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番锣鼓的简介

2024-05-19 04:35

1. 十番锣鼓的简介

 十番锣鼓的演奏者,多为民间职业性鼓乐班“堂名”中的乐手和寺院中的道士。不少民间艺人分散在农村亦农亦艺,他们随时可被“堂名”班主或寺院当家道士招聘去参加汉族民间婚、丧、喜、庆等活动的演奏(道士不参加民间婚礼的演奏活动)。每逢春节、中秋以及庙会、赛龙船等节日,汉族民间则广泛地组织自娱性演奏,在群众中有着深厚的基础。

十番锣鼓的简介

2. 十番锣鼓的介绍

十番锣鼓是创于京师而盛于江浙地区的汉族传统吹打乐种,主要流行于江苏省南部地区,以苏州、无锡为中心,南京、常州、上海等地亦很盛行。

3. 十番锣鼓的魅力

 十番锣鼓的魅力
  
   1921年,美国波士顿交响乐队的杰出小提琴家、指挥家兼作曲家爱希汉(1870—1942)携妻子和女儿专程来中国采访音乐。在盛夏的8月,他来到无锡,用了七个晚上聆听了当地著名的“天韵社”组织的各种民族民间音乐的演奏。他听后大为赞赏,并及时写了两篇文章在上海英文报上发表。事后又由民族音乐家杨荫浏译成中文发表在无锡当地的报上,内容都是对这些节目的赞赏和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
  爱希汉离开中国后又到日本、朝鲜等国去采访音乐。同年的11月,他从印度来信给住在无锡的美国朋友说,几个月来给他印象最深的是在无锡听过的“十番锣鼓”因此要求天韵社组织那些民间艺人再花半天工夫专门为他再演奏一次十番锣鼓。天韵社应允了。爱希汉就在12月初,将妻子和女儿留在印度,只身来到无锡,冒雪赶来专听这场十番锣鼓的演奏。从下午二时起,一直听到晚上七点半,然后马上登上八点半的过境火力返回印度了。那时还没有飞机可乘,为了再听短短半天十番锣鼓的演奏,坐了火车,还要赶乘轮船、汽车、跋山涉水来回数千里。送他上火车的路上,人们问他印象如何,他说很好,非常爱听,想不到只有八个人却能奏出如此丰富而深刻的音乐。又说对这种音乐,他只能说是一个爱好者,还说不上有所理解。
  “十番锣鼓”产生于明代江苏的民间,是一种以民族管弦乐器与打击乐器交相配合的一种民间器乐合奏形式,在世界上也是一种成功的组合且独具特色的形式。它是从民间多种声乐和器乐的乐种中吸取现成素材,加以利用,对其进行加工改编而形成的新作品。其结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在表达欢乐情绪上是相当成功的。所以它深受人民的喜爱。清代以来更是流行于全国各地,与当时民间音乐结合而产生了各具自己传统的风格与曲目。除苏南区广大城镇皆有流传外,浙江、福建、北京、天津、四川各地也都有独具地方特色的“十番锣鼓”。
   
  爱希汉在无锡欣赏十番锣鼓的轶闻已经是七十多年前的事了。可惜这样美妙动听的音乐却一直未能留下音响资料,至今在音像市场上仍无一张十番锣鼓的唱片或一盒磁带。尽速抢救和挖掘这一传统乐种。这不仅是无锡一个地区,也是全国各地凡有过十番锣鼓乐种流传的地区的共同任务。 
   

十番锣鼓的魅力

4. 十番锣鼓的历史溯源

十番锣鼓于万历末年(约1620年)在苏州一带流行,演奏者“堂名”在城乡各地相当普遍,仅古城区知名的“堂名”便有几十个,如在临顿路菉葭巷的“多福口”、十梓街的“荣和堂”,还有“永和堂”、“万和堂”等。明沈德符(1578―1642 )《万历野获编》曰:“又有所谓《十样景》者,鼓、笛、锣、板、大小钲、钹之属,齐声振响,亦起近年,吴人尤尚之。然不知亦沿正德之归。”明张岱(1597―1689 )《陶庵梦忆》称之为“宣传”,清叶梦珠《阅世编》称之为“十不闲”、“十番”。     明朝时余怀(字澹心,1616年生)所著《板桥杂记》中已提到万历(1573—1619)末年南京秦淮河一带游客演奏十番锣鼓的情景。清时钱泳《履园丛话》(1825年序) 所载:“忆于嘉庆已巳年(1809)七月,余偶在京邸,寓近光楼,其它与圆明园相近。景山诸乐部演习十番笛。每于月下听之,如云敖叠奏,令人神往。”可知十九世纪初叶,十番锣鼓亦在北京宫廷盛行。清李斗撰写的《扬州画舫录》(1893)中,还详细地记载了扬州虹桥“歌船”中演奏十番锣鼓的情况和乐队编制待点:“十番鼓者,吹双笛,用紧膜,其声最高,谓之闷笛,佐以箫管。管声如人度曲,三弦紧缓与云锣相应,佐以提琴。龟鼓紧缓与檀板相应,佐以汤锣。众乐齐乃用单皮鼓,响如裂竹。所谓头如青山峰,手似白雨点,佐以木鱼檀板,以成节奏,此十番鼓也。是乐不用小锣、金锣、铙钹、号筒。只用笛、管、箫、弦、提琴、云锣、汤锣、木鱼、檀板、大鼓十种。故名十番鼓,番者更番之谓。……是乐前明已有之。”从民间乐人演奏十番锣鼓的历史来看,亦可上溯到清中叶。如道士伍峻峰(1874年)从师于马秀泉(1835年左右);农民鼓乐团体“雅集”,曾在乾隆壬子(1792年)龙潭庵重修完毕时,在庵中戏台上演奏过此乐等等。因此,十番锣鼓至少在十六世纪已在我国南方流传。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