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傅雷家书》看傅雷先生的家庭教育观

2024-05-10 03:20

1. 从《傅雷家书》看傅雷先生的家庭教育观

 
   
     
                                                                                       
   傅雷先生认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不是与社会无关的某一家庭的私事,而是与国家、民族的发展乃至人类的进步密切相关。因此,作为家长,他在努力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必须承担起教育子女的责任。傅先生在1957年写给儿子的信中说爸爸的一颗赤诚的心,为周围的几个朋友打气,忙着管闲亊,为社会主义亊业尽一分极小的力,也忙着为本门的业务加工,求自己能有寸进;当然更要为你这儿子作园丁与警卫的工作。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乐趣。”
   要担负起家庭教育的责任,必须明确家庭教育的目的。傅雷先生认为,这同样不能局限于小家庭,而应涉及“更积极更阔大的天地和理想”,明确地意识到家庭教育旨在“鼓励孩子培养自己以便对社会对人类有所贡献”简言之,傅雷主张,家庭教育应当为国家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培育人才。他在家书中多次写道我这个可怜的父亲,就在处处替你作这方面的准备,而且与其说是为你作准备,还不如说为中国音乐界作准备更贴切。”“爸爸一千句、一万句,无非是为你好,为你个人好,也就是为我们的音乐界好,也就是为我们的祖国、人民,以及全的人类好!”
   傅雷给其子傅聪的临别赠言是四句话:“第一,做人;第二,做艺术家;第三,做音乐家;最后,做钢琴家。”他对儿子说,“你只要永远记得这个就可以了”。这四句话傅雷奉为“教育信条”。他认为,只有遵循这个教育信条,子女才能抱一腔热情,以真才实学为祖国服务,为人类作贡献。
   傅雷先生既重视子女的先天禀赋,也重视后天环境对子女成长的作用。他说:“无论多么优秀的种子,没有适当的环境、水土、养分,也难以开花结果,说不定还会中途变质或夭折。”作为家长,就应当为子女发展提供“适当的环境、水土、养分”,使之“开花结果”,将成才的吋能性转化为现实性。而这正是家庭教育的作用所在。
   从傅雷先生的教育言论和他的家庭教育实践中,我们可以归纳出以下几项家庭教育原则:
   01     及早教育的原则 
   傅雷认为,家庭是孩子最初生活的环境,也是最早接受教育的场所。父母必须尽早担负起教育子女的任务。他认为,爱孩子、疼孩子是人之常情,但不能忽视教育。他说疼孩子固然要紧,养成纪律同样要紧。几个月大的时候不注意,到两三岁时再收紧,大人小儿都要痛苦的。”傅雷认为,家庭教育的各个方面都要尽早开始,由浅入深地进行。比如做人方面,他就先从训练孩子的文明习惯入手。如全家进餐时,他要求孩子坐姿要端正,手肘不许妨碍邻座的人!咀嚼时不许发出很大声响;用匙舀汤时不许滴辛桌面上;饭后要把凳子移入桌下……等。傅雷还认为,早期教育既要从正面进行,培育扶植优良人格品质和心理素质,又要防微杜渐,防止和消除不良品质的萌生。傅雷指出,家长从孩子很幼小时就应留心观察他的“天份”特点,如果适宜某项专业,就应及早创造必要条件予以扶植,促其发展。在这方面,家长切不可单从自身好恶出发不顾孩子天资而强迫孩子向某一专业方向发展,即使孩子有天资,还要培养和考察孩子的爱好、意志等“倾向性”,这样才能选准孩子的成才方向。
   02     严格要求的原则 
   要培养“全面发展”的“比任何人都缺少不完美之处”的人才,家庭教育就必须贳彻严格要求的原则。傅雷认为,严格要求,至少有四点好处。
   第一,有助于良好习惯的养成。因为儿童善于模仿,也比较容易管束,如不从严要求,孩子容易沾染不良行为,再教育时“大人小儿都要痛苦”
   第二,可以培养孩了对学习对专业的“严肃观念”。傅雷认为“年轻人往往容易估高自己的力量”其结果或者是受到挫折或者是受到赞扬而骄傲自大,这对成长都是不利的。所以他主张家庭教育必须处处严格,不究过分夸奖孩子,他甚至提醒孩子的老师也“不要过分称赞”孩子。孩子即使取得很大成绩,家长也不应过于高兴和表扬,这才不至于“骄傲”孩子,使孩子养成对专业的“严肃的观念”,有“‘如临深渊,如瓶薄冰’的格外郑重、危惧、戒备的感觉。”
   第三,可以促使子女用高标准督促自己进步。傅雷引用古人的话说:“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只有严格地用高标准要求自己,“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
   第四,有助于培养孩子独立自主能力。傅雷认为家长从孩子幼小时起就对他进行全面的严格的教育,孩子就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他们走入社会以后就能以这些“自动化的”习惯的行为准则和行为方式为人处事,如傅雷所说从小到大由父母严格管教的青年也有另外一些长处,就是独立自主的能力较强,像你所谓能自己管自己。”
   03     联系社会生活的原则 
   傅雷认为,家庭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生活,搞封闭式的训练,而应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这样才有助于孩子开阔视野,吸收养份。目光远大,胸襟开朗”,“全面发展”。他说“一般小朋友,在家自学的都犯一个大毛病:太不关心大局,对社会主义的改造事业很冷淡。……这样下去,少年变了老年。与社会脱节。真正要不得。……那般小朋友的病根,还是在于家庭教育。”傅雷一家在傅雷的倡导下养成了“关切社会上大小问题的习惯,家里的空气绝对不是单纯的,一味的音乐,音乐,音乐的,同样关心琴以外的学问和时局。”傅雷说,家庭教育与社会生活联系,让孩子从中吸取新鲜养料,有助于“人格的发展”。如果家庭教育与社会生活脱节了,那么这种教育就是畸型的,不完全的,孩子的人格发展就“很少真有希望”。
   04     启发诱导的原则 
   在家庭教育活动中,孩子是受教育的客体,也是学习的主体。贯彻启发诱发原则,有助于激起孩子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思考的习惯,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独立思考的心理品质,促进孩子健康成长。正是基于这种考虑,傅雷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很注意遵循启发诱导原则。比如他在家中给孩子上小学语文课时,如他所说从来不直接讲解,而是叫孩子事前准备,自己先讲;不了解的文意,只有旁敲侧击的言语指引他,让他自己找出正确的答案来;误解的地方也不直接改正,而是向他发许多问题,使他自动发觉他的矛盾。目的是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与基本逻辑”傅雷的孩子后来谈到父亲对他们的教育时表示这种启发式教育使他们获益非浅。
   05     以身作则的原则 
   父母和子女的血缘关系和共同生活的感情,以及儿童好模仿,可塑性强等特点,往往使孩子天然地依从父母,听父母所言,仿父母所行。所以在家庭教育中,以身作则是家长所应遵循的一项重要教育原则。傅雷对此有深刻的认识,他说:“世界上最有力的论证莫如实际行动,最有效的教育英如以身作则;自己做不到的事千万不要要求别人”傅雷在教育子女时能自觉地以自己的行为去影响他们。傅雷是一位优秀的知识分子,他热爱祖国,热爱祖国文化,对事业十分认真与执着。他在与孩子交谈时或在信中,经常畅谈自己研究祖国文化的体会、学习党的方针政策的心得,参观国内建设成就的感受和自己治学的经验教训等等,使他们受到教育。
   傅雷的家庭教育方式充分体现了“润物细无声”的熏陶式教育的特色。

从《傅雷家书》看傅雷先生的家庭教育观

2. 《傅雷家书》中的家庭教育理念

      编者按:《傅雷家书》是傅雷先生写给儿子信的合集。书中讲述的是傅雷先生的家庭教育故事。
         
         在假期里,我读了傅雷先生所写的《傅雷家书》,这本书是由他写给儿子的信构成,而这些书信拼凑起来也的确具有很深的教育意义。
         傅雷先生先从关心儿子的生活起居方面入手,想从中了解儿子的近况。就像每一个父亲一样,虽然傅雷先生贵为大家,但对自己孩子的爱还是很细致。虽说父爱如山,傅雷先生在传递自己深沉的爱的同时,也不忘时刻给自己的儿子提起警钟。傅雷先生重视教育,可能每一个书香门第都对自己的下一代给予厚望,也都会对自己的孩子严苛管理,所以在傅聪学习发展的过程中,傅雷先生还是对他比较严格的。
         我们都知道傅雷的儿子傅聪很具有艺术天赋,而傅雷先生本身也对艺术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和对自己追求艺术的执着。傅聪热爱艺术,傅雷先生亦然。傅雷先生像是将自己的全部心血和希望赋予在儿子傅聪身上。他希望自己的艺术见解能够有个人认可,也希望能有人和自己去探讨,哪怕观点不同,这也是艺术之间的交流与碰撞。虽然傅雷先生有着自己的想法,但他对傅聪的意见还是很尊重并且欣赏。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独立,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脱离自己的羽翼成长出另一种模样。毕竟他也不希望傅聪是他的附属品。而这种教育理念也让傅聪逐渐成长成拥有独立人格,拥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造诣。傅雷先生对艺术很看重,他也相信自己的儿子有对艺术的天赋。而且他善于启发自己的孩子,不当自己孩子的“父母”,不当孩子的老师,而当孩子的朋友和伯乐。他愿意去开发自己孩子的潜在能力,他也希望孩子能与他进行心灵上的沟通。所以他愿意去倾听孩子的心声,也希望通过这样的书信的方式能够拉近两人之间心灵的距离。所以傅雷的很注重心灵交流,而这样的风格也是他和傅聪关系紧密的原因。
         所以从上述分析中不难看出,傅家的家庭教育实行的是刚柔并济,既无时无刻不忘惦念儿子起居,又对他的学问加以严格管理,而这也就是傅聪成功的原因吧。
       作者: 张冰仪     公众号:青春碎笔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3. 《傅雷家书》傅雷对儿子的教导有哪些?

《傅雷家书》傅雷对儿子的教导介绍如下:
1、将自己的感情投入艺术中,技巧为艺术服务。
2、保持心胸开阔和新鲜感就不会对艺术厌倦。
3、多读名家音乐论著,多向他人学习艺术。
4、艺术的养成首先要体会到"自然"的境界。
5、适量举办音乐会,为保持艺术完整性而奋斗。

6、艺术家要一心一意,不能分心。多接触自然。
7、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爱情第二。
8、时时检讨、反省自己,正视错误,戒骄戒躁,学会谦虚。
9、谨言慎行,处处小心,待人要和气。
10、平静地对待人生的起伏,淡然处事。
11、拓宽自己的人生格局,从狭隘的"小我"的苦闷中解脱出来。
12、珍惜自己当下的生活,努力工作,报答祖国,永葆赤子之心。
13、保持谦卑,不惧孤独。⑦在交友上要有行动,不要表现得“薄情”。

《傅雷家书》傅雷对儿子的教导有哪些?

4. 《傅雷家书|》中傅雷教育儿子哪些内容?

傅雷是-位热爱孩子,充满父爱,民主平等,循循善诱的父亲
吿诉他    取得成功,面对掌声鲜花时不为胜利冲昏头脑,保持对艺术的谦卑
面对创伤挫折时要泰然处之
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弃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5. 《傅雷的家书》体现了什么样的家庭教育思想?

身教,傅雷爱憎分明,情感强烈,他对子女的教育不是教条式的、口号式的。
他鼓励、启发子女自己去思考去解决问题,教育子女要有自己的见地,要有自己的思想。
有的人对幼童的教育,主张任其自然而因势利导,像傅雷那样的严格施教,我总觉得是有些“残酷”。但是大器之成,有待雕琢,在傅聪的长大成材的道路上,我看到作为父亲的傅雷所灌注的心血。在身边的幼稚时代是这样,在身处两地,形同隔世的情势下,也还是这样。人的自爱其子,也是一种自然的规律。人的生命总是有局限的,而人的事业却永远无尽,通过亲生的儿女,延续自己的生命,也延续与发展一个为社会、为祖国、为人类所能尽的力量。”

《傅雷的家书》体现了什么样的家庭教育思想?

6. 傅雷家书 傅雷的教子经验

亲子教育就是这么简单
这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教子篇,傅雷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是他们先做人、后成“家”,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
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天下父母子女强烈的感染和启迪。我们很多家长忽视了同孩子的朋友关系,养了十几年,却没有真正地享受过为人父母的乐趣,没有享受过与子女平等交流的乐趣。其实,“言传身教”,亲子教育就是这么简单!
http://www.tzhledu.net/jzxx/ShowArticle.asp?ArticleID=3333

7. 《傅雷家书》—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分为很多种,有如狂风暴雨一般把你淹没地,有如小鸡啄食--般灵动而有趣的,也有如傅雷对傅聪所做的一般。这本书是有原则,有坚持的。比如它所承载的人生信条,最基本的原则,等等。他在告诉傅聪,有些事要由你判断,但有些却不得改变。当然这不是没道理的坚守,因为这本书早已替他承受了后果。
  
   他同时承载这一个精神——平等与独立。从这本书的正文开始是,这两种精神就在文字间开花,何处不平等,何处不独立。傅聪的远行,家书中仅仅是劝诫的劝诫,无疑都在体现傅雷对傅聪的态度——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与他平等的态度去与他交谈。虽然他是傅聪的父亲,但他深知儿子是一个完全独立的人,自己不能以自己的要求去规范他,但这也不意味着放手 
  
   傅雷对儿子的爱是很明智,很深入的。他把自己的人生经验和心得体会告诉傅聪:“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与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一个人唯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终不至于被回忆侵蚀。”这几句话使问我对失败有了新的看法: 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有非常顺利的时候,也有不很顺利的时候,失败了,也不要苦恼难受;应当如他所说,“能够从客观的现实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失败是成功之母。
  
   在傅聪成功之后,傅雷会感到无比欣慰和自豪,然而,他仍会鞭策儿子:”我时时刻刻要提醒你,想着过去的艰难,让你以后遇到困难的时候更有勇气去克服,不至于失掉信心!人生本来是没穷尽没终点的马拉松赛跑,你的路程还长得很年。不过是一个光辉的开场。
  
   刚开始读到这句话,我并不理解:为什么在成功以后,却还要想那些令人痛苦的回忆,忘了不是跟好吗?可是后来我仔细想了想终于明白:挫折能催人奋起,回想过去的挫折与艰难能让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成功。
  
   而其中最令我记忆深刻的就是理性与感性的认识。这文章里总结了这么个结论:艺术不但不能限于感性认识,还不能限于理性认识,必须要进行第三步的感情深入。是的,我们对于一件事常常停留在表面,就好像做数学题,- -次便对他作出了判断。这样的判断实在让人质疑。如果你深入思考,探究,你也许觉得你最初的判断简直让人感觉好笑。甚至还想:真是不可思议!由此可见,深入的探究是多么的重要,一旦我们走到深层里去挖掘,也许你会找到很多你从未发现的观点!
  
   而在傅雷的影响下,傅聪独立而全面的成长着。他有着自己的见解与父辈的经验,所以他不仅没在任何方面有重大的缺失,反而是健全的。但现在呢?那无数的熊孩子不就是一些对人生认知有缺的孩子吗?那些迂腐不求改变的人不是从小缺失自由与独立的后果吗?
  
   有人会把这推给教育。应试教育固然有些错误,但你们身为家长,而且已经知道应试教育的不足,为什么不如傅雷一般的教育傅聪呢?
  
   也许他们差的只是一份重视,一份时间,一封信。信作为中华民族最传统的交流方式,必然有其优点。也许傅雷的信中便体现了一种或更多种优点,而且有一点是再明显不过的,那就是适;宜交谈。在信中,人们往往能真正的交谈,透过层层面具的交流,心对心的交流。傅雷无疑在有意无意之间完美的利用了优点。当然不只信信有这点优点,许多的文体都有这种优点。
  
   那也就是说,做家长的,对于孩子精神方面教育的缺失,其实是可以做到的。教育有许多种,能让人们所坚持的,大概就只有潜移默化了吧。

《傅雷家书》—教育的重要性

8. 《傅雷家书》教人如何做优秀的父母

《傅雷家书》这本书主要记录傅雷夫妇与儿子傅聪傅敏日常通信内容。通过他们一家人的书信来往,才发现这人世间竟有如此心性高雅,品格端洁,为国为民的父母,他们一身洁身自好,气节可佳,对待子女教育上可谓是中国父母学习的榜样。
  
 傅雷是一位著名的翻译家,文艺评论家,热爱艺术胜于生命,其妻朱梅馥虽然学识不及傅雷,但二人结婚后在夫妻关系内共同成长,近傅者赤,以致夫人的文学艺术鉴赏能力也逐日提高,并同傅雷思想上达到了高度的一致。所以说,三观相合,精神共同成长的婚姻关系才能更久远更稳固。
  
 他们从点滴生活到爱情信仰,再到艺术和民族精神上给出诸多良好的家庭教育范本,好父母胜过好学校,下面摘抄一些这所好学校中看到的比较精典的语句,供大家学习。
  
 1、人生做错了一件事,良心就永远不得安宁!真的, 巴尔扎克 说得好:有些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刷!(p1)
  
 2、人生的关是过不完的,等到过的差不多的时候,又要离开世界了。(p2)
  
 园丁以 血泪 灌溉出来的花果迟早得送到 人间 去让别人享受。(p2)
  
 3、……一切只有你自己用坚定的意志和立场……处处都要靠你个人的毅力、信念与意志--实践的意志。(p9)
  
 4、自己责备自己而没行动表现,我是最不赞成的,这是做人的基本作风。不仅仅是对某人某事而已,我以前常和你说的,只有事实才能证明你的 心意 ,只有行动才能表明你的 心迹 。待朋友不能如此马虎。生性并非“薄情”的人,在行动上做得跟“薄情”一样,是最冤枉的,犯不着的。正如一个并不调皮的人耍调皮而结果反吃亏,一个道理。(p12)
  
 一切做人的道理,你心里无不明白,吃亏的是没有事实表现;希望你 从今以后 ,一辈子记住这一点。大小事都要对人家有交待!(p12)
  
 5、不经历尖锐的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p13)
  
  一个人 发泄是要求心理健康,不是使自己越来越苦闷。(p14)
  
 6、关于感情问题……无论如何要克制,以前途为重,以健康为重。(p15)
  
 7、……多用理智、少用感情,当然,那是要靠你坚强的信心,克制一切的烦恼,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非克服不可。
  
 8、一个人孤独了,思想集中,所发的 感想 都是真情实感。(p19)
  
 9、对于你感受的东西不要让它浮在感觉的表面,而要仔细分析,究竟新感受的东西,和你原来的观念、情绪、表达方式有何不同。这是需要冷静而强有力的智力,才能分析清楚的。(p23)
  
 青年人最容易给人一个“忘恩负义”的印象。其实他是眼睛望着前面,饥渴一般的吸收新的东西,并不一定是“忘恩负义”;但懂得这心理的人很少,……(p23)
  
 10、只要是真理,是真切的教训,不管是出之于父母或朋友之口,出之于熟人生人,都得接受。(p29)
  
 你的随和脾气多少得改掉一些……老在人堆里,会缺少反省的机会;思想、感觉、感情,也不能好好地整理、归纳。
  
 11、耐着性子,消沉的时间,无论谁都不时要遇到,但很快会过去的。(p30)
  
 得失成败尽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其所能,无愧于心。(p31)
  
 12、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 修养 ,才能 廓然 无果,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 雨水 太猛,也会淹死庄稼。我们只求心理相当平衡,才不至于受伤……慢慢地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去对付 过去的事 ;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在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去分析前因后果,作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终不至于被回忆侵蚀……要把这些事情当作 心灵 的灰烬来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地伤害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p32~33)
  
 13、比赛问题固然是重负,但无论如何要做一番思想准备。只要尽量以得失置之度外,就能心平气和, 精神 肉体完全放松,只有如此才能希望有好的成绩……倘若能常常想到“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的名句,你一定会精神上放松得多。唯如此才能避免过度的劳顿与疲乏的感觉,最折磨人的不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而是操心!(p38)
  
 下功夫叫自己心理上松动,保管叫你有 好成绩 。紧张对什么事都有弊无利。……存着“我尽我心”的观念,一紧张就马上叫自己宽驰,对付你的精神要像对付 你的手 与指一样,时时刻刻注意放松。(p39)
  
 平日你不能太忙。人家拉你出去,你时候要补足 功课 ,这个对你精力是有妨碍的。还是以练琴的理由,多推辞几次吧。要不紧张,就不宜于太忙;宁可空下来自己静静想想……切勿一味 重情 ,不好意思。工作时间不 跟人 出去,做成了 习惯 ,也不会得罪人的。人生精力有限……(p39)
  
 14、…… 艺术 是你的终身事业,艺术本身已是激动感情的,练琴时万万不能再紧张过度。人寿有限,精力也有限,要从长里着眼,马拉松赛跑才好。你原是感情冲动的人,更要抑制一些。(p42)
  
 15、……多抑制感情,多着重于 技巧 ,多用理智,我相信一定能减少疲劳。(p42)[这是 傅雷  先生 指导 傅聪 在练琴时应该注意的、如何减少练琴疲劳]
  
 功夫用得不够;没吃足苦头绝不能有好成绩!(p43)
  
 16、凡是一天到晚闹技巧的人,就是艺术工匠而不是 艺术家 。一个人跳不出这一关,一辈子也休想梦见艺术!艺术是目的,技巧是手段;老是只注意手段的人,必然忘了它的目的。(p47)
  
 17、……不要再已经觉得疲倦的时候再force自己。多留一份元气,在长里看还是占便宜的。(p54)
  
 18、成就的大小、高低,是不在我们掌握之内的,一半靠人力,一半靠天赋,但只要坚强,就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术上的、学习上的--打击;从此以后你可以孤军奋斗了。(p56)
  
 19、 母性 的伟大不在于理智,而在于那种直觉的感情……(p60)
  
 想着过去的艰难,让你以后遇到困难的时候更有勇气去克服,不至于失掉信心!人生本是没穷尽没终点的马拉松赛跑……(p61)
  
 ……年轻人往往容易估高 自己的力量 。(p61)
  
 ……今日之下,你已经过了这一道骄傲自满的关,但我始终是 中国儒家 的门徒,遇到极盛的事,必定要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格外郑重、危惧、戒备的感觉。(p61)
  
 ……其实perfection根本不存在的,整个人生、 食街 、宇宙,都谈不上perfection。要就是存在于 哲学家 的理想和 政治家 的理想之中。我们一辈子的追求,有史以来多少 世代 的人的追求,无非是perfection,但永远是追求不到的,因为人的理想、幻想,永远无止境,所以perfection像水中月、镜中花,始终可望而不可及。但能在某一个阶段求得总体的“完整”或是比较的“完整”,已经很不差了。(p62)
  
 20、一个人要做一件事情,事前必须考虑周详。尤其是想改弦易辙,丢开老路,换走新路的时候,一定要把自己的理智做一个天平,把老路与新路放在两个盘里很精密地称过。(p69)
  
 磨难人最厉害的莫如unknown和uncertain!(p71)
  
 21、一个人太容易满足固然不行,太不知足而引起许多不现实的幻想也不是健全的!(p76)
  
 22、……以后对别人就得防一着,别再那样天真,老是“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以前……你总以为年轻人是纯洁的……年轻人不比中年人纯洁多少,一切都要慢慢地观察,“日久见人心”,“知人知面不知心”,这几句 老话 真 有道理 !(p81)
  
 23、一个热情的人,尤其是 青年 ,过火是免不了的;只要心地善良、正直、 胸襟 宽,能及时改正自己的判断,不固执己见,那就很好了。
  
 一个人只要真诚,总能打动人的;即使人家一是不了解, 日后 仍会了解得。
  
 人的心理是:难得收到的礼,是看重的;常常得到的,不但不看重,反而认为是应享的权利,临了非但不感激,倒容易生怨望。
  
 24、坚持真理的时候必须注意讲话的方式、态度、 语气 、 声调 。要做到越有理由,态度越缓和,声音越柔和。坚持真理原是一件艰巨的斗争,也是教育工作;需要好的方法、方式、手段,还有是耐性。万万不能动火,令人误会
  
 经历一次磨折,一定要在思想上提高一步,以后在作风上也要改善一步。
  
 25、一个人越爬得高,越要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兢兢业业 。
  
 26、一个人太顺利,很容易于不知不觉间忘形的…… 心中 常常浮起一种得意的感觉,猛然发觉了,便立刻压下去。……可见一个人对自己的斗争也一刻也放松不得的。( 27、记者老是这个作风,把 自己的话 放在别人嘴里
  
 28、尽管人生那么无情,我们本人还是应当把自己尽量改好,少给别人一些痛苦,多给人一些快乐。
  
 29、感情问题,务必要自己把握住,要坚定,要从大处远处着眼,要顾全局,不要单纯的逞一时之情,要极冷静,要顾到几个人的幸福,短视的 软心 往往会对人对己造成长时期的不必要的痛苦
  
 30、……个人天地毕竟有限,人家对你的好评只能起鼓舞作用;不同的意见才能使你进步,扩大视野:希望用冷静和虚心的态度加以思考
  
 31、无论男女,只有把兴趣集中在事业上、 学问 上、艺术上,尽量抛开渺小的自我(ego),才有快活的可能,才觉得活得有意义 )
  
 32、 世界上 最有力的论证莫如实际行动,最有效的教育莫如以身作则;自己做不到的事千万勿要求别人;自己也要犯的毛病先批评自己,先改过自己。( 33、……诙谐喜悦起来像个孩子,落落寡欢起来又像个 浪漫派  诗人 。有时候很随和,很容易相处;有时候又非常固执,不肯融通。而在这点上,我要说句公道话,他倒并非时常错误的。其实他心地善良温厚,待人诚恳而富有同情心,胸襟开阔,天性谦和。(
  
 34、人需要不断地跳出自我的牢笼,才能有新的感觉,新的方法,也能有更正确的自我批评
  
 35、 生活中 崇高的事物,一旦出自庸人之口,也可变得伧俗不堪的。( )
  
 36、年轻人往往无忧无虑,对自己的意见过分自信,因而不能事先考虑到所有可能发生的不快 37、……纯洁固然是一种宝贵的品质,无知却很容易沦为愚蠢,会招灾惹祸。(
  
 38、 中国民族 多数是 性情 中正 和平 、淡泊、朴实,比西方人容易满足。--另一方面, 佛教 影响虽然很大,但天堂地狱之说只是佛教中的小乘( 净土宗 )的说法,转为知识较底的大众而设的。真正的佛教教理并不相信真有天堂地狱;而是从理智上求 觉悟 ,求超度;觉悟是悟 人世 的虚幻,超度是超脱痛苦与烦恼。尽管是出世思想,却不予人以热烈追求幸福的鼓动,或急于逃避地狱的恐怖;主导是劝人求智慧。
  
 智慧 使人 自然而然地省悟,信仰反易使人入于偏执于热狂之途
  
 人没有苦闷,没有矛盾,就不会进步。有矛盾才会逼你解决矛盾,…… 往前 迈一步……没有矛盾的一片恬静只是一个崇高的理想,真正实现的话也不是一个好现象。--凭了修养的功夫所能达到的和平恬静只是极短暂的,比如浪潮的尖峰,一刹那就要过去的。或者理想的平和恬静乃是微波荡漾,有矛盾而不太尖锐,而且随时能解决的那种 精神修养 ,可绝非一泓似水,一泓死水有什么可羡呢?我觉得倘若苦闷而不致陷入悲观厌世,有矛盾而能解决(至少在理论上认识上得到一个总结),那么苦闷与矛盾并不可怕。所要避免的乃是因苦闷而导致的身心失常,或者玩世不恭,变做游戏人生的态度。从另一角度看,最伤人的(对己对人)乃是由passion出发的苦闷与矛盾……。凡是从自卑感自溺狂等等来的苦闷,对社会都是不利的,对自己也是致命伤。……我们不怕经常苦闷,经常矛盾,但必须不让这苦闷与矛盾妨碍我们愉快的心情
  
 39、倘若逾越 分寸 ,时尚就绝对没有放纵无度而不自食其果的事!一切要合乎中庸之道……
  
 40、众神之中,幸运女神最为反复无常,不怀好意,时常袭人与不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