糖尿病。具有提高机体防御能力、调节生理节律的作用。另根据美国科学研究表明,青稞除β—葡聚糖外,青稞还含有一种专门的胆固醇抑制因子,其含量约每公斤100—150毫克。
   
      2、膳食纤维:青稞的总疗效纤维含量16%,其中不可溶性疗效纤维9.68%,可溶性疗效纤维6.37%,前者是小麦的8倍,后者是小麦的15倍。膳食纤维具有清肠通便,清除体内毒素的良好功效,是人体消化系统的清道夫。
   
      3、支链淀粉:青稞淀粉成分独特,普遍含有74—78%的支链淀粉,近年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培育的新品种青稞25支链淀粉达到或接近100%。支链淀粉含大量凝胶黏液,加热后呈弱碱性,对胃酸过多有抑制作用。对病灶可起到缓解和屏障保护作用。
   
      4、稀有营养成分:每100g青稞面粉中含硫胺素(维生素B1)0.32mg,核黄素(维生素B2)0.21mg,尼克酸3.6mg;维生素E0.25mg。这些物质对促进人体健康发育均有积极的作用关系。
   
      5、微量元素:含有多种有益人体健康的无机元素钙、磷、铁、铜、锌和微量元素硒等矿物元素。硒是联合国卫生组织确定的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而且是该组织目前唯一认定的防癌抗癌元素。
   
      青稞可酿制青稞酒。是藏族人民制作糌粑的主要原料,青稞炒后磨成面用酥油茶拌着吃,人们也将青稞与豌豆掺合制做糌粑,青稞的营养是比较丰富的,从有关资料对比来看藏族人民的主食糌粑,营养价值不低于其它谷类的营养,有的营养素还高于其它谷类食物,青稞做成的糌粑不但是藏族人民的传统食品,而且作为藏餐出现在拉萨的主要饭店,成为招待外宾的重要食品。
   
      在宗教节日中藏族人民还要抛撒糌粑,以示祝福;在举行盛大煨桑时,人们不但要往火里洒点水,还要投入糌粑等。藏族民歌唱道:你点燃雪笆,我烧起糌粑……这种糌粑  文化  的魅力是其他民族少见的。

青稞的食用方法

6. 在西北种植的青稞的营养特性有哪些?

青稞又称裸麦、大麦,是谷类作物,粒长6-9mm,宽2-3mm。 主产于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等地。 它是藏族人民的主要食物,也是制作糌粑的主要原料。 它已在青藏高原种植了约3500年。 充满浓郁的地域特色,是藏族文化的代表性食物。今天在这里介绍一些青稞营养特性。
第一,青稞不仅含有维生素、膳食纤维、支链淀粉、硫胺素、核黄素、烟酸等营养成分,还含有对人体有益的钙、磷、铁。 、铜、锌及微量元素硒等矿物质元素。经常食用青稞可以预防结肠癌、心血管、糖尿病等疾病。另外青稞中的某些元素可以增强人体免疫系统中吞噬细胞的活性和吞噬能力,从而可以增强人体整体的抗病能力,减少细菌或病毒感染的可能性。

第二,青稞脂肪成分中亚油酸含量高,更容易被人体吸收,从而降低人体血液中的胆固醇。不仅如此,中医还认为青稞性平,味咸,具有清肠、调节血量、增强免疫力的作用。此外,青稞脂肪成分中亚油酸含量高,更容易被人体吸收,从而降低人体血液中的胆固醇。

第三,青稞的独特成分是β-葡聚糖和黄酮类等营养成分。青稞中的β-葡聚糖具有清肠、调节血糖、降低胆固醇、提高免疫力四大生理作用。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美容等领域。
第四,青稞中的膳食纤维总含量达到16%,其中9.68%不能分解。 这些膳食纤维进入人体肠道后不能被分解,可以增加粪便的体积,加快粪便的排泄。

第五,青稞所含的淀粉是独一无二的。 它是一种叫作支链淀粉的物质。 该物质含有大量凝胶状黏液,加热后呈弱碱性。并且它具有具有抑制胃酸过多和保护胃黏膜的作用。

7. 青稞面的种植分布

(青稞,英文名hullessbarley,是禾本科大麦属的一种禾谷类作物,因其内外颖壳分离,籽粒裸露,故又称裸大麦、元麦、米大麦。青稞在青藏高原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距今已有3500年。青稞主要分布在中国西藏、青海、四川的甘孜州和阿坝州、云南的迪庆、甘肃的甘南等地海拔4200—4500米的青藏高寒地区。青稞是西藏四宝之首糌粑的主要原料。

青稞面的种植分布

8. 青稞的栽培技术

青稞栽培技术主要从整地、施肥、备种、播种、田间管理、收获与贮藏六方面叙述。整地青稞的整地因种植制度、土壤、天气等因素而不同。干旱地应在休闲期及时降水保墒,洋芋、玉米等秋收作物作为冬青稞前茬,收获后及时翻耕,深耕20~25厘米。整地时要做到“齐、平、松、碎、净、墒”。播种前整地有益于提高播种质量,结合整地重施底肥是提高青稞产量的重要措施。施足底肥施肥原则一般为“重施基肥、用好种肥、早施苗肥“,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将全部有机肥和80%左右的氮肥及少量的磷肥用作种肥外,在梨地前全部施入土壤中。还应根据当地土壤供肥能力、产量指标等确定适宜的施肥种类和施肥量。备种要达到高产,就要有优良的种子,良种应具备四个条件,一是品质好;二是产量高,增产潜力大;三是品种要适应当地的种植制度和土壤条件;四是对当地病虫草害等自然灾荒有较大的抗御能力。春播适期早播,播期,半农半牧区(海拔2600~3000米)要求在3月中旬播种,草地牧区(海拔3000~3400米)4月上旬播种。冬青稞在10月上旬播种。播种量依品种类型、不同地区、种植方式等而定,一般分蘖力强的、成穗率高的品种应少播,分蘖力弱的、成穗率低的品种应多播,撒播比条播的播种量大,一般亩用种量15~17.5公斤,一般为30万粒/亩,条播、行距以20~22cm为宜,播前粉采用15%粉锈灵拌种(亩用50~80克),防治黑穗病和预防青稞各种锈病,化防野燕麦。亩施农家肥1000公斤作底肥,过磷酸钙15公斤,尿素5公斤作种肥。要求在撒种时尽量将种子撒在沟内,种子覆土深度为2~3厘米,最深不能超过5厘米。田间管理青稞出苗后要一定及时查苗补苗,疏密补缺,破除板结,达到匀苗、全苗,为壮苗奠定基础。人工和化学除草是保证青稞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田间管理措施,除草除人工除草外,多用化学除草方法,其中2,4-D丁酯应用最广。一般在青稞3~4叶期结合中耕除草,化学防除田间阔叶杂草,青稞拔节期以前,亩喷洒2,4-D丁酯60~80ml。同时注意防病治虫,灌水和追肥是保证青稞生长代谢的营养及水分的需求。苗期适时灌水可促进青稞的穗分化,形成大穗,在抽穗开花及灌浆期灌水,可促进青稞籽粒饱满和营养物质的积累。视其苗情酌情追施化肥,追肥以氮肥(尿素)为主,最好结合灌水进行。在青稞2叶1心亩追施尿素4~5公斤,抽穗前期亩施尿素3~4公斤。收藏与贮藏青稞在腊熟后及时收获,收获不及时会影响产量,并且影响青稞的储藏品质。青稞在黄熟期收获最好,也就是植株和穗子全黄,含水量小于20%~22%时收获、脱粒,籽粒不受损伤。收获后及时凉晒,防止混杂,并分筛去杂,使籽粒含水量降至10%~12%,以利于种子安全贮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