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期货的发展前景

2024-05-18 20:08

1. 金融期货的发展前景

2010年4月16日,首批4个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挂牌交易,这意味着我国金融期货在沉寂了近15年后再次登上资本市场舞台。长期以来,我国股票市场盈利模式单一,投资者买入股票,只有股票价格上涨,投资者才能赚钱。缺乏做空机制也使得国内股票市场操纵之风盛行,庄家和一些大的机构利用自己的资金和信息优势,拉抬股价使股票价格长期偏离其正常的价值范围,这会导致股市系统性风险积聚,加大股票投资者面临的风险。股指期货在丰富投资者资产组合的同时,也防止了系统性风险的积聚,股指期货提供了一个内在的平衡机制,促使股票指数在更合理的范围内波动。股指期货上市以来,期现指数波动的一致性以及成熟的成交持仓比充分反映了成熟市场的特性。投资者开户参与率自初期的50%上升至当前的89%,标的指数波动率的环比降幅创历史新高,期间各合约运行平稳,到期交割日效应从未发生,种种现象表明国内金融期货市场正在稳步向前发展。 我们从“十二五”规划中可以看出政府正加大对债券市场发展的重视,努力建设一个产品序列齐全、功能完备、具有相当规模的债券市场体系。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政府部门将积极配合减少行政管制、鼓励金融制度与工具的创新,并且会在信息披露、信用评级、会计、税收等方面进行制度和体制改革。当前中国期货与债券市场正处于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的关键时期,在良好的政策环境下,开展利率期货交易的条件正在逐步形成。首先,利率期货可以对冲系统性风险,维护社会经济稳定。前期因欧美国家流动性泛滥引发全球通胀水平迅速上升,对新兴经济体造成较大伤害,各国政府多次通过调高基准利率等货币手段应对通胀,全球整体利率波动明显加大,造成借贷双方都面临很大的利率风险,对企业的资金链形成很大压力。在国内市场,利率期货的适时推出可以为广大机构和社会公众提供一个规避利率风险的工具,对于企业稳定经营、提高抗风险能力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其次,利率期货的套保功能可以提高债券市场的活跃度。目前国内债券市场投资者结构不够合理,国有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持有大部分国债与银行间债券,这就形成了一定的行业垄断。在缺乏有效避险工具的情况下,这些机构投资者宁愿采取长线持有的策略,因此难以在市场变动时产生分歧而达成交易,导致整个债券市场流动性较差。推出利率期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这种局面,由于期货市场采用保证金交易并引进做空机制,一方面使得现有投资者在利率变动时可以主动规避风险,而不是采取被动持有的策略;另一方面还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投机者进入债券市场,改变债券现货市场投资者分布不均的局面,扩大债券需求,改善债券流动性,促进利率期限结构趋向合理,进而推动债券市场不断发展成熟。再次,利率期货将推动利率市场化目标尽快达成。现货交易方式决定了我国的国债交易具有以下局限性:一是交易成本相对于期货过高,市场对利率的反应不如期货灵敏;二是由于现货市场分割,形成的国债收益缺乏权威性和指导性;三是现货交易形成的收益率只能反映时点上不同期限的利率,无法对未来时点的利率水平进行合理预测,难以形成一个完整的市场利率体系。如果有了一个集中交易的国债期货市场,其在交易过程中形成的收益率就是市场利率,并通过期货和现货之间的套利活动,促进现货市场形成一个统一的基准市场利率,逐步形成一个从短期到长期的完整的国债收益率体系,为金融市场提供重要的收益率曲线信号,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发挥相应的作用,同时给国家判断金融形势和进行金融宏观调控提供依据。最后,利率期货还可以有效降低政府宏观调控的成本。利率期货价格走势的前瞻性能为央行货币政策操作和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而且利率期货的敏感性与延伸性能够缩短中央银行通过金融市场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距离,有助于提高公开市场的操作效果。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一方面外汇储备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汇率改革后的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大,我国迫切需要有效管理汇率风险的金融衍生品工具。国际上流行的汇率对冲工具有外汇远期合同、掉期和外汇期货,而我国的人民币汇率衍生品只有远期和掉期,将来外汇期货的上市只是时间问题。根据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在举行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的讲话,人民币自由兑换不再是一个空想,如果没有大的不确定性发生,未来5年人民币将基本成为可兑换货币。人民币可自由兑换后,汇率将更加稳定,中国资产也成为更重要的金融工具,届时对外汇期货的需求将呈爆发式增长。

金融期货的发展前景

2. 国内股指期货的发展未来

国内股指期货的现状是  1手股指期货合约大约需要15W元的保证金,合约乘数是300,标的物是沪深300指数,总体来说就是 沪深300的预期指数。
目前 中国金融交易所的品种只有这么1个。而其他3家期货交易所品种已经接近10个
将来股指期货合约可能分化为三个等级
即大乘数合约:目前的IF股指期货合约  乘数是300  在指数为3000D点时  一手保证金15W
然后可能会出现  乘数为 50的 中等合约  这种期货合约在指数3000点时 的保证金为2W2
最后推出可以全民参与的 乘数是 10或者5的迷你合约 合约指数在3000点时  保证金为3000或者1500

全民可多可空的 未来 可以预见,那时中国股票市场的方向或许将有散户决定,可被操纵的可能性将大大降低

3. 我国股指期货的发展前景?

2008年是全球经济面临诸多考验的一年,也是金融市场大幅动荡的一年。其实,自2003年以来,以“金砖四国”高速增长为代表,全球经济呈现出稳步发展的良好势头,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国家都在此轮经济增长中获益,就业市场稳定,股市、房市不断走好。但从2007年底开始,美国次贷危机不断扩散,并最终在2008年演化为全球金融危机,从房地产市场到金融市场都出现剧烈动荡的局面。

 
  伴随着全球金融市场动荡,股票市场、汇率市场、商品市场均出现大幅波动的行情,价格风险急剧放大。全社会对期货市场风险管理功能的需求进一步升温,无论是欧美期货市场还是国内期货市场都出现了长足发展,成交规模不断增长,市场秩序井然,有效发挥了风险管理的职能。就全球范围来看,在由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中,场外衍生品市场上监管难题突现,理论界及监管层都在思考如何更有效防范场外衍生品系统性风险,更好进行更有效的监管。

 
  2008年以来,全球期货市场平稳运行的成功经验启发了理论界及各国监管部门,特别是以金融期货、期权为代表的场内衍生品,其良好的流动性及高效的中央结算功能更是得到了充分肯定。美国监管部门开始考虑进一步发挥期货市场成熟的风险管理经验,准备将场外衍生品场内结算作为推进金融监管的改进举措。2008年10月,美国监管当局在一份声明中指出,鼓励对场外衍生品进行中央清算,并加以集中统一监管。此后,美联储与美国证监会(SEC)、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会(CFTC)讨论合作谅解备忘录,寻求对场外衍生品中的CDS产品的中央结算进行集中统一监管。这些都表明,以金融期货为代表的场内衍生品的风险管理职能,得到了监管层的广泛认可,也为我国平稳推出股指期货提供了现实参照。

 
  股指期货等金融期货品种,和商品期货一样,有保证金制度、逐日盯市(Mark-to-market)结算等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保障了市场风险可测、可控,这是此次金融危机中金融期货平稳运行的重要基石。我国正在面临着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在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下,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状况,结合国内资本市场新兴加转轨的特点,从简单的,风险可测、可控的场内金融期货着手,来探索金融监管的经验,是可行的路径。进一步吸收金融危机中风险管理的经验教训,借鉴国内商品期货平稳运行中取得的管理经验,坚持“高标准、稳起步”发展股指期货市场,将有助于推动中国资本市场进一步改革开放,更好地服务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我国股指期货的发展前景?

4. 期货的发展

历史上最早的期货市场是江户幕府时代的日本。由于当时的米价对经济及军事活动造成很重大的影响,米商会根据食米的生产以及市场对食米的期待而决定库存食米的买卖。  在1970年代,芝加哥的CME与CBOT两家交易所曾进行多项期货产品的创新,大力发展多个金融期货品种,令金融期货成为期货市场的主流。1980年代,芝加哥的交易所开始发展电子交易平台。踏入1990年代末,各国交易所出现收购合并的趋势。  中国古代已有由粮栈、粮市构成的商品信贷及远期合约制度。在民国年代,中国上海曾出现多个期货交易所,市场一度出现疯狂热炒。满洲国政府亦曾在东北大连、营口、奉天等15个城市设立期货交易所,主要经营大豆、豆饼、豆油期货贸易。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期货交易所在中国大陆绝迹几十年,到1992年郑州设立期货交易所,展开另一波期货热炒风潮,各省市百花齐放,最多曾经一度同时开设超过50家期货交易所,超过全球其他国家期货交易所数目的总和。中国国务院在1994年及1998年,两次大力收紧监管,暂停多个期货品种,勒令多间交易所停止营业。自1998年后,中国大陆合法的商品期货交易所只剩下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期货交易所、郑州期货交易所三所,前者经营能源与金属商品期货,后两者经营农产品期货。到2006年9月8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在上海挂牌成立,首项推出的产品为沪深300股指期货。

5. 国内股指期货的发展未来

国内股指期货的现状是  1手股指期货合约大约需要15W元的保证金,合约乘数是300,标的物是沪深300指数,总体来说就是 沪深300的预期指数。
目前 中国金融交易所的品种只有这么1个。而其他3家期货交易所品种已经接近10个
将来股指期货合约可能分化为三个等级
即大乘数合约:目前的IF股指期货合约  乘数是300  在指数为3000D点时  一手保证金15W
然后可能会出现  乘数为 50的 中等合约  这种期货合约在指数3000点时 的保证金为2W2
最后推出可以全民参与的 乘数是 10或者5的迷你合约 合约指数在3000点时  保证金为3000或者1500
全民可多可空的 未来 可以预见,那时中国股票市场的方向或许将有散户决定,可被操纵的可能性将大大降低

国内股指期货的发展未来

6. 外汇期货的发展前景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一方面外汇储备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汇率改革后的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大,我国迫切需要有效管理汇率风险的金融衍生品工具。目前国际上流行的汇率对冲工具有外汇远期合同、掉期和外汇期货,而我国的人民币汇率衍生品目前只有远期和掉期,将来外汇期货的上市只是时间问题。根据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在近期举行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的讲话,人民币自由兑换不再是一个空想,如果没有大的不确定性发生,未来5年人民币将基本成为可兑换货币。人民币可自由兑换后,汇率将更加稳定,中国资产也成为更重要的金融工具,届时对外汇期货的需求将呈爆发式增长。

7. 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

一、期货市场的发展过程
国际期货市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由商品期货到金融期货、交易品种不断增加、交易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
(一)商品期货——标的物为实物商品的期货合约。
1、农产品期货:1848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的诞生以及1865年标准化合约被推出。
1. 谷物期货——小麦、玉米、大豆
2. 经济作物——棉花、咖啡、可可
3. 畜禽产品——黄油、鸡蛋、生猪、活牛、猪腩
4. 林产品 ——木材、天然橡胶
2、金属期货:1876年成立的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开金属期货交易之先河。当时的名称是伦敦金属交易公司,主要从事铜和锡的期货交易。
1. 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铜(国际定价权)、锡、铅、锌、铝、镍、白银
2. 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黄金(1974年推出,国际定价权)、白银、铜、铝
3、能源期货:原油、汽油、取暖油、丙烷
1. 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
2. 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IPE)
(二)金融期货
目前,在国际期货市场上,金融期货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
1、外汇期货(第一种金融期货)
1972年5月,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设立了国际货币市场分部(IMM),首次推出外汇期货合约。
2、利率期货
1975年10月,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上市国民抵押协会债券(GNMA)期货合约,是世界上第一个利率期货合约。

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

8. 利率期货的发展前景

从“十二五”规划中可以看出政府正加大对债券市场发展的重视,努力建设一个产品序列齐全、功能完备、具有相当规模的债券市场体系。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政府部门将积极配合减少行政管制、鼓励金融制度与工具的创新,并且会在信息披露、信用评级、会计、税收等方面进行制度和体制改革。当前中国期货与债券市场正处于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的关键时期,在良好的政策环境下,开展利率期货交易的条件正在逐步形成。 首先,利率期货可以对冲系统性风险,维护社会经济稳定。前期因欧美国家流动性泛滥引发全球通胀水平迅速上升,对新兴经济体造成较大伤害,各国政府多次通过调高基准利率等货币手段应对通胀,全球整体利率波动明显加大,造成借贷双方都面临很大的利率风险,对企业的资金链形成很大压力。在国内市场,利率期货的适时推出可以为广大机构和社会公众提供一个规避利率风险的工具,对于企业稳定经营、提高抗风险能力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其次,利率期货的套保功能可以提高债券市场的活跃度。目前国内债券市场投资者结构不够合理,国有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持有大部分国债与银行间债券,这就形成了一定的行业垄断。在缺乏有效避险工具的情况下,这些机构投资者宁愿采取长线持有的策略,因此难以在市场变动时产生分歧而达成交易,导致整个债券市场流动性较差。推出利率期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这种局面,由于期货市场采用保证金交易并引进做空机制,一方面使得现有投资者在利率变动时可以主动规避风险,而不是采取被动持有的策略;另一方面还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投机者进入债券市场,改变债券现货市场投资者分布不均的局面,扩大债券需求,改善债券流动性,促进利率期限结构趋向合理,进而推动债券市场不断发展成熟。再次,利率期货将推动利率市场化目标尽快达成。现货交易方式决定了我国的国债交易具有以下局限性:一是交易成本相对于期货过高,市场对利率的反应不如期货灵敏;二是由于现货市场分割,形成的国债收益缺乏权威性和指导性;三是现货交易形成的收益率只能反映当前时点上不同期限的利率,无法对未来时点的利率水平进行合理预测,难以形成一个完整的市场利率体系。如果有了一个集中交易的国债期货市场,其在交易过程中形成的收益率就是市场利率,并通过期货和现货之间的套利活动,促进现货市场形成一个统一的基准市场利率,逐步形成一个从短期到长期的完整的国债收益率体系,为金融市场提供重要的收益率曲线信号,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发挥相应的作用,同时给国家判断金融形势和进行金融宏观调控提供依据。最后,利率期货还可以有效降低政府宏观调控的成本。利率期货价格走势的前瞻性能为央行货币政策操作和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而且利率期货的敏感性与延伸性能够缩短中央银行通过金融市场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距离,有助于提高公开市场的操作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