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白鲟

2024-05-17 16:55

1. 长江白鲟

2020年1月2日夜间传来噩耗,“中国最大淡水鱼”长江白鲟被科学家证实已灭绝,这个可怜的种群,没能看一眼2020年的新世界,便彻底的回归自然了。至此,中国长江又一特有物种被宣布灭绝。
  
 初闻这条消息时心里很不是滋味,最先是为长江白鲟的灭绝感到悲伤,可后来竟然发现这样的悲伤竟有些麻木了。是的,我这一生至今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关于物种灭绝的新闻看得不要太多。相比于50年前,如今的长江流域已经消失了1239种水生动植物,而罪魁祸首在最后往往都有人类的影子。
  
 
  
                                          
 据国际学术期刊《整体环境科学》发布的中国水产领域权威专家的论文称,早在2005年-2010年时,曾有“中国淡水鱼之王”之称的长江白鲟可能就已灭绝。这是继白鱀豚(极危,CR,可能已灭绝)和长江鲥鱼后,又一个被研究人员宣布功能性灭绝的珍稀生物。
  
 虽然这一结论依旧存疑,如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中国代表处工作人员就表示,“后续还需要讨论”,但长江白鲟存活的可能性,目前来看已是微乎其微。
  
 我们当然对它们的存在还抱有一线希望,只不过,从目前的调查结果来看,希望确实渺茫。长江白鲟或许真的从这个星球上消失了。
  
 
  
                                          
 长江白鲟是世界上最大的十种淡水鱼之一,其体型硕大,成年之后可长至八米。很多年来,渔民和科学家都在苦苦搜寻长江白鲟,但其一直未曾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人类最后一次接触长江白鲟是在2003年的大年初一,长江水产研究所的科学家救助一条长江白鲟,并将其放生跟踪。但是之后船发生事故触礁,被放生的长江白鲟电波信号也消失。
  
 人类该怎样面对这个世界?永无止境的向大自然索取资源而不知满足?只顾眼前利益不知长远发展才是王道……
  
 如今长江开始了为期十年的禁捕期,这是长江史上最大规模的修身养息。或许很多人会因此受到影响,但也正是这些人之前的肆意妄为才造成了长江如今的局面。古人常说因果轮回,便也是如此,竭泽而渔则无鱼。
  
 
  
                                          
 在此,我们想借“长江白鲟”之口,说些心里话。
  
 我们已经在这颗星球上存在了一亿五千万年,我们曾与陆地霸主恐龙水路并肩,躲过了第四纪冰期,见证了人类的诞生和崛起。
  
 只是,当你们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们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
  
 没想到直到2020年1月3日,你们才彻底接受我们已经不在的消息。这份惋惜,何尝不是我们的留恋。
  
 今天,听说我们在你们的朋友圈里刷了屏,还上了热搜。值此新年之际,让你们看到这么一条坏消息,实在抱歉。
  
 有网友说,“从未遇见,听闻已是永别。”是的,很遗憾,我们上一次见面,还要追溯到2003年。
  
 当时我们的一位小姐妹在四川宜宾南溪县被捕,后来得到人类专家救助,在2003年的大年初一重新放生。感谢致力于保护我们的专家学者的努力,只是生存太艰难了,环境太恶劣了,我们太累了。
  
 你们当中的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我们曾经非常熟悉,并息息相关。
  
 四川的渔民,形容我们是“千斤腊子万斤象”里的“象”。我们身材修长个头大,你们喜欢叫我们“水中老虎”“淡水鱼之王”。
  
 
  
                                          
 大约三千年前,我们还是比较常见的鱼类,是你们餐桌上肥美的河鲜,是祭祀用品。
  
 诗经里的《周颂·潜》便记载道,“猗与漆沮,潜有多鱼。有鳣有鲔,鲦鲿鰋鲤。以享以祀,以介景福。”其中这“鲔”,便指的是我们;鳣,指的是我们的族兄中华鲟,也就是渔民俗称的“腊子”。
  
 你们可能想不到的是,那个时候,“漆沮”也就是现在的渭河以北的两条河流,竟然也有我族的身影。
  
 不过,你们人类真的是太强大了,从最初的采集者,到后来的农耕者,再到后来的工业文明,你们的每一次飞跃,都让我们赞叹不已,但也让我们万分恐惧。
  
 你们当中的一位有趣的历史学家,写过一本《人类简史》。其中提到,人类的发迹史,就是一部其他动物的灭绝史。
  
 在30万年前,人类当中的直立人、智人和尼安德特人,就已经超越其他物种,获得非凡智慧。但到了7万年前,智人一族,竟也灭绝了其他人类物种。
  
 而如今,就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长江生物完整性指数已经到了最差的“无鱼”等级。我们不想再看到我们的近族,如中华鲟、达氏鲟步我们的后尘。
  
 前不久,那则“长江生物完整性指数到了最差的‘无鱼’等级”“‘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种苗发生量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下降90%以上”的消息传来,还让我们无法安息。
  
 
  
                                          
 我们真的留恋这颗星球,正如你们留恋自己的家乡一样。
  
 大约三十年前,在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下江段,我们还曾不时相见。我们有时是在渔网里拼命挣扎,有时是在水泥堤坝上使劲拍打,我们试图用生命提醒你们我们的存在以及生存的途径。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我们曾看着你们的大诗人从头顶飘过,吟下诗篇。逝者如长江,没想到,这里成了我们最后的坟场。
  
 幸而,我们已经听到,农业农村部近日发布通告,长江将实施十年禁渔计划。这对我们那些幸存的同族,算是慰藉了。
  
 
  
                                          
 我们走后,世界上便只剩下了一种匙吻鲟科鱼类,它们在大洋的彼岸,在北美洲的密西西比河流域,听说在伊利湖里也几乎找不到了,希望你们善待它们。
  
 以后,我们就只能在博物馆里相见了。希望我们的遗体能够时时提醒你们:
  
 人类不可能孤独地生活在这个星球上,你们需要陪伴,需要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这颗星球,有你有我有它,才是一个家。

长江白鲟

2. 长江白鲟的介绍

 长江白鲟的介绍
                      长江白鲟的介绍,长江白鲟鱼是我国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这类动物曾多次出现在长江流域一带。我国有很多保护动物,这些动物的数量稀少。下文分享的是关于长江白鲟的介绍。
    长江白鲟的介绍1    白鲟(psephurus gladius)属鲟形目,匙吻鲟科,白鲟属。
    俗称:象鱼、象鼻鱼、箭鱼、柱鲟鳇、琵琶鱼,古时称鲔。
    濒危等级:濒危。中国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iucn(1996)crcites(1997) 附录Ⅱ。
    鲟形目匙吻鲟科白鲟属的一种。因体色较浅而得名。又名象鼻鱼、琴鱼、朝剑鱼,古名鲔。体长梭形。吻长剑状,前端狭而平扁,基部肥厚。体无骨板状大硬鳞;仅在尾鳍上缘有一列棘状鳞,背部浅紫灰色、腹部及各鳍略呈白粉色 。
    分布于长江干流,黄海、东海沿岸亦有发现,古时达汾渭盆地。为半溯河洄游性鱼类。栖息于长江干流,偶进入沿江大型湖泊。怀卵量可达20万,产卵场在长江上游的宜宾一带。最重可达500千克以上。但一般在 100 千克以上。以鱼类为食。
    白鲟是中国特有的大型经济鱼类,被列为珍贵保护动物。与分布于北美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匙吻鲟为本科仅存的 2种 。该科鱼类在鱼类起源、演化与地理分布上,有重要学术价值。
    体长,呈梭形,前部稍平扁,中段粗壮,后部略侧扁。头极长,头长超过体长的一半,其上布有梅花状的陷器。吻呈剑状,特别延长,前端狭而平扁,基部阔且肥厚。
    
    吻的头部腹面,能自由伸缩。古书上有“鲔口在颌下,长鼻软骨者也”的记载,将白鲟的生态特征作了精练的概括。上下颌有尖细的.小齿;吻须一对,短小,位于腹面。眼细小。整个头部皮膜表面密布着许多细梅花斑状的感觉神经细胞组织。
    鳃孔大,体光滑无鳞。在尾鳍上叶具有8个稜形鳞板,向后延至尾鳍上叶。背鳍起点在腹鳍之后,均由不分支的鳍条组成。尾鳍歪形,上叶发达,前缘具一列棘状鳞。肠管短,肠内有7—8个螺旋瓣。头、体背部和尾鳍呈青灰色,腹部白色。
    白鲟为半溯河洄游性鱼类。栖息于长江干流的中下层,偶亦进入沿江大型湖泊中,大的个体多栖息于干流的深水河槽,善于游泳,常游弋于长江各江段广阔的水层中;
    幼鱼则常到支流、港道、甚至长江口的半咸水区觅食。白鲟是否象中华鲟那样需要出海肥育生长,目前尚不清楚;但从现有的资料分析,还不能肯定它是一种进行江海洄游的鱼类。
    白鲟为大型凶猛性鱼类,成鱼和幼鱼均以鱼类为主食,亦食少量的虾、蟹等动物。白鲟同时还是一种大型的鱼类。初次性-成熟年龄为7—8龄,个体长度一般在2米左右,重量在25公斤以上。
    据著名动物学家秉志教授五十多年前的记载,在南京曾捕获一尾7米长重数千斤的个体,迄今为止它仍是世界淡水鱼类身体长度的最高记录。四川渔民也有“千斤腊子(中华鲟)万斤象(白鲟)”的说法。
    白鲟的生殖季节约在3—4月,产卵场所在四川省泸州以上,水流较急流速约0。49米/秒、水深10米以内、底质多为岩石或鹅卵石的河段,比较集中的产卵场在江安县附近的长江河段和宜宾柏树溪附近的金沙江河段。成熟卵呈灰黑色,卵大,卵随水漂流发育,幼鱼至长江口肥育生长。
    白鲟分布于长江干流的上下游,也可在河口咸淡水水域成活。过去在浙江的钱塘江曾有发现,可能是绕过长江口而进入的。年产量约为二万五千公斤左右。近十年来,由于过度捕捞和其它原因,资源日趋下降,现已临濒危。
    长江白鲟的介绍2     长江白鲟灭绝原因是什么 
    长江白鲟将是继白鱀豚和长江鲥鱼之后,第三种被宣布功能性灭绝的长江流域特有物种,它们被灭绝的原因差不多,都是长江流域的滥捕滥捞,人类的贪欲导致了这些生物灭绝。
     长江白鲟是保护动物吗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长江白鲟(Psephurus gladius),又称象鱼,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属于匙吻鲟科鱼类,最早出现在白垩纪,现今存货的仅有两属两种,分别分布在中国长江及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
    长江白鲟是中国特有物种,白鲟体型硕大,成鱼可长达七八米,游速迅疾,被称为“水中老虎”、“中国淡水鱼之王”,它也是世界十种最大的淡水鱼之一。是长江中仅次於中华鲟的大型古老鱼类。
    所谓功能性灭绝,值得是该物种因其生存环境被破坏,数量非常稀少,以致其在自然状态下基本丧失了维持繁殖的能力,甚至丧失了维持生存的能力。
    
     长江白鲟宣告灭绝 
    2020年长江十年禁渔政策已经启动,然而“中国淡水鱼之王”长江白鲟没能进入2020年。中国长江又一特有物种被宣布灭绝。国际学术期刊《整体环境科学》近日发布的研究显示,预计2005—2010年,“中国淡水鱼之王”长江白鲟已灭绝。
    科研人员2003年以来没有再发现过白鲟。白鱀豚、长江鲥鱼此前已被宣布功能性灭绝,中国特有的中华鲟、长江鲟目前仍被评为“极危”等级。
     中国一级保护动物名单 
    中国一级保护动物名单收录包括了大熊猫、金丝猴、长臂猿、雪豹、东北虎、梅花鹿、亚洲象等在内的97种动物。
    长江白鲟的介绍3     长江鲟与中华鲟是一种鱼吗 
    长江鲟与中华鲟不是一种鱼。
    长江鲟又名达氏鲟,有水中大熊猫之称,为淡水定居性鱼类,是我国长江独有的珍稀野生动物,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已有1。5亿年的历史,体重最重可达40公斤,体长最长可达1。5米。
    由于长江鲟目前已非常稀少,被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列为“十大濒临灭绝物种水生动物”之一。长江鲟是长江独有鱼种,与中华鲟一样,成长于我国的长江干支流及沿江大型湖泊和近海,每年9~10月洄游到上江上游产卵。
    中华鲟,属鲟形目、鲟科、鲟属的一种。中华鲟为白垩纪残留至今最为古老的现生鱼类之一,在全世界20余种鲟科鱼类中分布纬度最低,体型最大,生长最快,为我国特有种,因具有许多原始性状成了介于软骨鱼类和硬骨鱼类之间的中间类型,在学术研究上具有重要价值。
    
    中华鲟是一种大型的溯河洄游性鱼类,是古老的珍稀鱼类,世界现存鱼类中最原始的种类之一。公元前1千多年的周代,中华鲟被称为王鲔鱼,中华鲟古称也叫大腊子。
    中华鲟是中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是活化石,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现今仅在我国长江流域尚有分布,其他江河中均已绝迹,具有很高的科研、药用和观赏价值。
    夏秋两季,生活在长江口外浅海域的中华鲟回游到长江,历经3000多公里的溯流博击,才回到金沙江一带产卵繁殖。产后待幼鱼长大到15 cm左右,又携带他们旅居外海。
    它们就这样世世代代在江河上游出生,在大海里生长,养成了身居海外不忘故乡的习惯。正是由于这种执着的回归、寻根的习性,所以人们称它为“中华鲟”。

3. 长江还有白鲟吗

 长江还有白鲟吗
                      长江还有白鲟吗,长江白鲟是长江流域的一个物种,又称中华匙吻鲟,与生活在密西西比河的匙吻鲟同属于匙吻鲟科,也称为中国剑鱼。白鲟是我国最大的淡水鱼类,在古代白鲟就已经有了记载。那么长江还有白鲟吗?
    长江还有白鲟吗1     长江白鲟宣告灭绝 
    长江白鲟没能进入2020年。中国长江又一特有物种被宣布灭绝。国际学术期刊《整体环境科学》日前在线发布的一篇研究论文透露了这一消息。
    研究人员在该论文中称,预计2005-2010年时,长江白鲟已经灭绝。该论文的预校样于2019年12月23日在线发布。白鲟体长为2-3米,体重200-300千克,最大的体长可达7.5米。又称作中华匙吻鲟,和生活在密西西比河的匙吻鲟同属匙吻鲟科的物种。
     白鲟是几级保护动物? 
    白鲟这一劫后余生的孑遗动物,在科学研究上显得极为珍贵,加之现存的种群数量极少。为此,中国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于1983年和1987年两次发布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将其列为一类重点保护的珍贵稀有动物。属于中国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
    虽然科学研究部门正着手进行人工繁殖研究,但在没能大量人工养殖之前,还须严格禁止捕杀亲、幼鱼,大力提倡幼鲟还江,以保护和拯救此珍稀濒危物种。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0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极危(CR)。
    列入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白鲟是哺乳动物吗? 
    白鲟另名为中国剑鱼,是中国最大的淡水鱼类。因为其吻部长状如象鼻,又俗称为象鱼。体长梭形,上下颌均具尖细的齿,吻长剑状,其长为眼后头长的1.5-1.8倍,吻部由前到后逐渐变宽,前端钝尖,狭而平扁,基部肥厚。体无骨板状大硬鳞;仅在尾鳍上缘有一列棘状鳞,背部浅紫灰色、腹部及各鳍略呈白粉色。
    中国古代白鲟被称之为鲔。春季溯江产卵。主产于中国长江自宜宾至长江口的干支流中,钱塘江和黄河下游也有发现。是中国特产稀有珍贵动物,属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有“水中大熊猫”之称。
     鲟鱼鱼籽酱 
    鲟鱼鱼籽酱是用出鲟鱼的鱼卵制作来的,是最正宗的鱼籽酱。市面上很多鱼籽酱是大马哈鱼,黑鲑鱼、红鲑鱼的鱼卵,与鲟鱼鱼籽酱相比其珍贵程度和营养、医疗价值就差很多了。
     长江十年禁渔政策 
    农业农村部近日发布关于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范围和时间的通告。通告明确,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区,自2020年1月1日零时起率先实行全面禁捕;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除保护区以外天然水域,最迟自2021年1月1日零时起实行暂定为期10年的常年禁捕,其间禁止天然渔业资源的生产性捕捞。
    这一空前严格的禁渔措施,为长江流域摆脱“无鱼”困境带来了希望。
    长江还有白鲟吗2     长江白鲟灭绝的原因 
     一是非法捕捞 
    人类为了经济利益,在以前的时候会大量捕捞长江白鲟,而此时国家也没有出台明确的禁止令。长江流域周边的居民出现大肆捕捞获利的现象,而这种现象是直接导致野生白鲟灭绝原因之一。
     二是栖息地丧失 
    在长江流域修建的水坝阻断了它们的迁移路线,不可持续的沙石开采破坏了它们的产卵场,以及栖息地丧失。
    长江白鲟复活的希望比较少。
    
    因为没有掌握人工繁殖、饲养技术。据我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科学家表示,野生长江白鲟一直没有人工养殖成功的案例,此前因缺乏技术、硬件条件,人工养殖的白鲟其存活时间最长只有29天。
    由于生态环境恶化,白鲟的分布区在逐渐缩小,数量也在逐年减少,且个体也越来越小,目前我国已具备相关的养殖条件,但却再没有捕获过活体长江白鲟。
    自2003年至今,科研人员没有再发现过白鲟,也没有其人工养殖个体存留。但人们还抱有一线期待。未来是否能再见到长江白鲟可能还是未知数,但有渔民认为,长江某些水域还幸存有白鲟。
    总得来说,2022长江白鲟灭绝了,于7月21日晚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宣布白鲟灭绝的。而灭绝原因和人类有很大的关系,不人工繁殖的原因是其不容易养活。
    长江还有白鲟吗3     中华鲟的.外形特征 
    中华鲟的体型非常庞大,即便是普通的个体也可以长到1.3米左右,最大的甚至可以达到5米左右,重量也堪比中小鲨鱼达600公斤,算是长江流域中最大的鱼,几乎称霸整个长江,也被称为鱼王。
    它的外形非常奇特,和小体鲟类似,像剑一样,吻部非常尖细上翘,身体呈现五边形的筒状,长有五道骨质鳞片,其他部分的皮肤极为光滑,并且它的吻部还长有四根长须,长有假鳃和喷水孔。
    
     中华鲟的生活习性 
    中华鲟不仅是淡水鱼中体型最大的鱼,它还是其中的老寿星,最长可以存活40年,它也属于洄游鱼类,所以会在长江滞留12个月之后再回到产卵地,不过它并不是一直不停的逆流而上,而是走走停停,有时候甚至能在洼地中静静的待上好几天,这可能也是它为什么会在长江下游中待一年的原因之一,等到第二年的时候,它就会来到上游产卵。
    中华鲟平时主要以底栖鱼类为食,因为它本身就是生活在水底的,虽然体型很大,但也基本上都是捕捉虾蟹、鱼类,甚至是水生昆虫等,尤其是在幼年时期会以蚊子幼虫、蜻蜓幼虫等昆虫为主食,甚至有时还会吃植物的碎屑,它们在洄游的时候也会在海水中捕捉头足类。
     中华鲟的种群现状 
    中华鲟的成熟时间长,并且繁殖率低,加上长江船只的侵扰,也使得它的数量在逐年的下降,在08年的时候就已经不足200尾,而等到2013年时甚至发现它们已经开始停止自然产卵了,而后来政府也是采取了很多的措施。
    不仅是为其设置了330公顷的繁殖地,而且还获得了人工繁育中华鲟的技术成就,这也使得它们免受灭顶之灾,毕竟它们是最古老的鱼类祖先,已经存在1.4亿年,所以已经被列为保护动物。

长江还有白鲟吗

4. 白鲟和长江白鲟

 白鲟和长江白鲟
                      白鲟和长江白鲟,,动物在我们的生活中其实大家都有了解到不少,我们中国的动物种类也是有很多的,但也有很多动物因为各种因素慢慢的走向了灭绝,以下白鲟和长江白鲟。
    白鲟和长江白鲟1     长江白鲟、白鲟、长江鲟都是同一种物种吗? 
    如题  两个物种  ,  白鲟 = 长江白鲟 、 达氏鲟 = 长江鲟
    鲟科  Polyodontidae   鲟属   Acipenser   软骨硬鳞鱼类
    下图为   达氏鲟   Acipenser dabryanus (国家一级)
    
    体呈长校形,吻较短,呈钝圆形,腹面扁平,体被五行骨板,口位于头腹面,横裂,上下唇褶较发达,口前方有横裂触须2对,眼小,无上下眼睑和瞬膜,有鼻孔一对位于吻部,头侧眼前方,具不发达的喷水孔,尾鳍为歪型尾,上叶较发达,且布满针状菱形硬鳞,尾较短。达氏鲟体色在侧骨板以上为灰黑色或灰褐色,侧骨板至腹骨板间为乳白色,腹部多为黄白色。
     另一种 
    长吻鲟科   Polyodontidae   白鲟属   Psephurus   软骨硬鳞鱼类
    下图为   白鲟   Psephurus gladius
    
    体呈梭形,前部稍平扁,中段粗壮,后部略侧扁。头极长,头长超过体长的一半,其上布有梅花状的陷器。吻呈剑状,特别延长,前端狭而平扁,基部阔且肥厚。吻的头部腹面,能自由伸缩。
    上下颌有尖细的小齿;吻须一对,短小,位于腹面。眼细小。整个头部皮膜表面密布着许多细梅花斑状的感觉神经细胞组织。鳃孔大,体光滑无鳞。在尾鳍上叶具有8个棱形鳞板,向后延至尾鳍上叶。背鳍起点在腹鳍之后,由 不分支的鳍条组成。尾鳍歪形,上叶发达,前缘具一列棘状鳞。
    白鲟和长江白鲟2     白鲟宣告灭绝,长江白鲟你见没见到过? 
    “从未相遇,听闻已是永别。”
    
    长江白鲟,从名字中便可知道,它主要在长江流域中生存。白鲟的体型非常庞大,据说可以长到上万斤,块头很大,是食物链顶端的生物之一,也被人们称为“水中老虎”“中国淡水鱼之王”。
    重要的是它已经生存了将近1.5亿年,“虽然长得有点怪异,但却又有点可爱。”那长长的嘴巴,就像一把长长的`利剑,近距离看又有点类似常见的剑鱼,身体饱满圆润,仅在尾鳍上缘有一列棘状鳞,通体是高级的灰紫色调。
    
    在1.5亿年漫长的岁月洪荒里,它曾与恐龙为邻,但是最终恐龙灭绝了,而它却从白垩纪一直到活到了公元21世纪,然而它终究还是逃不出我们人类的“魔掌,在我们强大的“自然改造活动”下最终走向了灭绝。“灭绝”这个字眼,可以说是比“死亡”还要恐怖的2个字。
    更可怕的是从2003年起我们就一直没有发现过长江白鲟的身影,悲观的看法是有可能从那时起就已经不复存在了,而为什么知道十几年后的现在才宣布,其中的意义想必大家也不言而喻了吧。作为生态系统里最顶端的一个物种,随着它鲟的灭绝,长江生态系统甚至都可能会发生更未严重的问题。
    曾经在四川省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千斤腊子万斤象”“腊子”指的是中华鲟,而“象”则指的就是白鲟。而如今,“扬子则再无万斤象”。我们都还未见过白鲟,听闻便已是永别,这是多们的悲伤啊 !
    作为人类的我们,有幸能和众多的生物一同生活在这个地球上,这难道不算是一种幸幸福吗?没有它们,这个世界会多姿多彩吗?难道真要将会他们赶尽杀绝,我们才开心吗?我们真的该需要反省了,如果真到了那一天,当地球上只剩下我们,我觉得我们也会孤独了去。
    白鲟和长江白鲟3     长江白鲟是什么鱼 
    白鲟是距今一亿五千万年前中生代白垩纪残存下来的极少数远古鱼类之一,分布极为狭窄,全世界只有我国才有,也被称作“长江白鲟”。主要集中分布在长江流域一带,被誉为“长江中的活化石”,极具学术研究价值,属我国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白鲟又称“象鱼”,是淡水鱼家族中的第一号“巨人”,身长可达7米,体重可达700多公斤,其寿命一般在30年左右。
    
    白鲟有个明显的特征:头部特长,占体长的1/3,小个体约占体长的1/2,布有梅花状的感觉器——陷器。吻延长,呈剑状,其腹面具短须一对。眼甚小。
    口大,下位,弧形,上下颌均具细齿。鳃孔大,鳃膜後缘尖。体表光滑无鳞。栖息於江河中下层,有时进入大型湖泊。白鲟是长江中仅次于中华鲟的大型古老鱼类,长可达二三米以上,由于生态环境恶化,白鲟分布区逐渐缩小,数量逐年减少,个体越来越小。白鲟是典型的肉食性鱼类,食物包括鱼类、虾蟹等。
    四川渔民有“千斤腊子,万斤象”的说法。“象”指的是长江白鲟,据说它可以长到上万斤。白鲟体型硕大,游速迅疾,被称为“水中老虎”“中国淡水鱼之王”,它也是世界十种最大的淡水鱼之一。
     最后一次发现长江白鲟是在17年前 
    
     科研人员抢救濒危物种白鲟。 
    白鲟最后出现在人们的视野是2003年大年初一。当年1月23日,中国水产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的专家在四川宜宾南溪江段救助了一尾白鲟。之后,专家们给白鲟装上超声波跟【踪】器放流长江,但是宜宾江段水流速太大,加上滩险,跟踪船触礁后信号丢失。等到跟踪船修复之后,信号再也没能找回来。
     是什么导致了白鲟的灭绝? 
    白鲟的灭绝人为原因必定必不可少。作为曾经的水产资源,在很长一段时间了,它一直被过度捕捞食用。然而白鲟的性【成熟】时间将近7到8年,人工饲养一直不成功,因此也未能留下细胞、受精卵、组织等结构。
    长江各段水电站的建设将长江分割成为数段,上下游的白鲟不能够互通,将原本种群数量较小的它们分割得更小。
    白鲟本是大型食肉动物,活动范围减小意味着它可供选择的捕食区域减小,无法遇到充足的食物。而相互分割的小的区域对于白鲟之间的繁殖也造成了一定阻碍。
     长江流域还有那些濒临灭绝的物种? 
     长江鱼王:中华鲟 
    
    中华鲟是中国特有古老珍稀鱼类,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誉为“水中大熊猫”和“活化石”。据介绍,2013年、2015年、2017、2018年,研究机构都没有监测到长江野生中华鲟自然产卵,2019年仍在监测中,总体来说野生中华鲟生存状况不容乐观。
     水中的大熊猫:白鳍豚 
    白鳍豚是生活在长江中下游的小型鲸类,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数量就急剧下降,1983年被列为保护动物,1986年估计数量还达到了300头,到2002年为止普查到的白鳍豚数量不超过50头,说它是水中大熊猫,但它比大熊猫更濒危,是全球极度濒危的12大动物之一!2007年的《皇家协会生物信笺》中正式公布白鳍豚功能性灭绝。
    
    就在2018年4月18日,有社会组织宣称在长江芜湖段板子矶水域拍摄到疑似白鳍豚照片,再度引起关注。之后我国农业农村部立即组织淡水豚类研究专家进行了辨识,但因清晰度不够不能确认,又紧急组织有关专家人员并邀请志愿者代表一同前往发现水域进行应急考察,但是仍然一无所获。
    这让大家看到了希望,白鳍豚可能在野外仍然没有灭绝!
     最小的鳄鱼之一:扬子鳄 
    
    扬子鳄是现存鳄类中体型最小,行动最迟钝,性情最温和的鳄鱼,现存数量非常少,已经濒临灭绝,不过因为扬子鳄的生活特性,安徽宣城建立了唯一的扬子鳄保护区——宣城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在1980年产下了中国第一批幼鳄。扬子鳄在保护区中繁殖后代,在人类精心保护下,种群数量逐渐扩大!
     微笑女神:长江江豚 
    
    江豚通常栖于淡水与海水交互海域,它也能在的淡水中生活,喜欢单独活动,分布在长江中下游一带,以洞庭湖、鄱阳湖以及长江干流为主,2013年被列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极危物种,2017年5月9日,长江江豚升级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长江实施十年禁渔计划 
    农业农村部近日发布关于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范围和时间的通告。通告明确,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区,自2020年1月1日零时起率先实行全面禁捕;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除保护区以外天然水域,最迟自2021年1月1日零时起实行暂定为期10年的常年禁捕,其间禁止天然渔业资源的生产性捕捞。这一空前严格的禁渔措施,为长江流域摆脱“无鱼”困境带来了希望。
    希望在人类的保护下,长江会越来越美,越来越清澈,这些濒临灭绝的精灵们有一天能重新畅游长江。

5. 长江白鲟还有可能出现吗

 长江白鲟还有可能出现吗
                      长江白鲟还有可能出现吗,动物在我们的生活中其实大家都有了解到不少,我们中国的动物种类也是有很多的,但也有很多动物因为各种因素慢慢的走向了灭绝,以下长江白鲟还有可能出现吗。
    长江白鲟还有可能出现吗1     正式宣布灭绝!长江白鲟最后一次出现在长江 
    有着“中国淡水鱼之王”之称的长江白鲟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正式宣布灭绝。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北京时间2022年7月21日更新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名录显示,长江特有物种白鲟(Psephurus gladius)已经灭绝,长江鲟(Acipenser dabryanus)野外灭绝。全球范围内,裸腹鲟多瑙河种群(Acipenser nudiventris Aral Sea subpopulation)灭绝。红色名录同时提升了其他7种鲟鱼的保护等级。
    IUCN全球鲟鱼再评估结果显示,全球现存的26种鲟鱼均面临灭绝威胁。其中约2/3的鲟鱼种群处于极度濒危状态。河流和淡水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和自然至关重要,但全球淡水生物多样性却在持续丧失,河流生态不断退化。
    IUCN鲟鱼专家组主席艾纳·路维(Arne Ludwig)表示,“结果令人震惊和悲伤的,但却在意料之中。评估表明鲟鱼仍然无法摘掉‘世界上最受威胁的类群’这一头衔。”
    
     白鲟2003年最后一次出现在长江 
    此次被提及的三种亚洲鲟鱼包括白鲟、长江鲟和西伯利亚鲟自然种群,前两种都是长江流域的代表性水生物种。白鲟2003年最后一次出现在长江宜宾南溪江段,而长江鲟(达氏鲟)则是因为未能发现除增殖放流种群外的幼鱼而被评估为野外灭绝。
    长江流域分布着多达4300多种水生生物,其中鱼类400多种,长江特有鱼类170多种;拥有白鱀豚、白鲟、中华鲟、长江鲟、长江江豚等国家重点保护水生生物12种。其中白鱀豚是世界上所有鲸类中数量最为稀少的一种。2007年,白鳍豚被宣布功能性灭绝。但2018年11月14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更新发布,暂未确认白鱀豚灭绝,保持原定评级“极危”。
    2019年12月23日,国际学术期刊《整体环境科学》上刊发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专家的研究论文(pre-proof):预计2005年-2010年时长江白鲟已经灭绝。2020年1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就此回应表示,目前IUCN官方还没有发布和更新关于长江鲟灭绝的消息,“后续还需要讨论”。
    上述论文的通讯作者,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首席科学家、研究员,武汉长江中华鲟保护中心发起人危起伟博士,同时也是IUCN鲟鱼专家组中国唯一成员,她将白鲟和已经灭绝的白鱀豚进行了对比:“诚然鲟鱼是世界上最受威胁的类群,但是白鲟灭绝仍然是不应该发生的事情。白鲟和白鱀豚生态习性不同,一个在长江上游繁殖,一个栖息地主要在长江中下游,这并不是偶然事件,其它长江水生生物万不可重蹈覆辙。”
    
    ▲长江鲟 危起伟供图
     全球拯救淡水生物多样性迫在眉睫 
    近年来,中国不断加大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力度。中国农业农村部陆续发布了《中华鲟拯救行动计划 (2015- 2030)》《长江江豚拯救行动计划 (2016-2025)》《长江鲟(达氏鲟)拯救行动计划 (2018—2035)》。计划中对于中华鲟的现状描述是“产卵频率降低、洄游种群数量持续减少、自然种群急剧衰退”,对于长江鲟则是“自然繁殖终止、野生种群基本绝迹、人工群体亟需保护”。
    危起伟表示,“长江鲟和中华鲟不应该只有灭绝一种未来。它们的人工繁殖已经突破,建立了一批人工群体,但自然种群的恢复任重道远。所幸‘长江大保护’已成中国共识,‘十年禁渔’、《长江保护法》等利好政策已陆续开始实施。”
    世界自然基金组织(WWF)北京代表处副总干事(项目)周非表示,“这次红色名录更新结果提醒我们需要通过抢救性保护来扭转淡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趋势,更需要规划和实施系统性保护措施解决长期威胁,我们需要更多机构和社会力量的参与与支持,帮助长江鲟早日‘降级’,更好地守护江海洄游的中华鲟,共创江海生态系统的美好未来。”
    长江白鲟还有可能出现吗2     中国“淡水鱼之王”长江白鲟灭绝 最后一次现身是2003年 
    俗话说,“千斤腊子,万斤象。”“腊子”指的是中华鲟,“象”指的是长江白鲟。白鲟体型硕大,可达七八米长。
    长江白鲟最后一次现身是2003年大年初一,危起伟和同事在四川宜宾南溪江段救助了一条白鲟,放生并跟踪。但随后船触礁,被放生白鲟的电波信号也消失了。
    “我们6年沿江寻找8次均无果,悲伤!”危起伟痛惜不已。
    没人能想到,失去这一条鱼,也失去了整个物种。2003年至今,科研人员没有再发现过白鲟,也没有其人工养殖个体存留。
    危起伟第一次看见长江白鲟是1984年,是葛洲坝下的一尾死亡白鲟。“白鲟个体大,非常难养活。”他说。1984年至1993年间,他和同事救护过4尾被困的白鲟,仅一尾成功救活,放回长江。他们养活过的最长存活期为29天,是2002年南京江段救助的一尾白鲟。
    
    2019年9月中旬,围绕长江白鲟等欧亚十几种鲟鱼物种的濒危评估,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专家组在上海连开3天会。国外专家认为,应宣布白鲟灭绝。
    此前,危起伟一直不同意。但这一次,危起伟接受了白鲟灭绝的评估结果。在多年监测无果的情况下,近年来,他和团队开始按IUCN评估模型研究白鲟现状,得出的结论是:白鲟可能已于2005年至2010年间灭绝,且可能早在1993年就已功能性灭绝,即自然种群无法进行繁殖活动。
    IUCN如何定义一个物种的灭绝?“通俗地讲,如果一个物种已没有自然繁殖,又过了这个物种寿命的时间期限,期间也没有发现任何个体,即可认定该物种灭绝。”危起伟说,白鲟的产卵场在长江上游金沙江一带,1991年以后却再未发现白鲟自然繁殖。1993年以前,每隔一两年都有白鲟被误捕的记录,但此后很长时间没有发现。
    白鲟为何无法实现人工繁殖?危起伟解释:一是当时交通条件不便,接到渔民误捕信息后赶到现场,白鲟多已奄奄一息;二是当时科研条件有限,养殖白鲟需要近20米直径的水池,而且对水体要求很高,需要足够的氧气供应。
    “等我们有能力去了解和帮助它时,它却再没有出现了。”危起伟遗憾地说。
    2020年1月,楚天都市报率先报道了白鲟面临灭绝一事(详见本报2020年1月4日报道),网友纷纷惋惜:从未谋面,听闻已是永别。
    长江白鲟还有可能出现吗3     活了15亿年的长江白鲟被宣告灭绝放长江里的鱼类 
    白鲟(学名:Psephurus gladius):体长为2-3米,体重200-300千克,最大的体长可达7.5米。又称作中华匙吻鲟,和生活在密西西比河的匙吻鲟同属匙吻鲟科的物种。另名为我国剑鱼,是我国最大的淡水鱼类。因为其吻部长状如象鼻,又俗称为象鱼。
    我国古代白鲟被称之为鲔。春季溯江产卵。主产于我国长江自宜宾至长江口的干支流中,钱塘江和黄河下流也有发现。是我国特产稀有宝贵动物,属国家一级野生维护动物,有“水中大熊猫”之称。
    俗话说,“千斤腊子,万斤象。”“腊子”指的是中华鲟,“象”指的是长江白鲟。
    白鲟体型硕大,成鱼可长达七八米,游速迅疾,被称为“水中山君”。白鲟和长江中华鲟相同,是距今已有一亿五千万年的中生代白垩纪残存下来的极少数古代鱼类之一。
    2003年是长江白鲟最终一次呈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其时长江水产研究所的科学家曾救助过一条长江白鲟并放生,之后就再也没有发现过白鲟的踪影了。十多年来,它一直未在渔民和科学家们的苦苦搜索中现身。
    图为 2003年专家救助长江白鲟。
    在专家的救助下,白鲟的伤势康复杰出,等康复到具有放生条件后,“鱼王”白鲟被放归长江。可是专家们的作业并未完毕,他们开端追寻白鲟的声呐信号,24小时没有连续。
    2003年1月30日清晨5点多,追寻船跟着白鲟的“脚印”,追寻到了四川宜宾南溪与江安县交界处邻近的“金鸡尾”江段,因为长江大雾,追寻船不幸触礁,螺旋桨损坏,无法持续飞行,耽误了六七个小时。惋惜的是,待追寻船修正后,再未发现白鲟声呐信号。
    
    最终一条被救助的长江白鲟,就此消失在苍茫长江之中……
    消失的“长江最终白鲟”不外乎三种“命运”:
    一是死了,灭绝了;
    二是躲起来了,人类十余年的追寻没有发现声呐信号;
    三是声呐掉落,白鲟脱离了人类的监控。
    “我期望是后边两种成果。”
    原宜宾市水利局水产渔政站站长 穆天荣
    尽管有人以为长江某些水域还幸存有白鲟,可是自2003年起,人们再也没有发现过白鲟,也没有人工饲养个别存留是不争的现实。2018年11月14日,《国际天然维护联盟濒危物种赤色名录》更新发布,长江白鲟和白鳍豚一同被定为“极危”物种,没想到长江白鲟却早白鳍豚一步被宣告灭绝。
    咱们从未遇见,听闻已是永诀
    对人类来说,长江白鲟的灭绝是一个严峻警讯。因为长江白鲟坐落长江水生生物的食物链顶端,它的灭肯定长江水生生态的影响极为严重,犹如一个天然区缺少了山君和狮子,下流的鬣狗就会泛滥成灾,不只损坏生物链,还会对人类形成要挟。
    人类活动是形成环境要素退化的重要原因,包含物种栖息地削减、打猎或野生动物交易、全球变暖、污染以及外来物种侵略等。可以说,关于长江的过度捕捉、河水污染、航运等都有很大的可能是长江白鲟灭绝的重要原因。即使人们没有捕捉长江白鲟,也会因为过度捕捉其他鱼类而导致长江白鲟的食物削减,使得它们生计困难,难以繁殖,直至渐渐消失。对此,人类自身就应该好好反思~
    在曩昔几十年快速、粗豪的经济开展形式下,长江生物完整性指数现已到了最差的“无鱼”等级。所以长江完成10年禁渔禁捕,火烧眉毛。唯有如此,才不会让长江白鲟消失后还会有中华鲟及其他重要鱼类灭绝,也能防止“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的后果。
    鱼要放生,人要反思。
    竭泽而渔则无鱼,尊重规则则无虞,
    鱼的兴与衰,实质是大天然为开展亮起的指示灯。
    给长江十年休整期,长江能还国际一片生机。

长江白鲟还有可能出现吗

6. 长江白鲟为什么会灭绝?

一是非法捕捞,人类为了经济利益,在以前的时候会大量捕捞长江白鲟,而此时国家也没有出台明确的禁止令。长江流域周边的居民出现大肆捕捞获利的现象,而这种现象是直接导致野生白鲟灭绝原因之一。二是栖息地丧失,在长江流域修建的水坝阻断了它们的迁移路线,不可持续的沙石开采破坏了它们的产卵场,以及栖息地丧失。长江白鲟复活的希望比较少。白鲟灭绝原因说起来也简单,就是不再适应如今的环境。白鲟已经生存了一亿多年的古老物种,本身是比较喜欢较为凉爽的环境,因人类活动等因素造成的环境变化而灭绝。

7. 长江白鲟的具体资料??

白鲟(Psephurus gladius)属鲟形目,匙吻鲟科,白鲟属。
  俗称:象鱼、箭鱼、柱鲟鳇、琵琶鱼,古时称鲔。
  拉文种名: Psephurus gladius(Martens) 
  英文名:Chinese paddlefish 。
  濒危等级:濒危。中国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IUCN(1996)CR CITES(1997) 附录Ⅱ。
  鲟形目匙吻鲟科白鲟属的一种。因体色较浅而得名。又名琴鱼、朝剑鱼,古名鲔。体长梭形。吻长剑状,前端狭而平扁,基部肥厚。体无骨板状大硬鳞;仅在尾鳍上缘有一列棘状鳞,背部浅紫灰色、腹部及各鳍略呈白粉色 。分布于长江干流,黄海、东海沿岸亦有发现,古时达汾渭盆地。为半溯河洄游性鱼类。栖息于长江干流,偶进入沿江大型湖泊。怀卵量可达20万,产卵场在长江上游的宜宾一带。最重可达500千克以上。但一般在 100 千克以上。以鱼类为食。
  白鲟是中国特有的大型经济鱼类,被列为珍贵保护动物。与分布于北美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匙吻鲟为本科仅存的 2种 。该科鱼类在鱼类起源、演化与地理分布上,有重要学术价值。
  体长,呈梭形,前部稍平扁,中段粗壮,后部略侧扁。头极长,头长超过体长的一半,其上布有梅花状的陷器。吻呈剑状,特别延长,前端狭而平扁,基部阔且肥厚。吻的头部腹面,能自由伸缩。古书上有“鲔口在颌下,长鼻软骨者也”的记载,将白鲟的生态特征作了精练的概括。上下颌有尖细的小齿;吻须一对,短小,位于腹面。眼细小。整个头部皮膜表面密布着许多细梅花斑状的感觉神经细胞组织。鳃孔大,体光滑无鳞。在尾鳍上叶具有8个稜形鳞板,向后延至尾鳍上叶。背鳍起点在腹鳍之后,均由不分支的鳍条组成。尾鳍歪形,上叶发达,前缘具一列棘状鳞。肠管短,肠内有7-8个螺旋瓣。头、体背部和尾鳍呈青灰色,腹部白色。
  白鲟为半溯河洄游性鱼类。栖息于长江干流的中下层,偶亦进入沿江大型湖泊中,大的个体多栖息于干流的深水河槽,善于游泳,常游弋于长江各江段广阔的水层中;幼鱼则常到支流、港道、甚至长江口的半咸水区觅食。白鲟是否象中华鲟那样需要出海肥育生长,目前尚不清楚;但从现有的资料分析,还不能肯定它是一种进行江海洄游的鱼类。白鲟为大型凶猛性鱼类,成鱼和幼鱼均以鱼类为主食,亦食少量的虾、蟹等动物。白鲟同时还是一种大型的鱼类。初次性成熟年龄为7-8龄,个体长度一般在2米左右,重量在25公斤以上。据著名动物学家秉志教授五十多年前的记载,在南京曾捕获一尾7米长重数千斤的个体,迄今为止它仍是世界淡水鱼类身体长度的最高记录。四川渔民也有“千斤腊子(中华鲟)万斤象(白鲟)”的说法。白鲟的生殖季节约在3-4月,产卵场所在四川省泸州以上,水流较急流速约0.49米/秒、水深10米以内、底质多为岩石或鹅卵石的河段,比较集中的产卵场在江安县附近的长江河段和宜宾柏树溪附近的金沙江河段。成熟卵呈灰黑色,卵大,卵随水漂流发育,幼鱼至长江口肥育生长。
  白鲟分布于长江干流的上下游,也可在河口咸淡水水域成活。过去在浙江的钱塘江曾有发现,可能是绕过长江口而进入的。年产量约为二万五千公斤左右。近十年来,由于过度捕捞和其它原因,资源日趋下降,现已临濒危。
  白鲟个体大,肉味鲜腴,且富含脂肪和高蛋白。肌肉中蛋白质含量为17.18%,脂肪为5.64%,肝脏中蛋白质含量为8.71%,脂肪为8.20%;卵巢中蛋白质含量为13.47%,脂肪为15.42%。肌肉和卵粒中均含有可测定的17种常见氨基酸,其各种氨基酸的含量均与中华鲟相同。由于营养丰富,历来被视为食用珍品,江苏、上海一带把鲥、枪(白鲟)、鮠和甲(中华鲟)列为淡水四大名鱼。此外白鲟的药用价值也与中华鲟相同。
  匙吻鲟科鱼类最早出现于白垩纪(距今一亿多年)。现今存活的匙吻鲟科鱼类仅有两属的两种,分别分布于亚洲的长江和北美洲的密西西比河。主要原因是在古地质上由于第四纪冰期产生的环境剧烈变化,使原来比较广泛分布的匙吻鲟科鱼类在很多地方消失了,只有两个种在上述两条尚具备基本生存条件的河流中遗存下来。白鲟这一刼后余生的孑遗动物,在科学研究上显得极为珍贵;加之现存的种群数量极少。为此,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于1983年和1987年两次发布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将其列为一类重点保护的珍贵稀有动物。虽然目前科学研究部门正着手进行人工繁殖研究,但在没能大量人工养殖之前,还须严格禁止捕杀亲、幼鱼,大力提倡幼鲟还江,以保护和拯救此珍稀濒危物种。
  白鲟也生长在里海和黑海,并在俄罗斯溯伏尔加河和乌拉尔河而上。已有记录的最大的白鲟长28英尺,重2860磅。还有1吨以上的大鱼也被捉住过,但显然不是用鱼竿钓上的。1991年,一队瑞典钓鱼者来到俄罗斯。他们用大漂挂1~3磅的活饵,配以50磅拉力的涤纶线钓到了重达250磅的白鲟。已有报道的最大的白鲟,一条是于19世纪在美国的哥伦比亚河里捕获的,重1800磅;另一条是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旨雷萨河上捕获的,也是1800磅。而得到公认的最高纪录是1285磅,12.5英尺长的白鲟,于1951年在俄勒冈州的戴拉斯河上用延线法钓到的。由于修建水坝和过量捕捞,如此庞大的鱼今天已不存在了。哥伦比亚河的钓鱼法规定,钓到小于40英寸以及大于72英寸的鲟鱼必须放生。现在,“钓到就放”的做法已经很普遍,根据俄勒冈鱼类和野生动物局的资料,白鲟已经超过大马哈鱼而成为哥伦比亚河上人们最常钓的鱼。各种鲟鱼在上钩后都会反复跳出水面,然后拼命挣扎着冲刺,或是顽强地沉入水底以免被抓获,用浮钓或定点钓者能钓到它们。

长江白鲟的具体资料??

8. 长江白鲟灭绝,长江白鲟主要生存在哪些地方?

长江白鲟主要的生存地区其实就是在长江干流的中下游,有的时候也会进入沿江的大型湖泊当中。有些长江白鲟体型是比较大的,这种长江白鲟往往会生活在干流的深水河槽当中,一般在长江的各个江段是能够看见它们的身影的,而且大多都是在广阔的水层当中。长江白鲟是一种比较善于游泳的动物,所以这种动物其实并不惧怕那种湍急的河流。如果体型比较小的话,那么通常会在长江的一些支流当中看到它们的身影,或者可以在一些港道以及长江口的半咸水区域看到觅食的长江白鲟。
在每年的3月份至4月份,其实是长江白鲟的繁殖季节,在这个阶段,长江白鲟一般会在长江的上游地区产卵,其实主要就是在重庆地区以上。这个区域的水流通常比较的急,水流的流速每秒能够达到0.49米,而且这个水域的水还特别的深,基本上都是在10米左右。之所以会选择这个区域产卵,主要是因为这个区域的长江底部大多都是岩石或者是鹅卵石,所以非常适合长江白鲟产卵繁殖的。
一般情况下,在四川江安县附近的长江河段,我们是能够经常看到长江白鲟集中产卵的,另外在四川宜宾县柏树镇西附近的金沙江河段,同样也是能够看到长江白鲟产卵的,在每年的3月份至4月份,这两个水域的长江白鲟是比较多的。
不过可惜的是现在这种动物已经确定灭绝了,以后即便是到以上这一些水域,恐怕也是无法看到长江白鲟的身影了。长江白鲟在地球上已经生活了将近2亿年了,是恐龙时期的一种动物,而这种动物的灭绝其实确实非常的可惜,同时也是给人类敲响了警钟。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