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引发

2024-05-06 19:36

1. 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引发


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引发

2. 深圳先行示范区改革全面提速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在《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一年后,10月1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
根据目标,深圳今年会在要素市场化配置、营商环境优化等重要领域推出一批重大改革措施,制定实施首批综合授权事项清单;2022年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重大制度成果;2025年,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标志性成果,基本完成试点改革任务,为全国制度建设作出重要示范。
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探索
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是《方案》的重点内容之一,在土地管理制度、劳动力流动制度、技术成果转化制度、培育数据要素市场等领域提出了具体的探索方向。
为支持在土地管理制度上深化探索,《方案》明确将国务院可以授权的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审批事项委托深圳市政府批准。
“过去深圳房价快速上涨,主要原因是人们相信深圳土地供应不足以满足庞大的人口住房需求,以此为基础进行投资。但实际上,深圳的土地供应不足,除了地理条件限制之外,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政策限制。大量的小产权房、农民房、城中村、厂房宿舍不具备上市流通的条件,无法形成有效的住房供应。这一历史问题在现行的制度框架下长期得不到解决。在每年50万人口流入的背景下,单单只依靠少量的商品房,供需矛盾日益激化。”贝壳研究院首席市场分析师许小乐告诉北京商报记者。
对此,政策赋予了农地转建设用地更大权限。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政策类似规定使得后续深圳在获取增量属性的建设用地方面有更大的权限。此类做法实际上对于一些建设用地紧缺的城市是有启发意义的,类似规定能够减少土地征收征用的时限,促进相关土地市场的改革,最终增加土地供给的规模和提高效率。”
同时,《方案》支持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要求的前提下,推进二三产业混合用地。支持盘活利用存量工业用地,探索解决规划调整、土地供应、收益分配、历史遗留用地问题。探索利用存量建设用地进行开发建设的市场化机制,完善闲置土地使用权收回机制。
深化深汕特别合作区等区域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支持依托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自然资源资产交易市场,完善一二级市场联动的土地市场服务监管体系。试点实行土地二级市场预告登记转让制度。
许小乐认为,《方案》优化增量土地与存量土地的循环利用。一些闲置、低效工业厂房仓库将能够转化为住宅用途,使工改租、商改租更为顺畅。另一方面,深化深汕特别合作区等区域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继续扩大城市圈的资源合作利用方式,从城市圈外部获得可用资源,将惠及周边城市。两者一起真正丰富深圳的土地供应。
拓宽特区立法空间
除了土地管理制度,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也是深圳经济特区综合改革试点的关键所在。
《方案》明确,完善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特区立法。按程序赋予深圳在干部和机构管理、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等方面更大自主权。探索完善行政争议多元解决机制,健全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衔接机制。
同时,支持深圳扩宽经济特区立法空间,在新兴领域加强立法探索,依法制定经济特区法规规章。
去年《意见》对于特区立法权的表述就曾引起关注。《意见》提出允许深圳根据授权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变通规定。深圳自1992年7月1日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授予“特区立法权”以来,充分发挥“特区立法权”优势,截至去年8月,共制定法规229件,现行有效法规168件,其中经济特区法规130件。
“深圳特区立法一直发挥着试验田的作用,完善经济特区立法,也是在落实此前《意见》精神,继续通过经济特区立法解决改革中遇到的突出问题,继续解决新领域落地与法律法规严重滞后之间的矛盾。”卓纬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孙志峰告诉北京商报记者。
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在近期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深圳聚焦“法治城市示范”,用足用好深圳经济特区立法权。深圳出台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条例,加快制定知识产权保护条例、个人破产条例等一批全国首创法规。
打造保护知识产权标杆城市
知识产权也是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正式实施的《深圳经济特区知识产权保护条例》,极大地激发了企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使深圳在最新的全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绩效考核中跃居第一。《方案》进一步提出,要将深圳打造为保护知识产权标杆城市。
具体来看,开展新型知识产权法律保护试点,完善互联网信息等数字知识产权财产权益保护制度,探索建立健全证据披露、证据妨碍排除和优势证据规则,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探索在部分知识产权案件中实行举证责任转移制度。实施知识产权领域以信用为基础的分级分类监管。
“首先,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桥头堡,经过长期发展已经成为技术创新、科技融合的前沿阵地,已经具备了知识产权标杆城市的外部经济环境和科技环境优势;第二,深圳营商环境在国内首屈一指,司法执法环境也在全国领先,也已经具备了知识产权的保护和保障优势。”孙志峰告诉北京商报记者。
此外,深圳特区属性决定了其在法律制度制定和适用具备了其他区域不具备的天然优势,具有制度层面上可不断试错不断改进的制度优势;其毗邻香港,近年来也允许特定案件特定区域香港法律适用,因此在融合英美法系和内地法系各自优点方面具有地域上融合优势。
孙志峰认为,最为值得关注的是以信用为基础的分级分类监管。“如果这一体系在深圳取得良好效果,无疑将对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和社会信用体系建立完善带来相当价值的影响。”

3. 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方案正式印发 共涉127项具体任务

12月12日,《深圳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行动方案(2019-2025年)》(简称《行动方案》)正式印发。
据了解,《行动方案》逐条对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简称《意见》),明确了2019-2025年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的127项具体任务。
其中,前海蛇口自贸区扩容在文件第1条点名;在创建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方面,光明与福田同时在文件第2条提及。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行动方案》将“创造条件推动注册制改革”列为“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政策、重大改革、重大任务”之一,并表示在2019-2025年“全力以赴推进落地实施”。
《行动方案》在提出积极推动创业板注册制改革早日落地的同时,还首次提到“做好深市全面实施注册制改革的准备工作”。
此次正式印发的《行动方案》,是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第一阶段的“施工图”和“任务书”。
根据《意见》安排,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第一阶段的目标是:到2025年,深圳经济实力、发展质量跻身全球城市前列,研发投入强度、产业创新能力世界一流,文化软实力大幅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
在坚持长远谋划与近期安排相结合的基础上,深圳对照2025年的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从三个维度,明确了未来6年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的127项具体工作。
第一个维度是“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政策、重大改革、重大任务”,包括深化前海改革开放、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实施综合授权改革试点、用足用好经济特区立法权、开展国际人才管理改革、推动注册制改革等,提出要尽快制定相关专项实施方案,“全力以赴推进落地实施”。
第二个维度是“全方位、全过程先行示范”,对照《意见》中“五个率先”的任务部署,进一步细化安排了八个方面共100多项具体工作任务,包括率先实施新一轮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率先构建具有世界级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率先突破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率先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率先营造彰显公平正义的民主法治环境、率先塑造展现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现代城市文明等。
第三个维度是“保障举措”,提出了加强党的领导、强化组织协调、加强政策保障、构建实施机制、鼓励全社会参与等具体措施。

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方案正式印发 共涉127项具体任务

4.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出炉

主要目标
2020年,在要素市场化配置、营商环境优化、城市空间统筹利用等重要领域推出一批重大改革措施,制定实施首批综合授权事项清单,推动试点开好局、起好步。
2022年,各方面制度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重大制度成果,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效。
2025年,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标志性成果,基本完成试点改革任务,为全国制度建设作出重要示范。
【新华社北京10月11日电】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11日对外发布《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赋予深圳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更多自主权,支持深圳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
方案指出,党中央作出兴办经济特区重大战略部署40年来,深圳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创造了发展史上的奇迹,成为全国改革开放的一面旗帜。以设立经济特区40周年为契机,在中央改革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下,支持深圳实施综合授权改革试点,是新时代推动深圳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又一重大举措,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关键一招,也是创新改革方式方法的全新探索。
2019年8月,中央作出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重大决策,深圳改革开放开启新篇章。
方案明确,2020年,在要素市场化配置、营商环境优化、城市空间统筹利用等重要领域推出一批重大改革措施,制定实施首批综合授权事项清单,推动试点开好局、起好步。
2022年,各方面制度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重大制度成果,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效。2025年,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标志性成果,基本完成试点改革任务,为全国制度建设作出重要示范。
方案按照“实施方案+授权清单”形式制定,包括八部分、27项目标任务要求,围绕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完善科技创新环境制度、完善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制、完善民生服务供给体制、完善生态环境和城市空间治理体制提出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
方案强调,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创新工作机制,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分批次研究制定授权事项清单,按照批量授权方式,按程序报批后推进实施。落实地方责任,强化法治保障,营造改革氛围,健全改革的正向激励机制。

5. 国务院:深圳先行示范区改革方案 探索土地管理制度

10月1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据观点地产新媒体了解,上述方案在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方面提出六点要求,包括支持在土地管理制度上深化探索;完善适应超大城市特点的劳动力流动制度;支持在资本市场建设上先行先试;加快完善技术成果转化相关制度;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以及健全要素市场评价贡献机制。
在支持在土地管理制度上深化探索方面,方案表示,将国务院可以授权的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审批事项委托深圳市政府批准。支持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要求的前提下,推进二三产业混合用地。
此外,还支持盘活利用存量工业用地,探索解决规划调整、土地供应、收益分配、历史遗留用地问题。探索利用存量建设用地进行开发建设的市场化机制,完善闲置土地使用权收回机制。深化深汕特别合作区等区域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同时,在土地管理制度深化探索上,方案指出,要支持依托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自然资源资产交易市场,完善一二级市场联动的土地市场服务监管体系。试点实行土地二级市场预告登记转让制度。
在劳动力流动制度方面,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完善居住证制度,鼓励根据实际扩大公共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标准,稳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允许探索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发展需要的特殊工时管理制度。
在资本市场建设上,要推进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试点创新企业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CDR)。建立新三板挂牌公司转板上市机制。优化私募基金市场准入环境。探索优化创业投资企业市场准入和发展环境。依法依规开展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试点。在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深圳下属机构的基础上成立金融科技创新平台。支持开展数字人民币内部封闭试点测试,推动数字人民币的研发应用和国际合作。

国务院:深圳先行示范区改革方案 探索土地管理制度

6. 深圳先行示范区改革方案印发 支持土地管理制度探索

10月1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据观点地产新媒体了解,上述方案在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方面提出六点要求,包括支持在土地管理制度上深化探索;完善适应超大城市特点的劳动力流动制度;支持在资本市场建设上先行先试;加快完善技术成果转化相关制度;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以及健全要素市场评价贡献机制。
在支持在土地管理制度上深化探索方面,方案表示,将国务院可以授权的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审批事项委托深圳市政府批准。支持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要求的前提下,推进二三产业混合用地。
此外,还支持盘活利用存量工业用地,探索解决规划调整、土地供应、收益分配、历史遗留用地问题。探索利用存量建设用地进行开发建设的市场化机制,完善闲置土地使用权收回机制。深化深汕特别合作区等区域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同时,在土地管理制度深化探索上,方案指出,要支持依托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自然资源资产交易市场,完善一二级市场联动的土地市场服务监管体系。试点实行土地二级市场预告登记转让制度。
在劳动力流动制度方面,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完善居住证制度,鼓励根据实际扩大公共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标准,稳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允许探索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发展需要的特殊工时管理制度。
在资本市场建设上,要推进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试点创新企业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CDR)。建立新三板挂牌公司转板上市机制。优化私募基金市场准入环境。探索优化创业投资企业市场准入和发展环境。依法依规开展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试点。在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深圳下属机构的基础上成立金融科技创新平台。支持开展数字人民币内部封闭试点测试,推动数字人民币的研发应用和国际合作。

7.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方案透露重大改革信号

新华社北京10月11日电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11日对外发布《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明确在中央改革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下,赋予深圳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更多自主权。
“在深圳经济特区设立40周年之际,支持深圳实施综合授权改革试点,是党中央从全局出发,在新时代推动深圳改革开放再出发的重大战略部署。”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彭森说。
彭森用“四句话”总结深圳实施综合改革试点的重大意义——
这是发挥好深圳在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作用的重大举措,是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关键一招,是创新改革方式方法的全新探索,也是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宣示。
值得注意的是,方案确定的综合授权改革方式,是在中央改革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下,以清单式批量授权方式推动重点领域改革。这一改革方式方法的全新探索,有利于实现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
方案明确,2020年,制定实施首批综合授权事项清单,推动试点开好局、起好步。
围绕六大改革领域,方案提出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
——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 
“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是深化改革的重头戏,对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王一鸣说。
方案针对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提出一系列改革方案,如推进二三产业混合用地,支持盘活利用存量工业用地,推进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探索政府资助项目科技成果专利权向发明人或设计人、中小企业转让和利益分配机制,率先完善数据产权制度等。
王一鸣认为,方案授权深圳对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生产要素的改革探索空间,有利于加快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推动深圳打造高标准市场体系的城市范例。
——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强调,要素特别是中高级要素的自由流动、优化配置、高效利用,依托于高标准、高质量的制度政策环境。
根据方案,在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基础上,制定深圳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清单,放宽能源、电信、公用事业、交通运输、教育等领域市场准入。进一步放宽前沿技术领域的外商投资准入限制。开展新型知识产权法律保护试点等。
“这将促进深圳更好吸引外来投资,以及人才和技术等高端要素。”王一鸣说。
——完善科技创新环境制度 
方案提出支持科研经费投入机制改革,实施高层次科技人才定向培养机制,为符合条件的外籍高层次人才申请永久居留提供便利等一系列重要改革举措。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王昌林说,针对当前深圳和我国科技创新面临的突出问题,方案明确提出要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方式和管理机制,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引才用才制度,对于推进我国科技体制改革,更大程度集聚国际创新资源和要素,提升深圳科技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创新是深圳的鲜明特色。”王一鸣说,大力完善科技创新环境,将为深圳加快建设国际化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创造条件。
——完善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制 
以规则衔接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发展,完善法治领域跨境协作机制,扩大金融业、航运业等对外开放,推动构建与国际接轨的金融规则体系……一系列开放举措备受关注。
王昌林指出,当前深圳发展面临新的国际环境,既带来新的挑战,也面临新的重大机遇,需要进一步扩大开放,提升国际化水平。方案突出强调要加大制度型开放力度,以制度优势吸引全球高端要素集聚,推动深圳向打造全球标杆城市迈进。这些重大改革举措,将为深圳开放发展注入新的强大动力。
——完善民生服务供给体制 
方案提出的民生改革举措成色十足:
支持开展国际前沿药品临床应用,探索完善医疗服务跨境衔接;扩大在深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开展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探索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新机制,加快构建创新型医保制度;深化文艺院团改革,开展体育消费城市试点……
彭森说,完善民生服务供给体制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必然要求,民生服务供给涉及群众面广、涉及群众利益非常具体,深圳要围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医疗、教育、社会保障、文化体育等领域大胆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为全国先行探索、积累经验。
——完善生态环境和城市空间治理体制
方案提出,健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制度,完善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等“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提升城市空间统筹管理水平,推动在建设用地地上、地表和地下分别设立使用权,按照海域的水面、水体、海床、底土分别设立使用权等。
“诸多创新性举措,为深圳打造城市文明典范、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制度保障。”王昌林说。
设立经济特区40周年之际,深圳再次被赋予新的重大历史使命。王昌林说,深圳要充分发挥经济特区、先行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优势,把握开展综合授权改革试点的历史机遇,用好改革关键一招,以更具突破性的改革激发活力、抢占先机、应对挑战,努力攻坚一批战略性改革和引领型改革,为全国层面深化改革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方案透露重大改革信号

8. 国务院:深圳先行示范区改革方案印发 支持土地管理制度探索

10月1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据观点地产新媒体了解,上述方案在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方面提出六点要求,包括支持在土地管理制度上深化探索;完善适应超大城市特点的劳动力流动制度;支持在资本市场建设上先行先试;加快完善技术成果转化相关制度;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以及健全要素市场评价贡献机制。
在支持在土地管理制度上深化探索方面,方案表示,将国务院可以授权的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审批事项委托深圳市政府批准。支持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要求的前提下,推进二三产业混合用地。
此外,还支持盘活利用存量工业用地,探索解决规划调整、土地供应、收益分配、历史遗留用地问题。探索利用存量建设用地进行开发建设的市场化机制,完善闲置土地使用权收回机制。深化深汕特别合作区等区域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同时,在土地管理制度深化探索上,方案指出,要支持依托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自然资源资产交易市场,完善一二级市场联动的土地市场服务监管体系。试点实行土地二级市场预告登记转让制度。
在劳动力流动制度方面,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完善居住证制度,鼓励根据实际扩大公共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标准,稳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允许探索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发展需要的特殊工时管理制度。
在资本市场建设上,要推进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试点创新企业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CDR)。建立新三板挂牌公司转板上市机制。优化私募基金市场准入环境。探索优化创业投资企业市场准入和发展环境。依法依规开展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试点。在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深圳下属机构的基础上成立金融科技创新平台。支持开展数字人民币内部封闭试点测试,推动数字人民币的研发应用和国际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