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四方面军什么时候和红一方面军在长征路上会合的

2024-05-18 16:16

1. 红四方面军什么时候和红一方面军在长征路上会合的

1935年5月下旬,中央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终年积雪、人迹罕至的夹金山,在6月14日与先期到达懋功的红军第四军会师。 后由于张国焘闹分裂,所以中央红军最后单独北上,进入陕北。经过一年左右的争取,最后红四军还是到了陕北。
在长征之前,红一方面军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在江西、福建一带)
红四方面军原在鄂豫皖苏区,是仅次于中央苏区的第二大根据地.红四方面军于1931年11月7日在湖北黄安(建国后改名红安)县七里坪成立,很快发展至3万人.国民党反动集团在“围剿”中央苏区同时,也派重兵对鄂豫皖苏区进行“围剿”.红四方面军在未能粉碎国民党军第四次“围剿”后,撤离转移,一路征战,过铁道,涉汉江,翻秦岭,越巴山,于1932年底由陕南进抵川北的通(江)、南(江)、巴(中)、达(县)地区,乘四川军阀开战,这里兵力空虚之机,创建了新的根据地,即川陕苏区.四川军阀结束混战后,向川陕苏区“围剿”.红四方面军在1933年上半年粉碎了敌军的三路围攻,继而开展扩大根据地斗争,至该年10月,根据地扩大为4.2万平方公里.红军部队由入川时的1.4万人扩大到8万余人,建制由4个师发展到5个军15个师.最高领导机关为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张国焘,副主席陈昌浩、徐向前.红四方面军总指挥为徐向前,总政委是陈昌浩.川陕苏区的开辟,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由东南引向西北,初步打开了一个新的局面.
川陕根据地的迅速发展,引起南京政府的震惊.从1933年10月至1934年9月中旬,川军集结起来对根据地发动六路围攻.红四方面军面对敌军的疯狂进攻,提出发扬“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精神,经过10个多月艰苦作战,毙伤俘敌军8万余人,缴获大量武器.但是,国民党政府不甘心失败,又组织“川陕会剿”.这时,中央与红四方面军取得联络,通报了遵义会议情况,要求派一个师南进,接应中央红军北上.根据这一情况,红四方面军决定集中主力西渡嘉陵江,实际上开始了漫漫的长征路.

红四方面军什么时候和红一方面军在长征路上会合的

2. 红军长征中有红一,红二和红四方面军,为什么没有红三方面军

红军长征中有红一,红二和红四方面军,没有红三方面军的原因是:彭德怀率领的红3军团与朱德、毛泽东率领的红1军团根据当时的斗争形势需要合编为一个方面军了,红三方面军便未再单独组建。
1930年5月,中共中央召开了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会议和全国红军代表会议,决定将活动于闽西和赣南以及湘鄂西、湘鄂赣、鄂豫皖等革命根据地的红军,分别改编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军团,还准备在这四个军团的基础上继续扩大红军,然后再把它们编成四个方面军。
根据这个计划,红一、二、三军团相继成立。第一和第三两个军团组成后,按原定计划,本应在短期内迅速扩大,然后分别编为第一和第三方面军。
1930年8月下旬,一、三军团在湖南会师后,在两个军团的前委联席会上,以彭德怀为书记的三军团前委提议成立第一方面军和总前委,三军团编进第一方面军建制。这就是说,三军团不再扩编为第三方面军。
彭德怀还说:“从战略方针来看,我赞成三军团编为第一方面军的建制,统一指挥,这是革命的需要。”一、三军团前委联席会议通过三军团前委这一提议,并一致同意朱德为总司令,毛泽东为总政委和第一方面军总前委书记。这样,第三方面军就没有成立。

扩展资料:
各路红军在长征中和长征胜利到达陕甘后,在编制序列方面都发生了一些变化。

各路红军编制序列都发生的变化:
一、红一方面军编制序列的变化
红一方面军,是1930年8月红一、红三军团在湖南浏阳会师合编成立。1931年11月下旬,红一方面军总部撤销,所辖部队由中革军委直接指挥,并统称为中央红军。1932年6月,中共苏区中央局决定恢复红一方面军番号。
1934年1月,中共中央将红一方面军总部撤销,并入中革军委机关,所辖各部队由中革军委直接指挥,再次称中央红军。
二、红二方面军编制序列的变化
1934年10月,红六军团与红三军(1930年7月,红四军与红六军在湖北公安县合编为红二军团。1931年3月,根据中共苏区中央局和湘鄂西分局的指示,红二军团改编为红三军)在贵州印江县木黄会师,红三军恢复红二军团番号。
1935年11月,红二、红六军团开始长征。1936年7月初,根据中革军委命令,红二、红六军团与红三十二军(原红一方面军的第九军团)在甘孜组成红二方面军。
三、红四方面军编制序列的发展变化
红四方面军,1931年11月在湖北黄安(今红安)成立。1935年3月开始长征时,红四方面军有第四、第九、第三十、第三十一、第三十三军。8月,红一、红四方面军混编为左、右两路军,第九、第三十一、第三十三军编入左路军,第四、第三十军编入右路军。
9月中旬,红四方面军南下,编入左路军的原属红一方面军的第五、第三十二军一同南下。1936年4月,红四方面军进行整编,下辖第四、第五、第九、第三十、第三十一、第三十二军。7月,第三十二军划归红二方面军序列。
五、红二十五军编制序列的变化
红二十五军,1931年10月在安徽六安建立。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撤离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后,留下红二十五军一部坚持斗争。同年11月,根据中共鄂豫皖省委决定,红二十五军在湖北黄安重建。
1934年11月,中共鄂豫皖省委率领红二十五军进行战略转移,留下一部武装坚持斗争。1935年9月,红二十五军长征到陕北后,与红二十六、红二十七军合编为红十五军团。11月,红十五军团归入红一方面军序列。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红军为什么没有第三方面军?

3. 红军长征中有红一,红二和红四方面军,为什么没有红三方面军?

没有红三方面军有有多种原因的。
1、原因1
中央原计划将红军1、2、3、4军团依次扩编为四个方面军,后来因为红3军团总指挥彭德怀主动提议红3军团和1军团合编为第一方面军,放弃了单独扩编为第三方面军的计划,遂造成第三方面军缺编。其实,据历史档案资料考证,缺编是另有原因的。
2、原因2
红军方面军是由开始第几军演变而来。关于第四军开始是1930年5月黄公略5000人的第三军(后加入朱毛的第一方面军)。
1931年贺龙成立10000人的第三军,1934年10月26日改称第二军团和第六军团合并成为第二方面军。
第一方面军领导第一军团林彪、第三军团彭德怀、第五军团季振同、第八、第九军团。而红四军成为第四方面军。
第三方面军准备让第七军团寻淮洲6000人、第十军团方志敏10000人领导,但是北上损失惨重,未能合并成为第三方面军。如果不北上,在南方根据地,将成为一大主力,这就是历史。
3、原因3
1933年秋,中央军委也曾有过把新成立的七、八、九、十这四个军团合编为第三方面军的计划,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由于这四个军团一部分组成北上抗日先遣队,一部分跟第一方面军参加长征,所以合编计划未能实现。

扩展资料:
红军方面军的由来:
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都不是统一按建制关系成立的,而是各自在战争实践中形成的。这主要是当时革命战争形势和军队建设的特殊历史条件所决定的。
红一方面军成立时间最早,1930年8月23日,毛泽东、朱德率领的红一军团和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的红三军团在湖南省浏阳县永和市会师。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统一军事指挥的指示,两军团前委举行了联席会议,决定将红一和红三军团合编为中国红军第一方面军,朱德任总司令,毛泽东任总政治委员,彭德怀任副总司令,滕代远任副总政治委员。红一方面军辖第一、第三军团以及特务团、总医院和军官学校分校等,共计3万余人。
红四方面军成立于1931年11月7日,恰逢“十月革命节”,鄂豫皖中央分局在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七里坪作出了成立红军第四方面军的决定,徐向前任总指挥,陈昌浩任政治委员,刘士奇任政治部主任。红四方面军辖第4军、第25军、教导团和彭杨军政干部学校等,全军近3万人。
红二方面军则是在长征途中成立的,并且也是中革军委(当时中央军委的称谓)直接命令成立的。1936年7月1日,贺龙、任弼时率领红二、红六军团在甘孜与红四方面军会师。
7月5日,中革军委命令红二、红六军团和第32军组成红军第二方面军,贺龙任总指挥,任弼时任政治委员,萧克任副总指挥,关向应任副政治委员。不久,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共同北上,于10月和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
红一方面军成立后,中央曾于1931年12月打算按照编制顺序将鄂豫皖苏区的红军统编为第三方面军(中央此时尚不知道红四方面军已成立的消息),但由于此前红四方面军已经成立了,因此这个想法未能落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工农红军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红军为何没有第三方面军?

红军长征中有红一,红二和红四方面军,为什么没有红三方面军?

4. 红军长征时期一,二,四方面军是怎么回事

红一方面军成立时间最早,1930年8月23日,毛泽东、朱德率领的红一军团和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的红三军团在湖南省浏阳县永和市会师,决定将红一和红三军团合编为中国红军第一方面军。
红四方面军成立于1931年11月7日,鄂豫皖中央分局在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七里坪作出了成立红军第四方面军的决定,徐向前任总指挥,陈昌浩任政治委员,刘士奇任政治部主任。
1935年7月5日,中革军委命令红二、红六军团和第32军组成红军第二方面军,贺龙任总指挥,任弼时任政治委员,萧克任副总指挥,关向应任副政治委员。

扩展资料:
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不是统一按建制关系成立的,而是各自在战争实践中形成的。这主要是当时革命战争形势和军队建设的特殊历史条件所决定的。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红军三大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红三方面军就更没有再编的必要。
以红一方面军为主,红15军团及陕北红74师等部队编成了第115师;以红二方面军为主,第2、第6军团和陕北红军第27、第28、第32军及独立第1、第2师、总部特务团等部队编成了第120师。
以红四方面军为主,陕北红军第29、第30军和第15军团骑兵团及陕甘宁4个独立团等部队编成了第129师,三大雄师劲旅各自奔赴抗日战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

5. 红军长征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分别是

开始的时间:1934年10月10日晚6点12分,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率红军主力五个军团及中央、军委机关和部队共八万六千人,分别自长汀地区出发,被迫实行战略转移,从而开始进行红军打败国民党的转折点。
结束的时间:1936年10月,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合,长征结束。
转移时经过:瑞金出发——挺进湘西——冲破四道封火线——改向贵州——渡过乌江——夺取遵义——四渡赤水河(意义:打乱敌人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包围圈)——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翻雪山——过草地——到达陕北吴起镇——甘肃会宁(长征胜利的标志:红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会师)。

红军长征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分别是

6. 1936年10月,红四、红二方面军先后在哪里和红一方面军会师,从而结束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长征?

1936年10月,红四、红二方面军先后在甘肃会宁和甘肃静宁以北的将台堡地区和红一方面军会师,从而结束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长征,具体事件如下:
红一方面军主力由宁夏的豫旺堡地区南下,接应红二、红四方面军北上。9月21日,张国焘违背中共中央关于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会师,尔后向宁夏发展的决定,命令红四方面军撤离通渭等地西进,拟从兰州以西之永靖、循化间渡过黄河,单独向甘北发展;
9月27日,中共中央电令张国焘率红四方面军北上,迅速实现3个方面军会师;
9月30日,红四方面军折返北进,10月9日在会宁同红一方面军会师。10月4日,红二方面军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从两当、徽县、成县、康县地区开始北移,22日在静宁以北的将台堡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至此,长征胜利结束。


扩展资料:
长征的伟大历史意义:
中国工农红军的伟大长征,转战14个省,冲破国民党军数十万兵力的围追堵截,翻越终年积雪的崇山峻岭,通过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克服无数艰难险阻,终于完成了战略转移的艰巨任务。红军长征的胜利,为开展抗日战争的新局面创造了重要条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征

7. 是不是红一,红二,红四军都有长征?各自的始,终点是哪里?各自经过了多少公里?

第一支是中央红军(后改称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0月10日由江西的瑞金等地出发,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西的吴起镇(今吴旗县),行程达二万五千里;   第二支是红二十五军(后编入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1月16日由河南罗山何家冲出发,1935年9月15日到达陕西延川永坪镇,同陕甘红军会师,合编为红十五军团,行程近万里;   第三支是红四方面军,于1935年5月初放弃川陕苏区,由彰明、中坝、青川、平武等地出发,向岷江地区西进,1936年10月9日到达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行程一万余里;   第四支是红二、红六军团(后同红一方面军第三十二军合编为红二方面军),于1935年11月19日由湖南桑植刘家坪等地出发,1936年10月22日到达会宁以东的将台堡,同红一方面军会师,行程两万余里
  只是红一  没有其他的 红二是后来整编的红一到达陕北和陕北的红四方面军会师

是不是红一,红二,红四军都有长征?各自的始,终点是哪里?各自经过了多少公里?

8. 红四方面军的长征经过

分类:  文化/艺术 >> 历史话题 
   问题描述: 
  
 现在一讲长征,主要讲中央红军的长征经过。而红四方面军因为有张国焘的原因,长征经过介绍的很少。我想知道。
 
   解析: 
  
 红四方面军原在鄂豫皖苏区,是仅次于中央苏区的第二大根据地。红四方面军于1931年11月7日在湖北黄安(建国后改名红安)县七里坪成立,很快发展至3万人。 *** 反动集团在“围剿”中央苏区同时,也派重兵对鄂豫皖苏区进行“围剿”。红四方面军在未能粉碎 *** 军第四次“围剿”后,撤离转移,一路征战,过铁道,涉汉江,翻秦岭,越巴山,于1932年底由陕南进抵川北的通(江)、南(江)、巴(中)、达(县)地区,乘四川军阀开战,这里兵力空虚之机,创建了新的根据地,即川陕苏区。四川军阀结束混战后,向川陕苏区“围剿”。红四方面军在1933年上半年粉碎了敌军的三路围攻,继而开展扩大根据地斗争,至该年10月,根据地扩大为4.2万平方公里。红军部队由入川时的1.4万人扩大到8万余人,建制由4个师发展到5个军15个师。最高领导机关为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张国焘,副主席陈昌浩、徐向前。红四方面军总指挥为徐向前,总政委是陈昌浩。川陕苏区的开辟,将中国 *** 领导的革命战争由东南引向西北,初步打开了一个新的局面。
 
  川陕根据地的迅速发展,引起南京 *** 的震惊。从1933年10月至1934年9月中旬,川军集结起来对根据地发动六路围攻。红四方面军面对敌军的疯狂进攻,提出发扬“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精神,经过10个多月艰苦作战,毙伤俘敌军8万余人,缴获大量武器。但是, *** *** 不甘心失败,又组织“川陕会剿”。这时,中央与红四方面军取得联络,通报了遵义会议情况,要求派一个师南进,接应中央红军北上。根据这一情况,红四方面军决定集中主力西渡嘉陵江,实际上开始了漫漫的长征路。
 
  红四方面军的长征比较曲折,分为几个发展阶段。离开川陕苏区到与中央红军小金会师,可视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对四方面军长征影响较大的,有这样几场战斗:
 
  
 
  ———首先是嘉陵江战斗。嘉陵江是四川省主要河流之一,发源于陕西凤县的嘉陵谷,由北至南,在汇合白龙江水流后,穿越川北,沿江两岸山峦耸立,河水奔流湍急。敌军凭借自然天险,以53个团的兵力,在沿江西岸600里的广大地区进行布防。徐向前等察看地形后,发现敌军江防布线过长,其间有很多薄弱环节。在苍溪县城附近,江水流速低缓,利于船渡。江东岸的前山陡峭,居高临下,利于红军发挥火力,掩护部队渡江;后山坡缓,草深林茂,便于大部队隐蔽。据此,徐向前提出,以苍溪城东南约6里的塔子山为主渡点,实施重点和多路突击相结合的战法渡江。这是红四方面军第一次大规模强渡江河作战。1935年3月28日夜,先锋突击队3个营分乘70来只小船,快速直驶对岸。当船离对岸不远,敌人发觉阻击时,渡江部队船头的机枪和岸上的炮兵一齐开火,没等敌人火力展开,突击队胜利登岸。次日清晨,战斗结束。红四方面军分3路,强渡嘉陵江均告成功。
 
  ———其次是剑门关战斗。剑门关横亘在剑门山上,扼川陕大道。剑门山整座山势北高南低,七十二峰峰峦绵延,似七十二头雄狮面北而卧;高耸入云的峭壁,犹如刀削斧砍一般。其中大小剑山绝壁对峙,状似一道门,翠峰如剑直刺云霄,故称剑门。隘口悬在几丈深的绝壁中,山间只有一条小路,这便是剑门蜀道,蜿蜒穿门缝而过。关口有座3层门楼,楼上设置望哨,底楼有两扇大铁门。登上门楼远眺,雄险的剑门风光使心胸顿感舒展。置身“天下第一险关”,巍峨的七十二峰犹如天然长城,成为古蜀国的屏障。正因为它如此险要,又处战略要冲,故也为历代兵家战场。川军长期设防于此,地堡成群,战壕密布。敌人声称:红军过得了江,不一定过得了关。敌人根本没有想到,过了江的红四方面军,以疾风扫落叶之势,席卷沿江敌军,从东、西、南3面包围了剑门关。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王树声,直接指挥这场战斗。从上午激战至黄昏,全歼守敌3个团,攻占了剑门关要隘。红四方面军各部乘胜追击,敌军江防基本摧毁,广元以南400里的嘉陵江西岸完全归红军控制。
 
  在红四方面军战史上,上述的嘉陵江战斗和剑门关战斗,是嘉陵江战役的第一阶段。这两场战斗,前后一个星期。其第二阶段是四方面军乘敌慌乱之际,向纵深进击,横扫涪江、嘉陵江流域之敌。这里是川西北的富庶之地,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商业发达,是成都的北面门户。四川地方军阀派重兵据守各个县城。这一阶段从4月9日打到21日,红四方面军各部连续取得作战胜利,控制纵横三四百里的广大地区。强渡嘉陵江战役历时24天,红四方面军占领9座县城,歼敌12个多团1万余人。那时,中央红军正在四渡赤水、转战黔滇,被 *** 军前堵后追,是非常艰难时期。红四方面军的胜利,对敌人是个重要牵制,对中央红军北上起了有力的配合作用。
 
  ———再就是土门战斗。嘉陵江战役后,红四方面军主力集中在涪江地区休整。4月29日,中革军委发出中央红军速渡金沙江、转入川西建立苏区的指示电。红四方面军接到该电,即向川西松潘一带前进,策应中央红军北上。5月上旬,四方面军各部先后向西进发。川西的松潘、理县、茂县、汶川地区属高山寒冷地带,荒山连绵,河谷纵横。汉、藏、羌、回等民族杂居在此,物产不丰。川军尽管认为红军不一定向此寒荒地区进军,但仍作为防守重点,以备红军过此直下成都平原。红四方面军西进松理茂地区,首先必须通过被视为天然屏障的土门。这里绵亘着80里长的高山,不少地方是悬崖。川军部署8个团、约1.2万人,以为这么些兵力,再加上易守难攻的天然地势,完全可以负隅固守。但是,四方面军在向土门进军的途中,仅仅10天就攻克了川军凭险据守的几处要隘,15日拂晓向土门发起总攻。经过一天激战,歼灭守军7个团,占领土门和茂县县城;随即占领理县、松潘等地。红四方面军总部设在茂县。
 
  此时,中央红军已过会理、冕宁,正在北进。红军两大主力会合在望。迎接中央红军,成为红四方面军的首要任务。红四方面军领导层非常重视此事,研究决定做两方面准备:一是确定由第30军政治委员 *** 等率先遣队西进懋功(今小金县)地区,扫清这一带的敌人,使中央红军到此有一个安全通道。二是各部队迅速动员,做好两军会师的思想准备和物资准备;做好民族工作,在发动群众的基础上,积极筹集慰问中央红军的物资。
 
  6月初,迎接中央红军的先头部队,在 *** 率领下从汶川出发,以急行军速度向小金挺进。沿途,同企图阻截红军会合的敌军进行20多次大小战斗,6月8日攻克小金县城,歼敌700余人。先头部队一部奔赴县城东的达维镇,迎接下雪山的中央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