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存的名门望族

2024-05-19 13:15

1. 中国现存的名门望族

民国至今,对中华人文精神做出重大贡献的“名门望族”不少,其中名声最大的前三名则是江苏无锡的钱家、江西修水的陈家、河南唐河的冯家。
1、钱家拥有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三大科学家,和钱基博、钱穆、钱钟书三大鸿儒;
2、陈家有陈宝箴、陈三立、陈寅恪、陈衡恪、陈封怀五位名士;
3、冯家则以冯友兰、冯沅君、宗璞“一门三杰”闻名于世。



扩展资料
1、钱家:
无锡钱氏家族的声望源远流长,相传是一千多年前五代时期吴越国王钱镠的后嗣。钱家历朝历代皆有俊杰,众多状元、无数进士。
宋明以后尤其是明清时代,钱氏家族涌现出众多的政治家、文学家和著名学者,如宋代的钱昆、钱易;明代的钱士开、钱谦益;清代的钱大昕、钱名世、钱曾、钱坫、钱鲁斯等。
至现代,除“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近代力学奠基人钱伟长、“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和国学大师钱基博、著名历史学家钱穆、著名学者兼作家钱钟书外,钱家还出了水利专家钱正英、著名外交家钱其琛、台湾社会活动家钱复、著名金石书画家钱君陶、著名物理学家钱致榕等等。
2、陈家:
位于江西修水县桃里的“陈家老屋”,是又一个著名的人文世家。这个显赫家族因诞生了陈宝箴、陈三立、陈寅恪三代名士而闻名遐迩。
陈宝箴曾任湖南巡抚,是晚清维新派名臣,在晚清时期领导了颇有影响的湖南新政,是一位有魄力、有建树的封疆大吏,也是“封疆大吏”中惟一倾向维新变法的风云人物。
陈寅恪,学贯中西,曾留学日本、德国、法国、瑞士和美国,在哈佛大学,他与吴宓、汤用彤并称“哈佛三杰”。1926年,36岁的陈寅恪与梁启超、王国维应聘为清华研究院导师,被誉为“清华三巨头”。
1929年他提出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作为学术精神与价值取向的终极目标,流传至今。吴宓说他是“全中国最博学之人”,梁启超则对人说“陈先生的学问胜过我”。作为现代著名史学家、教育家,陈寅恪在国内外学术界均享有崇高声誉。
除陈寅恪外,陈三立长子陈衡恪是近代著名画家,与齐白石齐名,还擅长篆刻、书法、诗文;陈衡恪次子陈封怀是著名植物学家。
3、冯家:
河南省唐河的冯氏家族,出自桐柏山麓的唐河县祁仪镇,这里位于豫鄂两省交界处,濒临历史文化名城南阳和武汉三镇,山青水秀。此地传承黄河文明脉络,又浸润长江文化气息,堪称得风气之先的“风水宝地”。
冯家是个家学渊源的书香门第,冯友兰祖父冯玉文擅长诗文,遗有《梅村诗稿》一部。父亲冯台异也崇尚文学,著有《复斋诗集》。伯父冯云异和叔父冯汉异均为学富五车的文人,都有诗文传世。
冯家家学渊源,子女皆好学上进,名声远播。冯友兰的姑妈冯士钧,是一位天才女诗人,可惜英年早逝,只留下一部诗稿《梅花窗诗草》。冯友兰是中国近现代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享誉“一代宗师”;冯景兰为著名地质学家,中国矿床学重要奠基者;
冯沅君是文学史家、五四时期先锋女作家、新中国首位女性一级教授。冯友兰的堂兄堂弟堂姐堂妹也大多学有所长各有建树。冯友兰的长子、美籍华人冯锺辽,如今是享誉全美的工业锅炉专家。
冯友兰之女宗璞是冯家第三代才女的代表,她自幼受家学熏陶,随父住在未名湖畔燕南园,1951年毕业于清华英语系,后任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其名著《红豆》,文笔细腻委婉,洋溢着深厚的人文关怀。近年来她抱病创作系列长篇《野葫芦引》,其中《东藏记》获茅盾文学奖,堪称当代中国为数不多的学者型作家。

中国现存的名门望族

2. 中国现存的名门望族有哪些?

中国现存的名门望族:
1、名门望族“李”姓

唐朝国姓,全球第一大姓氏 ,人数极多,分布极广,全球人口总规模超过1亿人。2014年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显示:李姓人口有9276万,占全国总人口的7%。除中国外,在韩国、朝鲜、越南、东南亚、加拿大、欧美华人中李姓也是常见姓氏,尤其在加拿大,李姓为第一大姓,在韩国,朝鲜李姓总计人口超过900万,为第二大姓。

古代代表人物: 李世民。



现代代表人物: 李嘉诚。



2、名门望族“马”姓

马姓为中国较为常见的姓氏之一,在《百家 姓》中排第五十二位,在现今中国姓氏排行第19位。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之一。马姓先祖是2000多年战国赵国马服君赵奢,所以,赵奢为后世汉族马氏的始祖。发源地则在今河北省邯郸市。

古代代表人物:马超。



现代代表人物:马云。



3、名门望族“朱”姓

朱姓,明朝国姓,是当今中国的第13大姓,是人口超过千万的中文姓氏之一,拥有人口占汉族人口的1%以上。朱姓在百家姓中排列第十七位。朱姓曾在中国历史上建立过两个王朝,分别是明太祖朱元璋建立的大明帝国和五代十国时期朱温建立的后梁。

古代代表人物:朱元璋。



现代代表人物:朱镕基。

4、名门望族“刘”姓

刘姓为中文姓氏之一,中国大陆第四大姓,人口在7000万人以上,大约占汉族人口5.5%,在《百家姓》之中排第252位。根据户籍管理部门的“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NCIIS),刘姓是第四大姓。刘姓主要分布在中国本土地区。在韩国亦有分布。另外,根据日本可查档案记载日本第三大姓高桥氏出自中国刘姓,为刘邦后裔。

古代代表人物:刘备。



现代代表人物:刘强东。




5、名门望族“赵”姓

赵姓:宋朝国姓,是嬴姓十四氏之一,周穆王时造父为御,攻徐偃王,大破之,以功封赵城,子孙因氏焉。造父是天下赵姓之始祖,已有3000年的历史;另一支赵姓出自外族的改姓。当代赵姓的人口约2700万,为全国第八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2.3%。

古代代表人物:赵云。



现代代表人物:赵薇。

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南、河北三省,大约占全国赵姓总人口的36%,其次分布于黑龙江、重庆、江苏、云南、四川、陕西、山西、安徽、辽宁八省,又集中了大约12%的赵姓人群。



6、名门望族“范”姓

出自祁姓。以邑为氏,据《古今姓氏书辨证》和《元和姓纂》所载,帝尧裔孙刘累事夏王孔甲,赐氏御龙。后迁鲁县,至商为豕韦氏。商末国于唐,为唐杜氏。周成王灭唐,迁之杜邑(陕西西安东南),时称杜伯。周宣王杀杜伯,其子隰叔奔晋为士师,其玄孙士会担任晋国上军主将。

古代代表人物:范蠡

公元前五九三年,因战功升为中军元帅,执掌朝政。士会先得到封邑随(今山西介休),后来又得到封邑范(今河南范县),所以又称随会、范会,死后追谥武子,所以也称范武子。



现代代表人物:范冰冰

子孙遂以封邑范为姓,称范氏。范姓尊范士会为范姓的得姓始祖。范姓在中国位居大姓行列,位列新百家姓第51位,约有468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0.36%。范姓在台湾是第48位的大姓,约有7.2万人。

3. 中国现存的名门望族都有哪些啊?

中国现存的名门望族:
1、名门望族“李”姓

唐朝国姓,全球第一大姓氏 ,人数极多,分布极广,全球人口总规模超过1亿人。2014年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显示:李姓人口有9276万,占全国总人口的7%。除中国外,在韩国、朝鲜、越南、东南亚、加拿大、欧美华人中李姓也是常见姓氏,尤其在加拿大,李姓为第一大姓,在韩国,朝鲜李姓总计人口超过900万,为第二大姓。

古代代表人物: 李世民。



现代代表人物: 李嘉诚。



2、名门望族“马”姓

马姓为中国较为常见的姓氏之一,在《百家 姓》中排第五十二位,在现今中国姓氏排行第19位。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之一。马姓先祖是2000多年战国赵国马服君赵奢,所以,赵奢为后世汉族马氏的始祖。发源地则在今河北省邯郸市。

古代代表人物:马超。



现代代表人物:马云。



3、名门望族“朱”姓

朱姓,明朝国姓,是当今中国的第13大姓,是人口超过千万的中文姓氏之一,拥有人口占汉族人口的1%以上。朱姓在百家姓中排列第十七位。朱姓曾在中国历史上建立过两个王朝,分别是明太祖朱元璋建立的大明帝国和五代十国时期朱温建立的后梁。

古代代表人物:朱元璋。



现代代表人物:朱镕基。

4、名门望族“刘”姓

刘姓为中文姓氏之一,中国大陆第四大姓,人口在7000万人以上,大约占汉族人口5.5%,在《百家姓》之中排第252位。根据户籍管理部门的“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NCIIS),刘姓是第四大姓。刘姓主要分布在中国本土地区。在韩国亦有分布。另外,根据日本可查档案记载日本第三大姓高桥氏出自中国刘姓,为刘邦后裔。

古代代表人物:刘备。



现代代表人物:刘强东。




5、名门望族“赵”姓

赵姓:宋朝国姓,是嬴姓十四氏之一,周穆王时造父为御,攻徐偃王,大破之,以功封赵城,子孙因氏焉。造父是天下赵姓之始祖,已有3000年的历史;另一支赵姓出自外族的改姓。当代赵姓的人口约2700万,为全国第八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2.3%。

古代代表人物:赵云。



现代代表人物:赵薇。

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南、河北三省,大约占全国赵姓总人口的36%,其次分布于黑龙江、重庆、江苏、云南、四川、陕西、山西、安徽、辽宁八省,又集中了大约12%的赵姓人群。



6、名门望族“范”姓

出自祁姓。以邑为氏,据《古今姓氏书辨证》和《元和姓纂》所载,帝尧裔孙刘累事夏王孔甲,赐氏御龙。后迁鲁县,至商为豕韦氏。商末国于唐,为唐杜氏。周成王灭唐,迁之杜邑(陕西西安东南),时称杜伯。周宣王杀杜伯,其子隰叔奔晋为士师,其玄孙士会担任晋国上军主将。

古代代表人物:范蠡

公元前五九三年,因战功升为中军元帅,执掌朝政。士会先得到封邑随(今山西介休),后来又得到封邑范(今河南范县),所以又称随会、范会,死后追谥武子,所以也称范武子。



现代代表人物:范冰冰

子孙遂以封邑范为姓,称范氏。范姓尊范士会为范姓的得姓始祖。范姓在中国位居大姓行列,位列新百家姓第51位,约有468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0.36%。范姓在台湾是第48位的大姓,约有7.2万人。

中国现存的名门望族都有哪些啊?

4. 中国现存的名门望族有哪些

一、陇西李氏
陇西李氏来源于颛顼和皋陶之后。在秦代与汉代是著名的武将军人世家。这个家族涌现过西汉飞将军李广、秦国名将李信等著名将军。
到了隋朝,陇西李氏已经是权倾朝野的望族。陇西李氏的李渊灭了隋朝,开创了大唐盛世。
二、赵郡李氏
开基始祖为秦太傅李玑的次子李牧,李玑是陇西李氏始祖李崇之弟。李牧是战国时名将,为赵国丞相,封武安君,始居赵郡柏人(今邢台隆尧),为赵郡李氏的始祖。
唐朝初年,全国郡姓中位居首列的七宗五姓中,李姓占了两家,即赵郡李氏与陇西李氏。李氏“出赵郡、陇西二望”。

三、弘农杨氏
弘农杨氏,即华阴杨氏。杨氏是杨姓郡望,西汉丞相杨敞的玄孙杨震官太尉,号称“关西孔子”,四世三公。
杨震的十四世孙杨坚建立了强盛一时的隋朝。北宋杨家将是杨震第五子杨奉的后裔,名垂青史。杨氏的名人还有杨修、杨炯、杨万里等人。
四、太原王氏
太原王氏系姓始祖太子晋,是周灵王太子。后裔人才辈出,成为太原之著姓。起源于山西太原的王氏,从魏晋到唐朝都非常显赫。历史上有“天下王氏皆出太原”的说法。
太原王氏名人辈出,王翦、王安石、王阳明、王世贞,清朝思想家王夫之、王念孙等人都是太原王氏的后裔。而唐代著名诗人王瀚、王昌龄、王之涣更是土生土长的太原人。
五、琅琊王氏
琅琊王氏的祖先王元是从太原王氏迁出的,同样发展成为一个大家族。
琅琊王氏在汉唐间担任宰相者共有104人,“公侯世及,宰辅相因”,也就成为其家族特色。著名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就出身于琅琊王氏。

5. 中国有哪些名门望族?

  最典型的就是中古时期的五姓七望,即:崔、卢、郑、王、李,其次是:韦、裴、柳、薛、杨、杜。
  要详细点了解,请看下文:
  中国最后的贵族
  中国历史上的士族政治,萌芽于东汉中期,亡覆于唐朝末年。于是,在一种感觉上认为:士族政治,从东汉,经魏晋南北朝,至隋唐,随着经济上的“占田荫客制”和政治上的“九品中正制”两大特权的消失,而呈逐渐削弱消亡的局面。其实这是一种极大的误解。因为,就历史事实看,中国士族政治时代有两个阶段最为辉煌,一是两晋北朝,二是唐朝。唐朝时,尤其是中晚唐,士族政治不仅没有暗淡;相反,却再次奇异地辉煌起来---这并非简单意义上的“回光返照”。
  东汉末年至魏晋时代,汉族士人讲求门第出身,这种影响波及胡人政权,以至于鲜卑建北魏,出于与汉人高门达成政治合作的考虑,亦极重视门第,在孝文帝时代,曾十分隆重地对汉人腹地——“山东”地区的士族进行排名:“魏主(孝文帝)雅重门族,以范阳卢敏、清河崔宗伯、荥阳郑羲、太原王琼四姓,衣冠所推……”这里的“山东”(崤山以东),主要囊括今天的山西一部、山东、河北大部与河南。在时人眼里,“山东士族”最高门也即天下士族最高门了。排姓氏时,陇西李氏担心不在尊位,故乘驼星夜赴洛阳,但到时“四姓高门”已定: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没有陇西李氏。其实,在当时,陇西李氏亦十分显贵,孝文帝定士族,陇西李氏(虽然当时其房支已内迁至“山东”各地)虽未列“四姓高门”,但其李宝一支亦被定为甲族,最终也成“四海大姓”之一。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崔、卢、郑、王名列“四姓高门”,与当时掌握重权的陇西李冲有密切关系:“陇西李冲以才识见任,当朝贵重,所结姻姻,莫非清望,帝亦以其女为夫人。”特别是太原王氏,更是得到李冲的推荐。但王家的影响力在北魏时已减退,至唐时更是大衰,“太原王氏,四姓得之为美,故呼为‘鈒镂王家’,喻银质而金饰也。”故唐时新“四姓”已为崔、卢、李、郑。
  崔、李均有两支,所以唐时“四姓”中的崔、李到底是指博陵崔氏、清河崔氏、陇西李氏、赵郡李氏中的哪两支一直为后世所争议。就崔氏而言,曹魏前,清河崔氏的影响力低于博陵崔氏,但自曹魏时起,清河崔氏开始赶超,因至北魏时出现崔宏、崔浩、崔鸿这样的人物而使家族名望达到顶峰,一举超越了博陵崔氏。当时,清河崔甗对范阳卢元明说:“天下盛门唯我与尔,博(陵)崔(氏)、赵(郡)李(氏)何事者哉?!”但到了唐朝,博陵崔氏影响日深,再次超越了清河崔氏。唐初作《氏族志》,以出身博陵的黄门侍郎崔民干为天下第一门户,且整个唐朝,来自博陵的宰相也超越了来自清河的宰相,博陵崔氏遂被“天下推为士族之冠”。至于陇西李氏和赵郡李氏,在北魏时,前者的地位要高于后者,同是到了唐朝,后者亦反超前者。在北魏时,赵郡李氏和博陵崔氏并肩前进:“(帝)纳陇西李冲女为夫人,纳崔、卢、郑、王‘四姓’女充后宫。赵郡李氏人物尤多,各盛家风。世言高华以五姓为首。”有唐一代,赵郡李氏更为显赫,出宰相17人,于世家大族中为最多。博崔、赵李之荣盛,是依整个唐朝而综观的,若按传统理解,唐初时的“崔、卢、李、郑”,仍指清河崔氏、范阳卢氏、陇西李氏、荥阳郑氏。不过,由于自唐起博崔、赵李已正式成为超级豪门,所以有唐一代更流行下面的新说法---“五姓七家”:博陵崔氏、赵郡李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陇西李氏、太原王氏。
  “五姓七家”的概念在唐朝时的广泛流向,使得自魏晋而建立起来的唐朝士族实际上呈上升趋势,尤其是自中唐开始,人们世家大族的观念进一步深固,士庶高寒之间仍有着极深的鸿沟。“五姓七家”,“恃其族望,耻与诸姓为婚”,傲慢地进行着内部通婚,以保持高贵的血统。如按北魏以来的传统,清河崔氏与陇西李氏、范阳卢氏世代为婚姻;赵郡李氏则与博陵崔氏世代为婚姻;范阳卢氏与荥阳郑氏世代婚姻,陇西李氏与范阳卢氏世代婚姻,他们不屑与其他姓氏为婚。于是有盛唐宰相薛元超的一叹:“此生所遗憾者,未能娶五姓女!”薛家已属以韦、裴、柳、薛为成员的“关中四姓”之一,但仍如此仰望“五姓七家”,足可见其影响。贞观中,太宗皇帝无法忍受世家大族的傲慢,说:“比有山东崔、卢、李、郑四姓,虽累叶陵迟,犹恃其旧地,好自矜大,称为士大夫。每嫁女他族,必广索聘财,以多为贵,论数定约,同于市贾,甚损风俗,有紊礼经。既轻重失宜,理须改革。”当时,太宗多次发出包含迷惑与愤怒的质问:“吾实不解山东四姓为何自矜,而人间又为何重之?!”于是,命重臣修《氏族志》,但在初稿中,编修者无视皇室,而将“山东士族”中的博陵崔氏排为天下第一。后在太宗的干预下,《氏族志》抬高了皇室,对“山东士族”进行了压制,但却没取得实际效果。
  实际上,唐朝皇帝在抑制“山东士族”时是极不自信的,因为同时皇室又自称其祖出自陇西李氏且以此为荣。高宗时代,依旧打压世家大族,并以法律的形式颁布禁婚诏:“后魏陇西李宝、太原王琼、荥阳郑温、范阳卢子迁、卢浑、卢辅、清河崔宗伯、崔元孙、前燕博陵崔懿、晋赵郡李楷等子孙,不得自为婚姻。”结果依旧不如意,不但不能禁止他们互相为婚,反倒在无形中增加了这些大族的资本:“其后天下衰宗落谱,昭穆所不齿者,皆称‘禁婚家’,益自贵。”他们不仅蔑视诸姓,即使皇室也不能入其眼(皇室虽自称出自陇西李氏,但受怀疑,且有胡化之风,不为崔卢所重)。唐文宗时,皇帝向宰相郑覃求婚,希望郑覃能把孙女嫁给皇太子,但郑覃宁可把孙女嫁给时为九品官的崔某。为此文宗无语:“民间修婚姻,不计官品而上阀阅。我家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耶?”即使是到了文宗时代的晚唐,人们的门阀观念不仅没有减弱,相反更为严重。
  回顾历史,可以看到,盛唐时,“五姓”在朝廷上并无绝对优势。原因一是,当时建唐的功勋---“关陇军事集团”仍有很大势力;二是皇帝有意压制;三是大力推行的科举考试制度导致不少庶族朝臣出现,而当时“五姓”多以门荫入仕,不适应且不接受科举考试这种新的出仕方式;四是寒门出身的朝廷权臣的嫉恨(如武周时宰相许敬宗和李义府所为)。但“安史之乱”后,唐朝政治中枢进行了重建,“五姓”借助于科举制度而重新抬头,比如荥阳郑氏,盛唐时为宰相者难寻身影,而自中唐开始,连续出现了十多位宰相和重臣,遂有“郑半朝”之说;又如清河崔氏,有唐一代,其支房南祖房、清河大房、清河小房、青州房共10人出任宰相,“安史之乱”前任宰相的仅有2人,事变后进入中唐,则陆续有8人为宰相。世家大族之所以重新崛起,与掌握了科举权有密切关系,再有就是在适应了科举考试制度后,世家大族深厚的家风与知识传统使他们在考试中占有特别的优势。如范阳卢氏,有唐一代尤其是自中唐起,中进士者超过百人,这一数量令人惊异。要知道,唐朝时科举考试中的进士考试是最难的,录取人数又少,卢氏能有此成绩,自是借助于家风与知识之厚。但高门大族中亦有始终蔑视科考制度而秉持中古贵族观念的,比如以荫入仕的宰相赵郡李德裕和荥阳郑覃,李德裕“耻与诸生从乡赋,不喜科试”、“尤恶进士”,荥阳郑覃更是建议废除进士制度。
  但无论是北魏时,还是唐朝时,天下士族,崔氏始终排在第一位,在北魏时代,于中国北方,唯一可于之抗衡的是范阳卢氏,后来的“崔、卢、郑、王”、“崔、卢、李、郑”、“崔、卢、李、郑、王”、“崔、卢、王、谢”,都是崔、卢排在前两位。而郑氏,或排第三,或排第四,始终在“四姓”与“五姓”之内,只有王、李二姓在排列中有变化。综观“五姓”,自北魏至唐的名望与实力,以5分为制:博陵崔氏呈大幅上升趋势,打5分(16位宰相);清河崔氏呈小幅下降趋势,打4分(12位宰相);范阳卢氏呈中幅下降趋势,打3分(9位宰相)。缺乏标杆人物与重臣;荥阳郑氏呈中幅上升趋势,打4分(13位宰相);陇西李氏呈持平趋势,打4分(12位宰相);赵郡李氏呈大幅上升趋势,打5分(17位宰相);太原王氏程大幅下降趋势,打2分(10位宰相)。唐朝时,虽在“五姓”,但作为郡望——“太原王氏”这几个字的影响力有限,在整体上已大大次于崔、卢、郑、李。原因除了缺乏标杆人物与重臣外,还有自北魏时起就家风不显有关。
  在唐时,次于“五姓七家”的士族,是京兆韦氏(16位宰相)、河东裴氏(17位宰相)、河东柳氏(3位宰相)、河东薛氏(2位宰相)、弘农杨氏(11位宰相)、京兆杜氏(10位宰相)。前四个为“关中四姓”。而京兆韦氏更是“关陇集团”的重要核心成员;河东裴氏则是整个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家族,“懿夫百家郡望,四姓为先;天下氏族,莫如裴氏!”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东晋南朝四大侨姓王、谢、袁、萧中的一员,兰陵萧氏累世与隋唐皇室联婚,而成为“关陇集团”的重要成员,作为特殊分子,竟出了10位宰相,贯穿唐朝,其力量也不容忽略。
  依唐时上面诸姓之实力与名望,排名为京兆韦氏、河东裴氏、兰陵萧氏、京兆杜氏、弘农杨氏、河东柳氏、河东薛氏。

中国有哪些名门望族?

6. 中国有多少名门望族?

中国现存的名门望族:
1、名门望族“李”姓

唐朝国姓,全球第一大姓氏 ,人数极多,分布极广,全球人口总规模超过1亿人。2014年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显示:李姓人口有9276万,占全国总人口的7%。除中国外,在韩国、朝鲜、越南、东南亚、加拿大、欧美华人中李姓也是常见姓氏,尤其在加拿大,李姓为第一大姓,在韩国,朝鲜李姓总计人口超过900万,为第二大姓。

古代代表人物: 李世民。



现代代表人物: 李嘉诚。



2、名门望族“马”姓

马姓为中国较为常见的姓氏之一,在《百家 姓》中排第五十二位,在现今中国姓氏排行第19位。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之一。马姓先祖是2000多年战国赵国马服君赵奢,所以,赵奢为后世汉族马氏的始祖。发源地则在今河北省邯郸市。

古代代表人物:马超。



现代代表人物:马云。



3、名门望族“朱”姓

朱姓,明朝国姓,是当今中国的第13大姓,是人口超过千万的中文姓氏之一,拥有人口占汉族人口的1%以上。朱姓在百家姓中排列第十七位。朱姓曾在中国历史上建立过两个王朝,分别是明太祖朱元璋建立的大明帝国和五代十国时期朱温建立的后梁。

古代代表人物:朱元璋。



现代代表人物:朱镕基。

4、名门望族“刘”姓

刘姓为中文姓氏之一,中国大陆第四大姓,人口在7000万人以上,大约占汉族人口5.5%,在《百家姓》之中排第252位。根据户籍管理部门的“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NCIIS),刘姓是第四大姓。刘姓主要分布在中国本土地区。在韩国亦有分布。另外,根据日本可查档案记载日本第三大姓高桥氏出自中国刘姓,为刘邦后裔。

古代代表人物:刘备。



现代代表人物:刘强东。




5、名门望族“赵”姓

赵姓:宋朝国姓,是嬴姓十四氏之一,周穆王时造父为御,攻徐偃王,大破之,以功封赵城,子孙因氏焉。造父是天下赵姓之始祖,已有3000年的历史;另一支赵姓出自外族的改姓。当代赵姓的人口约2700万,为全国第八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2.3%。

古代代表人物:赵云。



现代代表人物:赵薇。

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南、河北三省,大约占全国赵姓总人口的36%,其次分布于黑龙江、重庆、江苏、云南、四川、陕西、山西、安徽、辽宁八省,又集中了大约12%的赵姓人群。



6、名门望族“范”姓

出自祁姓。以邑为氏,据《古今姓氏书辨证》和《元和姓纂》所载,帝尧裔孙刘累事夏王孔甲,赐氏御龙。后迁鲁县,至商为豕韦氏。商末国于唐,为唐杜氏。周成王灭唐,迁之杜邑(陕西西安东南),时称杜伯。周宣王杀杜伯,其子隰叔奔晋为士师,其玄孙士会担任晋国上军主将。

古代代表人物:范蠡

公元前五九三年,因战功升为中军元帅,执掌朝政。士会先得到封邑随(今山西介休),后来又得到封邑范(今河南范县),所以又称随会、范会,死后追谥武子,所以也称范武子。



现代代表人物:范冰冰

子孙遂以封邑范为姓,称范氏。范姓尊范士会为范姓的得姓始祖。范姓在中国位居大姓行列,位列新百家姓第51位,约有468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0.36%。范姓在台湾是第48位的大姓,约有7.2万人。

7. 中国现在还有没有没有名门望族啊

  有,比如,荣氏家祖:
  荣宗敬(1873年~1938年),名宗锦,字宗敬,江苏省无锡荣巷人。荣德生之兄,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荣毅仁之伯父,中国近代著名的民族资本家。早年经营过钱庄业,从1901年起,与荣德生等人先后在无锡、上海、汉口、济南等地创办保兴面粉厂,福兴面粉公司(一、二、三厂),申新纺织厂(一至九厂),被誉为中国的“面粉大王”、“棉纱大王”。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创办的荣氏企业是近代中国著名的企业之一。九一八事变后,日本的面粉和棉纱开始大量涌入中国市场,荣氏企业陷入困境。抗战后,荣氏家族企业虽然有所恢复,但远未达到战前的水平。
  荣德生 (1875~1952) 又名宗铨,江苏无锡开源乡荣巷人。前国家副主席荣毅仁之父荣德生,是我国著名的民族资本家。著《乐农纪事》。早年经营钱庄,后在无锡、上海、汉口等地开设茂新、福新面粉公司和振新、申新纺织公司等企业。至民国11年(1922年)已拥有12家面粉厂和4家纱厂(后申新纱厂增至9家),有“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之称,是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家之一。曾任北洋政府国会议员、国民政府工商部参议等职
  荣毅仁,1957年曾被陈毅副总理誉为“红色资本家”。1979年创办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开创了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的窗口。1986年底,被美国《幸福》半月刊评为世界50名知名企业家之一,是建国后国内企业家跻身世界知名企业家行列的第一人。
  荣智健,他的爷爷荣德生是中国棉纱大王,百年前,无锡荣宗敬与荣德生两兄弟,白手创业,贵为中国面粉和棉纱大王。他的父亲荣毅仁曾任国家副主席。荣是家中的独子。应邓小平之邀,他的父亲创办了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中信)。1986年,荣智健加入中信在香港的子公司——中国国际信托投资(香港)有限公司(香港中信),出任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后来,荣智健又买壳上市,香港中信收购上市公司泰富发展,更名为“中信泰富有限公司”。拥有中信泰富18%(3.8亿股)的股权资产是荣智健的财富主体。“没有人能够超越荣氏在中港两地政商两界的影响力。”无论圈外圈内都这样认为。

中国现在还有没有没有名门望族啊

8. 中国古代都有什么名门望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