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银行业务发展和加强内控管理之间的关系

2024-05-09 14:29

1. 如何认识银行业务发展和加强内控管理之间的关系

银行业务发展和加强内控管理之间的关系,具体如下:风险防控和业务拓展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或者说是互为表里的。银行就像一辆行驶中的汽车,道路状况是银行的经营环境,刹车和方向系统是风险控制和管理,车速是业务的拓展,只有在刹车和方向系统状态良好的情况下,驾驶员才能提高车速并安全行驶,否则就很有可能遭遇颠覆的后果;风险是结果的不确定性,是结果对期望的偏离,没有对风险的控制和管理,业务拓展带来的收益将是不确定的。财务报表可能在一定时间内变得好看,但经营成果实际上处于不确定状态,埋藏着风险隐患,一旦引发,今日的盈利明天就可能变成亏损,甚至带来灭顶之灾。要实现业务发展与内控管理同步发展这一总体目标,科学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前提,更重要的是还要正确实践两者之间的关系。基层金融机构管理者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要转变经营理念和方式,坚持速度和质量相协调、发展与内控相匹配的原则。具体而言,要增强三种能力,即统筹协调能力、贯彻执行能力及人本管理能力。商业银行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具体如下:1、发展程度严重失衡。当前,全国城市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盈利能力、财务状况差异较大,发展程度严重失衡;2、经营区域过于集中。目前,在全国范围内除了北京银行、上海银行、江苏银行、南京银行、徽商银行和吉林银行外,其他城市商业银行都是在单一城市经营,这极大地限制了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和其作用的发挥;3、产品服务创新不足;4、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

如何认识银行业务发展和加强内控管理之间的关系

2. 简述银行业金融机构内控管理的 三道防线

三道防线是指预防性风险管理、存款保险制度、紧急救援制度。
1、预防性风险管理:
无论是监管部门的规定,还是商业银行的管理实践,均将直接进行业务操作,面向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一线岗位、机构作为内部控制最前沿的第一道“防线”。通过建立营业机构不同岗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形成由“自我约束”和“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作业偏差的“第一道防线”。
2、存款保险制度:
由于委托代理中存在信息不对称,“一道防线”的自我约束和岗位制约可能因内部人的串通而流于形式。为此,各商业银行还设置了内控“第二道防线”。各职能部门的“自我约束”与“尽职监督”控制,是商业银行的“第二道防线”。
3、紧急救援制度:
由于商业银行具有经营多元化和组织层级制的特点,各分支机构、部门的多元利益并存,更易出现因本位主义使经营管理活动偏离战略目标和整体目标的问题。因此,需要对职能部门的自我约束和尽职监督进行监督。

扩展资料:
银行业金融机构三道防线的必要性:
目前,对商业银行如何设置“三道防线”,已无明确的监管要求。但是,经营管理中各项活动对既定目标的偏离和偏差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不但可能形成风险、造成损失,还可能酿成刑事案件,甚至导致商业银行破产。
加之,经济金融形势风云变幻,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风险日趋复杂多样,案件防控压力不断加大。设置内部控制防线已经成为商业银行实现企业目标和强化内控管理的客观需要,其目的就是保证经营管理按计划进行并及时纠正各种重要偏差,防控风险,遏制舞弊、杜绝案件。
实践中,各家商业银行基于对三道防线的不同理解,设置了不同的防线。由于合理配置有限的资源是企业管理永恒的主题,内部控制“防线”的设置应当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哪些环节偏差频率高、风险危害大就应该在哪里设置防线。
商业银行的管理和控制围绕着业务经营展开,因此,笔者认为,只有从商业银行业务流程角度出发设置“三道防线”才能够最有效地防控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偏差和风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道防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银行风险内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存款保险制度

3. 银行内部控制管理的三道防线有哪些?

银行内部控制管理的三道防线是指预防性风险管理、存款保险制度、紧急救援制度,是商业银行为防范内部风险设置的内部制衡与监督机制。内控管理是企业为保证经营管理活动正常有序、合法的运行,采取对财务、人、资产、工作流程实行有效监管的系列活动。企业内控要求保证企业资产、财务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有效性、及时性;保证对企业员工、工作流程、物流的有效的管控;建立对企业经营活动的有效的监督机制。内部控制制度是单位内部建立的使各项业务活动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措施、方法和规程。现代化企业管理的产物。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外部环境中,为了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需不断改善内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产品质量。风险管理是指如何在项目或者企业一个肯定有风险的环境里把风险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减至最低的管理过程。包括风险的量度、评估和应变策略。风险管理的目标就是要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安全保障。因此,不仅仅只是一个安全生产问题,还包括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和处理风险,涉及财务、安全、生产、设备、物流、技术等多个方面,是一套完整的方案,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存款保险制度是指由各类存款性金融机构集中起来建立一个保险机构,各存款机构作为投保人按一定存款比例向其缴纳保险费,建立存款保险准备金,当成员机构发生经营危机或面临破产倒闭时,存款保险机构向其提供财务救助或直接向存款人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从而保护存款人利益的一种制度。存款保险是保险机构向存款人提供的一种经济保障,一旦投保银行倒闭,存款人要向保险人索赔,其结果可能与向该投保银行收取的保险费差距很大。因此,存款保险公司必须通过科学的精算法则较为准确地计算出合理的保障率,使得存款保险公司有能力担负存款赔付的责任。

银行内部控制管理的三道防线有哪些?

4. 如何加强银行内控管理方面的管理?

(一)提高对内部控制机制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一是领导层特别是“一把手”要充分认识到加强内部控制机制建设的重要性,把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当作大事来抓,要积极吸收国外银行先进的管理手段和先进的内控管理理念,要坚持业务开拓、内控监督齐头并进,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坚持内控优先,在防范风险的基础上发展业务。
二是要加强对员工的思想教育,强化员工的制度观念和内控观念,让他们熟知各自岗位的制度和操作规程,严格按制度和规程来处理每一笔业务,提高他们认真执行内控制度的自觉性,使每位员工成为业务运营过程中实施内部控制的一个节点。
(二)建立健全有效的、系统的内部控制机制。内部控制机制作为一种在业务运营中时时监控和每个部门和岗位之间环环相扣、相互制约的动态监督机制,它是以健全的规章制度为基础,以部门内部和岗位自身的自我约束、部门之间和岗位之间的相互牵制和制约、上级对下级的授权控制为内容,以科学监控方法和独立的监督机构进行监督检查评价,以防范各种风险为核心的内部控制制度的总和。
因此,要建立健全有效的、系统的内部控制机制,一是完善现有的内部控制制度,使之全面、系统并具有前瞻性,对内部控制制度要实行动态管理,根据不同时期、不同业务发展的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使银行的各项业务自始至终处于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督和控制下。二是完善岗位的设置和业务操作规程的设计。
要明确每一个岗位的职责、权限,同时还要有一定的制约和控制措施,使每个员工、每项业务的办理都处在内控制度的监督和控制之中,尤其是每项业务都必须经过具有相互制约关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控制环节才能办理,防止出现控制真空,产生风险。三是建立权利制约机制。要建立上下级和部门之间的授权授信和审批机制,在上下级之间、部门之间、岗位之间,根据不同的业务类别、职责、权限,设立不同的授权、授信和审批权限,相互制约和控制,强化整体控制能力。
(三)完善内控监督检查机制。一是建立具有独立性、权威性的监督检查机构。借鉴国外银行业的经验,在银行总部设立稽核局或内部审计局,在下级机构设置派驻的、垂直管理的独立单位,专司机构内部的监督检查职责,该部门只对银行董事会负责,向董事会汇报银行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风险隐患,督促经营管理者制定整改措施,提高监督检查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二建立风险预警监测机制。随着银行也电子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利用计算机网络建立健全风险预警监测机制,提高内部控制水平成为可能。要根据银行不同业务的性质、特点和要求,设置不同的科学的风险预警监测指标,通过收集业务部门真实、完整、准确、全面的数据资料,采取非现场监督监测和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形式,对业务经营中金融风险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向董事会反映银行在资金的流动性、安全性和内部控制以及经营管理中发现的问题和和风险隐患,为预防和处置资金风险提供参考依据。
(四)建立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内部控制机制建设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内控监督评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内部控制机制评价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内控环境的评价,是指内控执行人员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是否完整可靠;内控激励约束机制的建设及作用程度是否达到预期目的;内控人员的内控能力是否与其责任相匹配;内控用人机制是否健全有效;监督层对内控是否给予了充分的关注等。
二是内控风险识别的评价,是指内控管理的总体目标和分项目标是否明确,二者的关联程度如何,管理层为确保整体目标实现的参与情况和承担责任是否清晰、明确;是否建立了对内部和外部内控风险预测和识别机制,即内控风险预测是否透彻和恰当,内控风险评价概率和频率依据是否准确可靠,是否建立了内控风险的预测和识别的反应机制。
三是内控活动的有效性的评价,是指执行部门是否都设有恰当的风险监控活动;内部风险控制活动是否保证内控指令得到全面的执行;通过内控活动的实施是否及时有效地化解相关风险。四是内控信息及时反馈的评价,是指是否建立了各种有效的内控信息交流反馈系统,即岗位员工通过内控责任的履行,发现可疑和不轨行为是否及时将信息传递给管理层,管理层是否将内控信息以一定方式及时转达给有关人员有效履行其内控职责,达到内控的预期效果;内控信息的上传下达和横向交流手段与方式是否切实可行、及时有效等。

5. 如何做好银行内控管理

      导语:对于银行运营发展而言,内部管理在其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因此必须银行必须重视内部管理,由此可以促进银行相关业务的稳步发展。
            一、构建有效的内控管理文化是基层银行提升基础管理水平的根本所在 
         文化是意识形态,是决定物质表层的根本,文化的形成是一种长期培养积累的过程。基层银行一旦构建了有效的内控管理文化,将会对基层银行的经营、管理产生深刻、持久、全方位的影响。基层银行是操作风险最为集中的区域,是防范和控制操作风险的前沿。从近几年银行系统发案情况分析,其主要原因是,基层管理者没能树立成熟的经营理念,在内控和风险防范方面疏于管理,造成隐患。而对于个别员工来说,却因为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私欲膨胀、在侥幸心理驱使下铤而走险,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归根结底,还是思想观念和意识问题,而这些都需要从文化管理的深层次去解决。近年来,基层银行正在努力培养树立成熟的经营理念,坚持有质量、可持续的全面发展。但是,仍有部分基层机构对基础管理工作存在模糊认识,在意识、体制、机制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这些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就无法从根本上铲除发生案件风险的“土壤”。因此,基层银行必须高度重视基础管理工作,把文化建设与加强内控、防范风险相结合,全面提升基础管理水平,为各项业务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保障。
          二、构建有效的基层内控管理文化要立足基层实际,加强四个层面的建设 
         构建内控管理文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更是一个由内及外的过程,需要全方位、多层面因素的共同作用。如果把内控管理文化比作一棵大树,那么,管理者及员工的思想意识就是它需要的“阳光”,有效的制度执行就是“养分”,合理的机制体制就是它的“根”,浓厚的文化氛围就是“土壤”,只有几方面共同作用,管理文化这棵大树才会根深叶茂,才会结出基础管理的丰硕果实。
         (一)加强教育引导,增强对内控管理文化的认同感
         管理者及员工的思想意识,决定了日常的经营、操作行为。为此,应真正从源头抓起,充分发挥教育的引导作用。对于基层银行而言,应突出抓好五个主题教育,即突出抓好成熟的经营理念教育,使全行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突出抓好员工人生观教育,通过深入学习《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违规违纪案例与分析》,使全行员工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突出抓好员工行为规范和法律法规教育,增强员工诚信正直合规守法的意识,提高员工合规经营、按章办事的自觉性;突出抓好员工警示教育,营造学业务、守章纪的良好氛围,警示员工珍惜职业、珍爱生命和自由,时刻绷紧案件防范这根弦;突出抓好员工职业道德教育,使员工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利益观、荣辱观,正确把握方向,服从大局,扎实工作,把银行的发展作为个人事业的追求目标和价值体现。
         (二)强化制度执行,构建有力的执行文化
         基层银行基础管理薄弱的突出表现是制度执行力差,对风险的掌控能力不足。因此,必须加强执行力建设,强化对风险的基础控制。目前,基层支行面临的风险,主要是柜面风险、客户经理的道德风险、信贷信用风险及外部案件风险。对此,一是强化制度执行。需要在制度、监督、问责等方面下功夫。要确保制度执行零折扣、监督管理零死角、业务操作零违规、问题处理零缺位,认真执行岗位操作制度和操作流程,控制、消除一切违规行为。二是强化检查监督。严格按照银行监督管理部门的要求,重点做好会计营运、信贷业务、合规业务的检查和整改,促进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严格落实检查责任,强化对发现问题的责任追究。突出对查库、授权、稽核、交接、接送款等环节的监督检查,通过有效的监督,确保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位,确保业务规范运营。三是强化风险控制重点。加强风险点梳理,按照各项业务操作流程,筛选出重点业务、关键环节,为实现有效掌控奠定基础;围绕资金安全,加强资金环节关联指标的研究,探索掌控机构大额资金变动、库存现金情况等关键数据的方法,有效控制风险;在信用风险控制上,坚持审慎经营原则,严把客户准入关、贷款审批发放关、贷后管理关、风险处置关,提升风险控制能力。
         (三)加强机制构建,提供内控管理的制度性保障
         推进合规文化建设必须有一套机制作保证。对于基层银行来说,要着重加强以下几项机制的建设。一是岗位制衡机制。严格业务流程,对业务操作的合规性,建立现场监督与远程监控的双线管理;对信贷业务严格执行上级行审批制;对前台柜面业务严格落实授权管理。同时,严格落实强制休假、轮岗制度、岗位交流、顶岗检查等内控制度。二是内控风险管理机制。工作中将风险管理机制与合规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将合规文化理念在日常的工作、培训及其他活动中向员工渗透,使员工对合规文化建设从内心里产生认同感,建立“人人有责”的内控管理文化。三是问题整改机制。问题整改是建立内控管理长效机制的重要方面,是提升基础管理水平的重要环节,应建立问题库季报制度,及时进行问题梳理和分析,大问题整改考核力度,着力推进各类检查发现问题的有效整改,杜绝屡查屡犯、前查后犯、此查彼犯的问题。四是构建群防群治的内控机制。内控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个部门、全行上下的共同努力。对此,调动纪检特派员、委派会计主管、风险经理等监督资源,调动各级领导、全行员工等各层面的资源,形成员工自律、外部监督、相互制衡的联防格局。
         (四)致力于合规环境建设,营造浓厚的内控管理氛围
         员工受行为支配,行为受意识制约,意识的产生受环境影响,环境的营造主要在领导垂范。因此,各级管理者必须在营造环境上下功夫,发挥作为管理者在单位的经营发展中绝对的导向和控制作用,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政绩观,大力营造合规经营氛围。充分调动每一名员工的参与热情,引导他们投入到提升基础管理这项活动中来,积极为强化基础管理工作建言献策,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让员工切实感受到自己本身才是基础管理最大的受益者。
          三、构建有效的基层内控管理文化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优先人本文化的塑造 
         人是一个企业最核心的资源,同样,也是构建内控管理文化必须信赖的载体。只有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文化管理,做到深入人心,用严谨的企业文化引导员工、熏陶员工、塑造员工,充分发挥领导层、员工层的能动作用,才能保证内控管理文化建设的顺利推动。
         (一)管理层推动是推进内控管理文化的关键和保障
         建设内控管理文化领导必须率先垂范,真正做到从高层发动,从高层落实,上级管下级,下级对上级负责;注重上级机构指挥棒的作用,在发展指标的制定和考核上要科学,把成本和收益、风险和效益有机结合起来。特别是基层支行的直接管理层,更要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理念上积极倡导,行动上以身作则,通过自己身体力行,推动文化建设的进程。
         (二)全员参与是推进内控管理文化的重要基础
         内控管理文化建设涉及全行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涵盖全行各个岗位和每一位员工,需要全行上下、方方面面、各个环节共同协调才能完成。员工的参与度直接影响内控管理文化建设的落地效果,必须激发广大干部职工参与文化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他们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三)建设内控管理文化首先要塑造良好的人本文化
         一个好的文化应当是源于企业,又服务于企业,与企业和员工息息相关,只有把企业、员工和谐发展的要素紧密联系在一起,挖掘出带有丰富内涵的思想内容,文化才有生命力,才有创造力,才能让员工感受到这是我们自己的文化,从而增强认同感,成为员工自觉实践、自觉维护、自觉发展的行动;否则,文化建设就难以为继。因此,应坚持人本文化建设为先的原则,积极塑造良好的素质文化、合规文化、道德文化和企业文化。一是加强培训,不断提升员工的业务水平。把员工作为核心竞争力加以培植,通过开展思想教育、业务技能、金融制度、法律知识等各层面内容的培训,不断强化员工的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引导员工用全新的思维、习惯、状态投入工作,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二是提高效益,不断提升员工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关心员工生活,关注员工健康,为员工积极创造物质福利、培训福利、健康福利,解除员工的后顾之忧;积极开展员工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提升员工对建设银行的归属感,增强对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三是关心员工,搞好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树立“员工是内部客户”的理念,服务客户从服务员工开始,加快人才队伍建设,为员工成长成才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和环境,帮助员工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和人生目标,打造出优于同业的核心竞争力,为建设有效的内控管理文化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如何做好银行内控管理

6. 银行如何做好内控管理

   导语:无论多么完美的内控制度,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执行也只能是聋子的耳朵儿,摆设而已。银行是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是高风险行业,合规经营是银行稳健运行的内在要求,也是防范金融案件的前提,是每位员工应尽的职责,也是保障自己切身利益的有力武器。
    银行如何做好内控管理 篇1     (一)加强教育引导,增强对内控管理文化的认同感 
    管理者及员工的思想意识,决定了日常的经营、操作行为。为此,应真正从源头抓起,充分发挥教育的引导作用。对于基层银行而言,应突出抓好五个主题教育,即突出抓好成熟的经营理念教育,使全行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突出抓好员工人生观教育,通过深入学习《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违规违纪案例与分析》,使全行员工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突出抓好员工行为规范和法律法规教育,增强员工诚信正直合规守法的意识,提高员工合规经营、按章办事的自觉性;突出抓好员工警示教育,营造学业务、守章纪的良好氛围,警示员工珍惜职业、珍爱生命和自由,时刻绷紧案件防范这根弦;突出抓好员工职业道德教育,使员工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利益观、荣辱观,正确把握方向,服从大局,扎实工作,把银行的发展作为个人事业的追求目标和价值体现。
     (二)强化制度执行,构建有力的执行文化 
    基层银行基础管理薄弱的突出表现是制度执行力差,对风险的掌控能力不足。因此,必须加强执行力建设,强化对风险的基础控制。目前,基层支行面临的风险,主要是柜面风险、客户经理的道德风险、信贷信用风险及外部案件风险。对此,一是强化制度执行。需要在制度、监督、问责等方面下功夫。要确保制度执行零折扣、监督管理零死角、业务操作零违规、问题处理零缺位,认真执行岗位操作制度和操作流程,控制、消除一切违规行为。二是强化检查监督。严格按照银行监督管理部门的要求,重点做好会计营运、信贷业务、合规业务的检查和整改,促进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严格落实检查责任,强化对发现问题的责任追究。突出对查库、授权、稽核、交接、接送款等环节的监督检查,通过有效的监督,确保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位,确保业务规范运营。三是强化风险控制重点。加强风险点梳理,按照各项业务操作流程,筛选出重点业务、关键环节,为实现有效掌控奠定基础;围绕资金安全,加强资金环节关联指标的研究,探索掌控机构大额资金变动、库存现金情况等关键数据的方法,有效控制风险;在信用风险控制上,坚持审慎经营原则,严把客户准入关、贷款审批发放关、贷后管理关、风险处置关,提升风险控制能力。
     (三)加强机制构建,提供内控管理的制度性保障 
    推进合规文化建设必须有一套机制作保证。对于基层银行来说,要着重加强以下几项机制的建设。一是岗位制衡机制。严格业务流程,对业务操作的合规性,建立现场监督与远程监控的双线管理;对信贷业务严格执行上级行审批制;对前台柜面业务严格落实授权管理。同时,严格落实强制休假、轮岗制度、岗位交流、顶岗检查等内控制度。二是内控风险管理机制。工作中将风险管理机制与合规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将合规文化理念在日常的工作、培训及其他活动中向员工渗透,使员工对合规文化建设从内心里产生认同感,建立“人人有责”的内控管理文化。三是问题整改机制。问题整改是建立内控管理长效机制的重要方面,是提升基础管理水平的重要环节,应建立问题库季报制度,及时进行问题梳理和分析,大问题整改考核力度,着力推进各类检查发现问题的有效整改,杜绝屡查屡犯、前查后犯、此查彼犯的问题。四是构建群防群治的内控机制。内控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个部门、全行上下的共同努力。对此,调动纪检特派员、委派会计主管、风险经理等监督资源,调动各级领导、全行员工等各层面的资源,形成员工自律、外部监督、相互制衡的联防格局。
     (四)致力于合规环境建设,营造浓厚的内控管理氛围 
    员工受行为支配,行为受意识制约,意识的产生受环境影响,环境的营造主要在领导垂范。因此,各级管理者必须在营造环境上下功夫,发挥作为管理者在单位的经营发展中绝对的导向和控制作用,牢固树立 科学的发展观 和政绩观,大力营造合规经营氛围。充分调动每一名员工的参与热情,引导他们投入到提升基础管理这项活动中来,积极为强化基础管理工作建言献策,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让员工切实感受到自己本身才是基础管理最大的受益者。
    银行如何做好内控管理 篇2     (一)管理层推动是推进内控管理文化的关键和保障 
    建设内控管理文化领导必须率先垂范,真正做到从高层发动,从高层落实,上级管下级,下级对上级负责;注重上级机构指挥棒的作用,在发展指标的制定和考核上要科学,把成本和收益、风险和效益有机结合起来。特别是基层支行的直接管理层,更要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理念上积极倡导,行动上以身作则,通过自己身体力行,推动文化建设的进程。
     (二)全员参与是推进内控管理文化的重要基础 
    内控管理文化建设涉及全行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涵盖全行各个岗位和每一位员工,需要全行上下、方方面面、各个环节共同协调才能完成。员工的参与度直接影响内控管理文化建设的落地效果,必须激发广大干部职工参与文化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他们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三)建设内控管理文化首先要塑造良好的人本文化 
    一个好的文化应当是源于企业,又服务于企业,与企业和员工息息相关,只有把企业、员工和谐发展的要素紧密联系在一起,挖掘出带有丰富内涵的思想内容,文化才有生命力,才有创造力,才能让员工感受到这是我们自己的文化,从而增强认同感,成为员工自觉实践、自觉维护、自觉发展的行动;否则,文化建设就难以为继。因此,应坚持人本文化建设为先的原则,积极塑造良好的素质文化、合规文化、道德文化和企业文化。
    一是加强培训,不断提升员工的业务水平。把员工作为核心竞争力加以培植,通过开展思想教育、业务技能、金融制度、法律知识等各层面内容的培训,不断强化员工的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引导员工用全新的思维、习惯、状态投入工作,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二是提高效益,不断提升员工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关心员工生活,关注员工健康,为员工积极创造物质福利、培训福利、健康福利,解除员工的后顾之忧;积极开展员工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提升员工对建设银行的归属感,增强对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
    三是关心员工,搞好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树立“员工是内部客户”的理念,服务客户从服务员工开始,加快人才队伍建设,为员工成长成才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和环境,帮助员工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和人生目标,打造出优于同业的核心竞争力,为建设有效的内控管理文化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银行如何做好内控管理 篇3    我从事银行工作多年,服务过成百上千的客户,工作中不断地提醒自己要工作认真,态度谦和,客户就是上帝的原则。因此,我的工作成果显著,得到了客户的认可和拥护。根据我行xx年一年来会计结算工作的实际情况,年的工作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抓服务、抓质量、抓素质,现就针对这三个方面制定出银行个人工作计划:
    一、 年工作计划中的重点仍以客户为中心,做好结算服务工作。客户是我们的生存之源,作为营业部又是对外的窗口,服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行的`信誉
    1、我行一直提倡的“首问责任制”、“满时点服务”、“站立服务”、“三声服务”我们将继续执行,并做到每个员工能耐心对待每个顾客,让客户满意。
    2、随着金融业之间的竞争加剧,客户对银行的服务要求越来越高,不单单在临柜服务中更体现在我行的服务品种上,除了继续做好公用事业费、税款、财政性收费、交通罚没款、BSP航空代理等代理结算外,更要做好明年开通的高速公路联网收费业务、开放式基金收购业务、证券业务等多种服务品种,提高我行的竞争能力。
    3、主动加强与个人业务的联系,参与个人业务、熟悉个人业务以更好为客户服务。虽然已经上了综合业务系统,但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还没有能做到真正的综合,是我营业部工作的一个欠缺。
    4、以银行为课堂,明年我们将举办更多的银行结算办法讲座,增加人们的金融知识,让客户多了解银行,贴近银行从而融入到我行业务中。
    5、继续做好电话银行、自助银行和网上银行的工作,并向优质客户推广使用网上银行业务。
    二、 强内控制度管理,防范风险,保证工作质量。随着近年来金融犯罪案件的增多,促使我们对操作的规范、制度的执行有了更高的要求
    1、督促科技部门对我营业部的电脑接口尽快更换,然后严格按照综合业务系统的要求实行事权划分,一岗一卡,一人一卡,增强制度执行的钢性,提高约束力。
    2、进一步强化重要环节和重要岗位的内控外防,着重加强帐户管理(确保我行开户单位的质量)和上门服务。
    3、制定出财务人员工作计划,进一步加强会计出纳制度,严格会计出纳制度的执行与检查,规范会计印章和空白重要凭证的使用和保管。
    4、重点推行支付密码器的出售工作,保证银企结算资金的安全,进一步提高我行防范外来结算风险的手段。
    5、规范业务操作流程,强化总会计日常检查制度以及时发现隐患,减少差错杜绝结算事故。
    6、切实履行对分理处的业务指导与检查。
    7、做好会计核算质量的定期考核工作。
    内控管理工作计划
    三、以人为本提高员工的全面素质。员工的素质如何是银行能否发展的根本,在目前人员流动频繁的情况下我营业部急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队伍。
    1、把好进人用人关。银行业听着很美,其实充满竞争和风险,所以到我营业部需要有一定的心理素质和文化修养。在用人上以员工的能力且要能发挥员工最大潜能来确定适合的岗位,从而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2、加强业务培训,这也是明年最紧迫的,现已将培训计划上报人事部门,准备对出纳制度、支付结算办法、综合业务系统会计制度、新会计科目等基础知识以及各种新兴业务进行培训。
    3、在人员紧张的情况下仍要加强岗位练兵,除了参加明年的技术比武更为了提高员工的业务水平。
    4、勤做员工的思想工作,关心鼓励员工,强化员工的心理素质。
    5、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岗位轮换,培养每一个员工从单一的操作向混合多能转变。

7. 银行内控管理需要注意哪些内容

(一)提高对内部控制机制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一是领导层特别是“一把手”要充分认识到加强内部控制机制建设的重要性,把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当作大事来抓,要积极吸收国外银行先进的管理手段和先进的内控管理理念,要坚持业务开拓、内控监督齐头并进,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坚持内控优先,在防范风险的基础上发展业务。二是要加强对员工的思想教育,强化员工的制度观念和内控观念,让他们熟知各自岗位的制度和操作规程,严格按制度和规程来处理每一笔业务,提高他们认真执行内控制度的自觉性,使每位员工成为业务运营过程中实施内部控制的一个节点。
(二)建立健全有效的、系统的内部控制机制。内部控制机制作为一种在业务运营中时时监控和每个部门和岗位之间环环相扣、相互制约的动态监督机制,它是以健全的规章制度为基础,以部门内部和岗位自身的自我约束、部门之间和岗位之间的相互牵制和制约、上级对下级的授权控制为内容,以科学监控方法和独立的监督机构进行监督检查评价,以防范各种风险为核心的内部控制制度的总和。
因此,要建立健全有效的、系统的内部控制机制,一是完善现有的内部控制制度,使之全面、系统并具有前瞻性,对内部控制制度要实行动态管理,根据不同时期、不同业务发展的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使银行的各项业务自始至终处于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督和控制下。二是完善岗位的设置和业务操作规程的设计,要明确每一个岗位的职责、权限,同时还要有一定的制约和控制措施,使每个员工、每项业务的办理都处在内控制度的监督和控制之中,尤其是每项业务都必须经过具有相互制约关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控制环节才能办理,防止出现控制真空,产生风险。三是建立权利制约机制。要建立上下级和部门之间的授权授信和审批机制,在上下级之间、部门之间、岗位之间,根据不同的业务类别、职责、权限,设立不同的授权、授信和审批权限,相互制约和控制,强化整体控制能力。
(三)完善内控监督检查机制。一是建立具有独立性、权威性的监督检查机构。借鉴国外银行业的经验,在银行总部设立稽核局或内部审计局,在下级机构设置派驻的、垂直管理的独立单位,专司机构内部的监督检查职责,该部门只对银行董事会负责,向董事会汇报银行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风险隐患,督促经营管理者制定整改措施,提高监督检查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二建立风险预警监测机制。随着银行也电子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利用计算机网络建立健全风险预警监测机制,提高内部控制水平成为可能。要根据银行不同业务的性质、特点和要求,设置不同的科学的风险预警监测指标,通过收集业务部门真实、完整、准确、全面的数据资料,采取非现场监督监测和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形式,对业务经营中金融风险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向董事会反映银行在资金的流动性、安全性和内部控制以及经营管理中发现的问题和和风险隐患,为预防和处置资金风险提供参考依据。
(四)建立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内部控制机制建设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内控监督评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内部控制机制评价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内控环境的评价,是指内控执行人员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是否完整可靠;内控激励约束机制的建设及作用程度是否达到预期目的;内控人员的内控能力是否与其责任相匹配;内控用人机制是否健全有效;监督层对内控是否给予了充分的关注等。二是内控风险识别的评价,是指内控管理的总体目标和分项目标是否明确,二者的关联程度如何,管理层为确保整体目标实现的参与情况和承担责任是否清晰、明确;是否建立了对内部和外部内控风险预测和识别机制,即内控风险预测是否透彻和恰当,内控风险评价概率和频率依据是否准确可靠,是否建立了内控风险的预测和识别的反应机制。
三是内控活动的有效性的评价,是指执行部门是否都设有恰当的风险监控活动;内部风险控制活动是否保证内控指令得到全面的执行;通过内控活动的实施是否及时有效地化解相关风险。四是内控信息及时反馈的评价,是指是否建立了各种有效的内控信息交流反馈系统,即岗位员工通过内控责任的履行,发现可疑和不轨行为是否及时将信息传递给管理层,管理层是否将内控信息以一定方式及时转达给有关人员有效履行其内控职责,达到内控的预期效果;内控信息的上传下达和横向交流手段与方式是否切实可行、及时有效等。

银行内控管理需要注意哪些内容

8. 分析银行内部控制管理制度落实的前提和保障

亲,很高兴为你解答,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前提:为实现经营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的动态过程和机制。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内部控制是整个银行经营的基石,因此,银行要想发展,必须从银行内部控制与风险防范开始做起。【摘要】
分析银行内部控制管理制度落实的前提和保障【提问】
亲,很高兴为你解答,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前提:为实现经营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的动态过程和机制。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内部控制是整个银行经营的基石,因此,银行要想发展,必须从银行内部控制与风险防范开始做起。【回答】
亲,加强机制构建,提供内控管理的制度性保障。推进合规文化建设必须有一套机制作保证。岗位制衡机制。严格务流程,对业务操作的合规性,建立现场监督与远程监控的双线管理;对信贷业务严格执行上级行审批制:对前台柜面务严格落实授权管理。【回答】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