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的中学故事

2024-05-12 00:41

1. 名人的中学故事

一、周恩来:
12岁那年,周恩来离开家乡,来到了东北。当时的东北,是帝国主义列强在华争夺的焦点。他在沈阳下了车,前来接他的伯父指着一片繁华、热闹的地方,对他说:“没事可不要到那个地方去玩啊!”,“为什么?”周恩来不解地问。,“那是外国租界地,惹出麻烦来可就糟了,没处说理去!”,“那又是为什么呢?”周恩来打破砂锅问到底。“为什么?中华不振啊!”伯父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
不久,周恩来进了东关模范学校读书。他始终忘不了大伯接他时说的话,经常想:“租界地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去那儿,而外国人却可以住在那里?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一连串的问题使周恩来迷惑不解,好奇心驱使着他,一定要亲自去看个究竟。
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周恩来背着大伯,约了一个要好的同学闯进了租界。嘿!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
正当周恩来和同学左顾右盼时,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正大声吵嚷着什么。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
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地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这时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
从租界地回来以后,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谁也不清楚他究竟在想什么。直到在一次修身课上,听了周恩来的发言才解开了这个谜。
那天修身课上,魏校长向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请问诸生为什么而读书?”同学们踊跃回答。有的说:“为明理而读书。”有的说:“为做官而读书。”也有的说:“为挣钱而读书。”“为吃饭而读书”……
周恩来一直静静地坐在那里,没有抢着发言。魏校长注意到了,打手势让大家静下来,点名让他回答。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的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有如此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铿锵有力的话语,博得了魏校长的喝彩:“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啊!哈哈哈!”
是的,少年周恩来在那时就已经认识到,中国人要想不受帝国主义欺凌,就要振兴中华。读书,就要以此为目标。

二、维克多·雨果:
维克多·雨果于1802年2月26日出生在法国贝桑松的一个军官家庭。他在中学时代就对文学发生了浓厚兴趣。他的文学活动是从他为《文学保守派》杂志写稿开始的。由于家庭的影响,雨果最初的诗歌大都歌颂保王主义和宗教。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汉·伊斯兰特》获得了小说家诺蒂埃的赞赏。与诺蒂埃的结缘,促使雨果开始转向浪漫主义并逐渐成为浪漫派的首领。
1827年雨果为自己的剧本《克伦威尔》写了长篇序言,即著名的浪漫派文艺宣言。在序言中雨果反对古典主义的艺术观点,提出了浪漫主义的文学主张:坚持不要公式化地而是具体地表现情节。他特别宣扬了真善美与伪恶丑对照的原则。这篇序言在法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830年,雨果浪漫戏剧代表作《欧那尼》的公开上演,标志着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的决定性胜利。
1830年七月革命后,雨果在政治上进一步走上左翼的道路,他的长篇名著《巴黎圣母院》就是这一时期的作品。这部作品奠定了雨果作为著名小说家的声誉。
1848年“二月革命”开始时,雨果已成为坚定的共和党人,并当选为制宪会议的成员,成为法国国民议会中社会民主左派的领袖。1851年,路易·波拿巴发动反革命政变。雨果立即发表宣言进行反抗,不幸遭到失败。同年12月,雨果被迫逃亡到布鲁塞尔。
在长达19年的流亡生活期间,雨果始终坚持对拿破仑三世独裁政权的斗争,并坚持写作。1852年,他出版了对拿破仑三世进行辛辣嘲骂的政治小册子《小拿破仑》。同年春,他又写了《一件罪行的始末》,对反革命篡权进行了愤怒的控诉和无情的揭露。
雨果一生追随时代步伐前进,是法国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861年,当雨果得知英法侵略者纵火焚烧了圆明园后发出了满腔义愤。他义正辞严地写道:“法兰西帝国从这次胜利中获得了一半赃物,现在它又天真得仿佛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似的,将圆明园辉煌的掠夺物拿出来展览。我渴望有朝一日法国能摆脱重负,清洗罪责,把这些财富还给被劫掠的中国。”
1885年5月22日,法国伟大的民族诗人、著名小说家维克多·雨果在巴黎与世长辞。100多年来,法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一直缅怀这位伟大的法国文化先驱者。雨果的不朽名著《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小说杰作至今为广大人民所喜爱。
三、郭沫若:
1892年(清光绪十八年)11月16日,郭沫若诞生在四川省乐山县(今乐山市)观峨乡沙湾镇。这是个风景秀丽的地方。从镇里向西望去,在群山中有一高峰,叫做绥山,是峨眉山的第二高峰;镇的东面,是滔滔的大渡河水由北向南不停地奔流。对这山水之间的小镇,乡里人总爱用“绥山毓秀,沫水钟灵”来加以赞美。沫水是大渡河的古称。
郭沫若出生之前,郭氏家业已经凋敝。他的父亲早年失学,曾在盐井上当过学徒,人很精明,经营有方,逐渐又把家业发展起来。购置了田产、房屋和盐井,到郭沫若出生的时候,郭家已是殷实之户了。
郭沫若行八,母亲呼他为“八儿”。上学时用的名字是郭开贞,“开”字是辈分,对于“贞”字,他历来不喜欢,嫌它有些女性化。1919年在日本读书时,终于把这个名字改掉了。不过,这是后话。
郭沫若4岁时,便随着母亲口诵古诗,受到中国诗歌的熏陶。后来他回忆自己的母亲时说:“她完全没有读过书,但她单凭耳濡目染,也认得一些字,而且能够暗诵好些唐诗。在我未发蒙以前,她教我暗诵了好多的诗”,“我母亲事实上是我真正的蒙师。”他的父母虽然没有读过书,对子女的教育却很重视,设了家塾。因为家塾面对绥山,取名为“绥山山馆”,并且聘请了一位有名望的老师。
6岁时,郭沫若进“绥山山馆”拜师,在大成至圣先师的神位之前,磕了几个响头。开始学些《三字经》、《千家诗》之类,并开始作对子。7岁时开始作试帖诗,老师出了些什么“赋得山雨欲来风满楼得楼字”的诗题,这对儿童就像巫师画的神符一样。还有什么虚实平仄,什么音律对仗,是很没有趣味的,简直是一种“诗的刑罚”。但一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却引起他的兴趣,尤其喜欢唐诗。自己也学会作诗,在他的诗集中有一首诗,名叫《茶溪》,是他保存下来最早的诗:
闲钓茶溪水,临风诵我诗。钓竿含了去,不识是何鱼?
这首诗大约作于13岁,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他早年生活的状况。茶溪是从峨眉山麓流下来的一条小河,蜿蜒流过沙湾,注入大渡河。能有兴致去钓鱼戏水,进而忘情诵诗,足可以说明他少年时生活的闲适和对诗歌的投入。
15岁,他离开沙湾到乐山县城读高等小学。年假时自己通读了《史记》,很喜欢太史公司马迁的笔调。16岁升入设在乐山的嘉定府官立中学堂,又开始接触外国文学作品,如林纾翻译的外国小说等,还阅读了严复翻译的《天演论》。
在学校里,他的学习成绩总是优秀的。在高等小学第一学期,考了第一名。以后的期末考试,也都是前几名。但他的性格疾恶如仇,敢于反抗,倔强不屈,在那样的社会里不能不给他带来很多麻烦。他的“修身”成绩异常的低,最低的只有35分。
在县城读书时,他曾因反对老师野蛮打人而被记大过。还有两次因罢课反对学校不公正地对待同学,而几乎被学校斥退(开除)。又有一次因为同学被军人打伤,他为同学鸣不平,代表学生要求学校向军人进行交涉,遭到学校的训斥,愤而与同学一起罢课。学校以“纠众罢课”的罪名,又把他斥退,并通饬全省。这些精神上的打击,并没有使他屈服,反而培养了他的反抗性格,受到同学的敬慕,俨然成了学生中的小领袖。
1910年,他19岁时到成都,入四川省官立高等分设中学堂读书。第二年初,成都发生了国会请愿风潮,要求清政府实行君主立宪,建立国会。他被推举为班级的代表,参加全市学生的罢课斗争,因而又一次被学校斥退。
辛亥革命暴发之后,他十分振奋,立即剪掉辫子,并写了一首《咏牡丹》诗:
绝代豪华富贵身,艳色娇姿自可人。花国于今非帝制,花王名号应图新。
表达了他对清朝的覆灭和祖国的去旧图新的欣喜心情。
四、冰心:
原名谢婉莹,笔名有冰心女士、男士等。1900年生于福建省福州市,原籍福建长乐县。父亲是清政府的海军军官。1904年她随父移居烟台,童年是在海边度过的,自幼热爱大海。1911年进女子师范学校学习,1914年入北京教会学校贝满女子中学学习,1918年入北京协和女子大学预科。“五四”运动爆发后,她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的宣传活动。
她发表的第一篇作品是《两个家庭》,开始了以社会、家庭、妇女为主题的“问题小说”的创作。随后发表了《斯人独憔悴》、《庄鸿的姊姊》等。1921年后,出版了小说集《超人》、诗集《繁星》、《春水》等,作品多以“母爱”或“人类之爱”为解决社会人生问题的理想。1923年,她从燕京大学毕业后赴美国留学,专攻英国文学,同时把旅途和异邦的见闻写成散文寄回国内发表,结集为《寄小读者》。
1926年回国后,冰心先后在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女子文理学院任教。1931年写了小说《分》,标志着作家对社会现实有了进一步的认识。1932年北新书局开始分集出版《冰心全集》。
抗战爆发后,她于1938年到昆明,1940年到重庆,曾以“男士”的笔名写了散文《关于女人》。1946年抗战胜利后,曾在日本东京大学教授“中国新文学”课程。1951年秋回国,她写了散文《归来以后》等作品,创作上揭开了新的一页。1956年出版了《陶奇的暑期日记》。1958年3月《人民日报》开始刊登她的《再寄小读者》,内容多是介绍国外见闻、歌颂友谊以及勉励儿童努力上进。
此外,还出版了《我们把春天吵醒了》、《樱花赞》、《拾穗小札》、《小橘灯》,以及《冰心小说散文选》等。文化大革命期间,香港朝阳出版社还出版了她的散文集《樱花和友谊》、《我们这里没有冬天》。粉碎“四人帮”以后,她开始在《儿童时代》上发表《三寄小读者》。
建国以后,冰心曾以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社会活动。
五、王亚南:
王亚南小时候胸有大志,酷爱读书。他在读中学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读书,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条脚锯短半尺,成为三脚床。每天读到深夜,疲劳时上床去睡一觉后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脚方向倾斜过去,他一下子被惊醒过来,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读。天天如此,从未间断。结果他年年都取得优异的成绩,被誉为班内的三杰之一。他由于少年时勤奋刻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杰出的经济学家。
王亚南绑在柱子上读书: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资本论》最早的中文翻译者王亚南,1933年乘船去欧洲。客轮行至红海,突然巨浪滔天,船摇晃得使人无法站稳。
这时,戴着眼镜的王亚南,手上拿着一本书,走进餐厅,恳求服务员说:“请你把我绑在这根柱子上吧!”服务员以为他是怕自己被浪头甩到海里去,就照他的话,将王亚南牢牢地绑在柱子上。绑好后,王亚南翻开书,聚精会神地读起来。船上的外国人看见了,无不向他投来惊异的目光,连声赞叹说:“啊!中国人,真了不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百度百科-维克多·雨果
百度百科-郭沫若
百度百科-冰心
百度百科-王亚南

名人的中学故事

2. 有关兴趣的名人故事

1、莫里哀
莫里哀的父亲是位商人,他希望儿子能继承他的事业。但莫里哀却对经商毫无兴趣,而对戏剧则异常地痴迷。古希腊、罗马等著名剧作家的剧本成了他的精神食粮。他废寝忘食地阅读,并走上舞台,演出戏剧。
父亲为此严厉地责备他,并请老师出面规劝他,但莫里哀痴心不改。他诚恳地告诉父亲,他对经商没有兴趣,他喜欢戏剧。 父亲见儿子这样醉心戏剧,也就不再勉强。莫里哀后来创作了许多优秀的剧本,终于成为世界著名的伟大剧作家。
2、曹禺
一次曹禺的家属准备了澡盆和热水,要他去洗澡,此时曹禺正在看书,爱不释手。一推再推,最后在家属的再三催促下,他才一手拿着毛巾,一手拿着书步入内室。一个钟头过去了,未见人出来,房内不时传出稀落的水响声,又一个钟头过去了,情况依旧。曹禺的家属顿生疑惑,推门一看,原来曹禺坐在澡盆里,一手拿着书看,另一只手拿着毛巾在有意无意地拍水。
3、牛顿
牛顿常一连几个星期都留在实验室里,直到实验完成。有一次,他迷着搞实验,竟把手表当鸡蛋放到锅里去煮。又有一次,牛顿的朋友来看他,他把饭菜摆到桌上后,又一头钻进了实验室。这个朋友等得不耐烦,就先吃起来,吃过后没有告辞就走了。牛顿做完实验后出来,一看桌上的盘碟,自言自语的笑着说:“我还以为没吃饭呢,原来已经吃过了!”说着又走进实验室去了。

4、施洋
二·七大罢工著名的工人领袖施洋,幼年家道贫寒,买不起灯油。村里有一座叫隆兴观的古庙,庙里点有一盏长明灯,他就在古庙里读书。冬季寒冷,脚冻得难受。起初他不时地站起来跺脚,后来觉得这样浪费时间,便削了一根圆滑的木棍,放在脚底下,一边读书一边来回用脚搓木棍,搓暖了脚,他又能安心读书了。
5、王亚南
王亚南小时候胸有大志,酷爱读书。他在读中学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读书,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条脚锯短半尺,成为三脚床。每天读到深夜,疲劳时上床去睡一觉后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脚方向倾斜过去,他一下子被惊醒过来,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读。天天如此,从未间断。

3. 关于兴趣的名人故事_有关兴趣的名人故事(2)

  关于兴趣的名人故事4:詹天佑   
      詹天佑,字眷诚,江西婺源人。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出生在一个普通茶商家庭。儿时的詹天佑对机器十分感兴趣,常和邻里孩子一起,用泥土仿做各种机器模型。有时,他还偷偷地把家里的自鸣钟拆开,摆弄和捉摸里面的构件,提出一些连大人也无法解答的问题。1872年,年仅十二岁的詹天佑到香港报考清政府筹办的“幼童出洋预习班”。考取后,父亲在一张写明“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的出洋  证明书  上画了押。从此,他辞别父母,怀着学习西方“技艺”的理想,来到美国就读。
   
      在美国,出洋预习班的同学们,目睹北美西欧科学 技术的巨大成就,对机器、火车、轮船及电讯制造业的迅速发展赞叹不已。有的同学由此对中国的前途产生悲观情绪,詹天佑却怀着坚定的信念说:“今后,中国也要有火车、轮船。”他怀着为祖国富强而发奋学习的信念,刻苦学习,于1867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纽海文中学业。同年五月考入耶鲁大学土  木工  程系,专攻铁路工程。在大学的四年中,詹天佑刻苦学习,以突出成绩在毕业考试中名列第一。1881年,在一百二十名回国的中国  留学  生中,获得学位的只有两人,詹天佑就是其中的一个。
   
      回国后,詹天佑满腔热忱地准备把所学本领贡献给祖国的铁路事业。但是,清政府洋务派官员迷信外国,在修筑铁路时一味依靠洋人,竟不顾詹天佑的专业特长,把他差遣到福建水师学堂学驾驶海船。1882年11月又被派往旗舰“扬武”号担任驾驶官,指挥操练。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第二年,蓄谋已久的法国舰队陆续进入闽江,蠢蠢欲动。可是主管福建水师的投降派船政大臣何如璋却不闻不问,甚至下令:“不准先行开炮,违者虽胜亦斩!”这时,詹天佑便私下对“扬武”号管带(舰长)张成说:“法国兵船来了很多,居心叵测。虽然我们接到命令,不准先行开炮,但我们决不能不预先防备。”由于詹天佑的告诫,“扬武”号十分警惕,作好了战斗准备。当法国舰队发起突然袭击时,詹天佑冒着猛烈的炮火,沉着机智地指挥“扬武”号左来右往;避开敌方炮火,抓住战机用尾炮击中法国指挥舰“伏尔他”号,使法国海军远征司令孤拔险些丧命。对这场海战,上海英商创办的《字林西报》在报道中也不得不惊异地赞叹:“西方人士料不到中国人会这样勇敢力战。‘扬武’号兵舰上的五个学生,以詹天佑的表现最为勇敢。他临大敌而毫无惧色,并且在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还能镇定如常,鼓足勇气,在水中救起多人……”
   
      从战后到1888年,詹天佑儿经周折,转入中国铁路公司,担任工程师,这是他献身中国铁路事业的开始。
   
      刚上任不久,詹天佑就遇到了一次考验。当时从天津到山海关的津榆铁路修到滦河,要造一座横跨滦河的铁路桥。滦河河床泥沙很深,又遇到水涨急流。铁桥开始由号称世界第一流的英国工程师担任设计,但失败了;后来请日本工程师衽实行包工,也不顶用,最后让德国工程师出马,不久也败下阵来。詹天佑要求由中国人自己来搞,负责工程的英国人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得同意詹天佑来试试。
   
      詹天佑是一个认真踏实的人,他分析总结了三个外国工程师失败的原因后,身着工作衣与工人一起实地调查,(P116)密测量。夜晚,借着幽暗的油灯,又仔细研究滦河河床的地质构造,反复分析比较,最后才确定桥墩的位置,并且大胆决定采用新方法——“压气沉箱法”来进行桥墩的施工。詹天佑果然成功了滦河大桥建成了。这件事震惊了世界:一个中国工程师居然解决了三个外国工程师无法完成的大难题。
   
      詹天佑初战告捷后,立刻遇到了更为严峻的考验。1905年,清政府决定兴建我国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北京至张家口)。英俄都想插手,由于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他们的企图没能得逞。英俄使臣以威胁的口吻说:“如果京张铁路由中国工程师自己建造,那么与英俄两国无关。”他们原以为这么一来,中国就无法建造这条铁路了。在这关键时刻,詹天佑毫不犹豫地接下了这个艰巨的任务,全权负责京张铁路的修筑。消息传来,一些帝国主义分子及英国报刊挖苦说:“中国能够修筑这条铁路的工程师还在娘胎里没出世呢!中国人想不靠外国人自己修铁路,就算不是梦想,至少也得五十年。”他们甚至攻击詹天佑担任总办兼总工程师是“狂妄自大”、“不自量力”。詹天佑顶着压力,坚持不任用一个外国工程师,并表示:“中国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须借重外人,我以为耻!”“中国已经醒过来了,中国人要用自己的工程师和自己的钱来建筑铁路。”
   
      1905年8月,京张铁路正式开工,紧张的勘探、选线工作开始了。詹天佑带着测量队,身背仪器,日夜奔波在崎岖的山岭上。一天傍晚,猛烈的西北风卷着沙石在八达岭一带呼啸怒吼,刮得人睁不开眼睛,测量队急着结束工作,填个测得的数字,就从岩壁上爬下来。詹天佑接过本子,一边翻看填写的数字,一边疑惑地问:“数据准确吗”?“差不多”,测量队员回答说。詹天佑严肃地说:“技术的第一个要求是精密,不能有一点模糊和轻率,‘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于工程人员之口。”接着,他背起仪器,冒着风沙,重新吃力地攀到岩壁上,认真地复勘了一遍,修正了一个误差。当他下来时,嘴唇也冻青了。
   
      不久,勘探和施工进入最困难的阶段。在八达岭、青龙桥一带,山峦重迭,陡壁悬岩,要开四条隧道,其中最长的达一千多米。詹天佑经过精确测量计算,决定采取分段施工法:从山的南北两端同时对凿,并在山的中段开一口大井,在井中再向南北两端对凿。这样既保证了施工质量,又加快了工程进度。凿洞时,大量的石块全靠人工一锹锹地挖,涌出的泉水要一担担地挑出来,身为总工程师的詹天佑毫无架子,与工人同挖石,同挑水,一身污泥一脸汗。他还鼓舞大家说:“京张铁路是我们用自己的人、自己的钱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全世界的眼睛都在望着我们,必须成功!”“无论成功或失败,决不是我们自己的成功和失败,而是我们国家的成功和失败!”
   
      为了克服陡坡行车的困难,保证火车安全爬上八达岭,詹天佑独具匠心,创造性地运用“折返线”原理,在山多坡陡的青龙桥地段设计了一段人字形线路,从而减少了隧道的开挖,降低了坡度。列车开到这里,配合两台大马力机车,一拉一推,保证列车安全上坡。
   
      詹天佑对全线工程曾提出“花钱少,质量好,完工快”三项要求。京张铁路经过工人们几处奋斗,终于在1909年9月全线通车。原计划六年完成,结果只用了四年就提前完工,工程费用只及外国人估价的五分之一。一些欧美工程师乘车参观后啧啧称道,赞誉詹天佑了不起。但詹天佑却谦虚地说:“这是京张铁路一万多员工的力量,不是我个人的功劳,光荣是应该属于大家的。”
   
      京张铁路建成后,詹天佑又继任了粤汉铁路督办兼总工程师。这时,美国决定授予他工科博士学位,要他亲自去美国参加授衔仪式。为了全力参加祖国铁路建设,他放弃了这一荣誉。
   
      辛亥革命后,詹天佑为了振兴铁路事业,和同行了起成立中华工程学会,并被推为会长。这期间,他对青年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倾注了大量心血,他除了以自己的行为作出榜样外,还勉励青年“精研学术,以资发明”,要求他们“勿屈己徇人,勿沽名而钓誉。以诚接物,毋挟褊私,圭璧束身,以为范例。”
   
      詹天佑从事铁路事业三十多年,几乎和当时我国的每一条铁路都有不同程度的关系。到晚年,因积劳成疾,不幸于1919年病逝。周恩来同志曾高度评价詹天佑的功绩,说他是“中国人的光荣”。
         关于兴趣的名人故事5:伊科诺姆   
      1964年,随着一声哇哇啼哭,他出生在希腊风光旖旎的克里特岛。小小年纪的他,总喜欢拎个竹篮,在离家不远的海滩捡贝壳玩耍。
   
      一次,几位女游客沐浴着夏日阳光,眺望着远方美景,一时又齐声哈哈大笑。好奇心促使他走上前去,想搞明白她们在说啥。
   
      “小家伙,能送几只贝壳吗?”虽然一个字也没听懂,但他思忖了一会儿,乐呵呵地递上两枚漂亮的贝壳。游客们向他竖起了大拇指,给了一美元作为酬金。他手舞足蹈,因为从内心理解了晦涩的外文。自此,去海滩成了他每天的期待,慢慢地,他也能听懂一些复杂的外国话。
   
      这天,他随手从家里拿了本书,如约去了海滩。他完全沉浸在书里,一呆就是一整天。他回到家时,母亲心急如焚,厉声呵斥:“上哪儿了?”“在海滩看德语教科书。”将信将疑的母亲决定考考他。让母亲又惊又喜的是,他嘴里竟迸出了几句拗口的德语。他还信誓旦旦地说:“从明天起,我要天天去跟游客学语言。”
   
      孰料,晚上,他躺在床上无法入睡,痛得嗷嗷大叫,因为整天的曝晒,让皮肤严重受伤。母亲耐心地给儿子擦药,儿子却一直喋喋不休,冒出一句:学语言这么苦,明天不去海滩了。
   
      母亲眉头一皱,郑重其事地说:“你不想去海滩,妈不反对……但如果你想学更多语言,去很多地方游玩,就需坚持兴趣。”
   
      他似懂非懂。但幸运的是,他似乎被母亲描绘的未来吸引住了。第二天,天刚蒙蒙亮,他便起床,又来到那片熟悉的海滩……
   
      自此,他的兴趣一发不可收拾。读高中时,他已熟练掌握了英语、意大利语。慢慢地,他理解了学习语言的真谛:深入语言背后的  文化  ,就能更快地掌握一门外语。
   
      他俨然一个修行者,全身心地沉浸在与语言相关的事情中。上世纪80年代,为了能更深刻地理解土耳其语,打破人们眼中的语言藩篱,他来到伊斯坦布尔最大的清真寺参观,在那里傻傻地观看祈祷仪式。看别人怎么做,再笨手笨脚地模仿……两个月后,他就能说上一口流利的土耳其语了。
   
      1994年,他被欧盟三大机构之一的欧洲议会聘为翻译。接下来的几年,大多数来欧洲议会演讲的国家元首,都由他担任翻译。他就是欧洲议会里名副其实的明星翻译家伊科诺姆。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的他是欧盟唯一可以准确翻译重要中文文件的翻译家。
   
      他成了传奇人物,总被记者追问:“是什么秘诀,让您精通42种语言?”

关于兴趣的名人故事_有关兴趣的名人故事(2)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