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是如何分析曹操和孙权的?

2024-05-20 16:17

1. 诸葛亮是如何分析曹操和孙权的?

“自从董卓入京作乱以来,各地豪杰蜂起,抢州夺郡、割据称雄的人多得数不清。经过一番较量之后,现在的局势已经比较明显,成功与失败者各自都有其经验、教训可以总结。就拿曹操和袁绍相比来说,曹操名望既低,兵力又少,可他居然最后能战胜袁绍,由弱变强,这其中的道理何在?这不仅仅是由于曹操占据有利的时势,更不是天命使然,而是由于曹操的主观努力,在于人的智谋所决定!现在曹操基本上已统一了北方,拥有百万大军,而且挟天子以令诸侯,处处假借汉帝的名义来对各地诸侯发号施令,在这样的情况下,暂时是很难同他较量、争强比胜的。”
“北方的曹操是如此,南方的孙权的情况又是如何呢?孙权占据江东,从他父亲孙坚,至其兄孙策到现在,已经历了三代。江东地势险要,百姓归附,加上还有一批有德行、有本事的人辅佐他,他的力量绝不能低估。因此江东此地,不能希图占领。而要和曹操争夺天下,应该和孙权结成联盟,作为外援,而不能同他们为敌。”

诸葛亮是如何分析曹操和孙权的?

2. 诸葛亮从哪几个方面分析了孙权?结论是什么?

孙家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援而不可图也。
诸葛亮从人和、地利来分析,得出只可联盟抗曹。而孙权是没有什么野心之人,只求安保江东,但江东是他老爸和他老哥传给他的,诸葛亮就利用这一点,劝说共同抗曹。

3. 如果诸葛亮当初选择孙权,他会取得怎样的成就?

诸葛亮如果选择孙权,他非但不能得到重用,而且还很有可能下场凄凉。伏龙诸葛亮,是千百年来中国人崇拜的精神偶像,被尊为“智圣”,也就是智慧的化身。可以说刘备季汉政权的疆土,每一块都是诸葛亮出谋划策的结果。但是假如这位伏龙之才当年没有选择刘备,而是选择了另一位三国时期的雄主:孙权孙仲谋。那么他会取得什么成就呢?会不会比历史上的诸葛亮更胜一筹?

诸葛亮如果选择孙权,很难得到重用。我们都知道,三顾茅庐这件事,虽然说是刘备选择了诸葛亮,但也是诸葛亮选择了刘备。为什么他要在刘备账下仕官?就是因为刘备虽然武将有关张赵云,可谓人才济济;但是谋士都是简雍,孙乾这些二流的谋臣。诸葛亮正好是刘备最稀缺的资源,所以刘备才对诸葛亮言听计从,甚至“如鱼得水”。但是东吴政权却谋臣吗?东吴如顾雍,张昭,周瑜,陆绩等人,都是天下间的名士,反而是武将,东吴只有甘宁,太史慈这些准一流的武官。诸葛亮恰恰就是孙权所不需要的,所以,孙权是很难重用一个新来的毛头小子诸葛亮的。

诸葛亮跟随孙权,很可能晚景凄凉。孙权这个人,虽然在前期堪称是一位英主,就算不如刘备曹操,但总比那几个二世祖曹丕,刘禅好太多了。但是到他生命的晚年时,孙权可谓是毫无疑问的多疑暴君:陆逊等东吴重臣,都死于孙权之手,他甚至亲手杀了自己的儿子。要知道虎毒尚不食子,孙权此时简直像个精神病人。诸葛亮假如真跟随孙权,到了孙权这个“老年痴呆”时期,很有可能也被一刀咔嚓。

综上所述,诸葛亮跟随孙权,非但不会受到重用,还很有可能下场很惨,甚至死于非命。

如果诸葛亮当初选择孙权,他会取得怎样的成就?

4. 对于孙权势力诸葛亮提出的建议是什么?

对于江东的孙氏集团,诸葛亮提出"结好",这是他预见天下必然会出现三分鼎立的形势而为刘备确立的一个重要策略方针。要消灭曹氏,联合孙权是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的策略手段。

5. 诸葛亮对于孙权的局势是如何分析的?

孙权占据江东,从他父亲孙坚,至其兄孙策到现在,已经历了三代。那里地势险要,百姓归附,加上还有一批有德行、有本事的人辅佐他,他的力量绝不能低估。因此江东此地,不能希图占领。而要和曹操争夺天下,应该和孙权结成联盟,作为外援,而不能同他们为敌。"

诸葛亮对于孙权的局势是如何分析的?

6. 曹操南下时,诸葛亮对孙权提出了什么建议

联合抗曹
曹操从江陵出发,将要顺长江东下。诸葛亮对刘备说:“形势危急,我请求奉命去向孙将军求救。”于是他就和鲁肃一起去见孙权。诸葛亮在柴桑见到孙权,对孙权说:“天下大乱,将军在长江以东起兵,刘备在汉水以南召集部众,与曹操共同争夺天下。现在,曹操基本已经消灭北方的主要强敌,接着南下攻破荆州,威震四海。在曹操大军面前,英雄无用武之地,所以刘备逃到这里,希望将军量力来加以安排。如果将军能以江东的人马,与占据中原的曹操相抗衡,不如及早与操断绝关系;如果不能,为什么不早点解除武装,向他称臣?现在,将军表面上服从朝廷,而心中犹豫不决,事情已到危急关头而不果断处理,大祸马上就要临头了。”孙权说:“假如像你说的那样,刘备为什么不服从曹操?”诸葛亮说:“田横,不过是齐国的壮士,还坚守节义,不肯屈辱投降;何况刘备是皇室后裔,英雄才略,举世无双,士大夫们对他的仰慕,如同流水归向大海。如果大事不成,这是天意,怎么能再居于曹操之下呢?”孙权勃然大怒,说:“我不能把全部吴国故地和十万精兵拱手奉送,去受曹操的控制。我的主意已定!除刘备以外,曹没有能抵挡曹操的人,但刘备新近战败之后,怎么能担当这项重任呢?”诸葛亮说:“刘备的军队虽然在长坂大败,但现在陆续回来的战士和关羽的水军加起来有一万精兵,刘琦集结江夏郡的战士,也不下一万人。曹操的军队远道而来,已经疲惫。听说在追赶刘备时,轻骑兵一天一夜奔驰三百余里,这正是所谓‘强弩射出的箭,到了力量已尽的时候,连鲁国生产的薄绸都穿不透’。所以《兵法》以此为禁忌,说‘必定会使上将军受挫’。而且,北方地区的人,不善于进行水战。另外,荆州地区的民众归附曹操,只是在他军队的威逼之下,并不是心悦诚服。如今,将军如能命令猛将统领数万大军,与刘备齐心协力,一定能打败曹军。曹操失败后,必然退回北方,这样荆州与东吴的势力就强大起来,可以形成鼎足三分的局势。逃成败的关键,就在于今天!”孙权听后非常高兴,就去与他的部属们商议。

7. 诸葛亮在刘备要打孙权时,态度有着什么样的变化?

关羽发动襄樊战役,曹操和孙权勾结,联手打关羽,关羽只顾对付曹操,没想到孙权撕毁联盟,在背后偷袭,派吕蒙夺取了荆州,关羽兵败,被孙权所杀。在关羽被杀前后,刘备要打孙权,诸葛亮的态度有什么变化呢?
关羽被杀前,派廖化突围,向驻守上庸的刘封和孟达求救,但刘封和孟达不发救兵,廖化无奈,只得千里迢迢回益州向刘备报告,再搬救兵,但是,关羽还没等到刘备的救兵,就被孙权杀了。

当廖化见到刘备,说关羽被围,刘封、孟达不发救兵的时候,刘备说,如果这样,我二弟就完了。而当时诸葛亮是怎么说的呢?
诸葛亮说,大王请放心,我要亲自带兵去荆州救关羽。
《三国演义》第七十七回:化哭拜于地,细奏刘封、孟达不发救兵之事。玄德大惊曰:“若如此,吾弟休矣!”孔明曰:“刘封、孟达如此无礼,罪不容诛!王上宽心,亮亲提一旅之师,去救荆襄之急。”玄德泣曰:“云长有失,孤断不独生!孤来日自提一军去救云长!”遂一面差人赴阆中报知翼德,一面差人会集人马。
而刘备说,我要亲自去救二弟,然后派人去告诉张飞,准备发兵。

这里暂不说刘备的言行,单说诸葛亮的言行,诸葛亮明确表示,自己要亲自带兵去。
这里面,诸葛亮有两层意思,其一,荆州对刘备非常重要,如果荆州没了,“隆中对”中从荆、益二州两路北伐的战略计划就落空了,因此,必须保证荆州不失,去救关羽就是保荆州不丢。
其二,刘备作为君主,不能轻易带兵出征,万一有什么闪失,国不能一日无主,再说,刘备刚刚称汉中王不久,在益州还没站稳脚跟,急需稳定益州的人心,诸葛亮自己去,就可以让刘备稳定益州。
而到了关羽被杀后,刘备称帝,执意伐吴,一定要去打孙权的时候,诸葛亮的态度就变了,是怎么变的呢?
刘备要亲征,诸葛亮和赵云苦苦劝谏,反对伐吴,但是,刘备就是不听,诸葛亮是怎么说的呢?

诸葛亮说,陛下刚刚登位,如果你去讨伐篡汉的曹魏,就可以亲自带兵出征,如果只是打孙权,给关羽报仇,只需命令一位上将去就可以了。
《三国演义》第八十一回:当下孔明引百官来奏先主曰:“陛下初登宝位,若欲北讨汉贼,以伸大义于天下,方可亲统六师;若只欲伐吴,命一上将统军伐之可也,何必亲劳圣驾?”先主见孔明苦谏,心中稍回。
这里面,诸葛亮再也没说自己亲自去,而是对刘备说,你派一员上将去就可以了。
诸葛亮从要亲自去,到建议刘备派一员上将去,变化可以说是很大的。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也有两点,其一,此时曹丕篡汉,应该讨伐叛贼,维护大汉江山,而不是为兄弟报仇,要先公后私,以国家大事为重。
其二,刘备不听诸葛亮和赵云的劝谏,诸葛亮心里有些意见,也就是说,对于伐吴的事,他赌气,你不是不听我的吗?那你找别人去打孙权好了。
这不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因为,圣人也是人,也有缺点,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诸葛亮在刘备要打孙权时,态度有着什么样的变化?

8. 针对孙权不肯与曹操抗衡的疑虑,诸葛亮是怎么跟孙权分析曹操方局势的?

针对孙权的疑虑,诸葛亮阐述道:“刘豫州虽然兵败于长坂坡,但现在回来的将士及关羽的水军共有精兵万人。刘琦召集江夏的将士,也不少于万人。曹操的军队远道而来,疲惫不堪,听说他追赶刘豫州时,轻装骑兵一昼夜走300余里路,这正是‘强弩发出去的箭,在射程末了时,它的力量连鲁国生产的薄绢也穿不透’。所以兵法上忌讳这种做法。况且北方之人,不熟悉水战,此外,荆州归附曹操的百姓,不过是被曹操的大军所逼迫,并不是从心里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