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差的历史影响因素有哪些?

2024-05-19 18:56

1. 利差的历史影响因素有哪些?

同学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高顿网校为您解答:

  利差的历史影响因素
  事实上,从中期来看,诸多利好因素在支持着欧元的坚挺——健康的全球经济增长持续支撑着商品的价格、新兴世界的收入以及对欧元区的进口需求。
  而且,劳动力市场的良好表现以及成本的变化趋势都预示着欧元区的“高增长低通胀”增长持续的时间将长于预期。这些都将会提升欧元区的资产回报。
  由于全球经济持续增长,而且经济波动性不高,利差交易对投资者仍然很有吸引力。
  在很多国家,货币政策紧缩的程度已经很高了,经济增长率也接近其潜在增长率的水平,这意味着这些国家的利率处于中性(均衡)水平,而利差交易可以通过在各种货币的中性利率水平上进行套利,并获得利差。同时,利率变动带来的风险也被限制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
  政策透明度的增加也限制了由于政策不确定性带来的震荡。由于套利交易仍然大行其道,高收益率的货币,诸如澳大利亚元、新西兰元、英镑,会继续走强。

  作为全球领先的财经证书网络教育领导品牌,高顿财经集财经教育核心资源于一身,旗下拥有高顿网校、公开课、在线直播、网站联盟、财经题库、高顿部落会计论坛、APP客户端等平台资源,为全球财经界人士提供优质的服务及全面的解决方案。

  高顿网校将始终秉承"成就年轻梦想,开创新商业文明"的企业使命,加快国际化进程,打造全球一流的财经网络学习平台!

高顿祝您生活愉快!如仍有疑问,欢迎向高顿企业知道平台提问!

利差的历史影响因素有哪些?

2. 利差损的产生原因

利差损是指资金投资运用收益低于有效契约额的平均预定利率而造成的亏损。表面上看利差损产生于寿险公司经营中的资金运用领域,受社会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特别是在我国寿险业投资渠道狭窄,寿险预定利率单一与银行存款利率挂钩的情况下尤为如此。但是,实际上产生利差损与寿险公司的经营指导思想、企业战略决策、核算方式方法等方面也都有着直接的关系。盲目追求业务规模是根本原因过去的十年是中国保险业发生巨大变化的一段时期。由独家经营发展为多家经营;由垄断的市场发展为竞争的市场;由混业经营走向专业经营;由人民银行代管发展为设立政府专门的监管部门。这些都为保险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多个经营主体的出现使寿险市场开始有了竞争,但在竞争中绝大多数公司都把“抢市场、争份额”当作这一时期的主要经营思想和战略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各家公司都竞相以高预定利率推出自己的产品,以一些不正常的手段去“创造”保费,这些行为都为今天的利差损埋下了隐患,是产生利差损的根本原因。经营体制上的弊端是直接原因由于绝大多数寿险公司实行的是一级法人核算体制,对分、支公司的考核多以单一的保费为主,分、支公司在保费收入中按一定比例提取自己可支配的费用,分、支公司的盈利或亏损与经营者没有直接的责任和利益关系。在这种“费用是我的,亏损是法人的”经营体制下,一些分支公司的经营者虽然已意识到个别险种的业务规模越大可能造成的利差损越多,但在“挣够自己的费用”的利益驱动下,明知是亏损业务也要做,这是产生利差损的直接原因。缺乏专业管理人员是客观原因1995年到1999年,是我国寿险业蓬勃发展的5年。这期间,除外资公司和国外个别公司引入“外援”参与寿险经营管理外,绝大部分公司的经营管理者是从产险“分业”到寿险的,整个行业缺少大批专业技术人员和掌握寿险经营管理内在规律的经营管理者,因而在实际经营中缺乏经验,不能充分认识、有效防止和控制经营管理中的潜在风险,这是产生利差损的客观原因。寿险资金运用渠道单一是社会原因自八十年代初我国恢复人身保险业务,人身保险的资金运用就被限定在单一的银行存款上,以后允许买国库券,直到近两年才允许有限制地投资债券和基金。但从寿险公司的整体资金构成上看,过去几年绝大部分是银行的存款。这种限定单一投资渠道的做法无疑是让寿险业把绝大部分“鸡蛋”都放到同一个篮子里,一旦银行存款利率下调到低于寿险产品设计的预定利率水平,必然造成寿险整个资金运用的失败,不可避免地要出现利差损,这是产生利差损的社会原因。

3. 利差交易的具体影响

利差交易(Carry Trade):全球流动性泛滥制造者 利差交易 2007年2月27日,中国A股市场的暴跌心有余悸。当日上证综合指数大跌8.84%,深圳成份指数大跌9.29%,创出十年来最大的单日跌幅;当A股大跌之势已成定局时,国际汇市波澜骤起,美元兑日元汇率由120.38开始急速下跌,到2月28日凌晨4点,最低跌至117.49,15个小时内跌幅为2.4%,跌势之快创下了2013年前纪录。与此同时,随着欧洲、北美证券交易所的陆续开盘,全球股市跌声一片。 从那个时候开始,人们才开始关注由来已久的利差交易,以及利差交易和全球股市的密切关系。 廉价日元大量涌入全球市场 从4月份开始,利差交易卷土重来,欧元、澳元和英镑兑日元很快回复到原先的水平。而在2013年期日本央行对未来升息并不确定之后,利差交易更是愈演愈烈,高息货币兑美元纷纷创出纪录高点,美元兑日元维持在四年半高点123.70日元附近,欧元兑日元则创出166日元的纪录高点,澳元兑日元则在纪录高点 104.50日元附近,英镑兑日元在高点245.20日元附近徘徊。 利差交易(Carry Trade)就是利用不同货币的利差谋取收益的交易方式。由于日本长期实行零利率,为了追逐利差收益,国际投资者纷纷借入日元购买那些以其他币种计价的高收益资产,希望从中获利。据估计,日元利差交易的规模可能高达数千亿美元。日本的零利率政策使得廉价的日元大量涌入全球市场,买入高息债券或者涌入股市,从而推高了各国流动性水平。 牛市背后的推手 根据世界清算银行的外汇市场年报,2005年至2006年全球流动性资金非常充沛,主要因素就是货币之间利差导致的套利行为。可以说,从原油期货到金属期货再到股市,在每一个牛市神话的背后,都有着利差交易资金的身影。 利差交易能够带来收益的前提条件是汇市波动必须平稳,因为利差交易者要承担汇率波动风险,如果汇率大幅波动,不仅汇差损失可能侵蚀掉利差交易收益,还可能使利差交易者血本无归。 过去一年,由于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借入日元后将其抛出以买进以其他货币计价的资产,日元汇率一路下滑,利差交易资金不仅获得利差收益,而且享受了汇率贬值带来的双重收益。另外,利差交易的资金很大程度上是流入变现能力强的股市,因此我们可以发现,在流动性充足的情形下,全球股市都在上涨,不能不说利差交易起了很大的作用。 利差交易也有软肋 利差交易但是,当市场意识到可能威胁利差交易的风险因素时,利差交易者便会义无反顾地平仓。那么,利差交易者惧怕的风险因素有哪些? 首先是汇率市场的波动。由于日本企业不得不在3月底会计年度结束前会将海外获利汇回以换取日元,日本企业纷纷要收回国际投资,对利差交易进行平仓,引起了日元的大幅升值。而其他投资者为了锁定获利,也随之进行平仓,引起了日元的更大波动,日元的每一次回调都成为下一波利差交易平仓的机会,引起日元一波又一波的升幅。这已经在2013年3月份得到了验证。 其次是利差交易者持有资产价格的波动。全球股市在2013年均迭创新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流动性过剩所推动,而针对日元的利差交易,恰恰是全球资金流动性泛滥的源泉之一。在大幅上涨之后,一旦股市转入下跌、造成资金蒸发,就会对日元利差交易者构成威胁。股市动荡可能引发汇市连锁反应,同样对利差交易者构成威胁。最终全球股市动荡与日元暴涨产生互为因果的正反馈影响:股市跌,引发日元利差交易被平仓,空头回补买盘推动日元涨;日元涨,进一步促使利差交易被平仓,从而减少股市的资金供应,导致股市继续挫低。 料将长期存在 2013年5月前国际金融市场上一直存在着对美国经济形势和全球股市过热状况的担忧情绪,利差交易者时刻准备抛售其持有的其他各类资产,再用抛售所得来购回日元,以便偿还早先借入的日元贷款。日本央行上周维持利率在0.5%不变,且总裁福井俊彦表示对于未来升息并无预设立场,浇熄了7月升息预期,此后日元一直全面走跌,利差交易义无反顾。 可以想象,以后利差交易会继续进行,每一次日元的走强都成为进入利差交易的机会。即使日本央行在2013年8月份升息,只能会短暂挫伤利差交易,由于日元和其他货币利差仍然很大,并不能改变利差交易长期存在的趋势。

利差交易的具体影响

4. 利差的具体分析

事实上,从中期来看,诸多利好因素在支持着欧元的坚挺——健康的全球经济增长持续支撑着商品的价格、新兴世界的收入以及对欧元区的进口需求。而且,劳动力市场的良好表现以及成本的变化趋势都预示着欧元区的“高增长低通胀”增长持续的时间将长于预期。这些都将会提升欧元区的资产回报。由于全球经济持续增长,而且经济波动性不高,利差交易对投资者仍然很有吸引力。在很多国家,货币政策紧缩的程度已经很高了,经济增长率也接近其潜在增长率的水平,这意味着这些国家的利率处于中性(均衡)水平,而利差交易可以通过在各种货币的中性利率水平上进行套利,并获得利差。同时,利率变动带来的风险也被限制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政策透明度的增加也限制了由于政策不确定性带来的震荡。由于套利交易仍然大行其道,高收益率的货币,诸如澳大利亚元、新西兰元、英镑,会继续走强。

5. 净利差的影响因素

包括:市场竞争结构平均运营成本风险厌恶程度贷款比率交易规模隐含利息支付准备金的机会成本管理效率资产规模

净利差的影响因素

6. 利差的介绍

利差(Cost of carry):利差是指诸如债券或国库券等现货金融工具所带来的收益与该项投资的融资成本的差额。利差,顾名思义,就是利率之差。利差倒挂会使一些国际游资(hot money)从原来利率低的国家流动到现在利率高的国家,比如在美联储两次降息后,狂泻近千点的中国股市马上有了积极反应。

7. 什么是利差?


什么是利差?

8. 什么是利差

利差益是指资产运用的实际利益率大于责任准备金计算所采用的预定利率时产生的利益。投资所得的利息、红利收入等收益扣除税款后,若超过徉转入责任准备金的利息和投资经费,其差额即为利差益。
  在办理人身保险业务时,为了安全起见,一般将预定利率定得较低一点,几乎没有利差损的情况,目前寿险公司的盈余大半靠利差益得来。因责任准备金随着年数的增加而逐年增加,所以年数少的合同的利差益较少,年数多的合同的利差益则逐年增多。利差益通常可分为:公司整体的利差益和各个合同所产生的利差益。

在这三个来源中,利差益是最主要的来源,保险公司在世界金融领域中享有最低投资风险的美誉,他的较为稳健的投资渠道、专业的理财队伍和单独核算的独立账户使利差益存在成为极大的可能。保险公司的几大投资渠道有同业拆借、协议存款、国债、企业债券、金融债券、基金和股票等,除了股票投资存在较大风险外,其他投资渠道都是相当稳健的,而且就股票而言,保险公司不仅在投资的比例上有限制,而且就投资项目的考察也相当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