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鲍鹏山《孔子传》有感

2024-05-20 00:34

1. 读鲍鹏山《孔子传》有感

      说到中国传统文化,那孔子是我们绕不开的一座山,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典籍,——“四书五经”这九本书,八本跟孔子有直接关系:《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大学》《中庸》《论语》。剩下的一本是《孟子》,但儒家学说一脉相承,没有孔子,就没有孟子。所以,孔子居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最核心的位置。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是全世界历史最为悠久的民族文化的一个伟大的代表性符号。
  
         本次我们学校共读的《孔子传》,是鲍鹏山先生的最新作品。这本书以“十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为题,分析六章,为孔子作传,叙述其一生行迹、事迹、心迹的同时,阐发作为思想家孔子的现代价值与当下意义。
  
        纵观全书,孔子的每一个十年,都度过得充实而又意义。“仁”、“信”、“忠”、“恕”这些信条,贯穿于他伟大的一生。其中,在《孔子传》这本书中,我最感兴趣的是“三十而立”部分。通过这一章的细致阅读,我才发现孔子之所以被称为是古代伟大的老师,不止因为他创办了私学。决定一个民族前途和命运的,是人心,而人心是教育塑造的。孔子对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最大的贡献,就是奠定了教育的重要性。
  
        其中,“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是我们每个人孩提时代都背过的一句话,但是鲍鹏山先生却赋予了这句话更深刻的含义。他认为,“真正的好老师,不仅要有知识,而且还要有头脑,有眼光,对人间是非、善恶美丑有价值判断力。他教给学生的,不仅是已有的知识,还要教学生能判断是非。有了思想的方法,有了判断是非的立足点——价值观,并以此去甄别、判断这个世界的是是非非,做出自己正确的选择,才算是知新。只有既能温故,又能知新的人,才配做老师。只有知新的人一一能根据正确的价值观对纷绘世事做判断的人,才是真正的立起来的人。否则,光有知识,只能算是立起来的书橱。”
  
        按照这样的标准,二十岁的孔子虽然也勤勉好学,能做到“入太庙,每事问”,能做到在没有接待外宾时,追去国宾馆请教郯子,但勤学好问只能算“温故”,三十岁的孔子才能说“知新”,所以孔子到三十岁时,才去做老师。从此,他不仅自己获得了自由,还培养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批独立知识分子。通过教学这样的方式,孔子介入政治,干预社会,推行主张,宣传思想,实现理想。而独立知识分子的出现,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事件,表明这个社会有了道义的阐释者、承担者和弘扬推广者。
  
        纵观孔子的教学思想,最出名的当属因材施教。对于学生,什么样的阶层,什么样的家庭,他都收入麾下,正身以俟,欲来者不拒,欲去者不止。在实际教学中,孔子对不同的人问的同一个问题,往往是给予不同的回答。对待鲁莽的子路,孔子要求“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对于胆怯的冉求,孔子却鼓励他“闻斯行之”。因为对待不同性格的学生,哪怕是同一件事,有人需要鼓励,有人需要告诫。
  
        对于不同学力的学生,孔子在教学要求上也有着不同。“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句话是在说,人的基础有好差之分,悟性也有高低之别。基础好一点的人,可以多讲一点;基础差一点的,可能就要从最基本的东西开始。悟性高的人,可以讲深一点;悟性浅的,可能要从小事情上着手。现在,我们虽然不能达到这样“小班教学”,完全因材施教,地点多变的美好场景,但是这样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不同学力,去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是我们依旧可以去学习的点。在确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先明确每个人的最近发展区,保证教学内容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从而让学生通过努力和挑战,逐渐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
  
        除了学业以外,孔子还格外注意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在《论语》里,我们甚至能看到德育的内容。“君子上达,小人下达”,作为老师,需要教人走正道,做正派人,因为“罔之生也幸而免”,正因为如此,孔子的学生,也一代一代大师迭出。
  
        读完《孔子传》,我会发现,即使是在几千年后,教学的受众、环境、教学内容和方式已经改天换地的今天,孔子所提倡的教育观也依旧适用。身为一名心理健康教师,今年我在给毕业班学生做学习适应性分析量表的时候,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学生中大多数的学习方法都尚可,但是从量表上看,他们的学习热情普遍缺乏,学习计划方面,也总是虎头蛇尾,缺乏学习毅力。缺乏学习热情,就容易把学习当做是老师和家长驱遣逼迫做的事;欠缺学习毅力,就难以坚持自己的学习计划,学习习惯培养不了,又直接导致他们的学力慢慢下降,这是一个隐形的恶性循环。所以,针对毕业班的教学提升工作,我们也务必要做到制定不同的计划,针对不同学力和情况的学生,通过德育教育和多彩的活动体验,先逐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内驱力,再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见证到自己的改变,发现自己的巨大潜力,才能真正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慢慢成长。

读鲍鹏山《孔子传》有感

2. 鲍鹏山《孔子传》读书笔记(十)

       孔子自55岁到68岁一共14年,一直处于周游列国的状态。在此期间他一共去了七国。有的国家呆的时间极短,比如说曹、宋、蔡、郑,楚都只去过一次,甚至是路过与国君并无交往,他主要在卫国和陈国待的时间长。其中孔子在陈国居住近4年,而卫国居住了将近10年。孔子之所以去鲁适卫,是因为他觉得和许多国君相比,卫灵公还算是个过得去的国君,他修“康叔之政”可是他在成魏国待了10年,卫灵公的脸色让他越来越尴尬,其夫人南子的美色又让他难堪,甚至传出了古今天下第一绯闻。他可以不在意诸侯对他个人的礼遇,但是他特别在意诸侯对于他政治理想的态度,因为,他这一生都在渴望复兴周王朝的礼乐文化。可惜,在卫国待了十年也无法实施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得已,只得再次离开。
  
 
                                          
 
  
  
 
  
       孔子离开卫国后,说了这样的一段话:“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必辟言”我觉得,孔子说出的这句话,应该是分为三个层次的:分别是辟人、辟地、辟世。
  
        何为辟人呢?就是躲开某一特定的人。辟人的人还不是特别绝望的。因为他认为还有别的国君能实行他的主张。比如说,孔子离开鲁国是为了避开季恒子,孔子离开卫国是为了避开卫灵公。
  
       辟地比辟人又进了一层。整个国家都已经无可救药了,他只能离开这个地方,前去寻找下一个能够实现他政治理想的地方。鲁国不适合孔子,他就离开了去了魏国,魏国不适合孔子,他也离开了去了陈国,陈不合适他再离开,去了楚国,所以孔子一直在辟地。
  
         辟世者,更绝望,这是因为这类人他们认为天下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地方可以实行他的主张,他只能避世而去,与世隔绝这就是隐士,隐士是彻底冷了心的人。
  
        孔子终生都是一副救世的热心肠。虽然他一直在辟人辟地,却始终不辟世,,孔子所创建的儒家就是要在这乱世的世道之中纠缠,为正义而战,这也正是孔子的儒家精神,更是孔子心目中士的精神!,贤者辟世,孔子不是贤者而是圣人啊,圣贤圣贤,圣在贤之上!!!!他就是一直不停寻找,虽看透世道,却仍然不愿辟世的圣贤之人。
  
        孔子之前,“士”是专门从事某些特定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孔子之后“士”不再致于仕,而是至于道。一个人可以不用做任何具体职业,而是专门从事学术研究进而担当天下、担当大义,,这也是孔子对中国文化史上巨大贡献之一,,所以孔子周游列国十四年就是孔子辟人的十四年。孔子辟人,但他永不辟世。
  
        孔子周游着,前行着,,在一路的风尘和冷言讽语中,他又抵达了人生的又一种境界,六十而耳顺。
  
         “耳顺”,通俗的来说,就是这个耳朵进,那个耳朵出。孔子的耳顺境界,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1)尊重别人的意见,当听到逆耳之言时,不再大惊小怪。
  
       (2)明白自己的斤两,听到顺耳之言时不会沾沾自喜。
  
       (3)坚持自己的立场,听完以后仍然我行我素。
  
 概括来讲:就是理解别人坚持自己,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耳顺确实是一种很高的人生境界。只有不受别人干扰,不被别人误导,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不做给别人看,这样才能集中精力做自己的大事,完善自己的人生,同时不计较别人,不纠缠别人,自己的人生境界变得宽容更大度了。逆境中成长,既逍遥又救世。这种人生境界,真是我毕生的追求,目前来看,自己还是不够豁达啊,不然自己的情绪在进入班级那一刻,会很轻易的受他们的表现而牵制。
  
       “虽千万人,吾往也”孟子的这句话特别能概述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一意孤行的殉道精神。
  
         人的伟大不是因为他的聪明,而是因为他的坚定,聪明的人好找,坚定的人难求啊。各个时代,无论乱世还是盛世,都有隐居之士,他们中有的是为自己的仕途鸣不平,有的是为当时的天下万民鸣不平。但是他们也仅仅只是鸣不平,选择避世。这些隐士早已把世道看穿看淡,知道无可挽救就彻底走向绝望,避世而为。他们总认为自己是聪明人,是明白人。
  
         难道孔子不知道吗?他所处的春秋时代,群侯争霸,流血漂橹,生民涂炭。这乱世需要人去拯救,因为责任比聪明更重要!真正伟大的行为,就是孔子所开创的儒家,他们介入当下世道的纷争,为正义、为公理、为生民、为大道而战,而不是避世而行,逃避现实。“知其不可而为之”这正是孔子伟大的所在,他的这种精神流传至今,影响了一代又代的后人,孔子“由凡入圣”莫不与之相关。
  
       之前在网上看过一个帖子。深受感动,复制过来,与君共勉:
  
        如果你觉得你的祖国不好,你就去建设它,如果你觉得政府不好,你就去考公务员去做官,如果你觉得人民没素质,就从你开始做一个高素质的公民,如果你觉得同胞愚昧无知,就从你开始学习并改变身边的人,而不是一昧的谩骂,抱怨,逃离。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若光明,中国便不黑暗”,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像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果没有炬火:我们便是唯一的光。

3. 读鲍鹏山《孔子传》有感:原来你是这样的孔子

在书的第一页有这样子的两行字:行迹事迹心迹,孔子是个奇迹。读罢掩卷,深以为然。
  
 
  
  1 事迹 
  
 孔子是殷商后裔,圣人之后,家世渊源。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孔子出生。姓孔,名丘,字仲尼。
  
 鲁襄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49年,孔子三岁,父亲叔梁纥去世。母亲颜徵带孔子离开孔家,搬入鲁国都城曲阜。母子相依为命。
  
 孔子二十岁时,儿子出生,鲁昭公送来一条鲤鱼。这表明孔子受到鲁昭公的认可。
  
 孔子二十一岁时,做了鲁国执政上卿季氏的乘田。
  
 孔子三十岁时,参与会见来访的齐国国君齐景公及其名臣宴婴。这表明孔子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孔子辞去在季氏家职务,创办私学。私学是孔子实现自我的最佳途径,使职业和事业实现了最好的结合。他不仅可以自己保持人格的独立和精神的自由,还培养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批独立知识分子。孔子的私学,生源复杂,有教无类,这极大提高了中华民族的整体文化水平,使中华民族从一个愚昧的时代进入文明的时代。
  
 孔子去洛邑向老子求教,鲁昭公当即决定给他一辆马车,两匹马,还给他派了一个人,即“一乘车,两匹马,一竖子”。这表明孔子创办私学得到国家的肯定,承认与支持。
  
 孔子三十七岁回到鲁国后,接下来的十四年里他就干了一件事:教书育人。
  
 阳货事变后,“三桓”和鲁定公终于认识到孔子一直以来的警告是对的。他们开始认真考虑授予孔子权力,借助孔子的政治能力使鲁国走出内外困境。
  
 鲁定公九年,五十一岁的孔子被任命为中都宰。孔子管理非常成功,于是在鲁定公十年,孔子升任至小司空。不久后,孔子升任大司寇,长掌管司法刑狱事务。齐鲁会盟后不久,孔子由大司寇身份“行摄相事”,即助理国相。
  
 孔子晚年做的第二件大事便是整理古代文化典籍,包括《诗》《书》《礼》《易》《春秋》《大学》《中庸》和《论语》。这个过程很枯燥,但孔子带着巨大的历史责任感在做这件事情,他要传递文化之火。
  
 
  
  2 行迹 
  
 鲁国的执政上卿季氏发了一个通告,在家宴上宴请所有鲁国士族子弟。季氏家臣不承认孔子士的身份,不让孔子进门,使孔子受到沉重打击。十九岁,孔子服母丧期满,到宋国去。
  
 弱冠之后,孔子与宋国一女子结婚,婚后回到鲁国。
  
 孔子三十四岁时,去洛邑向老子求教。
  
 孔子三十五岁,鲁国发生“八佾舞于庭”事件。鲁昭公被迫流亡国外,孔子愤然离开鲁国,去了齐国。
  
 鲁定公十三年,孔子离开鲁国到卫国去。五十五岁的孔子开始了漫长的周游列国生涯。孔子与公元前497年开始周游列国,至公元前484年回到鲁国,十四年里,到过卫,曹,宋,郑,陈,蔡,楚等七个国家。
  
 鲁哀公十一年,六十八岁的孔子反悔了自己的祖国,鲁国。
  
 
  
  3 心迹 
  
 孔子一生崇仰周王朝礼乐文化。从十五岁开始,孔子便立志要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研究学问和追求真理。最初的学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启蒙之学,嬉戏中的礼乐文化;二是谋生之学,下层人的谋生手段;三是谋事之学,传统儒业,即“小六艺”。
  
 孔子的精神支柱便是人生的价值在于探索真理。所以,孔子志于学的真正含义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升太平。孔子说,三十而立。立,主要体现在自身精神境界的建立,即自身价值观的建立。
  
 孔子创办的私学,是真正的大学。大学最根本的含义是提高德行,养成人格,改造社会。孔子强调因材施教。孔子的教育底线是,一定要教人走正道,一定要教人做正派人。
  
 孔子通过宥坐之器告诫弟子“损之又损之道”,即人生要学会做减法,而且这往往更重要。这也是为什么孟子至刚,庄子至柔,唯孔子至刚而至柔的原因。
  
 孔子在鲁昭公流亡时,不惜牺牲自己的政治前途来给鲁昭公道义上的支持,这表明孔子不仅是个知恩图报的人,而且是一个有原则并愿意为原则牺牲自己的人。
  
 孔子在齐国告诉齐景公最好的政治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伟大的地方在于他不强调弱者的道德,而是强调强者的道德。孔子有一个流传千古的名言: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一个国家和社会的道德风气如何,责任不在人民,在于统治阶级。孔子所代表的儒者是新儒者,不是“小人儒”,而是“君子儒”,是讲道义,博爱大众而追求仁德的。孔子有一个非常伟大的政治思想:好的政治,不是管理人民,而是提升人民。
  
 孔子说,四十而不惑。不惑是指,一是自己的人生方向不再动摇,二是对事物能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价值判断力,即判断好坏,是非,对错,善恶等能力。不该说的,不说;该说的,一定说。这便是孔子的价值判断力。
  
 关于人性,孔子说了一句非常重要的话: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他为人性设置了一条底线,人性相近。孔子的内心有一种博大的悲悯,这是孔子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关于如何报怨,孔子提出“以直报怨”的观点,即用公正来对待仇怨。孔子非常推崇和坚持道德,但他不是一个极端的道德主义者。孔子中庸的道德观念,对中华民族来说真是一件非常值得庆幸的事情。
  
 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天命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自身的命运等。知天命便是认知天命,敬畏天命,履行天命。孔子的精神力量便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孤绝,不怨天不尤人的厚道和淡泊宁静的坚持。
  
 孔子六十耳顺,其境界概括起来便是:理解别人,坚持自己。孔子认为恕比忠更重要,恕是将心比心,理解宽容。
  
 孔子也是会怒的。对一切邪恶的人和事保持道德的愤怒,对一切善良的人遭到不幸感到痛苦,这才是道德的最高境界。
  
 孔子七十而从心所欲。社会的最高境界是和谐,心灵的最高境界是安详。心灵和社会之间的完美融合就是从心所欲不逾矩。
  
 晚年回鲁国的孔子,就是鲁国的良心;春秋末期的孔子,就是春秋时代的良心:去世以后的孔子,就是整个民族的良心。
  
 原来孔子是这样的一个夫子。读完此书,整理完此文,触动颇深,感觉自己的渺小的灵魂受到了洗礼。此乃人生之幸事。再次膜拜夫子。

读鲍鹏山《孔子传》有感:原来你是这样的孔子

4. 鲍鹏山《孔子传》读书笔记(十三)

           “孔门十哲”之——身份多样的子贡
  
      子贡,复姓端木,名赐,字子贡,春秋末期卫国人,“孔门十哲”之一。他和孔子一起学习直到孔子去世。虽然他只是孔子的弟子,但他有自己的成就,有的甚至甚至超越了孔子。
  
  
        子贡能说会道,才华横溢,为人谨慎。在老师孔子眼里,他的优点是懂事。但是孔子觉得子贡并不贫穷,却有追求财富的欲望,比起求学,他在追求财富方面更有天赋。所以孔子把他比作“胡琏”,提醒子贡,修养没有成功,还需要努力学习。
  
  
       正是因为子贡的语言能力和追求财富的欲望,他不仅成为了一名杰出的外交官,而且成为了一名成功的商人。子贡的世俗功业比孔子更强,在当时的人们眼中有着深刻的内涵。原因还在于他在政治和外交上的成功,这是子贡的主要成就。但事实是真的。在这些方面,子贡的天赋绝对优于自己的老师。
  
        对他的老师来说,他既忠诚又孝顺。他不是老师最喜欢的弟子,甚至经常被孔子骂,但从不失礼。孔子,对子贡的不满在哪里呢?他主要是觉得子贡不太安贫乐道,他有追逐财富的欲望,更主要的是他还有追逐财富的才能,子贡的财富多到什么程度呢?按照司马迁的说法,子贡到各诸侯国去可与诸侯分庭抗礼。也就是说呀,因为子贡有财富而且富可敌国,子贡到诸侯国去的时候和国君之间已经不是上下关系,而是左右关系了,可以在朝堂上和国君平起平坐了。司马迁在史记里专门给商人列了个传记,叫《货殖列传》,《货殖列传》第一位是陶朱公,第二位就是子贡了。其实呀,陶朱公比子贡要晚,所以说子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商人身份进入正史的人,同时呀,他还是以孔子学生,以及外交官的身份进入正史。
  
       子贡最主要的成就并不是在聚集财富上,而是在外交上。孔子周游列国回到鲁国以后,子贡就担当了鲁国的外交官。左传上有很多子贡成功外交的案例。子贡可谓是纵横家之祖,而且他也确实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多次救鲁于危难之际,为鲁国争取到战场上拿不到的利益。子贡本是卫国人,之所以这样帮着鲁国,就是因为孔子是鲁国人,后来孔子去世以后,子贡为他守丧六年。6年之后子贡就回到自己的祖国为卫国尽力去了。
  
      孔子这一生中,最密切的三个弟子中,颜回是他最喜欢的,子路是他最亲近的,而子贡可以说是孔子晚年的一个依靠,在颜回和子路都死了以后,能够给孔子带来安慰,并且各方面关照的也就是子贡了。

5. 鲍鹏山《孔子传》读书笔记九

    鲁国这种特殊的国家形势,“三恒专政”,国君无实权,公室势微,最终导致陪臣执国命的畸形体制。自阳货事变之后,鲁国国君和“三恒”不得不考虑,起用一些既有实际才能,又忠实可靠的人,进入鲁国政坛。于是,在孔子五十一岁,刚过天命之年的孔子,被鲁国政府任命为中书宰,从乡长干起,一路做到大司寇。孔子从政后,改变了鲁国混乱的局面,国家蒸蒸向荣,逐渐走上强盛的势头,引起齐国国君的担忧,一个强大的鲁国给齐国的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于是齐景公在大夫黎鉏的建议下,决定在齐国境内的夹谷与鲁国会谈。
  
      自“三恒”专政以来,鲁国国君历次出任诸侯会盟,都是“三恒”担当礼相随行,这次改由孔子来担当,大约是“三恒”们觉得面对如此重要的会谈,他们没有成功的把握。毕竟当时齐强鲁弱,齐国这次的邀约带有一定的目的性,他们推举孔子来担任礼相随行,有一定的甩锅嫌疑。而且这次出行对于孔子来说,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齐景公邀约,本就心存不良,打算在两君相会时,派莱人以武力挟持鲁定公,从而到达威胁鲁国的目的。而孔子对此次出行早就有防备了,在出行之前就对国君说:“古诸侯出国,一定会带领文武官员随从,请您一定带上左右两司马同行,并带兵车士卒护送。”
  
        齐国大夫黎鉏以为孔子一介书生,只懂礼仪,不懂军事,但孔子出生于武人之家,精通骑射,并不是一个书呆子。他曾说过,仁德的人必定具有道德勇气,勇于敢为,而且勇于敢为之事,必定是正义的事业。
  
        在夹谷之会时,能够适时的看清齐人的动机,并且快速反应,第一时间挺身而出保护好鲁定公。同时义正言辞的责问齐景公,说他今日的所作所为是与德行是失义的,礼节上对人是无理的。齐景公归国之后非常生气,他认为这次会盟,齐国不仅在礼仪上失礼,而且也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好处,还让他在诸侯之间丢了面子。思考再三,决定把占领鲁国的部分土地归还给它以示道歉。这些土地归还给鲁国以后,鲁国在上面建了一座小城,取名为谢城,以此来纪念孔子对鲁国所作出的贡献。
  
          夹谷之会可以说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而孔子却在别人看不到胜利希望的地方,建立了自己的功勋。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仁者必有勇,事君能致其身。这也是孔子的弟子曾子总结所说:“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论语·子罕》中有言:“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有志气的人,他的志气却不可随意更改。人的尊贵不在于官位大小,身份高低,而在于志向是否坚定。权势再大的人,如果志向不坚定,随势而变,也不会尊贵。一旦选定志向,就要矢志不渝,排除万难,坚定不移的去实现它。我想如果我在自身的学习成长上,也能坚持这种矢志不渝的精神,量变引起质变,一定会有所收获,有所成长!!!
  
         夹谷之会,不仅显示了孔子坚毅机智的品格、卓越的政治才能、以及军事才能。更大大的提高了他在鲁国的声望,也使得鲁国的君臣认识到孔子的重要性。于是在会盟之后不久,孔子再次得到提升,由大司寇的身份来行摄相之事,也就是协助季恒子来处理国政。这一切, 为他后期强公室,抑私家的堕三都计划,奠定了基础。
  
        

鲍鹏山《孔子传》读书笔记九

6. 鲍鹏山《孔子传》读书笔记(十二)

              孔门十哲之一“子路”
  
          论语中出现最多的弟子——子路。全书一共有42次。这比孔子最喜欢的弟子颜回出现的次数要多了两倍。子路之所以出现的次数最多,估计是和待在孔子身边时间最长同时也是孔子的大弟子有关。子路和孔子他们年龄相差仅仅只有9岁,两人名义上是师徒,情谊上是兄弟。而且子路也是孔子,那么多弟子当中发言最积极,行动最活跃的人。 
  
        对于子路这样的一个大弟子,孔子对于他的几乎全是批评,甚至是打击,无情的打击。明代思想家李贽。曾经说先生与子路每下毒手。后世总结,子路之所以老挨骂,有以下三个原因。
  
 一、不够好学
  
        孔子曾说子路仁德、聪明、诚实、正直、勇敢、刚强,就有一个最大的缺点,不够好学。实际上子路只是不喜欢纸上谈兵,更看重行动力,他曾经做过季氏宰,协助孔子堕三都,政绩相当好。人无完人,子路只是也有自己很优秀的闪光点。
  
 二、好逞勇
  
       在孔子看来,“勇”既能用于干好事,也可以用来干坏事,需要用“义”节制。人的力量不在于体力,而在于脑子。人的可贵不在于你有多勇猛,而在于有没有理智。君子如果好勇就会不义,就会悖乱;小人如果有勇而没有义,就会做强盗。孔子是在提醒子路:勇士危险品。人生的旅程中应该要多带点“义”。
  
 三、 率直的子路
  
        他是孔子诸多弟子中唯一敢当面顶撞孔子的人。当初鲁国乱成贼子公山弗扰想请孔子去做官,子路不高兴,孔子便没有去。晋国的乱臣贼子佛肸,想请孔子去做官。孔子想去,可是子路不高兴。子路不高兴,孔子也就不敢去了。其他的学生都是听老师的,可是子路呢,常常要老师听他的。其他的同学都是挨老师的骂,可是子路呢,他有时候也要骂老师。
  
        子路就曾当面骂过孔子迂腐。当初孔子去鲁适卫,子路对孔子说:“假如卫国国君请您先去处理卫国国政,你将先做什么事呢?”孔子说:“必须要先给我一个名分。”子路说:“看来别人说的对。你还真是迂腐。”
  
         其实孔子每次打击子路,每下毒手,是不喜爱他吗?其实是爱惜他,希望他有所改变。毕竟,以子路直率的个性,乱世中生存不易。这是孔子对子路的爱心啊!
  
     孔子毕竟爱护子路,打也是亲,骂也是爱,这种情感更为感人。

7. 鲍鹏山《孔子传》(七)

         自孔子37岁从齐国返回鲁国, 一直到50岁,这期间共十四年,孔子把自己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到培育弟子身上,也因此,孔子的名声越来越远播,他的弟子也越来越多。他一生中最杰出的弟子大多数都是在此时聚集到他身边的,孔子说:“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子路;文学:子游、子夏。”“孔门十哲”中除了子游和子夏,其他八位皆已到齐。
  
        这段时间也是孔子私学发展最蓬勃的一年,一大批优秀学生围绕在他身边,孔子天天和他们在一起讨论“德”,讨论“仁”,讨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学问,在那个杀人如麻、流血漂橹、生灵涂炭的年代,孔子和他的弟子们论学,论道,论天下的场景犹如黑暗里的一片亮光,是漫长历史星河里的一颗明星。
  
         “孔门十哲”里,孔子最为看中颜回,虽然二人相差三十岁,却情同父子,孔子对颜回的情感,甚至超过了自己唯一的儿子孔鲤。《论语》中有太多对颜回的评论:“见其进,不见其止”,“闻一知十”“其心三月不为人。”“安贫乐道”。孔子认为颜回和自己是同一类人,颜回安于贫困生活,却乐于追求道义,这令孔子感慨万千,直夸颜回贤德。子曰:“贤哉,回也!一簟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将荣华富贵看成浮云, 同样,对于政治上的看法,孔子也是洒脱的。有一天他和颜回一起谈话时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言下之意,用我我就去干,不用我我就隐居起来,只有我和你能够做到这样吧!其实孔子周游列国十四载,不就是想在政治上找到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吧吗?但是在这里,他却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是何等的潇洒呀!如果在从政上面孔子没有如此洒脱的话,非要做官,那么他有可能早就堕落了!这里孔子把颜回和自己放在同样洒脱的境界,可见在孔子心目中,颜回也是一个能够真正洒脱的人,和他是真正同一类人!!!颜回之于孔子,有种高山流水的知音之交,其二人在同一境界之之上!
  
      孔子晚年,他的弟子们几乎都已经出仕做官了。冉求做了季氏的大管家,子路去了卫国做官,子贡做了鲁国的外交官,而颜回却一直没有做官。后世者猜测,估计孔子想要颜回专事学问,好在自己百年之后,能够接替他传承他的衣钵。但在孔子71岁的那一年,年仅41岁颜回居然英年早逝了!这对于孔子来说打击是巨大的!因为,70岁的孔子刚刚送走儿子孔鲤,没想到,仅隔一年又要送走另一个不是儿子却胜似儿子的人。颜回的死是孔门的一件大事,这也是孔门由盛转衰转衰的一个转折点。《论语·子罕》中有记载,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好苗子却不开花,有的呀,开了花却不结果!孔子的悲伤难以抑制,他一再的喃喃自语:“噫!天丧予!天丧予!”
  
        当初孔子的学生——子路,他的姐姐去世时,过了丧期,子路依然把丧服穿在身上,孔子还告诫他,可以把丧服脱下了,要回归正常的生活了,子路不愿意脱下,还对子路说过“过之者俯而就之,不至者企而及之。”,颜回去世,孔子却极度悲伤,完全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一再的慨叹,这是天命啊,无法更改的天命啊!颜回去世没两年。公元前479年,73岁的孔子也去世了。

鲍鹏山《孔子传》(七)

8. 鲍鹏山《孔子传》读书笔记(十一)

     孔子周游列国的14年,在卫国待的时间最久,将近10年,第2个待的时间长的就是陈国了。他在陈国待了三年,这三年,孔子的生活虽然无忧,但是自己的志向却是一直难以实现!楚昭王听说孔子在陈国,决定聘请他。但是前往楚国必须经过蔡国,在陈国和蔡国之间,孔子和他的学生遭到了陈、蔡两国大夫们的阻挠。他们害怕,孔子去了楚国,会给自己的权利带来威胁,于是便指使人将孔子和他的弟子围困在荒野之中。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陈蔡绝粮”。即使陷入如此孤绝之境,孔子依然不忘,对弟子们在思想上进行道德教育。
  
       陈蔡绝粮期间,孔子的大弟子子路,非常的怨愤,他问孔子“君子亦有穷乎?”孔子回答他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子路认为既然我们是君子,是德行高尚、理想纯洁、仁慈博爱的君子,我们就应该在这世间处处行的通啊,难道我们这样的君子还会遭遇如此困境吗?(指陈蔡绝粮)
  
        孔子回答的非常简单。君子本来就应该是常常走投无路的呀!不能认为自己做了好人就会有好报。孔子想告诉他的弟子做好人不一定有好报,做君子也不一定处处都能行得通,处处都是受欢迎。恰恰相反,正因为做了君子,他讲道德,讲原则,追求进取,却有所为有所不为,所以他是常常被掣肘的。我们做君子,只是保证我们在道德上成人了,但是却不能保证我们做了君子一定会成功。当道德和成功相互矛盾的时候,我们是要选择一次高尚的失败,还是要一种下流的成功呢?
  
      孔子认为,君子以成人,作为最高追求。而小人呢,往往不择手段去追求成功。君子当然也追求成功,但是君子在追求成功的时候,绝不以人格的丧失作为代价。在成功和成人之间必须做出选择时,他也一定选择首先保有人格的尊严。而小人正相反,小人一旦在他的欲望不能实现,在他的事业不能成功的时候,可能就会像洪水一样泛滥,没有方向,没有原则,无所不为,也可以这样理解,小人不达目的,善不罢休。
  
        为了解弟子们对道德问题的认识程度。孔子分别和子路、子贡以及颜回进行了个别谈话。三人当中孔子最满意颜回的回答。颜回认为,君子就应该坚定不移的推行自己的“道”,不被容纳也没有关系,君子就是要坚持本心呀!如果是因为自己的“道”没有修养好,自己的仁德、政治理想不够完善,那我们是应该进行反思,现在问题不在我们本,而是这些诸侯大夫们不能够理解我们的“”道”不用我们的“道”,所以问题不出在我们本身,为什么要担心?为什么要改变呢?不被他们容纳恰恰能显示出君子的本色。
  
        道德不是幼儿园老师手里的那朵小红花,也许在我们成人的世界中,终身都等不来奖励自己品行良好的小红花,那我们难道就不做好人了吗?君子固穷,但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希望我们现世之人,也能在迷失自己的时候找到自己的本心吧!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