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是指佛陀的教育

2024-05-16 06:54

1. 佛教,是指佛陀的教育

昨天和胡老师聊到佛陀,胡老师说佛陀其实就是一个普通的瘦瘦的老人,只是被后人无限的神话和包装成了如现在般金光闪闪无所不能的样子。
  
  
 
  
 所以究竟什么是佛教呢?
  
 佛教就是指佛陀的教育,而不是拜佛的宗教。
  
  
 所以,佛教并不是一种宗教,也不是一种哲学,而是指通过修炼,依靠般若的智慧打破自身的无明的烦恼,从而成就菩提之道。
  
  
 因此,佛并不是神,
  
 而是代表一种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已经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一种人格。
  
  
 佛并不是万能的,世人也不能够依靠佛解脱烦恼,佛的意义只在于告诉并引导世人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解脱烦恼。
  
  
 晚安大家 晚安世界[月亮][月亮]
  
 我爱自己 我爱你们[爱心][爱心]
  
  
 
  
 ——来自馨心

佛教,是指佛陀的教育

2. 让人们从新认识“佛”与“佛法”,

佛为能化之人,可教导我人,故称之为能人;由是阿弥陀佛即称为安乐能人(安乐世界之能人)。另有以能人为能仁,能仁即释迦之意译;故又借释迦佛之名,遍指一般殊胜之佛。佛所特有之殊胜德性,具足于其身者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此外尚具有十力、四无所畏及十八不共法等殊胜之能力。又,佛有七项殊胜功德超越常人,称为七胜事,或称七种最胜、七种无上,即身胜、如法住胜、智胜、具足胜、行处胜、不可思议胜、解脱胜等。佛之定、智、悲均为最胜者,故称大定、大智、大悲,配于断德、智德、恩德等三德,合称为大定智悲。
佛法简单讲,有四种:心、境、事、理,这四大类把宇宙一切万法都包括在里面;心就是思想、见解,例如我们讲心理,精神这部份。除此之外,境就是境界,例如我们今天所讲的物质。精神物质,现代科学把一切万法分为这两大类,就是佛法里讲的心、境,或者是心、色,心经讲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的色,这个色指的就是境界,也就是物质,与一切事,一切道理,所以这个‘法’字可以说把宇宙万法都涵盖尽了,这是我们觉的对象,叫做所觉。

3. 佛陀亲自说法的经典有哪些?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哪些?

在三藏十二部经当中,大部分是佛陀亲自说法,而在这些经典中,有分了义经典和不了义经典。
而了义经典则是见性经典,上乘经典,其中最重要的当属《金刚经》《楞严经》《妙法莲华经》以及《楞伽经》这几部了义经典。
据说有这样的说法:成佛法华,悟道楞严,见性则是《金刚经》《楞伽经》
下面是三藏十二部经的简介,供师兄参考:
何谓三藏  何谓三藏?即是经藏、律藏、论藏,经诠定学,律诠戒学,论诠慧学。精通三藏,并能以三藏自利化他者,尊称为三藏法师,如姚秦鸠摩罗什,唐玄奘等。试略谈其义:经藏  一、经藏。梵语素怛缆,或曰修多罗,华言契经,佛所说之经典,上契诸佛之理,下契
三藏十二部表解
众生之机,有关佛陀教说之要义大都属于经藏。
律藏  二、律藏。梵语毗奈耶,华言调伏,亦翻善治。佛所制定之律仪,善能调治众生之恶,调伏众生之心性,有关佛所制定教团之生活规则,皆属于律藏。
论藏  三、论藏。梵语阿毗达磨,华言对法,又翻无比法。对佛典或经义加以议论,化精简为详明,以决择诸法性相。为佛陀教说之进一步发展,后人以殊胜智慧加以组织化、体系化的论议解释,均属于论藏。
  三藏有大小乘之分。小乘三藏:四阿含经为经藏,四分律、五分律、十诵律为律藏。六足发智论为论藏。依大智度论说法,三藏属小乘教专称,但依据摄大乘论说法,大乘亦有三藏。华严经等为经藏,梵网经等为律藏,阿毗达磨为论藏。
十二部经  
十二部,并不是指十二本佛经,而是依佛经的体载,内容,文法分为十二个种类
  又称十二分教,或十二分经。佛说的一切法,皆可统摄为一修多罗,类集为经律论三藏。由于一切经的经文体裁和所载的事相不同,故从三藏分出十二种名称,通称
三藏十二部经
,总则称一切经,别则称十二部,但并非每一经都具有十二部之名。
一——四  一、修多罗、素怛缆,此译为经或契经,如《四阿含》、诸大乘经、戒经以及三藏外的一切经典,皆名契经。但此处所说的契经,是单指经中直说法义的长行经文,故又称长行经。
  二、祇夜,此译重颂或应颂,颂有一定的字句,四、五、七字一句,三、四、五、六为一颂不定。凡经中偈颂,以偈颂体裁重颂前经长行经文之义,此类颂经,名“重颂经”。
  三、和伽罗那,此译授记,凡经中佛于菩萨授当来必当成佛之记,于缘觉后世当得道,于声闻人今后世得道,记余六道众生后世所受果报之处,即名“授记经”。
  四、伽陀,此译讽诵,或孤起颂,不依长行,直以偈颂显示诸法的经,如《法句经》等,名“讽诵经”。
  六、尼陀那,此译因缘经或缘起经,如《大智度论》卷三十三:“说诸佛法本起因缘,佛何因缘说此事,修多罗中有人问故,毗柰耶中有犯是事,故结是戒,一切佛语缘起事,皆名尼陀那。”如来说法必有因缘,即经中见佛闻法因缘,及佛说法教化本末因缘之处,如诸经“序品”,故名“因缘经”。
  七、阿波陀那,此译譬喻,凡经律中所说譬喻,以譬喻显示法义之处,故名“譬喻经”。
  八、伊帝目多伽,此译本事,或如是语经,即经中讲弟子菩萨声闻等过去世行业事历之经文,及教令精进求道解脱因缘之处,即名“本事经”。
九——十二  九、阇陀伽,此为本生经,凡经中佛说自身往昔行菩萨道时,修诸苦行,利益众生所行因缘之经文,名“本生经”。
  十、毗佛略,此译方广,即一切大乘经之通称,又指词广理正,广辨诸法甚深真理的经。如《菩萨地持经》卷三:“十二部经,唯方广部,是菩萨藏,余十一部,是声闻藏。”小乘的方广经,唯以语广,此类经文,名“方广经”。
  十一、阿浮陀达摩,此译未曾有,即经中说诸天身量,大地震动,旷古稀有,以及佛力不可思议之事的经文,名“未曾有经”。
  十二、优波提舍,此译论议,即佛所说诸经,若作论议问答辩理,分别广说之经文,即名“论议经”。

佛陀亲自说法的经典有哪些?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哪些?

4. 佛陀亲自说法的经典有哪些?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哪些?

佛教中的经典高僧大德写的是《~论》佛说的是《~经》(包括过去诸佛和现世成佛的高僧,如六祖)而当年佛祖下世传法,所说的经典也是~经,但在开头都有一句“如是我闻”。这样就能简单分辨了。 佛的教义,万法归一,没有重要与不重要之分,成佛有四万八千法门,只有是不适合你。初学者先别看《楞严经》全本,比较深。推荐从《金刚经》(流传最广,意义最深远的经典,佛教代表典籍)《心经》(文短义深)《阿弥陀经》(不算长,很容易懂,也好背诵,最能利益众生了。)
看起,《六祖坛经》,《了凡四训》,《觉海慈航》也不错 比较教材化的是净土宗的五经一论:净土五经为: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观无量寿经》
《佛说阿弥陀经》
《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圆通章》
《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
净土一论为:
《往生净土论》
纯手打,望采纳,谢谢

5. 佛法,佛法

修学佛法五大要 

1读巜无量寿经》3000遍 每天必读 。
2念阿弥陀佛佛号 不用脑时就念 每天必念 。
3生活工作中落实巜弟子规》。 
4落实弟子规的关键是 改过。 
5要给世人做好榜样 每天必做。
 问题:
1切勿夹杂,怀疑,间断。一门深入,长时熏修。 要刻苦修出诚敬心 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
 2忏悔业障得 清净心。心净则定,定则生慧。直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六波罗蜜】没有般若智慧,前面布施,持戒…五种就变成世间福报

波罗蜜是究竟圆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不算圆满。怎样才算圆满?你要晓得,布施是为什麼?布施度度什麼?度悭贪。贪心断掉、没有了,悭吝的心没有了、断掉了,布施波罗蜜圆满。所以布施是度悭贪的。持戒是度恶业的,心里面确实一个恶念都不生,你持戒波罗蜜圆满。

所以要晓得,佛说法是对治我们毛病的,我们有什麼病,佛用这个药来对治。我们的重病,贪心,用布施来度贪心。我们念念造恶业,身口意都造恶业,佛教我们持戒,持戒是破恶业的。忍辱是度瞋恚的,瞋恚心就感来地狱果报。精进是度懈怠的,懈怠也是大病,懒惰、懈怠,这不要学,与生俱来的,这很麻烦,用精进度懈怠。用禅定度散乱,心散乱,意志不能集中。用般若来度愚痴。

唯有前面五种事相上的修行里面有了般若波罗蜜,才真正起作用,把这五种病根拔除。如果没有智慧在里面,病根不但不能拔除,可能还会增长。
  只要你认真修行。有智慧了,开悟了想成为法师并不难!

佛法,佛法

6. 佛陀亲自说法的经典有哪些?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哪些?

在三藏十二部经当中,大部分是佛陀亲自说法,而在这些经典中,有分了义经典和不了义经典。
而了义经典则是见性经典,上乘经典,其中最重要的当属《金刚经》《楞严经》《妙法莲华经》以及《楞伽经》这几部了义经典。
据说有这样的说法:成佛法华,悟道楞严,见性则是《金刚经》《楞伽经》
下面是三藏十二部经的简介,供师兄参考:
何谓三藏  何谓三藏?即是经藏、律藏、论藏,经诠定学,律诠戒学,论诠慧学。精通三藏,并能以三藏自利化他者,尊称为三藏法师,如姚秦鸠摩罗什,唐玄奘等。试略谈其义:经藏  一、经藏。梵语素怛缆,或曰修多罗,华言契经,佛所说之经典,上契诸佛之理,下契
三藏十二部表解
众生之机,有关佛陀教说之要义大都属于经藏。
律藏  二、律藏。梵语毗奈耶,华言调伏,亦翻善治。佛所制定之律仪,善能调治众生之恶,调伏众生之心性,有关佛所制定教团之生活规则,皆属于律藏。
论藏  三、论藏。梵语阿毗达磨,华言对法,又翻无比法。对佛典或经义加以议论,化精简为详明,以决择诸法性相。为佛陀教说之进一步发展,后人以殊胜智慧加以组织化、体系化的论议解释,均属于论藏。
  三藏有大小乘之分。小乘三藏:四阿含经为经藏,四分律、五分律、十诵律为律藏。六足发智论为论藏。依大智度论说法,三藏属小乘教专称,但依据摄大乘论说法,大乘亦有三藏。华严经等为经藏,梵网经等为律藏,阿毗达磨为论藏。
十二部经  
十二部,并不是指十二本佛经,而是依佛经的体载,内容,文法分为十二个种类
  又称十二分教,或十二分经。佛说的一切法,皆可统摄为一修多罗,类集为经律论三藏。由于一切经的经文体裁和所载的事相不同,故从三藏分出十二种名称,通称
三藏十二部经
,总则称一切经,别则称十二部,但并非每一经都具有十二部之名。
一——四  一、修多罗、素怛缆,此译为经或契经,如《四阿含》、诸大乘经、戒经以及三藏外的一切经典,皆名契经。但此处所说的契经,是单指经中直说法义的长行经文,故又称长行经。
  二、祇夜,此译重颂或应颂,颂有一定的字句,四、五、七字一句,三、四、五、六为一颂不定。凡经中偈颂,以偈颂体裁重颂前经长行经文之义,此类颂经,名“重颂经”。
  三、和伽罗那,此译授记,凡经中佛于菩萨授当来必当成佛之记,于缘觉后世当得道,于声闻人今后世得道,记余六道众生后世所受果报之处,即名“授记经”。
  四、伽陀,此译讽诵,或孤起颂,不依长行,直以偈颂显示诸法的经,如《法句经》等,名“讽诵经”。
  六、尼陀那,此译因缘经或缘起经,如《大智度论》卷三十三:“说诸佛法本起因缘,佛何因缘说此事,修多罗中有人问故,毗柰耶中有犯是事,故结是戒,一切佛语缘起事,皆名尼陀那。”如来说法必有因缘,即经中见佛闻法因缘,及佛说法教化本末因缘之处,如诸经“序品”,故名“因缘经”。
  七、阿波陀那,此译譬喻,凡经律中所说譬喻,以譬喻显示法义之处,故名“譬喻经”。
  八、伊帝目多伽,此译本事,或如是语经,即经中讲弟子菩萨声闻等过去世行业事历之经文,及教令精进求道解脱因缘之处,即名“本事经”。
九——十二  九、阇陀伽,此为本生经,凡经中佛说自身往昔行菩萨道时,修诸苦行,利益众生所行因缘之经文,名“本生经”。
  十、毗佛略,此译方广,即一切大乘经之通称,又指词广理正,广辨诸法甚深真理的经。如《菩萨地持经》卷三:“十二部经,唯方广部,是菩萨藏,余十一部,是声闻藏。”小乘的方广经,唯以语广,此类经文,名“方广经”。
  十一、阿浮陀达摩,此译未曾有,即经中说诸天身量,大地震动,旷古稀有,以及佛力不可思议之事的经文,名“未曾有经”。
  十二、优波提舍,此译论议,即佛所说诸经,若作论议问答辩理,分别广说之经文,即名“论议经”。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