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背后的理财专家桑弘羊,为汉武帝的文治武功提供了什么样的支持?

2024-05-06 05:39

1. 汉武帝背后的理财专家桑弘羊,为汉武帝的文治武功提供了什么样的支持?

桑弘羊是汉武帝背后的理财专家,一生致力于为了汉朝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汉朝的悠久历史也在我国历史长河中留下了非常深厚的印记,名垂千古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直被宇后代而推崇,今天就来讲一讲汉武帝背后的理财专家桑弘羊这个人吧!


 桑弘羊,此人其实是出于经商的家庭,父母都是商人,其实在与古代风大思想的背景下来说,商人家庭出生的孩子一般地位都是不会太高的,多数达高显贵的家族都会看不起经商的家族,桑弘羊在13岁的时候就入宫,成为了汉武帝身边的陪书者,经常陪同汉武帝一起读书,学习识字等,桑弘羊此人足智多谋,并且有非常高深的政治见解。他遵从于法学主义,并且对于国家财政收支方面也有他独到的见解,通过这两方面,桑弘羊得到了汉武帝的重用。


 其实我们大家想一想,应该也可以理解古代主要收入的来源,主要都是依靠于农民经济,因为古代科学技术方面发展的不是特别先进,只能依靠于第一产业来稳定国家的收支平衡,并且促进国家的经济长久发展,在桑弘羊有了一定的官位之后,他发觉经商的人的经济条件和实力与农村人口之间有了很大的不平衡,于是他开展了一系列的政策,让经商的人去交税收,同时,桑弘羊也是汉朝统一了货币,在货币之间可以有一个公平的交易。


 桑弘羊,对于汉武帝的文治武功提供了很多的帮助,同时也为了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汉武帝背后的理财专家桑弘羊,为汉武帝的文治武功提供了什么样的支持?

2. 汉武帝时期推行经济改革的基本理财思想是什么,影响

汉武帝重用桑弘羊,推行了一系列财政经济的改革措施,如设立平抑物价,统一征收、买卖和运输货物的平准、均输机构,控制全国商品,以及盐铁官营、铸币统一、屯田垦殖等。这些措施增加了西汉政府的财政收入,提高了国家的经济实力,为西汉王朝的政治稳定奠定了经济基础。汉武帝的文治武功,与桑弘羊善于理财是分不开的。始元六年(前81),昭帝召集各地贤良文学至长安,会议盐铁等国家大事。贤良文学反对盐铁官营和均输平准等与民争利的政策,力主改弦更张,桑弘羊与之展开辩论。“贤良文学”被驳得理屈词穷,无话可说。桑弘羊的盐铁专卖政策再次获得了胜利。
汉武帝即位初,一方面政治形势比较稳定,国家经济状况也相当好,另一方面诸侯王国的分裂因素依然存在,潜在威胁还不小。所以,他在继续推行景帝时各项政策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
  政治:在政治方面,首先颁行“推恩令”,使诸侯王多分封子弟为侯,使王国封地被分割,以进一步削弱诸侯王国势力,潜移默化地消除了威胁;其次建立中朝削弱相权,巩固了皇权的神圣地位;再设置十三部刺史,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汉武帝还变古创制,包括收相权、设刺史、立平准均输等重大改革与创制,建立了一套系统完整而且体现着法家之“以法治国,不避亲贵”的政治制度。这种法制传统,成为此后二千年间中华帝国制度的基本范式。
  军事:在军事方面,主要是集中兵权,充实了中央的军事力量;改革兵制。
  经济:在经济方面,整顿财政,颁布“算缗”、“告缗”令,征收商人资产税,打击富商大贾;又采取桑弘羊建议,将冶铁、煮盐收归官营,禁止郡国铸钱;设置平准官、均输官,由官府经营运输和贸易,大大增强了国家经济实力。同时兴修水利,移民西北屯田,实行“代田法”,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在经济方面还有一条重要的举措,就是将当时的货币进行统一。
  思想:在思想方面,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成为了中国社会的统治思想,对后世中国政治、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事:汉武帝也非常注重人才的开发,他确立了察举制度,是中国有系统选拔人才制度之滥觞,对后世影响很大。

 汉武帝进行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人口统计

3. 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3卖等一系列政策造成的利弊是什么?

汉武帝在位时期,重用大理财家桑弘羊,实行盐铁3卖,收回铸钱大权,设立“平准”、“均输”制度,加上“算缗”,“告缗”办法,使朝廷增加了巨大收入,削弱和打击了大工商业主和封国诸侯的经济势力,加强了中央政权的经济基础。汉武帝利用这个有利条件,内削诸侯王,北击匈奴,西通西域,大大巩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统一多1族国家的发展。这是顺应历史发展要求的。但同时也因负担过重,以致造成“天下虚耗,百姓流离”,不断爆发小规模起义,阶级矛盾日趋尖锐。

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3卖等一系列政策造成的利弊是什么?

4. 汉武帝时期的名臣有哪些

周亚夫、卫青、程不识、李广、李陵。
1、卫青
卫青(?—公元前106年),字仲卿,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人。西汉时期名将、外戚、军事家,汉武帝第二任皇后卫子夫的弟弟,汉武帝在位时官至大司马大将军,封长平侯。
卫青的首次出征是奇袭龙城,揭开汉匈战争反败为胜的序幕,曾七战七捷,收复河朔、河套地区,击破单于,为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重大贡献。卫青善于以战养战,用兵敢于深入 ,为将号令严明,对将士爱护有恩,对同僚大度有礼,位极人臣而不立私威。
2、周亚夫
周亚夫(前199年—前143年),沛郡沛县(今江苏丰县)人,西汉时期名将,官至丞相。他是名将绛侯周勃的次子,历仕汉文帝、汉景帝两朝,以善于治军领兵,直言持证著称。军事才华卓越,在吴楚七国之乱中,他统帅汉军,三个月平定了叛军,拯救了汉室江山。后被冤下狱,闭食自尽。

3、程不识
程不识是汉武帝时的名将,别称“不败将军”。担任山西太守,长乐卫尉。与李广齐名。其主要成就为镇守边疆,抗击匈奴,治军有方,军纪严明,生平未尝败绩。
4、李广
(?-前119年),汉族,陇西成纪人,中国西汉时期的名将,先祖为秦朝名将李信。汉文帝十四年(前166年)从军击匈奴因功为中郎。景帝时,先后任北部边域七郡太守。
武帝即位,召为未央宫卫尉。元光六年(前129年),任骁骑将军,领万余骑出雁门(今山西右玉南)击匈奴,因众寡悬殊负伤被俘。匈奴兵将其置卧于两马间,李广佯死,于途中趁隙跃起,奔马返回。后任右北平郡(治平刚县,今内蒙古宁城西南)太守。
5、李陵
李陵(前134—前74年),字少卿,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西汉时期将领、文学家,飞将军李广长孙。
擅长骑射,爱护士卒。初以祖勋,授予侍中、建章宫监,迁骑都尉。天汉二年(前99年),跟随贰师将军李广利出征匈奴,率五千步兵与八万匈奴兵战于浚稽山,终因寡不敌众兵败投降。得知汉武帝夷灭三族,将太史令司马迁处以腐刑的消息,心灰意冷,投降匈奴鞮侯单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程不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周亚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卫青

5. 西汉武帝时期的桑弘羊理财采取的重大举措有哪些?这些举措产生的重大影响有哪些?

桑弘羊在经济上的举措,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颁布告缗令,实际上是国家向工商业者征收财产税,税率约为6%,如果隐瞒不交,财产罚没充公。政府仅凭一纸法令,就得到了数以亿计的金钱。二是颁布铸钱令,将西汉初年允许私人铸钱统统收归官办专营。这算得上是最早实行的金融政策。三是宣布盐铁官营。这是两项关乎百姓生产生活的重要物品,收归国有,无疑政府又控制了一批巨大的财源。四是颁布均输法。即商业活动由政府出面调节,以丰补歉,取此就彼,贱买贵卖。       桑弘羊的这四项改革,从税收、金融、工业和商业四个方面,实行了国家垄断专营。这是中国在二千年前就已经完成的国有化改革,它是汉武帝政治专制、思想独尊、经济垄断三位一体封建专制制度的完善。

西汉武帝时期的桑弘羊理财采取的重大举措有哪些?这些举措产生的重大影响有哪些?

6. 汉武帝灭刘氏家三族三万余人,究竟是为了何事?

汉武帝杀了三万多人,是巫术和巫术的灾难。此次事件涉及多达10万人,可以说是汉代最大的死亡事件。
汉武帝虽然创造了汉武的盛世,但他却站在了文京统治的肩膀上。然而,汉武帝时期发生了许多对外战争,取得了许多胜利,汉武帝的扩张是不可避免的

汉武帝有三个缺点:军国主义、色欲和不朽。
为什么汉武帝要毁了刘家三户的三万多人?
我们发动了很多战争。虽然我们也开辟了新界,但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我们不能把工作和休息结合起来,给他们时间休养。


永扬拥有最终的发言权,每个皇帝都想实现它。他在汉朝有最后的发言权,他想永远活下去。所以这都是一场争夺水资源的斗争。秦始皇已经开了先例。汉武帝仍然不想找到永葆青春的法则。不是每个人都有孙悟空的运气。
不言而喻,每个皇帝都是性欲旺盛的,而那些不贪欲的人肯定有性取向问题。汉武帝的后宫里有很多美女。没有女人的时候,她们会更难过。只有一个皇帝。为了得到汉武的青睐,妃嫔们邀请巫师进宫,试图用巫术达到目的。同时,他们还用巫术来对付那些嫉妒后宫的人,使后宫里的后宫出现了因巫术而牵涉朝廷大臣的事件。
然而,汉武帝现在又老又笨,而且已经进入了一个年轻的年龄,所以充满活力。当时有人对宰相不满意,就举报公孙和宰相之子公孙和向武帝起誓,与杨氏公主通奸。武帝接到消息后,没有证实。这和他的生活有关。他宁愿信不信,公孙和他的儿子死在了朱熹公主的监狱里,长平的卫卿和侯伟的儿子杨氏公主也被杀了。
此外,汉武帝并没有放弃他的心,命令他最喜爱的大臣蒋冲彻查这个巫术案件。蒋冲以刑讯逼供、栽赃逼供。大臣和人民受到惊吓,肆意指责他人犯罪,造成数万人死亡。


蒋冲被宠坏为荣,与太子刘昭发生冲突。他借此机会陷害了王子。王子非常害怕。为了不被别人控制,他组织了一支军队杀死蒋冲。这太棒了。即使王子受到了委屈,他也已经违反了皇帝的禁忌。于是汉武帝出兵镇压,魏子福皇后和刘昭亲王相继自杀。
这个时候,有些老人受不了了。湖广三长老和田千秋等人对太子提起诉讼。冲动的武帝终于明白了。原来是蒋冲占了便宜,就把苏文烧死了。他还建造了一个“思考子宫”,在王子被杀的地方搭建了一个“期待思考的平台”。数十万人与这起事件有牵连。
巫术灾难是皇帝的忌讳。古今帝王都有长寿的愿望。然而,生与死是由天上的生与财所决定的。人终将死去。帝王是普通人,不能超越生死。
有些人想诅咒他早死。当然,作为一个国王,是不可能放手的。
公孙景生,宰相公孙和的儿子,被指控巫术和诅咒武帝。他还说他和杨氏公主通奸。公孙和儿子死在监狱里。朱邑公主、杨氏公主和昌平公爵夫妇卫青的儿子被杀。武帝最喜爱的大臣蒋冲,奉命调查这起巫术案,并以刑讯逼供、栽赃逼供。
为什么汉武帝要毁了刘家三户的三万多人?
由于武帝和皇权用人不当,刘家成员受罚人数众多。只有这样,蒋冲等人才会利用查无谷案陷害太子刘昭。刘扎

7. 被称为理财家的管仲,其经济思维是怎样的?

一提到管仲就不得不提到他在经济方面的见解,身为一个政治家,却能懂得如何去用经济调控来治理国家,而在管仲的治理思想之中,很重要的一点指导思想就是如何去发展经济。但神奇的是,管仲一开始并不是一个合格的生意人,甚至是因为生意的失败而导致越发的贫困。管仲祖先原本也是名门望族,但是到了管仲时期已经贫困到和寻常百姓无异,后来为了生计开始从商,若不是好友鲍叔牙的绝对信任和支持,管仲留给后人的印象只会是一个失败的商人。


管仲
然而管仲的经济思维却在治理国家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像是《管子》当中的“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一句,其本身的主要思想就是要先富国再富民,而且管仲的思想是在富国上要先给予在收回,也就是所谓的予之为取。为了能够使得齐国富有起来,管仲不认为直接去对百姓索取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而是先让百姓富有,然后再去顺理成章的索取。如果百姓都没有富有起来,那么这只是毫无作用的压榨。

在管仲看来百姓最难管理得便是难以富裕,正所谓是“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百姓一旦是赋予了自然也就会安心的留在自己的土地上,不用担心人口的流失;同样有钱了也就明白遵守礼节,如果连基本的生存需求都达不到,那么何谈虚无的礼仪呢?


管仲
而且管仲在予之为取上是有着明确步骤的,要想让百姓富有起来,那么要先解决百姓的生计问题,也就是民以食为天。所以重视生产是管仲的第一步,《汉书·食货志》之中记载““民有余则轻之,故人君敛之以轻;民不足则重之,故人君散之以重,凡轻重敛散之以时,则准平”;先是国家方面需要对症下药,百姓有余的时候则可以多要一些,百姓没有的时候国家需要进行补贴,这也被称之为是平准,减少贫富之间的差距。


管仲
在保证了百姓的温饱和经济发展之后,则需要注意的是取之有度,也就是说百姓富有了的确可以缴纳更多的税收,但是也不意味这就能够毫无节制的去索取。故而说管仲才会提出“相地而衰征”;也就是说在过去征收税额是依靠的一个具体的标准来收取的,但土地资源的不平均和农耕程度的好坏,都会影响到一个家庭的收入状况,而只是用一个标准去收税,则意味着不合理、不公平的现象出现。那些难以承担赋税的百姓无路可走,也就容易造成对秩序的破坏。


管仲
所以相地而衰征指的就是根据土地不同的情况来制定标准,然后管仲非常有远见的体现就是提出了分财的概念,也就是要和民同利。《权修》之中记载“故取于民有度,用之有止,国虽小必安;取于民无度,用之不止,国虽大必危”;如果无度就会失去民心,而有度国家才能够兴盛,所以管仲提出来的不只是个人的有度,而是引伸到了国家管理层面。对此在这个基础上管仲还提出了“山泽各致其时”,也就是不能为了眼前的礼仪就四处滥伐滥捕,而是要节制让树木和鱼类都能够有正常生存的空间,而这种先进的思想至今也是极具思考价值和借鉴的意义。

最后一层面则是管仲认为国家根本是利民为先,也就是以人为本,从百姓的需求上出发,先去满足百姓也就能满足国家的需求,管仲也认为百姓就像是载舟之水,如果能满足百姓的需求则水就像是从高处流向低处一样,但是如果违背这一点,那么小船则会倾覆。但是在这个前提上管仲是有要求的,那就是要先国家利益为主,也就是不能伤害到国家而去唯利是图。


管仲
所以管仲也有着自己的杀手锏,例如是在盐、铁等这些稀缺资源上,还是归国家来进行控制,不会对外开放。在管仲看来能够抛出去的与民同利是树木和六畜,而山海之利则是贵为国家。这样在给百姓提供利益的同时又能保障不会过度。而且经济的发展也是有着上下之分的,《小问》中说到“富上而足下,此圣王之至事也。”这也说明了在管仲心里也不是意味给予,而是有条件的加持。利民只是富国的基础,而目的是要发展国家的经济。

所以管仲的经济学问善于理财,而不是做生意,这也是为什么管仲自己创业总失败,但却是一个成功的政治家的原因。



被称为理财家的管仲,其经济思维是怎样的?

8. 求,汉武帝在位期间,所有具有代表性的事件

  一、推行儒学
  听取董仲舒的建议,“梳理百家,推行儒学”开创中国传统主流文化之正统,在中华传统文化舞台上独领风骚两千余年,受到历代统治者所推崇。这里要说明的是,汉武帝并非限制其他各家的发展,致使大力提倡儒家的发展儒法结合。例如夏侯始昌既研习儒家又通晓阴阳五行家;宰相公孙弘兼治儒法两家;主父偃以纵横家起家;耿直的汲黯司马谈司马迁以黄老学说起家。
  二、设立中朝 抑制外朝
  在惠文景帝期间,丞相大多主要是随刘邦打天下的功臣丞相受到礼遇,武帝和丞相多有不合,为贯彻自己的命令,于是设立中朝,尚书台也是这一时期出现的。
  三、建立年号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使用年号的皇帝,公元前113年武帝以当年为元鼎四年,并追改以前为建元,元光,元朔,元狩,每一年号六年。
  四、太初改历
  太初元年(前104)改太初历,以正月为岁首,色上黄。
  五、盐铁官营
  盐铁官营自汉代延续至今,今天盐铁茶主要仍由政府及国企控制。
  六、通西域
  中国传出了冶铁术、凿井术、丝绸制造、漆器制造等技术,西方(域)传入胡(黄)瓜 胡萝卜 葡萄 汗血马 核桃 天马等 历史意义重大
  七、开疆拓土
  西北:卫青、霍去病抗击匈奴,收复河套和河西走廊,张骞出塞以及细君公主、解忧公主的先后和亲乌孙,前赴后继的努力西域首次与中国联系紧密,为后来把西域并入中国版图奠定基础。
  西南:使者军队的接连出现使西南边陲第一次并入中国版图
  北方:卫青霍去病的出击使北疆长时间稳定,保护了京师的稳定。
  由此汉武帝也成了和秦始皇并列的千古一帝,后人常用“秦皇汉武”并称
  1、汉武帝是第一位使用年号的皇帝,先是六年一个年号,后来四年一个年号。

  2、汉武帝是第一位在统一的国家制定、颁布太初历的皇帝,以正月为岁首这一点,一直用到现在。

  3、汉武帝时期写出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史书《史记》,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4、汉武帝时期出现了秦统一后我国见于史籍记载的《舆地图》,元狩四年四月丙申,“太仆臣公孙贺行御史大夫事……奏舆地图,请所立国名。”《汉书·武帝纪》载元鼎六年秋“遣浮沮将军公孙贺出九原”,注引臣王赞曰:“浮沮,井名,在匈奴中,去九原二千里,见汉舆地图。”据颜师古说,臣王赞生活的时代“在晋初”。这说明汉代的舆地图晋初臣王赞还见过。这也说明汉代已明确出现了关于国家的地域概念。这对后世自然地理研究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5、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对策,武帝亲自策问,选拔人材做官。后世科举之制始此。

  6、汉武帝尊儒术,以儒家思想作为国家的统治思想始于此。

  7、元朔五年为五经博士置弟子五十人,复其身;地方郡国可按一定条件选送一些人,可受业如弟子。经考试,能通一艺以上,可用作官吏。从国立太学生中选拔官吏始于此。

  8、汉武帝在尊儒术时,又“悉延(引)百端之学”,形成了在以儒家思想为统治思想的同时,又兼用百家的格局。这点对后世也影响巨大。

  9、元封二年(前109),汉武帝亲临现场督察堵塞黄河瓠子决口。自秦统一后,皇帝亲临现场治理黄河,这是第一次。

  10、汉武帝时推广耧车(土法播种机)下种,此后这一方法在中国用了两千多年。

  11、汉武帝派张骞通西域,打通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这在中国史上属首次。

  12、汉武帝元封六年(前105)以宗世女细君为公主嫁乌孙和亲。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与西域国家和亲。

  13、在轮台、渠犁屯田,并置使者、校尉。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在今中国新疆地区屯田。

  14、汉武帝时用井渠法作龙首渠,后传入今中国新疆地区,并进而入波斯等地。

  15、从西域引进葡萄、苜蓿种植,从大宛引进了良种马———天马,西域的乐曲、魔术传至中国,中国的铸铁技术、丝织品、漆器传至大宛等地。

  16、汉武帝外施仁义,实行德治;同时又重视法治,用严刑峻法治理国家。这在历史上也是首次。

  17、元封五年(前106),为加强对地方官吏和豪强的监察,置十三州部刺史,令六百石级别的刺史督察二千石级别的郡国守相。

  18、为加强皇权,改革丞相制度,设立中朝(内朝),对后来的丞相制度演变发生了重大影响。

  19、元鼎二年(前115)禁郡国铸钱,专令国家所属上林三官铸钱,非三官钱不得流通,郡国以前所铸钱皆废销。从此国家垄断了铸造钱币的权力,对后世影响重大。

  20、汉武帝通过大量移民在西北边郡屯田,这对反击匈奴战争的胜利、经营西域起了重大作用。对后世也有重大影响,曹操在《置屯田令》中曾说“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就说明了这一点。

  21、汉武帝时任用官吏是多元化的。二千石以上官吏可通过任子制度使子孙当官;有钱人可通过“赀选”当官;先贤的后裔可以受照顾,如贾谊的两个儿子就被关照当了郡守。然而,尤为突出的是武帝用人惟才是举、不拘一格。如皇后卫子夫是从奴婢中选拔出来的。卫青、霍去病分别是从奴仆和奴产子中选拔出来的。而丞相公孙弘、御史大夫儿宽,以及严助、朱买臣等人都是从贫苦平民中选拔上来的;御史大夫张汤、杜周和廷尉赵禹则是从小吏中选拔出来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汉武帝任用的一些将军是越人、匈奴人。而金日石单这样一位匈奴的俘虏在宫中养马的奴隶,竟然与霍光、上官桀一齐被选拔为托孤的重臣。这些情况说明汉武帝选拔人才是不受阶级出身与民族差别限制的。然而,这不是说汉武帝用人没有标准,标准还是有的,标准就是“博开艺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学”,“州郡察吏民有茂材异者,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这就是说,只要愿为汉朝事业奋斗,有艺能、有才干的人,能为将相和可以出使遥远国度的人都可任用。一句话,用人的标准是惟才是举。正因如此,汉武帝时人才济济。班固就惊叹地说:“汉之得人,于此为盛!”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值得认真研究的。

  22、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派大军深入匈奴腹地进行决战的皇帝。

  23、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提出要北方游牧民族———匈奴臣服于中原王朝的皇帝,为此又在今内蒙筑受降城。武帝生前虽未达此目的,但在宣、元时期,匈奴归服汉朝为藩臣。

  24、李广利伐大宛后,西域南道诸国多臣服于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匈奴日逐王降汉,匈奴不敢争西域,罢僮仆都尉。宣帝任命郑吉为西域督护,管理西域南、北道诸国,西域诸国臣服于汉。这在中国历史上是首次。

  25、汉武帝平定南越后,首次在今海南岛置儋耳郡、珠崖郡。

  除上述二十五项创设之外,还可列出其他在中国历史上的若干个第一来,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汉武帝及其事业,是中国古代历史蕴积的产物,牵涉到了思想文化、礼乐习俗、科学技术、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发展演变,以及中国古代各族的状况等等。

  有感于汉武帝在振兴中国方面所成就的巨大业绩和那时人民群众所进行的惊心动魄的斗争,特录今人所作《赞汉武帝》古诗一首,以纪念那个伟大的时代,并供评价汉武帝时参考:

  武帝雄才意欲何?文武兼资振古国。

  绍发华统彰九野,敢击匈奴正六合。

  悔过曾使众心恪,富民又启谱新辙。

  风雨茂陵依旧在,春秋千古瓠子歌。
  政治方面:1.颁布推恩令,以法制来推动诸侯分封诸子为侯,使诸侯的封地不得不自我缩减,加强中央集权。
  2.引入了刺史的官级,监察地方,确立了察举制度
  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儒学在古中国的特殊地位铺平了道路。但是一般认为他利用儒学敦化民风,同时采用法术、刑名巩固政府的权威,即是所谓的“表儒里法”。
  经济方面:整顿财政,颁布“算缗”、“告缗”令,征收商人资产税,打击富商大贾;又采取桑弘羊建议,将冶铁、煮盐收归官营,禁止郡国铸钱;设置平准官、均输官,由官府经营运输和贸易,大大增强了国家经济实力。同时兴修水利,移民西北屯田,实行“代田法”,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对外关系:武帝对外采取软硬兼施的手段,一方面自前133年马邑之战起结束前朝对匈奴的和亲政策,开始对匈作战,派卫青、霍去病征伐,解除匈奴威胁,保障了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并消灭了夜郎、南越政权,在西南先后建立了七个郡,使今天的两广地区自秦朝后重归中国版图;同时他派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丝绸之路,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并发展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在东方,他派兵灭卫氏朝鲜(今朝鲜北部),置为乐浪、玄菟、临屯、真番四郡
  1、加强皇权:设立内外朝制度
  汉武帝为加强皇帝集权,有意裁抑丞相职权,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让他们参与朝廷军国大事的讨论。由皇帝与亲信近臣形成了宫廷的决策核心,称为“内朝”或“中朝”;而以丞相为首执掌政务的政府机关,称为“外朝”。

  2、加强中央集权:
  汉武帝创设“刺史制度”,由中央特派监察官员,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
  汉武帝又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的权力,大体消除了汉初郡国并行制带来的负面影响。

  3、思想方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武帝时,①采用董仲舒、公孙弘等人的建议,设立五经博士,将儒学定为官学,其他诸子之学“罢黜”在官学之外。②后又在长安建立太学,教授五经,从中选拔官吏。③郡县的学校也配有经师授学,以培养官吏的后备人选。
  从此以后,儒学成为历代王朝的统治思想和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

  4、经济上:发达的农业生产,为西汉王朝的繁盛打下了深厚的根基。
  汉武帝时的代田法,“用力少而得谷多”,经赵过的试验、示范,逐步推广,成为当时先进的农业耕作法。西汉农业的精耕细作、轮作复种、施肥技术,以及单位面积产量,均处于当时世界的前列。

  5、军事上:汉武帝通过对匈奴的三次战争,大体解除了匈奴对北边的威胁。为了加强对西域的控制,西汉在河西走廊设置了河西四郡(敦煌、酒泉、武威、张掖),天山南北地区遂与内地联为一体。政府又在西南、东北、东南和西部地区设置郡县或者其他管理机构,进行有效的管辖。

  6、改革财政,加强中央政权
  统一货币,把铸钱权收归中央,铸造五铢钱作为国家统一的法定货币;专营盐铁和均输平准法。盐铁官营和调剂运输,平抑物价对稳定经济起了重要作用;箕缗和告缗,打击富商大贾,加强中央集权。

  7、对外派张骞出使西域,间接开通了丝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