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制度类型的决策因素有哪些

2024-05-17 12:04

1. 中央银行制度类型的决策因素有哪些

   
     问:中央银行制度类型的决策因素有哪些? 
     校解析答案: 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中央银行制度,并非完全由纯主观决定,而是受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主要有:
    1、商品经济发展水平和信用发达程度。商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和信用发达的国家,大多实行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反之,商品经济和信用制度较落后的国家,大多数则实行跨国中央银行制度或准中央银行制度。
    2、国家政体。大多数地方自治权较大、地区性利益较强、实行联邦制的国家实行复合式的中央银行制度。反之,大多数政治、经济立法统一,国家权力集中的中央集权国家,则实行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
   
    总之,一个国家实行何种类型的中央银行制度取决于各国具体国情与实际需要,单纯地从中央银行制度本身出发,评价某种类型的优劣,是不可取的。
      
    非常感谢校的老师和工作人员们,因为有你们,这次10月报考的四门全部通过了!谢谢!《管理中计算机应用》理论84分,实践72,《高级财务会计》65分,《财务报表分析(一)》63分,《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经管类)》62分!从8月18号开始闭关学习,正因为有你们,才可以创造出这份惊喜和收获!
    湖南成绩出来了,《高等数学(一)》终于过了,68分,可以办毕业证啦。

中央银行制度类型的决策因素有哪些

2. 中央银行和中央银行制度快速发展时期的主要推动因素

基本设立时期的特点:

    1.由普通银行自然演进。早期的中央银行大多数是由普通商业银行经过长期演变而成的。一般称之为自然演进型中央银行。

    2.逐步集中货币发行。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自然演进的过程就是一个逐步集中掌管货币发行权的过程。

    3.对一般银行提供服务。早期中央银行都为商业银行提供贷款、票据交换和资金清算服务,最终成为全国统一的银行清算中心。

扩展时期的特点:

    1.为适应客观需要而设立。这个时期,大多数国家中央银行是为缓解通货膨胀压力,稳定币值,重建或整顿币制而专门创设的。一般称之为人工创设型中央银行。

    2.活动重心在于稳定货币。这一时期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中心任务是解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的通货膨胀问题。

    3.集中储备成为稳定金融的重要手段。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后,各国将准备金制度作为中央银行管理金融的重要手段。

3. 论述中央银行制度建立的必要性

改进和加强我国的银行工作,当务之急是要改革现行体制,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银行体制。 慈立中央银行的必要性 在我国,为什么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社会主义中央银行呢?我们认为,有下列感方面的原因, 第一、是社会主义什划拉济的常妥。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计划经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要求对社会主义银行体系和金融市场进行集中统一的领导和曾理,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傲到:统一货币发行,统一金融政策,统一信贷计划、现金计划和外汇收文计划,统一资金调度和统一结算制度等。而要实现这些统一,在整个国民经济的曾理体系中,就需要有一个竖强有力,高瞻远瞩,统筹全局,能够灵活运用货市、信用、外汇、利率、结算等经济枉杆对社会主义国民经济起调节作用的社会主义中央银行。 第篇、是发展私会主义商品生产和流通的需共。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还存在着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生产和流通要是没有资金的活动,就会中断,甚至停止。要使经济活动不至中断、停止,就要使货币资金不断地循环和周转,并取得最佳经济效益,就擂要建立一个集中统一的管理全国货市信用业务和调节货币资金流通的机构—中央银行。

论述中央银行制度建立的必要性

4. 试简述,中央银行和中央银行制度快速发展时期的主要推动因素有哪些

基本设立时期的特点:
1.由普通银行自然演进。早期的中央银行大多数是由普通商业银行经过长期演变而成的。一般称之为自然演进型中央银行。
2.逐步集中货币发行。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自然演进的过程就是一个逐步集中掌管货币发行权的过程。
3.对一般银行提供服务。早期中央银行都为商业银行提供贷款、票据交换和资金清算服务,最终成为全国统一的银行清算中心。

5. 中央银行制度的强化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1、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又分为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和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一元式是绝大多数国家使用的制度,包括中国;二元式的代表国家是美国和德国。
2、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早起的央行,1983年前的人民银行也是。
3、准中央银行制度:香港特区,新加坡等。
4、跨过中央银行制度:典型代表是欧洲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制度的强化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6. 中央银行制度的强化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1、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又分为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和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一元式是绝大多数国家使用的制度,包括中国;二元式的代表国家是美国和德国。
2、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早起的央行,1983年前的人民银行也是。
3、准中央银行制度:香港特区,新加坡等。
4、跨过中央银行制度:典型代表是欧洲中央银行

7. 中央银行制度有哪些基本类型 各有何特点 z

作者:知乎用户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718679/answer/19685551来源:知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央银行相关概念:
准中央银行:有些国家或地区只设置类似中央银行的机构,或由政府授权某个或某几个商业银行来行使部分中央银行职能。
基础货币:基础货币H也称为强力货币,包括商业银行的准备金R和公众持有的通货C,即H=R十C。
超额准备率:指单位活期存款中,超额准备金漏出的比例。
最后贷款人:商业银行需要补充资金时,可将其持有的票据向中央银行请求再贴现,或以有价证券抵押申请贷款。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贷款,其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库存款和商业银行交存的准备金,如果中央银行资金不足,则可发行货币。中央银行成为商业银行的“最后贷款者”,这是中央银行极为重要的职能。通过对商业银行提供信用,中央银行加强了对它们的监督和管理。
货币供应量层次:货币供应量包括多重层次,按口径依次加大为M1, M2, M3, M1包括活期存款和流通中的通货,M2为M1加上准货币,包括储蓄存款、定期存款等。各国的口径划分并不一致。
货币发行的外汇准备制度:对不可兑换的信用货币的发行有一定的限制,某些国家规定发行货币必须有一定价值比例的外汇作为准备,充当发行准备金。
联邦基金利率:是美国联邦基金市场上日拆贷款的利率,它是一种十分敏感的指标,表示银行之间借用资金的成本,也指示货币政策的态势。
作者:知乎用户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718679/answer/19685551来源:知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公开市场业务的防御性操作:公开市场操作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主动性的,一类是防御性的,后者旨在抵消影响货币基础的其他因素的变动(如财政部在央行的存款和在途资金的变动)。
(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在途资金:央行的支票清算过程是某家银行把它收到的支票存人其在央行账户的过程;其准备金账户贷记支票金额,支票签发银行的准备金账户则借记同样金额。事实上,这些交易并非一定同时发生;央行经常在借记支票签发银行账户之前,就已经贷记存人该支票的银行账户。.由此产生的银行体系准备金总量的净增长称为在途资金,它等于央行资产负债表资产方的待收现金项目和负债方的待付现金项目的差额。
操作目标:在货币政策实施过程中,为中央银行提供直接的和连续的反馈信息,借以衡量货币政策的初步影响,也称近期目标。
中间目标: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作用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求某一金融变量同时具备上述条件是很困难的。因此,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往往不止一个,而是由几个金融变量组成的中间目标体系。
行动时滞:货币政策从制定到获得最终目标的实现,必须经过一段时间,这段时间称为货币政策的时滞。决策时滞指的是从中央银行认识到必须采取行动到实际采取行动所需的时间,也称为行动时滞。

中央银行制度有哪些基本类型 各有何特点 z

8.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有哪些,他们运行的机制和优缺点分别是什么?

(1)存款准备金政策 
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从而影响货币供应量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  
它是一种威力强大不易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就其效果而言,它往往能迅速达到预定的中介目标,甚至预期的最终目标,但它将对实际经济活动产生强有力的冲击,往往引起经济的剧烈动荡,如频繁调整也将使商业银行很难进行适当的流动性管理,因此它的运用往往产生较大的副作用。因此,不适合微调,也不能经常使用。  
(2)再贴现政策 
再贴现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再贴现率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和市场利率,从而影响货币供应量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 
再贴现政策既可以调节货币供应量,对信贷结构的调整也有一定效果,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图,产生“告示作用”。此外,中央银行可以利用它来履行最后贷款人的职能,防止金融恐慌,有利于一国经济的相对稳定。但在运用此项工具时中央银行处于被动地位,这种决策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将决定于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对该决策的反应;而且再贴现率的调整有时不能准确反映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图,并可能会引起公众误解;中央银行通过再贴现政策发挥最后贷款人职能,存在道德风险问题。 
(3)公开市场业务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特别是政府证券),以投放或回笼基础货币,控制货币供应量,并影响市场利率的一种行为。 
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相比,公开市场业务的优点在于:主动权完全在中央银行,其操作规模大小完全由中央银行自己控制;可以灵活精巧地进行,可以适时适量地按任何规模进行调节;具有极强的可逆转性;操作迅速,不会有延误。当然,公开市场业务作为一种货币政策工具也有其缺陷,主要是对大众预期的影响和商业银行强制性影响比较微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