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联51年的东方红卫星,现状如何,中国还能接它“回家”吗?

2024-05-18 00:53

1. 失联51年的东方红卫星,现状如何,中国还能接它“回家”吗?

  你知道中国发射的第1颗人造卫星叫什么名字吗? 它什么时候完成的发射任务呢?它在被研制的过程中又遇到了哪些困难?而它现在的处境又是如何呢?
      其实中国发射的第1颗人造卫星,是1970年4月24日发射成功的 东方红1号 ,它的代号是DFH-1。它的总设计师叫做孙家栋,整个研制团队的团长是现代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 而它的卫星类型是科学实验卫星工程,代号为581和651任务。 
   东方红1号搭乘的发射火箭叫做长征一号,它发射的地点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关于东方红1号的故事,还要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讲起。 
   1957年10月4日,人类向太空中发射了第1颗人造卫星,这个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是苏联。美国看到了这个消息之后,当时也非常的慌张。 他们紧随其后,赶紧在1958年1月下旬的时候发射了一颗人造卫星,并取名叫做探险者1号。 
   这两颗人造卫星上了天空之后,也鼓舞了很多国家要赶紧加入 探索 太空的行列。紧接着中国政府也开始对该 探索 事件提高了重视程度, 然后中央就开始给时任国家副总理的聂荣臻颁布了任务,说要赶紧研制一颗属于中国的人造卫星。 
        既然有了这样的概念,那么国人也不可能会坐以待毙。于是有很多爱国的著名科学家就开始纷纷联名上书,说只要祖国需要,就一定会奉献自己。 于是像钱学森和赵九章这样著名的爱国主义科学家,就递交了自荐书。 
   1958年5月下旬的时候,国家当时召开了八大二次会议。伟人毛主席就在这次会议中提出, 为什么苏联和美国早就已经把人造卫星抛到了太空中,而中国人民不愿意去尝试搞人造卫星呢? 
   这句话一出,国人便开始纷纷陷入对大家拥有人造卫星的期待中。 1958年7月份到8月份之间,中科院赶紧去响应号召,马上就成立了581研制团队。 
   担任这个团队组长的正是钱学森,而副组长就是和他一起联名上书自荐的赵九章,这个研制人造卫星的计划,有了一个代号叫做581。但那时中国从来没有搞过人造卫星, 甚至说连一个像样的火箭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时都没有。 
   在该领域中,中国于那时候在国际上的排名是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的。1958年10月份赵九章就向组织提交报告说,我们要不要去苏联去看看, 看看他们是在人造卫星研制过程中有怎样可以吸收的经验。 
   然后组织就同意了赵九章这样的提议,赵九章就带着自己的研制小组,编辑成了一个讨教小团队。 然后他们就前往了苏联,进行长达70多天的讨教。 
   可是等到赵九章回来的时候,他们却冷静得可怕。因为赵九章在自己的报告中写道,苏联人认为人造卫星它不是一个简单的科研工作。 它是一个对国家综合国力要求很高的超级大工程,而且对专家要求也比较高。 
      说,如果一个国家在工业和经济等方面的发展,只要有一个出现薄弱的情况。 那么这个国家想要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那绝对就是天方夜谭。 
   赵九章这样子写自己的报告,其实并不是在传达负能量,而是在现实面前他必须要显得理智。 所以他在分析了这种情况之后,又赶紧在自己的报告中向组织提出了一种新的建议。 
   说国家倒不如把更多的科研力量转移到 探索 火箭这方面来,说只要中国人有了自己的实力比较强劲的火箭的时候, 再去把注意力放在人造卫星的研制方面去,那么效果说不定会更好。 
   这一份建议得到的是组织怎样的回应呢?1959年1月下旬的时候,以邓小平为首的国家高级领导人, 就对这件事情做了充分的考量,并且给出了最新的指示。 
   说卫星暂时不放,与国力不相称。这句话的意思就是518研制计划不可以被搁浅,中国人也应该训练出一支 探索 太空的奇兵组织,鼓励大家不断的去 探索 卫星的发展。 所以在这样的号召之下,国内就开始出现了 各 个空间环境模拟实验室。 
   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开始不断地写信给中科院,说他们愿意加入到人造卫星的实验团队当中,并且不以索取高额工资为辅助条件。 这样的好消息还有很多,比如说在中国境内就有越来越多的商人以及爱国人士纷纷向中科院开始捐款。 
    这就导致除了党组织在不断拨款之外,还有很多爱国人士纷纷向该研制团队捐款,这进一步鼓舞了大家继续研制人造卫星的决心。 
      既然不缺钱也不缺人了,那么中国人在研制人造卫星的时候还缺什么呢? 缺时间。 1965年到1968年时,中国在研制人造卫星的时候又从581任务转变成了651任务。
   那么651任务是什么意思呢?651是指1965年,中国人研制卫星的计划, 它只不过是时间往后推了,和前面的任务目标其实是差不多的。 
   但是在651时期,中国人的信心是呈几何倍增长的一个状态。因为那时候中国境内的经济发展情况还算不错,已经有了好转的趋势。而且中国人还拥有了中程导弹, 这就标志着那时候祖国的综合国力已经大幅度提高了。 
   虽然没有像2021年这么空前伟大,但在那时看来,国人已经感觉到大家具备研制卫星的条件。所以在1965年时,身为科研团长的钱学森终于提笔写下了一封报告书, 他在信件中明确向组织报告,当下国人已有条件继续研制卫星。 
   1965年5月,中央专委结合当时中科院提交的相关报告,作出综合分析和决策,决定要让中国科学院继续负责卫星工程总体设计以及后期的技术发展。等到第2年时中科院接受国防部的建议, 在该研制目标和发展步骤中提供了三个有效可实施的发射方案。 
      中科院派出单独的监测小组,对这三个方案进行了汇总。并且他们还额外向组织递交了卫星轨道选择以及地面观测网建立等方面的论述报告, 全面分析了中国人发射人造卫星的可能性。 
   1965年8月2日,经中央批准卫星研制正式立项。中科院结合当时的情况又进行了组织调整, 将之前的研制团队具体分成了三个研制大类。 
   一个是卫星工程任务领导小组,担任组长的正是赵九章。第2个大类是设计组,赵九章依旧担任组长。 第3个大类是卫星工程任务办公室,主任叫做陆绶观。 
   10月20日,人们迫切地想要看看国人在研制人造卫星时已经取得了怎样的进展。 于是中国科学院就主持召开了关于第1颗中国人造卫星的方案讨论会。 
   参加该次会议的有中国国防科委、国防公办等重要国家单位,他们派遣的代表人数超过120人。 会议中,由中国科学院专家为代表专门向这些参会人员报告了中国第1颗人造卫星的总体方案以及设计结构和之后工作提纲。 
      1966年1月下旬,国家为了鼓励中科院在人造卫星方面的研制,还专门拨款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卫星设计院,赵九章依旧担任院长。再到1967年年底时,好消息终于传来: 第1颗人造卫星不仅有了总体方案,而且各分系统方案还得到了中央的肯定。 
   接着,第1颗人造卫星的名字终于定下来了,大家叫它东方红1号。瓜熟蒂落的时间终于到了,1968年1月中科院赶紧将最新进展做成了报告, 递交给了国家,而国家正式批准东方红1号的研制任务书。 
   但是在发射东方红1号之前,中科院认为还需要给一段时间让专家们赶紧对东方红1号进行调整。于是1968年到1970年这两年的时间, 中科院都忙着去给人造卫星进行大调整,预防任何不安全的现象出现。 
   原本看来,这一系列研制计划是顺风顺水的事情。但是没想到1960年到1970年这10年是国内动乱期间,由于小红兵的突然到访,导致卫星研制的专家们进一步受到了政治和身体方面的打击, 最后导致中科院东方红1号的研制团队有部分专家被迫离开。 
     紧接着就到了1970年4月下旬,东方红1号终于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进入太空。 中科院专家在介绍东方红1号总体设计的时候,表明东方红在4个方面具有创新性。 
      第一点,东方红1号可以上得去。因为中国长征一号火箭的第3级上安装了固体火箭, 有强大的推动力可以保证东方红1号能够上得去太空和预期轨道。 
   第2个优势是抓得住。为了保证东方红1号在进入太空后能够跟踪测量,科学院专家以光学观测为辅以无线电观测为主,加入多普勒观测仪,采用跟踪测轨方案。 使得东方红1号能够准确及时地收集信息和传播信息。 
   第3个优势是看得见。东方红1号卫星其实并不大,整个直径只有一米长, 但是专家们在研制东方红的时候,会专门考虑在地面上人怎样才能够看得见它呢? 
   于是专家们就给它加了一些设备,使得东方红1号在太空中工作的时候会一闪一闪的 。即便是远在地球地面的人们,有时候也会像看星星一样看得到东方红1号。 
   第4个优势是听得到。大家别忘了,东方红1号在进入规定轨道位置之后,它还顺利地播放了《东方红》乐曲。 让中国风的乐曲第1次在太空中响起,这也是其他国家所没有的壮举。 
   那为什么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东方红1号,却在2021年时被人们称之为是失联了51年的人造卫星呢?其实答案在前面已经讲过了,东方红1号 它的正常工作时间只有20天到30天,之后也一直没有被国人接回地面。 
      那么现在东方红1号怎么样了呢?它依然漂泊在地球的上空,虽然没有被毁坏,但它也没有被接回家。于是就有中国人开始进一步发问, 那么中国机械臂是否可以代表高 科技 的力量,顺利将东方红1号接回国呢? 
   这里得问,机械臂又是什么?器械臂是直到2021年之前, 国际上公认的智能程度较高,规模与技术难度较大,设计性比较复杂,用于太空空间智能制造系统的一种装备。 
   以美国和俄罗斯为首的国家,也陆续在太空中发射了机械臂。这种装备不仅可以收集信息和发射信息,而且还可以抓取太空中的物体。但是国际上也有明令, 禁止任何国家的空间站在装备了像机械臂等其他先进装备之后去抓取人造卫星。 
   但是这种禁令截止2021年来看,是不需要担心的。因为直到这时还没有任何国家具备通过机械臂抓取人造卫星的能力,中国的智能机械臂技术虽然在国际上首屈一指, 它可以对中国太空空间站舱的内外进行检修和维护,也可以进行简单的物件抓取。 
      但是中国人没有必要通过机械臂去触犯国际禁令,再加上中国境内还有一些收藏馆内,盛放着东方红1号的备份实物。 所以总的来说,中国人虽有能力可以将东方红1号接回家,但是没有必要。 

失联51年的东方红卫星,现状如何,中国还能接它“回家”吗?

2. 东方红一号卫星早就失去了联系,为什么在太空飞了48年还不收回?

东方红1号的回收成本非常高,现在东方红1号靠近赛道,阻力非常小,所以惯性只能飞行数百年。因此,回收成本非常巨大,东方红一号在中国航天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而不是将它回收到博物馆,最好让他在太空中飞行。
一般来说,东方红-1在太空中的飞行没有任何障碍,也不会对其他国家造成伤害,因此没有必要收回。东方红一号是我国于1970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属于两弹一星的重要成果。

受限于当年技术条件影响,这颗卫星的设施相当简陋,没有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所以只能依赖自带的电池组件供电,由于这卫星当时并没有担负科学研究等任务,是单纯的象征意义的产物,所以电池的设计时效也只有28天,早就与地面失联。
在这颗卫星刚开始立项的时候,中央提出了几点要求总结一句话就是“上得去,抓得住,听得到,看得见”。 (字面意思理解即可)所以便在卫星里面放了一台音乐播放器,用来播放歌曲“东方红”,当时正处于十年时期,这政治意义对于国内外来说都是非凡的。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这第一颗人造卫星,有着历史赋予它的独特意义,不需要收回。
其次收回这颗人造卫星,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目前只能通过新发射飞行器进入其邻近轨道将其捕获的方式将其收回,上面说了这颗卫星当时并没有肩负太空科研等任务,将其收回得不偿失,不如放任其在绕地轨道上飞行。

当然如果未来的某一天,国际社会因为太空垃圾问题达成一致,做出收回都决议。那相信我们还能再在博物馆见到它。

3. 东方红一号卫星早就失去联系了,为什么在太空飞了48年还不收回?

作为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的历史地位不言而喻,当初设计东方红的使用寿命仅仅只有20天,但是如今48年都过去了,它仍然还在天上。



首先,设计使用寿命20天指的是它内部电池的受命只有二十天。其次,卫星进入轨道之后,是不需要动力的在太空上和我们常识下的天空是不一样的,天上飞的的飞机如果没油了那么飞机便会掉下来,但是太空上就不一样了
首先,设计使用寿命20天指的是它内部电池的受命只有二十天。其次,卫星进入轨道之后,是不需要动力的在太空上和我们常识下的天空是不一样的,天上飞的的飞机如果没油了那么飞机便会掉下来,但是太空上就不一样了
东方红卫星是一颗离地较远的卫星,这也造成了它的运行速度十分高,每秒速度可达近万米,再说了中国没有航天飞机,那样的话如果要回收就必须让卫星自己进入大气层,但是降落过程中会摩擦生热啊,其表面就必定会燃烧,
东方红在天上一直飞行对于中国来讲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中国是世界上第五个能够自主研发和发射卫星的国家,首发100公斤以上卫星的国家只有中国,而东方红的质量有173公斤,可想而知难度是有多大了。

东方红一号卫星早就失去联系了,为什么在太空飞了48年还不收回?

4. 东方红一号卫星早就失去联系了,为什么在太空飞了48年还不收回?

之所以不回收,除了技术限制以外,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投资回报不成比例。正是由于这两个原因,东方红一号没有被回收。


技术限制目前来说还是比较多。虽然我们现在仍然知道东方红一号在哪个轨道,甚至某个时间点在哪个位置,但我们即便发射飞船上去也很难找到。因为东方红一号现在已经完全不工作了,无法向地球发送信号。因此我们只能依靠轨道计算和光学探测来试着找到它,定位它。试想一下,茫茫太空,即便知道大概位置,去寻找一个直径大约1米的卫星,这是何等的艰难?要知道地面误差很小,到了太空都会被放大无数倍,从而差出数公里乃至数十公里。这么大的区域要找这么小一个卫星,很难。


其次就是飞行器的选择问题。飞行器要到太空去寻找一个位置不明的报废航天器,必须要带够足够的燃料。这些燃料不仅包括飞行器升空所需,还包括多次变轨、俘获后返回所需要的部分。这其中多次变轨的不确定因素很多。也许飞船一上天便发现东方红一号就在旁边,也许变轨到燃料消耗殆尽也没有找到东方红一号。这就是主要的技术难题。


至于投资回报的比例问题,相信大家都能够理解。发射一个能够将东方红一号带回来的航天器投资肯定是巨大的。由于东方红一号不能主动发送自己的位置信息,我们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但东方红一号带回来的作用似乎并没有很大。东方红一号上面的技术、材料、配件等在现在看来都是已经淘汰的东西,科研价值并不大,更大的价值反而是其历史价值、文物价值。所以花费巨大的投资拿回东方红一号卫星似乎并不是那么经济

5. 失联卫星联系地球,东方红还在轨运行,专家警告:将是人类的威胁

但是自从上世纪的五十年代末,随着火箭技术的发展,人类就开始向地球轨道上发射了各种卫星,甚至是载人飞船,这些卫星可以充当人类眼睛以上帝的视角去俯视地球。
     
 至此之后,人类对地球的了解从未如此深刻,这些卫星包括:气象、通讯、军事、大地测量、科学实验等等。
  
 人类自从有能力发射卫星以来到现在,已经向地球轨道外发射了不低于4500颗卫星,其中有2000颗卫星现在依然保持着工作状态;
  
 而剩下的将近3000颗卫星都已经停止运作,变得毫无用处,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铁疙瘩,它们现在依旧停留在地球轨道之上。
     
 这是因为人类从一开始发展航天的时候就没有考虑过卫星回收的问题,只管往上送。也是因为当时的技术有限、时间紧迫,没有能力也顾不上去考虑这件事。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卫星服务年限一到就直接废弃在外太空,所以现在的外太空不仅成为了人类向往、征服的新天地,也是人类的垃圾场。
  
 近些年来我们已经认识到了外太空污染、地球轨道资源有限这些问题,所以人类现在已经在开发可回收火箭技术,以及卫星受控坠毁等技术。
     
 但是这些技术才刚刚起步,随着未来我们卫星发射的次数越来越多,不可避免的就会严重污染外太空。
  
 所以除了开发火箭可回收,卫星受控坠毁以外,我们还要为之前犯的错误买单,发射专门的航天器回收现在漂浮在地球轨道上的太空垃圾。
  
  地球轨道的现状 
  
 先说两个例子,一个是50年前NASA发射的一系列军事卫星,当时为了解决依靠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用来通讯不可靠的问题。
     
 NASA在1960年到1970年间,委托林肯实验室开发了从LES系列卫星,编号从1到9,目前这些卫星都已经废弃,停止了工作。
  
 那么这些卫星现在的状态如何?
  
 按理来说这些卫星已经停止了和人类的联系,我们也无从知晓它们是在继续飞行还是已经坠毁,但是在2013年一位业余天文学家接受到一些列古怪的人为信号,起初以为是外星生命的信号,或者是信号干扰造成的。
  
 最后经过证实,这个信号正是来自于46年前的林肯实验卫星LES-1号。这颗卫星从发射之初就出现问题,没有进入预定轨道,故障不断。
     
 随后和人类失去联系,NASA也放弃了这颗卫星,但是时隔几十年这颗卫星又再次上线,让所有人感觉到意外。
  
 这也说明了人类发射的一些最早的卫星现在依旧漫无目地飞行在地球轨道上。像一颗颗高速的炮弹一样。
  
 除了NASA最早的卫星以外,还有一个卫星具有代表性,它就是东方红1号,这颗卫星象征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开端。
     
 这颗卫星1970年升空到今天已经50年了,虽然发射后28天就失去了联系,但它现在依旧停留在地球轨道上飞行。我们是怎么知道的?
  
 东方红卫星在发射的时候就有一个科学目标,让世界上所有的人能够看见,所以它采用了72面体的结构,每一面都能很好的反射太阳光,所以这颗卫星利用望远镜是看得见的。
  
 因此我们知道我国的第一颗卫星现在也以”太空垃圾“的身份在绕地球运行。
  
 当然前苏联虽然现在在了,但是它们发射的卫星现在绝大部分在地球轨道上告诉着人们当年的峥嵘岁月。
     
 太空中除了这些完整的卫星以外,科学家估计现在至少已经有500颗卫星在碰撞中解体,在加上发射卫星是脱落下来的部件、表面微小的材料等等;
  
 估计目前在地球轨道上直径大于1毫米的太空碎片有1.28亿个,直径大于10厘米的碎片3.4万个。
  
 这些碎片已经弥漫在了地球轨道空间的任何位置,形成了一个漂浮的垃圾岛屿,就像是漂浮在海洋之中的微塑料一样。
  
 微塑料污染海洋环境,威胁海洋生命,太空垃圾污染地球太空环境,威胁人类安全。
     
 这些太空垃圾的威胁现在看来不仅是理论上的,实际上已经严重危险到了现役卫星的安全,如果人类现在不做出应对措施的话,未来将成为人类最大的威胁。
  
 一个一公分的微小碎片就能摧毁一颗卫星,原因在于它绕地球轨道运动时的速度非常快,最低7.9 km/s,这个速度相当的惊人,子弹的速度也不过数百米每秒,跟太空垃圾根本不在一个量级上。
  
 而且更加可怕的是,如果发生碰撞,会导致更多的太空碎片,这些碎片又会毫无规律地威胁其他卫星,所以这就是一个难以预测的失控反应。
     
 因此太空机构一只在观测、跟踪着太空垃圾,就拿欧洲航天局来说,每周他们都要执行一次现役卫星的避撞操作。
  
 要不是认为干预,外太空早就成马蜂窝了。
  
 由于未来航天发射强度的增大,尤其是马斯克星链计划的提出,未来要发射3.2万颗卫星进入地球轨道,到时地球轨道的卫星数量将是现在的数倍,那么太空垃圾的威胁会越来越大。
     
 如果一颗卫星被撞,它所带来的后果将不可想象。假如有一天我们人类把地球造成了这样样子,人类的结局就是在地球上等死。
  
 所以从现在开始限制太空垃圾的产生,以及开发清除现有太空碎片的工具,是确保长期可持续利用太空的必要措施。

失联卫星联系地球,东方红还在轨运行,专家警告:将是人类的威胁

6. 东方红一号卫星早就失去联系了,如今确定位置,为何还不收回?


7. 东方红一号卫星早就失去了联系,为什么在太空飞了48年还不收回

之所以不回收,除了技术限制以外,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投资回报不成比例。正是由于这两个原因,东方红一号没有被回收。


技术限制目前来说还是比较多。虽然我们现在仍然知道东方红一号在哪个轨道,甚至某个时间点在哪个位置,但我们即便发射飞船上去也很难找到。因为东方红一号现在已经完全不工作了,无法向地球发送信号。因此我们只能依靠轨道计算和光学探测来试着找到它,定位它。试想一下,茫茫太空,即便知道大概位置,去寻找一个直径大约1米的卫星,这是何等的艰难?要知道地面误差很小,到了太空都会被放大无数倍,从而差出数公里乃至数十公里。这么大的区域要找这么小一个卫星,很难。


其次就是飞行器的选择问题。飞行器要到太空去寻找一个位置不明的报废航天器,必须要带够足够的燃料。这些燃料不仅包括飞行器升空所需,还包括多次变轨、俘获后返回所需要的部分。这其中多次变轨的不确定因素很多。也许飞船一上天便发现东方红一号就在旁边,也许变轨到燃料消耗殆尽也没有找到东方红一号。这就是主要的技术难题。


至于投资回报的比例问题,相信大家都能够理解。发射一个能够将东方红一号带回来的航天器投资肯定是巨大的。由于东方红一号不能主动发送自己的位置信息,我们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但东方红一号带回来的作用似乎并没有很大。东方红一号上面的技术、材料、配件等在现在看来都是已经淘汰的东西,科研价值并不大,更大的价值反而是其历史价值、文物价值。所以花费巨大的投资拿回东方红一号卫星似乎并不是那么经济

东方红一号卫星早就失去了联系,为什么在太空飞了48年还不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