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上海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2024-05-17 16:56

1. 生活在上海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我出生在上海金山区的亭林镇,不好意思,和韩寒是老乡,母亲在那里图书馆工作。父亲在上海松江区工作,当时在城里有自己的老宅院。郊区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是我人生中非常美好的回忆,小镇上的生活节奏很慢,非常方便和安逸,从家里到镇上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快速步行达到,不会超过15分钟。镇上大部分人都是熟悉的,非常安全,有什么事情大家都会热心相助,没有勾心斗角的繁琐。当时感觉学习没有压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较简单。小时候我经常和同学们一起各种玩耍,会去桃园里看桃花,捉迷藏,也有机会和同学去田间地头采摘新鲜蔬菜,当然也可以在中学的小山丘上吟诵红楼梦中的各种诗词,那里经常是没人的。在小镇上,还可以吃到很新鲜的美食,经常有农民会贩卖抓获的野生鱼虾,黄鳝,泥鳅,螃蟹等。松江县城的生活更加丰富点,好多的商店,更多的美食,一到节假日张灯结彩。不过我最喜欢的是陪着爷爷到醉白池公园,方塔公园,西林寺,清真寺等探访古迹,陪着他阅读石壁上的各种古文。爷爷退休后专门研究上海松江地区的地方史,留下了大量的作品,80多岁时还天天笔耕不辍。总之,上海郊区的生活和市区生活是完全不一样的存在,我还是挺怀念那段花一般的惬意岁月,虽然永远回不去了。

生活在上海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2. 生活在上海

生活在上海


http://circle.blog.sina.com.cn/g/snow
生活在上海的四类人
[日期:2006-07-15] 来源:论坛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今天与朋友聊到了在上海生活的海漂族,突然觉得生活在上海的人可以分为四类,大家各有各的艰辛


第一种:可谓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出生,学习,工作,生活,从都未离开过上海。他们拥有别人所没有的自豪感,因为他们是随着上海成长的。但是如果出生于九十年代前的人一定记得小时候,走在路上被刚生起的煤球炉熏呛到,清晨睡梦中被刷马桶的声音吵醒,天蒙蒙亮就得排队去拿牛奶。夏天一大家子人挤在闷热的小阁楼里,实在受不了了就在马路上打地铺,接受蚊子的亲吻。做作业时总会被楼下公用厨房里张家和李家为了争用水龙头的吵骂声所打扰。乘车被堵一二个小时纹丝不动那是家常便饭。挤车的程度比起现在上下班高峰挤地铁有过之而无不及。一群青壮年在售票员的指挥下推动时常抛锚罢工的公交车,那是常见的风景。


第二种:人是从小就离开了父母的怀抱,只身在亲戚家讨生活的知青子女。在叔叔阿姨家本已居住面积困难重重的条件下搭出一个小小的床铺。不时地还得应付婶婶舅妈怀疑的眼光,生怕自己是来占户口抢占房子的。他们大多早熟,能为自己的父母在爷爷奶奶面前进一份孝道。看着姑姑阿姨为表哥堂妹夹菜时,心中暗暗发誓,将来一定要有自己的房子可以把爸爸妈妈接回来一起住。几年前电视上放的“孽债”我到是认为描写得很贴切知青子女的生活写照。


第三种:人是跟随父母返沪的,他们的父母大多是大学毕业后支边到外地,历经千辛万苦才,举家搬迁回来的。他们往往在外地度过了快乐的童年,已经适应了那种无忧无虑的生活。他们不理解为什么好好的他们要回来?为什么爸爸妈妈不再象以前总是陪自己玩耍?为什么他们再也找不到如以前单纯的伙伴?为什么爸爸妈妈要把自己反锁在家里?为什么中午还要自己烧饭吃?为什么爸爸妈妈回家后总抱怨上海的人际关系不如外地那么淳朴?为什么其他上海人总不认为他们也是上海的一分子?为什么上海的天是灰的?上海没有山没有水,只有车水马龙。为什么上海的房子那么小,车子那么挤,人那么多?那么多的为什么,为什么他们还要回来?


第四种:人就是有着几百万大军的海漂了。他们背井离乡,失去了在家乡的优越感,离开了亲友的关爱,只是希望在上海能占据一席之地,有所成就。他们独自品尝痛苦失败和孤寂,不断怀念着家乡的点点滴滴。不知道天天象老黄牛般一刻不歇地,渐渐变得麻木,没有了思想,到底在追寻什么。
其实每一类人都拥有着其他人所没有的。第一类人虽然他们是最典型的上海人,有着骄傲的感觉,但他们也因上海的居住环境大多有着小市民的习气。


       不过他们真的是随着破旧的上海长大的。当初的生活环境是现在的海漂们所不能想象的。当然如果现在的上海还是当时的样子也吸引不到那么多的人才来上海做海漂。第一类人的确不应该心理不平衡,并没有人来抢你的饭碗。上海就是一个那么现实的城市。你就算有了上海户口,没有能力仍会失去很多,美好的东西永远不会属于你。在上海生存压力是很大的,有时候真的觉得身心疲惫,想给自己放假,可是上海就这么紧逼着你如机器一样不停的转动。海漂们也应该摆正心态,不要将自己首先当成外乡人,不要把家乡的安逸与上海的紧张做比较,把家乡人的单纯与上海的复杂做对比。世上不可能有完美。既然你选择了上海就要接受它的一切,它的完美与不完美。在上海生活你就要如老上海一样,不但学会拼搏还要学会忍受,这样你才能溶入它。
上海处处充满着竞争,但也随时会发现惊喜,这也许就是它的魅力所在。



生活在上海
    每天中午吃过饭都会和2个北方同事饶着软件园转一圈,美其名约饭后运动,其实也就没事聊聊天,毕竟上班不可能坐在领导面前瞎侃的。可能是在上海的原因,总会有句没句的聊起生活在上海的种种。有时候觉得他们还挺羡慕我的能出生在上海。其实说实话,我还羡慕他们呢。
    从出生开始就一直生活在上海,怎么来形容对上海的感觉?应该是种家的感觉。上海是个小资情调很浓的城市,出入写字楼,充满时尚的生活条件。可这样的生活并不是看上去那么美丽的。你看到我们出入写字楼,可看不到我们上下班挤公交。充满时尚的生活条件完全是用自己的双手来创造的,不是那么容易的来的潇洒。我承认上海的富人不少,年纪轻轻都有私家车,每晚出入时尚场所。这种人要么家庭条件非常好。要么就是精英中的精英。自问没办法和他们比。而且我能很肯定的告诉你毕竟这部分人只是1千多万上海人口中的一小部分。大部分的上海人和你我一样,为了份不高的工资每天忙碌着。平凡的过着每一天,有着酸甜苦辣的生活。
    当大学刚毕业的时候有回问我妈现在工作这么难找,要不我去外地创业去吧。我妈说你傻啊,别人千方百计为了能留在上海,你却想去外地?看着我同事和他女朋友一起生活在上海,虽然他们属于标准的月光族,还梦想着什么时候能在上海有属于他们的一个家。真的羡慕他们,有一个同甘共苦的另一半。其实我应该为我的人生感到知足了,房子父母已经为自己准备好,而不需要再去多考虑什么。但还是觉得活的好累,说不出的累,也许是生活的压抑,也许是工作的压力,更多的觉得是因为生活在上海…………
    不过上海是和适合旅游的城市,一年四季分明,不会像北京那样有讨厌的沙尘暴。上海的特色美食能让你赞不觉口。上海的繁华能让你流连往返。虽然有好多地方的人都不怎么喜欢上海人,不过我以前和现在的同事也是好朋友的有好多都是北方人,如果你有空来上海的话可千万别忘记我。

3. 生活在上海好不好?

我认为我要有钱我就不会选择在上海生活。上海在中国来说是个不适合宜居的城市,空气不好,人多车多,什么事情都要排队,道路交通堵的一塌糊涂,生活节奏太快,只适合奋斗和工作。

生活在上海好不好?

4. 在上海能过什么样的生活

月薪一万已经算是比较高的工资 了吧!很多人的收入离这个关口还很远。话虽如此,但你可知道,在上海 这样的城市,月薪一万能过什么样的生活呢?看完这个可能让你飙泪……

(一)每月到手收入计算
收入:10000元 
社保费:养老8%、医疗2%、失业1%,根据2009年上海社保缴纳基数上限为9876元(2010年上海社保缴纳基数上限为10698元),所以扣除额度为:9876*×11%=1086.36
公积金: 扣除额度上限为607元
缴税工资 :10000-1086.36-607=8306.64元
缴纳个税:886.328元
到手收入:8306.64 – 886.328=7420.312元
(二)月生活成本计算:
对于一个无房无车,活的还凑合的水平来说。
1.住房:
租房,在徐汇区这边,一室一厅全配,最少的1500元(如果是按揭买了房子,得准备更多钱还房贷)。
2.水、电、煤气、宽带、有线电视、卫生管理费:
电费:110元左右(空调、冰箱、电视、热水器、洗衣机、抽油烟机、电脑、手机、另外什么电热毯,饮水机,电饭锅等都是耗电大户)
水费:洗澡做饭很费水哈,50元
煤气:经常做饭的话要20元
宽带:120元
有线电视:18元
卫生管理费:5元
合计:110+50+20+120+18+5=323元
3.交通费:
大部分骑自行车,但是考虑到偶尔坐地铁、公交、打车,比如周末,或者赶上下雨,加班很晚的情况,平均一下算200元。如果自己开车则更多。
4.饮食:
吃饭:对于22个工作日来说:早餐5元,午餐15元,晚餐做饭的话15元,否则出去吃要20-30元,折中算20元。
对于四个周末来说:出去吃饭喝水看电影,按照一天100元计算,算600元。
水果、超市零食:一周至少80块吧,看看现在水果酸奶的价格,算300元。
小计 (5+15+20)×22+600+300=1780元
5.日常品费用:
买书、日常用品,洗衣粉、牙膏、洗发水、卫生纸之类的算100元。
6.服装鞋子:这个我按照每个月200元计算吧,很低了。
7.手机费:100元
8.交友费用:没有女朋友的,和同学同事,一个月至少也要200块吧!有女朋友的至少要500元吧,我取个折中的350元。
9.特殊日期:包括一些生日、情人节、圣诞节、结婚、生孩子等等礼物,一个人至少要300元吧,要是领导至少500、800吧,按照一年2000块左右来计算,月均摊为200元,够低了吧。
10.给父母:按照最低标准600元,也就意思一下吧。
11.看病:现在感冒都要200多,均摊月100元,希望没有。
12.旅游:一年就算三次短途吧,一次住宿路费吃饭买东西至少500,摊每月算100元。
以上总计:1500+323+200+1780+100+200+100+350+200+600+100+100=5403元
固定支出后,每个月剩余7420.312-5403=2017.312元
以上只要是在上海 混过的朋友,应该知道并体会我的标准,中等偏下生活水平因为没有涉及什么娱乐、学习费用。如果你买了房子、买了车、有了孩子、有其他投资活动,社交活动更多、旅游更多、家里负担更重、计划买电器贵重物品、抽烟喝酒、女朋友花销厉害、有被骗被偷等情况,那请酌情自己计算,多申请几张信用卡就很有必要了,如果没有,那么恭喜你,每个月理论上可以剩余2000元了,呵呵,但是一定要作为风险意外支出费用,千万别随便用,万一这个月需要买点什么特殊的东西呢。每天下班就最好乖乖回家,味千拉面和KFC都是奢侈,盖浇饭和兰州拉面是外出主打食品,否则,你将发现这2000块在上海,花出去简直太容易了,平均一天70元,还没注意,还没感觉,吃饭点菜的时候一冲动,没了!还没到月底呢,一看卡上,余额不小心变成个位数了!月光了,嚎!
这就是上海 ,这就是最真实最无奈也最激励人的现实生活成本!在奔向这个寸土寸金的梦中城市之前,做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做好艰苦奋斗,长期作战的准备,至少存有3个月的费用。
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间,终日奔波苦,一刻也不得闲。人生的过程每个人都一样,人生的滋味每个人都不一样。没有好坏,没有长短,有的只是留在自己心里的痕迹

5. 生活在上海好吗

不好,人多太挤,空气又不好!!!!!!

生活在上海好吗

6. 生活在上海的你是怎样的体会?

在上海呆了四年。感觉还可以,我还是比较喜欢上海的。繁华的街道,虽然消费水平很高,房租很贵。去不腻的外滩,夜景真的很美。工资待遇比较好。在成都生活三年,还是很怀恋上海。成都适合旅游养老,不适合上班。我是四川人在17岁在上海待了四年,现再在成都,对上海有一种情怀……有时间回上海玩玩

7. 上海生活

上海呀  清明 前后 要下雨   清明过后 就要黄酶天 就是 天气预报 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 相差不大 说明湿度大 会感觉比较闷热

夏天 热    秋天 就是凉爽     春天 容易感冒  因为早晚温差大  一热一冷容易感冒  

但是非常关键的是 北方人 是很不习惯上海的冬天的 因为上海的冷 虽然温度高 但 上海 靠海   冬天的风中带有水份  是 湿冷  而北方 虽然温度低 但是 不靠海  风中干燥  北方人 来上海  不要看温度 照样要保暖

上海生活

8. 如何假装生活在上海?

跟北漂不一样,生活在上海的人,很少大张旗鼓展示生活。
我指的是日常生活。
一个住在通州的北漂,大到沙尘暴,小到早上吃的第一个煎饼果子,都愿意发到社交媒体上,显得他跟北京同呼吸共命运,不管多惨多幸福,这都是他生活的北京,地铁挤他要骂,三环堵车也骂,小孩上不了学,老公创业失败,这狗日的破地方,赌咒发誓抱怨一万遍,等明天天一蓝,忘得比谁都干净,又开始红红火火永无止境的北漂生涯。
他看起来根本就没有挪窝的意思,哪怕一辈子买不起房摇不到车号,那也是个正经北京人,不可能回铁岭,也不可能回安庆,就算房子买在燕郊,照样是北京城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铛铛一粒铜豌豆。
上海就很少给人这种归属感,周末打开朋友圈,只有正经出门去网红店吃了顿brunch的公关人士,才会发一条充满型男靓女,一人面前一盆草,或者一只当红舒芙蕾甜品的照片。
太有仪式感,太装,连吃个大饼油条,都有出处,不是桃源眷村小清新派,就是健康夜市老上海派,你要随便在家门口包子铺买了只白馒头,往嘴里塞的时候,免不了涌起一股,我不属于这城市的抽离感。
租房在北五环的外地人,逢人就说北京如何如何,可买房在上海的外地人,想得最多的还是,什么时候回老家,没准可以换个城市,其实还是北京更好??
一个天津女朋友在愚园路租了套房子,月租一万左右,但一个月大部分时间都不在家,她明明住在上海最中心,楼下咖啡馆里坐的老外比中国人更多,本地同事统统都住在嘉定莘庄这种城乡结合部,伊从来没觉得自己生活在上海,有个重大理由是,上海男人不行。
她还是喜欢北京城里的男人,不管是内蒙的还是西南的,凡是在北京浸润过,都能无缝连接出一套特有的京式幽默,那种带点慵懒带点无奈的自嘲,就跟坐在自己家的旧沙发一样舒服。上海男人会给她拉门,还能帮她提购物袋,细是细了,却好像喝一杯很贵的苦咖啡,缺乏那种从心里裂开来的微笑。
海派幽默,指的还是吃咖啡滑稽戏那一派,是粗放的下等人的哈哈哈,上海人经济条件越好,笑肌越不发达,住着一千万的房子,脸上就是一张背了一千万房贷的脸,开心不起来。
一个外地人,该如何假装在上海生活?
多年前我去外地旅游,坐在大巴车上,司机问我哪里来的,我直愣愣说,上海。司机一副明显不相信的表情,大意就是小姑娘你别骗我,以为我没见过上海人吗?
一个粗糙的上海人,特别是女人,最好就别承认自己是上海人了,当年我体重一百四十斤,的确离标准上海女性差了一大截,脂粉未施,一张隔夜茶渣脸,还冒着星星点点的青春痘,怎么可能是上海女人?
于是老老实实改口,是江苏的。司机这才点点头,表示承认了。相同的境遇还发生在几年前闯荡北京的时候,从来没有一个人猜测,你是上海人吧?一看大个子大块头,直接往东北三省猜,谁让你糙呢?
怎么样才算上海女人?
头发做过造型吗?手指甲脚趾甲都做了吗,全身上下都花过钱了吗?
不不不,我指的可不是你在朋友圈常见的那种自拍网红脸女郎,那有点太假了,好像她在脸上花的每一分钱都掷地有声听到一声响。上海小囡不打玻尿酸,因为最早那批狂打玻尿酸的美容编辑,已经成功长出一张假脸,便宜果然没好货。
一个正宗上海人的诞生,跟他出生的地域并没什么关系,关键是,你是否愿意把钱花在精致的,无用的事物上?
去网红餐厅不稀奇,这是为了发朋友圈的虚荣感作祟,是一次过的新鲜,想变成上海人,你该有一家周末常去的小馆子,从老板到大厨都有点交情,说今天的面筋煲有点咸,人家会专门送个荠菜豆腐汤过来,道歉说,不好意思,徒弟手有点重。或者跑去半岛酒店吃brunch,有人说真小资,会慢条斯理回一句,每个礼拜都来的。
很多东西只吃一回,买一回,逛一回,都是典型的乡下人看西洋镜,你要时时买,经常逛,吃出门道和口味,钱花到位,像红酒和咖啡,品出年份,说出十种以上花香果香,人家才会肃然起敬,不是洋盘嘛。
想当个正宗北漂,要吃很多很多的苦,想做个正宗上海人,要花很多很多的钱。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沪漂埋头生活,不问世事的原因。
就算你买了房,买在顾村宝山这种地方,那算什么上海,那叫远郊,在市区吃饭一过九点,开始担心地铁最后一班是几点,这种奔波之苦只会让人坚定,我是在上海赚钱,等赚够了,就要离开这个地方。
上海出过两个鼎鼎有名的女作家,苏青和张爱玲,苏青写《结婚十年》,比当时的张爱玲火,她是实实在在的生活主义,打开小说一看,喧嚣全部热腾腾在纸上,张妈说,李妈说,王妈说,丈夫怎么想,自己又起了什么主意,读到一地鸡毛,细碎生活满溢出来,才来一句世事不易的喟叹,小家庭生活难,养孩子难,做太太难,离婚难,世事皆难,苏青放到现在,一定是个公众号十万加领军人物。虽然日子难过,但写在纸上,看起来却有神奇的抚平生活褶皱的魔力,看到别人日子苦,仿佛自己的苦,也不是那么苦了。
问题是这种苦,会让人时时想起苏青的出身,她是浙江宁波人,乡下人,总是忍不住讲究实用,连小说里都是各种实用主义,普通市民喜欢,可地气接得太足,又未免太过小市民主义。
张爱玲的小说,虽然也总是家长里短,到底不一样,留白更多,喟叹更多,小说里的人物不是默默地抽烟,就是呆了半晌好一阵不说话,白流苏摸黑点一盘蚊香,匡老太爷唏嘘今年没吃好一碗莲子茶,钱没了,郑重精致的惋惜还在。为生活计,想要实用起来,但终究呢,祖上阔过又落败,会使人小小年纪懂得一种真理,人生到头不过一场空,何必斤斤计较?
张爱玲于是成了上海文坛领军人物,因为她的无用主义,贯穿吃穿住行,为了尝尝味道,去西点房专登买来吃吃,好吃夸两句,不好吃找由头,是厨子祖籍不对还是面粉质地不行。苏青这样的,买点心先想想面子问题,想想招待谁,想想家里王妈方不方便跑到南京西路去。
乡下人进城,顾虑一千八百样,处处都怕别人嫌弃自己。
想要假装生活在上海,第一件事情,便是不要怕,要把一切当得理所当然,只有游客才会大惊失色,天哪上海地铁这么挤,正宗上海人眼皮都不抬:地铁么,当然挤咯,伦敦,纽约,巴黎,哪里地铁不挤啦?
隐隐看不起你没见过世面,说穿了,还是钱花得不够。
又或者说,终究你是穷过,穷人过日子,不计较钱怎么可能?可又有多少中国人,这辈子从来没穷过?
于是假装成一个上海人,是真的千难万难,那些你看起来最上海最洋派的人,往上数三代,总有个人名能轻易用百度搜索出来,别人一提,他淡淡一笑,那都是过去的事。
因为吃过穿过用过,落到自己身上,虽然富贵不比当年,但偶尔一记挥霍,会让人目瞪口呆,怎么会花钱在这种东西上?
苏青花的每一分钱,都是生活所迫,顾完面子再顾里子,张爱玲拿了稿费送去给胡兰成,她愿意,哪怕她知道他不爱她,那又怎么样?
讲究起来是真讲究,不讲究起来日子也是含混过去,随你怎么看,我开心就好。
什么实用,什么实惠,千金难买我乐意,这就是生活在上海的全部精神。
祖上三代都务农的松江人,当然体会不了这层意思,所以并到上海大半个世纪,说去市区,还是会说:到上海去。
那是一个繁华的,跟我们没什么关系的地方。
如果假装在上海生活?
别像农村人一样早婚早育,别像打工族一样勤勤恳恳,你好吃懒做,你贪图享乐,你从来不报各种物品的价格,你活着,就是为了来人间走一趟,享受美好的事物,人类的智慧,科技的进步。
恭喜你,成为了我们农村人仰望的一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