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如何防范操作风险?

2024-05-19 00:08

1. 银行如何防范操作风险?

早在2005年银监会就提出了13条防范操作风险的意见,并督促银行机构落实“内控十三条”,从央行的重视程度和督促力度,就可看出防范操作风险已成为规范业务发展的重要和必要内容。因此,我国各商业银行近年来纷纷开展了全行性的操作风险大检查,同时采取不同的方式来防范操作风险。对如何加强内控建设,构建防范操作风险的长效机制,我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打造先进的内部控制文化,要以科学发展为指引,树立健康经营理念。正确认识内控机制的重要性,加强员工职业道德培养和警示教育,提高内控与员工的价值关联度,切实防范员工因道德风险引发的违规、违法行为。通过培育金融企业合规文化,营造良好的内控文化氛围,并通过教育与管理、激励与约束相结合,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还使人的自觉行为与制度对人的约束有机结合,也有助于防范道德风险。同时正确处理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牢固树立先规范、后发展的经营理念,严禁违规办理业务。 
  2.严格岗位职责管理,要以风险防范为前提,培育风险管理文化。岗位职责要明确各部门、各岗位和下属分支机构的内控职责,一级对一级负责。实行任务到岗、责任到人,做到定人、定事、定责,做到工作岗位、工作范围、职责权限清晰,使内控覆盖所有风险点,包括决策、执行、监督的全过程,重要岗位、主要风险环节做到相互制约、相互制衡。 
  3.加强风险管理基本制度建设,要以规范管理为目的,夯实持续发展的基础。严格岗位分离制度,加强事前防范;严格授权管理制度,加强风险事中控制;加强对高管和重要岗位人员的控制,离岗审计。如从目前农业银行基层行的管理现状来看,仍然存在较多的薄弱环节,强化管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要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建立建全制度,清理制度盲点,弥补制度空白点,坚持内控在前,制度先行,使各种经营行为都置于制度约束之下,加强制度执行力度,特别是要切实落实业务营运制度、管理制度、处罚制度,把管理工作和控制融入到每个岗位、每个环节。其次要加强岗位控制,按照纵向有监督、横向有制约,从优化业务流程着手,形成机控和人控的联控机制,切实解决业务操作岗位的失控问题。 
  4.构建独立的内审管理体系,要以强化监管为手段,发挥职能部门作用。实行业务与监督分离,建立独立运作的内审管理系统,使内审工作真正发挥超脱性、权威性。职能部门必须认真实施自律监管,提高自律监管的效果,应严格按照自律监管责任制的要求充实监管力量,履行监管职责,强化与不断创新监管手段。克服重监管,轻整改的思想,对监管中发现的问题应一查到底,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加强监管队伍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注重监管手段的互通与监管成果的相互利用,充分发挥各个监管部门和各种监管手段的作用。 
  5.强化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当前,信息科技已经成为商业银行实现经营战略转型和业务运营的基础平台以及金融创新的重要手段,商业银行对信息科技的高度依赖,使得信息技术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直接关系到整个银行业的安全和金融体系的稳定。为此,商业银行一方面要尽快树立并强化信息科技安全风险意识,要从提高风险管理支持可靠性、维护金融体系稳定性等方面,认识加强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着力研究和防范信息科技的操作风险、战略风险、法律风险和声誉风险;另一方面要着重关注和做好信息科技建设与业务发展的协调、信息安全的内部控制体系、信息科技体系变动和发展的管理、信息系统运行和操作管理以及业务持续性规划的研究和制定等工作。

银行如何防范操作风险?

2. 如何防范银行柜台业务的操作风险

对柜台业务的操作风险保持高度的重视,从自身出发积极防范。
  一是从思想上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对于柜台业务,普遍上存在着对业务风险的麻痹大意、忽视甚至是轻视的思想。有不少人认为柜台业务是“低技术含量的熟练工种”,对于柜台业务来讲,这种想法是致命的。柜台的每一个操作,都直接关系到客户每笔业务的完成,中间连接的是客户多种多样的资金供求和业务联系。柜台操作的一个很小的失误,都有可能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谨慎地对待每一笔业务,对于规避操作风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是要真正弄清不同业务的风险点。在办理业务时要准确辨别,有条不紊。对公业务的风险点主要有:每天收取的票据的真伪,所收取票据与进账单或者电汇单的收汇款人和金额是否一致,客户票据印章与预留在我行印章的相符性等;对于个人业务的风险点主要有替客户代签代写单据、违规查询、泄露客户信息等。正确地理解掌握这些风险点,并做到时时防范,是远比快速熟练掌握交易技能更重要的。
  三是严格执行银行的各项柜台业务操作流程,严厉禁止违规操作。银行的每一项业务操作流程都是经历了很多次的实践操作和不断检验才形成的,每一个操作步骤都是为防范风险而设置的,有很深刻的风险防范措施贯穿其中,不能轻易打破。实际工作当中,严格按照业务的规范和操作流程,既是对客户的一种负责,也是对于自身和银行的一种负责。
  四是加强岗位职责和业务权限的制约均衡。农村商业银行实行双人临柜、双人复核,从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风险,但不是完全消灭了风险。会计和出纳人员要切实做到互相监督、互相制约,通过科学合理地分配责权利,不相容岗位的业务人员岗位职责必须分离;严格授权审核,把授权工作落到实处;设立公开透明的奖惩措施,通过奖优罚劣的硬性手段,减少和避免失误的发生。
  五是加强操作风险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营造良好的风险防范氛围。既要强化工作纪律,端正工作态度,营造严肃认真的工作环境,又要加大对员工的关怀程度,制定科学合理的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使员工时刻保持充沛的精力和振奋的精神,充分调动员工加强风险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银行如何防范操作风险?

早在2005年银监会就提出了13条防范操作风险的意见,并督促银行机构落实“内控十三条”,从央行的重视程度和督促力度,就可看出防范操作风险已成为规范业务发展的重要和必要内容。因此,我国各商业银行近年来纷纷开展了全行性的操作风险大检查,同时采取不同的方式来防范操作风险。对如何加强内控建设,构建防范操作风险的长效机制,我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x0d\x0a  1.打造先进的内部控制文化,要以科学发展为指引,树立健康经营理念。正确认识内控机制的重要性,加强员工职业道德培养和警示教育,提高内控与员工的价值关联度,切实防范员工因道德风险引发的违规、违法行为。通过培育金融企业合规文化,营造良好的内控文化氛围,并通过教育与管理、激励与约束相结合,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还使人的自觉行为与制度对人的约束有机结合,也有助于防范道德风险。同时正确处理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牢固树立先规范、后发展的经营理念,严禁违规办理业务。 \x0d\x0a  2.严格岗位职责管理,要以风险防范为前提,培育风险管理文化。岗位职责要明确各部门、各岗位和下属分支机构的内控职责,一级对一级负责。实行任务到岗、责任到人,做到定人、定事、定责,做到工作岗位、工作范围、职责权限清晰,使内控覆盖所有风险点,包括决策、执行、监督的全过程,重要岗位、主要风险环节做到相互制约、相互制衡。 \x0d\x0a  3.加强风险管理基本制度建设,要以规范管理为目的,夯实持续发展的基础。严格岗位分离制度,加强事前防范;严格授权管理制度,加强风险事中控制;加强对高管和重要岗位人员的控制,离岗审计。如从目前农业银行基层行的管理现状来看,仍然存在较多的薄弱环节,强化管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要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建立建全制度,清理制度盲点,弥补制度空白点,坚持内控在前,制度先行,使各种经营行为都置于制度约束之下,加强制度执行力度,特别是要切实落实业务营运制度、管理制度、处罚制度,把管理工作和控制融入到每个岗位、每个环节。其次要加强岗位控制,按照纵向有监督、横向有制约,从优化业务流程着手,形成机控和人控的联控机制,切实解决业务操作岗位的失控问题。 \x0d\x0a  4.构建独立的内审管理体系,要以强化监管为手段,发挥职能部门作用。实行业务与监督分离,建立独立运作的内审管理系统,使内审工作真正发挥超脱性、权威性。职能部门必须认真实施自律监管,提高自律监管的效果,应严格按照自律监管责任制的要求充实监管力量,履行监管职责,强化与不断创新监管手段。克服重监管,轻整改的思想,对监管中发现的问题应一查到底,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加强监管队伍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注重监管手段的互通与监管成果的相互利用,充分发挥各个监管部门和各种监管手段的作用。 \x0d\x0a  5.强化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当前,信息科技已经成为商业银行实现经营战略转型和业务运营的基础平台以及金融创新的重要手段,商业银行对信息科技的高度依赖,使得信息技术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直接关系到整个银行业的安全和金融体系的稳定。为此,商业银行一方面要尽快树立并强化信息科技安全风险意识,要从提高风险管理支持可靠性、维护金融体系稳定性等方面,认识加强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着力研究和防范信息科技的操作风险、战略风险、法律风险和声誉风险;另一方面要着重关注和做好信息科技建设与业务发展的协调、信息安全的内部控制体系、信息科技体系变动和发展的管理、信息系统运行和操作管理以及业务持续性规划的研究和制定等工作。

银行如何防范操作风险?

4. 前台业务操作风险防控有哪些

您好,前台业务操作风险防控有;1.加强风险点的前瞻性研究,尽快进行业务管理制度、方法、措施、程序的归纳,逐步完善内部控制体系。银行的风险点具有隐蔽性、突发性和破坏性。隐蔽时使人不知不觉,突发时让人感到措手不及。要掌握银行风险点的分布情况,有效化解风险点,就必须加强对风险点的前瞻性研究,要定期查找业务风险点,熟知可能产生风险点的要害部门,找出隐患,制定相应措施加以防范。对现有制度进行重新整合,在加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分类科学、内容全面的内控制度体系,制定完整全面的主要业务岗位说明书,进一步明确前台岗位人员的职责及操作规程,对于没有制度规定的内控盲点,一定要加紧落实,明确制约关系和措施,防范风险点于未然。 【摘要】
前台业务操作风险防控有哪些【提问】
您好,前台业务操作风险防控有;1.加强风险点的前瞻性研究,尽快进行业务管理制度、方法、措施、程序的归纳,逐步完善内部控制体系。银行的风险点具有隐蔽性、突发性和破坏性。隐蔽时使人不知不觉,突发时让人感到措手不及。要掌握银行风险点的分布情况,有效化解风险点,就必须加强对风险点的前瞻性研究,要定期查找业务风险点,熟知可能产生风险点的要害部门,找出隐患,制定相应措施加以防范。对现有制度进行重新整合,在加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分类科学、内容全面的内控制度体系,制定完整全面的主要业务岗位说明书,进一步明确前台岗位人员的职责及操作规程,对于没有制度规定的内控盲点,一定要加紧落实,明确制约关系和措施,防范风险点于未然。 【回答】
 2.加大对新业务的培训及科技创新力度,防范业务风险。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和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如果没有熟练高超的业务技能是不可能有效地防范控制风险隐患的。要加强对一线前台人员的培训,使其尽快熟岗位各项要求、相关规章制度和业务操作规程,提高风险意识,把各项规章制度要求真正落到实处,对一些违规行为能及时加以纠正、制止,从而真正起到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作用。【回答】

5. 银行业如何防范操作风险

早在2005年银监会就提出了13条防范操作风险的意见,并督促银行机构落实“内控十三条”,从央行的重视程度和督促力度,就可看出防范操作风险已成为规范业务发展的重要和必要内容。因此,我国各商业银行近年来纷纷开展了全行性的操作风险大检查,同时采取不同的方式来防范操作风险。对如何加强内控建设,构建防范操作风险的长效机制,我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打造先进的内部控制文化,要以科学发展为指引,树立健康经营理念。正确认识内控机制的重要性,加强员工职业道德培养和警示教育,提高内控与员工的价值关联度,切实防范员工因道德风险引发的违规、违法行为。通过培育金融企业合规文化,营造良好的内控文化氛围,并通过教育与管理、激励与约束相结合,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还使人的自觉行为与制度对人的约束有机结合,也有助于防范道德风险。同时正确处理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牢固树立先规范、后发展的经营理念,严禁违规办理业务。 
  2.严格岗位职责管理,要以风险防范为前提,培育风险管理文化。岗位职责要明确各部门、各岗位和下属分支机构的内控职责,一级对一级负责。实行任务到岗、责任到人,做到定人、定事、定责,做到工作岗位、工作范围、职责权限清晰,使内控覆盖所有风险点,包括决策、执行、监督的全过程,重要岗位、主要风险环节做到相互制约、相互制衡。 
  3.加强风险管理基本制度建设,要以规范管理为目的,夯实持续发展的基础。严格岗位分离制度,加强事前防范;严格授权管理制度,加强风险事中控制;加强对高管和重要岗位人员的控制,离岗审计。如从目前农业银行基层行的管理现状来看,仍然存在较多的薄弱环节,强化管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要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建立建全制度,清理制度盲点,弥补制度空白点,坚持内控在前,制度先行,使各种经营行为都置于制度约束之下,加强制度执行力度,特别是要切实落实业务营运制度、管理制度、处罚制度,把管理工作和控制融入到每个岗位、每个环节。其次要加强岗位控制,按照纵向有监督、横向有制约,从优化业务流程着手,形成机控和人控的联控机制,切实解决业务操作岗位的失控问题。 
  4.构建独立的内审管理体系,要以强化监管为手段,发挥职能部门作用。实行业务与监督分离,建立独立运作的内审管理系统,使内审工作真正发挥超脱性、权威性。职能部门必须认真实施自律监管,提高自律监管的效果,应严格按照自律监管责任制的要求充实监管力量,履行监管职责,强化与不断创新监管手段。克服重监管,轻整改的思想,对监管中发现的问题应一查到底,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加强监管队伍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注重监管手段的互通与监管成果的相互利用,充分发挥各个监管部门和各种监管手段的作用。 
  5.强化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当前,信息科技已经成为商业银行实现经营战略转型和业务运营的基础平台以及金融创新的重要手段,商业银行对信息科技的高度依赖,使得信息技术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直接关系到整个银行业的安全和金融体系的稳定。为此,商业银行一方面要尽快树立并强化信息科技安全风险意识,要从提高风险管理支持可靠性、维护金融体系稳定性等方面,认识加强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着力研究和防范信息科技的操作风险、战略风险、法律风险和声誉风险;另一方面要着重关注和做好信息科技建设与业务发展的协调、信息安全的内部控制体系、信息科技体系变动和发展的管理、信息系统运行和操作管理以及业务持续性规划的研究和制定等工作。

银行业如何防范操作风险

6. 浅谈如何防范银行柜台业务的操作风险

许昌魏都农村商业银行行长 崔新民 柜台是客户办理业务最基本的平台,而柜台业务风险是银行操作风险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在银行系统的广泛应用,银行不断推出的产品使得客户对产品需求的多样化,柜台业务也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防范难度大等特点。因此,如何有效地防范柜台业务操作风险成为摆在各家银行网点很重要的课题。而对于农村商业银行来说,柜台业务又有着自己的特殊性,必须对柜台业务的操作风险保持高度的重视,从自身出发积极防范。 一是从思想上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对于柜台业务,普遍上存在着对业务风险的麻痹大意、忽视甚至是轻视的思想。有不少人认为柜台业务是“低技术含量的熟练工种”,对于柜台业务来讲,这种想法是致命的。柜台的每一个操作,都直接关系到客户每笔业务的完成,中间连接的是客户多种多样的资金供求和业务联系。柜台操作的一个很小的失误,都有可能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谨慎地对待每一笔业务,对于规避操作风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是要真正弄清不同业务的风险点。在办理业务时要准确辨别,有条不紊。对公业务的风险点主要有:每天收取的票据的真伪,所收取票据与进账单或者电汇单的收汇款人和金额是否一致,客户票据印章与预留在我行印章的相符性等;对于个人业务的风险点主要有替客户代签代写单据、违规查询、泄露客户信息等。正确地理解掌握这些风险点,并做到时时防范,是远比快速熟练掌握交易技能更重要的。 三是严格执行银行的各项柜台业务操作流程,严厉禁止违规操作。银行的每一项业务操作流程都是经历了很多次的实践操作和不断检验才形成的,每一个操作步骤都是为防范风险而设置的,有很深刻的风险防范措施贯穿其中,不能轻易打破。实际工作当中,严格按照业务的规范和操作流程,既是对客户的一种负责,也是对于自身和银行的一种负责。 四是加强岗位职责和业务权限的制约均衡。农村商业银行实行双人临柜、双人复核,从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风险,但不是完全消灭了风险。会计和出纳人员要切实做到互相监督、互相制约,通过科学合理地分配责权利,不相容岗位的业务人员岗位职责必须分离;严格授权审核,把授权工作落到实处;设立公开透明的奖惩措施,通过奖优罚劣的硬性手段,减少和避免失误的发生。 五是加强操作风险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营造良好的风险防范氛围。既要强化工作纪律,端正工作态度,营造严肃认真的工作环境,又要加大对员工的关怀程度,制定科学合理的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使员工时刻保持充沛的精力和振奋的精神,充分调动员工加强风险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7. 银行业如何防范操作风险

银行业构筑操作风险防范体系制定操作流程建立管理架构防范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指由于金融机构工作人员的操作不当或者失误制度漏洞外部监管缺位等原因而形成的风险。加强内部机构制度建设,建立内部机构,加强风险防范,一个银行如果精细化经营,合理的内部管理机构是一个相对关键的因素。内部管理属于一个银行的内部因素,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银行都适合同一个内部管理机构。每个银行都应该根据自身实际建立自己的内部管理机构。内部管理包括对规章制度、职责行为、人员操行等的管理。可以进行分级管理,有利于管理的协调性。可以设置首席风险官,时刻监督报告银行风险情况,加强操作风险的防范。是建立审计部门保证独立高效审计部门是银行防范操作风险的第一道门槛,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才能更好地防范操作风险,并且保证审计部门一定要独立。要通过层层签订防范操作风险责任合同,使风险防范责任目标与员工个人利益直接挂钩,形成各级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直接负责,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一线员工积极参与的大防范工作格局。其次,要真正落实问责制。要明确各级管理者及每位操作人员在防范操作风险中的权力与责任,并进行责任公示。今后银行发生大案,既要有人及时问责,又要深入追查事件责任人。对出现大案要案,或措施不得力的,要从严追究高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并相应追究检查部门、审计部门及人员对检查发现的问题隐瞒不报、上报虚假情况或检查监督整改不力的责任。

银行业如何防范操作风险

8. 银行业如何防范操作风险

一、当前营业前台部门的业务风险点主要表现
  1.业务管理的风险点。由于营业前台的管理人员自身的业务素质及管理水平较低,缺少合理的内控制度,对前台重要岗位检查监督不利而导致风险点的产生。岗位分工不明确,缺乏主要业务岗位说明书,营业人员对细分的岗位职责、操作规程没有较为明确的认识,从而影响业务操作的规范性,极易产生差错;内控制度执行不合理,印章及重要空白账证保管不严格,重要空白凭证没有及时纳入表外科目核算,重要空白凭证账实不符;内部往来账目核对不及时,对账不符合规定和要求;不及时对现金出纳进行查库,导致现金超限额现象时有发生;后台复核管理松懈,对前台疏于约束力度,造成前后台脱解现象。
  2.业务操作风险点。前台经办人员由于责任心不强,专业水平低,违反操作规程,产生业务隐患现象。对客户结算票据核对预留印鉴不认真,造成不法分子有机可乘,给客户造成经济损失;对有些假票据及假钞等缺乏常识性的鉴别能力,造成不法分子的犯罪目的得逞;内部往来账目核算不合规矩,报单给客户自带,无正常登记手续且人账不及时;业务对账没有坚持双人对账的原则,事后稽核监督不及时;不按规定管理操作员密码,操作员密码常出现串用混用现象,因岗位调离不及时注销及更换新的操作员密码。
  3.服务风险点。由于服务质量、服务态度不过关造成不利风险点,同时由于各家银行服务竞争激烈,服务设施不尽完备,无法满足客户需求,产生较多风险隐患。前台经办人员服务水平不高,业务素质低,工作效率低,难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容易使客户产生不满情绪,同时由于服务态度不够热情周到,造成与客户之间的纠纷,因此导致客户对银行服务方面的投诉,从而影响到银行的服务信誉,对其经营造成不良影响。业务范围不广,服务手段不完备,客户没有资金安全感,容易产生客户流失现象,直接影响到银行的经营效益。
  4.新业务风险点。由于银行新产品、新业务的发展和前台人员的业务素质及管理水平不能同步,产生风险隐患。首先是员工的素质无法满足新业务的快速发展的需要,由于新业务培训少,掌握不多,加上人员变动频繁,很容易产生一人兼多个岗位现象,造成业务风险隐患;其次新业务迅速发展以后,业务规模相对扩大,管理人员和前台经办人员不能有效增加,监督管理跟不上,风险防范能力有所下降,容易产生风险漏洞。
  5.道德教育风险点。由于只注重前台经办人员的业务素质的培训提高,忽视了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造成前台风险的产生。由于拜金主义思想的侵蚀影响,极个别前台人员利用前台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漏洞,挪用客户存款,虚开储蓄存折,携款潜逃案件时有发生,这类恶性案件通常都会给客户和国家的财产造成重大的损失,同时也给银行的信誉造成极坏的影响。这类案件通常发生于前台的储蓄部门、现金出纳部门等涉及现金的重要部门。近年来这类案件的发生有上升的趋势,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员工平时缺乏思想道德、法律意识的教育,导致少数人极端个人主义思想膨胀。
  二、营业前台风险点产生的主要原因
  营业前台的风险点的产生和形成有其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从银行的角度而言,是规章不健全、制度不落实、管理工作没有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从银行员工的方面而言,是由于少数员工享乐思想滋生、道德水准有所下降形成的。这些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内控机制不严密,各项管理检查不到位。银行没有较为完善的、行之有效的、互相制约的内部控制制度;对前台常规性业务检查大多流与形式,无法查出操作中的违规现象,没能及时纠正业务操作中所存在的问题,最终达到根除风险和隐患的目的。
  2.业务培训不到位,经办人员业务素质偏低。推出一项新业务时,经办人员如果达不到新业务所需要的业务水平,在处理新业务时难免出现差错,有时前台人员变动频繁,而新接替的人员又未及时经过新业务的培训,业务经办不熟练。
  3.前台人员服务意识差,服务不够热情周到。前台人员有时不太注重服务形象,工作效率低,对新客户提出的业务方面的咨询不能圆满地做出答复,或者态度冷漠,与客户发生争吵,引起客户不满或投诉。
  4.法律意识淡薄,思想教育不到位,导致员工道德水准下降。对于前台一线的员工缺乏有效的、必要的、有思想针对性的教育,思想教育往往停留在表面,对员工的思想动向不了解、不掌握,在思想教育上留下隐患。
  三、防范与化解营业前台风险点的主要措施
  要防范和化解风险点,首先必须认识风险、研究风险,提出不同部门潜在风险点,掌握风险点发生的主要规律。要认真分析不同风险点产生的原因,制定不同措施加以防范、控制,把风险点控制消灭在萌芽状态,实现零风险。
  1.加强风险点的前瞻性研究,尽快进行业务管理制度、方法、措施、程序的归纳,逐步完善内部控制体系。银行的风险点具有隐蔽性、突发性和破坏性。隐蔽时使人不知不觉,突发时让人感到措手不及。要掌握银行风险点的分布情况,有效化解风险点,就必须加强对风险点的前瞻性研究,要定期查找业务风险点,熟知可能产生风险点的要害部门,找出隐患,制定相应措施加以防范。对现有制度进行重新整合,在加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分类科学、内容全面的内控制度体系,制定完整全面的主要业务岗位说明书,进一步明确前台岗位人员的职责及操作规程,对于没有制度规定的内控盲点,一定要加紧落实,明确制约关系和措施,防范风险点于未然。
  2.加大对新业务的培训及科技创新力度,防范业务风险。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和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如果没有熟练高超的业务技能是不可能有效地防范控制风险隐患的。要加强对一线前台人员的培训,使其尽快熟岗位各项要求、相关规章制度和业务操作规程,提高风险意识,把各项规章制度要求真正落到实处,对一些违规行为能及时加以纠正、制止,从而真正起到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作用。
  同时加强对后台监督人员和事后人员的培训,努力提高事后稽核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发现违规问题的能力,对所发现问题及时予以解决。对全体员工要进行多岗培训,以便适应新业务发展的需要及不同岗位的需要。充分发挥计算机在银行业务经营中的重要作用,真正发挥计算机的科学化管理作用,用先进的科学手段有效控制业务经营中的风险。
  3.合理分配和调整人力资源,满足不相容岗位控制,做到人控、机控和制度控制相互制约、相互补充。要对不同的员工的业务能力、服务水平做到了如指掌,对那些业务素质高,工作责任心强、服务态度好的员工尽快充实到一线岗位,充分发挥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对特别重要部门要做到员工定期轮岗,在严格上岗资格考试制度的前提下,合理配置劳动组合,消除岗位人员设置不合理现象。
  4.加强思想教育,努力防范道德风险。要重点抓好一线员工的思想政治、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教育,使他们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廉洁奉公、遵纪守法的思想意识;要建立完善定期学习制度,经常组织员工开展政治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增强服务意识,引导员工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自觉抵制拜金主义和各种腐败思想的侵蚀;要及时了解和掌握前台员工特别是要害岗位部门员工的思想动向,有针对性地加强学习,提高对不良思想的防范能力;要树立良好精神风貌,抓好典型,对表现突出的个人给予精神及物质奖励,大力宣传其先进事迹,在全行树立良好风气,避免人为性、突发性风险的产生。
  如何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是当前金融业发展中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如果我们在日常经营中能够有效地消除各种前台风险和隐患,开拓创新、稳健经营,我们一定会在金融行业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主动,抢占先机,我国的金融事业也一定会迎来光辉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