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行业的发展前景怎么样?

2024-05-20 05:10

1. 粮油行业的发展前景怎么样?

食用油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食用油行业相关上市企业有京粮控股(000505)、深粮控股(000019)、西王食品(000639)、金龙鱼(300999)、道道全(002852)、中炬高新(600872)等。
本文核心数据:全球食用油产量数据;全球食用油产量结构数据等
总产量再创新高
食用油是人们生活必需的消费品,是提供人体热能和必需脂肪酸,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吸收的重要食物。随着全球人口规模的持续增长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全球食用油消费需求持续提升。在下游消费需求的推动下,全球食用油产量规模保持平稳增长的发展势头,2020年,全球食用油产量规模为2.06亿吨。
到2021年,全球食用油产量进一步提升为2.14亿吨,同比增长3.6%。
从全球食用油供给结构来看,全球食用油主产区近年来产量占比较为稳定,六大主产区包括印度尼西亚、中国、马来西亚、欧盟、美国以及阿根廷,其中印度尼西亚作为全球食用油产量第一的地区,占全球总产量的比重超过20%。
到2021年,印度尼西亚食用油产量占比为23.63%,稳居第一;中国及马来西亚分列二三位,占比分别为13.46%和9.78%。
三国产量破两千万吨
具体到地区来看,印度尼西亚凭借在棕榈油生产领域的绝对领先地位,食用油产量常年稳居全球首位。2017年以来,印度尼西亚食用油产量持续保持平稳增长的发展势头,到2021年,印度尼西亚食用油总产量首次突破5000万吨,达到5055万吨,同比增长2.1%。
除印度尼西亚外,中国及马来西亚食用油产量也维持在2000万吨以上水平。与印度尼西亚持续增长的势头不同,中国及马来西亚近年来在食用油产量增长方面稍显乏力。
中国方面,2018年,中国食用油产量出现明显下滑,2019-2021年,中国食用油产量虽出现连续反弹,但相较于2017年2777万吨的产量规模,中国的连续反弹仍相对较弱,2021年,全国食用油产量为2880万吨,同比增长3.0%。
马来西亚方面,2017年以来,食用油产量整体呈现震荡下行的走势,2018年,马来西亚食用油产量为2324万吨,为近年最高值。随后出现连续下滑,到2020年,马来西亚食用油产量跌破2000千吨。
2021年,随着疫情缓和带来的复产复工,马来西亚食用油产量也出现小幅反弹,全年总产量为2091万吨, 同比增长4.8%。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食用油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粮油行业的发展前景怎么样?

2. 粮油储藏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您好,亲,粮油储藏技术未来发展趋势:第一,低温和准低温储量技术。低温储粮是指能将粮温控制在15度以下,准低温储粮是指能将粮温控制在20度以下的储藏技术。低温储粮能杀虫抑菌,抑制粮食呼吸,减少粮食干物质损失,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保证粮食安全卫生。尤其重要的是,低温储粮能有效延缓粮食陈化,确保粮油食品的食用品质和营养品质,这是其他储藏技术所无法比拟的。第二,无公害防虫防霉技术。储粮害虫和霉菌对储粮危害极大,据有关部门调查,我国每年收获后粮食损失高达8%,其中储粮害虫造成损失3%-5%。害虫和霉菌不仅造成粮食重量减轻,而且严重影响粮食的质量,导致粮食变色变味,口感恶劣,甚至使粮食带毒,引起人畜病变。因此,在今后一段时间,完善和开创无公害防虫防霉技术是我国粮食储藏工作中另一项重要的技术措施。生物防治将是21世纪的主要防治方法,利用基因工程技术选育抗虫性、耐储性好的粮食品种进行储藏,可明显减少储粮害虫的危害,延缓粮食陈化。第三,粮情电子测控与储粮品质监控技术。我国现阶段使用的粮情测控系统功能单一,只能测定温度和空间湿度,缺少对粮食水分、害虫、霉菌、气体成分等多项影响储粮安全因素的监测。作为现代储粮重要技术之一的粮情测控系统,其发展趋势应该是传感器的集成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粮情测控产品系列化、标准化,数据检测全面化,数据传输的载波化和无线化,数据分析的智能化,粮情控制自动化以及操作使用简便化。【摘要】
粮油储藏技术未来发展趋势【提问】
您好,亲,粮油储藏技术未来发展趋势:第一,低温和准低温储量技术。低温储粮是指能将粮温控制在15度以下,准低温储粮是指能将粮温控制在20度以下的储藏技术。低温储粮能杀虫抑菌,抑制粮食呼吸,减少粮食干物质损失,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保证粮食安全卫生。尤其重要的是,低温储粮能有效延缓粮食陈化,确保粮油食品的食用品质和营养品质,这是其他储藏技术所无法比拟的。第二,无公害防虫防霉技术。储粮害虫和霉菌对储粮危害极大,据有关部门调查,我国每年收获后粮食损失高达8%,其中储粮害虫造成损失3%-5%。害虫和霉菌不仅造成粮食重量减轻,而且严重影响粮食的质量,导致粮食变色变味,口感恶劣,甚至使粮食带毒,引起人畜病变。因此,在今后一段时间,完善和开创无公害防虫防霉技术是我国粮食储藏工作中另一项重要的技术措施。生物防治将是21世纪的主要防治方法,利用基因工程技术选育抗虫性、耐储性好的粮食品种进行储藏,可明显减少储粮害虫的危害,延缓粮食陈化。第三,粮情电子测控与储粮品质监控技术。我国现阶段使用的粮情测控系统功能单一,只能测定温度和空间湿度,缺少对粮食水分、害虫、霉菌、气体成分等多项影响储粮安全因素的监测。作为现代储粮重要技术之一的粮情测控系统,其发展趋势应该是传感器的集成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粮情测控产品系列化、标准化,数据检测全面化,数据传输的载波化和无线化,数据分析的智能化,粮情控制自动化以及操作使用简便化。【回答】
此外,将来粮食收储的方式要从目前的混收混储,发展为专收专储,以满足下游产业例如小麦粉加工行业专用粉加工对单品种优质小麦收储的需求。【回答】
食品产业的发展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需求是什么【提问】
培养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人才是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迫切需要营养是人类生存和健康的基本条件营养的好坏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国民的营养状况作为国民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昌盛、国家富强的具体体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物质供应的日益丰富我国国民选择食物的余地越来越大。但由于我国食品企业、餐饮业、集体单位食堂大多没有营养师加之居民缺乏必要的营养知识我国国民膳食结构不合理、营养不平衡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不利于健康的多脂肪、多热能、高糖、高盐、过于精细的饮食成为食品加工业、餐饮业的主流产品。我国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慢性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并有年轻化的趋势与营养不平衡有密切的关系。近年来,食品的安全性问题特别是食品的污染对健康造成的威胁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我国因致病微生物污染引发的食源性中毒事件逐年上升中毒和死亡人数逐年增加。畜牧业生产中应用激素、瘦肉精作为动物饲料添加剂导致动物体内激素残留对人体生理机能造成破坏引起致残、致敏、致畸、致癌等后果的已屡见不鲜。中国卫生年鉴汇总的各地疾病统计资料表明近年来我国居民的疾病谱【回答】

3. 将来粮油加工业有市场前景吗?

粮食安全相关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粮食安全相关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隆平高科(000998.SZ)、丰乐种业(000713.SZ)
本文核心数据:我国粮食产量和变化、我国大豆消费结构、我国粮食作物对外依存率
我国大豆存在较大的消费缺口
我国是全球粮食生产大国,2020年粮食产量约占全世界粮食产量的24%,粮食供给较为充足。2020年我国全年粮食产量则达到66949.20万吨,同比增长0.85%。 从我国粮食生产结构来看,2020年我国主要以玉米、稻谷和小麦等基础粮食作物为主,三类谷物粮食作物产量合计占2020年全年粮食产量的90%以上。而豆类产品的产量占比仅占3.42%,约2287万吨。
而从消费情况来看,三大类粮食作物人均消费变化情况呈现出较大差异,虽然谷物类粮食作物仍然是我国最主要消费的粮食作物,但人均消费量呈现下降趋势,反而豆类粮食作物则呈现上升趋势,薯类粮食作物则是呈现小幅波动增加。
而大豆的食用消费仅占12.5%,压榨消费才是大豆的主要用途,2019年压榨消费占到了我国大豆消费总量的84%以上,是我国大豆消费最主要的原因。因此粗略计算我国每年对大豆的需求超过一亿吨。
大豆对外进口依存度较高
我国大豆产量远小于我国大豆的消费量,而我国每年如此庞大的大豆消费缺口主要是依靠进口来弥补。根据我国粮食作物对外依存度来看,我国除大豆以外的粮食作物基本均能保证自给自足,大部分的进口只是为了丰富消费品种,增加消费者可供选择的余地。而我国大豆存在较高的对外依存率, 2019年我国大豆对外依存率高达83.09%。这意味着我国消费的大豆80%以上来自于进口。
从近几年我国的大豆净进口数量来看,也呈现波动上升的态势,2020年尽管受到疫情影响,但全年大豆进口量再创新高,达10033万吨。可见我国在大豆产品上仍面临较为严峻的供给安全风险。
巴西、美国是我国主要大豆进口来源国
从全球大豆产量区域结构来看,2020年全球大豆主要产自巴西、美国、阿根廷、中国和印度五个国家,五个国家的大豆产量合计占比接近全球产量的90%。其中巴西和美国的大豆产量占比均超30%。
我国大豆进口量区域结构也可以看出我国大豆进口也主要源自巴西和美国以及阿根廷,其中从巴西进口的大豆数量占我国2020年全年进口数量的60.59%,从美国的进口数量占比也达到了22.08%。
贸易摩擦对大豆进出口影响大
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爆发,美国对我国增加关税,作为第一轮的反制措施,我国对美国500亿美元商品也增加了关税,其中就包括大豆。这直接对美国大豆出口造成了巨大的影响,2017年,美国大豆近60%都出口到了中国,但到了2018年,这一比例大幅下降至20%以下,这两年随着贸易摩擦的有所缓和,美国向我国的大豆出口才有所回暖。
但相应的,贸易摩擦最终导致的结果总是相互的,我国在减少从美国进口大豆后,不得不寻求以更高的成本从巴西进口更多的大豆。
转基因大豆迎来发展机遇
我国大豆产量不足的主要原因并不是种植面积不够,而是由于对转基因技术的限制。由于转基因农作物在长期食用后对人身体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因此我国对于转基因作物有着较为严苛的管控。必须先申请安全证书,随后通过审定和获得生产许可证才可以进入商业化。而我国对于生物安全证书有着较为严苛的获批流程,且时间周期较长,因此我国目前还没有允许可量产化的转基因大豆品种。虽然转基因技术在我国仍有所限制,但在全球已经广泛应用,尤其是广泛应用在一般粮食作物大豆中。2019年全世界转基因大豆种植面积达9190万公顷,占当年全世界大豆总收获面积的74.92%。
由于没有批准转基因大豆的种植,我国大豆单产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目前我国大豆单产水平仅约1.95吨每公顷,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77吨每公顷,远低于美国的3.19吨每公顷。
随着问题的逐渐突出,我国也意识到了大豆安全的问题,2021我国已批准了首个转基因大豆品种安全证书,国产转基因大豆将迎来发展机遇。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大豆加工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将来粮油加工业有市场前景吗?

4. 粮食加工的发展趋势

①食品加工流程正在保证成品粮质量和出率的前提下逐步缩短。②新设计的加工设备结构简化,单机效率高,并正在发展组合设备。③普遍利用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生产流程和设备运转;开始采用在线仪器连续检测产品质量和数量。④正在进行根据原料和产品质量的变化自动调整设备的研究。⑤根据食品质量的要求控制和改进粮食加工产品质量,进而选配和处理原料。⑥研究原料的加工和制作食品的性能,为选择原料和培育优良品种提供依据的工作正在逐步开展。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