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艺术基金的疑问

2024-05-16 20:52

1. 中国国家艺术基金的疑问

——一问:钱从哪来:中央投入+社会捐赠艺术基金的来源主要为中央财政拨款,此外也可接受个人和组织的合法捐赠。中央财政已拨付相当资金,并预计将每年递增。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主任韩子勇说,国家财政原有的艺术专项还存在,国家艺术基金是增量。——二问:钱花在哪:创作+推广+收藏+育人艺术基金重点围绕创作生产、宣传推广、征集收藏和人才培养四大方向进行资助。在创作生产方面,资助的重点是艺术本体的创作生产。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作曲家叶小纲说,“我们整个民族感性教育非常缺失。比如我们音乐学院的小孩都是非常好的,在世界上出类拔萃,到青年以后,艺术能力开始减弱,越大才能越不行,这和我们美育教育的缺失很有关系。要更多鼓励我们民族文化精英多进行创作,希望基金能在这方面有所倾斜。”——三问:谁能申报: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可申报基金的申报主体面向全社会,不分国有或民营,不分单位或个人,只要符合条件就可申请基金资助。申报程序是:国家艺术基金理事会审核批准国家艺术基金年度申报指南,向全社会公布。申报单位及个人依据申请指南载明的条件与要求确定申报项目并填报项目申请书,按照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申报管理办法进行申报。——四问:谁来评审:专家委员会双向匿名进行初评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根据基金年度工作的实际需要,在开展咨询、评审、监督工作前,从国家艺术基金专家库中随机抽取或遴选相关专家,由理事会聘任,一年一聘,承担咨询、评审、监督等相关职能,提出咨询意见、评审结果和监督报告等。专家委员会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申报项目从项目可行性、艺术价值、社会价值及经费预算等方面进行评审,提出项目是否立项及资助金额的建议。通过专家评审的项目提交国家艺术基金理事会审定后,进行社会公示。公示期满,及时通知申报主体。获资助者需与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签订项目资助协议书。“国家社科基金的专家人数达到一万多名,我们将来也会建立一个管用、够用、实用的专家库。”韩子勇说,在初评的时候可能会采取借鉴其他同类基金已经取得的经验,采取地域回避和单位回避的原则,还要双向匿名进行评审。——五问:谁来运作:决策协调执行监督适当分离相互制约国家艺术基金在运作的组织结构方面是这样设计的:理事会是基金的决策机构,负责基金的顶层决策,确保基金的健康发展。管理中心具体负责基金的组织实施,是一个执行部门。最核心的即通常所说的权力,比如评审、监督、验收结项的权力,交给了专家委员会。“国家艺术基金的制度设计,是把决策、协调、执行、监督适当分离,相互配合又相互制约。应该说这样一种思路符合现代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般原则。”韩子勇说。那么,专家委员会谁来监督呢?韩子勇说,专家委员会的构成包括艺术专家、财务专家和监督管理专家,还有管理中心对专家委员会的监督,以及理事会对管理中心进行监督。通过信息发布机制,社会对管理中心进行监督,同时还要接受上级主管部门文化部、财政部监督包括审计部门的审计。——六问:“基金”会不会办成“奖金”:支持初始创作阶段中国铁路文工团团长、作曲家孟卫东提出一个问题,国家艺术基金不要办成奖金的性质。“如果某个院团某个人提出一个什么项目,经过委员会讨论,这个项目真好,应该资助它办好。这个时候资金就跟上来启动,那就真正是给力了。”对此,韩子勇表示,国家艺术基金主要就是支持初始创作阶段,对有些创作特别好的可以从下一步宣传推广资助。——七问:资助项目不成功怎么办:“包容失误”国家艺术基金的申报主体这么复杂,会不会出现一些失控的情况?韩子勇说:“我们会建立一个申报主体的信誉检测机制。你申报这个基金,完成情况会载入你将来再次申报这样一个基础性条件。如果不顾质量、敷衍塞责、降低水平,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会影响到将来的申报。”“当然艺术的生产是复杂的,艺术的创作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韩子勇说,“我们还要倡导包容,能够包容这种失误。但总体来说我们会建立一整套相互监督和制约的机制,来推动艺术基金的健康发展。”

中国国家艺术基金的疑问

2. 《如何申报国家级课题项目》

石教授将此次讲座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进行讲述:
所申报的课题有实地调查的资料,也就是要有第一手资料或总结人民群众创造的经验资料。也就是说,申报的课题要有特点,没有实地调查的资料就没有特点。这些都说明,申报课题,要有实际调查。到实际中去,有实际调查的资料才能申报出你所报课题的特点,否则你的课题就不能打动人。2、课题论证课题论证非常重要,论证好坏是决定你能不能被评上的前提条件。课题论证的关键主要看申报者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所研究的此项课题,主要解决什么问题;解决主要问题的难点是什么,怎样解决,如何突破等这些方面,所以在论证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周到,能让评委很清晰地知道你这个课题所要解决的是什么,难点是什么,表明在此项课题中将会得到解决。3、研究团队研究团队也是保证课题圆满完成的重要条件,研究团队的方向就是申报者的研究方向,而且在以后的学术和生活道路上会相互的帮助。
在没有课题的情况下,积极参加申报项目。也为将来的申报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b、
多读一些成功的申请书,积累写作经验。c、
组织学科层次合理的研究团队。d、
必要的相关领域的研究积累。e、
项目申报书写完了以后,可以多征求专家的意见及建议。
石裕祖教授为云南省舞蹈家协会常务理事,云南省少数民族舞蹈理论研究学会副理事长, “云南省文学艺术创作基金会”第二届舞蹈评委会委员;云南民族大学彝学会副会长;大理州音乐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大理州舞蹈集成办公室主任;云南省高等院校高级职务职称主系列艺术学科评委;“云南省民族民间音乐舞蹈艺人调查命名领导组”舞蹈专家组专家。“云南省科学技术厅”《云南省科技专家信息系统》的科技专家。“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作理论研讨会评审委会委员”委员。云南民族学院教材评审委员会委员,挪威国王奖学金评委会委员;云南民族学院电化教育中心研究员。现为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少数民族舞蹈理论学会,中国民族理论协会,日本艺术研究会(中国),南诏大理史学会,白族学学会,云南彝学学会等会员。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领域有着较深的研究,是这一研究领域的资深专家及领军人物。

3. 中央音乐学院的学术研究

 2014年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共有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校级研究中心。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校级:提琴制作研究中心、现代电子音乐中心、音乐治疗中心、嗓音研究中心  1987年至2012年,学院共取得科研成果奖87项,其中省部级以上61项。2013年,学院有国家级项目立项4项。 2013年国家级项目立项一览表   序号  项目批准号  负责人  课题名称  课题类别  课题经费(万)  1  12FYS008  王新华  16、17世家西方音乐音高组织体系之演变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15  2  12QKA100  温永红  国家社科基金学术期刊资助  国家社科基金学术期刊资助  40  3  13FYS006  项筱刚  李凌音乐评论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18  4  13AD003  王次炤  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  30  中央音乐学院2011-2011年科研成果(论文)一览表    作者名称成果形式出版日期出版/发行单位杨民康德昂族情歌“阿坡翁”当代发展变异状况的考察与研究论文40575《民族艺术研究》李昕Some questions on the instruments used in “Qiuci” music论文2011-1-22Indiranagar Sangeetha Sabha(Regd Trust)India李昕My Understanding of African Pianism论文2011-12-8MRI Press,USA李昕A Brief review Of 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Jazz –styled music in Shanghai论文2011-12-1MRI Press, USA杨民康云南布朗族风俗歌[索]的变异过程及其异文化解读论文2011-1-15《中国音乐学》吕钰秀移动的脚步移动的岁月―马兰农耕歌谣风论文2011-1-15台东杵音文化艺术团杨民康论音乐民族志书写的范式、结构及教学应用论文2011-1-8《音乐艺术》宋瑾后现代主义“小型叙事”与音乐人类学的田野作业论文2011-1-8《音乐艺术》娜木拉如何改进握弓姿势论文2011-1-5《小演奏家》宋学军短暂而辉煌的一部团史——记中央音乐学院音工团论文2010-12-30《中央音乐学院学报》李昕African Music Study in China论文2010-12-15Composition in Africa and the Diaspora, Volume 2肖学俊《对“汗都春”现象的文化解释》论文2011-5-15《音乐研究》宋瑾后现代思想与音乐人类学论文2011-5-15《音乐与表演》娜木拉掌握大提琴把位的规律论文2011-5-13《小演奏家》陈荃有《中国当代作曲家曲库》系列活动述评论文2011-4-1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和云峰《关于艺术管理专业教学的若干思考(2)——从中央音乐学院艺术管理专业四份教学计划看其教学模式与理念的更新》论文2011-3-25《中国音乐》袁静芳南北曲在明代佛教音乐中的传承与发展——兼析明钦定的《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论文2011-3-15《2010年两岸戏曲音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曾永义主编王次炤《音乐与文学》论文2011-3-13《人民政协报》娜木拉如何掌握正确的握弓方法论文2011-3-3小演奏家李晓冬《审美现代性视野中的西方音乐进程》论文2011-3-1《星海音乐学院学报》何宽钊浪漫主义的文化-美学阐释论文2011-3-1《中央音乐学院学报》胡银岳《二战后日本现代音乐发展研究》论文2011-3-1上海音乐学院杨民康少数民族学生的朋友和知心人——我所知道的田联韬老师论文2011-2-26《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刘悦《论李斯特清唱剧创作中的人文主义宗教思想内涵》论文2011-2-26《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宋瑾新历史主义音乐美学思想论文2011-2-15《交响》姚恒璐《我们这个时代的作曲家》论文2011-2-15《福建艺术》娜木拉如何做到与合作者默契配合论文2011-2-15小演奏家王次炤发人深省 以史为鉴——为《毛宇宽音乐文集》作序论文2011-2-12《人民音乐》王华对高等学校固定资产会计核算和实物管理存在问题的探讨论文2011-2-8《中国经贸》宋瑾斯蒂芬·戴维斯的音乐美学思想论文2011-7-15《中国音乐学》杨民康德宏傣族佛教寺院的信众吟诵艺术及其文化变迁论文2011-7-1《民族艺术》杨民康论原生态民歌舞台展演的意义和作用——兼谈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的几种文化保护与传承模式论文2011-7-1《音乐探索》肖学俊《汗都春平调音乐的传入及发展——锡伯族“汗都春”的历史与现状系列论文之二》论文2011-6-20《新疆艺术学院学报》田联韬藏文化圈边缘区跨界民族音乐研究论文2011-6-12《人民音乐》娜木拉关于拇指在按弦技巧中的重要性论文2011-6-7小演奏家杨民康论原生态民歌舞台展演的意义和作用论文2011-6-5《广播歌选》陈荃有中国音乐期刊:脚下的路该要如何走?论文2011-6-1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于润洋《乐之道——中国当代音乐美学名家访谈》论文2011-6-1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宋瑾斯克鲁顿的音乐美学思想论文2011-5-26《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张乐心关于中国贝多芬接受历史的几个问题论文2011-5-26《中央音乐学院学报》沈凡秀德理格奏鸣曲曲演奏CD2011-9-25北京东方影音公司娜木拉晨兴音乐桥论文2011-9-22《小演奏家》杨民康跨界族群与跨界音乐文化——中国语境下跨界族群音乐研究的意义和范畴论文2011-9-15《音乐研究》宋瑾感性学:去蔽与返魅论文2011-9-15《天籁》赵寒阳二胡学习中的几点经验论文2011-9-12《人民音乐》和云峰《再论“原生态”音乐》论文2011-9-1《音乐探索》盛原巴赫音乐与中国文化在澳门交汇论文2011-9-1澳门利马窦学社贾国平现代音乐在中国论文2011-9-1《人民日报》肖学俊《“汗都春”与锡伯族的多重文化认同》论文2011-8-26《中央音乐学院学报》袁静芳历史古老的北京智化寺音乐论文2011-8-15《东洋音乐研究》宋瑾言说音乐的三种术语及隐喻论文2011-8-15《交响》李淑琴中西音乐深度融合下的传奇歌剧——写在歌剧《白蛇传》荣获普利策奖之时论文2011-8-12《人民音乐》何宽钊歌剧“白蛇传”的美学思考论文2011-8-1《人民音乐》杨民康清代北京藏传佛教的道歌演唱与艺僧制度——兼论三世章嘉活佛对传承传播蒙藏佛教乐舞的贡献论文2011-7-25《黄钟》钱茸地域性声乐品种音乐分析新议论文2011-7-15《中国音乐学》杨民康论佛教丛林制度与佛教音乐风格区的相互关系论文2011-7-15《艺术百家》叶小钢《林泉——叶小纲音乐典藏》CD2011-7-15北京环球音像出版社刘悦《李斯特清唱剧创作的历史贡献》论文2011-7-15《星海音乐学院学报》和云峰《知其难为而为之——关于当代“跨国族群”音乐文化研究难点透析》论文2011-11-15《音乐研究》李萌古筝盛世华章名家协奏曲音乐会《八面风》DVD2011-11-15北京环球音像出版社付涛涛融会贯通 独树一帜--杨儒怀教授对曲式与作品分析理论体系的发展与创新论文2011-11-12《人民音乐》褚历《十番锣鼓的数列结构》论文2011-11-1《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于润洋《谈谈音乐学视域下的和声对位教学问题》论文2011-11-1《人民音乐》于润洋《席曼诺夫斯基的艺术人生》论文2011-11-1《艺术评论》周耀群《2009年西方音乐史研究综述》(中国音乐年鉴条目)论文2011-11-1文化艺术出版社曹晓青中国手风琴新作品专辑CD2011-11-1中国唱片总公司戴嘉枋论“文革”后期对传统音乐的秘密“抢救”论文2011-10-25《黄钟》李起敏罗贯中的理想国探求-走出国家政权更迭的轮回论文2011-10-22《东平湖》杨民康云南少数民族基督教仪式音乐的新变异论文2011-10-15《世界宗教文化》周海宏感性的智慧与内心的真情——借为秦文琛作品评论集作序而作的自我表白论文2011-10-12《人民音乐》何宽钊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和声及德彪西印象主义和声的哲学-美学阐释论文2011-10-1《音乐研究》李起敏借得铁干银钩笔来传雪域春消息论文2011-10-1台湾《美丽宝岛》月刊社潘澜略论席曼诺夫斯基晚期创作中的民族性论文2011-10-1《艺术评论》和云峰《辛勤耕耘一甲子 桃李芬芳忆往昔——中央音乐学院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调查、研究、教学60年》论文2011-12-25《中国音乐》和云峰《藏传佛教及其音乐在摩梭人社会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论文2011-9-25《云南艺术学院学报》和云峰《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理论及案例分析课的设置理念与若干思考》论文2011-9-25《云南艺术学院学报》杨民康从聂耳日记看其音乐创作的乡土因缘和传统回归论文2011-9-25《云南艺术学院学报》李萌古筝《盛世华章》--《铜鼓舞》CD2011-12-15天天艺术出版夏苒记第四届中国ConTempo&瑞士Cultruescapes新室内乐作曲比赛暨Contempo Primo现代室内乐团培训计划论文2011-12-15《2010中国新音乐年鉴》 馆藏资源截至2011年8月19日,中央音乐学院图书馆面积4780平方米,馆藏图书乐谱、音像资料、音乐期刊等各种载体形态的资料逾47万件(册),包括古琴、琵琶文字谱、寺庙音乐工尺谱、传统民族乐器演奏谱等珍贵资料,以及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外国作品。另外还有不同语种的专业理论及工具书7.5万余册,音乐期刊1万余册,音像资料22.6万余件,是中国最大的专业音乐图书馆。同时,数字图书馆还拥有《馆藏音乐书籍全文库》、《馆藏音乐乐谱全文库》、《音乐核心期刊全文库》、《馆藏音像资料点播库》等数据库。电子资源覆盖书籍、乐谱、期刊、音视频,是国内目前最大的专业音乐电子资源库。图书馆还收藏有中国现代作曲家的资料及手稿,以及许多珍贵的文字和音响资料。1997年,该馆加入了国际音乐图书馆协会(IAML),成为国内的第一个会员馆。 学术期刊学术性季刊《中央音乐学院学报》是全国艺术类中文社科核心期刊中唯一拥有教育部名栏的期刊,2010年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

中央音乐学院的学术研究

4. 如何申请音乐梦想基金援助?

你可以在闲暇时刻,或者学习工作烦腻的时候去练习自己喜爱的乐器,或者唱歌,都可以,坚持自己,,对于自己爱好这方面,不要太多考虑别人支持不支持,做一个真实的自己就好。另外要不断激励自己,但也不要过度享受音乐,我也有过这种烦恼,但自己慢慢想开了,其实生活很美好。

5. 宋庆龄奖学金申请条件

一、首届“宋庆龄奖学金”拟颁发给在校的初中、小学生。首届“宋庆龄奖学金”奖励名额300名。
二、基本条件:热爱共产党、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勤奋学习;关心集体、助人为乐、尊敬师长,并在德、智、体、美、劳某一方面有突出成绩者。具体分类要求如下:
1、思想品德类:能严格要求自己,品德高尚,表现突出,有群众基础,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者。
2、文化类:在文化基础知识学习、运用方面成绩突出,在国际、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类竞赛评比活动中成绩优异者。
3、艺术类:在音乐(声乐、器乐)、舞蹈、戏剧、演讲、书法、绘画、文学创作方面有显著成绩,在国际、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种竞赛、表演活动中成绩优异者。
4、体育类:在各种体育(包括教育部门组织的体育锻炼活动、游戏活动)竞赛活动中成绩优异者。
5、科技类:在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方面成绩突出的;有科技小发明的;在国际、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科技竞赛活动中成绩优异者。


三、由国家教委、中国福利会共同组成首届“宋庆龄奖学金”组织委员会,组委会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的实施。办公室设在中国福利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部门根据主办单位拟定的名额分配方案,在充分听取被推荐者所在学校意见的基础上,确定被推荐人的名单。 
扩展资料
为了弘扬宋庆龄爱国主义精神,鼓励少年儿童热爱祖国、刻苦学习、努力锻炼,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跨世纪人才,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中国福利会共同创设了以宋庆龄名字命名的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唯一的国家级奖学金——宋庆龄奖学金。这对促进我国素质教育和人才的早期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宋庆龄奖学金

宋庆龄奖学金申请条件

6. 李敬民的论文、著作(教材)、获奖、项目、学术称号

 1、试论民俗事项中民歌的特点,《教育与教学研究》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8年中册;2、试论民歌与民俗的相互关系, 《信阳师院学报》信阳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1998(1);3、和声学教学方法改革的设想与尝试, 《音乐教育与改革》河南文艺出版社1998(6);4、论豫南民间歌舞“花鼓灯”音乐,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8(4);5、论豫南音乐文化区划的背景依据,《中国音乐》中国音乐学院学报,1999(2);6、豫南“岔灯”民俗,《艺术学》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学刊,2000(1);7、解读性张力下的汉族情歌,《民族艺术》国家民委主办2000(2);8、豫南民歌旋法特征研究(二),《天籁》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0(3);9、豫南民歌旋法特征研究(一),《旋律研究论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06);10、豫南“岔灯”的民俗文化解义,《美与时代》2002(1);11、河南太康道情戏考略,《戏曲研究》2002(1);12、略论太康道情戏的形成与音乐的板式类型,《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2(2);13、从淮西民歌的旋律音调中看文化过渡区的音乐风格,《天籁》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2(4);14、管窥传统和声学中协和性原则的历史与发展(一),《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5)。15、淮西山歌的句式结构分析,《中国音乐》中国音乐学院学报,2003(3)。16、管窥传统和声理论中协和性原则的历史发展(二),《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5)。17、中原传统音乐资料数据库建设之思考,《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1)。18、论豫南“岔灯”民俗之基础,《艺术探索》广西艺术学院学报,2005(2)。19、淮河流域民间音乐文化区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地理条件初探,《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4)。20、中原传统音乐资料数据库建设之思考,《音乐传播与传播音乐——中国音乐传播论坛(第二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2)21、乐谱:承载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符号体系,《中国音乐》中国音乐学学报2007(3)。22、论民族音乐学的跨学科研究之基础,《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9(3)。23、论中国民间音乐音调中的多元化受容——以“槐口坠子书”唱腔的受容性为例,《中国音乐》中国音乐学院学报2008(3)。24、论豫南皖西“杠天神戏”的基本功能,《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5)。25、一本以民族音乐学方法论为基础的道乐研究专著——读孙凡《全真正韵闵谱研究》有感,《美与时代》2008(7)。26、论豫南皖西杠天神仪式用乐的三种观念,《音乐研究》2009(5)。27、论豫南皖西杠天神仪式展演的空间基础——以河南省新蔡县余围子乡吕胡刘村吕庄的杠天神仪式为例,《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2)。28、从个体到群体的中国音乐教育谱系研究,《音乐探索》2011(1)29、论民族音乐学研究模式的概念、方法和表达方式,《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2)。30、论音乐过渡与融合——以淮河流域民间音乐文化区的基本特质为例,《音乐研究》2011(3)。31、在神圣与凡俗之间转换——以豫南皖西民间仪式舞蹈展演为例,《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3)32、凤阳大东关一号墓出土乐器的测音研究,《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2)。33.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宣读学术论文20余篇。 1.《大学生音乐基础》,副主编,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年10月版;2.《交响音乐赏析》,编委,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版;3.《中国传统音乐述稿》,主编,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版;4、《中国民族音乐》,专著,撰写“中州音乐”部分,2008年8月版;5、《中国传统艺术论》,专著,撰写“中国传统戏曲艺术论”部分,2008年12月版;6、《杠天神仪式音乐研究》,专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2年10月版;7、《封尘的绝响:钟离国钟磬乐器研究》,专著(合著),苏州大学出版社,2013年5月版。8、《民族音乐理论与实践探索》,专著(合著),中国商务出版社,2013年11月。9、《中州传统音乐资料数据库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专著(合著),河南大学出版社。2014年07月。 1. 歌曲《中原之歌》1997年12月信阳地委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2. 歌曲《我的母亲我的中华》1997年12月信阳地委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3. 和声学教学方法改革的设想与尝试,1998年6月河南省音乐教改研究论文一等奖;4. 豫南山歌的句式结构分析,1999年10月河南省音乐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二等奖.5. 论豫南音乐文化区划的背景依据,2000年8月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6. 论豫南音乐文化区划的背景依据,2000年9月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科学研究贡献一等奖.7.2002年9月获得信阳师范学院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三等奖8.中原传统音乐资料数据库建设,2005年9月河南省教育厅信息技术教育一等奖。9.宋金元时期中原俗乐存在形态及流变、融合与中国“真喜剧”形成问题研究,2007年9月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优秀成果10、论高师音乐人才培养的知识储备方法,2009年2月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高效艺术教育科研论文一等奖。11、豫南皖西杠天神仪式音乐研究,2009年福建师范大学优秀博士论文二等奖。12、论豫南皖西杠天神仪式用乐的三种观念,2010年6月信阳市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13、论豫南皖西杠天神仪式用乐的三种观念,2010年6月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4、《杠天神仪式音乐研究》,专著,2012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特等奖,获奖编号:2012-C-T032,2013.815、《杠天神仪式音乐研究》,专著,2012年度河南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获奖编号:2013-023,2013.9. 1.豫南民间音乐研究,1998.05信阳师范学院人文社科项目主持人, 结项。2.音乐表演者的临场心理问题研究,1998.05信阳师范学院人文社科项目第二完成人, 结项。3.高师教育学科课程教学整体优化改革研究,1999.06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师范教育科研项目第二完成人, 结项。4.豫南民间歌舞的审美研究,2000.02信阳师范学院人文社科重点项目主持人, 结项。5.关于抢救和开发河南道情戏的研究,2001.09省社科规划项目第二完成人, 结项。6.淮河流域民间音乐文化研究,2002.08河南省教育厅社科规划项目主持人, 结项。7.淮河流域河南民间音乐文化研究,2003.01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主持人,结项。8.淮河流域民间音乐文化研究,2011.07国家艺术规划项目主持人,结项。9.网络信息组织模式化问题研究,2005年4月河南省社科联项目第二完成人,结项。10.历史文化资料挖掘、拯救与开发研究——中原传统音乐资料数据库建设,2006年11月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主持人,结项。11.中原文化生态及其生成规律研究,2007年7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规划研究项目第二完成人,结项。12.中原文化生态问题研究,2007年9月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第二完成人,结项。13.宋金元时期中原俗乐存在形态及流变、融合与中国“真喜剧”形成问题研究,2007年9月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第三完成人,结项。14.淮河流域音乐文化史研究,2011年8月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主持人,结项。15.莆仙地区民间信仰舞蹈研究,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第一参与人,在研,项目编号:2010C019。16.跨文化的草根艺术——大别山民歌的音乐形态与文化特质研究,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主持人,在研。项目批号:12YJA76003117.湖湘音乐文化史研究,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第一参与人,在研,项目编号:12YBA329。18.淮河流域音乐文化史研究,2013年度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主持人,在研,项目批准号:13DD25。19.民间音乐艺术市场化转化方式研究-以信阳民歌表演的市场运作为例, 2013年地方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指导教师,主持人:张荣华,项目编号:201310477026,批准单位: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批准时间:2013年9月17日,20.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湖湘草根阶层的民歌文化志研究,项目编号:13YBA351,批准时间:2013年10月 1997年11月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会员、理事;1998年8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1999年10月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会员;2002年6月全国高师理论作曲学会理事;2002年10月信阳师范学院重点学科(音乐学——民族音乐学)学术带头人;2004年8月“河南省教育系统科学技术学术带头人”;2007年5月信阳师范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2009年9月全国世界民族音乐教学研究会理事;2009年12月“河南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淮河文明研究基地”民间艺术研究项目负责人。2010年5月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2010年8月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负责人。2011年5月河南省人文社会科学专家。2013年4月河南省文艺精品创作生产评定专家。2014年6月中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骨干教师。

7. 国外的奖学金一般分几种?应该如何申请?

1.德国留学奖学金 
 

DAAD (新规定,留学一年以上不可以申请) 

Konrad Adenauer Stiftung e.V. 

Friedrich - Naumann - Stiftung 

Evangelisches Studienwerk Villigst 

Schweizerische Studienstiftung 

Alexander-von-Humboldt-Stiftung 亚历山大.洪堡基金会。成立于1860年。该基金会的90%来源于德国联邦政府,5%来源于地方财政,5%来源于私人捐助。该奖学金提供给外国40岁一下的青年科学家,一般需有博士学位。每年奖学金名额500个左右。资助年限6-12个月。奖学金数额3500-4500马克。另外还有一些国际交通、配偶生活补助、德语培训等费用。该项奖学金每年3月、6月、11月评选3次。 

Friedrich Ebert Stiftung 费里德利希.埃伯特基金会。资助年限为2年。去德国著名大学学习者都可以申请。申请者需学习成绩特别优秀、有科研成果和良好的德语基础。 

Fulbright 

Volkswagen-Stiftung 

幕尼黑大学整理的博士后奖学金 

新闻科系奖学金 

Focus 杂志的奖学金专题 

国际德文教师协会的奖学金

2.美国 - 奖学金    
 

如何申请奖学金

    提到留学和申请奖学金, 许多人会认为非常的复杂, 高不可攀。其实过程虽然繁琐, 但如果你有一所全日制大学颁发的学士学位, 成绩单看起来还可以, 英文也不是很差, 那么只要你持之以恒, 坚持不懈,就一定会成功的。下面我就把这个程序简述一下。

    申请留学的首要条件是要参加英语标准化考试,即TOEFL和GRE考试,美国和加拿大几乎所有大学都要求申请人的TOEFL成绩在550以上, 注意这是最低限度,我建议大家最好能考到580分以上, 托福成绩不必太高, 630分是最佳分数。 美国的绝大多数研究生院都要求申请人提供GRE成绩. 这是世界上最难的一种考试之一, 为了得到不错的分数, 你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强记下5000个左右的生词, 还要训练出快速的阅读能力。如果你兢兢业业地做到了, 再加上你很有运气, 那么你或许可以得到2100分的理想成绩。如果第一次不行, 那就来第二次,   大多数中国学生申请时都不向美国学校提供正式的GRE成绩, 因为每发一份需要15$。如果你参加了3次GRE考试, 那么挑一份好的, 复印了, 给学校寄去, 他们绝不会知道你的其他成绩。如果您得了1950分, 其实也不错, 我建议您不要再试了, 多在申请时下一些功夫吧。

    您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安排托福和GRE的顺序, 如果您英语基础不好, 就先考托福, 这样考GRE时的压力似乎能小一些。如果先考了GRE, 那么托福, 就是小菜一碟啦。托福GRE的辅导班, 似乎大家都公认北京的新东方最好。   

    托福和GRE成绩到手, 下面就应该着手申请了, 如果您想1999年秋季入学, 那么98年9月份, 你就应该和你要申请的大学联系了, 选择大学很重要,美国有三千多所大学, 前二百名的学校都很不错, 不一定只有斯坦福, 伯克力, 康奈尔才好, 选学校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层次搭配, 好学校财力雄厚, 但竞争激烈, 差一点的学校容易录取, 但教授们大多囊中羞涩。如果您经济允许的话, 最好选择20所以上的学校, 力求一次过关, 取得全额奖学金。选择学校后, 您可以通过我提供的大学的网址直接找到您所感兴趣的系, 再找到Graduate Coordinator或Graduate Secretary的Email,向他们表示你的兴趣并索要申请表, 收到表格后, 仔细阅读并认真准备。首先, 您要为自己准备一份动情的Personal Statement, 在其中您要列出你的历史背景, 学习计划, 主攻方向, 和对未来的打算, 如果您对自己的英文没有信心的话, 最好另请高明。除了Statement,您还要准备三封推荐信, 自然是越有名的教授越好,您和您的三位老师打个招呼, 签字吗, 你自己签吧,就不用麻烦老师了。内容上, 大都千篇一律, 什么此人聪颖过人、经常有独到的见解, 什么表达流利、具有教师的潜质, 什么工作专注、 经常工作至深夜等等。

    除了推荐信和学习计划, 美国大学一般都要求40$左右的申请费, 一般必须交纳。 拿着美元到中国银行或中信实业银行把它办成汇票, 每张汇票大概需要交40元的手续费(北京价), 然后将学校寄来的表用打字机添好, 连同本科成绩单,汇票, 推荐信,学习计划和托福和GRE成绩的复印件(记住, 不到学校歇斯底里, 决不给他们正式的托福和GRE成绩)在十一月底寄出, 需要注意的是, 尽管学校的截止日期大都为2月左右, 但越早越好, 因为有的学校按收到文件的顺序录取, 一旦录满, 立即结束。寄出了材料, 不要以为万事大吉, 关键的东西才刚刚开始, 这就是对教授的骚扰, 因为占奖学金大多数的助研奖学金都由教授提供, 幸好, 现在我们有Internet, 找到系里的主页, 发现教授的Email, 然后就发挥你的想象力,努力给教授一个好印象 其实大多数教授根本就不会理你, 也会有个别的人会告诉你Your file seems to be interesting, but I am sorry, I don't have any funds this year, 但千万不要放弃, 当然, 也不要太烦人。这样, 一直到第二年2月以后到7月, 你就会陆续收到学校的通知。一定要记住, 申请研究生奖学金靠的是你的综合条件, 它包括托福、 GRE、本科成绩、工作经历。最重要的还有你的运气, 所以相信你的运气是很重要的。     

 3.日本 - 奖学金  
 
 

    经济援助除了奖学金,减免学费以外,还有物质援助。在手续上,奖学金可以来日本以前在日本国外申请,也可以来日本以后在日本申请,而基本上是后者。以奖学金的对象来看,以大学以上的学生,研究人员为对象的奖学金较多,为专科学校学生或在日本语教育设施学习的学生所设的奖学金几乎没有。

    奖学金可支持留学生所需要全部费用的很少,大多在只负担生活费,学费等一部分。因而,关于在日的留学费用,要精打细算地研究,有计划地量入为出,不要全面依靠奖学金。根据1997年11月日本国际教育协会的自费外国留学生调查,有64%的学生得到奖学金,平均月额73,771日元。就学生的情况根据1997年10月的日本语教育振兴协会的调查,得到奖学金的人数只占48%,平均日额为62,246日元。

(1)来日以前可以在日本国外申请的奖学金

a. 日本政府(文部省)奖学金

    日本政府文部省从1954年开始,通过公费邀请外国人留学生。经日本国驻外公馆或日本的大学有6种申请方式(研究留学生、教师研修留学生、学部留学生、高等专门学校留学生、专修学校留学生、日本语/日本文化研修留学生)。选拔详细情况,请向日本国驻外公馆询问。

b. 地方自治体/民间团体奖学金

    1998年1月现在由5个地方自治体和13个民间团体支付从日本国外申请的奖学金。(这些奖学金团体一览表可以在日本国际教育协会索取。)

c. 短期留学推动制度(接收)

    根据日本大学和海外大学之间的交流协定等被接受的短期留学生、可以得到这种奖学金。选拔详细情况,请向所在大学询问。

(2)来日以后在日本申请的奖学金

a. 日本政府(文部省)奖学金(国内接收)

    已到日本上大学的自费留学生为对象,关于申请资料、手续请向所在大学询问。

b. 自费外国留学生学习奖励费

    对在日本大学(含大学院)、短期大学、高等专业学校或专修学校在学习的自费留学生,被认为品学兼优、在留学活动中需要经济援助者,可以通过其所在学校支付。关于报名的详细方法,到所入学的日本的大学、短期大学、高等专业学校或专修学校之后,可向所在校的主管科室询问。

c. 地方自治体奖学金

    日本的地方自治体以住在自治体内的人或在自治体内学校上学的学生为对象支付奖学金。支付的内容各式各样。在学费、生活费以外,还有社会宿舍补助、国民健康保险补助、交通乘车补助、图书券等。

    1998年1月现在,由28个地方自治体29个国际交流团体支付这种奖学金,平均月额约为17,000日元。

d. 民间团体奖学金

    这是民间企业或民间奖学团体支付的奖学金。与地方自治体奖学金一样,支付的内容各式各样,除学费、生活费外,还有宿舍补助费、国民健康保险补助、交通乘车补助、图书券等。

    民间团体奖学金反映出企业和团体的目的和性质。有以企业和团体所在地的学位为对象,有限定与企业有关的研究领域,有以有目的交流对象军事家地区的学生提供奖学金等情况。

    1998年1月至现在,由165个团体支付这咎奖学金,平均月额约为47,000日元。

e. 学校奖学金

    学校奖学金是学校以在学正式生为对象支付的奖学金。奖学金数量一般并不多。平均月额约为40,000日元。其一览表在“为了私费留学生的大学入学介绍”登载。

f. 学费减免制度

    日本国际教育协会以私立大学(含大学院)、短期大学正规课程的自费外国人留学生为对象实施,对学费减免的学校法人有援助制度,其援助金额以学费的30%为限。以此制度为基础,有的学校,在此范围内减免学费,有的学校在这个制度上独自实行减免。另外,国、公立大学有文部省的学费减免制度。不是这些制度对象的专门学校,日本语学校也有的有其自订的学费减免制度。

    这些奖学金大多为来日之后,对有学籍人才有申请资格,对于来日之前在自国申请的除文部省的奖学金以外数目很少。

    希望得到奖学金的人,一般要通过书面资料审查,通过教养或专门领域的知识和语言等的笔试,面试审查等考试来决定能否得到奖学金。

    如需要具体的奖学金支付团体一览表,请向留学情报中心索取。

 4.意大利 - 奖学金 
 
 

 

外交部每年都向外国公民、无国藉人士以及长期旅居海外的意大利公民提供奖学金,资助他们完成大学和研究生学业学习。

根据各协议书中详细列示的各项规定和条款,奖学金可以资助给学习以下课程的人士:

大学本科课程(在执行协议中有明确规定);

研究生课程(专业性课程,1991年8月8日第25号法律公告中规定的医疗领域学科不包括在内,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单科课程(专题性和综合性课程);

研究性课程(可适合任学科,以及通常学生不需要注册登记的课程);

意大利语言及文化方面的课程。 

奖学金不授予那些仅参加在非意大利大学、学院、图书馆和各类学校开设的课程中学习的人士,即使学校位于意大利境内,或者是未经政府认可的私立学校或图书馆。

下列领域将给予特别考虑:语言学(意大利语言课程)、文学(特别指意大利语的研究)、艺术、科学、经济学与管理、古迹修复与重建。对于意大利语的学习,奖学金持有者不仅可以在意大利国有大学学习,而且可以在佩鲁贾或锡耶纳为外国学生开设的大学学习,也可以在国家认可的其它教学机构学习。关于艺术门类,奖学金持有者可以在下列院校中选择:音乐学院与戏剧学校、圣塞西利国家学院、美术学院、装潢学院、舞蹈与戏剧学院以及电影制作试验中心。对于研究工作或其它类型的学习,奖学金持有者可以使用大学和研究中心的各种设施,也可以造访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

如何申请

甄选考试的公告(该公告包含申请奖学金的最终期限的全部信息)、各种规定、以及申请表格只能从申请人所在国的意大利外交使馆或领事馆处领取。书面申请书也必须递交到申请者所在国的同一意大利外交使馆或领事馆。

由申请书所提交到的联合委员会对申请侯选人进行选拔,联合委员会由意大利和申请人所在国的代表组成。

必备条件

不能满足下列条件的任何申请都将被认为是无效的。

熟练掌握意大利语

除要求参加语言课程的奖学金项目外,熟练掌握意大利语是申请奖学金必不可少的条件。但是必须要记住,在意大利大学里,除了极个别课程外,均不是用英语讲授的。因此,不具备足够的意大利语知识的申请人只有符合下列条件才能予以考虑:

申请人打算从事自由研究(要同时提交奖学金申请书和一名大学讲师的附函,讲师要声明他(她)准备监督这个学生使用一种工具语言)。

申请人先有足够长的时间学习语言,然后再学习规定的课程,以确保在意大利语方面达到足够的熟练程度。语言学习期要计算在奖学金资助期之内。

申请人打算攻读的课程是专门用英语授课的(如Turin综合工艺学校开设的课程或硕士学位的技术性课程)。

学历资格

申请大学课程的学习必须具有中学毕业证书,所有的毕业证书都要翻译成意大利文,而且要得到意大利外交使馆和领事馆的确认和证明。与意大利有关学位相对应的资格及所附文件要经所申请学校鉴定,而且要满足意大利专业学校及大学研究生课程的要求。对于申请进入专科学院和艺术学校学习的学生,要求有一所学校证明该申请者已完成中学学业。通常,一份由外国大学签发的注册证明,加上经核实与原件相符的翻译,对于申请专科课程的学习就足够了。申请到意大利学习意大利语及文化课程的学生必须具有中学毕业证书。

年龄限制

每项奖学金对申请人的年龄限制均有说明,除非另有规定,一般年龄超过38岁的申请人将不予考虑接受。 

学校的注册登记

奖学金获得者一到意大利即进行注册登记。

要进入一所大学学习通常要求具备意大利语知识,因此,奖学金获得者需要通过所申请学校的口语测试,这种测试一般在9月初进行。奖学金获得者在合适的学校(如在佩鲁贾或锡耶纳对外国人开放的大学),参加至少三个月以上的语言课程的学习,并取得较好成绩的,通常可获得免试入学资格,另有规定个别学校除外,因此,建议奖学金获得者提前查明每所学校的具体要求。

 
5.英国留学奖学金介绍 
 

  英国政府的切佛宁奖学金,即在中国众所周知的中国高级研究奖学金,每年提供大约80份奖学金。截止1997年,由DFID,中国政府和香港包玉刚爵士基金资助的中英友谊奖学基金提供了另外140份奖学金。享受奖学金的学者在英国学习期间,只要有合适的机会,还可被安排到英国公司就职。这些享受奖学金的学者回国以后,英国方面仍与他们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英国政府奖学金和研究奖学金的有关详情如下:

  英国切佛宁奖学金

  英国切佛宁奖学金(以前称外交和联邦事务部奖学金--FCO-SAS)由外交和联邦事务部(FCO)提供资金,为经过精心挑选的专业院校毕业生提供在英国接受研究生教育和技能培训,从而为其回国后在重要经济领域的发展提供帮助。中国派到英国的切佛宁学者多达80人,学习时间少于12个月,学习内容包括公共管理、项目/金融管理、法律、经济/金融、银行/国际贸易、新闻和环境保护。

  奖学金的候选人是从120多个部委和其他机构中挑选出来的,必须具有至少5年工作经验,年龄在35-45岁之间。特殊情况下,也可以考虑更年轻的候选人。大部分候选人来自北京、上海和广州。切佛宁奖学金也欢迎其它地区提出申请,特别是内蒙古、西藏、新疆、武汉和四川,但不接受个人申请。候选人的国际英语水平测试成绩不得低于6.0(单科成绩不得低于5.0)。

  英国文化委员会研究奖学金

  在中国,英国文化委员会研究奖学金是根据"文化交流计划"提供的。该计划资助中国的13名博士后学生到英国、英国的13名博士后学者到中国进行为期10个月的学术研究。中方候选人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提名的。研究课题包括科学技术、英语语言、艺术和人文科学。个人申请将不予接受。

  英国文化委员会鼓励对中国感兴趣的英国院校毕业生提出申请。英国文化委员会每年11月刊登奖学金的广告,接收申请的截止日期为次年2月底。课题范围从艺术到城市规划。中国政府已批准70家知名学术机构在1997-98年度接收外国学生。英国文化委员会北京总部可提供这70家机构的名单。

  技术合作培训(TCT)

  技术合作培训以前称为"技术合作培训计划",更改为目前名称的目的在于表明这已不再是一份奖学金。技术合作培训安排提供的培训与英国的其它协助方式密切相关。所以,这种培训是专门面向DFID支持项目的关键雇员。当需要特殊培训时,由中国国家教委指定参加培训学生。1997年,在中国的英国文化委员会为与英国专家合作进行英语培训的中国学者提供了8份技术合作培训奖学金。个人申请将不予接受。

  切佛宁集资研究奖学金

  英国切佛宁奖学金中,一部分奖学金是由主要的工商企业和资助基金联合提供的。就国别而言,向中国提供的此类奖学金包括: 外交和联邦事务部/克兰菲尔得大学/皇家查塔姆奖学金由英国皇家国际关系学会(皇家查塔姆)提供赞助,与外交和事务联邦部和一些主要工商企业合作,在该奖学金设立的第二年,克兰菲尔得大学管理学院将为中国的大学毕业生和具有优秀学术能力的青年专业工作者提供4份奖学金,资助他们从1998年9月起到英国接受为期一年的全日制工商管理硕士学习(MBA)。

  候选人的年龄必须在26-36岁之间,具有至少3年大学毕业后的专业工作经验,英语熟练,国际英语水平测试成绩至少为7,研究生管理入学考试(GMAT)成绩至少为600分。申请人可向英国驻北京大使馆文化教育处索取表格。外交和联邦事务部/贸易工业部/英中工业联合奖学金"英中培训倡议"是21家英国公司与中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共同成立的联合体,每年赞助5份奖学金,同样是在克兰菲尔得大学攻读工商管理硕士。语言要求同上。个人申请将不予接受。

  外交和联邦事务部/ICI/剑桥大学奖学金

  每年,该奖学金有3份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大学毕业生和青年专业工作者,资助他们到剑桥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攻读硕士学位的学术培训。提供奖学金的学科包括化学、经济学、设计、环境与发展、国际关系、法律和管理研究。候选人的国际英语水平测试成绩至少为7.0。可向英国驻北京大使馆文化教育处索取申请表格。

  外交和联邦事务部/COATSVIYELLA/剑桥大学奖学金

  该奖学金每年向中国的一名候选人提供一份奖学金,资助在剑桥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学术培训。提供奖学金的学科包括经济学、发展中国家经济学、金融、管理研究和工程。候选人的国际英语水平测试成绩至少为7.0。

  外交和联邦事务部/斯特林大学/皮尔森Plc

  该奖学金每年向中国提供一份奖学金,为一名学生在斯特林大学攻读新闻媒介研究方面的理科硕士学位提供资助。候选人的国际英语水平测试成绩至少为6.5。可向英国驻北京大使馆文化教育处索取申请表格。

  外交和联邦事务部/克兰菲尔得大学/皮尔森Plc

  该奖学金每年向中国提供一份奖学金,为一名学生在克兰菲尔得大学攻读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提供资助。候选人的国际英语水平测试成绩至少为7.0,研究生管理入学考试

(GMAT)成绩至少为600分。

 

4.
3.

国外的奖学金一般分几种?应该如何申请?

8. 想报2012年北建工的建筑学研究生,介绍一下那个老师好些

1、汤羽扬,女,教授,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中国建筑学会理事,中国建筑学会咨询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文物局专家咨询组成员。
    毕业于湖南大学建筑系,建筑学硕士学位,曾担任湖南大学建筑系教师,1992调入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为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一级学科带头人, “国家特色专业”建筑学专业建设负责人。
    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城市与遗产保护规划、历史城市与建筑保护设计、乡土建筑研究、公共建筑设计、城市设计。
    曾出版有《三峡文物珍存》、《行走于历史与未来之间》等著作及学术论文几十篇。
    主要科研成果有:三峡工程淹没区地面文物保护实施阶段规划及保护工程(如大昌古城整体搬迁、屈原祠异地复建等)、北京市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北京市发改委的“十一五”期间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研究、北京旧城胡同系统分类与保护研究、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重庆西沱古镇保护规划、湖南上甘棠古建筑群保护规划等几十项规划设计。目前在研的科研项目有:国家支撑计划“城市旧区土地改造利用关键技术研究”的子课题“城中村改造关键技术”研究、北京地区长城保护总体规划、新疆丝绸之路(和田地区)古遗址保护规划等。
    2、陈静勇,男,1963年出生,教授,现任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党总支书记兼教学副院长职务,并担任学校教学工作委员会委员、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主任委员、“设计艺术学”学科负责人等职务;兼任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CIID)理事及专家委员会委员、国际商业美术设计师协会(ICAD中国总部)景观设计师委员会委员、全国“环境艺术学年奖”评审委员会委员、《触摸设计》杂志编委、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中国流行色协会会员等。
    目前主要从事“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学科中的“居住区规划与住宅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研究方向和“设计艺术学”学科中的“室内设计”、“产品设计”、“数字化设计”等研究方向,以及工业设计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近年出版专著、译著、教材等多部,论文30余篇;主要主持了如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子项目、建设部研究开发项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北京市属市管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项目、“北京市优秀青年知识分子培养基金”项目等科研课题和多项学校教育科研项目。
    1995年获得“北京市优秀青年知识分子”称号;2004年获得“全国百名优秀室内建筑师”称号;2004年获得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高等教育)一等奖;2005年获得“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称号;2005年负责的《全产品化实验住宅建筑与室内设计》项目,分别获得首届国际室内建筑师/设计师联盟(IFI)中国国际室内设计大赛三等奖;2006年获得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教学名师奖”;2007年获得第三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在研项目有“居室环境绿色设计与绿色装修部件化系统研究”、“建筑室内环境绿色设计与绿色装修部件化系统研究”、“建筑学院2004版各专业(本科)课群系统建设与教学实践研究”、2005年北京市属市管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项目、“逆向工程中的数据采集与实验技术研究”、建筑环境色彩管理研究等。
    3、刘临安,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理事,《建筑师》杂志编委,建设部专家委员会专家。意大利“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组织(ICOROM)”通讯会员。曾获原冶金工业部教学改革一等奖、全国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
    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原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先后获得工学硕士和工学博士学位,进修于意大利罗马大学建筑学院。
    专业研究方向为:建筑设计、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遗产保护、建筑与城市文化。
    出版的著作和译作主要有:《意大利当代百名建筑师作品选》、《中国建筑艺术全集—元代前陵墓卷》、《全国注册规划师执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凤凰之家—中国建筑文化的城市和住宅》、《陕西古建筑》。发表的论文有《从文化整体性上考察与研究我国传统民居》、《历史城市保护与传统文化复原的模式》、《中国古建筑与诗词的对称性》、《对中国古代城市“中经线”的文化解读》等40余篇。
完成的科研成果有:陕西华山风景区规划、黄河壶口风景区规划、陕西楼观台风景区规划、西安古城南门顺城巷历史街区改造规划与设计,内蒙古包头市五当召风景区旅游规划、内蒙古固阳县秦长城遗址保护规划、陕西潼关古城保护规划、陕西神木麟州古城保护规划。
    2006年,在丹麦文化部和丹麦建筑师协会的资助下,作为指导教师率队与清华大学、同济大学、重庆大学一道,与丹麦四家建筑事务所合作,参加第十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并获得金狮奖。
    4、张忠国,男,建筑与城规学院副院长,副教授,高级城市规划师,日本国东京大学城市规划学硕士,北京大学城市规划系博士。
    研究方向:城市规划与设计、小城镇规划与设计、城市与区域规划等。
    作为课题负责人共完成国外科研项目包括《日本狭山市公园绿地系统规划研究》,《日本宫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研究》等10余项,作为课题负责人完成国内科研项目包括国家六部委科研项目《长江三峡区域旅游发展研究》,建设部级科研项目《城市总体规划实施保障机制研究》,北京市科委重大科研项目《北京市浅山区生态村旅游开发与规划研究》,青岛市重点项目《青岛市城市发展战略研究》等近20余项。获得国家级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3项。主持起草《青岛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等多项地方法律法规等文件。主讲《区域经济与区域规划》,《城市规划评析》等大学和研究生课程,主持《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在《城市规划》,《经济地理》,《城市问题》等国家级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近20篇,专著《城市成长管理的空间策略》被批准为国家十一五规划重点图书由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出版,专著《城市规划编制与实施管理策略》于2008年4月由兵器工业出版社已经出版。2005年获得山东省规划设计二等奖,2006年指导研究生获得全国民族建筑景观设计竞赛铜奖、2007年获得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
    5、欧阳文,女,1969年出生,副教授,毕业于重庆建筑大学。
    研究方向:公共建筑设计,传统建筑及其环境的改造与更新,居住区环境与居住建筑设计等。
    近年来,主要科研成果包括: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传统聚落空间的理论框架与时间研究》,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村镇小康住宅示范小区规划设计优化研究》(科技进步三等奖),建设部科研项目《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宜宾市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建设部“华夏奖”三等奖),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专题《居住区管理研究》(建设部“华夏奖”一等奖),建设部科技促进中心项目《成都市成华区实施农村新居工程建设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和北京规划委员会项目《北京优秀近现代建筑调查》等。完成的主要工程项目包括:《北京川底下古山村保护与旅游开发规划》、《岔道城城池修复与村域保护规划》、《焦庄户地道战遗址保护与旅游开发规划》、《中共中央纪委监察部北戴河培训中心总体规划》以及《北京菩萨山生态旅游建设示范项目总体规划》等。
    目前主要在研项目包括:《密云库区生态村综合建设模式与示范研究》的专题项目《生态村规划设计研究》(北京市2005年重大科技专项),《中央国家机关地标准住宅的改造研究》,《山东泗水县圣水山庄规划与设计》,《怀仁县北环路道路景观规划与设计》等。
    主要参与撰写的论著包括:《北京古山村——川底下》和《跨世纪的住宅设计》。主要译著包括:《藏酷空间——LOFT》、《国外家居设计精选——小空间》和《简捷室内设计手册》、《室内设计标准图集》等。
    曾先后赴澳大利亚、德国、丹麦及美国等参加专业培训、国际会议和学术交流活动。
6、格伦,女,蒙古族,教授,1965年出生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
    1987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系获学士学位,1995年获硕士学位;2000比利时鲁汶大学建筑系获建筑学硕士学位。2001年回国后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副教授转入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与城规学院副教授,2007年晋升为教授。2003年成立格伦医疗建筑研究工作室。
    现社会兼职国际建筑师协会医疗卫生分会会员(UIA-PHG);卫生部卫生经济学会医疗建筑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建筑协会医疗建筑专业委员会委员;卫生部医疗建筑专家组成员。
    2006年初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题目:医院建筑前期策划及设计过程的系统化控制措施研究。结合课题完成医院建筑子系统研究论文共7本。此项研究填补了国家在此领域研究的空白。到目前为止已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在建筑核心杂志发表三篇,主要参编论著六本。曾接受以下杂志的专访:“世界医学杂志”,“房地产导刊”,“中国医院院长”。在北京、上海及深圳等地的全国范围内的重大学术活动中作了重点学术讲座。目前在积极筹备专著“现代医院建筑策划”。
    计划继续申请国家自然科学资助项目,题目:综合医院建成使用后评估系统方法研究。这项研究将会开辟医疗研究的新领域。目前工作室共培养了研究生十余名,毕业后绝大多数承担了医疗建筑设计的重要角色。
    工作室从事医疗建筑设计项目到目前为止有30余项,其中包括:
    黑龙江大庆第七人民医院800床,全国竞标中选方案;山东胶州人民医院800床,竞标中选方案;江苏泰州普济医院600床,竞标中选方案(目前已投入使用),解放军251医院 500床,竞标中选方案。
    医疗建筑前期策划咨询在我国属较新的领域,工作室学习国外的先进方法并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开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和成果内容,完全符合市场需求并得到了甲方极高的评价。此项工作是保证医院建筑最终产品质量不可或缺的步骤和内容。目前已完成的前期策划咨询项目有:北京协和医院前期策划及总体规划;广州南方医院前期策划及总体规划;浙江台州医院前期策划;黑龙江省医院前期策划及总体规划设计;甘肃妇幼保健院前期策划及总体方案设计等。
    目前,已与国内及国际等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中国电子工业设计研究院;英国伦敦南岸大学医疗建筑研究 MARU;荷兰 EMG 医疗建筑设计公司;德国 HWP 医疗建筑设计公司;芬兰赫尔辛基工业大学医疗建筑研究 SOTEA。2007年推荐一研究生到英国MARU进一步深造和学习。
    7、赵可昕,女,高级工程师、注册建筑师,硕士研究生学位。
    1987年至1996年主要从事建筑工程设计工作;1997年至今主要从事建筑学专业教学工作。2003年起任硕士研究生导师。
    近年主要关注交通建筑与城市设计。主持北京市教委科研课题“北京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车站系统化规划设计研究”;参加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科研课题“城市综合交通枢纽设计”,负责城市与建筑设计相关部分。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及公共建筑设计。
    8、郭晋生,女,1960年出生,1982年2月毕业于东南大学建筑系建筑学专业,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1982年2月-1998年8月在机械部设计研究总院从事建筑设计工作,1998年8月—2003年8月在机械工业规划研究院从事建筑设计和建筑设计管理工作,2003年-至今,调入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从事建筑教学工作。
    共参与了近百项民用与工业建筑工程设计工作。主要科研成果有:北京万通新世界广场、北京中粮广场、国家经贸委虎峪园林山庄、中国驻乌兹别克、吉尔吉斯、瑞典、刚国(金)等使馆经商参处建筑方案设计,在项目中担任过建筑专业设计人,建筑专业设计负责人和项目总设计师。经过多年的工程实践,具有丰富的工程经验和对建筑设计及理论深入的认识与理解。
    主要研究方向:公共建筑设计、城市既有住宅更新与改造。
    在研项目为低标准住宅更新与改造设计和中国驻外建筑设计研究。
    9、陆翔,男,1958年出生,副教授,硕士学位,建筑史论部部长,研究方向为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大型公共建筑。
    现科研项目有北京原比利时使馆保护、中国音乐学院排演厅方案设计、北京市护国寺旅游规划、河南温县世界水景风情园等。获奖方面:《北京四合院》(合作)获国家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北京什刹海地区护国寺街旅游成果调研报告》获西城区优秀调研成果二等奖;《关于合理利用保护区旅游资源》获政协西城区委优秀提案奖。
    10、林川,女,1959年出生,教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研究方向为居住区规划、住宅设计、生态建筑技术。教学课程主要有:建筑设计及原理、生态建筑与城市。
    曾负责北京市科委科技项目“小城镇生态住宅建筑设计研究”,2004年出版《小城镇住宅建筑节能设计与施工》,现担任北京市科委科技项目“北京浅山区生态村规划与休闲产业开发关键技术及示范研究”中“浅山区生态村详细规划及住宅设计研究”专题负责人。多年从事住区规划及住宅设计方面的教学与研究,特别关注地域、气候对建筑及文化的影响以及适应气候的建筑设计方法和生态美学。
11、张大玉,1966年出生,山东嘉祥县人,毕业于重庆建筑大学,获硕士学位。现为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科研处处长兼城市研究所所长,教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土木建筑学会常务理事。
    长期从事景观规划与设计、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以及村镇规划与设计等方面的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近几年来,先后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或参与完成各类科研项目30余项,其中包括: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村镇小康住宅示范小区规划设计优化研究》、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的专题《居住区室外环境设计研究》、建设部科研项目《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宜宾市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北京“十五”社科基金项目《北京私家园林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及保护对策研究》等。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3项,2006年获 “十五”全国建设科技进步先进个人奖,2007年获“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称号。
    目前主要在研项目包括:北京市重大科技专项《北京浅山区生态村规划与休闲产业开发与关键技术研究》与《密云库区生态村综合建设模式与示范研究》、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城市旧住宅区宜居更新技术研究》等。
    12、孙明,男,1960年出生,教授。
    研究方向为公共建筑设计、景观建筑学。
    主要科研方向:教育建筑;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大兴校区规划设计研究。发表论文有:《普通高等学校校园静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新时期普通高等学校规划指标分析》。
现任北京城市规划学会理事。
    现任学校新校区建设指挥部总建筑师。
    13、高丕基,男,1953年出生,中共党员,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副教授。中国建筑师学会室内建筑师学会会员,中国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与工程设计项目评审专家。
    1983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毕业,1993年日本东京武藏工业大学建筑学科访问学者。2001年清华大学“国际环境艺术设计研究所---六角鬼丈研究室”研究员。担任多门教学工作,包括本科生、研究生与工程硕士等相关课程教学,并获得院级、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科研重点在公共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设计、住宅装修部件化系统设计研究,并获得科研与设计奖项。
    发表文章及作品二十余篇,出版著作6部,并获得优秀论文奖项。目前在研课题有环境艺术与景观设计、建筑装修标准化部件化产品应用设计与开发等方面。在研项目有北京市西城区传统四合院建筑环境设计、北京大学医学院电教楼装修工程。
    14、姜中光,男,1937年出生,教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196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现任院城市研究所总规划师,北京市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土木建筑学会北京建筑师学会理事。
    先后从事工作有:建设部建筑科学研究院从事国外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湖北省“三线”建设新城市的城市规划与园林设计工作。建设部六局、国家建委一局从事居住区与公共建筑设计工作。中国建筑总公司海外部国外建筑项目设计工作。北京建工学院建筑系从事建筑设计与建筑历史理论教学工作,开发区、旅游区、城市设计等规划设计工作。现在北京建工学院城市研究所从事建筑设计、城市设计、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与设计研究。
    目前科研项目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江西吴城遗址保护》、《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北京东交民巷原比利时使馆办公楼保护》、《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安徽凌家滩遗址展示设计》、《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东马坝人(石峡)遗址保护规划》、《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湖北石家河遗址保护规划》、《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卢沟桥(宛平城)保护与展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湖南龙兴讲寺保护》等。
    15、张路峰,男,1964年出生,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2001),德国柏林工业大学(TU-Berlin)访问学者(2003~2004),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1997~),全国注册建筑师考试委员会命题专家,全国建筑工程标准设计专家委员会专家,《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编委,《城市空间设计》编委,德国柏林建筑奖协会(VAB)会员(2007~)。
    自1995年开始指导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城市设计、公共建筑设计。承担课程:建筑设计与研究、建筑设计方法论、建筑评析。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对外交流与合作,并多次组织联合教学。近年来在《建筑学报》、《世界建筑》、《建筑师》、《北京城市建设》、《国外城市规划》等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多篇。主要研究成果:北京旧城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整合机制研究、唐山城市公共空间系统研究、京西斋堂地区传统民居保护与更新研究、城市化过程中进城农民安居模式研究等。目前正承担唐山博物馆改扩建、唐山城市水系与滨水空间城市设计、唐山震后小区及住宅改造等研究项目。
16、房志勇,男,1957年出生,副教授。
    同时招收“建筑设计及原理”、“建筑技术”方向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生态建筑技术、建筑装修技术、村镇规划、住宅设计。教学课程主要有:生态建筑技术、建筑节能技术、建筑防灾技术、材料与工艺学。
    科研项目有:“小城镇生态住宅建筑设计研究”、“绿色钢结构住宅示范建设项目研究”、 “预制组合式房屋规范化研究”等。现为“北京浅山区生态村规划与休闲产业开发关键技术及示范研究”中“浅山区生态村详细规划及住宅设计研究”专题主要参加人。现承担的科研项目有:“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家庭装修中的拆改现象对结构安全性的影响”等。
    多年从事建筑设计和建筑技术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关注建筑节能、生态建筑、村镇规划、建筑改造、建筑装修等研究领域。
    17、樊振和,男,副教授(聘任教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国家级监理工程师,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建筑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
    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筑技术(建筑构造及结构选型)和绿色建筑。目前承担北京市教委科研课题《北京地区建筑屋顶技术优化设计研究》。从事高等建筑教育26年,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有多年的建筑设计工程经验,有国外工程项目监理工作经历(中国政府援外体育场工程项目副总监、结构总监)。
    目前在研项目有:北京地区建筑屋顶技术优化设计研究、北京城区既有多层住宅更新改造技术策略研究、建筑技术系列课程研究等。获奖方面有: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高等教育)二等奖,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主编,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三次),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教学名师。
    18、胡雪松,1963年出生,云南思茅人。198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获学士学位;1993年毕业于重庆大学建筑系,获硕士学位。现任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与城规学院建筑系主任,教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学术研究领域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场所认同——文化建筑学、乡土建筑与乡村建设。多年来一直从事建筑教学、研究和设计工作,主持、参与完成了十多项纵向科研项目和大量的建筑设计项目,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近期主持、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乡村聚落营造学研究”、北京市教委科研基金“北京郊区乡村旅游建筑(设施)发展研究”、北京市人事局科研基金“乡村旅游与村落建设”。代表论文包括:“建筑美学思考”(《世界建筑》,2005,12)、“村落空间资源化” (《建筑学报》2006,5)、“直白场所”(《世界建筑》,2006,6)。
    19、业祖润,女,1938年出生,教授,研究方向为公共建筑设计、城市设计、民居文化研究、历史街区保护与发展研究、风景区规划与风景建筑设计研究。
    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础资助项目《传统聚落空间环境结构研究》、国家十五计划攻关课题《住宅及其环境》、《前门历史街区保护研究》、《北京川底下古村保护与利用研究》、《焦庄户古村保护与地道站纪念馆设计》等。
    在研项目:《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研究》、《前门地区保护与更新设计》、《鲜鱼口街区设计》、《前门大街城市设计》、《北京民居研究》、《河南省社旗历史名镇商业街区设计》、《河北省临城县歧山湖风景区规划与建筑设计》、《湖滨产业园区规划与建筑设计》、《博物馆设计》。
    发表论文:《保护、更新、延续——北京前门地区保护更新规划探析》、《传统空间聚落结构研究》、《传统民居文化对现代居住建筑创作启示》等。
    20、邹越,男,1967年出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建筑技术,数字化设计研究。
    主要教学课程有建筑物理(本科)、计算机辅助设计(本科)、建筑新技术(研究生)等,曾获院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目前在研方面项目有北京市教委“室内环境污染分析与治理研究”、“建筑数字化设计基础平台研究”等。参与“北京建筑外饰面材料综合热工性能优化设计研究”、“被动采暖与主动通风相结合的太阳能建筑技术研究”。曾有“建筑结构胶及其应用技术研究”项目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平屋面》项目获湖南省优秀设计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