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素质包括哪些方面

2024-05-20 06:32

1. 心理素质包括哪些方面

心理素质包括非智力因素、智力与能力因素、心理现状因素和社会适应因素。
(1)、内潜性。素质是人的潜能,不但遗传素质是与生俱来的,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也必须内化为人身心组织中的稳定因素才能视为素质的形成。人的素质的外化必须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方能实现。(2)、整体性。素质结构中的各种因素可以处于不同的水平或层次,这些因素统一在一个人身上,存在于一个统一的结构之中,整体的水平取决于因素的水平及要素间结构的整合。人的素质虽然是一个整体,但是构成素质整体的各因素也可以区分为不同层次,并得到测量。(3)、稳定性与发展性。素质一经形成,就具有比较稳定的性质,并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来。当然这种稳定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人的素质和一定社会的科学技术、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精神文明程度相联系,是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逐步形成和发展的。不同社会、不同历史时期,对素质的要求不同。另外,个体的素质也是发展的。(4)、社会评价性。人的素质具有优劣好坏之分,素质教育旨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优良素质,这些优良的素质可以得到客观的测量。
一、心理素质的含义:
心理素质是以先天禀赋为基础,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作用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稳定的心理品质。这一定义基本说明了心理素质的本质,但是没有说明心理素质与人的单个的心理品质之间的关系,也没有强调心理素质与人的各种实践的关系。刘华山认为,心理素质是个性心理品质在人的生活实际中的综合表现。这一定义抓住了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及特征,但这个定义中所说的生活实际比较笼统,其针对性不够。张大均认为,心理素质以生理素质为基础,将外在获得的东西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衍生性的,并与人的社会适应性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这一定义清楚地说明了心理素质形成及其特性,该定义中强调心理素质与人的社会适应性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这种观点固然有其合理性,但是学生心理发展有其年龄阶段特征,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结构的重点应有所不同,社会适应性行为与创造性行为并非对所有年龄的学生都同等重要。
二、心理素质的特征:
1、相对稳定性与可发展性。心理素质是个人的心理特质,不是人的个别心理或行为表现,更不是一个人一时一地的心理与行为表现。但是,心理素质又始终处于发展之中,具有自我延伸的功能。2、综合性。对心理素质,不应从简单的心理过程或心理特性的角度来加以研究,不能将心理素质简单地看成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及其特性,对心理素质的研究应从个性层面上着手。心理素质是人的个性心理品质在学习、工作和生活实践中的综合表现。3、可评价性。心理素质对人的活动成效有影响,因而具有社会评价意义;其品质具有优劣高低之分。人的某些个性心理品质,如内向与外向,一般不对人的行为成效产生影响,因此不应将它纳人心理素质之列。4、基础性。心理素质不是大学生在特定领域中获得的某一专门知识和技能,应是那些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社会适应性和创造性等活动效果产生重要影响的心理品质的综合。

心理素质包括哪些方面

2. 健康的心理素质包括哪些方面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志是:
1、身体、情绪十分协调;
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
3、有幸福感;
4、在职业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我国知名心理学家郭念锋先生提出了心理健康的10条标准: 
一、周期节律性。人的心理活动在形式和效率上都有着自己内在的节律性,比如白天思维清晰,注意力高,适于工作;晚上能进入睡眠,以便养精蓄锐,第二天工作。如果一个人每到了晚上就睡不着觉,那表明他的心理活动的固有节律处在紊乱状态。 
二、意识水平。意识水平的高低,往往以注意力水平为客观指标。如果一个人不能专注于某种工作,不能专注于思考问题,思想经常开小差或者因注意力分散而出现工作上的差错,就有可能存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了。 
三、暗示性。易受暗示性的人,往往容易被周围环境引起情绪的波动和思维的动摇,有时表现为意志力薄弱。他们的情绪和思维很容易随环境变化,给精神活动带来不太稳定的特点。 
四、心理活动强度。这是指对于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一种强烈的精神打击出现在面前,抵抗力低的人往往容易遗留下后患,可能因为一次精神刺激而导致反应性精神病或癔症,而抵抗力强的人虽有反应但不致病。 
五、心理活动耐受力。这是指人的心理对于现实生活中长期反复地出现的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这种慢性刺激虽不是一次性的强大剧烈,但却久久不消失,几乎每日每时都要缠绕着人的心灵。 
六、心理康复能力。由于人们各自的认识能力不同,人们各自的经验不同,从一次打击中恢复过来所需要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恢复的程度也有差别。这种从创伤刺激中恢复到往常水平的能力,称为心理康复能力。 
七、心理自控力。情绪的强度、情感的表达、思维的方向和过程都是在人的自觉控制下实现的。当一个人身心十分健康时,他的心理活动会十分自如,情感的表达恰如其分,词令通畅、仪态大方,既不拘谨也不放肆。 
八、自信心。一个人是否有恰当的自信心是精神健康的一种标准。自信心实质上是一种自我认知和思维的分析综合能力,这种能力可以在生活实践中逐步提高。 
九、社会交往。一个人与社会中其他人的交往,也往往标志着一个人的精神健康水平。当一个人严重地、毫无理由地与亲友断绝来往,或者变得十分冷漠时,这就构成了精神病症状,叫做接触不良。如果过分地进行社会交往,也可能处于一种躁狂状态。 
十、环境适应能力。环境就是人的生存环境,包括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工作性质、人际关系等等。人不仅能适应环境,而且可以通过实践和认识去改造环境。 
将这10条标准综合起来考察,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的水平如何了。

3. 心理素质包括哪些方面

心理素质包括非智力因素、智力与能力因素、心理现状因素和社会适应因素。 非智力因素 包括人的动机、兴趣、信念、性格、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因素。正确的信念追求、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等是人们心理素质的重要内容。 智力与能力因素 其中智力因素主要表现为思维。在观察、注意、想象,记忆的基础上,发挥思维的核心作用。能力因素主要是创造力,在组织能力、定向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适应能力的基础上发挥创造能力的作用,体现一个人的健康心理素质。 心理现状因素 社会生活中,如何自信、自爱、自尊、自立,如何自我评价、自我认识,以达到正确接纳自我;不断取得心理平衡,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以达到良好的心理状态。 社会适应因素 一个人的社会化的程度,决定了他的人际关系以及能动地适应社会环境的水平。在此基础上,学习、竞争、责任、角色和事业心理都可能有所提高。

心理素质包括哪些方面

4. 良好的心理素质有那些体现?

心理素质是指个体在遗传基础上,通过后天的教育和环境影响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基本心理品质,主要指非智力因素,即认知、情感、意志、兴趣和性格等方面的心理品质。在认知、情感、意志、兴趣方面表现出来的自知、自尊、自信、自制、自强以及乐观、豁达、进取、坚强、果断等品质就是良好心理素质的具体表现。其特征行为包括下列方面:
1、意志健全意志是实现人的活动目标过程中的心理素质。意志健全表现为:
(1)行为目的明确而合理,自觉性高。
(2)意志顽强,能自觉克服前进道路中的各种困难和挫折,不实现奋斗目标誓不罢休。
(3)善于冷静、客观地分析情况,处事果断。
(4)自制力好,忍耐性强,能有效地控制自己。
2、情绪稳定情绪反应适度,积极乐观。无论成功或失败,都能适时自我调整情绪,正确支配自己的情感与行动,对周围环境和外界刺激做出合适的反应。
3、行为适度。
行为是心理品质在具体活动中的表现。行为适度指行为符合年龄特点,对外界刺激能做出符合社会认可的反应。

5. 心理素质包括都哪些方面

(一)形成性评价
可从以下标准进行评定:
1.目标的合理性。(1)是否符合心理素质教育的总目标。心理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包含两个层次:一是促进学生积极适应,维护心理健康。二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形成健全的心理素质。(2)是否符合教育对象的心理发展水平、规律和特征。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心理素质训练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应有所不同。(3)教学目标的范围适当性。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应该简而精,切忌目标过大。
2.主题的适宜性。(1)适人。每一年级,每一班的学生都有不同的心理发展特点,针对这些不同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地适合具体教育对象的心理素质训练活动。(2)适时。特定的情境往往在特定的时间内出现,训练课的设计必须同时考虑到因时而宜。(3)适地。人的心理发展不仅受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地域的影响。训练课的内容要根据本地区的具体经济情况、人文环境等采取灵活措施。(4)适势。训练课的选题一定要适合时代的发展,触及学生所熟知,所关心的领域,结合学生所感兴趣的事物。
3.主体的参与性。(1)活动参与性。一是个体学生的主动参与程度。要注意学生参与质量的评价应是围绕训练主题,展开“发散思维”,各抒己见,教师在其中起着监控、点拨、引导的作用。二是学生整体参与的程度。全员参与是心理素质训练活动的最重要的原则之一。(2)学生的内心体验。训练课的实施过程中,学生有多少机会、多少时间进行内心体验,内心体验的真实度或深度如何,均是评价心理素质训练课时应该考虑的问题。可以通过观察法、测验法、分析作品法、访谈法等来实现。
4.过程的全人化。心理素质训练课是否过程全人化,可以进行以下方面的评定:(1)训练是否是在真正了解学生共同的心理发展水平与规律基础上开展。(2)教师是否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具体存在的心理问题,在适当的时机采取适当的、有针对性地训练策略。(3)学生是否达到知、情、意、行四方面的综合发展。(4)教师是否以学生整体心理发展为出发点,是否始终注重学生是一个发展中的“整体人”。
5.策略的有效性。(1)策略有效性的前提条件——教师的教育态度。这里提出“一为主,四解放”的理念。“一为主”是指训练活动要以学生主动参与、充分体验为主线。“四解放”一是解放学生的大脑,注意给学生留下自由思考的空间。二是解放学生的嘴巴,鼓励和引导他们展现自我。三是解放学生的空间,可采用“扇面式”、“圆弧式”等利于师生间与同学间交互作用的座位形式;也可以让学生到生活实践中去获得深刻体验。四是解放学生的手和脚,让学生多做一做。(2)策略有效性的评价。教学策略主要有互动策略、行为改变策略、内化体验策略、教学监控策略等。
(二)终结性评价
可从评价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与行为变化两个方面进行。
1.心理素质发展。主要采用学生心理素质测量系统进行测验和评价。收集评价信息的方法主要有心理测量法和实验法等。要多方法结合来收集评价信息。包括:一是采用多种测量来收集评价信息。二是要结合质的研究方法来收集评价信息,如观察法、档案袋法与作品分析法等。三是要从多方面收集评价心理,诸如教师、同学、同伴、家长、社区等。通过起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所测学生心理素质发展水平的对比,就可以对学生心理素质发展变化做出一个比较完整、客观的评价。
2.行为变化。对学生参与心理素质训练课后行为的变化进行评定,如学生对心理素质训练课是否形成了积极的兴趣和态度,师生、生生之间关系是否更加和谐,交流是否更加紧密,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否减少,学生人际关系是否更加融洽等积极行为变化的评定,可通过多途径与多方法进行。
在做出心理素质训练有效或无效判断时,应特别谨慎,需要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

心理素质包括都哪些方面

6. 心理素质包括哪些内容

心理素质包括非智力因素、智力与能力因素、心理现状因素和社会适应因素。
非智力因素包括人的动机、兴趣、信念、性格、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因素。正确的信念追求、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等是人们心理素质的重要内容。
智力与能力因素
其中智力因素主要表现为思维。在观察、注意、想象,记忆的基础上,发挥思维的核心作用。能力因素主要是创造力,在组织能力、定向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适应能力的基础上发挥创造能力的作用,体现一个人的健康心理素质。
心理现状因素
社会适应因素
一个人的社会化的程度,决定了他的人际关系以及能动地适应社会环境的水平。在此基础上,学习、竞争、责任、角色和事业心理都可能有所提高。

7. 心理素质包括哪些方面?

心理素质包括心理潜能、心理能量、心理特点、心理品质与心理行为。
而这五个方面又都蕴含在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之中。也就是说,所谓培养心理素质,就是要发挥、发展、培养、提高、训练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潜能、能量、特点、品质与行为。

提高方法
1.自我认识-了解自己的心
自己的心理素质究竟如何?我想这是一个想要提高心理素质的人首先要对自己问的问题。心理素质体现的方面不一定一样,有些方面是强项,而有些方面可能是弱项。
2.把握自己的情绪
情绪是一个人心理活动的最直接也是最真实的外在反映,认知心理学家认为,思维决定情绪,也就是对人对事件、对环境进行的解释,内心有什么样想法就会有什么样的情绪体验和情绪表现。

心理素质包括哪些方面?

8. 心理素质包括都哪些方面

(一)形成性评价 


可从以下标准进行评定: 


1.目标的合理性。(1)是否符合心理素质教育的总目标。心理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包含两个层次:一是促进学生积极适应,维护心理健康。二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形成健全的心理素质。(2)是否符合教育对象的心理发展水平、规律和特征。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心理素质训练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应有所不同。(3)教学目标的范围适当性。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应该简而精,切忌目标过大。 


2.主题的适宜性。(1)适人。每一年级,每一班的学生都有不同的心理发展特点,针对这些不同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地适合具体教育对象的心理素质训练活动。(2)适时。特定的情境往往在特定的时间内出现,训练课的设计必须同时考虑到因时而宜。(3)适地。人的心理发展不仅受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地域的影响。训练课的内容要根据本地区的具体经济情况、人文环境等采取灵活措施。(4)适势。训练课的选题一定要适合时代的发展,触及学生所熟知,所关心的领域,结合学生所感兴趣的事物。 


3.主体的参与性。(1)活动参与性。一是个体学生的主动参与程度。要注意学生参与质量的评价应是围绕训练主题,展开“发散思维”,各抒己见,教师在其中起着监控、点拨、引导的作用。二是学生整体参与的程度。全员参与是心理素质训练活动的最重要的原则之一。(2)学生的内心体验。训练课的实施过程中,学生有多少机会、多少时间进行内心体验,内心体验的真实度或深度如何,均是评价心理素质训练课时应该考虑的问题。可以通过观察法、测验法、分析作品法、访谈法等来实现。 


4.过程的全人化。心理素质训练课是否过程全人化,可以进行以下方面的评定:(1)训练是否是在真正了解学生共同的心理发展水平与规律基础上开展。(2)教师是否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具体存在的心理问题,在适当的时机采取适当的、有针对性地训练策略。(3)学生是否达到知、情、意、行四方面的综合发展。(4)教师是否以学生整体心理发展为出发点,是否始终注重学生是一个发展中的“整体人”。 


5.策略的有效性。(1)策略有效性的前提条件——教师的教育态度。这里提出“一为主,四解放”的理念。“一为主”是指训练活动要以学生主动参与、充分体验为主线。“四解放”一是解放学生的大脑,注意给学生留下自由思考的空间。二是解放学生的嘴巴,鼓励和引导他们展现自我。三是解放学生的空间,可采用“扇面式”、“圆弧式”等利于师生间与同学间交互作用的座位形式;也可以让学生到生活实践中去获得深刻体验。四是解放学生的手和脚,让学生多做一做。(2)策略有效性的评价。教学策略主要有互动策略、行为改变策略、内化体验策略、教学监控策略等。 


(二)终结性评价 


可从评价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与行为变化两个方面进行。 


1.心理素质发展。主要采用学生心理素质测量系统进行测验和评价。收集评价信息的方法主要有心理测量法和实验法等。要多方法结合来收集评价信息。包括:一是采用多种测量来收集评价信息。二是要结合质的研究方法来收集评价信息,如观察法、档案袋法与作品分析法等。三是要从多方面收集评价心理,诸如教师、同学、同伴、家长、社区等。通过起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所测学生心理素质发展水平的对比,就可以对学生心理素质发展变化做出一个比较完整、客观的评价。 


2.行为变化。对学生参与心理素质训练课后行为的变化进行评定,如学生对心理素质训练课是否形成了积极的兴趣和态度,师生、生生之间关系是否更加和谐,交流是否更加紧密,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否减少,学生人际关系是否更加融洽等积极行为变化的评定,可通过多途径与多方法进行。 


在做出心理素质训练有效或无效判断时,应特别谨慎,需要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