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怎么读 报纸怎么念

2024-05-17 00:20

1. 报纸怎么读 报纸怎么念

1、报纸读音:[bàozhǐ]。 
 
 2、报纸(名)以国内外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新闻为主要内容的散页的定期出版物,如日报、晚报等。纸张的一种,用来印报或一般书刊。 
 
 3、报纸(英语:newspaper法语:journauⅹ)是以刊载新闻和时事评论为主的定期向公众发行的印刷出版物或电子类出版物。是大众传播的重要载体,具有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的功能。

报纸怎么读 报纸怎么念

2. 读报纸的人讲的是什么

读报纸的人主要讲了弗兰茨主人公成长的故事。
主人公母亲,发生一个令人难以启齿的事件,迫使原本游手好闲的弗兰茨走上卖报纸之路。他其实挺抗拒走出出生的农村,还不知道以什么姿态迎接城市的生活和未来。最终他怀着希望来到车站,在卖报亭当一个助理,走进卖报员的秘密之门。
每天他的任务就是读报纸,卖报纸,记住每个顾客的需求,与顾客打好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弗洛依德这个人物登场,在我惊讶于他是否著名精神分析学说创始人,逼使我对比书上写的年份和弗洛伊德的关系,结果竟然相同。

突然惊叹在小说中出现真实人物也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正是因为这个角色,令主人公走出他人生的舒适区,寻求爱情的安慰,妄图想在爱情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安慰。可惜并不尽人意,爱情初次掠过,只是更让他增添烦恼。
对此,弗洛伊德给了2个方法 1.让她回到你身边 2.忘记她。就是这么简单解决问题的办法,可对一个对爱情初生牛犊的主人公,永远是说不清这个道理的。可以这么说,爱情是可以令男孩快速成长到男人的途径。

经历了爱情,报纸店主人奥托被带走,与弗洛依德的谈话,主人公才第一次认真写信给母亲,向她描述所有疑问,而母亲在她的回信中,首次自称母亲。“孩子们有妈妈,男人们有母亲”是的,自此主人公逐渐成长为一个男人了。
后来书中更多描述关于希特勒带给主人公的悲伤情感,随着主人公用曾经的裤子代替了纳粹旗,用他性命去抗拒希特勒,故事从此告一段落。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不是为了去寻找答案,而是要去经历,我们在几乎永恒的人生昏暗中四处摸索,只有足够幸运的人,才能偶尔看见一盏小灯燃气的光明。”是的,生活有时不需要一个太准确的答案,但如果我们经历得多,答案可能都会呼之欲出。

3. 报纸读音是什么

报纸读音为bào zhǐ。
报纸,以刊载新闻和时事评论为主的定期向公众发行的印刷出版物或电子类报纸。是大众传播的重要载体,具有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的功能。
关于报纸的职能,从不同角度,会得出不同的看法,例如从政党机关报的角度,报纸的职能如毛泽东所说:“报纸的作用和力量,就在它能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
法国新闻学者贝尔纳瓦耶纳关于报纸职能的概括,可以被各方面接受:主要的报道职能,随之而来的辩论职能(即传播观点的职能),附带的娱乐职能。



扩展资料
我国早期的报纸无论是古代还是近代,都是采用了从右至左从上到下的纯直排式的编排方式。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56年,《人民日报》进行改版,改传统的直排式为横排式,自此以后的报纸都改为了以横排为主的报纸版面。至此,我国的报纸从古代形态脱胎成为了具有现代模式的报纸。
模块式版面是一种简洁的版式,版面规则而清晰,符合现代审美观念。现代报纸的变化无不是现代人艺术水平的提高,整个社会在审美上也有了较大的改变,虽然一时难以变化,但在众多新鲜事物的影响下,逐渐适应了这艺术品位疯狂增长的年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报纸排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报纸

报纸读音是什么

4. 报纸是怎么产生的

报纸从诞生到今天已经走过了漫长的历史,公元前60年,古罗马政治家恺撒把罗马市以及国家发生的时间书写在白色的木板上,告示市民。这便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报纸。中国在7世纪,唐朝宫廷内就发行过手写的传阅版,这应该算是中国最早的报纸。
   1450年,欧洲的德国人谷登堡发明了金属活字印刷技术,于是印刷的报纸开始发行。1493年,罗马发行的报纸上刊登了哥伦布航海的消息。当时的报纸只是在发生引人注目的大事件时才发行。
   1609年,德国率先发行定期报纸,虽是周报,但很快波及整个欧洲。世界上第一张日报在1660年发行于德国,法国1631年才出现报纸,而英国由于当时发生了政治事件,报纸才得以发行。美国的第一张报纸是独立前的1704年,由波士顿邮局局长发行的《波士顿通讯》。历史发展到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报纸已在欧洲各国相继发行,并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喜爱和接受。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报纸实现了从“小众”到“大众”的过程,经历了一次较大的“飞跃”。这一时期,报纸的发行量直线上升,由过去的几万份增加到十几万份,几十万份乃至上百万份:读者的范围也不断扩大,由过去的政界,工商界等上层人士到中下层人士。这种由量的积累而产生的质的飞跃,宣告了一个时代——大众传播时代的来临。这一次“飞跃”标志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达到顶峰 。
   相对于封建社会的“小众化”(贵族化)而言,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报刊已经具有了“大众化”的倾向。工业革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从而将资产阶级报业带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以普通民众为读者对象的“廉价报纸”(亦即“大众化”报纸)时期。这一时期,由于报纸日渐迎合下层民众的口味,且售价低廉,读者范围不断扩大。然而,这一时期的“大众化”只是具有初步的形态,其发展也十分不稳定,与后来的大众化报纸不可同日而语。
   其次,这次飞跃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的进步。19世纪大众化的廉价报纸出现以后,尤其是19世纪末报纸的“大众化”过程完成之后,报纸不再接受党派津贴而转为自由出版,独立经营。报社也不再接受任何形式的新闻检查而享有了较为充分的出版权,采访权和发布权。在内容方面,报纸以各类信息为主,尽可能的向读者提供有关各项事务的信息,并给包括各界人士在内的广大读者以充分的言论表达自由。在此过程中,报纸作为“社会公器”起到了舆论监督的作用,使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倡导的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得以贯彻。与此同时,经过自身的实践,报界对资产阶级言论自由的原则进行了补充,修正,使它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由此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的发展。
   再次,它还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意义上的报纸产生于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之时,他以19世纪“大众化”报纸的出现为起点,实行企业化经营,以降低售价,刊登广告,扩大发行作为生存之道,由此而成为自负盈亏的独立的经济实体。世纪之交(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竞争日趋激烈,买方市场逐渐形成。为了在竞争中胜出,商家采取各种手段推介产品,扩大销售。在此过程中,作为大众信息载体的报纸愈发受到他们的青睐。于是,发行量大的报纸就获得了大量的广告,而广告又刺激报纸降低售价,扩大发行,赢得更多的读者。这样又能吸引更多的广告,其结果是数额巨大的广告费源源而来,成为报纸的一项主要收入。20世纪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生产,资本集中过程的加剧,报纸上的广告越来越多,广告收入在报社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以美国著名的报纸《纽约时报》为例,报纸大量刊登广告,大小广告共占报纸总篇幅的三分之二;在其总收入中,30%来自报纸的发行,70%来自广告。广告“养活”了报纸,成为它的经济命脉;同时,通过刊登广告,推销产品,报纸又反过来成为经济发展的一种推动力量。它启动消费,平衡供需,促进市场的繁荣,从而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最后,报纸业的飞跃推动了新闻媒体的产业化。工业革命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报纸的商品属性日渐突出,报业也由小生产的经营方式逐渐过渡到企业化管理,并日益成为一种有利可图且利润丰厚的资本主义行业。19世纪末,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报业资本迅速集中,出现了报业垄断组织“报团”,由此形成了媒介产业化的格局。到了20世纪末,这些报业集团更是滚动发展成为财力雄厚,多角延伸,跨国经营的媒介产业集团。例如,全球最大的传媒公司时代华纳公司在报刊,图书出版,音乐,电影和有线电视等领域全面出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媒介的产业化是在“大众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它反过来又促进大众化报业的发展,使它拥有了更为雄厚的资金和更大的规模。这是因为,产业化是各种资源的优化和强化,它有助于报社更新设备,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有助于报纸的稳定售价,扩大发行,争取更多的广告;有助于报业经营者集中监控,统一管理。
   报纸在社会的发展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然而,随着报纸的进一步“大众化”以及互联网的出现,报纸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如何发展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在现代,造纸要想发展,就要走品牌化战略,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影响力,即“质量”。这样才有利于报纸自身的发展。那么,如何才能提高报纸的质量呢?必须从报纸的权威高度,思想深度,信息广度,和亲切程度入手。
   第一,报纸的权威高度。没有权威,没有高度,报纸的消息顶多是读者饭后的谈资,自然谈不上什么影响力了。如何提高权威高度?一是要做独家新闻,以独一无二来打造权威;二是作政府新闻,用政府的权威来提升报纸的权威;三是作原则新闻,实事求是,坚持观点,用坚持正义来树立权威。不因为广告投放多就不批评报道,不因为没有或少广告投放就放肆批评,这样必然使报纸提前进入衰退期。在传媒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权威的话语权已经作为报纸的一种无形资产,成为构筑报纸高影响力的重要砝码。
   第二,报纸的思想深度。随着社会现象与社会思潮的多元化,社会信息流每年成几何级数增长,从而干扰受众的生活。更加复杂与节奏快的生活方式一方面使受众更多的接受信息服务,另一方面也使受众更多的需要信息服务。于是报社发布的新闻信息更容易成为读者判断某一事物或决定某一行为的材料依据。一次,报纸媒体要想有更大的影响力,不仅要成为读者的信息源,更重要的是要成为读者的思想源。谁能更好的,更丰富的提供思想的参考,谁更具有思想的深度,谁能将同一新闻事件分析的更透彻,谁就在读者的心中达到最佳的影响力。
   第三,报纸的信息广度。信息量的大小某种程度上也是一张报纸实力的象征。近年来,国际国内“厚报”现象的流行真实的反映了读者对报纸媒体信息量的需求趋势。即便是专业报,读者也希望从报纸上看到的专业信息尽可能的全面和丰富,甚至还要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这也决定和左右着报纸在受众力中的影响力。
   第四,报纸的亲切程度。一篇报道,多用会议语言,空话套话连篇;一篇评论,专业词汇迭出,故作高深,读者看不懂;一个版面,一年四季一个模样,面目可憎等,像这样的熬制至少在感觉上就与读者拉开了距离,就更谈不上影响。报纸的影响力与报纸的亲切程度密切相关,影响力影响的是人心,不从读者的角度用读者喜闻乐见的语言,用读者善于接受的方式,排读者容易接受的版面,就不能让读者感到报纸的亲切,就影响不了读者的心,自然谈不上报纸的影响力了。
   创建高质量的报纸,走报纸的品牌化道路是报纸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这样,报纸的发展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才能给读者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从而促进报业的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5. 怎么样阅读新闻报纸?

报纸是消息的传递者,俗话说:「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即使我们离事件发生有千里之远,也能透过报纸来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报纸缩短了时空差距,所以说在现代社会中,报纸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刊物。 
在包罗万象的报纸当中,有一款专门提供给小学生阅读的报纸,就是国语日报。国语日报的众多单元中,我最喜欢的是漫画,漫画单元中有会逗人会心一笑的有趣漫画,教导一些生活的常识和具有知识性的内容,还有小学生投稿的简易漫画等等,不管是哪一种漫画都会让人百看不厌。另外,国语日报中的科学单元也很有趣,里面说明的原理和产物,几乎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机器人,有清洁机器人、看护机器人等等,它们能把主人交代的事务做的尽善尽美。所以,科学愈发达,人类生活更加便利了。 
看报纸的益处很多,报纸可以使我们注意国际情势,关心国事,增加经验及知识。报纸也能帮助我们在写作文时,词句通顺、文笔流畅,增进作文的能力。国语日报中的语文教室,就像一位博学多闻的好老师,深入介绍了写作、修辞、成语的奥妙、阅读技巧等等,透过读报,我倘佯在浩瀚的语文天地,丰富了我的知识、提升了我的语文能力。 
养成看报纸的好习惯,可以使我们成为一个合乎时代要求的好国民,也可以增进语文能力等等,好处很多,花个十元小钱就能得到如此多的益处,岂不是很棒! ?不过,俗话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读报的乐趣,只有个人从阅读中去领略了。总之,读报是有利无害的。

怎么样阅读新闻报纸?

6. 什么什么的报纸

  一、简介


  报纸[newspaper(s)]是以刊载新闻和时事评论为主的定期向公众发行的印刷出版物。是大众传播的重要载体,具有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的功能。


  二、历史


  早在距今2000年前,中国就出现过类似的文书抄本。它是当时的官府用以抄发皇帝谕旨和臣僚奏议等文件及有关政治情况的刊物,称为《邸报》。它具有报刊的某些特点。可认为是最早形式的 “政府公报”。原藏于敦煌莫高窟的唐代《进奏院状》,是中国已知的最早的一份手抄邸报,距今已有1000多年了。
  使用印刷术印报大约出现在1450年的欧洲。报道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经历的报纸出现在1493年,是罗马当时印制的第一份报纸。当时的报纸并非天天出版,只是在有新的消息时才临时刊印。
  1609年,索恩在德国出版了《艾维苏事务报》,每周出版一次,这是世界上最早定期出版的报纸。不久,报纸便在欧洲流行起来,消息报道的来源一般都依赖于联系广泛的商人。
  日报首次发行于1650年,是德国人蒂莫特里茨出版的。虽然只发行了3个月左右,但却是世界上第一份日报。
  报纸指以刊载新闻和新闻评论为主,通常散页印刷,不装订、没有封面的纸质出版物。有固定名称,面向公众,定期、连续发行。现在多数报纸每日出版一次或数次,也有每周出版几次或每周出版一次的。这种意义上的报纸只出现在现代社会,古代社会的“报纸”或不是纸质的,或不是印刷的,或非定期、连续发行,一定意义上也不是面向公众的。
  现代报纸的直接起源是德国15世纪开始出现的印刷新闻纸(单张单条的新闻传单)。一般把1615年创刊的《法兰克福新闻》视为第一张“真正的”报纸,因为该报有固定名称、每周定期出版一次、每张纸上印有数条而不是单条新闻(但是该报是单面印刷)。“报纸”的英文一词(Newspaper)最早出现于1665年英国第一家报纸《牛津公报》上。1650年在德国莱比锡出现最早的日报《新到新闻》,但是日报成为报纸的主角,是在18世纪以后。日报的普及,标志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新闻业得以成熟,因为日报的连续出版,对信息的采集和发送、印刷技术、新闻人员的素质和管理人员的水平,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初期的报纸和杂志是混同的,有新闻,也有各种杂文和文学作品,简单地装订成册。对于这个时期的报纸和杂志,通常笼统地称“报刊”,英国、法国、中国早期的“报刊”概念,便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的。英国和法国从18世纪起,报纸与杂志开始明显地分离,中国在本土出现现代“报刊”后约二十年,报纸和杂志的分野得到明确。
  报纸可以作为商品,也可以作为政治斗争的宣传品。历史上,西方发达国家的报纸大多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官报时期、党报时期和商业报纸时期。在官报时期,报纸对于封建王权来说.主要是政治斗争的宣传品,但对于特许经营报纸的出版商来说,它是一种通过出售而获利的商品。党报时期,相当多的报纸从属于各个政党或派别,为各自的利益作宣传,但也存在较大的有明显政治倾向的商业性报纸。19世纪中叶,美国、英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多数报纸,每份报纸的价格便宜到只是本国货币的最小单位(美分、便士)。当报纸面向下层公众之时,它们开始最大限度地争取公众,以赢利为主要目的。于是,党报时期结束,进入了商业报纸时期。
  为了最大限度地扩大发行量,报纸除了刊登新闻和强化新闻的平民化外,越来越多地增加了娱乐方面的内容。在与电子媒介的竞争中,报纸新闻的深度报道得到更大的重视。
  大众化报纸逐渐在报纸总体中占据了很大的份额,但是,以中上层公众为读者对象的所谓“高级报纸”也逐渐稳定下来,于是形成大众化报纸、“高级报纸”各自的生存空间。前者发行量巨大,获利较多,后者发行量有限,但在影响舆论和赢得声誉方面占据主导地位。这种情形较为明显的国家,例如英国、德国;而另一些国家,这种分野并不很清晰,例如美国、法国、日本。


  三、分类


  依照出刊期间的不同,可分为:日报、周报、双周报或更长时间的报纸。
  依照出刊时间的不同,可分为:日报、早报、晚报。
  依照政治立场的不同, 可分为:左报、右报。
  依照收费与否, 则可分为:收费报章、免费报章。
  依照媒体形态不同, 则可分为:印刷报章、网上版报章、电子报、电子手帐版报章。

7. 报刊怎么读

报刊的拼音 [bào kān]
报刊,是通过利用纸张把文字资料传播的一种工具,它是一种起到解释、宣传等作用。它也可以维护一种形象,比如"人民日报"就是维护国家的形象;"解放军报"就是维护部队的形象;"企业报"就是维护企业形象。

词义
报刊(报刊)
[ newspapers and periodicals ]报纸期刊的总称。
孙犁《定集.读冉淮舟近作散文》:"把旅行所见,写为散文,陆续在各地报刊发表。”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报刊通讯集是《远生遗著》。

发展
中国报刊业的发展十分迅速。多项指标增势强劲,报纸出版能力不断提高,世界报业大国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中国报刊业已经成为中国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

报刊怎么读

8. 读报纸的人

韩浩月
  
 我家楼下的信报箱,有二十多年 历史 了。
  
 把报纸从信报箱里拿回家之后,会专门抽出一段时间读报。每一份都争取从头到尾翻一遍——从头版新闻翻到最后一版,有的读一下标题,遇到感兴趣的文章会从头到尾细致地读一遍。读报的过程,对我来说是一种享受,可以闻到报纸的墨香,报纸被翻动的声音也悦耳,内心因此很平静,有股淡淡的愉悦。一个人读报的时候,就像独自走进了森林里,可以听到风声,可以看见叶落,浮躁的外界,仿佛不存在了。
  
 我与报纸有着不解之缘。在很小的时候,很难找到读物,一张报纸往往就是一份珍贵的礼物。我最早的报纸阅读记忆中,从来没有完整阅读过一份报纸,拿到手里的报纸,往往只是其中的一版,那一版还很可能被撕掉了大半,只剩下堪称边边角角的部分,这部分印刷的内容,也通常是广告。但就算是广告,也会读得津津有味,因为那些广告,也是一个孩子了解遥远外界的一个窗口。
  
 上小学时,我曾经去过一个人的房子,房子不大,但进门之后,却让我由衷地发出了赞叹,因为四面墙壁还有屋顶,都是用整张报纸裱糊起来的,这简直太奢侈了。我记得那天的感觉就像《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里的樵夫,走进了一个装满宝藏的山洞。我在这个“山洞”里贪婪地阅读每一页报纸,先读视线容易捕捉到的,后来蹲下读位置比较低的,最后再抬起头,仰望屋顶上那些报纸,这样的阅读体验让我至今难忘。
  
 我毕业后的第一份正式工作,是在一个乡镇做通讯报道员。这个职业和岗位,使我有机会第一时间接触送来的各类杂志和报纸——我肩负起了把报纸从门卫室运到办公室的任务。邮递员每天上午大概十点,会摇着他的铃铛来到门卫室门口,在这个时间段,我总是从办公室的窗户,时不时地向外张望,远远看到邮递员绿色的身影,就会立刻放下手中正在做的事情,推门跑出去。先和邮递员远远地打声招呼,碰面之后闲聊几句,便把厚厚一摞报纸抱在怀里,拿到办公室,我是那些报纸的第一位读者,全国几乎重要的报纸,那时我每天都在看。
  
 成为一名报纸编辑,是我青年时代最大的一个梦想。这个梦想在我“北漂”之后的第二年就实现了。在此之前,我对报纸编辑充满了向往,认为这个职业有一种神秘感,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魅力。我前后大约做了三四年的报刊编辑,做过头版的新闻编辑,也做过副刊编辑。对我来说,做副刊编辑是一种非常棒的体验,可以接触到很多我喜欢的作者,给他们写信,和他们通电话,一起见面喝酒聊天,约他们的稿子。每当收到他们发过来的一篇漂亮的文章,都会高兴半天。然后看着这些文章,经过我的手整整齐齐、漂漂亮亮地印刷在版面上,非常有成就感。
  
 在过去的二三十年当中,我收藏了不少报纸,包括创刊号,包括一些特殊日子的纪念版,还有诸多发表过我文章的报纸剪报。我现在常想,读报是一种生活方式,我们怎么可以离得开报纸呢?报纸对于喜欢它的读者来说,是一份精神食粮,在吃早餐的时候,即使有面包,有鸡蛋,有橙汁或咖啡,缺一份报纸的话,这份早餐也会显得索然无味。我喜欢在早餐时间,倒上一杯热咖啡,把当天的报纸慢慢地翻看完,再去处理一天的事情,这样的一种仪式感,对我来说,是一天当中很好的能量补充。
  
 读报纸,包括读书,对于很多人来说,是生活中一种重要的精神陪伴。书报时代也因为墨香与纸香的萦绕,而长久地存在于一代代读者的大脑中,那也是浪漫主义的一个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