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将来迎什么变化?

2024-05-18 12:14

1. 银行理财将来迎什么变化?

2018年7月20日,市场期待已久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降低投资门槛、打破刚兑、规范投资非标、消除多层嵌套等一系列要求,将给银行理财业务带来深刻变化,有利于行业规范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为一项重要调整,办法将单只公募理财产品销售起点由目前的5万元降至1万元。
专家表示,投资者门槛降低,意味着银行理财的客户范围扩大,有利于增强资金募集能力,做大行业规模。
为加强投资者保护,办法规定,理财产品销售前在“全国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系统”进行登记,银行只能发行已在理财系统登记并获得登记编码的理财产品,切实防范“虚假理财”和“飞单”。个人首次购买理财产品时,应在银行网点进行风险承受能力评估和面签。
与资管新规的要求保持一致,办法要求银行销售理财产品时不得宣传或承诺保本保收益。这意味着打破刚兑在银行理财领域将成为现实。
办法要求银行理财产品实现净值化管理,坚持公允价值计量原则,鼓励以市值计量所投资资产,允许符合条件的封闭式理财产品采用摊余成本计量,通过净值波动及时反映产品的收益和风险,让投资者在清楚知晓风险的基础上自担风险。

打破刚兑,净值化管理的原则在资管新规中已经明确,一些银行已经开始对产品进行调整,投资者对此也要有心理准备,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
非标资产透明度较低、流动性较弱,有的还投向了限制性领域。资管新规对投资非标进行了严格规范。该办法中,期限匹配、限额管理的原则得以延续,表明监管部门严格规范非标投资的态度。
办法规定,理财资金投资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资产的终止日不得晚于封闭式理财产品的到期日或开放式理财产品的最近一次开放日;投资未上市企业股权的,应当为封闭式理财产品,且需要期限匹配。
在限额管理方面,办法要求银行理财产品投资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余额,不得超过理财产品净资产的35%或银行总资产的4%;投资单一机构及其关联企业的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余额,不得超过银行资本净额的10%。

据了解,目前20多万亿元的银行理财产品中,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投资占比为15%左右。
针对部分银行通过购买资管产品,形成层层嵌套,难以及时、准确掌握底层资产情况等问题,办法要求理财产品不得投资本行或他行发行的理财产品;理财产品所投资的资管产品不得再嵌套投资其他资管产品。
专家表示,这有助于缩短融资链条,防止资金空转,增强理财资金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目前,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主要有保本型和非保本型理财产品两大类。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保本型理财产品按照是否挂钩衍生产品,可以分为结构性理财产品和非结构性理财产品,应分别按照结构性存款或者其他存款进行管理。
该负责人表示,结构性存款在国际上普遍存在,在法律关系、业务实质、管理模式、会计处理、风险隔离等方面,与非保本型理财产品存在本质差异,要纳入银行表内核算、计提资本和拨备等。
办法的过渡期与资管新规保持一致,到2020年12月31日。
办法规定,在过渡期内,银行新发行的理财产品应当符合办法规定,同时可以发行老产品对接未到期资产,但应控制存量理财产品的整体规模;过渡期结束后,不得再发行或者存续违反规定的理财产品。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银行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按照自主有序方式制定本行理财业务整改计划。过渡期结束后,对于因特殊原因而难以回表的存量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以及未到期的存量股权类资产,经报监管部门同意,可以适当安排,稳妥有序处理。

银行理财将来迎什么变化?

2. 银行理财市场有哪些新变化

一、存量整改基本完成 保本理财产品清零2018年资管新规的出台拉开了资管业务改革的序幕。打破刚性兑付、不再保本保收益,成为银行理财产品转型的重要方向。随着过渡期收官,银行理财转型成绩单如何?报告显示,在主动化、净值化的监管导向下,银行理财业务过渡期整改任务基本完成,保本理财产品实现清零。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保本理财产品规模由资管新规发布时的4万亿元压降至零。与此同时,净值型产品比例大幅增加。截至2021年底,净值型理财产品余额26.96万亿元,占比92.97%。存量业务整改方面,报告显示,绝大部分银行如期完成理财产品存量整改计划。业务转型成效明显的同时,理财市场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截至2021年末,我国银行理财市场规模达29万亿元,同比增长12.14%。二、投资人数迅速增长 投资收益保持稳健长期以来,银行理财产品以“保本保收益”受到众多投资者青睐。在资管行业打破刚性兑付的背景下,没有了“稳赚不赔”的“金甲护身”,银行理财产品的吸引力是否依旧?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达8130万个,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95.31%。其中个人投资者仍占据理财市场绝对主力,数量占比达99.23%。“在资管行业打破刚兑的背景下,银行理财以其长期稳健的资金供给渠道、专业优质的资产管理能力、丰富多元的产品设计创新等优势,实现较为平稳的产品收益。”报告称。数据显示,资管新规发布以来,理财产品已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3.61万亿元,其中2021年为投资者创造收益近1万亿元。三、中低风险产品占比超80%保本理财产品清零,是否意味着银行理财产品风险上升?对于投资取向相对稳健的投资者来说,是否还是合适的选择?从以下三个维度,也许可以找到答案。从风险等级看,截至2021年底,风险等级为二级(中低)及以下的理财产品规模24.06万亿元,占比82.97%;风险等级为四级(中高)和五级(高)的理财产品规模0.11万亿元,占比0.37%。从产品结构看,截至2021年底,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存续余额为26.78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的92.34%;混合类理财产品存续余额占比为7.38%;权益类理财产品存续余额占比为0.28%。从收益率看,2021年各月度,理财产品加权平均年化收益率最高为3.97%、最低为2.29%,收益率波动相对平稳。

3. 银行理财有哪些变化?


银行理财有哪些变化?

4. 银行理财新规将带来哪些变化

《理财办法》在理财产品投资范围、穿透管理和理财投资顾问管理等方面,进一步明确了相关要求;在流动性风险管理、压力测试和信息披露等方面,进一步区分公募和私募理财产品要求,与其他同类资管产品的监管标准保持一致。

引入24小时投资冷静期

《理财办法》引入了投资冷静期的规定。

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私募理财产品,银行应当在销售文件中约定不少于24小时的投资冷静期。公募理财并没有24小时冷静期的要求。

冷静期内,如投资者改变决定,银行应当遵从投资者意愿,解除已签订的销售文件,并及时退还投资者的全部投资款项。

对此,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修改主要是借鉴国内外通行做法,更加有利于保护投资者权益。

ABN明确纳入理财产品投资范围

针对理财产品投资范围,根据此前征求意见稿第35条,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可以投资于国债、地方政府债券、中央银行票据、政府机构债券、金融债券、银行存款、大额存单、同业存单、公司信用类债券、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的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在交易所市场发行的企业资产支持证券、公募证券投资基金、其他债权类资产、权益类资产以及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认可的其他资产。

《理财办法》明确,理财产品投资范围包括在银行间市场和证券交易所市场发行的资产支持证券,ABN(资产支持票据)正式纳入。

5. 银行理财业务转型背景

银行理财业务转型背景有以下。2021 年是《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资管新规” 落地的第三年,也是过渡期整改最后一年。三年以来,资管乱象得到有效遏制, 影子银行风险显著收敛,刚性兑付预期逐步被打破,资管业务逐步回归本源。【摘要】
银行理财业务转型背景【提问】
银行理财业务转型背景有以下。2021 年是《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资管新规” 落地的第三年,也是过渡期整改最后一年。三年以来,资管乱象得到有效遏制, 影子银行风险显著收敛,刚性兑付预期逐步被打破,资管业务逐步回归本源。【回答】
但 是在转型过程中,商业银行仍然面临较大的压力和挑战,不规范现象时有发生, 需要进一步采取诸如提升发行销售理财产品的合规性、持续推动理财产品净值化 转型等措施,以完善和整改理财业务转型,助其健康发展。【回答】

银行理财业务转型背景

6. 银行理财3大新变化哪些值得购买?

银行理财产品是商业银行在对潜在目标客户群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特定目标客户群开发设计并销售的资金投资和管理计划。在理财产品这种投资方式中,银行只是接受客户的授权管理资金,投资收益与风险由客户或客户与银行按照约定方式双方承担。
银监会出台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对于“个人理财业务”的界定是,“商业银行为个人客户提供的财务分析、财务规划、投资顾问、资产管理等专业化服务活动”。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按照管理运作方式的不同,分为理财顾问服务和综合理财服务。我们一般所说的“银行理财产品”,其实是指其中的综合理财服务。
银行理财3大新变化哪些值得购买大伙都过来围观一下
1.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连续3个月下降
数据显示,5月份理财产品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82%,较4月份下降了0.03个百分点,这也是继3月份以来的连续第三个月下跌。其中,5月份保证收益类理财产品1002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25%,保本浮动收益类理财产品2549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32%,非保本浮动收益类理财产品7914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05%。
2.在资管新规中,明确规定,两年过渡期后,银行将不能再发行保本理财产品。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5月份,银行保本理财产品占比为30.97%,较4月份下降了2.18个百分点,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
3.银行短期理财产品大幅下降
除了保本理财产品外,银行短期理财产品也是大幅下降。数据显示,5月份银行3个月以内理财产品2901款,占比为24.44%,较4月份下降了4.87个百分点,下降幅度非常之大。
延伸阅读:银行理财系列指数每日数据播报
截至6月13日,银行理财综合收益指数为4.75%,较修正后的前一期数据下行2BP;国有大行理财产品指数为4.63%,下行1BP;中小银行理财产品指数为4.89%,下行3BP;保本类理财产品指数为4.19%,下行1BP;非保本类理财产品指数为4.81%,下行2BP;短期限理财产品指数为4.60%,下行2BP;中长期理财产品指数为4.81%,下行2BP;短期限非保本理财产品指数为4.66%,环比下行4BP。

7. 银行如何开展理财业务

1.积极培育理财意识和理财市场
  作为从事个人理财业务的机构,商业银行应该利用自己的网点和员工,利用媒体和中介机构加强宣传和引导,应将宣传重点放在客户的实用价值上,以吸引目标客户去尝试使用。宣传的主要内容是突出产品尊贵形象、专业投资顾问服务以及理财服务多元化等。
  良好的客户服务渠道
  从客户利益出发,要致力于实现客户资产的保值增值:通过为客户度身定制理财计划,推荐适合客户需求的理财产品或产品组合;提供符合客户潜在需求的理财信息,提出资金汇划、转账的最优途径,以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等手段来达到客户资产的保值的目的;要提高客户对理财服务的可信赖程度,帮助其分析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理财目标和财务状况,向其传达正确的理财观念和方法;要提供便捷的理财工具,采用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操作处理流程,全天候、全方位、多品种的面对面、互联网、电话等多样化渠道和一站式服务,VIP客户的绿色通道和服务等方式,以实现客户在快节奏环境下对便利性的要求。另外,理财中心可提供理财沙龙服务和专家理财顾问服务等,举办理财知识讲座,推介金融新产品。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

银行如何开展理财业务

8. 银行理财业务将迎来哪些变化?

投资门槛降至1万元
作为一项重要调整,办法将单只公募理财产品销售起点由目前的5万元降至1万元。专家表示,投资者门槛降低,意味着银行理财的客户范围扩大,有利于增强资金募集能力,做大行业规模。为加强投资者保护,办法规定,理财产品销售前在“全国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系统”进行登记,银行只能发行已在理财系统登记并获得登记编码的理财产品,切实防范“虚假理财”和“飞单”。个人首次购买理财产品时,应在银行网点进行风险承受能力评估和面签。
打破刚兑 产品净值化管理
与资管新规的要求保持一致,办法要求银行销售理财产品时不得宣传或承诺保本保收益。这意味着打破刚兑在银行理财领域将成为现实。办法要求银行理财产品实现净值化管理,坚持公允价值计量原则,鼓励以市值计量所投资资产,允许符合条件的封闭式理财产品采用摊余成本计量,通过净值波动及时反映产品的收益和风险,让投资者在清楚知晓风险的基础上自担风险。打破刚兑,净值化管理的原则在资管新规中已经明确,一些银行已经开始对产品进行调整,投资者对此也要有心理准备,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

规范投资非标
非标资产透明度较低、流动性较弱,有的还投向了限制性领域。资管新规对投资非标进行了严格规范。该办法中,期限匹配、限额管理的原则得以延续,表明监管部门严格规范非标投资的态度。办法规定,理财资金投资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资产的终止日不得晚于封闭式理财产品的到期日或开放式理财产品的最近一次开放日;投资未上市企业股权的,应当为封闭式理财产品,且需要期限匹配。在限额管理方面,办法要求银行理财产品投资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余额,不得超过理财产品净资产的35%或银行总资产的4%;投资单一机构及其关联企业的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余额,不得超过银行资本净额的10%。据了解,目前20多万亿元的银行理财产品中,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投资占比为15%左右。
消除多层嵌套
针对部分银行通过购买资管产品,形成层层嵌套,难以及时、准确掌握底层资产情况等问题,办法要求理财产品不得投资本行或他行发行的理财产品;理财产品所投资的资管产品不得再嵌套投资其他资管产品。专家表示,这有助于缩短融资链条,防止资金空转,增强理财资金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规范管理现有保本理财产品
目前,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主要有保本型和非保本型理财产品两大类。在打破刚兑的要求下,现有保本型理财产品该如何管理?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保本型理财产品按照是否挂钩衍生产品,可以分为结构性理财产品和非结构性理财产品,应分别按照结构性存款或者其他存款进行管理。该负责人表示,结构性存款在国际上普遍存在,在法律关系、业务实质、管理模式、会计处理、风险隔离等方面,与非保本型理财产品存在本质差异,要纳入银行表内核算、计提资本和拨备等。
过渡期自主制定整改计划
办法的过渡期与资管新规保持一致,到2020年12月31日。办法规定,在过渡期内,银行新发行的理财产品应当符合办法规定,同时可以发行老产品对接未到期资产,但应控制存量理财产品的整体规模;过渡期结束后,不得再发行或者存续违反规定的理财产品。来源:  新华网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