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基础,戮力前行

2024-05-19 21:24

1. 夯实基础,戮力前行

 夯实基础,是为学之道,更是处世之道。基础牢,则步履稳健;步履稳健,则斗志昂扬;斗志昂扬,则日行万里。故而,固本培元,戮力前行,乃其中之义。
  作为一名中学生,要打好文学基础,培养、提升审美能力。文学素养,是立人之本。通过阅读文学,可以培养朋友们的道德感、荣辱心;通过感受文学之美,可以培养朋友们的细腻心境与同理心,从而提升自己的包容度。
  另外,在日后专业能力的提升方面,良好的文学素养,也为一保障。良好的文学素养,可以助你起草严谨的文书,可以助你在学术会议上表达自如,可以令你在进行公共沟通之时得体不怯场。
  作为一名中学生,要打好历史和地理基础。文史哲不分家,历史地理不分家。无论日后是否从事历史、政治相关的工作,良好的历史功底,都是必要的。当面对国际友人时,我们打动对方的不仅仅应是流利的英文,更应当是对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熟稔以及对世界局势的深刻洞见,以及对全人类福祉的深切关怀。——这些,都少不了对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的深入了解。
  作为一名中学生,亦当打好数理化的基础。夯实科学基础,助力前行步履。无论日后是否从事理工科的工作,科学素养与通过学习基础学科而培养的思维习惯,都会成为日常思考与决策的辅助。
   
  基础牢固,大学方能游刃有余。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有了良好的基础,才有指点江山的魄力与实力基础。
  未来终究是属于年轻人的。走好每一步,为你的未来添砖加瓦。
  进入大学,更要打牢基础。大一的基础课,一定要努力学习。基础课是专业课的基础。不经历残酷的砥砺过程,难得学术真谛。或许你有指点国际金融市场的豪情,但你首先要学习好经济学、金融学相关课程,要学好这些课程,首先必须学好高等数学。进一步地,学好高等数学,从学好微积分开始,学好微积分,从学好极限开始。学好极限,从入学的第一讲课开始。
  一切都是一环扣着一环,所谓“不能掉链子”之谓。
  一切皆是结局,一切皆是基础。从今天开始,认真地,过好每一天,认真夯实每一寸地基。
  标签:  基础 
   

夯实基础,戮力前行

2. 夯实基础

 

3. 加强积累,夯实基础

每天早上到校,我总会看见三年级的学生坐在国旗台上背书。三年级的语文老师王老师之前是教数学的,这个学期改教语文课。王老师与我是师范同届同学,素质是杠杠滴,尽管她是初次教语文,但她很用心,教的很扎实。
  
 前一段,我与她就语文学习交流过不止一次。她告诉我,她没有教语文的经验,就让学生坚持背诵课文,不管是古诗词还是现代文,她要求学生尽量把课文背下来。她说,课文背的多了,好像感觉学生的作文都比之前有所进步。我就当即对她的做法表示肯定,并告诉她适当时候可以让三年级的学生到我们教室给五年级的学生展示一下。
  
 今天我在与王老师聊天时,她再一次说起自己的教语文的方法。每天早读让学生背课文,下午放学前让学生在摘抄本上抄一篇作文。我对她说,一定要坚持让学生背诵课文,要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这样做学生会变得越来越自信,语感会变得越来越敏感。只要坚持进行背诵,语言能力也会越来越强,只有通过背诵学生才能积累到越来越丰富的语言材料。这样,学生在表达时才会有可能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于永正老师特别重视积累,他认为教学中要十分重视读和背,要按照学习语文的规律教学。在学生应该积累的时候,尽可能多地、愉快地记下他们应该记住的“精品”,为他们打好“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底子。
  
 我特别认同于老师的“重积累”,我决定在本学期剩下的最后一个月,把本学期语文课本中需要积累的内容挨个让学生进行严格落实。

加强积累,夯实基础

4. 基建明显发力,是未来稳增长的重要抓手

近日,天风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孙彬彬发表研报,对目前我国基建形势进行分析,孙彬彬表示,逆周期政策下基建明显发力,是未来稳增长的重要抓手。从资金来源看,支撑基建的主要是贷款、专项债、特别国债以及城投债等,但非标、债务收入之外的财政资金、应付款可能形成拖累。预计全年基建增速10%左右,对应单月同比约17%。本次逆周期政策思路和以往不同,基建回升力度弱于前几轮稳增长时期,同时房地产政策再度收紧。仅靠基建刺激,对经济拉动的幅度和持续性有待观察,地产缺位的情况下本轮库存周期会弱于前期。本次经济回升的速度和力度不及前期,短期内也很难走向过热,从稳就业角度考虑,政策虽然不会加码,但也不至于继续减量,货币政策保持中性、资金利率维持稳定,未来债券利率可能维持区间振荡,票息策略继续维持。
  
 基建快速升温
  
 基建投资率先企稳回升。疫情以来基建作为稳投资、保就业的重要抓手率先恢复,春节之后政策推动优先推进重大项目复工复产,逆周期政策发力之下基建投资率先企稳回升。2月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由-24.5%回升至-1.6%,降幅收窄22.9%,其中基建、地产、制造业增速回升幅度分别为29.3%、19.7%、21.3%。
  
 基建快速升温在相关数据上亦有体现。基建投资带动建筑业景气度回升,建筑钢材成交量持续高于往年水平,挖掘机、重卡销量大幅增长。从建筑业订单来看,疫情之后新签合同金额快速恢复,特别是基建合同增长最快。
  
 政策导向:基建补短板、并未强刺激
  
 财政政策力度基本符合预期。今年赤字率拟按3.6%以上安排,财政赤字规模增加1万亿元,新增专项债3.75万亿元,同时发行1万亿元特别国债。其中,1万亿元赤字和1万亿元特别国债,全部支援地方,资金直达市县,主要用于“六保”以及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刺激还是有较大的力度,整体符合预期。
  
 预算内投资、公路水运投资基本持平。2020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6000亿元,仅较去年增加224亿元。政府工作报告未设铁路、公路水运投资目标。按照此前交通工作会议的部署,2020年预期目标是完成铁路投资8000亿元左右,公路水路投资1.8万亿元左右。5月19 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再次确认公路水路投资1.8万亿元的年度目标。
  
 政策注重实效,同时严控地方债务。7 月30日政治局会议继续提到“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且进一步指出要“注重实效”、“要保障重大项目建设资金,注重质量和效益”。这事实上也与7 月29日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的要求相吻合。财政继续发力的同时,对地方债务继续从严管理,6 月8日全国财政厅(局)长座谈会要求“强化违法违规举债责任追究,不能因为应对疫情就不重视债务风险,不能因为财政困难就违规举债制造新的风险,绝不为解决短期问题而留下后遗症,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1可以看到,政策虽然有力度,但还是有坚守,从这个角度而言基建投资可能也很难超越此前几轮稳增长时期。
  
 孙彬彬表示,还可以从国家电网、国铁集团以及水利项目获得类似的信息:基建投资力度加大,但并未强刺激。
  
 国家电网7 月21 日召开2020 年年中工作会议,会议表示将全年固定资产投资调增至46002亿元,预计带动 社会 投资超过9000 亿元,整体规模将达到1.4 万亿元。今年以来国家电网两次调增年度投资计划,最初计划4080 亿元,3 月调增至4500 亿元,7 月再度调增至4600亿元,与2019 年全年投资规模持平。
  
 水利投资方面,今年南方雨水较强,未来水利投资将是重点方向。7 月8 日国常会研究研究部署了2020-2022 年重点推进150 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总投资约1.29 万亿元,平均每年约4000 亿元,同时意味着项目储备比较充足。
  
 铁路方面,受疫情影响,一季度铁路投资仅完成799 亿元,同比下降21%,二季度国铁集团调增了铁路投资计划(8200 亿元),同进加大了在建工程组织实施力度,完成投资2459亿元,同比增长11.4%。上半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258 亿元,超去年同期38亿元,同比增长1.2%。近年来全国铁路投资基本在8000 亿元,与当年同期基本持平,疫情以来国铁集团客运收入和盈利都受到冲击,虽然增加1000 亿资本金但落实到投资的规模相对有限。
  
 只有基建的稳增长
  
 基建和地产投资有一个很明显的区别:基建项目收益低甚至无收益,因而很难实现内生增长,需要外部资金不断投入,或是来自财政资金,或是依托政府信用举债而来;房地产由于其金融属性,房价上涨刺激销售同时便于抵押融资,如果没有政策限制只要市场预期稳定本身可以形成自我循环。
  
 因而,我们可以看到,每一轮稳增长过程中往往是基建率先发力稳住基本盘,然后随着地产市场回暖基建投资力度相应减弱,经济随之正式企稳。当然在此过程中消费和外贸也会有不同程度回暖,但毫无疑问房地产是其中重要一环。可以看到,2009 年、2016 年的两轮经济企稳都符合这一规律。
  
 回顾过去三轮稳增长,基本都能看出稳投资通常需要基建+地产共同发力,当前房地产政策再度收紧,只有基建的情况下其对经济拉动的幅度和持续性有待观察。我国的库存周期基本是房地产周期,疫情之后库存周期可能延续去年回升态势,但房地产缺位的情况下本轮库存周期会弱于前期。

5. 强基础 谋创新 抓落实 促提升

强基础 谋创新    抓落实 促提升
  
 
  
  
 子去丑来腾锦绣,鼠归牛到竞辉煌!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富有生机的季节,春天,也是充满希望的季节。迎着春风,踏着朝阳,伴随着春天的脚步,我们也迎来了新的学期。梳理本学期的工作思路,我觉得应该围绕“强基础、谋创新、抓落实、促提升”来开展各项工作。
  
 
  
  
 一、扎实做好教学常规工作
  
 
  
  
 1.上好一节课。课堂是教育的主战场,课堂也是教师安身立命之本。教师要以敬畏之心来面对课堂,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上好一节课,离不开课前精心备课,课上认真上课,课后用心反思。新学期,坚决杜绝无准备上课,凭经验上课。每节课都要在精心研读教材、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进行备课,一方面在集体备课时要集思广益,多听、多看、多学习其他老师的巧妙方法和独道见解,另一方面自己也深入领会每节课的编排意图,了解知识的前后联系,明确每节课的重难点,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确保每个环节的教学都有明确的目标,每节课都能让学生学有所获。
  
 
  
  
 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新学期,要不断锤炼自己的教学基本功,努力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从课堂语言、板书设计、师生互动等细节为切入点,以公开课的要求来对待每一节家常课,在课堂上努力做到尊重学生,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倾听学生真实的想法,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引导学生开展“真”学习。
  
 
  
  
 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三十年教案不一定有效果,但坚持写三年教学反思一定能成为优秀教师。可见,写教学反思对于是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专业素养的一种有效手段。回顾自己这些年来写的教学反思,貌似写的也不少,可真正有质量的却屈指可数,绝大多数都是教学过程的叙述,或是泛泛而谈,说一些空话、套话,而且一到需要讲道理的地方,就变得笨嘴拙舌,什么也讲不出来了,有时一句话可能要用好多次,感觉翻来覆去就那么几句话,因为自己实在找不到合适的理论来解释这其中的道理。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自己并没有把反思当做自我专业提升的途径用心去做,很多时候只是为了应付学校和上级部门的检查。另一方面也在于自己能力有限,学习不够,不知道如何进行有效的反思,有时找不到反思的点,有时却又难以对教学行为、教学过程等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深入的分析。而且往往是今天反思这个,明天又反思那个,这样的反思没有主题,没有结构,思考是孤立的,形成的认识也是零散的,难以形成系统的认识,当然也就不会有实质性的进步和提升了。
  
 
  
  
 新学期,对每一节课要努力做到“用心”进行教学反思。反思每节课是否理解了教材编排意图,是否完成了教学目标,反思在课堂上是否做到了以学生为本,是否做到了因材施教。当然,还要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和进行教学反思的技巧、方法,让每节课的反思都能落到实处,抓住本质,使反思成为转变自己教育关键和课堂教学行为的突破口,成为改变自己课堂教学的突破口。
  
 
  
  
 2.重视练习设计,做好每节课的教学反馈。
  
 
  
  
 努力改变之前教学中讲授多,练习少的问题,每节课要精心设计少而精且有梯度的练习题,让每道习题训练都成为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养的契机。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练习的反馈,从每节课的练习中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情况,最大限度地做到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
  
 
  
  
 3.认真做好教学检测,及时查漏补缺。
  
 
  
  
 除了认真批改作业外,本学期要多关注校本作业。一方面要做好校本作业的设计,尽量避免题海战术,另一方面要深入作业中去了解学生的完成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作业要求,并进行相关的指导,使学生能够端正作业态度,认真完成校本作业。另外,本学期继续做好周检测和月评价工作,从检测中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教学补救。
  
 
  
  
 二、创新方式方法,提高培优补差效果。
  
 
  
  
 1.树立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尊重每一个学生,不放弃每一个学生。
  
 
  
  
 2.秉持“保底不封顶”的原则,课堂上让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的学习机会,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学习基础上有所进步。
  
 
  
  
 3.根据学生情况,经过创新方法,做好分层教学,特别是作业布置方面,坚决杜绝一刀切,除了选做作业外,努力探索新的作业方式。
  
 
  
  
 4.充分发挥学生的力量,建立学习小组,在班级中形成相互协作,互相竞争的学习氛围,促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学习。
  
 
  
  
 三、树立科研意识,提高教学质量。
  
 
  
  
 问题即课题,行动即研究,发展即成果。教学中,要以日常教学中的问题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背后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让自己学会用批判者、研究者的眼光去审视自己的日常教学,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寻找教学规律,真正让教学研究成为自己的一种工作常态。

强基础 谋创新 抓落实 促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