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金融陷阱

2024-05-18 15:08

1. 远离金融陷阱

钱赚不完,但是能亏完,要想做到资产稳健升值,必须规避掉社会当中的金融陷阱。不能保证你能赚多少钱,有多少收益,最起码可以让你规避掉许多金融陷阱。因为人的一辈子很长时间,如果一次的失误,就可能让你一夜回到解放前,很多金融陷阱,吃骨头都不吐渣。金融形式越复杂,越远离,别人说的越好,越天花乱坠,越远离,切记!
  
 一句话,不懂,不理解,坚决远离!
  
 
  
  
 下面和大家说说几种常见金融陷阱,
  
  
 第一:P2P
  
  
 他是一个个人与个人之间借贷的平台。他有巨大的漏洞。
  
 平台上的借钱人存在抵押物担保物标的虚假,多平台发布,好多被查得平台后台都是一个人,一个老板,你敢借给他钱?这就是庞氏骗局!谋明星代言的p2p平台出事的还少吗?担保公司可能都是平台公司自己注册的,国家已经在大力清除这种极不靠谱的平台,以后几乎就没了。这种平台绝对不能碰一下,切记。
  
  
 
  
  
 
  
  
 第二:期货
  
  
 什么是期货呢?期货不是货,它是一份合约。首先全国就有4个国家正规合法期货平台,大部分的平台都是不合规的,后台操作。一点点套你,期货是现在签订交易合约,但是在将来进行交易,
  
 假如说谋航空公司签订一份原油期货合约,一般都有10倍杠杆,因为它需要油,又怕未来油价涨价,正好又有高杠杆可以撬动,所以他就有意购买期货合约,.
  
 假如说他买了1吨500万,总共10吨1年期总价5000万期货合约,一般保证金500万,如果加入由于外部原因,地缘政治等国际原油大跌到一吨250万,眼看就要到1年了,航空公司就想如果违约损失500万保证金,但是原油可以节省一半,所以他可能就选择违约,
  
 但是为了不让违约出现,就有了保证金即日结算制度,就是说如果原油下降10%,你就必须重新交保证金,重新交下降后的10%,你要是不交,强制平仓,你就什么都没有了,所以说期货高杠杆的原因,风险巨高无比,一定一定远离。
  
 期货的风险,
  
 1.高杠杆,保证金交易,上下波动10%爆仓,不交保证金强制平仓。赚的快,亏的也快,大多数聪明人死在这上边
  
 2.不可控因素太多,政治,天气,等等,
  
 3.百分之的期货平台都是忽悠人,后台操作平台,让你小赚,后大亏,
  
 4.对赌游戏
  
  
 如果你想快速变穷的话,才会去碰期货,天才都死在了期货上。
  
  
 
  
  
 
  
  
 第三,原始股
  
 什么是原始股?是公司上市之前发行的股票,原始股价格都特别低。
  
 是不是正规合法合规的原始股?
  
 1.不面向大众发行,只在公司内部发行,一般只面向公司高管核心人员等
  
 2.你是内部员工的亲属,
  
 3.你是创投公司。或投资人,
  
  
 除了这3种情况,别的都是骗子,几乎都是坑人的,不懂不碰切记!
  
 第四,私募基金
  
 私募基金的门槛还是挺高的,只面向特定人群,300万以上资产,近三年年均收入50万以上人群,不能面向大众宣传发行。
  
 如果能找到好的私募呢,还是可以的,但是大部分私募还是以炒作为主,
  
 私募的好多信息都是保密的,为办法了解,所以很难判断,也很难找到一个靠谱的私募基金经理,私募还是得很谨慎的。
  
 
  
  
 
  
  
 第五:信托
  
  
 信托就是基于信任,把钱交给另一个机构帮忙打理的过程,一种融资借贷行为
  
 电影信托,风险高,票房高才能赚钱。但是每一部电影都像一次风险投资,没人能保证票房会怎样,
  
 房产信托。这几年不好,是因为房地产到了拐点了,房子有可能卖不出去,如果有烂尾楼,信托的钱可能就没了。也有可能一个房地产公司别的楼盘出问题,连累此信托,也会出问题。
  
 所以信托不建议大家碰。
  
  
 
  
  
 第六:古董,艺术品
  
  
 这类东西,遇到真品或许可以很值钱,但是几率太小了,你不是祖上传来的,大概率都是骗人的,古玩这行水不是一般的深,曾有鉴宝电视栏目误砸文物的案例,总之不懂远离。
  
  
 
  
  
 
  
  
 
  
  
 
  
  
 远离金融陷阱,,事实上金融资产也没有那么可怕,甚至其成功的道路远比你想象的更清晰,走正确的道路!

远离金融陷阱

2. 如何避开90%的金融陷阱:不要盲目追求高收益

投理想教大家如何识别并防范这些金融陷阱
不要盲目追求高收益所有贴息存款都是违法的,千万别碰
陌生短信不要回,陌生链接不要点击
有人跟你借钱一定要电话核实
所有包赚不赔的炒股、炒黄金软件都不要碰
商场或饭店刷卡一定要亲自刷,输密码时用手遮住
短信验证码比密码更重要,对任何人都不能泄露
银行存款或买理财产品,不要被忽悠买保险了
不要所有的账户都用一个密码
手机里千万别存身份证照片
所有贴息存款都是违法的,千万别碰

3. 如何看穿金融骗局?


如何看穿金融骗局?

4. 如何避免金融危机?

非常形象的解释哈
首先,经济是个整体概念.
公式:经济=金融+财政
金融:货币和信贷的总和; 财政:国家的收支.
所以金融危机比经济危机来得小得多.
(世界上只发生过一次经济危机,你知道是哪一次吗?)
解释:国家收支:
国家的税收和支出
支出包括:福利,公共等.(如国家收支出现问题,则人民生活意味破产)
所以经济危机=金融危机+财政危机
(现在许多学者也认为金融危机=经济危机,但是我反对这看法.因为他们认为现在的金融危机一般都会造成经济危机.如"黑色星期五"事件,的确造成许多国家的经济危机.但我再次强调,世界经济危机只发生过一次.
但世界金融危机就发生过不只一次了.)
知道美国金融危机有多严重吗? (我抄袭的,太妙了)
对金融危机最普遍的官方解释是次贷问题,然而次贷总共不过几千亿,而美国政府救市资金早已到了万亿以上,为什么危机还是看不到头? 
有文章指出危机的根源是金融机构采用“杠杆”交易;另一些专家指出金融危机的背后是62万亿的信用违约掉期(Credit Default Swap, CDS)。那么,次贷,杠杆和CDS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它们之间通过什么样的相互作用产生了今天的金融危机? 
为通俗易懂起见,我们使用了几个假想的例子。有不恰当之处欢迎批评讨论。 

一、杠杆: 
目前,许多投资银行为了赚取暴利,采用20-30倍杠杆操作,假设一个银行A自身资产为30亿,30倍杠杆就是900亿。也就是说,这个银行A以30亿资产为抵押去借900亿的资金用于投资,假如投资盈利5%,那么A就获得45亿的盈利,相对于A自身资产而言,这是150%的暴利。反过来,假如投资亏损5%,那么银行A赔光了自己的全部资产还欠15亿。 

二、 CDS合同: 
由于杠杆操作高风险,所以按照正常的规定,银行不进行这样的冒险操作。所以就有人想出一个办法,把杠杆投资拿去做“保险”。这种保险就叫CDS。 
比如,银行A为了逃避杠杆风险就找到了机构B。机构B可能是另一家银行,也可能是保险公司,诸如此类。 
A对B说,你帮我的贷款做违约保险怎么样,我每年付你保险费5千万,连续10年,总共5亿,假如我的投资没有违约,那么这笔保险费你就白拿了,假如违约,你要为我赔偿。 
A想,如果不违约,我可以赚45亿,这里面拿出5亿用来做保险,我还能净赚40亿。如果有违约,反正有保险来赔。所以对A而言这是一笔只赚不赔的生意。 
B是一个精明的人,没有立即答应A的邀请,而是回去做了一个统计分析,发现违约的情况不到1%。如果做一百家的生意,总计可以拿到500亿的保险金,如果其中一家违约,赔偿额最多不过50亿,即使两家违约,还能赚400亿。 
A,B双方都认为这笔买卖对自己有利,因此立即拍板成交,皆大欢喜。 

三、CDS市场: 
B做了这笔保险生意之后,C在旁边眼红了。C就跑到B那边说,你把这100个CDS卖给我怎么样,每个合同给你2亿,总共200亿。B想,我的400亿要10年才能拿到,现在一转手就有200亿,而且没有风险,何乐而不为,因此B和C马上就成交了。 
这样一来,CDS就像股票一样流到了金融市场之上,可以交易和买卖。实际上C拿到这批CDS之后,并不想等上10年再收取200亿,而是把它挂牌出售,标价220亿;D看到这个产品,算了一下,400亿减去220亿,还有180亿可赚,这是“原始股”,不算贵,立即买了下来。一转手,C赚了20亿。从此以后,这些CDS就在市场上反复的抄,现在CDS的市场总值已经抄到了62万亿美元。 

四、次贷: 
上面A,B,C,D,E,F....都在赚大钱,那么这些钱到底从那里冒出来的呢?从根本上说,这些钱来自A以及同A相仿的投资人的盈利。而他们的盈利大半来自美国的次级贷款。人们说次贷危机是由于把钱借给了穷人。 
笔者对这个说法不以为然。笔者以为,次贷主要是给了普通的美国房产投资人。这些人的经济实力本来只够买自己的一套住房,但是看到房价快速上涨,动起了房产投机的主意。他们把自己的房子抵押出去,贷款买投资房。这类贷款利息要在8%-9%以上,凭他们自己的收入很难对付,不过他们可以继续把房子抵押给银行,借钱付利息,空手套白狼。 
此时A很高兴,他的投资在为他赚钱;B也很高兴,市场违约率很低,保险生意可以继续做;后面的C,D,E,F等等都跟着赚钱。 

五、次贷危机: 
房价涨到一定的程度就涨不上去了,后面没人接盘。此时房产投机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房子卖不出去,高额利息要不停的付,终于到了走头无路的一天,把房子甩给了银行。此时违约就发生了。 
此时A感到一丝遗憾,大钱赚不着了,不过也亏不到那里,反正有B做保险。B也不担心,反正保险已经卖给了C。 
那么现在这份CDS保险在那里呢,在G手里。G刚从F手里花了300亿买下了100个CDS,还没来得及转手,突然接到消息,这批CDS被降级,其中有20个违约,大大超出原先估计的1%到2%的违约率。每个违约要支付50亿的保险金,总共支出达1000亿。加上300亿CDS收购费,G的亏损总计达1300亿。虽然G是全美排行前10名的大机构,也经不起如此巨大的亏损。因此G濒临倒闭。 

六、金融危机: 
如果G倒闭,那么A花费5亿美元买的保险就泡了汤,更糟糕的是,由于A采用了杠杆原理投资,根据前面的分析,A赔光全部资产也不够还债。因此A立即面临破产的危险。除了A之外,还有A2,A3,...,A20,统统要准备倒闭。因此G,A,A2,...,A20一起来到美国财政部长面前,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游说,G万万不能倒闭,它一倒闭大家都完了。财政部长心一软,就把G给国有化了,此后A,...,A20的保险金总计1000亿美元全部由美国纳税人支付。 

七、美元危机: 
上面讲到的100个CDS的市场价是300亿。而CDS市场总值是62万亿,假设其中有10%的违约,那么就有6万亿的违约CDS。这个数字是300亿的200倍。如果说美国政府收购价值300亿的CDS之后要赔出1000亿。那么对于剩下的那些违约CDS,美国政府就要赔出20万亿。如果不赔,就要看着A20,A21,A22等等一个接一个倒闭。无论采取什么措施,美元大贬值已经不可避免。 
以上计算所用的假设和数字同实际情况会有出入,但美国金融危机的严重性无法低估 
看了之后 不知道尊驾有啥高见可以避免

5. 金融投资的陷阱是什么?


金融投资的陷阱是什么?

6. 金融投资的陷阱是什么?

金融投资亦称“证券投资”。经济主体为获取预期收益或股权,用资金购买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的投资活动。

7. 金融投资需要注意哪些陷阱?

第一条,别迷信抄底。一谈起抄底,很多小伙伴就激情澎湃,跃跃欲试,仿佛自己已经抓住了鲤鱼跃龙门的机会,就等着触底反弹、一日千金了,殊不知最后往往都是为他人兜了底。
抄底这事吧,只适合那些股价低于股票价值的公司。简单来说,就是这个公司没什么事,运营良好,但可能因为市场的非理性行为,比如有人暗中操作,突然股价下跌,不过仍然可以预见公司未来有很大的成长空间,股价会升回来,那再考虑抄底。
第二条,热点不可靠。不要因一时的热点大量卖出或买入,除非你只是想投机。比如很多公司上市日股价创新高,但之后股价就升不起来了,纯粹是因为上市日被炒得太厉害,之后逐渐回落到应有的水平。又或者因为某些事件,公司一时股价回落,若不是能产生久远的事件,也没必要抢着出仓。
第三条,小道消息,听听则矣。这资本市场上的小道消息特别多,真真实实,虚虚假假。一些人因为之前错过真的,就容易轻信假的。其实真的假的,在落实之前,都不好把握。最好的办法就是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
所谓的小道消息,就是未经公认的消息。虽说也有真的,但十条里或者一百条里可能才有一条真的,普通的投资者根本无从判断,最好还是相信自身的能力和判断,而不是被小道消息套住。
第四条,别栽进绩差股炒作的击鼓传花游戏中。如果垃圾股的股价与基本面严重背离,那么就要小心了。绩差股股价下跌才正常,如果突然上涨,甚至涨停,千万要远离,不要跟风炒作,否则最后极有可能被套住。
只要投资,风险就难以完全规避,但避开这些常见陷阱,起码能提高投资的安全系数。

金融投资需要注意哪些陷阱?

8. 请问金融投资需要注意哪些陷阱?

要注意以下这些金融陷阱:
套路贷
这些贷款类的金融诈骗活动,利用学生、年轻人的社会经验不足,金融知识欠缺,采用各种高利率,复利,借几千块,过一个月甚至需要还几万块钱。年轻人有虚荣心,攀比,觉得借钱很方便,就借钱买包买手机,一发不可收拾。等还不上了,又需要借新还旧,负债越累越高,最后只能家长买单,有的学生甚至被逼上绝路。

高收益理财
有些非法的公司,打着高收益零风险的旗号,向大众推广理财产品。这样的公司大多没有相关的资质,甚至连营业执照都没有。这种公司,往往宣传着自己投资的标的多么的高大上,回报多么的丰富,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投资者,把自己的血汗钱扔进去,前期还有可能收一定的回报,后面慢慢的就开始停止回款了。

贵金属、外汇、原油、场外交易
不得不说,有些人,在拥有一定的金融基础后,没有继续的踏实学习进步,而是开始膨胀了,觉得自己已经充分掌握了一切知识。这样的人,一般的骗局,就“满足”不了他了。
有一些非法的贵金融、外汇、原油交易,并不在规定的交易场所交易,而是采取场外交易,甚至是自己非法设立的交易场所,其实就是一个骗人的资金盘,有的甚至连走势图、报价、系统,都是假的。
这些场所,打着“24小时交易”、“T0交易”、“百倍杠杆”、“做多做空都赚钱”之类的旗号,吸引那些“自信”又缺乏金融知识的投资者,将大量资金投入其中。可以说,在投入资金的那一刻,我们的钱就已经打了水漂了。

现在随着金融监管与金融知识宣传力度的增强,传统的金融诈骗得到了一定的抑制,但各类新型的金融诈骗形势又逐步的显露出来。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