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济仁去世享年91岁,他为医学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2024-05-08 09:20

1. 李济仁去世享年91岁,他为医学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一、他将传统医学和现代科技结合在一起。
他从小就是一名看病行医的医生,他希望用最小的成本,至于更多的病人在他行医以来,一直都是秉持着治病救人、仁心仁术的心。

最初的时候他是一名中医事业都郎中,但是后面经过了学习,在科学领域有所成就,于是他就想把科学与传统医学结合起来。他他治疗肝病、男性不育等疑难杂症的经验,还有湿温伤寒症、虚寒症等治疗方法都被收入到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的中医人物荟萃当中,这足以说明他在医学上的成就,很多人都他称它为中医专家—李济仁。
二、他积极教授学生。
他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他在医学方面从来不狭隘,他都是积极的教学每一个学生,他愿意多收学生愿意带动一大批学生,因为他觉得这样才可以让中国的医学事业更加好。

有些医生可能只管自己医术高明,从来都不会认真的教学每一个学生,因为有些话说: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但实际上他就是一名优秀的医学专家,在各种专业领域上他毫不吝啬都给大家分享,他是如何治病救人,用什么样的方法。他写的书籍也希望大家可以去查阅借鉴!他毫不吝啬地奉献出他一生所学。
三、他获得了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成就奖。
他一生中获奖无数,他也获得过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成就奖,这也说明他在中国中医上面花费了多少心血和精力,他这一生都在为中医奋斗。

这一生当中有过很多他的报导,他也担任了各种地方的医学顾问,学术专家。在医学专业上他是当之无愧的首屈一指,在做人上面他是全国道德模范,在家庭方面他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他就是这么一个简简单单而又伟大的人物。

李济仁去世享年91岁,他为医学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2. 李济仁去世,他有怎样的事迹?

李济仁是国家首批评选出的30位国医大师之一,也是有460多年传承历史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张一帖”的传承人 。学医后的李济仁拜在新安名医张根桂门下,后来李济仁娶了张根桂女儿张舜华为妻,做了“上门女婿”,才成为“张一帖”第14代传承人。前后用了60多年时间,从一位乡野郎中成长为一代国医大师。
  回报社会也是李济仁人生关键词。2009年,他将安徽省政府和医院发给他的奖金捐赠给安徽中医药大学和医院,用于中医药事业发展。李济仁年轻时喜爱艺术字画的收藏,在2011年和2014年,他毅然将大部分收藏的字画书籍捐献给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歙县档案馆及新安国医博物馆。他还致力于传播中医药文化上,2009年被搜狐网推选为“当代四大国学领军人物”之一。

3. 国医大师李济仁逝世,他生前是个怎样的人?

国医大师张济仁逝世这件事情在网上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不得不说的事我们都知道,作为一名国医大师来说是非常优秀的,他医术水平也是毋庸置疑的不说的是,张济仁还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张一天代表性的传承人,全国首届30位国医大师之一,他的医术水平也是非常的厉害的,他生前也是一个乐于奉献自己的人。

巨星陨落,十里长湖绕定潭,他是一个志存高远的医生,在很多的时候我们都知道,作为一名医生来说,医者仁心他也是做到了这一点,不得不说的是在10年浩劫期间,作为铁杆劳保的李济仁也曾经为了他人而牺牲自己,他的这种行为也是让我们感觉到非常的钦佩的,特别是作为一名国医大师来说,他的所作所为也是让我们感觉到非常的震惊,我们都知道作为一名医生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救治好身边的每一位病人,他也是做到了这件事情。

他的这次离去也对我们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我们都知道一名医生如果想要获得成功的话是非常的困难的,他一生也是非常认真。长期立于三尺讲台,传道授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中医优秀人才,我们都知道中医与西医是有非常大的不同的,我们在身体上如果感到疼痛的话,都是喜欢去针灸拔罐来缓解我们的疼痛,正是因为有中医的不断传承,我们的国粹才能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他也是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而且他的医术非常了得,我们也是希望我们的国家能有更多的人才能够像他这样为我们的国家做出积极的贡献。

同时我们也希望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在学专业的时候尽可能的选医护专业,我们都知道医生是一个非常神圣的职业,他们舍小家顾大家是非常的辛苦的,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多尊敬他们才行,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尊敬,感受到这个社会对他们的敬意,他们才会更好的为我们的祖国做出更好的贡献。不说的是,像他这种人,如果一旦陨落,那么造成的损失也是不可估量的,因此我们希望他的家人能够节哀顺变,同时我们也希望每个人都能节哀顺变,因为发生这种事情谁也不想的,但是事情一旦发生,我们就只能选择乐观接受。

国医大师李济仁逝世,他生前是个怎样的人?

4. 著名国医李济仁逝世,他曾经有过哪些作为?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但是总有那么一些人的离去,让我们分为不舍,著名国医李济仁,前不久,不幸逝世,它的离去就让我们份外难过,但是即便如此,我们还是需要坦然面对,李济仁它的一生贡献无数,而主要的作为就是研制出了青霉素,使得大家受益颇多,同时它也带出了很多优秀的接班人,并将传统的中医文化传播到国外,所以它是非常优秀的,也是值得令人敬佩的。对于这么一位成就满满的老人,它的离去自然是我们的一笔巨大损失,愿他一路走好,而至于他逝世的原因,目前还不知晓。其实在我们生活中,能够带走我们生命的也就那些,下面大家一起来简单的了解下。
首先是疾病,疾病猛如虎,他一旦来了谁也阻挡不了,目前为止,每年因为疾病而出世的人数量是最大的,由此可见,疾病对于我们生命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我们要高度关注我们自身的健康问题,养成良好的习惯,定期体检,这样才能使得疾病远离我们,才能使得我们身体保持健康状态,并因此延年益寿。
其次是意外,意外总是不经意间就来了,而且每年因为意外发生的命案数量也是挺多的,而意外的形式也有很多,交通意外,生产意外等等,他们的危害非常大,但是当他们来临之时我们却无能为力,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要做好预防工作,安全生产,安全生活,这样才能使得意外远离我们。
生命诚可贵,每个人只有一次,所以大家一定要份外的珍惜和爱惜,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我们生命更长久,生命更精彩,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一起来改变把。

5. 李济仁去世,被称为国医大师的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一打开微博,想必大家都被一条热搜刷屏了。一看到这条热搜,瞬间眼泪打湿了眼眶,国医大师李济仁,在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安详逝世,享年91岁。 

         可能对于大师李济仁这个名字,有的人比较陌生,在中医理论与临床的研究上,李大师硕果累累。他带着学生们成功“还原”已尘封于历史的668位新安医家、400余部新安医籍,并厘清阐明其针对急、危、难、重病症的诊疗经验和富特色的诊疗规律。此外,李济仁还以《内经》为宗,理论与临证互作阐发,确立中医医学地理学、中医时间医学等新学术生长点,及体质学说、五体痹病、五脏痿病等研究专题,单单凭借这一项,在现代医学中,几乎没有人能够匹及。

        李大师从自幼拜名师学医,并且杏林深耕数十载。他初心不改,执着于中医事业的行业发展,校注整理新安医著。他打破传统“家族传承不外传”的陈规,广泛培养中医人才,倾囊相授。他将祖传秘方献给国家,用心践行着对祖国中医事业的守护与传承。以现代的观点来说,李大师做到了两件事情,也是我们现在正在所提倡的事情。 

        一是中医人才培养。在今年的两会上,已经有代表提议,为了发展传承中医,就要投入对中医人才的培养,而李大师率先做到了。在那个观念封闭的年代,不怕得罪同行与权威,毅然决然将自己的艺医术传承下去,培养出了很多中医名家,也为中医的传承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二是中医经验体系的完善。李济仁孜孜以求,凡有所悟、所思、所得,均述诸笔端,数十年来聚沙成塔,共撰写《济仁医录》、《痿病通论》等专著12部,参编《内经》、《中医基础理论》等首批卫生部高等学校规划教材。中医的发展,不能再依靠以前的老办法,口口相传,以经验为主。中医要发展,就必须有自己的理论体系,而这点,李大师做到了。 

李济仁去世,被称为国医大师的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6. 李济仁逝世,你知道这个人吗?

很高兴能够回答你的问题。
李济仁的逝世让我们非常的痛心。接下来让我们讲述一下他老人家的事迹。
李济仁是我国的医药大师。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届学部委员,是皖南医学的教授。它也是中国共产党党员。
在2021年3月11日。李济仁先生在皖南医学院附属医院逝世,享年90余岁
他老人家艺术高明。被业界许多的名人所仰慕。他老人家再试试从代理博士团队一起攻坚克难。为中国医学事业做出卓越贡献。从安徽的乡医到全国知名的中医。他走过了许多。他是中国的首届国际大师是第一个获得全国道德模范起名奖的医学大师。他曾在央视获得过十大最美医生的荣誉称号。他也存在焦点访谈当中被全集报道的医学大师。
对于他的逝世,许多人都悲痛万分。他在世的时候。曾教导其指定要传承中医文化。发展中国医药。他进毕生所学。救治行无数。经过一生的艰苦岁月。她也终于得到桃李满园。医生的丰功伟业是他的荣誉象征。在他手下说救治好的病人,对于他的逝世,感到不可思议,非常的悲痛,万分。还有许多人当天去。哀悼李济仁老先生。
他少年时非常聪慧。天资过人善于思考。在旧社会的当初。他历经了艰辛终于学到了一定的医术,但是,他还不满足想要学习更多的医学知识,想要拜其他人为师傅。希望得到重用。
在解放后期,他们会不定期地进行返乡给老百姓送药。给他们治病。其实年来即使有多么他们都会这样做。其实年如一日。他们还没国内的大约超过一万人齐的患者提供了无偿服务,
从那时到现在。岁月,见证了他们的事迹。希望现代人能够将中医药能够发展的更好。
很高兴能够回答的问题。谢谢

7. 91岁的安徽“国医大师”李济仁逝世,他生前有哪些杰出的贡献?

2021年3月11日晚12:10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员,伟大的国医大师李济仁先生不幸逝世。李济仁先生是全国首届30位国医大师之一,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是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他的不幸逝世是中国医学界的一大损失。

李济仁先生从小就被父母送去学医,他在学医当中就表现出了特别高的天赋,无论是什么疑难杂症还是医术药方,他都能一学就会手到擒来。渐渐的他的优秀表现得到了他师傅的欣赏和认可,他的师傅就决定将自己的衣钵倾囊相授,还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
他在刻苦钻研医术的同时,还不断将自己的所学和实践结合在一起,总结出了许多特别有效的方子来造福他人。虽然他的医术已经很高明了,但是他还不满足,在解放以后还不断的通过上医学学校来提高自己,加深自己的医术。

在大量的实践中,他将传统医学和现代科技结合在一起,总结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问诊方法和治疗疾病的药方。他从不遵循传统,而是大胆的进行各种尝试,努力的为人们找出各种可以行之有效的检测方法和治疗疾病的最优秀的药方,在宣传了传统医学的同时,让更多的人获得了健康。
他在取得了这样辉煌的成果的同时,并不藏私反而积极教授学生,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方法培养更多优秀的医生。他的许多医术和药方本来都是家传的,但是他打破了这个传统,倾囊相授于自己的学生,使传统医学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宣传和使用。

李继仁先生虽然已经逝世,但是他所留下来的问诊方法和医书将造福更多的人民也将为医学的发展添砖加瓦。

91岁的安徽“国医大师”李济仁逝世,他生前有哪些杰出的贡献?

8. 李济仁的奠基人

● 他带领学生还原了668位新安医家和400余部新安医籍的原貌● 他提出“痹痿统一论”等系列学说,制定辨治顽痹四法,创立效方验方● 他突破家传囿规,进行开放式的医学传承,培养了一个博士团队自古名医出江南。安徽省唯一的“国医大师”不是来自省城,不是来自中医医院,而是来自于偏处一隅的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中医科。李济仁,人如其名,注重立德,以仁心仁术济人济世,他主张立功,倡立“痹痿统一论”等系列学说,在医教研岗位上引领学术发展方向,成为新安医学研究奠基人。他讲究立言,带领家庭乃至一个博士团队,著书立说,传承发展新安医学。 志存高远 仁心济世从乡医到全国名老中医著名黄梅戏演员严凤英患顽固性失眠1年有余,三诊后,严凤英一切正常,从此再也不用安眠药了。1931年的寒冬,地处徽州歙县桥亭山凤逸村的贫苦篾匠李荣珠喜得贵子,取名李元善。几十年后,李元善从乡村医生一步步成为新安医学传人,成为全国名老中医和国医大师。7岁时,李元善开始学四书五经。他天资聪颖,乐于思索,奠定了坚实的国学基础。1943年,他遵从“天下之至变者,病也;天下之至精者,医也”的古训,跟随当地名医汪润身学医,3年苦读出师后,他想找名望更高的人拜师学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定潭向有车头寺,半夜叫门一帖传。”山村的夜里,一片漆黑,乡亲们提着灯笼去定潭求张根桂看病的情景,给幼小的李元善留下了深刻印象。张根桂是新安世医“张一帖”第十三代传人。李元善心中萌生念头,“不当医生则罢,当就当这样的名医。”于是,他毛遂自荐拜张根桂为师,并改名李济仁,意为“仁心济世”,以表明自己的志向和决心。从1949年起,李济仁在歙县小川开业行医。解放后,他两度被选派到安徽中医进修学校(安徽中医学院前身)师资班学习,还参与安徽中医学院和附院的筹建工作,并担任内经教研组组长、大基础教研室主任等职。随后在歙县人民医院、安徽中医学院、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等单位工作。多年来,李济仁敏而好学,精勤不倦,在掌握复杂而深厚中医学知识的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对一些疑难杂症屡起沉疴。早在1965年,著名黄梅戏演员严凤英患顽固性失眠1年有余,屡服进口高效安眠药无效。李济仁回忆,当时严凤英眼眶四周青黑凹陷,头昏烦躁,腰膝酸软。李济仁分析,失眠时久,诸治不应,应当从肝论治,以滋肝阴为主,辅以安神。于是,他开出了镇肝益肾、阴阳并调的方子。服7剂后,患者能睡4个小时。李济仁按照时间医学,嘱咐患者在午后及晚睡前各服一次,以便药效更好发挥。三诊后,患者一切正常,从此再也不用安眠药了。1981年的夏季,53岁的黄某手术后高热达41℃,致使头痛、神志不清。医生采用冰敷以及抗生素退热,均无效。午夜时分,院长派人请李济仁会诊。李济仁认为患者因暑热交蒸,致高热不退,开出解表祛暑、芳香化湿的方药,如香薷饮、加减白虎汤等。服下不久,患者便退烧了。由于医名远播,疗效显著,来自全国各地及马来西亚、新加坡、欧美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慕名求诊者纷至沓来。李济仁也先后获得首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指导老师、首批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等一系列荣誉。 从徒弟、女婿到“张一帖”传人夫妻共同继承“张一帖”家传,先后调入皖南医学院工作,同被遴选为“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几十年来,二人在中医理论与临床的研究上取得了累累硕果。定潭的“张一帖”源远流长,至今有450余年的历史,传15代,被誉为新安医学第一家。张一帖远祖可上溯到北宋名医张扩,张扩之后人张杲就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史著作《医说》的作者。张氏还著有《医流论》、《伤寒彻要》、《秘方奥旨》等书,影响深远。时光荏苒,世医传给了明代嘉靖年间的张守仁。由于他医术高超,常一剂而愈,始称“张一帖”。他以仁慈为本,对待患者不论贫贱均能悉心治之。特别是冬春流行病高发季节,都药物熬制后放置在茶水中,日夜无偿供应,村民和过路人因此受益。旧社会,家传技术多传子不传女。张根桂对祖传“末药”加以完善,创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加减法,进一步提高了疗效,其以“稳、准狠”为特点,辨证准、用药精、剂量重,往往一二剂即起疴回春。国学大师吴承仕先生因患痼疾遍访京师名医皆不效,回家乡歙县以后,经张根桂医治而愈,感佩之余,特奉赠一联“术著岐黄三世业,心涵雨露万家春”。然而,张根桂唯一的儿子夭折,次女张舜华便立志学医。她勤学苦练,亲自上山采药,配药尝药,以至诚至孝感动了父亲,多年后悉得家传,成了远近闻名的“女张一帖”。作为徒弟,李济仁朝吟夜诵,勤于实践,与小师妹张舜华一起跟师抄方、巡诊,同采药、制药。张根桂看在眼里,喜在心中。李济仁聪慧过人,老实能干,处理疑难杂症很有一套,令老师刮目相看,尤为欣赏。不久便把女儿许配给他,同时把家学也传了他,与张舜华同为“张一帖”的第14代传人。大概还有这样的君子协定,即未来李济仁的第一个儿子要随母姓张。解放后,李济仁夫妇二人先后调入皖南医学院工作,夫妻二人不仅在医术上继承“张一帖”,还继续着“张一帖”舍医送药的传统。几十年来,他们无论多么繁忙,每年都会定期返回家乡为乡亲们赠医施药。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李济仁夫妇还为国内外1万余人次的患者提供了“无偿函诊服务”。独创新解 学文并茂从传统医学到现代科学研究他注重融会新安医学学术思想以及《内经》理论与诊治方法,从临床实践中加以体悟,建新说、立新法、研新方;提出“痹痿统一论”,制定辨治顽痹四法,创立“归芎参芪麦味方”。“北协和,南弋矶”是过去人们对全国西医院的最好评价。李济仁所在的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1888年由美国基督教会创办,迄今已有120多年。蒋介石、孙科等来该院视察过,吴绍青、沈克非、陈翠贞等名医先后任职。在这样一所有名气的西医院搞中医,压力之大可想而知。“西医出书,中医也出书,西医搞科研,中医一样搞科研。”李济仁凭借不服输的性格,孜孜以求、奋力拼搏,建新说、立新法、研新方。在皖南医学院和弋矶山医院“四大支柱”和“四大名师”中,李济仁名列其中。李济仁业医60余年,在医治外感病、急症等方面,承继“张一帖”心法,以认证准确为基础和前提,用药猛、择药专、剂量重,往往1剂奏效;辨治杂病,则合参新安汪机“培元派”提出的调补气血、固本培元思想,重视培补肾本,辨证灵活机变。如对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等,李济仁系统提出以补肾法为主,健脾和胃、养血舒筋的方法,治愈数例。李济仁根据新安医家诊治痹证、痿证的基本特色与规律,临床上既强调鉴别,又强调辨治痹痿同病,提出“痹痿统一论”,制定辨治顽痹四法,即顽痹从虚、从瘀、从痰辨治,痹痿同病则重调肝肾,兼以健脾和胃、养血舒筋。15岁王某,四肢痿弱无力,走路如鸭行,经常跌倒。经大医院诊断为“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长期服用激素、维生素等无效。患者父母慕名来求治。李济仁检查后,诊断为肝肾两虚型痿证,以《内经》理论与诊治方法融会新安医学学术思想,确立了补肾益肝、舒筋活络的治则。服用一段时间中药后,患者四肢感觉有力。李济仁根据病情连续调方数次,又嘱咐其坚持锻炼,不久,患者病情大有好转,臂力增,腿力强,近如常人。对于疑难病证,李济仁主张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熔经方、时方、验方于一炉。治疗胃病倡导“和、降、温、清、养、消”六法,等,并创立了治疗冠心病的“归芎参芪麦味方”、治疗痹证的“清络通痹饮”、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固本益肾汤”、治疗乳糜尿的“苦参消浊汤”等效方验方。李济仁身体力行于新安医著的校注整理工作中,潜心提炼新安医学诊治之特色规律,带领学生成功还原了尘封于历史的668位新安医家、400余部新安医籍,并厘清和阐明了新安医学对急、危、难、重病症的诊疗经验和规律,成为研究新安医学的奠基人。他独著、主编《济仁医录》、《痹证通论》、《大医精要——新安医学研究》等学术著作14部,发表论文112篇,中国工程院院士董建华教授评价其“独创新解,学术并茂,发前人之奥妙,作医津之宝筏。” 从名医世家到博士团队老两口与5个子女构成名医世家家族链;突破家传囿规,培养指导了一批研究生作为“张一帖”世医传人,其中研究生22名,高级学徒2名,形成一个博士团队。家族链传承方式是新安医学的显著特征,“张一帖”世医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其14代传人李济仁家里,老两口与5个子女,构成名医世家的家族链;两人突破家传囿规,培养指导了一批研究生,形成一个博士团队。长子张其成是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国学专家,传统文化的传播者;二女李艳,现为皖南医学院副教授、硕导,弋矶山医院中医科副主任;三子李梃大学毕业后在当地经营诊所,继续“张一帖”家传,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医在民间”价值理念;四子李标是中国科学院博士,德国洪堡学者,在美国工作,担任主任工程师,侧重于生物材料学角度,开展生物医药和中医药学探索研究;幼子李梢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博士,师从王永炎院士和李衍达院士,现为清华大学教授、博导,他以中医“证”为突破口,开辟“中医药生物信息学”、“系统生物学与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方向,受到学界极大关注。“兄弟三博导,两代七教授”,“张一帖”不再是一枝单传,而是满堂芳菲。张其成回忆,小时候,父亲常常告诫他们,“发愤读书终有益,飘摇游戏总无功”,并鼓励和支持孩子自由探索未知。父亲曾在中医院、综合医院以及中医学院和医学院工作,眼界开阔,胸襟豁达,对中医与西医相互补充、共同发展有独特见解,还鼓励儿子用现代方式来传承和研究中医,希望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平衡和突破口。这些对孩子以后的志向兴趣影响很大。5位子女分别从文化、临床、科研的角度,传承光大祖国医学,并从定潭小镇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弟子仝小林,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副院长、博导,是糖尿病专家。弟子孙世发,现为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员、博导,是方剂学专家;弟子胡剑北,现为皖南医学院科研处长,硕导,专攻“中医形体医理学”;弟子朱长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1医院博士后,对中医“治未病”理论有独到见解。 从“三高”患者到健康老人不惑之年血脂高,天命之年血压高,耳顺之年血糖高,益寿延年有高招——手舞足蹈令五脏安和,珍藏字画享其中趣味,亲近自然览山川胜迹。年近八旬的李济仁鹤发童颜,笑容可掬,待人亲和。看他神采奕奕、思维敏捷,很难把这位健康老人和“三高”联系起来。然而,李济仁却笑称:“不惑之年血脂高,天命之年血压高,耳顺之年血糖高,益寿延年有高招。”手舞足蹈令五脏安和是第一招。长期以来,李济仁为保持健康的体魄、旺盛的精力,自己揣摩总结出一套运动五脏养生保健法,即“养心、调肝、理肺、健脾、补肾。”此外,他认为,还要注意六腑养生。平时多吃一些粗纤维食物以刺激肠蠕动,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只有五脏六腑功能正常,机体才能处于“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珍藏字画享个中趣味是第二招。李济仁喜爱收藏字画,乐此不疲。在他家中的墙壁上,悬挂着各种名人字画,各具特色。其中启功先生的书法非常抢眼,“神存于心手之间”是对李济仁人品和业医的形象描述。繁忙工作之余,李济仁端一杯清茶,小憩于红木椅上,一一欣赏细品。他说:“收藏字画是一种高雅的文化活动,既能增长文化知识和品味,又能怡情养性,延年益寿。”亲近自然览山川名胜是第三招。李济仁就是位精研岐黄笔耕不辍,而又亲近自然、酷爱旅游的智者。他不但踏遍家乡的青山绿水,足迹遍布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还远赴东南亚和欧美澳非等国旅游。著名书法家葛介屏先生特作对联相赠,“登五岳名山足迹园林继宏祖,精岐黄鉴古手披图籍踵青莲。”在李济仁居住的医苑小区,林木荫翳,绿荫如盖。在这样一个优美的环境里,李济仁晨起听鸟鸣,江畔听涛声,“江声画韵伴医书”,实为一大乐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其实,李济仁的最大养生秘诀是“和”,处世平和,待人随和,为人谦和。在十年浩劫期间,作为“铁杆老保”的李济仁为保护他人而牺牲自己,受尽了迫害。劫难之后,李济仁成为安徽省教委和卫生系统职称评定委员会评委、中医评议组组长,以前曾经揪斗李济仁的人要求他帮忙评职称,李济仁一笑泯恩仇。“未敢抱经国治世之宏愿,但常怀拯疾济羸之仁心。”闻知自己荣获全国首届“国医大师”称号时,李济仁感恩之情溢于言表:稽首党恩施甘露,深心亿兆沐霞阳;愿将仁术化“一帖”,普济苍生永安康。如今,年近80高龄的李济仁以矫健的步伐,在承续新安医学千年血脉的同时,也谱写自己的灿烂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