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竞争力包括什么

2024-05-10 20:24

1. 银行竞争力包括什么

衡量竞争力的四个方面
银行竞争力是银行综合能力的体现,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相对于竞争对手所表现出来的生存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总和。其分析框架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内容。
银行现实竞争能力。指银行在当前条件下的生存能力,代表着该银行在报告期时间点上的竞争力,是一个时间剖面的显示性指标集,主要包括市场占有率、盈利能力、经营能力、资产质量、资本充足率等财务会计指标。
银行潜在竞争力。它代表了一个时间点内银行内部因素影响未来竞争力的隐性指标集,它主要是基于对现实竞争力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分析构成银行竞争力的主要制度性影响因素,如银行的组织结构、法人治理结构、业务体系和业务创新能力、银行监管的有效性等,以测度竞争力的后续能力。
银行竞争力的环境因素。它主要是指社会发展环境、宏观经济环境、社会信用环境、银行体系环境等,以衡量外部环境对银行竞争力的影响状况。
银行的竞争态势和竞争力的定量评价。它代表了上述显示性、隐性指标集中的相关指标随着时间的变化趋势,并通过归纳汇总,分析银行竞争力的基本竞争态势。
衡量竞争力的指标体系
构成银行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可以分为上、中、下三个层次,每个层次由下级层按权重合成:
首先是比例指标层次,比如流动性比例、不良贷款比例、资本充足率比例、盈利指标比例等。
其次是单要素指标层次,包括流动性、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发展能力、法人治理结构、业务体系、业务创新能力,金融监管有效性、宏观经济稳健性、经济增长速度、信用制度和信用风险共10个方面。
第三个层次是银行竞争力的整体性指标。这一层次是银行竞争力测试指标的最上层,是所有与银行竞争力有关的比例指标的综合,全面反映银行竞争力状况。
衡量竞争力的遵循原则
不同评级机构对银行竞争力评价模型所遵守的原则不同,所构建竞争力评价模型也不尽相同。我们在构建衡量银行竞争力模型时,始终坚持如下三个原则:
动态、连续性原则。竞争力既有一定时点上的衡量,同时竞争力又是一个动态的发展变化的过程。因此,在对银行竞争力分析时就不能仅就某个时点的情况进行判定,应当克服仅采用时点数据信息进行判断的弱点,把被考察银行竞争力作为连续发展过程,历史地、联系地分析、判定竞争力的大小。
控制风险与提高竞争力相协调原则。提高银行竞争力,增强盈利能力是银行经营的一个基本主题。但银行业作为一种负债经营和高风险行业,盲目竞争、过分强调收益可能会忽视风险,造成资产质量下降,最终导致竞争力下降。过度强调风险控制必然以牺牲资产收益性为代价,从长期来看,这种经营战略必然招致被市场挤出的风险,最终也导致竞争力的下降。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原则。影响银行竞争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也是复杂多样的,不同的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和关联,形成了十分复杂的关系。定量指标主要强调分析性,对综合性、关联性反映不足。如果仅仅采用定量性指标,对银行的竞争力评价很难做到客观全面,有时还可能出现较大的偏差。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必须在使用定量分析的同时,利用定性指标作为补充。做到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达到客观、全面评价的目的。
从综合竞争力看,招商、民生、浦发为第一档次;建行、中行、兴业、华夏、交通、中信为第二档次;工行、光大、深发展、农行为第三档次。

银行竞争力包括什么

2. 如何提升银行竞争力

1. 电子金融业务
受网络及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金融行业也正面临着全球商务革命和经营革命的冲击。电子金融业务将成为未来银行业争夺最为激烈的领域。商业银行依托高新技术发展电子金融业务,实现银行信息化,以科技创新打造领先产品,提升服务档次是商业银行加速发展的技术引擎和重要支柱。要建立科技型商业银行运作模式,建立健全现代化支付清算、结算体系,提高支付清算和结算效率;大力发展电子货币、银行卡业务,减少现金流能;积极稳妥地发展网络银行、网上代理业务等新型网络服务;建立金融系统现代化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实现网络互联,资源共享;建立健全金融系统计算机安全体系,提高金融系统防范计算机犯罪的能力,确保金融资金和信息的安全。
2.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随着信息科技手段在银行的广泛应用,商业银行对人员的素质要求远大于数量要求。具有一支优秀的员工队伍是基层农业银行得以稳健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世界经济和科技信息发展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人力资源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银行业的竞争实质已经成为人才的竞争。
实施绩效管理。商业银行必须建立有准则、易操作、可度量的绩效考核,制定适当的目标和激励,并实行完善的反馈制度,要使员工知晓农行的战略和目标,并自觉使行为符合商业银行的战略和目标 鼓励员工发展。事业的发展和培训机会是员工勤奋工作的主要动力,麦塔培训系统对确保员工在商业银行内外变革中充分改善及发挥自己的技能具有决定性意义。
3. 小微业务
近几年来,随着小微企业客户的不断增加,发展态势不断增强,金融服务需求潜力巨大,国内众多银行纷纷将目光投入到这个客户群体中来,小微金融业务日益盛行。
  商业银行在发展小微业务的同时,切记盲目跟风,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
首先,完善业务拓展模式。针对小微金融服务普遍存在“成本高,风险大”现象,重点破解“一单一单做,始终做不好”难题,坚持批量营销、集中操作,在降低服务成本的同时有效控制风险。在组织模式方面,通过组建专业支行和专营机构等方式,集聚专门服务资源,构筑专业化、差异化的服务体系。
  其次,提升服务水平。小微企业的服务需求不只是贷款,要从小微贷款提升到小微金融,为其提供包括存款贷款、支付结算、现金管理等在内的全面金融服务。要以小微金融为基础,深入挖掘客户资源,打通小微金融与传统公司业务、零售业务的界限,为全行业务发展打造平台,提供机会。

3. 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时下,很多金融机构都提出要打造和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但什么是核心竞争力,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以及如何培育核心竞争力等,一些商业银行并不十分清楚,甚至在培育核心竞争力的战略管理上还前后矛盾和混乱。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最早于1990年由著名的战略思想家和管理学家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提出来。他们把核心竞争力定义为“组织中的累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怎样协调各种生产技能和整合各种技术的学识”,突出强调价值链上特定技术和生产方面的专有知识,主要针对的是生产企业。而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无论内涵还是外延都要广泛得多,表现形式也丰富多彩。

  先进的技术和产品是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商业银行竞争最终表现为业务的竞争,而业务的竞争又以产品为依托,产品是银行核心竞争力形式化、外在化的表现。一家银行如果开发了成本更低、风险更小、质量更优、更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就必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对此,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也曾形象地比喻过:如果企业是一棵树,那么核心竞争力应该是树根,核心产品是树干,而最终产品是树叶和花。但银行产品的研发离不开现代金融科技的支撑,尤其是现代商业银行更多地应用到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信息技术,使银行业迈入了全新的时代。因此,商业银行要培育自己的业务发展核心竞争力,就要从产品、技术开始,依托先进的技术开发出独到的金融产品,占领市场至高点。

  良好的服务是赢得客户持久信任的核心竞争力。银行是一个服务性的行业,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是银行的基本要求。但很多商业银行对服务的认识,并没有随着业务的发展、金融的改革和人的思想观念的转变而发生大的改进。

  实际上,随着金融业务向多样化、电子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客户对银行的服务需求更多了、要求更高了。客户面对多样化的金融产品,需要银行帮助审慎鉴别,以挑选适合需求、符合风险承受能力的产品,而不能把产品一推了事;针对产品的电子化和网络化,银行需要为客户提供更安全的服务保障。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内聚人心、外树形象的核心竞争力。在企业界有这么一种说法:一年企业靠产品,十年企业靠品牌,百年企业靠文化,以及“小型企业做事,中型企业做人,大型企业做文化”。一个企业独特而先进的文化,能内聚人心,牵引企业不断向前发展;外树形象,获得客户和社会的认可和好感,培养出客户的忠诚度。

  优良的发展环境是吸引人才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一切经营管理活动都由人来实现,人是决定核心竞争力的最终因素,并影响和作用于整个竞争力。所以,商业银行要把人才的引进、培育、发展和提拔使用放在第一位。

  全面的风险管理是有效管理风险、提升效益的核心竞争力。市场经济和金融体制的深入改革,既使商业银行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无处不在的风险危机。只有那些风险管理水平高、有能力承担高风险的商业银行,才能获得高收益的投资机会。这正是现代商业银行有效管理风险、提升效益的核心竞争力之所在。

  可喜的是,我国绝大部分大型商业银行已日益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并把它作为一项新兴的核心竞争力来培育,正在建立全球的风险管理体系,覆盖全面的风险管理范围,实行全程的风险管理过程,推行全新的风险管理方法,以及构建全员的风险管理文化等。中小商业银行也要根据这一要求,尽快提高自己的全面风险管理能力。

  此外,不断创新的能力也是一种核心竞争力。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产品同质化竞争现象比较严重,同一层面的金融技术也大同小异。在此情况下,谁的创新能力更强,谁的创新表现更优,谁就能获得有别于人的核心竞争力。创新,可以是管理模式的创新,组织结构的创新,也可以是业务流程的创新,服务方式的创新,甚至是营业室内摆设的创新。

  当然,现代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远不止上述几点,它是一个综合体系,不可能只有一个因素起作用。但是,在各商业银行竞争条件和环境基本一致的情况下,突出其中一项并着力培育,即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独特性、差异性和现实性。这种特性越鲜明,越是其他银行所不能复制、模仿,就越有竞争优势(310368),越有持续发展的可能性,从而赢得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4. 关于如何提高银行竞争力问题的思考

 一、商业银行打造和提升核心竞争力势在必行
(—)打造核心竞争力是形势发展的需要。
(二)打造核心竞争力是银行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三)当前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要求必须加快打造核心竞争力。
二、提升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措施和途径选择
(一)加快创新,提升综合发展能力。在新的发展形势下,银行业要寻求突破,首要的是必须在保持原有优势的基础上,及早进行结构调整和业务转型。
(二)细分市场,增强市场应变能力。市场需求和竞争的不断变化,需要银行有足够能力对市场作出迅速反应。
(三)整体联动,强化整体营销功能。科学进行目标市场选择和定位。
 (四)强化“个性”,提高优质客户的忠诚度。要通过精细化、个性化和人性化的营销服务措施,深入挖掘客户潜力,在充分了解客户需求、个性特征及风险偏好的基础上,正确选择适合客户自身特点的产品和服务。
(五)进退并行,持续优化客户结构。正确处理新客户营销和老客户维护的关系,整合现有存量客户资源。
 (六)精细管理,保证业务持续、健康发展。

市场竞争的加剧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的结束,外资银行即将全面进入中国市场;
二是工、农、中、建、交等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已全面展开,尤其是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的改革已取得很大成果,竞争力明显提高,相对优势更加明显;
三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在竞争力不断增强的同时也在不断地进行扩张,业务范围必将覆盖更多的地区;
四是农村信用社的改革2004年已全面推开,出现了很多更大的联合体,如省级联社的建立和农村商业银行的成立;
五是邮政储蓄的改革提上日程,邮政储蓄银行即将建立;
六是小额信贷公司的试点和开业。以上这些都会对金融市场的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将使城市商业银行面临更加严峻的市场环境和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
以上内容参考:知网-关于如何提高中小型银行竞争力问题的思考
以上内容参考:凤凰网-关于提升城市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几点思考

5. 哪些指标来评价商业银行体系竞争力

  时下,很多金融机构都提出要打造和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但什么是核心竞争力,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以及如何培育核心竞争力等,一些商业银行并不十分清楚,甚至在培育核心竞争力的战略管理上还前后矛盾和混乱。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最早于1990年由著名的战略思想家和管理学家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提出来。他们把核心竞争力定义为“组织中的累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怎样协调各种生产技能和整合各种技术的学识”,突出强调价值链上特定技术和生产方面的专有知识,主要针对的是生产企业。而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无论内涵还是外延都要广泛得多,表现形式也丰富多彩。

  先进的技术和产品是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商业银行竞争最终表现为业务的竞争,而业务的竞争又以产品为依托,产品是银行核心竞争力形式化、外在化的表现。一家银行如果开发了成本更低、风险更小、质量更优、更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就必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对此,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也曾形象地比喻过:如果企业是一棵树,那么核心竞争力应该是树根,核心产品是树干,而最终产品是树叶和花。但银行产品的研发离不开现代金融科技的支撑,尤其是现代商业银行更多地应用到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信息技术,使银行业迈入了全新的时代。因此,商业银行要培育自己的业务发展核心竞争力,就要从产品、技术开始,依托先进的技术开发出独到的金融产品,占领市场至高点。

  良好的服务是赢得客户持久信任的核心竞争力。银行是一个服务性的行业,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是银行的基本要求。但很多商业银行对服务的认识,并没有随着业务的发展、金融的改革和人的思想观念的转变而发生大的改进。

  实际上,随着金融业务向多样化、电子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客户对银行的服务需求更多了、要求更高了。客户面对多样化的金融产品,需要银行帮助审慎鉴别,以挑选适合需求、符合风险承受能力的产品,而不能把产品一推了事;针对产品的电子化和网络化,银行需要为客户提供更安全的服务保障。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内聚人心、外树形象的核心竞争力。在企业界有这么一种说法:一年企业靠产品,十年企业靠品牌,百年企业靠文化,以及“小型企业做事,中型企业做人,大型企业做文化”。一个企业独特而先进的文化,能内聚人心,牵引企业不断向前发展;外树形象,获得客户和社会的认可和好感,培养出客户的忠诚度。

  优良的发展环境是吸引人才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一切经营管理活动都由人来实现,人是决定核心竞争力的最终因素,并影响和作用于整个竞争力。所以,商业银行要把人才的引进、培育、发展和提拔使用放在第一位。

  全面的风险管理是有效管理风险、提升效益的核心竞争力。市场经济和金融体制的深入改革,既使商业银行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无处不在的风险危机。只有那些风险管理水平高、有能力承担高风险的商业银行,才能获得高收益的投资机会。这正是现代商业银行有效管理风险、提升效益的核心竞争力之所在。

  可喜的是,我国绝大部分大型商业银行已日益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并把它作为一项新兴的核心竞争力来培育,正在建立全球的风险管理体系,覆盖全面的风险管理范围,实行全程的风险管理过程,推行全新的风险管理方法,以及构建全员的风险管理文化等。中小商业银行也要根据这一要求,尽快提高自己的全面风险管理能力。

  此外,不断创新的能力也是一种核心竞争力。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产品同质化竞争现象比较严重,同一层面的金融技术也大同小异。在此情况下,谁的创新能力更强,谁的创新表现更优,谁就能获得有别于人的核心竞争力。创新,可以是管理模式的创新,组织结构的创新,也可以是业务流程的创新,服务方式的创新,甚至是营业室内摆设的创新。

  当然,现代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远不止上述几点,它是一个综合体系,不可能只有一个因素起作用。但是,在各商业银行竞争条件和环境基本一致的情况下,突出其中一项并着力培育,即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独特性、差异性和现实性。这种特性越鲜明,越是其他银行所不能复制、模仿,就越有竞争优势(310368),越有持续发展的可能性,从而赢得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哪些指标来评价商业银行体系竞争力

6. 如何评价银行的竞争力

银行竞争力是一个银行综合实力的体现,其评价体系主要由盈利能力、流动性、安全性和成长能力构成。下面以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中资银行和花旗集团、汇丰控股和渣打银行等外资银行为例,建立竞争力评价体系,分析中外商业银行的竞争力。 
 
1.中外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比较 
 
       分析银行盈利能力通常有两个主要指标:资产利润率和资本利润率。中资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明显低于外资银行,资产利润率差距更大。中资商业银行之所以盈利能力不强,一是因为其主要依靠存贷款利差来赚取收入,中间业务不多,盈利模式单一,利润增长缓慢;二是成本控制能力不强,盲目追求规模,求速度,非盈利资产占用过多,加上人员机构冗余,成本费用过高。 
 
2.中外商业银行流动性的比较 
 
      通过分析发现,中资商业银行的存贷款比率均值略低于外资银行,但这并不表明中资商业银行控制流动性风险的能力较强。目前中资银行处于宏观调控的经营环境中,在存款准备金逐步提高的预期、央行定向发行票据和窗口的指导作用下,他们降低了放款的冲动,因而存贷比率在降低。 
 
3.中外商业银行安全性的比较 
 
      选取三个中资银行样本的资本充足率虽然高于《巴塞尔协议》规定的8%的最低标准,但仍然与外资银行有差距。充足的资本是银行持续增长和信誉的保证,更是银行弥补损失、规避风险的最后防线。较低的资本充足率给处于竞争日益加剧的环境下的中资银行带来风险。此外,虽经过数次不良资产的剥离,中资银行不来那个贷款比率仍远远高于外资银行,这与中资银行风险意识匮乏、评估手段落后、风险管理水平低等直接相关。 
 
4.中外商业银行成长能力的比较 
       中资银行的利润增长率和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大大低于同期外资银行,中资银行的成长能力亟待提高。加强业务创新,拓宽收入渠道,控制经营成本,提高盈利能力是中资银行的当务之急。

7. 银行核心竞争力包括哪些呢?

  时下,很多金融机构都提出要打造和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但什么是核心竞争力,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以及如何培育核心竞争力等,一些商业银行并不十分清楚,甚至在培育核心竞争力的战略管理上还前后矛盾和混乱。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最早于1990年由著名的战略思想家和管理学家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提出来。他们把核心竞争力定义为“组织中的累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怎样协调各种生产技能和整合各种技术的学识”,突出强调价值链上特定技术和生产方面的专有知识,主要针对的是生产企业。而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无论内涵还是外延都要广泛得多,表现形式也丰富多彩。

  先进的技术和产品是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商业银行竞争最终表现为业务的竞争,而业务的竞争又以产品为依托,产品是银行核心竞争力形式化、外在化的表现。一家银行如果开发了成本更低、风险更小、质量更优、更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就必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对此,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也曾形象地比喻过:如果企业是一棵树,那么核心竞争力应该是树根,核心产品是树干,而最终产品是树叶和花。但银行产品的研发离不开现代金融科技的支撑,尤其是现代商业银行更多地应用到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信息技术,使银行业迈入了全新的时代。因此,商业银行要培育自己的业务发展核心竞争力,就要从产品、技术开始,依托先进的技术开发出独到的金融产品,占领市场至高点。

  良好的服务是赢得客户持久信任的核心竞争力。银行是一个服务性的行业,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是银行的基本要求。但很多商业银行对服务的认识,并没有随着业务的发展、金融的改革和人的思想观念的转变而发生大的改进。

  实际上,随着金融业务向多样化、电子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客户对银行的服务需求更多了、要求更高了。客户面对多样化的金融产品,需要银行帮助审慎鉴别,以挑选适合需求、符合风险承受能力的产品,而不能把产品一推了事;针对产品的电子化和网络化,银行需要为客户提供更安全的服务保障。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内聚人心、外树形象的核心竞争力。在企业界有这么一种说法:一年企业靠产品,十年企业靠品牌,百年企业靠文化,以及“小型企业做事,中型企业做人,大型企业做文化”。一个企业独特而先进的文化,能内聚人心,牵引企业不断向前发展;外树形象,获得客户和社会的认可和好感,培养出客户的忠诚度。

  优良的发展环境是吸引人才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一切经营管理活动都由人来实现,人是决定核心竞争力的最终因素,并影响和作用于整个竞争力。所以,商业银行要把人才的引进、培育、发展和提拔使用放在第一位。

  全面的风险管理是有效管理风险、提升效益的核心竞争力。市场经济和金融体制的深入改革,既使商业银行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无处不在的风险危机。只有那些风险管理水平高、有能力承担高风险的商业银行,才能获得高收益的投资机会。这正是现代商业银行有效管理风险、提升效益的核心竞争力之所在。

  可喜的是,我国绝大部分大型商业银行已日益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并把它作为一项新兴的核心竞争力来培育,正在建立全球的风险管理体系,覆盖全面的风险管理范围,实行全程的风险管理过程,推行全新的风险管理方法,以及构建全员的风险管理文化等。中小商业银行也要根据这一要求,尽快提高自己的全面风险管理能力。

  此外,不断创新的能力也是一种核心竞争力。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产品同质化竞争现象比较严重,同一层面的金融技术也大同小异。在此情况下,谁的创新能力更强,谁的创新表现更优,谁就能获得有别于人的核心竞争力。创新,可以是管理模式的创新,组织结构的创新,也可以是业务流程的创新,服务方式的创新,甚至是营业室内摆设的创新。

  当然,现代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远不止上述几点,它是一个综合体系,不可能只有一个因素起作用。但是,在各商业银行竞争条件和环境基本一致的情况下,突出其中一项并着力培育,即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独特性、差异性和现实性。这种特性越鲜明,越是其他银行所不能复制、模仿,就越有竞争优势(310368),越有持续发展的可能性,从而赢得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银行核心竞争力包括哪些呢?

8. 银行核心竞争力包括哪些?

时下,很多金融机构都提出要打造和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但什么是核心竞争力,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以及如何培育核心竞争力等,一些商业银行并不十分清楚,甚至在培育核心竞争力的战略管理上还前后矛盾和混乱。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最早于1990年由著名的战略思想家和管理学家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提出来。他们把核心竞争力定义为“组织中的累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怎样协调各种生产技能和整合各种技术的学识”。
突出强调价值链上特定技术和生产方面的专有知识,主要针对的是生产企业。而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无论内涵还是外延都要广泛得多,表现形式也丰富多彩。

扩展资料:

企业在构建核心竞争力的时候,要从八个方面考虑,但是最后必须凝聚在一个点上。构建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可以从八个方面考虑:
1、规范化管理
企业的规范化管理也是基础竞争力的管理,在前面讲过,很多企业都有“两低一高”的现象,基础管理差、管理的混乱使得企业的成本居高不下。
2、资源竞争分析
通过资源竞争分析,明确企业有哪些有价值的资源可以用于构建核心竞争力,如果有,具体应该怎样运用。
3、竞争对手分析
对竞争对手的分析能够让企业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企业平时要留意收集竞争对手的信息和市场信息,及时掌握对手的动态。
4、市场竞争分析
对市场的理解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战略决策,如果对市场把握不准,就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危机。如20世纪50年代,王安电脑公司曾经红火一时,最后却倒闭了,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当年的王安对市场的评估出现了战略性的错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