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造车,雷军同学请入座

2024-05-10 01:28

1. 小米造车,雷军同学请入座

   
   年轻人的第一辆电动车,终究还是来了。
        小米造车,一场没有PPT的狂欢  
   连续两天的发布会,因为小米造车迎来了新的高潮。
        
   3月30日下午,小米集团向港交所提交正式公告,正式进军智能电动 汽车 产业。具体信息如下:
    小米将成立全资智能电动 汽车 子公司; 
    首期投入100亿元人民币,预计10年内投入100亿美元; 
    雷军亲自带队,兼任该业务首席执行官。 
   在发布会上,雷军说, “这是我人生最后一次重大创业项目。我愿意押上人生全部的声誉,亲自带队,为小米 汽车 而战!” 
   当谈及造车初心的时候,他说, 在过去的75天时间里,他携团队进行了85场业内拜访沟通、与200多位 汽车 行业资深人士深度交流,并召开了4次管理层内部讨论会以及两次正式的董事会,最终才做出这个重要的决定——造车。 
   事实上,熟悉小米的朋友都知道,“车”与小米一直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早在2013年,雷军在个人微信公众号发表过一篇名为《Elon Musk是个酷同学》,同时还表示对“马斯克的特斯拉 汽车 很感兴趣。”随后,雷军还以投资人身份参与了小鹏、蔚来上市前的融资。
        
   换句话说,在小米 汽车 正式量产以后,雷军对于蔚来、小鹏的身份将从“股东”向“对手”转变。
   发布会前,小米官微做了一次调查,在近2万人的调查中,有92%的人表示愿意购买小米的车。
   不同于其它造车大佬,小米造车的悬念依旧是存在的。目前我们接触到的信息不多,无非就是一纸集团公告和一条雷军的微博,甚至连一份像样的PPT都没有。
   小米造车,造的究竟是什么?依旧需要带上一个问号。
        钞能力,小米 汽车 的“造车观”  
   想要造车的企业,都喜欢讲故事,这其中就包括即将造车的小米。
   发布会上,雷军一句“我们有什么?我们有钱!”,喊出了小米造车的底气。
   雷军称:“到2020年末,小米集团的现金余额达到1080亿人民币,所以进军造车,我们亏得起。”
        
   同时它还补充道,小米的造车企业将是一个全资子公司,不会引入其它投资者,资金上完全靠自己。换句话说,小米造车的起步资金,已经覆盖了蔚来李斌口中的200亿。
   当然单纯谈钱,还是太肤浅,在深思熟虑后,雷军给了我们这些理由: 粉丝群体、生态协同、工程师团队。 
    用户群体这里不用多说,给大家分享一些小米集团的数据。 
   2020年,小米集团实现智能手机出货1.46亿台,同比增长17.5%。截止到目前,小米IoT连接设备数达到3.25亿,同比增长38.0%。
        
   据 Canalys 数据,2020 年第四季度,小米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持续稳居第三,同比增速位列全球前五大厂商第一。
   另一方面,小米的“高端标签”也越来越明显。2020年,小米在大陆定价超过3000元或境外市场定价超过300欧元的高端智能手机,销量达到了1000万台。换言之,在 汽车 这一类大宗商品上,小米相比其它“异军突起”的品牌,也更有优势。
    其次讲的就是生态协同,在发布会上,除了品牌和用户,雷军提到最多的便是生态优势。 
        
   正如雷军所说,之所以让这家造车公司100%独资归属小米,就是为了更充分彻底的进行生态协同,从而让车与小米的智能设备实现无缝衔接,进而打造一个完整的生态链。试想一下,在日常出行的时候,车、手机、平板能够实现互联互通,这将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最后就是小米集团的工程师团队。 
   据有关媒体报道,目前小米造车团队已经独立办公,并有多个小米内部团队负责人并入造车业务,其中就包括人工智能部的多位管理人员。
   借用雷军的表述,虽然小米属于新入局的品牌,“但我们有如饥似渴的学习能力、优秀的工程师,也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和资金。”
        造车不易,小米摸石头过河  
   有机遇,必然就存在挑战。
   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造车新势力,造车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毕竟在早前,蔚来李斌还获得过“最惨的人”的称号。
        
   虽然新能源 汽车 相比燃油车时代的门槛有所降低,但造车毕竟不同于消费电子产品,无论是难度还是涉及的产业链环节都更为复杂,所以摆在小米面前的首要问题就是产业链。
   相比手机的流水线生产, 汽车 的生产工艺要更为繁琐,除了机床设备的研发和调试,冲压、焊装、涂装、总装这些环节也是不可避免的。
   其次就是产品的定位问题, 目前无论是特斯拉,还是蔚来、理想、小鹏等品牌,在量产 汽车 的时候,都有一个定位的标签。 
   再者,生产制造是一个长期投入的过程,如果没有一个准确的方向,很容易就造成“竹篮打水一场空”的尴尬境地。
        
   以生产模式为例,小米 汽车 是自建工厂还是选择代工?这同样值得思考
   目前由于不少品牌产能过剩, 对于资金不充足的企业来说,绝大多数新势力都是采用代工的方式。一是可以节省建厂的资金流,二是可以降低生产制造的风险。 
   当然,对于不缺钱的小米来说,这两种方案似乎都可行。毕竟在技术的收购上,恒大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市场就这么大,想要快速破局,就必须要从这些车企面前绕过去,弯道超车!
   不难看出,哪怕小米 汽车 是一个“富二代”,它同样需要面临父辈创业的艰辛。
     写在后面的话  
   小米造车就像《狼来了》一样,传着传着就成真的了。从雷军的话语中,我们听到了小米造车的底气,同样也感受到了小米造车的实力。正如雷布斯所说,“10年前的小米只有三五个人七八条枪,今天小米已经有一点点积累,是值得大干一场的时候。从此刻开始,雷军又成了新赛道的“新同学”。

小米造车,雷军同学请入座

2. 小米造车是留后手,给雷军一个失败的机会

【导语:在手机和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领域,小米能够享受到的边际效应已经越来越少,进一步做大做强自己面临的阻力和困难则越来越大。进军 汽车 行业,对于小米来说,无疑给自己留一个后手。】 
  
 撰文|张弛、编辑|康乔
  
 
  
  
 屡次辟谣之后,小米造车终于得到官宣。在国内互联网公司、房地产公司以及 科技 巨头纷纷强势进入 汽车 行业之后,小米也终于加入这个大军。作为国内主要的手机厂商之一,小米集团层面发布公告,正式立项智能电动 汽车 业务,小米 汽车 马上就要到来。小米将成立一家电动 汽车 全资子公司,并由小米掌门人雷军挂帅。该公司首期投资达到100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10年投资额将达到100亿美元。财大气粗是人们对雷军那番表白的直观印象,但是除了两个100亿,小米并没有透露更多关于未来 汽车 规划的信息,更多细节还有待小米在今后的发布会上给我们揭晓。
     
 
  
  
 在小米官宣造车的信息发布之后,不少人士并不看好小米在新能源 汽车 的前景。从小米内部看,其在 汽车 行业的积累远不如和它类型较为相似的百度、阿里、腾讯和华为,在智能网联 汽车 领域的布局远不如这些同行。从外部大环境看,目前的新能源 汽车 行业的竞争已经堪称惨烈。在几乎所有车企都已经将电动车以及智能网联领域作为企业重要投资领域之后,在全球最大的 汽车 市场,小米需要和全球最顶尖的技术来正面PK。无论是特斯拉,还是蔚来,亦或是大众的MEB,还有无数即将到来的新能源车型,对于小米来说都不是容易挑战的对手。
     
 但对于小米来说,在 汽车 新四化时代的变革前,进军 汽车 行业是其百年不遇的最好时机。一方面,在手机和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领域,小米能够享受到的边际效应越来越少,进一步做大做强自己面临的阻力和困难越来越大。尤其是前段时间在被美国政府一度认定为和中国军方有联系之后,意味着小米也随时可能面临美国政府的打压。一旦遭遇华为一样的被断供芯片之后,小米最为依赖的手机业务短时间内也会遭遇重大影响。因此进军 汽车 行业,对于小米来说,无疑给自己留有一个后手。
     
 另外一方面,这几年来,小米投入大量的资金构建了自己的小米生态,在空调系统、大屏触控、点烟器、扶手箱、充电口、行车记录仪等等 汽车 内饰相关的领域,小米都可以迅速拿出品质不低的产品。但对于现有的主机厂来说,小米很难切入它们的供应链,或者说主机厂主动对这些零部件进行升级的动力并不大。所以与其苦苦去争取项目,还不如自己造车,将自己的硬件生态直接部署到自己品牌的车型上,进一步打响小米生态链的品牌效应。还有一点不得不提的是,雷军旗下的顺为资本从2015年开始就相继投资了蔚来和小鹏两大车企,如果在去年还持有这些公司股票的话,那雷军也是赚得盆满钵满。只要能够做出自己的特色,小米并非没有机会在新能源 汽车 市场上站稳脚跟。
     
 
  
  
 对于小米造车,业内人士看衰的比较多。不过,如果小米用自有资金,不靠地方政府投入特别的税收或者土地资源,那就不必对这种行为进行指摘。在昨天的发布会上,雷军也是反复强调小米当前手上拥有超过1000亿的现金储备。手握这么大笔现金,如果小米愿意,投入在造车领域完全没有任何问题。相比于其他房地产公司进军新能源 汽车 行业,还没有卖车之前,就先开始在低价购得的土地上建好配套的房子开始卖房,小米并不会侵犯到 社会 的利益。就像之前吉利创始人李书福在造车初期就曾疾呼:能不能给我一个失败的机会。
     
 小米造车,很有可能采取之前百度、阿里造车的模式,和传统车企或者新势力造车企业合作,应该是一个能够快速实现量产交付的捷径。之前包括宝沃、长城以及开云都和小米传出过绯闻,成为小米进军新能源 汽车 行业的代工者。最终小米代工会花落谁家目前并不好说。但对于小米来说,能否找到一个合适的市场切入点,开展错位竞争,战略性地避开特斯拉等强劲竞争对手是一个上策。
     
 
  
  
 小米的加入,其实具有比较强的行业指标性。小米肯定不会是跨界进入造车行业的最后一家企业。如果寻求整车厂代工这条路被证明可以走得通,那以后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拥有一技之长的企业通过这种投入相对较小的模式来进军 汽车 行业。对于传统车企来说,这种模式对自己最大的伤害无外乎是自己在整个产业链中的地位被进一步弱化。在线上直销已经成为越来越多新势力造车企业选择的销售模式之后,传统的 汽车 销售渠道的作用已经被极大地弱化。
     
 随着代工模式的兴起以及被接受程度越来越高,传统主机厂也将沦落为一个总成级别的供应商。如何捍卫自己的地位,将成为吉利、长城这些传统车企需要思考的问题。同时,随着苹果、小米加入 汽车 行业,蔚来、小鹏这些新势力企业的地位也将受到挑战。毕竟在吸引年轻消费者,进行客户运维方面,小米的粉丝比蔚来、小鹏要高出不少。
  
 
  
  
   点评  
  
    小米还是造车了。小米之前,也有同为手机、电视供应商的乐视造车的惨痛教训,对于小米来说,前车之鉴历历在目。造车要遵循小步快跑的方式,逐步推进,否则摊子铺的太大,无论有多少个亿都会难以收场。这点,精明的雷军只要头脑不热,肯定会懂。依托国内目前比较成熟的市场和供应链,小米并非完全没有机会。

3. 小米造车,雷军面临四大挑战

  前一篇文章为读者分享了有关雷军如何打造小米 汽车 ,这篇文章主要讨论小米 汽车 面临的四大挑战,个人思考,期望能抛砖引玉。 
     挑战一,需要提高羸弱的品牌力。  
    小米手机做了超过了十年,赢得了“性价比”的标签,但同时也被戴上了“中低端”的帽子。尽管雷军屡次想把小米品牌高端化,推出双品牌战略,“红米”往下走主打性价比,“小米”往上走做高端,但是在高端手机市场始终没有打开局面,这也是雷军的心结。 
    这与小米手机在发展前期极力推广的“性价比打造爆款”的小米模式息息相关,在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标签一旦被打上,就很难在用户心中改变,需要在售价、品牌、市场、渠道、广告、推广等方面全面调整。 
    依靠当前小米的品牌力去打造 汽车 没有太多优势可言,特别是小米 汽车 直接进入A级和B级的中低端市场,体量虽大,但长期被合资品牌占据,已是红海。 
    要想在竞争激烈和成熟的细分市场中立足,仅仅依靠“性价比”是不够的,在这个细分市场的家用 汽车 ,用户对品牌认知度十分敏感,不仅合资企业深耕多年,自主车企也已经杀得头破血流。 
        挑战二,需要重新打造供应链。  
    雷军在2011年做小米手机的时候,写下了两个挑战:一是资金门槛,二是供应商关系。如今造车的资金门槛已经解决,但是对于供应链, 汽车 人参考认为依然是很大的挑战。 
     汽车 的供应链远比手机复杂,研发、质量、量产的要求远远超过手机,把管理手机供应商的方式照搬在 汽车 上肯定不行。 
    越是顶级的公司,和新品牌合作越是慎重,作为一家新公司,小米 汽车 大概率也会遇到核心供应商拒供的窘境。 
    此外,小米 汽车 还必须要理清零部件优先级,电动化的三电电池、电驱、电控,是否自己做,电芯产能如何保证;智能化的芯片和操作系统谁来开发,特别是自动驾驶计算平台,是车企和供应商的必争之地,没有长时间积累很难做起来。但如果外包,和华为或百度合作,核心的东西也就没了。  
        挑战三,缺乏车规级的经验。  
    互联网思维的本质是一边试错、一边完善产品,但这与 汽车 的开发完全不同。 
     汽车 产品,特别是与安全有关的硬件、软件是不能试错的,手机一旦出错,重启是最好的方法;但 汽车 一旦出错,直接与用户安全底线息息相关。 汽车 上市之前必须经过大量路试,在这一点上小米是是没有经验的。 
    从车规级过渡消费级很容易,但反过来,从要求低的到要求高更难。代工也好,采购也罢,小米必须紧密依靠其合作伙伴的支持。 
        挑战四,商业模式有待验证。  
    小米手机的商业模式是硬件不赚钱,等量起来通过降成本赚钱,但 汽车 的出货量远远低于手机,使用周期远高于手机,这个模式在 汽车 行不行得通需要探讨。 
    软件的盈利,手机靠的是服务费、应用商店提升和广告等费用,取决于用户长时间的使用。但是 汽车 ,使用时长和频次远低于手机,除非用户在 汽车 中可以完全摒弃手机,否则现有的车载软件,会制约小米生态的发展。 
    而依靠自动驾驶套件进行盈利,目前还难以判定。 
     汽车 人参考一直在思考,苹果宣布做 汽车 已经这么多年,无论技术实力、资金、准备时间都比包括小米在内的新玩家强,为什么迟迟不官宣和发布?从手机到 汽车 ,本身就不易。 

小米造车,雷军面临四大挑战

4. 是谁逼小米造车的?

 【太平洋 汽车 网 行业频道】“这是我最后一次重大的创业项目”,在小米春季新品发布会上,雷军表示愿意赌上自己全部的战绩和声誉“为小米 汽车 而战”。
      2015年,被频繁问及是否会造车的雷军在一次演讲中表示:未来三五年内都不会造电动车,不是不看好,是精力有限。如今来到了第六个年头,雷军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小米正式进军智能电动 汽车 行业(点击查看:终于官宣了!小米投资100亿进军智能电动 汽车 )。而这一次,雷军表示至少需要全力冲刺五到十年。
       《见证》是什么? 
   《见证》是太平洋 汽车 打造的行业栏目,在这里与网友们共同见证 汽车 行业大事件。揭开热闹喧哗的表面,我们将一起探究行业大事件的因果以及本质,思考未来更多的可能性。
    是这个时代 
    在这个时代大浪潮面前,小米将何去何从? 
   作为持续两天的发布会的压轴,雷军讲述小米决定造车的历程可谓是真情流露,也让观众动容。对于决定造车,雷军将其称之为小米的一次蜕变。而在宣布决定之前,雷军讲述了自己的三次蜕变。
   1998年,还认为自己会写一辈子程序的雷军被迫担起了CEO的重任,他做好了随时回到自己热爱的程序员岗位的选择,可惜,一位同事不小心格式化了他的电脑和备份的硬盘,多年来辛辛苦苦写下的代码瞬间清零,也断绝了雷军回去写代码的退路。雷军就这样被迫蜕变成一个称职的CEO。
   对于小米造车,雷军这样描述:树欲静而风不止,在这个时代大浪潮面前小米将何去何从?
      这是一个时代大背景下没有退路的选择。1月15日开始了对电动 汽车 行业前景的调查,雷军描述自己对董事会的这个决定的感受:内心拒绝,感觉小米还要在手机行业继续深耕,一如当初刚刚走上CEO岗位的他。
      但智能生态时代的大浪潮已经不容他有退路了,作为小米负责人的雷军必须要思考小米何去何从。
   如今的小米已经拥有了最完善的智能生态,从智能手机到智能家居到智能办公用品。而在智能出行这一领域,同行已经开始了布局,苹果 汽车 只差临门一脚,华为布局了从智能座舱到自动驾驶等众多领域,志在成为智能 汽车 时代的世界级Tier 1供应商......
   发布会上,雷军展示了小米打造的“第一台 汽车 ”,为了满足一位米粉用“一辆有着全套小米智能家居的房车环游中国,感受一下行走的智能生活”的愿望,小米工程师耗时3个月改造的一部房车。
      房车显然不会是小米的目标产品,但“行走的智能生活”显然打动了雷军。智能生态时代,智能出行已经是民心所向,在智能出行领域,小米不得不有所行动了。
   “智能 汽车 就是一部大手机装了四个轮子”,发布会上雷军借朋友之口说出了这句话,也是他说服自己造车的理由。
    是雷军自己 
    有了一点点积累(1080亿现金储备)的雷军还是当年那个一往无前的雷军吗? 
   2007年,雷军经历了人生又一次大的蜕变,从创业者成为了天使投资人。雷军自己早年因为融资难,被迫把自己创办的国内最早的电商平台之一的卓越网卖给亚马逊。这段经历,让雷军希望通过自己的一点努力,给后来的创业者多一些机会。
   多年后,雷军拜会了亚马逊总裁贝佐斯,贝佐斯见他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没有照顾好你的卓越”。回忆这段往事,雷军有些动容。如今的小米已经是世界第三大手机品牌,世界500强企业,但看得出雷军依然怀念早年连续创业的经历。
   “ 汽车 行业非常复杂,投资巨大且回报周期很长,很容易就陷入泥潭”,“别人已经在电动 汽车 行业经营了至少五六年,你们这个时候进入太晚了”。朋友对雷军的忠告也是雷军自己犹豫的缘由。
   但是小米创建之初可谓一无所有,靠着几个人挑战世界级的巨头,小米成功了。今天的雷军不再是一无所有,今天的雷军还是那个一往无前的雷军吗?
      创业的艰辛雷军当然清楚,对于自己是否还有当年的勇气、决心以及体力和精力的投入,雷军也很好奇。于是雷军做出了最后一次重大的创业项目的决定,小米正式进军智能电动 汽车 行业。
   “如今小米有了一点点积累”,雷军很凡尔赛的在背景墙上打出了现金储备1080亿的字幕。为了造车,小米拿出了100亿美元(约合657.16亿人民币)供未来十年小米在造车项目上使用。
      同时“为了更好的为米粉提供更完整的智能生态”,小米 汽车 决定采用全资的模式,拒绝了大量外来投资。看得出小米对于智能出行赌上了多大的筹码,这也是小米为什么选择造车,而不是成为 汽车 智能生态的供应商。不过对于未来小米 汽车 以什么方式生产,是自建工厂还是选择代工,发布会上并没有明示。对于外界传闻的与长城等企业谈判代工的传闻,小米方面也没有做出回应。
      而小米 汽车 的CEO,当然是由雷军亲自担任,这是小米的一次蜕变,也是雷军对自己的一次挑战。
   对于造车的准备,雷军提到了三个点:我们有钱(划掉,没有这条)。雷军提到的三个点是:团队如饥似渴的学习能力、庞大而优秀的工程师团队以及时间,小米做好了在造车上全力冲刺至少五到十年的时间的准备。
      雷军说小米要造的,是让大家惊喜的好车,是和手机以及整个生态链打通,提供无所不在的智能体验的智能电动 汽车 。
    是你! 
     2016年,小米手机面临销量下滑、口碑下滑的巨大危机,从程序员起家的雷军开始亲自带队重整手机业务,雷军开始了从软件到硬件的有一次蜕变。如今,小米重回手机销量世界前三,说到这里雷军开心的笑了。
   这次蜕变让雷军见识到了制造业的不易,而要把软件和硬件相结合,这个难度要增加十倍以上。进入造车领域,雷军是带着敬畏来的。
   相比此前很多跨界进入造车领域网络上的一片声讨,小米官宣造车后,大家的反应好像“温柔”了很多。
      确实,在众多 科技 行业巨头纷纷进入造车领域后,小米官宣造车已经完全不显得违和。而从2013年雷军两度拜访马斯克,并成为特斯拉车主后,小米要造车的传闻就成为了每年都不会缺席的话题。
   不过,大家对于小米官宣造车表现出的和谐,显然不只是因为习惯了。发布会前小米发起了一项对造车支持度的调查,受访的上万人中支持率高达92%。
      这些年来,小米不仅仅是在手机上表现出色,小米电视、小米智能音响甚至到小米智能插座等等,小米打造的智能生态全家桶包罗万象,并且得到了不俗的口碑。
   而对于小米 汽车 ,米粉发出了“只要小米敢造他就敢买”的豪言。有互联网和硬件的基础,又有如此捧场的米粉,雷军又怎能不被打动?
    结语 
   截止目前,除了发布会上提及的信息,小米 汽车 究竟会是怎样的一台车还没有更为详细的蛛丝马迹可考。不过无疑,智能化以及融入小米智能生态会是新车最大的亮点之一。
      雷军表示,目前小米有约一万人的工程师团队,而在未来一年,这个规模会再增加五千人。虽然不能认定增加的五千工程师全部是为造车项目负责的,但小米 汽车 确实会拥有一支庞大的研发团队。
   但至于小米 汽车 何时才能来到我们身边,可能真的需要三到五年。雷军在发布会上表示,只要你愿意等,我们会尽早拿到大家面前。(文:太平洋 汽车 网 郭睿)
   往期《见证》系列回顾
   见证 牵手吉利造车 百度在说一个性感的故事
   见证 造车新势力的2020年:从新手成长为一股真正的势力
   见证 别克量产版V2X:大势所趋,先行一步
   见证 | 宣称“不造车”的华为,走了比造车更难的路
   见证 | 募资15亿美元 小鹏 汽车 登陆纽交所

5. 关于“小米造车”,雷军有太多纠结与惟一关心

 “造车,将是我人生最后一次重大的创业项目”。
   3月30日晚,雷军在主题为“生生不息”的小米新品发布会上如此说道,言语中既有对于造车项目的热切期盼,但更多的似乎还是“没有任何后路可言”的毅然决然。
   值得一提的是,新品发布会开始前两个小时,小米突然发布了一项正式决议:小米智能电动 汽车 项目正式成立。这也意味着,在过去3个月里,对于传闻一直“半推半就”的小米终于决定“下场”造车。
   那么,在这场接近3个小时的新品发布会上,雷军究竟透露了哪些关于造车的关键信息?
    “纠结”的决策与“米粉”的鼓舞 
   对于造车,雷军坦言是一个无比纠结的决策。
   “有时候白天觉得有100条能做,但晚上一冷静,又给了自己100条不能做的理由。”雷军在发布会现场表示。
   据雷军介绍,自1月15日起,小米开始认真调研造车,并且听了很多意见,“一大群拼命劝我造车,说小米对硬件和互联网都很懂,完全不理解你们不造车,你想一想,你们的同行都在做,你不做就落伍了,但那时我还只想做手机。”
   “当然还有很多反对的声音,他们告诉我说 汽车 工业非常复杂,投入巨大无比,动辄几十亿、上百亿,周期很长,很容易翻船,你们是外行,搞不定的,别人的电动车都搞了五六年,现在是不是晚了。”雷军表示。
   而对于这个纠结的决策,雷军认为是广大“米粉”给了他勇气和决心。
   发布会上,雷军指出,在去年年底的“雷军的新年愿望”活动上,一位米粉的愿望是开着全套智能小米房车周游中国,这一个小愿望对他触动极大。 
   “很多米粉特别喜欢车,只要米粉需要的,就是我们该做的。”雷军表示。
    小米造车将是全产业链投入 
   在此次发布会上,雷军重新解读了关于小米造车的公告,指出了三大关键点:
   第一,小米将在10年内投资100亿美元,换句话来说,小米管理层有权在10年内调动100亿美元用于智能电动车领域,雷军特别指出,这是在规划之初就下达的“硬指标”。
   第二,雷军重点强调,为了更好地为消费者提供完整生态体系,小米造车将以全资的模式来干,所有钱都小米自己出。
   换句话来说,小米造车将是全产业链的投入,可以预期的是,不同于很多企业寻找代工生产,未来小米将极有可能采取自建工厂的模式。
   “在启动项目前,很多投资者都来问我有没有投资的机会,我收到过各种各样的投资方案,但是经过我们的反复考虑,我认为只有将所有生态环节全部拉通,才有可能给米粉带来全新的体验。”
   最后,雷军表示,自己将亲自带队,做全资公司的CEO。
    具备四大造车优势 
   事实上,对于造车而言,雷军也在发布会上表示,自己也接收到很多“负面能量“,但是其仍旧认为小米造车具备不小的优势。
   首先,雷军就指出,对于造车,小米亏得起。“我们有什么,我们有钱!”雷军在发布会上表示。
   3月24日,根据小米2020年财报显示,其年度总营收为2459亿元,同比增长了19.4%,其中经调整后净利润130亿元同比增长12.8%,现金总储备超过了1000亿元。
   “在拥有现在的现金储备基础上,不打一场硬仗,简直愧对米粉。”雷军在发布会上表示,在过去的75天,小米举办了85场业内沟通,与200多位 汽车 资深人士研讨,内部开了4次管理层深度讨论会以及2次董事会。
   此外,雷军认为,小米所拥有的全球万人研发团队,全球前三的手机业务以及全球最好的智能生态系统都是支持小米重新创业的重要基础。
   “我非常清楚造车的风险,动辄就是上百亿投资,至少3-5年的投入。但是我也在想,我们今天的小米,已经不是10年前小米,当时只有3,5人的团队,而凭借今天小米的积累,值得我们大干一场。”雷军表示。
   “我已经做好5-10年的准备 ,并且怀揣着对于造车无比的敬畏进入这段全新的征程。“雷军表示,经常有人会问他压力大不大,但自从他下定决心的这一刻起,就只关心小米能不能做出感动人心的好车。
     校对:丁晓

关于“小米造车”,雷军有太多纠结与惟一关心

6. 武汉高度重视小米造车计划,你会选择小米产品吗?

我会支持小米产品,将来我会选择小米牌电动轿车。
从高中毕业开始,我用过多个品牌的手机,包括vivo、小米、苹果、华为等等。在众多的手机品牌中,我认为小米手机的性价比最高,特别是红米,简直是性价比之王。它的价格在1000元左右,但配置和内存完全是1500元级别的。且小米手机定位准确,分割出红米系列作为中低端手机,同时继续维护小米手机的高端定位。两条线运营的模式,成功将红小米品牌做大做强。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一句口号:为发烧而生。原本这是小米手机的口号,不过后来这成了一个“梗”,因为前几代小米普遍存在发热的情况,但这一问题在小米4上就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不仅如此,小米手机的横空出世将苹果、三星等国外智能机的价格拉低了一个档次。毕竟有一个国产的竞争对手不但价格便宜性能还十分出众,国外的智能手机想不降价都行,否则就会面临客户流失。
不仅是国产的小米手机,国产汽车近年来也是十分争气。过去十年,大家对国产车的印象一直是破、技术差、安全性没有保障等。但是,大家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国产车的发展,以风靡全国的哈佛H6和长安CS系列为例,它们的发展有目共睹。在国产车的发展过程中,合资车的价格不断下降。换句话说,小米手机、国产汽车等国货的不断发展,拉低了合资商品的价格,让老百姓能用上价格更低、质量更好的商品。
小米造出电动汽车之后我肯定要去买一台,不为别的,就为支持雷军的爱国之心。要知道,造电动车是个“无底洞”。要投入多少还是个未知数,雷军估计未来十年小米集团会投资一百亿美元。既然风险未知,雷军为何还要义无反顾地进军电动轿车领域?这当中有爱国情怀在里面。
当然,雷军造车不是光凭一腔热血。目前,小米集团与汽车有关的专利已经达到834件,这说明小米集团已经有一定的技术储备。同时,造电动车对企业来说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列如百度自宣布造车以来股价已经上涨60%左右。这是一个经济增长的风口,雷军肯定不愿意放弃。
综上所述,将来我肯定会选择小米产品,会买一辆小米牌的电动汽车。

7. 武汉称高度重视小米造车计划,他们的产品性能好不好?

小米的产品这几年做得还是很不错的,根据第三方的数据,小米已经成为了中国手机市场的冠军,这也体现小米的产品还是很受欢迎的。这段时间,媒体圈几乎被小米要造车的消息刷屏了。不少米粉们都非常期待小米的汽车,尤其作为一家以性价比为主的公司,雷军究竟会带给大众一辆什么样的汽车,还是非常让人期待的。不过不同于手机,汽车的研发周期非常长,短期内大家可能还看不到这辆车出现。

但作为小米公司的第二总部城市武汉,此时已经按耐不住了。在回复网友提问时,武汉市经开区政府官方账号回应表示,目前已经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对接小米公司,希望能够争取到汽车产业合作的机会。其实这些年,地方政府对汽车产业一直是非常追捧的态度。

去年合肥市政府作为战略投资方在最关键的时候,投资了蔚来汽车,把蔚来从生死边缘拉了回来,并且凭借和蔚来的合作关系,在合肥打造了一个千亿级的汽车产业群,可以说合肥这次的投资是大赚一笔。其他城市看到这一幕也是纷纷羡慕,尤其是小米作为一家已经上市的企业,其能带给任何一座城市大量的就业机会,这让很多城市所梦寐以求的。

参考资料:
针对网友建议将小米智能电动汽车引入武汉的留言,4月1日,武汉市经开区回复称,高度重视小米官宣造车事件,已第一时间成立工作专班,将主动、热情对接小米,争取合作可能性。
3月30日,小米官宣造车。消息一出,引起了网友关注。不少武汉网友在武汉城市留言板里建言称,小米创始人武汉大学毕业,小米总部落户光谷。近日小米宣布小米智能汽车项目成立。开发区是否可以用自身优势,走出去,引进小米智能汽车落户开发区,这样又可以引进高技术人才,落户开发区!共同建设开发区,提升开发区实力。

武汉称高度重视小米造车计划,他们的产品性能好不好?

8. 小米会和谁合作造车?

暂时还没有消息。
根据雷军透露,小米造车的消息传出后,有很多投资大佬找到雷军,希望可以参与投资,不过皆被雷军拒绝了。他还强调,小米造车均由自己造血投资,不接受外部投资,以确保小米智能汽车更好融入自有生态。
雷军的确有这样的底气拒绝投资,因为小米拥有巨额现金。2020年底小米集团有现金余额1080亿元,这成为他决定造车的重要原因之一。从设计到量产通常需要三年至五年,或许到了2025年,消费者即可买到小米汽车。

发展历程
2014年4月初,有媒体称在中国车联网大会上,雷军表示,小米与某知名车企秘密研制的小米纯电动汽车预计最快2015年即可实现量产;4月5日,雷军通过其个人微博对小米汽车的新闻进行澄清,小米没有计划做电动汽车,会持续专注在智能手机等核心业务上。
2021年3月30日,雷军宣布小米集团将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负责智能电动汽车业务,首期投资为100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10年投资额100亿美元。集团首席执行官雷军先生将兼任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的首席执行官。
2021年4月1日,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申请注册“小米汽车”商标,国际分类为手工器械,注册号54856491,商标状态为商标申请中。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