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2024-05-04 22:22

1. 如何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在一定意义上说,
税收管理的一切活动无不围绕着信息而展开,无论是对外的征收管理,还是内部的行政管理,无非是为取得和利用信息。
税务机关根据信息向纳税人征税,根据信息进行内部管理。因此,从管理学的角度看,信息是税收管理最基本的要素。
  一、税务信息化克服税收管理中信息不对称的基本机理
  税收管理的一切问题,不外乎包括两个层面四种情形的信息不对称。就总体情况而言,在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税务机关总是不如纳税人更了解其应税信息,因而妨碍“应收尽收”;由于一些纳税人不愿花足够的时间学习纳税知识,或者税务当局的信息服务提供不足,存在纳税人不能及时、准确地了解纳税须知的信息,因而妨碍“应纳尽纳”。信息经济学认为,信息不对称不仅直接影响税收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而且可能通过导致信息优势方的“道德风险”加剧影响。
  信息化使信息获得共享性。信息的取得、传递可以跨越时空,信息传递的边际成本接近零,从而压缩信息不对称的时空;信息化使信息获得增值性,利用原生信息可以派生出新的有用信息,信息使用的边际收益在很大区间呈递增,从而抑制“道德风险”。
  税务信息化,使税收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发生根本改观:依靠向外联通社会信息网络,税务机关掌握纳税人应税信息的能力得以增强,促进“应收尽收”;依靠因特网站、声讯等互动服务形式,纳税人获得信息服务和纳税服务日益充分、便捷,促进“应纳尽纳”;依靠内部广域网络、信息系统,税务机关内部高层,可以直接从基层取得信息并增值利用,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掌握真实税源,统一的信息系统保障统一执法、公平税负。
  二、税务信息化的主要问题
  1.信息的“体外循环”。主要表现为人工录入被动取得的纳税人申报表信息,而纳税人提供基本信息、财务信息、生产经营信息不全,或未纳入数据库。这是因为社会信用体系尚未建立,对纳税人涉税信息源的可控性还相当弱;尽管《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已对建立、健全税务机关与政府其他管理机关的信息共享制度,
金融机构、工商等部门依法如实向税务机关提供涉税信息等作出了规定,但由于具体操作办法尚未出台等因素,第三方信息提供机制难以落实;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和其他有关单位的信息技术应用程度通常较低,往往以人工方式提供信息,使税务机关录入信息工作超负荷。这都造成税务机关掌握的信息不完全。
  2.信息甄别能力弱。表现为初次甄别即纳税评估功能弱,以及二次甄别即税务稽查的功能弱。这是因为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形下,税务机关难以利用第三方信息,以及纳税人信息,进行逻辑上和法律上的比较;以人工手段实施纳税评估又不足取,因为人工的纳税评估只能进行简单的核实而无法进行大量的复杂计算;初次甄别弱必然造成二次甄别难,核实难的问题必然导致查实难。
  3.信息利用“低附加”。表现为预测、决策功能弱。在征收管理上,征收电子化水平高于其他环节。在行政管理上,信息化局限于公文、管人、管物等事务性应用。这是因为信息利用的基本途径是建立数量分析模型,目前数据库中已有信息不一定完全符合模型需要;信息化建设较多地表现在技术被动地模拟人工,使技术对行政管理的影响不足;税收管理理论与方法滞后于实践。
  三、克服信息不对称的措施
  1.贯彻落实《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提高信息外联度,扩大信息覆盖面,掌握充分信息。
  2.提高数据集中度,进一步增强税务机关内部层级之间的信息对称度,增强执法的统一性和税负的公平性。
  3.推广“12366”纳税服务热线,推行多元化申报和网络化缴库一体化服务,使纳税人获得更好的纳税服务,维护纳税人权益。
  4.加强人机结合的纳税评估,实行纳税人信用等级管理,提高管理效率,促进纳税遵从。
  5.在有条件的地方试行开发应用决策系统,以及标准化质量管理,以税务信息化推进税收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

如何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2. 请问如何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A股为什么存在信息不对称? 如何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3. 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WK26
  
 1、相互依赖与人际互信
  
 我们所有人都生活在社会里,需要跟别人合作。跟别人合作,我们得到的要比一个人生活要多得多。
  
 盖大楼的故事讲得是,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互相欺负的能力是随着时间的变化,随着事件的进展而变化的。
    
 这种利用信息不对称来欺负别人的做法,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不同的表现。
  
 1)欺骗
  
 2)偷懒
  
 3)逆向选择
  
 4)道德风险
  
 5)敲竹杠
  
 3、柠檬市场的故事
  
 市场上之所以崩溃,并不是因为市场里有低端的产品。有低端的产品不重要,低端的产品可以卖低价,市场之所以崩溃的根本原因在于,买家不知道每一件商品具体的品质。
  
 4、人际互信并不天然存在
  
 阿克罗夫《柠檬市场:质量不确定性与市场机制》一文的做重要性,在于揭示了一个基本的道理:人和人之间是没有互信的,人的脑子跟脑子之间是没法相连的,高品质产品要和低品质产品区分开来,把自己彰显出来,是需要很大的成本的。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就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当买家无法分辨商品的优劣时,就会离开这个市场,跟着卖家也会离开那时候市场就会崩溃。
  
 小结
  
 今天我们进入一个大的模块:互相依赖。人与人之间的分工合作能给彼此带来极大的利益,但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总会有一方欺负另外一方的行为。
  
 而经济学家阿克罗夫通过“柠檬市场”的故事,向我们揭示了一个基本的道理:人与人之间本来是没有互信的。这也就引出了接下来的问题:人们是怎么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的。
  
 思考
  
 人与人之间本来就是互相不信任的,有哪些办法能够帮助人们逐渐建立信任?
  
 世界上存在优质和低质商品,重要的是如何把优质和低质商品区分,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这是所有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本质。
  
 1、品质稳定是优质
  
 从经济学角度看,在各种关于产品质量的标准中,有一个经常别人忽略的标准,那就是均匀,匀质。匀质本身是质量得一个重要的标志。
  
 比如,像肯德基。麦当劳这样的大型的国际快餐连锁店,它里面卖的食物,你可能喜欢,也可能不喜欢,但它都有一个特点,它要努力做到,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你只要走进它的连锁店,你吃到的食物的品质。烹饪的口味,还有你享受到的服务,都是一模一样的,这就是他们标榜的品质。
  
 2、性价比相当才是优质
  
 优质产品的优质,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还有第二成含义,那就会为了提高产品的质量,所要付出的边际成本应该跟他得到的边际收益相当。当两者相等的时候,我们说它达到了优质的标准。简单来说就是,不是质量越高越好,也不是价格越低越好,一分钱一分货,对用户来说是值得的,这才是好。
  
 ·福特一款汽车有质量隐患的例子
  
 ·制定国内校车标准的例子
  
 课堂小结
  
 我们从经济学的角度,给优质这个概念做了两重的解读:
  
 1、质量均匀本身也是一种优质的表现;
  
 2、人们追求的不一定是质量的绝对的提高,而是性价比相当。用经济学的话说,在追求质量的时候,边际收益应该等于边际成本。
  
 如果一分钱的投入能够带来两分钱的质量提高,那就应该继续投入下去,如果只能带来半分钱的提高,那就应该减少投入,及应该在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地方停下来。
  
 思考
  
 如果在市场上买到的牛奶,里面蛋白质的含量又高有底。如果政府规定所有牛奶的蛋白质含量,必须达到一个最低的标准,这样的规定会达到一个什么样的后果?
  
 前我们讲了信息不对称的含义,昨天我们解释了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什么叫做优质。
  
 从今天开始,我们一个一个讨论,人们是通过哪些办法,逐渐建立信任、克服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障碍。
  
 1、重复交易
  
 “信任起源于重逢”重复交易都会一个好办法,骗你一次。骗你两次,总不骗你第三次。人们知道会重逢,就会减少欺骗。【1我又不是买给你一个人,你放心,这个价钱已经是最低价了……2我天天都在这里摆摊……】
  
 2、第三方背书
  
 中间人担保
  
 学生想去名校读书,推荐人,推荐信这种做法在国外很常见。
  
 美国的一家二手车经销商CarMax
  
 3、通过附加成本发信号
  
 需求第三定律——好东西要运到远方去,每当一个产品要加上一个更高的附加值之后,就只有那些品质更高的产品才配得上。
  
 举例:
  
 买橘子的时候故意留两片叶子,能够说明橘子的新鲜程度;
  
 一家餐厅的餐具是用银做的,那这家餐厅的厨师手艺也一定不会差;
  
 美国的医学院毕业生去医院面试,光是一身行头就要几万美元,这是向别人发出信号,我的手艺,我的本事配得上这身行头。
  
 小结:
  
 建立信任、克服信息不对称的办法,今天讲了三个:
  
 1.重复交易
  
 2.第三方背书
  
 3.通过增加附加成本来发出信号
  
 思考
  
 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技术有没有减少信息不对称?又有没有增加信息不对称,为什么?
  
 今天我们讲另外一种方法,就是实施质量保证。
  
 1、以品质三包代替品质检验
  
 但消费者对你的产品没有信心时,你让他们试用一下,感受一下,这当然可以克服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另一方面,品质检验也是需要成本的,当质检的成本上升到一定程度,就不值得花钱去找那么一两个有问题的产品了。这时候,我们先把产品卖出去,实施三包,让广大的用户自己来发现那些有问题的次品,只要承诺他们一旦发现次品就可以拿来换,那就可以了
  
 2、以延保合约甄别用户
  
 厂家提供延保的目的,就是要克服另外有个信息不对称,他们要把那些粗心大意和特别挑剔的用户甄别出来,对他们收更高的费用。
  
 因为这样,厂家就可以确保产品质量所要付出的边际成本不至于太高。他们的键盘,不需要做绝对的防水,屏幕,可以不需要做到坚硬的可以抵抗小刀的涂刮,机身,不用坚固的可以抵抗一米高度的坠落。
  
 这符合我们所讲的,从经济学角度衡量的优质的标准,那就是为了确保产品的质量,边际成本应该等于边际收入。
  
 3、以共享合约保障品质
  
 我们在进行交易、买卖的时候,有些产品的质量是比较容易判断的,一眼就能够看出来的,有些产品的质量很难判断,事前无论你规定多少个维度,你还是很难保证产品的质量,这时候使用共享合约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举例:薛老师为报社写稿,报酬的计算方式
  
 1.按篇付费
  
 2.按字数付费
  
 3.按比例分成
  
 对于这种事前很难对产品的品质做出明确规定的场合,人们就会采取收益分享合同。这样能够促使双方各自都尽力把事情做好。
  
 小结
  
 今天我们讲了三种克服信息不对称的办法:质保、延保和收入共享合同。
  
 通过质保,我们可以让消费者帮助发现质量问题,有效降低质检成本;
  
 通过延保,商人也可以把那些对产品质量要求比较高的消费者甄别出来,让他们承担更高费用,从而让产品的生产成本与收益更加接近;
  
 而收入共享合同,则可以鼓励合作各方尽力保证自己所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质量。
  
 思考
  
 作为一位作者,常和出版社打交道所遇到的,那就是在给图书定价的时候,作者通常希望把书的价格定得低一点,这样销量会大一点,作者的影响力会扩大一点。
  
 而作者虽然卖书的时候亏了一点,但不要紧,因为他们名声在外,他们可以在别的地方赚到钱。但出版社总希望把书价定得高一点,这样他们能够多赚一点,因为除了通过卖书赚钱,他们没别的办法增加收入了。
  
 在给图书定价的时候,作者的偏好和出版社的偏好不一致,这种矛盾有什么办法能够比较好地解决?
  
 1、理解信息不对称,要建立五种不同思维
  
 1)对策思维
  
 “凡遇政策必有对策”——认识能够建立起一套反应机制的
  
 一旦设立了规则或标准,这些规则和标准就会被别人利用。经过一段时间的博弈和较量,这些规则和标准可能就不起作用了。
  
 2)动态思维
  
 情况总是在发生变化的,主导权也在交易的各方之间换手。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情况总是在发展和变化的。
  
 3)多变角思维
  
 利益的相关者永远不止两个,而是多个。卖家、买家、政府,还有各种各样的协会、团体,他们都参与博弈。
  
 4)边际思维
  
 过分节约用水就会浪费煤、浪费电等资源,过分追求质量高就会造成成本过高,过分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就会伤害供应者的利益,就会有人利用制度上的缺陷,就会出现“职业差评师”这种奇怪的现象。
  
 5)非量化思维
  
 有大量关于质量、信任和保障的指标是不能够量化的。
  
 2、建立信任要靠制度,也要靠道德的力量
  
 要建立信任,我们远远不能仅仅靠那些有行的东西,不能仅仅靠那些可见的法律法规、契约条文,也要靠省会舆论的力量和每个人内心的道德力量。
  
 3、牛奶的质量管理引发的以次充好现象
  
 假如蛋白质含量和牛奶价格正相关,本来蛋白质含量低的牛奶是可以卖得便宜一点的,但是如果规定了最低含量,就间接规定了最低价格。那卖牛奶的一方就会想方设法造假,以次充好。如果监管没有跟上,最终的结果就会是劣币驱逐良币。
  
 确实是这个问题。我自己曾经写过一篇经济评论文章,题目叫“缺奶、淡奶、浓奶和毒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牛奶的需求不断增加,缺奶成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有人提供淡一点的牛奶,蛋白质含量比较低的牛奶,也有人愿意接受。这本来就是一种合理的现象。
  
 淡奶当然不如浓奶好,但是如果硬性对奶制品的蛋白质含量做规定的话,就会逼着人们想出各种各样的对策,最后甚至就会产生毒奶的现象,有毒的牛奶。
  
 有同学说,今天的思考题让他想起了几年前闹得沸沸扬扬的三聚氰胺事件。这个事件就是某些商家为了达到国家所制定的蛋白质含量的标准,以及降低生产成本,违法添加了三聚氰胺这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有同学也谈到了这个问题,他建议商家可以将蛋白质的含量标出,由消费者自己选择,而不是由政府设定最低的标准。
  
 这看来也是一个可行的办法,也就是仅仅规定商家披露自己产品的质量,让消费者做出自由的选择。我们后面还会深入详细地讨论这个解决办法。
  
 4、互联网改变了信息不对称的状况
  
 一位同学的回答非常好:
  
 互联网既有降低信息不对称的一面,也有增加信息不对称的一面。
  
 一方面,电商的出现极大地降低了人们重复购买的成本,再加上开店的成本也大大降低了,从而使得电商的竞争激烈程度极大地增加,电商不可能通过一次交易就获得丰厚的利润,所以他们也会更注重用户的重复购买行为,也就是说会减少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但与此同时,互联网也带来了信息爆炸的现象。用户如何在海量的信息当中做筛选成了问题,在那么多信息、在那么多的商家当中,应该如何做出选择呢?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好像又有所增加了。
  
 5、以长期合作解决利益不对称的问题
  
 同意,也就是说互联网技术改变了信息不对称的状况。不是说增加,也不是说减少,而是说改变了,有些地方增加了,有些地方减少了。
  
 我想到的一个办法,就是出版社和作者之间签一个时间更长、覆盖范围更广的合约。出版社不仅仅卖作者的书,还卖他的讲座,还卖他参与各种活动的出场费,一个大而全的“卖身”合同就能解决这种利益不对称的问题。
  
 当然我们也可以想一想,病人每一次去医院,医生就给他打抗生素,这里面也存在着利益不对称的情况。医生希望当场见效,病人希望维持长时间的好的抵抗力,这当中的矛盾又有什么办法解决呢?
  
 这个礼拜我们讨论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很多同学都提到了行业管制的重要性,其中一个信息不对称情况最严重、看起来很需要管制的是医疗行业。
  
 但经济学家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1912年7月31日-2006年11月16日)就曾经强烈地主张,应该废除医生的行医资格证,而让更广泛的市场竞争来解决问题。那就是让不同的连锁医院建立自己的品牌,同时建立自己的品质检验标准,用医院的品牌效应来解决问题。
  
 我们今天就来辩论一下:到底应不应该取消医生的行医资格证。
  
 正方:应该保留医生的行医资格证,要有统一的标准,才能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反方:应该取消医生的行医资格证,让医生在市场当中通过自由竞争来获得顾客,同时也让病人享有自由选择的权利。

信息不对称

4. 如何解决信息不对称?

      前面所有得章节我们一起学习了公司金融里边最重要的两个决策: 融资决策和投资决策 ,我们假设这个世界是“完美”的。本节开始我们一起学习第三个模块,我们就要进入“不完美的世界”了。这个不完美的世界下的《公司金融》代表的是什么呢?代表它有两大摩擦:一个是信息不对称问题,另一个是代理问题。本节我们一起来学习信息不对称问题。
  
        解决信息不对称和代理的问题,就引出了我们《公司金融》里边非常重要的一个话题,就是公司治理。搞好公司治理,其实是能够帮助我们企业最大化价值的必经之路。在公司治理里边,我们究竟怎么样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呢?接下来我们通过三个部分一起学习如何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什么是“逆向选择”问题?什么样的信号更可信?企业如何传递有效的信号?
                                          
       首先我们来看 什么是逆向选择问题 ?很简单,因为它是发生在事前的。我之后会学习发生在事后的问题,也就是道德风险问题。说起逆向选择,它实际上最早是由美国一个经济学家叫做乔治·阿克洛夫,他在1970年的时候发表了一篇非常重要的文章里边,首先提出来的。在这篇文章里边,他其实考虑的是一个二手车的市场。这个二手车市场里边有三辆二手车来卖,它们都是宝马车。对于买家来说,你其实并不了解这三辆二手宝马车它真实的性能怎么样,但是卖家他是具备这方面的信息的。假如说这三辆里边有一个保养得非常的好,就跟新车一样,我们管它叫做优等车,假设它价值100万;还有一辆车保养得一般,我们叫做中等车,它的价值是50万;还有一辆车保养得非常的差,我们管它叫做劣等车,它的价值是30万。作为买家来说,你没有办法区分出这三辆车,因为这三辆车漆都喷得很漂亮,长得一模一样,你也区分不出来,只有卖家才知道它的真实价值。作为掌握信息比较少的一方,就是你,你愿意出多少钱呢?你可能只愿意出一个平均价,对吧?100、50,加上30的一个平均价就是90万。当你出价90万的时候,那个优等车的车主,他就不会愿意把他的车卖出去了,他不愿意卖出这个价值100万的车,最后只拿回90万,所以他就会从这个市场里退出去了。那么留在市场里边的只有中等车和劣等车。当你知道留在市场里只是中等车和劣等车的时候,你可能就又会调整你的出价,再出一个平均价,50万和30万的平均价就是40万。当你出价40万的时候,那个中等车就又退出去了,对吧?那个车主肯定不愿意卖。所以,最后留在市场上的只有那辆价值30万的劣等车,这就是典型的逆向选择问题。这个就是 阿克洛夫 在1970年第一次提出了这个逆向选择的问题,所以他在2001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我来看看在金融里面的运用。比如说一个企业发行股票,它也存在信息不对称。我们这些投资者,其实不知道这个企业到底未来会发展成什么样子,而企业的内部高管是能够区分出来的。假如说我们有两类公司,一类公司是未来发展非常好的公司,一类公司可能表现得不会那么好,作为投资者来说我们没有办法区分。这个时候这两类公司都来发行股票,一类公司的股票可以值50块钱一股,另一类公司的股票只值30块钱一股。但是作为投资者来说,我们没有办法区分,所以我们只愿意支付平均40块钱。那个好公司看到我们的出价以后,他就不会再去卖股票了,所以留在市场上的只是最差的公司,这也是一个典型的逆向选择的问题。
  
        所以一句话,到底什么是逆向选择?逆向选择就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质量高的人或者质量高的企业退出了这个市场,你可以粗略地把它理解成为,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 劣币驱逐良币的过程 。这么多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在市场上交易无法进行,市场无法发挥有效的作用 。
  
       逆向选择在我们生活当中到处可见,我们怎么来解决逆向选择或者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呢?其实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基本上有两种方法,在第二个阶段,在这个部分,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 信号传递的理论 。在下一讲,我们一起学习另外一种方法,叫做 机制设计的理论 。
  
       什么样的信号更可信?什么是信号传递理论呢? 信号传递理论,它的逻辑就是我们有两方,一方具有信息,另外一方不具有信息。具有信息的这一方,可能通过做一件事情来传递一个信号,告诉不具备私人信息的这一方,他的真实的水平或者是他真实的质量。 
  
        对于信号理论来说,它有两个很重要的条件:第一个条件就是我们必须要有 信息不对称 ,具有更多信息的这些人首先来行动发射这个信号;第二个条件,就是这个信号必须要对 其中的一部分人,要比另外一部分人发射这个信号的成本要来得更低 ,这样这个信号才会可信。
  
       比如说我们到动物园会看孔雀,公孔雀会拖着一个长长的尾巴,它在求偶的时候也会孔雀开屏。其实这个在自然界里边是对它非常不利的,因为你知道在自然野生环境下,它拖着这么长的尾巴,是很难逃避天敌的追猎的。但是为什么它还拖着这样一个长长的尾巴呢?其实这个雄孔雀,它就是在发射一个信号,告诉这个雌孔雀,你看我拖着这么长长的尾巴,我还能够生存下来,代表着我的基因非常得好,我非常的强壮,所以marry me,和我在一起。这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信号传递的理论。
  
       企业如何传递有效的信号?在公司治理中存在着大量的信息不对称,企业的高管可能知道一些企业的外部人员不知道的信息,内部投资人和外部投资人也会有信息不对称。那么企业高管怎么来解决这个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呢?他就可以通过传递信号的方法,告诉企业的外部投资人,自己是一个兢兢业业为企业努力工作的经理,不会为了自己的私利而牺牲股东的利益。企业传递信号有哪几种方法呢?总结两种最常见,也最实用的方法: 一个就是企业高管的主动降薪;第二个就是企业的自愿信息披露。 
  
       我们会看到很多企业的CEO,他会主动把自己的薪酬降得比较低。比如说2019年3月5号,我国某公司它的CEO就发公告,他说我要主动降薪,我把我的年薪降到8万人民币每年,每个月还不到7000块钱。他做这个动作的目的是什么?其实就是要告诉外界,我要努力地为企业来工作。这个主动降薪其实最早可以追溯到1979年,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之一的克莱斯勒,当时克莱斯勒的情况非常不好,负债累累,它的总裁就主动降薪到一美元。
  
       我们来分析一下,企业高管为什么要通过降薪来传递这个信号?其实你也知道,对于企业高管来说,他的工资只是他薪酬的一部分,他还有其他的,比如说像股票、像股票期权,股票和股票期权更多的是代表企业未来的收益。所以当一个企业的CEO,他主动降薪的时候,他其实向市场上传递的信号是什么呢?是他对这个企业未来非常的有信心,他更多地去依赖于企业未来的收入。他的股票、他的期权部分来给他更高的报酬,而不是靠企业现在的现金。所以企业的高管主动降薪,他传递的就是一个非常正面、非常好的信号,因为对于那些好的高管来说,这个信号的成本来得更低,逻辑就是因为,他可以通过股票和股票期权来赚钱。
  
        第二个在公司治理我们常见的传递信号的方法,就是 信息的披露 。我们知道一个企业上市以后,每一个季度都要向公众来披露自己的信息。尤其我国最近开启科创板,来试行注册制。注册制的一个最重要的逻辑,就是你企业要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披露企业的信息,而且你需要披露企业的各个方面的信息,把企业暴露在监管机构、暴露在新闻媒体、暴露在投资人的眼皮子底下。所以企业的高管就没有办法做那些蝇营狗苟、损害股东利益的事情。一个企业愿意上市,愿意把自己暴露在众多监管的目光之下,它实际就是在发射一个信号,告诉投资者,我是一个好的企业,我不会损害你的利益。尤其在上市了以后,我们知道除了证监会要求的强制的披露,很多企业还有很多自愿的披露,也就是在强制披露之外,它自愿披露更多的信息。
  
       另外一种情况,假如说我不是一个好公司,那我可以模仿那些好公司,通过虚假披露来对市场传递一个信号吗?我告诉你,这是不可以的,因为一旦你做虚假披露被发现了,惩罚是非常严厉的,而且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在本世纪初,著名的安然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训。安然是一家石油公司,它财务严重造假,包括给它做的审计公司的安达信也和它串谋,合伙起来造假,以致它的股价虚涨,一直涨到100多块。但是后来它财务造假的事情被揭发出来,造成安然的轰然倒塌,几十人受到了刑事的追责,连安达信也倒闭了,所以原来是五大会计师事务所,最后就变成了四大会计师事务所。
  
       总结 :在不完美的世界里边,普遍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或者说是逆向选择问题,这也是我们公司治理要解决的头号问题。那么到底如何来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呢?信号理论是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占据信息优势的一方发射一个信号来给信息劣势的一方。这个信号要可信,它要满足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就是这个信号要有成本;第二个条件就是发射这个信号的成本,对于那些优质的企业、那些优质的人才,要比那些相对来说劣质的企业或者是能力比较低的人,这个信号的成本要来得更低,这样这个信号才会更加可信。

5. 信息不对称性的影响

信息经济学认为,信息不对称造成了市场交易双方的利益失衡,影响社会的公平、公正的原则以及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并且提出了种种解决的办法。但是,可以看出,信息经济学是基于对现有经济现象的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对于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还处于尝试性的研究之中。例如,买者对所购商品的信息的了解总是不如卖商品的人,因此,卖方总是可以凭信息优势获得商品价值以外的报酬。交易关系因为信息不对称变成了委托——代理关系,交易中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为代理人,不具信息优势的一方是委托人,交易双方实际上是在进行无休止的信息博弈。占有信息的人在交易中获得优势,这实际上是一种信息租金,实际上信息租金是每一个交易环节相互联系的纽带。每一个行业都是特殊信息的汇总,生产一种产品要工程师的专业信息和技术人员的技术信息以及销售人员的市场信息,把产品变成商品进行交换,需要商人的专业渠道信息和价格信息。俗话说,隔行如隔山,这座山其实就是信息不对称,而要获得这些信息是要付出成本(代价)的。不对称信息实际上可以被看作对信息成本的投入差异,消费者往往没有对商品的诸如生产信息等信息进行投入成本,这必然与生产者之间产生信息投入成本差异,生产者利用信息投入差异获取利润正是为了补偿先前付出的信息成本。其实质仍然是资本的获利性在另一种层面上的体现,只不过我们剥离了资本,换了一种观察的角度而已。信息经济学的价值不在于揭示了信息不对称,而在于说明了信息和资本、土地一样,是一种需要进行经济核算的生产要素。在商品经济中,信息主要反映在价格上,价格信息是经济信息的中心,其他信息都是为价格信息服务的。市场经济的本质是用价格信号对社会资源进行配置,社会资源的分配和再分配过程实际上是人们围绕价格进行资源博弈的过程,对任何一种资源的优先占有都可以在博弈中获得相关的利益,信息也是这样。在现实经济中,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如此普遍,其影响如此之大,以至于影响了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效率,造成占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在交易中获取太多的剩余,出现因信息力量对比过于悬殊导致利益分配结构严重失衡的情况。因此,纠正以上问题,减少信息暴利及维护资源分配的效率及相对公平应该成为信息经济学的主要任务。

信息不对称性的影响

6. 如何解决信息不对称?

请问如何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在一定意义上说,
 
 税收管理的一切活动无不围绕着信息而展开,无论是对外的征收管理,还是内部的行政管理,无非是为取得和利用信息。
 
 税务机关根据信息向纳税人征税,根据信息进行内部管理。因此,从管理学的角度看,信息是税收管理最基本的要素。
 
 一、税务信息化克服税收管理中信息不对称的基本机理
 
  
 
 税收管理的一切问题,不外乎包括两个层面四种情形的信息不对称。就总体情况而言,在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税务机关总是不如纳税人更了解其应税信息,因而妨碍“应收尽收”;由于一些纳税人不愿花足够的时间学习纳税知识,或者税务当局的信息服务提供不足,存在纳税人不能及时、准确地了解纳税须知的信息,因而妨碍“应纳尽纳”。信息经济学认为,信息不对称不仅直接影响税收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而且可能通过导致信息优势方的“道德风险”加剧影响。
 
 信息化使信息获得共享性。信息的取得、传递可以跨越时空,信息传递的边际成本接近零,从而压缩信息不对称的时空;信息化使信息获得增值性,利用原生信息可以派生出新的有用信息,信息使用的边际收益在很大区间呈递增,从而抑制“道德风险”。
 
 税务信息化,使税收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发生根本改观:依靠向外联通社会信息网络,税务机关掌握纳税人应税信息的能力得以增强,促进“应收尽收”;依靠因特网站、声讯等互动服务形式,纳税人获得信息服务和纳税服务日益充分、便捷,促进“应纳尽纳”;依靠内部广域网络、信息系统,税务机关内部高层,可以直接从基层取得信息并增值利用,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掌握真实税源,统一的信息系统保障统一执法、公平税负。
 
 二、税务信息化的主要问题
 
 1.信息的“体外循环”。主要表现为人工录入被动取得的纳税人申报表信息,而纳税人提供基本信息、财务信息、生产经营信息不全,或未纳入数据库。这是因为社会信用体系尚未建立,对纳税人涉税信息源的可控性还相当弱;尽管《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已对建立、健全税务机关与 *** 其他管理机关的信息共享制度,
 
 金融机构、工商等部门依法如实向税务机关提供涉税信息等作出了规定,但由于具体操作办法尚未出台等因素,第三方信息提供机制难以落实;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和其他有关单位的信息技术应用程度通常较低,往往以人工方式提供信息,使税务机关录入信息工作超负荷。这都造成税务机关掌握的信息不完全。
 
 2.信息甄别能力弱。表现为初次甄别即纳税评估功能弱,以及二次甄别即税务稽查的功能弱。这是因为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形下,税务机关难以利用第三方信息,以及纳税人信息,进行逻辑上和法律上的比较;以人工手段实施纳税评估又不足取,因为人工的纳税评估只能进行简单的核实而无法进行大量的复杂计算;初次甄别弱必然造成二次甄别难,核实难的问题必然导致查实难。
 
 3.信息利用“低附加”。表现为预测、决策功能弱。在征收管理上,征收电子化水平高于其他环节。在行政管理上,信息化局限于公文、管人、管物等事务性应用。这是因为信息利用的基本途径是建立数量分析模型,目前数据库中已有信息不一定完全符合模型需要;信息化建设较多地表现在技术被动地模拟人工,使技术对行政管理的影响不足;税收管理理论与方法滞后于实践。
 
 三、克服信息不对称的措施
 
 1.贯彻落实《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提高信息外联度,扩大信息覆盖面,掌握充分信息。
 
 2.提高数据集中度,进一步增强税务机关内部层级之间的信息对称度,增强执法的统一性和税负的公平性。
 
 3.推广“12366”纳税服务热线,推行多元化申报和网络化缴库一体化服务,使纳税人获得更好的纳税服务,维护纳税人权益。
 
 4.加强......
  怎么避免和利用信息不对称  
 年底是上市公司年度业绩和分配等信息的敏感期,一年辛劳后的收获大局已成,资本运作的效果尘埃落定,“内定内参”树欲静而风不止,八方神仙各现神通,调研和刺探共生,人情和关系并蒂,无奈小散户个个是睁眼瞎,要么眉毛胡子一把抓,以“不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 ,要么吊在一棵树上,不知是枯树朽枝还是秀木良材,信息不对称的强烈对比到了年终愈发显著。
 
 一要耳聪目明,国家政策、领导表态、权威讲话等都要及时分析、仔细体会,小道消息敌不过大道消息,看大势还要看“央视”。象前段时间温总理的表态,成思危的访谈和今天见报的李融荣的讲话,都是重要信息。
 
 二要心定气神,紧紧盯住目标板块和个股,对于主力难以瞒天过海的成交量、大单等指标要重点关注,利用机构间相互博杀的难得机会,先作壁上观,尔后该出手时毫不手软,与机构共舞。最近机构间的血拼比较激烈,我们可以利用下跌的机会择优录取。
  信息不对称理论的预防措施  
 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对市场行为产生的负面影响,以及由此而造成的市场效率低下都是客观存在的,因而必须采取一定的手段对其加以控制,确保市场的有效运行。1、加强信息网络建设信息的获取可以减少市场的不确定性,是克服信息不完备、不对称的重要手段。为了减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对市场的负效用,可以通过大量获取市场信号来平衡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为获得高质量的信息,还应加强信息基础建设,建设以数据共享为目的的集成数据环境。在项目管理过程中,采用数据标准,建立共享的集成数据环境,避免”信息孤岛”的形成,实现项目管理信息的数字化、自动化、网络化与集成化。通过信息手段的建设,将项目管理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降低到最低限度,以保证各行为主体决策的正确进行。2、设计合理的契约根据委托———代理理论,业主和承包商之间的关系实质上是一种契约关系,交易双方的交易行为实质上是订立契约的行为。为了确保交易前后双方的利益均衡,设计一种合理的契约是避免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重要手段。其核心是要建立一种 *** 一致性的信息机制,使委托人与代理人的目标一致。业主为了使承包商在其不能观察的行为中不会因为信息的不对称而损害自己的利益,需要设计一种既能达到业主目的,承包商又愿意接受的契约。设计满足以下两个约束条件的激励合同,第一个约束条件是个人理性约束,又叫参与约束,也就是说要使承包商有积极性参与进来。第二个约束条件是激励相约约束,也就是说,要使承包商有积极性按照业主的希望,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努力工作。3、加强 *** 政策引导随着现代市场的日趋完善, *** 的宏观调控作用日益强化,从信息分析的角度,将 *** 纳入建筑市场作为实体,体现了 *** 通过相关信息调控业主和承包商的交易行为的作用。 *** 对建筑市场进行宏观调控是引导项目管理正常发展,解决逆向选择和败德行为的有效途径,尤其在当前中国发展市场经济、建立有序的市场竞争机制过程中更为重要。为此我们必须贯彻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建立和健全各类建筑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做到门类齐全,互相配套,避免交叉重叠,遗漏空缺和互相抵触。同时 *** 部门也要充分发挥和运用法律、法规的手段,培养和发展我国的建筑市场体系,确保建设项目从前期策划、勘察设计、工程承发包、施工到竣工等全部活动都纳入法制轨道。4、加强诚信建设诚信,是指一个人、一个单位的可靠性、社会责任感和可信任程度。在商品经济社会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及个人商业信用状况,以及整个社会经济信用关系的信赖、认可程度,是衡量某个国家、地区或经济组织的经济环境和运行状况及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因此,必须规范和整顿建筑市场秩序,逐步在建筑市场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业主和承包商均应树立诚信意识,对自身行为进行规范,加强相互沟通,着力解决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只有加强诚信建设,才能够在业主和承包商之间建立起一种相互信赖、相互认可的经济关系,才能降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发生的概率。5、培育公正、规范的中介机构为了减少信息不对称,可以通过第三方即监理人员对建设工程项目进行监督和管理。监理人员具有专业上的优势,他们以自身信誉为保证,以信息服务为主要活动内容,是建立和完善行业自律机制的重要因素。为此,要培育公正、规范的中介行业,建立起能使信息达到对称的机制。由行业协会建立”游戏规则”,对信息的披露做出系列的、明确的和具有可操作性的约定,增加信息透明度,使中介行业成为信息流中心,”公正、公平和诚信”的平台。6、建立项目风险预警机制控制项目风险的重要一点就是建立项目风险预警机制,加强对”信息不对......
  如何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在一定意义上说,税收管理的一切活动无不围绕着信息而展开,无论是对外的征收管理,还是内部的行政管理,无非是为取得和利用信息。税务机关根据信息向纳税人征税,根据信息进行内部管理。因此,从管理学的角度看,信息是税收管理最基本的要素。  一、税务信息化克服税收管理中信息不对称的基本机理  税收管理的一切问题,不外乎包括两个层面四种情形的信息不对称。就总体情况而言,在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税务机关总是不如纳税人更了解其应税信息,因而妨碍“应收尽收”;由于一些纳税人不愿花足够的时间学习纳税知识,或者税务当局的信息服务提供不足,存在纳税人不能及时、准确地了解纳税须知的信息,因而妨碍“应纳尽纳”。信息经济学认为,信息不对称不仅直接影响税收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而且可能通过导致信息优势方的“道德风险”加剧影响。  信息化使信息获得共享性。信息的取得、传递可以跨越时空,信息传递的边际成本接近零,从而压缩信息不对称的时空;信息化使信息获得增值性,利用原生信息可以派生出新的有用信息,信息使用的边际收益在很大区间呈递增,从而抑制“道德风险”。  税务信息化,使税收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发生根本改观:依靠向外联通社会信息网络,税务机关掌握纳税人应税信息的能力得以增强,促进“应收尽收”;依靠因特网站、声讯等互动服务形式,纳税人获得信息服务和纳税服务日益充分、便捷,促进“应纳尽纳”;依靠内部广域网络、信息系统,税务机关内部高层,可以直接从基层取得信息并增值利用,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掌握真实税源,统一的信息系统保障统一执法、公平税负。  二、税务信息化的主要问题  1.信息的“体外循环”。主要表现为人工录入被动取得的纳税人申报表信息,而纳税人提供基本信息、财务信息、生产经营信息不全,或未纳入数据库。这是因为社会信用体系尚未建立,对纳税人涉税信息源的可控性还相当弱;尽管《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已对建立、健全税务机关与 *** 其他管理机关的信息共享制度,金融机构、工商等部门依法如实向税务机关提供涉税信息等作出了规定,但由于具体操作办法尚未出台等因素,第三方信息提供机制难以落实;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和其他有关单位的信息技术应用程度通常较低,往往以人工方式提供信息,使税务机关录入信息工作超负荷。这都造成税务机关掌握的信息不完全。  2.信息甄别能力弱。表现为初次甄别即纳税评估功能弱,以及二次甄别即税务稽查的功能弱。这是因为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形下,税务机关难以利用第三方信息,以及纳税人信息,进行逻辑上和法律上的比较;以人工手段实施纳税评估又不足取,因为人工的纳税评估只能进行简单的核实而无法进行大量的复杂计算;初次甄别弱必然造成二次甄别难,核实难的问题必然导致查实难。  3.信息利用“低附加”。表现为预测、决策功能弱。在征收管理上,征收电子化水平高于其他环节。在行政管理上,信息化局限于公文、管人、管物等事务性应用。这是因为信息利用的基本途径是建立数量分析模型,目前数据库中已有信息不一定完全符合模型需要;信息化建设较多地表现在技术被动地模拟人工,使技术对行政管理的影响不足;税收管理理论与方法滞后于实践。  三、克服信息不对称的措施  1.贯彻落实《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提高信息外联度,扩大信息覆盖面,掌握充分信息。  2.提高数据集中度,进一步增强税务机关内部层级之间的信息对称度,增强执法的统一性和税负的公平性。  3.推广“12366”纳税服务热线,推行多元化申报和网络化缴库一体化服务,使纳税人获得更好的纳税服务,维护纳税人权益。  4.加强人机结合的纳税评估,......
  信息不对称如何导致市场失灵,如何解决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市场失灵  
 1、市场失灵的原因 一是微观经济缺乏效率。市场经济中的调节机制不能促使微观经济提高效率,具体表现为:首先,市场不能满足(灯塔、公共信息、国防等)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
 
 公共物品指一个人对某些物品或劳务的消费并不影响其他人的消费或享受利益,其特征是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某个人对一种物品的消费并不妨碍其他任何人对该物品的享受。既然受益者无需花费代价就可以得到该物品,就不能以索价的方式来减少物品的使用,则表现为这种物品永远是稀缺的。同时,对一种物品未付费的各个人不能被阻止享用该物品的好处,若由市场来提供这种物品就会造成成本和收益的外部化即出现了或正或负的外部性问题,表现为不能保证只有承担费用的人才能获得该物品,市场的交换制度就不起作用了。
 
 另外,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些投资金额大、回收周期长、经济效益低,同时对国计民生的具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如果只是通过市场来供给,同样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由于体制方面的缺陷,我国目前诸如此类的问题还很严重。其次,从外部效应问题来看。布坎南和斯塔布尔宾曾给外部效应下的定义是:只要某一个人的效应函数所包含的变量是在另一个人或厂商的控制下,则外部效应存在。设U表示个人A的效应,那么若U=F(X1,X2,X3,……Xn,Y),即有一项外部效应存在(其中,X1,X2,……Xn为个人A所能控制的活动,Y是个人B或厂商控制的活动,Y产出的效应就是外部效应)。就是说价格体系受到的影响是外来的,存在没有经济报偿的经济交易。这种外部性对消费者和生产者都会产生影响。似乎外部性能够通过双方的讨价还价来解决,但是当交易成本存在时外部性则被视为市场失灵的根源。
 
 从我国的经济运作的实际来看,这种交易成本往往是很大的。再次,是自然垄断市场的存在。当提供某种商品的固定成本超过可变成本时,生产者为了长期保证获得稳定的生产资料(如原材料、燃料等),就会与上游产业联合或干脆将其兼并入自己的企业中,也就是说在市场的运作下生产必然导致联合,从而导致自然垄断。若在这种市场下,就会导致只有少数企业供给商品,而如果它按经济上有效率的水平来生产,其利益就会受损。若按垄断价格出售商品就会导致低效率,生产能力过剩,社会资源不能得到最优配置。 二是宏观经济的不稳定性。在经济周期的作用下国民经济仅靠市场来调节,尤似“孤帆航海”。
 
 在市场经济的汪洋大海中,天有不测风云,一旦面临狂风暴雨般的经济危机、股市崩溃、投机泡沫、金融危机时,给予国民经济的打击就可能是致命的。这种不稳定性有时也表现为重复出现的通货膨胀和失业,或消费和投资不平衡。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的大萧条正是长期执行自由主义政策,任经济自行发展的恶果。东南亚金融危机使部分国家至今还对它心有余悸。我国经济虽然经受住了国际经济金融动荡的严峻考验,但是,在把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的条件下,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稳定性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一旦国内外市场上有些风吹草动,市场调节机制可能失灵的情况下,如果 *** 又缺乏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手段,就有可能引起国民经济发展的较 *** 动。
 
 目前,我国宏观经济长期呈现出有效需求不足的现象,但投资的增长却非常快,作为拉动经济的“三大马车”要同时转动才能使经济健康、持续的增长。若投资单方面过度增长,在出口面临压力的情况下,必然导致生产过剩,接下来就会导致对投资收益率的悲观预期,伴随大量失业的经济衰退就会随之而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市场失灵问题会不断影响市场机制效率的发挥,引起宏观经济的波动,这不能不使我们表示强烈的关注。
 
 三是社会分配缺乏与效率相适应的公平性。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
  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有什么区别  
 信息不完全:是指有关市场主体获取的或掌握的信息不足以使市场主体作出理性判断或决策。
 
 信息不对称:可看作是信息不完全中的特种情况,即一些人比另外一些人具有更多的有关经济信息。例如,工人比雇主更清楚自己的生产能力和工作努力程度,厂商比消费者更了解自己产品的质量。需要指出的是,信息不对称不仅是指人们常常限于认识能力不可能知道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发生的或将要发生的任何情况,而且更重要的是指行为主体为充分了解信息所花费的成本实在太大,不允许他们去掌握完全的信息。例如,保险公司就难以充分了解参加保险的自行车主是否谨慎小心地保管自己的车子,除非公司要派专人天天跟在每辆投保的自行车后面监视。如果真这样做,代价实在太大了。这样,自行车主的行为对保险公司来说就必然是一种不完全或者是不对称的信息。
 
 参考尹伯成《现代西文经济学习题指南》
 
 欢迎一起学习一起交流!
  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危害,怎么解决  
 寻求解决信息对称,尽量平衡,知道这种情况,就做好充分的准备,尽量避免
  为什么说移动互联网解决了信息不对称  
 移动互联网打破原先的信息壁垒,利用数据沟通消灭了之前商业之间沟通是中介部分,通过数据之间的互相记录和沟通解决信息不对称
  如何解决众筹融资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作为市场经济的一种基本特征,信息不对称现象将会长期存在,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解决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基本途径只能是尽可能缓解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就商业银行来说,必须想方设法提升银企信息对称程度,同时通过主动改善内部管理,积极采取相关风险管理措施等手段减少信息不对称可能带来的信贷风险。   全面了解客户,充分掌握有效信息   从实践来看,银行与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导致信贷风险的主要原因。因此,对客户进行全面深入了解,尽可能充分地掌握客户各方面的信息是信贷风险管控最重要的举措。   强化现场调查,了解客户的基本情况。现场调查是贷款调查中最常用、最重要的一种方法,通过现场调查可获得对企业最直观的了解,所收集的信息是信贷决策最关键的依据,实践中很多风险就是因为没有做好这一点而诱发的。在具体开展现场调查时,除了收集必要资料外,还应利用现场会谈和实地考察等方式深入了解客户。现场会谈时,应当约见尽可能多的管理层成员,包括行政部门、财务部门、市场部门、生产部门及销售部门的主管,通过会谈可以获取企业经营与发展的思路、内部管理情况等许多重要信息。在实地调查中,客户经理必须亲身参观客户的生产经营场所,调查公司生产设备运转情况、实际生产能力、产品结构情况、应收账款和存货周转情况、固定资产维护情况、周围环境状况等。需要注意的是,客户经理应避免过分轻信借款人提供的有关信息,或者被实地考察中的假象所迷惑。在实务操作中,还可采用突击检查方式进行现场调查,并通过有关渠道对调查结果加以证实。   搜寻公共信息,验证客户的真实面貌。在现场调查中,由于所见所闻均源自于客户这一单一渠道,所获取的信息难免因为客户的操纵而真假难辨,这一点在实践中已经被反复证明。因此,仅进行现场调查是不够的,还必须跳出客户看客户,从与客户生产经营有关联的相关机构以及互联网等相关媒体获取涉及客户的公共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与现场调查的成果结合起来进行比对和分析,验证客户提供信息的真伪。实际工作中可根据客户的属性、规模等特质,从工商、发改委、环保、房地产、税务、海关、法院等 *** 机构或执法部门,供水、供电、供气等公用事业单位以及互联网、财经报刊等有关媒体收集与信贷对象有关的各类信息。此外,还可通过接触与客户有直接业务往来的上下游企业,以及竞争对手或个人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利用内外系统,掌握客户的风险信息。一是查询人民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了解客户借款、其他负债和提供担保情况,是否有不良信用记录,对外提供的担保是否超出客户的承受能力等。二是查询个人征信系统,调查了解客户高管人员是否有不良记录等。三是查询银监会客户风险监测预警系统,了解客户在他行是否存在大额不良,报告期生产经营是否正常,是否存在影响新增信用偿还的风险因素。四是查询内部相关系统,如信贷管理系统、评级系统、风险分类系统等,了解客户与银行的合作历史、还款意愿,有无风险预警信号,以及历年评级、授信资料中所提及的一些投资项目是否经常变动,进展是否顺利,盈利是否达到预期等信息。   鉴别信息真伪,提高信息的准确性。通过对比等方法,将来自客户的现时信息与客户的纵向信息或横向信息进行对比,判断客户提供信息的真实性。注意客户信息,特别是客户基本信息的积累,经常收集客户相关行业、企业的信息。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检查,建立健全客户检查制度,以便及时发现错误,识别风险。建立和利用内部计量模型,提高信息甄别水平和客户经理、风险经理信息分析能力。   健全内部机制,改善信贷风险管控方法   提高信息载体质量,畅通信息传递渠道。一是完善调查环节信贷运作文本,有效固化客户信......

7. 如何看待信息不对称?

        想起这个话题,是因为最近跟人聊到找关系办事的问题,找关系找的到底是什么,这不禁让我们产生了新的讨论,原来我们找关系的本质,是 在解决三个问题,一是获得真实信息,二是建立信任与连接,三才是我们通俗所说的办事。 
  
          权力是赋予给责任的,但权力的本质仍然是信息不对称 ,这里的对称就不是单一的真实和虚假的对称了,信息量的大小,信息传递的顺序,信息被赋予的意义等可能都决定双方的地位与权力关系。在一个企业中,同一职级所获得信息也是相应一致的,职级越高的人信息相对更完善,真实,准确,也会有更高的优先知情权。
  
          那么,到底什么是信息不对称呢?
  
         这就是笔者今天想探讨的问题,信息不对称,知与不知是不对称,知真知假是不对称,知多知少是不对称,知道的先后顺序也是不对称,其实我们要是归归类,你会发现,信息传播的过程,其实就是通过渠道到达受众,信息不对称基本上就是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信息传播渠道,比如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站得远的和站的近的接收的强弱就会有所不同,比如《天才枪手》的东西方时间差GMAT考试,时间、距离、地域经常成为这类信息不对称的常见显征;二是不同受众受限于自身不同条件(知识、技能、经验、出身等等),所能接收的信息解码方式便会不同,也就造成了所获取的信息离原貌有所不同。
  
             传递不对称,通常是信息渠道通达性不畅。 
  
          由于传播渠道失真的信息不对称行业,通常容易被互联网所改变,比如淘宝,大众点评,解决了商家与消费者的信息不对称,比如猪八戒网解决了拥有技能和需求技能服务的信息不对称,比如58同城、赶集网、滴滴打车,婚恋网站,摩拜小黄,你会发现,互联网最擅长解决的便是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因为信息呈现的边际成本极低,所以它们普遍能够解决传播渠道上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所以,互联网+,其实是干掉信息不对称,提高信息流传递效率,一些降维思考的企业成为了细分领域的互联网创业者,如基于传统行业的找钢网、农产品电商、奢侈品、化妆品等等。那么除了信息传递平台这一类型,还有什么渠道上的不对称呢?比如传播快慢的问题,天气永远不是一瞬间就晴转阴或者阴转晴,而是在一定时间内变化如此,股市中的消息先得者,证券中的内幕交易,汇率的时间差,比特币的涨幅跌幅,政策先知与投机投资者,黄牛与你的先后得知准确信息....都是渠道信息不对称的表现。互联网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节约了信息获取的时间成本。
  
           受众条件不同,所解码信息也不会完全对称。 
  
          我们会发现,就像一颗子弹打出枪膛,除了受传播渠道的影响之外,也受到接收信息者的局限,有的人轻伤,有的人重伤,有的人耳边一震,有的人一枪毙命,这里的每个受众的有限条件,便是造成不同信息不对称的另一大要素。
  
          比如一些定倍率高的行业,通常并不是因为信息传递不畅而很贵,而是受众局限自身条件无法完全解码还原真实信息,比如红木、玉石、沉香、古玩、手办、一些药物、化妆品、保健品等等。举个例子,同样都是保健品,老人的上当几率就会高于年轻人,可能信息传播渠道都一样,但是因为老人不会上网或者说经验水平局限了他们获取真实信息的能力,也就自然容易上当了。
  
          骗这个字是最常见的信息不对称,有句三流网络语说“你能骗到的人,都是信任你的人”,其实也从侧面说明了这个问题,骗子其实是在利用不同的受众条件制造信息不对称行骗,我们经常在电线杆上看到“重金求子”等类型的广告条,故事毫无逻辑,甚至破绽百出。如果你看明白了上文的利用不同受众条件的信息不对称,你就会明白,其实骗子只是在筛选客户而已,他能骗到的,恰恰就是第一步相信信息为真的群众,从而好继续行骗,而第一步就完美无缺的故事,只会徒增之后的工作量,因为他们就不知道哪些还能用信息不对称继续跟进行骗的了。
  
          永远不可能做到绝对的信息对称,大海平静,也会一直有浪花。 
  
         那么,真的有完全信息对称的时代来临么?其实是不然的,互联网拉通了线上下的信息流对称,但是也会产生新的信息不对称,比如百度的竞价广告,阿里的双十一直通车,360的流量分发平台。无论产生何种平台,在一定程度之后,便会随着新信息的传播而重复之前的步骤。
  
         换而言之,没有绝对的信息对称。我们需要弄明白的是,要想实现信息对称,其实需要的是信息的真实,准确,全面,以及传播渠道的畅通(时间、地域、距离等维度)。当我们感到信息不对称时,寻找尽可能通畅的信息传播渠道,将受众的解码条件与信息生产者的编码条件所拉通,便会更好的解决问题。
  
 
  
  
 1.篮球架与广告牌
                                          
         我们看这则广告会很有意思,广告板上被画上了篮球架的立面,即使上面没有放上真实的篮球架,而是画上去的篮球框,也会让人耳目一新,让人驻足拍照。如何因地制宜生产这样的内容广告呢?我们可以看看,其实我们可以这样来找步骤,先拆解现状物,形状,颜色,大小,整体与局部,再找相似物,最后找到连接点。这篇的篮球框,其实是广告板--板---篮球板。
  
 2.汉字的广告表达
                                          
         其实汉字的广告有很多玩法,我们之前讲过的有图形与文字的转换,文字与符号的转换,标点符号的使用,填字与藏头的寓意,包括字的加减法,这里又出现了字的删减,这有什么启发呢?那就是,当你要表达某个产品可以祛除或者增加的时候,可以用图形加文字的方式做一个转换,文字转为图层,而图片转化为工具,来实现新旧寓意的对比,从而做出创意表达。
  
         3.刷床毯的毛刷与小狗
                                          
        表达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很多产品也是表达本身,这只像是小狗的毛刷,就让毛刷本身的意义进行了多重解构,即赋予了它除了使用价值之外的寓意,是一把毛刷,也不仅仅是一把毛刷,它还有观看价值,也就让这件小玩意变得有趣了起来。想想,如果这里不是小狗,还能用什么呢?这脑洞就大大了,猫,狮子,兔子,凡是有毛的小动物都可以尝试,让毛刷变得跟原来不一样。

如何看待信息不对称?

8. 什么叫信息不对称?

所谓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交易的各方所拥有的信息不对等,买卖双方所掌握的商品或服务的价格,质量等信息不相同,即一方比另一方占有较多的相关信息,处于信息优势地位,而另一方则处于信息劣势地位.
在各种交易市场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问题.
正常情况下,尽管存在信息不对称,但根据通常所拥有的市场信息也足以保证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与销售有效进行;在另一些情况下,信息不对称却导致市场失灵,在这种情况下,可能需要政府进入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