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学家袁隆平哪里人?

2024-05-04 19:55

1. 农业科学家袁隆平哪里人?

袁隆平是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是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原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
上世纪70年代初,袁隆平提出水稻有杂交优势的观点,打破了世界性的自花授粉作物育种的禁区,被国际上的同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育成“超级稻”一直是世界育种专家的梦想。我国1996年提出“超级稻”育种计划,由袁隆平主持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展开对“超级稻”的协作研究。

当时国际最流行的理论,是国际水稻所从形态改良角度设计的大穗、小叶片的超级稻新株型。但袁隆平对这一设计提出质疑,重新提出我国自己的超级稻新株型,并结合了水稻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
他的这一创新思维,大大推动中国水稻杂种优势利用事业,使中国的杂交水稻研究和利用再一次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短短10年间,当最早开始“超级稻计划”的日本还在亩产440公斤的水平上徘徊时,中国已接连实现亩产700公斤和800公斤的目标。

农业科学家袁隆平哪里人?

2. 中国除了袁隆平,还有哪些贡献较大的农业专家?

黄耀祥,水稻育种专家。开展水稻丛生快长动态株型结构的研究,创造了组群筛选育种法,使我国水稻矮化育种居世界依靠地位。是我国水稻矮化育种创始人之一。在国际学术界被称为“中国半矮化水稻之父”。

吴友三,植物病理学家,农业教育家。他在小麦抗锈育种上培育出十多个品种,对我国东北麦区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小麦秆锈菌生理小种分离、鉴定,小麦耐锈性特点和机制的理论研究上做出了重要成果。

杨显东,农学家,棉花专家,他四十年如一日,为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为提高棉花质量,增加棉花产量,解决我国棉花紧缺的局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盛彤笙,农学家,兽医学家,在水牛脑脊髓炎、马鼻疽病研究等方面都有重要成果,倡导“大畜牧业”思想,为中国现代畜牧兽医事业的重要奠基人。

金善宝,农学家,农业教育家,中国现代小麦科学主要奠基人,享誉国际的农学家。1939年选育出的“中大2419”是中国小麦推广史上面积最大、范围最广、时间最长的一个良种。

李宗道,湖南农业大学教授,60年代创建中国也是全球唯一的麻作专业,著有《麻作的理论与技术》等,有“当代麻神”之称。

徐冠仁,中国核农学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1957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筹建了我国第一个原子能农业应用实验室,1985年获从事科研五十年荣誉奖。

3. 中国除了袁隆平,还有哪些贡献较大的农业专家?

您好,亲,很高兴为您解答呀。

查询结果显示,中国除了袁隆平,还有谢华安,杂交水稻之母,中国工程院院士贡献比较大哦。我国的农业专家很多的,其中袁隆平院士的贡献最大哦。【摘要】
中国除了袁隆平,还有哪些贡献较大的农业专家?【提问】
您好,亲,很高兴为您解答呀。

查询结果显示,中国除了袁隆平,还有谢华安,杂交水稻之母,中国工程院院士贡献比较大哦。我国的农业专家很多的,其中袁隆平院士的贡献最大哦。【回答】
能为您解答问题,是我的荣幸。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呀,谢谢啦!【回答】
亲,如果您需要了解更多的相关内容,那么建议您关注一下相关线上平台以获得更多信息哦。【回答】
亲,如果对我比较满意的话,可以给我点个关注,以后有问题了,可以方便您找到我,我可以尽心尽力地帮助您哟。【回答】
如果满意的话给个赞哦☺️【回答】
感谢您的咨询【回答】

中国除了袁隆平,还有哪些贡献较大的农业专家?

4. 农业科学家袁隆平哪里人?

袁隆平是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是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原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
上世纪70年代初,袁隆平提出水稻有杂交优势的观点,打破了世界性的自花授粉作物育种的禁区,被国际上的同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育成“超级稻”一直是世界育种专家的梦想。我国1996年提出“超级稻”育种计划,由袁隆平主持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展开对“超级稻”的协作研究。

当时国际最流行的理论,是国际水稻所从形态改良角度设计的大穗、小叶片的超级稻新株型。但袁隆平对这一设计提出质疑,重新提出我国自己的超级稻新株型,并结合了水稻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
他的这一创新思维,大大推动中国水稻杂种优势利用事业,使中国的杂交水稻研究和利用再一次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短短10年间,当最早开始“超级稻计划”的日本还在亩产440公斤的水平上徘徊时,中国已接连实现亩产700公斤和800公斤的目标。

5. 和袁隆平一样的农民科学家有谁

和袁隆平一样的农民科学家有李振声和吴吉昌。
一、李振声
李振声,山东淄博人,遗传学家, 农业发展战略专家、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中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有“当代后稷”和“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之称。
李振声主要是从事小麦遗传与远缘杂交育种研究,同时开展了农业发展战略研究,系统研究了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并育成了“小偃”系列品种,育成了小偃4号、5号、6号等高产、抗病、优质小麦品种,及育成小偃麦8倍体、异附加系、异代换系和异位系等杂种新类型。
二、吴吉昌
吴吉昌是山西闻喜县人。他长期致力于探索棉花丰产规律,先后创造出“冷床育苗”等十多项棉花栽培新方法和“双秆棉”、“多秆两层”新株型棉,为提高棉花产量、解决棉花脱蕾落桃问题作出重大贡献。1992年12月24日,全国劳动模范吴吉昌逝世,享年83岁。

扩展资料
吴吉昌的主要贡献:
吴吉昌1959年以来,先后创造和运用了“冷床育苗”、“一窝双株”、“巧留油条”、“芽苗移栽”、“棉麦套种”、“计划整枝”、“一株双杆”等14项植棉技术,为棉花全苗壮苗,早发稳长,增蕾保桃,减少脱落,稳定高产提供了可贵的经验。
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吴吉昌的植棉经验,他5次受到毛主席的接见,1965年2月和1966年1月,周总理两次接见了他,亲自交给他研究棉花少落桃和不落桃的任务。
他的植棉技术在北方广大棉区获得推广。进入晚年,仍然牢记周总理的嘱托,坚持研究,坚持试验,坚持植棉,科研人员的帮助下,他的棉花试验田,蕾铃脱落率由1978年的40%下降到1979年的35%以下,亩产皮棉125.9公斤。进入古稀,体弱多病,但他仍然坚持棉花试验,到各地传授植棉经验,深受群众爱戴。

和袁隆平一样的农民科学家有谁

6. 袁隆平是一位什么样的科学家,他为我国的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袁隆平院士的伟大贡献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袁隆平不仅是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而且始终是这一研究领域的“领头雁”,创建了一门系统的新兴学科——杂交水稻学.四十多年来,杂交水稻研究的每一发展阶段、每一项重大创新,都离不开他所起到的关键作用,都体现了他非凡的经验智慧与学术思想.
1964年,他冲破当时流行的遗传学观点的束缚,在我国率先开展三系法培育杂交水稻的研究.20世纪70年代,他解决了三系法杂交稻研究中三系配套、优势组合选配和制种低产三大难题.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他提出了杂交水稻的育种发展战略,并解决了两系法中的一些关键技术难题.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他设计出了以高冠层、矮穗层和中大穗为特征的超高产株型模式和培育超级杂交稻的技术路线,并在超级杂交稻研究方面频频取得重大进展.1982年,国际水稻研究所学术会首次公认:中国科学家袁隆平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在科研实践的同时,袁隆平不断进行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
从1966年发表我国杂交水稻研究的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以来,先后发表论文60多篇,其中在国外发表12篇;出版专著7部.袁隆平作为学术带头人,培养了一大批杂交水稻专家和技术骨干,在杂交水稻的研究和发展中建立和完善了一整套理论和应用技术体系,从而创建了一门系统的新兴学科——杂交水稻学.
第二,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研究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有人曾经风趣地说,中国农民吃饭靠“两平”,一是靠邓小平的责任制,二是靠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从1976年开始,“三系”杂交稻在全国大面积推广,比常规稻平均增产20%左右,为解决我国粮食问题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2000年,第一期超级杂交稻研究目标顺利通过了国家农业部组织的验收,原国务委员、国家科委原主任宋健院士赞扬说:“这一成果对保障21世纪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随后,袁隆平又提前实现了第二期超级杂交稻研究目标,它比一般杂交稻增产约30%.
据统计,到2006年止,我国累计推广种植杂交水稻56亿多亩,增加稻谷5200多亿公斤.近年来,全国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约2.4亿亩左右,年增产的稻谷可以养活7000多万人口.这是对上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布朗提出的“未来谁来养活中国”的有力回答.
第三,袁隆平把“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作为毕生最大的追求,为推动杂交水稻的国际发展、促进我国对外交往做出了巨大贡献.1980年,杂交水稻作为我国出口的第一项农业专利技术转让给美国,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90年代初,联合国粮农组织将推广杂交水稻列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战略措施.多年来,袁隆平7次赴国际水稻所开展合作研究,还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聘为该组织国际首席顾问,十几次赴印度、越南、缅甸、孟加拉等国指导发展杂交水稻.同时,他还在国内主持举办了20多期杂交水稻国际培训班,为30多个国家培训了500名技术人才.
这些专家回到本国后都成为当地研究和推广杂交水稻的技术骨干.目前,越南、印度、菲律宾已成为大面积生产应用杂交水稻的国家,杂交水稻的增产效果也十分显著.如越南,2004年种植杂交水稻面积已达65万公顷,每公顷6.3吨,比其全国平均水稻单产增产40%.如菲律宾,2005年种植杂交水稻面积达37万公顷,平均每公顷6.5吨,比其全国水稻平均单产高80%,使菲律宾粮食短缺的局面大为改观.
菲政府计划,到2007年发展杂交水稻300万公顷,实现粮食自给.由于各方面条件已经成熟,2005年7月,袁隆平提出了“杂交水稻外交”的建议,即积极在发展中国家推广杂交水稻,扩大中国的影响,以此进一步促进双边关系的发展.
这一建议得到了国家领导人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杂交水稻外交”将成为我国“走出去”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2005年10月,袁隆平在外交部第四期大使参赞学习班上做报告,我国驻80多个国家的大使、总领事和参赞听取了报告.
第四,袁隆平培养了大批杂交水稻研究和推广人才.四十多年来,在他的亲自培养、直接教导和间接影响下,不论是在他的研究中心,还是在全国杂交水稻技术攻关协作单位,已经形成了一支梯队结合、协同作战的杂交水稻技术队伍,肩负着将杂交水稻向纵深发展的重任.
如在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多年来他总是每年把与美国水稻技术公司合作所得到的顾问费捐献出来作为所长基金,累计捐资达100多万元,资助科研人员特别是年轻人开展有希望和潜力的项目研究.每年几乎都有几个课题获得2-5万元的资助.
他不但支持本单位的科技人员,也扶持其他单位的科研人员,如福建农业大学的一位博士后,开展多倍体水稻育种的探索性研究,但苦于经费不足.袁隆平院士得知后,专门拨出一笔经费,鼓励他取得成果.袁隆平院士不仅思想开明,而且意识超前,他深知未来的农业科技仅靠常规技术必将落伍,而必须与现代生物技术

7. 和袁隆平一样的农民科学家有谁

和袁隆平一样的农民科学家有李振声和吴吉昌。
一、李振声
李振声,山东淄博人,遗传学家, 农业发展战略专家、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中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有“当代后稷”和“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之称。
李振声主要是从事小麦遗传与远缘杂交育种研究,同时开展了农业发展战略研究,系统研究了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并育成了“小偃”系列品种,育成了小偃4号、5号、6号等高产、抗病、优质小麦品种,及育成小偃麦8倍体、异附加系、异代换系和异位系等杂种新类型。
二、吴吉昌
吴吉昌是山西闻喜县人。他长期致力于探索棉花丰产规律,先后创造出“冷床育苗”等十多项棉花栽培新方法和“双秆棉”、“多秆两层”新株型棉,为提高棉花产量、解决棉花脱蕾落桃问题作出重大贡献。1992年12月24日,全国劳动模范吴吉昌逝世,享年83岁。

扩展资料
吴吉昌的主要贡献:
吴吉昌1959年以来,先后创造和运用了“冷床育苗”、“一窝双株”、“巧留油条”、“芽苗移栽”、“棉麦套种”、“计划整枝”、“一株双杆”等14项植棉技术,为棉花全苗壮苗,早发稳长,增蕾保桃,减少脱落,稳定高产提供了可贵的经验。
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吴吉昌的植棉经验,他5次受到毛主席的接见,1965年2月和1966年1月,周总理两次接见了他,亲自交给他研究棉花少落桃和不落桃的任务。
他的植棉技术在北方广大棉区获得推广。进入晚年,仍然牢记周总理的嘱托,坚持研究,坚持试验,坚持植棉,科研人员的帮助下,他的棉花试验田,蕾铃脱落率由1978年的40%下降到1979年的35%以下,亩产皮棉125.9公斤。进入古稀,体弱多病,但他仍然坚持棉花试验,到各地传授植棉经验,深受群众爱戴。

和袁隆平一样的农民科学家有谁

8. 试品析“袁隆平,一个名扬世界的中国人,一位农业科学的巨匠,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这句话的含意

他为中国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