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爆炸的火箭叫什么

2024-05-09 22:40

1. 这个爆炸的火箭叫什么

美国的德尔塔2型火箭
         我看了视频,听到有德尔塔火箭,4500万美元,“the new GPS two R”,对比美国发射失败记录,应该是1997年1月17日,美国一枚德尔它2型火箭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发射基地,发射首颗GPS IIR卫星失败,于起飞后13秒发生爆炸。
         爆炸的原因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是火箭的一个助推器没点火成功,另一种是火箭的一个助推器外壳破裂,导致爆炸。
         至于看到的烟花都是爆炸碎片,火箭刚起飞就炸了,剩余的燃料和火箭残骸被爆炸抛飞四散,一起燃烧降落。

这个爆炸的火箭叫什么

2. 为什么火箭发射失败后一般都会解体爆炸?

首先:是有触地爆炸的,但很少。中国就发生过:1996年2月15日,长三乙在其首次发射中失利,起飞约2秒后由于导航系统故障导致火箭在飞行中倾斜翻转,约22秒后头部撞到离发射架1200米处的山坡上,发生猛烈爆炸。在事故中星箭全损,基本没有留下大件残骸,并造成6人死亡,57人受伤,毁伤发射基地居住区房屋80余间。是为中国航天史上伤亡最严重的事故。故障原因后查明为惯性基准大回路里的一个电子元件失效,造成惯性基准无输出。经过技术调整后,随后再次发射的同型和改型火箭长征三号乙/增强型全部成功。火箭上的控制系统非常多,出现故障的部位也可能很多,比如整流罩出问题,可能卫星没办法正常展开太阳能帆板。燃料、发动机问题可能导致爆炸。而如果导航系统出了问题,就可能坠地。
而且,导航系统一般都能在地面上经过严格测试,出问题的几率还是比较小的。但像发动机、燃料这些系统,在发射的过程中要承受高温、剧烈震动等等,相对出故障的概率会更大,所以相比于触地爆炸来说,在空中爆炸的事故率更大一些。如果查看航天器发射的列表,失败的发射,火箭爆炸也不算是占了大部分,大部分是没有正确入轨,或者卫星爆炸引发火箭爆炸的情况。至少中国近些年的发射失败爆炸的情况很少见。你发的视频集锦里,是因为爆炸多数在刚发射不久,而且容易拍摄,所以被做成了集锦,而没有正确入轨的火箭很难拍摄到,所以集锦里也就没有了。并不是说失败就是爆炸,或者说爆炸其实还是比较罕见的。另外,有些火箭有自毁装置(比如美国的挑战者号发射失败以后两个助推器是自毁的),是为了防止火箭坠地产生更大的伤害,毕竟那上面全是燃料,威力还是十分巨大的。

3. 为什么火箭发射失败后一般都会解体爆炸

首先:是有触地爆炸的,但很少。中国就发生过:1996年2月15日,长三乙在其首次发射中失利,起飞约2秒后由于导航系统故障导致火箭在飞行中倾斜翻转,约22秒后头部撞到离发射架1200米处的山坡上,发生猛烈爆炸。在事故中星箭全损,基本没有留下大件残骸,并造成6人死亡,57人受伤,毁伤发射基地居住区房屋80余间。是为中国航天史上伤亡最严重的事故。故障原因后查明为惯性基准大回路里的一个电子元件失效,造成惯性基准无输出。经过技术调整后,随后再次发射的同型和改型火箭长征三号乙/增强型全部成功。火箭上的控制系统非常多,出现故障的部位也可能很多,比如整流罩出问题,可能卫星没办法正常展开太阳能帆板。燃料、发动机问题可能导致爆炸。而如果导航系统出了问题,就可能坠地。
而且,导航系统一般都能在地面上经过严格测试,出问题的几率还是比较小的。但像发动机、燃料这些系统,在发射的过程中要承受高温、剧烈震动等等,相对出故障的概率会更大,所以相比于触地爆炸来说,在空中爆炸的事故率更大一些。如果查看航天器发射的列表,失败的发射,火箭爆炸也不算是占了大部分,大部分是没有正确入轨,或者卫星爆炸引发火箭爆炸的情况。至少中国近些年的发射失败爆炸的情况很少见。你发的视频集锦里,是因为爆炸多数在刚发射不久,而且容易拍摄,所以被做成了集锦,而没有正确入轨的火箭很难拍摄到,所以集锦里也就没有了。并不是说失败就是爆炸,或者说爆炸其实还是比较罕见的。另外,有些火箭有自毁装置(比如美国的挑战者号发射失败以后两个助推器是自毁的),是为了防止火箭坠地产生更大的伤害,毕竟那上面全是燃料,威力还是十分巨大的。

为什么火箭发射失败后一般都会解体爆炸

4. 中国上一次运载火箭爆炸是啥时候?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在1996年发射失败过两次。先是1996年2月15日,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新研制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国际通信708卫星,火箭起飞后飞行姿态出现异常,刚起飞后,火箭就横了过来。飞行22秒后,火箭坠地发生爆炸,星箭俱毁,发射场也遭到损坏。这次事故损失很惨重,官方说死亡67人,主要是火箭爆炸的地点正好在航天工程技术人员住的宿舍附近,强烈的气浪瞬间冲垮了钢筋水泥的建筑我看发射失败的录象,录象里那里就好象经过了一次大地震一样,没有一个没有倒塌的建筑。 
1996年8月18日,又一枚“长征三号”火箭发射。火箭起飞后没有多久便出了故障,没有飞到预定轨道的火箭把数以亿计的卫星扔在了半道,变成了一个新的太空垃圾。 
1996年是个多事之秋。。。。但是自那以后经过改进我们的长征系列火箭可靠性大大增强,到目前为止还未再出过事

5. 火箭意外掉如发电厂会发生大爆炸吗?

如果火箭意外坠落进入发电厂,一定会引起巨大爆炸的。
但爆炸的主要动力并不是来源于电厂本身,即使是600MW以上的机组,汽包爆炸的威力也是有限的,可怕的是火箭自身携带的上百吨高能燃料,例如偏二甲基肼、液氢液氧、液氧煤油等,这么多燃料是火箭意外坠落后大爆炸的最直接因素。
庆幸的是,现代火箭都装有“自毁装置”,发射失败时,自毁装置会在半空炸毁火箭,使自身携带的燃料在空中迅速爆炸性燃烧,最后剩余一点落在地面时,威力就不大了。即使落在电厂里面,也未必能恰巧落在高温高压的汽包上面,落在面积更大的煤场或其他位置的概率更大。

火箭意外掉如发电厂会发生大爆炸吗?

6. 火箭意外掉如发电厂会发生大爆炸吗?

如果火箭意外坠落进入发电厂,一定会引起巨大爆炸的。
但爆炸的主要动力并不是来源于电厂本身,即使是600MW以上的机组,汽包爆炸的威力也是有限的,可怕的是火箭自身携带的上百吨高能燃料,例如偏二甲基肼、液氢液氧、液氧煤油等,这么多燃料是火箭意外坠落后大爆炸的最直接因素。
庆幸的是,现代火箭都装有“自毁装置”,发射失败时,自毁装置会在半空炸毁火箭,使自身携带的燃料在空中迅速爆炸性燃烧,最后剩余一点落在地面时,威力就不大了。即使落在电厂里面,也未必能恰巧落在高温高压的汽包上面,落在面积更大的煤场或其他位置的概率更大。

7. 火箭意外掉如发电厂会发生大爆炸吗?

如果火箭意外坠落进入发电厂,一定会引起巨大爆炸的。
但爆炸的主要动力并不是来源于电厂本身,即使是600MW以上的机组,汽包爆炸的威力也是有限的,可怕的是火箭自身携带的上百吨高能燃料,例如偏二甲基肼、液氢液氧、液氧煤油等,这么多燃料是火箭意外坠落后大爆炸的最直接因素。
庆幸的是,现代火箭都装有“自毁装置”,发射失败时,自毁装置会在半空炸毁火箭,使自身携带的燃料在空中迅速爆炸性燃烧,最后剩余一点落在地面时,威力就不大了。即使落在电厂里面,也未必能恰巧落在高温高压的汽包上面,落在面积更大的煤场或其他位置的概率更大。

火箭意外掉如发电厂会发生大爆炸吗?

8. 爆炸式火箭推进是怎样的,如今实现了吗?

现如今的航天科技已经取得了许多重大的突破,但是,有一些设计却由于种种原因仍然停留在上个世纪中期时候的水平,例如火箭的推进技术。至今为止,火箭推进依然是采用最为常规的化学推进剂。而化学燃料效能有限,又必须占据大量的空间,这使得其他火箭技术的发展也因而受阻。

  在传统的火箭中,化学推进剂通过混合发生反应,进而产生热量并膨胀,燃烧室内的气体从尾部喷出,形成推力。火箭推进的原理就是利用这种反作用力。然而,化学推进剂所产生的推力除了推动火箭之外,还需要考虑这些燃料本身的重量和体积。这也就限制了火箭的性能,因为能够携带的燃料是有限的。
  因此,只要是使用化学燃料,火箭必然不可能去到太远的地方,也突破不了速度的极限。那么,是否有新的方法来解决传统火箭的推进问题呢?电推进技术是一种解决方案,利用电场与带电粒子可以实现比化学燃料更高的性能。但是如前所述,这些方法都是五六十年代的思路,至今也几乎没有任何新的进步。
  近年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设立了相关的研究项目,目的就是要提出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们把目光投向了力学中的马赫效应(Mach effect):当物体加速时,其质量会发生轻微的改变,这种变化能够形成推进效应,即利用惯性原理就能做到突破传统火箭速度的目标。
  十九世纪奥地利物理学家马赫(Ernst Mach)一生主要致力于实验物理学和哲学的研究。在空气动力学中广泛使用的马赫效应、马赫波、马赫角等概念均是由马赫率先进行研究,后世以他的名字进行命名并加以发展。今天的理论物理学家则是要把马赫效应运用到新的领域中。

  具体的操作并不复杂,简单来说,利用在交变电压作用下会周期性膨胀的压电陶瓷片,当其膨胀或收缩时,内部的加速会使其质量变轻或变重,惯性的变化会让系统的质心朝一个方向移动,这就形成了推进力。在这个理论的支持下,研究人员着手进行了推进器的设计,他们首先通过名为“马赫效应引力辅助驱动器”的装置进行验证实验。
  尽管这个推进器概念已经有了一些实质性的成果,但它至今为止仍然只是作为一种可能的猜想。事实上,科学家和研究人员也没有足够的理论对这项技术进行合理的解释。目前这项技术还需要更多的实验数据进行可行性方面的证明。而其中一个证明的难点在于,要能够确认这种作用是真实存在的,而不是其他物理效应所产生的干扰。

  另一方面,不管是采用激光驱动、人为制造反物质作用,还是借助核动力,研究人员都需要找出一种最佳的方法,让这个概念成为真正能在太空中实现应用的技术,否则这些研究也不具备现实价值。就目前而言,研究人员利用这项技术仅仅能够制造出很小的推力,它与真正实现推动火箭之间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
  无论如何,这个理论让火箭推进技术的发展有了一个全新的方向。或许这也将会成为人类未来迈向宇宙更远处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