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出处

2024-05-04 17:56

1.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出处

这句诗出自唐唐代诗人韦应物的《简卢陟》。
原文:《简卢陟》
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
恓惶戎旅下,蹉跎淮海滨。

涧树含朝雨,山鸟哢馀春。
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
作者:韦应物(约737-792)早年当过唐玄宗的侍卫,"身为里中横,家藏亡命儿,朝提樗蒲局,暮窃东邻姬",他这番自述,不禁使人联想起在锦衣玉食绿酒红灯中长大的高干子弟,总是无法无天,连地方官也惹不起的。奇怪的是,他却在玩乐够了之后,忽而发愤读书,下决心脱胎换骨。后来他做过几任县令和刺史,曾经严惩不法军吏,又常感到无力拯救百姓而自愧,写下了"邑有流亡愧俸钱"这样的名句,终于在文学史上奠定了自己无可争辩的地位。他的诗卓然名家,"高雅闲谈,自成一家之体",世以"王孟韦柳"并称,都继承陶渊明而各有特色。 他的词不多, 仅《三台》和《调笑》共四首。"胡马"一阕,极写边塞的荒凉,全无一字写人,却深切地体现了征人远戍的孤独和烦忧,选唐五代词没有不选这一首的。
译文:
人生就像高雅的乐曲,却难遇懂得欣赏的人。
在悲伤不安的羁旅中,失意流落在淮海之滨。
涧树沾满清晨的雨露,山鸟悲啼着春色将暮。
我只有这一瓢酒,愿能慰解这一路艰辛劳顿。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出处

2.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愿与君共饮,求下一句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愿与君同饮,天凉共暖心。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简卢陟》,原诗为:  
简卢陟  
唐·韦应物  
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恓惶戎旅下,蹉跎淮海滨。  
涧树含朝雨,山鸟哢馀春。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  
翻译:  
人生就像高雅的乐曲,却难遇懂得欣赏的人。在悲伤不安的羁旅中,失意流落在淮海之滨。  
涧树沾满清晨的雨露,山鸟悲啼着春色将暮。我只有这一瓢酒,愿能慰解这一路艰辛劳顿。

扩展资料:
赏析:
首联,直言对方怀才不遇,饱含赞赏。
颔联,追忆对方人生经历坎坷,充满同情。
颈联,一“含”一“弄”,点醒本应伤感的暮春朝雨景象,于压抑中透出清新和生机。失望中蕴藏希望。
尾联,知音备酒相邀,对饮消愁,失意沦落之人复有何求,还不快来?用语极简,却寄意真挚,热诚,也不乏君子箪食瓢饮,安贫乐道的自在潇洒之风。

3.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
  
 千杯不解饮,万杯苦沉沦。
  
  
 埋骨厚国土,肝胆两昆仑。
  
  
 疏狂君莫笑,赤子中国人。
  
  
 这首由网友以“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续写的一首诗近来在抖音平台上再一次的火了起来,那么这首诗来自与哪里呢?原来,这首诗缘起于在前两年某一位网友在微博上发出了这两句诗,并希望能够有网友来续写一番,没想到各路网友顿时诗兴大发,纷纷前来作诗一首,其中不乏开篇诗句那样颇有文采,且令人不禁传唱。那么这两句诗究竟出自古代哪位诗人之手呢,接下来让我来给你慢慢道来!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这两句诗出自于唐代诗人韦应物《简卢陟》,其中部分文字与原文有所不同。
  
  
 简卢陟
  
  
 韦应物
  
  
 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
  
  
 恓惶戎旅下,蹉跎淮海滨。
  
  
 涧树含朝雨,山鸟哢馀春。
  
  
 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
  
  
 
                                          
 关于作者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文昌右相韦待价曾孙,出身京兆韦氏逍遥公房。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关于本诗翻译
  
  
 可惜这高雅的《白雪》古曲,没有遇到欣赏它的知音。我因为军事而忙碌不安,失意流落在淮海之滨。山涧的树上沾满清晨的雨露,山鸟在暮春中悲啼不停。我只有这一瓢酒,希望可以用来慰藉奔波的生活。
  
  
 诗词赏析
  
  
 这首诗是韦应物写给自己的外甥卢陟的一封信。表达了对卢陟怀才不遇,但对其包含赞赏,追忆对方人生经历坎坷,表达出自己的同情,并鼓励对方在失望中还存在一丝希望,同时知音备酒相邀,希望与对方对饮消愁。其实,这首诗虽说是韦应物为他人所作,希望能够抚慰对方,但也是写给自己的,心中有懑,自己也需要有一位知音来共饮一杯,消除自己心中的愁闷。
  
 其实,无论是古代还是如今,酒都是人们抒发与宣泄自己情感的一种“良剂”,通过饮酒能够毫无吝啬的表达出自己喜、怒、忧、思、悲的情绪,当心情愉悦、开心、快乐的时候,古有“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今有“人活着最重要的就是嗨森啦,哥儿几个再走一杯。”当愤懑不平、怒上眉梢的时候,古有“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今有“我靠,谈了一个月的项目就打水漂了,真的很不服气,来服务员,再开两瓶酒。”当忧虑、愁闷、感觉人生不易的时候,古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今有“今天被老板炒鱿鱼了,我的人生怎么这不不幸,嘬……,人生如酒,辣口。”当思念恋人、思念家乡、思念情人的时候,古有“遥知湖上一樽酒,能忆天涯万里人。”,今有“中秋佳节,看着别人阖家团圆,自己一人在大城市默默打拼,在大排档独饮一壶小酒。”当寂寞、悲伤的时候,古有“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今有“一人在家独酌一杯。”
  
 
                                          
 此外,我们可以通过酒加深朋友之间感情,也可以营造愉快的用餐氛围,酒过三巡大家能够互吐心声释放自己压力。
  
  
 最后我也跟风附上一首:
  
  
 《五律》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
  
  
 心随天地阔,醉入干云深。
  
  
 不负清江水,直须化醲醇。
  
  
 归来书鹿径,尤可举瑶樽。
  
  
 
  
 
  
 最后,喜欢的朋友可关注哦,我励志传承中国的酒文化,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文化风。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

4.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

1、“我有一杯酒,可以慰风尘”源自唐代诗人王维的《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劝君更饮一杯酒。”,它的意思是——喝了这杯酒,所有的烦恼一扫而空。

  2、附原文:
  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一作:客舍依依杨柳春)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译文】
  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馆驿青堂瓦舍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
  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3、作者简介: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5. 我有一杯酒足以慰风尘?

问题一: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出自谁的诗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诗人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此诗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三四句是一个整体,主人的这句似乎脱口而出的劝酒辞就是此刻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的集中表现。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最有普遍性的离别。它没有特殊的背景,而自有深挚的惜别之情,这就使它适合于绝大多数离筵别席演唱,后来编入乐府,成为最流行,传唱最久的歌曲。 
  
   问题二:“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是什么意思?出自哪首诗  这是一个人在网上发的求下联的,引出了一堆跟帖的。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这两句我特别喜欢,总想再续两句,但恨才华不够,求助网友了!帮忙补两句吧,我送酒。最好的我就送拉菲。 
  就这么一条求下联的微博,引出了3万条转发、5千多条回复,大部分回复都给出了自己理想中的下联。 
  简卢陟 
  [作者] 韦应物 
  [全文] 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惶戎旅下,蹉跎淮海滨。 
  涧树含朝雨,山鸟馀春。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 
  
   问题三:我有一壶酒 足以慰风尘什么意思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告慰风尘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 
  这是2016年火起来的第一句诗 
  短短三天时间内 
  阅读量超过百万 
  并且引起了巨大的接诗热潮 
  原作是这样滴 
  简卢陟 韦应物 
  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 
  惶戎旅下,蹉跎淮海滨。 
  涧树含朝雨,山鸟馀春。 
  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 
  韦应物,唐代著名诗人。诗风恬淡高远。代表作《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网友续作 
  点赞前三甲 
  “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 
  尽倾江海里,赠饮天下人。 
  醉里经年少,乍醒华发生。 
  沧浪星野阔,月涌浮骚声。 
  我恨鸿翼轻,难渡天下人。 
  脚踏星汉履,漫步上昆仑。 
  望眼不见仙,低眉叹伊人。 
  却见春枝里,斜倚桃花君。 
  看完网友神作 
  小师妹我也是诗性大发啊 
  以句容美景为例 
  与大家以诗会友 
  茅山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 
  道人星月下,相次礼茅君。 
  网友续写搞笑版 
  单身狗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 
  相亲无数回,都是无缘人。 
  酒鬼 
  邀君一同饮,必须得倒满。 
  一瓶不够喝,还有半箱多。 
  不把你喝倒,肯定没喝好! 
  快递 
  客官请稍等,我要送上门。 
  老烟枪 
  外加一支烟,赛过活神仙。 
  司机 
  可我不敢喝,因为要开车。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 
  沧海星野阔,幸为镇江人! 
  若你也想吟诗作对 
  不如在下面留言 
  跟小师妹互动起来吧! 
  看句容大诗人是否就隐 *** 间? 
  
   问题四: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出处  简卢陟 
  作者:韦应物 (唐代) 
  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惶戎旅下,蹉跎淮海滨。 
  涧树含朝雨,山鸟馀春。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 
  
   问题五:我有一杯酒 足以慰风尘 酒醒清宵半 枕月思何人什么意思  “我有一杯酒 足以慰风尘 酒醒清宵半 枕月思何人”意思是: 
  我有一杯酒,喝下它之后,可以让我忘记凡尘的一切悲伤事。只是经常会在清静的半夜时酒醒,躺在月光下,思念着心中的那个人。 
  
   问题六:我有一壶酒 足以慰风尘出自哪里  “我有一杯酒,可以慰风尘”源自唐代诗人王维的《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劝君更饮一杯酒。”,它的意思是――喝了这杯酒,所有的烦恼一扫而空。 
  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一作:客舍依依杨柳春)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夜帝王NW: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尽倾江海里,赠饮天下人。 
  @翩竹: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醉里经年少,乍醒华发生。沧浪星野阔,月涌浮骚声。我恨鸿翼轻,难渡天下人。 
  @马旗3: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脚踏星汉履,漫步上昆仑。望眼不见仙,低眉叹伊人。却见春枝里,斜倚桃花君。 
  
   问题七:我有一杯酒足以慰风尘小说  - 
  
   问题八:“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是什么意思?出自哪首诗  我有一壶酒,完全能够安慰我旅途的艰辛劳累。是一种积极向上乐观的心态,并不只是会伤心自己在旅途中受到的苦痛,而是有一杯解忧的酒就很开心,足以慰藉自己了。 
  风尘:比喻旅途中的艰辛劳累。 
  这不是诗,而是文章中的一个句子 
  我有一壶酒,可以慰风尘,愿与君共饮…… 
  
   问题九:我有一杯酒足以慰风尘小说链接  m.mmread/book/732 
  
   问题十: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酒醒清宵半,枕月思何人什么意思  字面意思是 我现在身旁有一壶酒,可以借酒解除我的旅途之苦,但是在深夜等酒醒之后,我独自一个人看着月亮又能思念谁呢? 整体表达了诗人的旅途的孤独以及对亲人友人的思念之情

我有一杯酒足以慰风尘?

6.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

1、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意思为:我只有这一瓢酒,愿能慰解这一路艰辛劳顿。
2、该诗句出自韦应物的《简步陟》。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天涯孤旅中的所感所想,表达出诗人在人生旅途中岁月蹉跎知音难觅的苦闷,最后只好瓢浊酒,自慰平生。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之所以在现代走红,是因为现代人从中找到了共鸣。叶嘉莹先生说过,古诗词之所以感人,是因为它表达出了人类感情的一些“基型“与“共相”。
古往今来,每一个人都会经历过一些生离死别,每个都会或多或少地感到物质或精神上的不满足,每个人都曾感受过人生的失意与孤寂,诗人将这些人类情感的“共相“表达出来,吟成诗篇,当我们读到这样的诗,自然会激发我们的情感共振,引起我们内心的鸣。

扩展资料: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文昌右相韦待价曾孙,出身京兆韦氏逍遥公房。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韦应物

7.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出处?

“千杯不解饮,万杯苦沉沦”是网友写的。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原诗句为“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简卢陟》。
原文:
简卢陟
韦应物
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
恓惶戎旅下,蹉跎淮海滨。
涧树含朝雨,山鸟哢馀春。
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

释义:
人生就像高雅的乐曲,却难遇懂得欣赏的人。
在悲伤不安的羁旅中,失意流落在淮海之滨。
涧树沾满清晨的雨露,山鸟悲啼着春色将暮。
我只有这一瓢酒,愿能慰解这一路艰辛劳顿。
扩展资料:
2016年年初微博火了这样一段话:“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这是作家杜子建老师在微博发出的,于是求助网友帮忙补两句,并承诺续的好就送酒,最好的送拉菲!
短短三天时间内,转发量接近10万,评论超过2.3万,阅读量更超过300万。很多网友都续写了下去,有网友感慨“国人诗性未死”。
国人诗性大发不可无酒,你把“一壶酒”换成“一瓶花”试试,肯定就没下文了。
“风尘”也不可替换为“平生”。何谓风尘?是尘土飞扬的社会现实,是漂泊无根的精神苦闷,也是人生旅途的艰辛疲惫。凡是过往,皆为风尘。
所以这句从唐朝走来的诗句,一下子切中了这个时代的神经末梢。它简单直接,抚慰的是一种人生仓惶与精神苦闷。
点赞数量前三的佳作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
尽倾江海里,赠饮天下人。
被转发最多的这首,以江海为经络,将一个人的仓惶和苦闷传递到全天下,引起了最广泛的共鸣,同时也将这种抚慰扩大到一代人。胸怀之大,为万人续作开启了一个辽阔的想象空间。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
醉里经年少,乍醒华发生。
沧浪星野阔,月涌浮骚声。
我恨鸿翼轻,难渡天下人。
转发次之的这篇,其实是上一篇精神的延伸,可见国人的灵魂是多么需要济渡。中间四句,又加了岁月无情的感叹,以及彰显精神宽广度的两个意象。末句一恨一难,在大胸怀中加入了小人物的无奈,更有层次。如果说上一篇是谪仙人之作,那么这一篇则是蜉蝣客之笔,进一步触发凡俗世人的共鸣。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
脚踏星汉履,漫步上昆仑。
望眼不见仙,低眉叹伊人。
却见春枝里,斜倚桃花君。
转发量第三的这篇,又生长出了新的意境。脚踏星汉,漫步昆仑,寻仙不足以抚慰苦闷,转寻伊人。结尾以一个清新自然的“桃花美人”的形象,一扫风尘之苦。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出处?

8.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文人与酒有着不解之缘。中国古典诗中关于友情、送别与感怀这一类的作品最多,因此 诗中经常流淌着两种液体,一是眼泪,一就是酒 。 对于文人来说,酒和女人一样,都是好东西 :失意的时候饮酒,是为了麻醉自己;高兴的时候饮酒,是为了更加兴奋;邀朋会友的时候饮酒,是为了畅叙友情;酝酿创作的时候饮酒,是为了神采飞扬。酒和文人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紧紧联系在一起,而他们的饮酒佳话也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别具特色的一页。可以说,中国源远流长、经久不衰的酒文化如果没有文人的参与是不可想象的。
  
 中国文人与酒的关系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的曹操。从“温酒斩华雄”到“青梅煮酒”,孟德都跟酒扯上了不小的干系。曹操是奢侈的,有事没事都大摆酒宴。身为丞相的他,一生中不知道喝光了多少粮食。他南征北战,戎马生涯,但自己也常常是“对酒当歌”。《短歌行》中“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名句似乎给酒的作用定了性,然而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浇愁愁更愁”(《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则给了曹操一个否定。
  
 西晋时被称为“中国头号大酒鬼” 的刘伶。他自称“一饮一斛,五斗解醒”,可见酒量大得吓人。他在当建威参军这个不大也不小的官时,常常坐着马车,拎着一大壶酒,让人拿着铁锹跟在后面,说:“我如果喝死了,在哪喝死的就埋在哪。”不过刘伶并没有喝死,而且既没有喝成肝硬化,又没有酒精中毒,倒是喝出不少让人发笑的故事。据说,刘伶有一个毛病,就是喝醉后总要把自己脱得一丝不挂。当然是在自己屋里,但是这也有伤大雅。刘伶身为“竹林七贤”之一,又写过一首《酒德颂》,可他不但不贤德,反而很疯颠,活像一个老玩童。
                                          
 同属“竹林七贤”的阮籍也十分了得。阮籍生活在魏晋政权交替之际,一方面对曹魏集团骄奢腐败深为失望,另一方面又不肯依附伪善阴险的司马集团,内心充满矛盾。他时常驾车出游,随意而行,走到路的尽头,就痛哭而返;在家则借酒避祸,远离是非。据说醉酒时间最长的一次竟达六十多天,让后人望尘莫及。其实他在半醉半醒之间,痛苦不堪。
  
  
 东晋的陶渊明虽然官运不亨通,只作过80多天彭泽令,但当官时,衙门有公田,他下令悉种粳以为酒料,连吃饭的大事都忘记了,还是他夫人力争,才分出一半公田种稻。后来他“不为五斗米而折腰”弃官归田,飘然而去,便赋《归去来兮辞》。当他回到四壁萧然的老家,最初使他感到欣喜的是“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弃官就无禄,喝酒就成了大问题,怎么办?在《五柳先生传》中写到“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看来为了酒,也就顾不得面子。值得一提的是,他还饶有兴致地写下一组以“饮酒”命名的诗作,最有名要数第五首,名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回归田园后的陶渊明自食其力,虽生活艰辛,却活得坦荡自在,这真是人生的一种境界。
  
 酒可以刺激神经,产生灵感,唤起联想。二十来岁即位列“初唐四杰”之冠的王勃,据说在写《滕王阁》七言古诗和《滕王阁序》时,先磨墨数升,继而酣饮,然后拉起被子覆面而睡,醒来后抓起笔一挥而就,一字不易。翻开中国艺术史,可以看到,许多艺术家也把酒作为情感宣泄的媒介和艺术灵感的催化剂。唐代书法家张旭“每嗜酒大醉,呼叫奔走”,甚至“以头濡墨而书,既醒目视,以为神,不可复得也”,因此被称为“张颠”。他喝醉后留下的书法墨迹如《古诗四帖》,确实如疾风迅雷,满纸云烟,成为草书的艺术精品。
  
 唐朝许多大文人都是嗜酒者,首推“诗酒两仙”的李白。李白一生热爱自然,向往自由,放浪形骸,桀骜不驯,成为盛唐气象的主要代表。关于他的酒量,李白自己有诗为证:“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 也许有人说这是艺术的夸张,那么请看,他的好友杜甫的《饮中八仙歌》写到:“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是何等的豪气和洒脱!据说李白当年奉诏为玄宗写清平调时,就是在烂醉之下用水泼醒后完成的。李白有追求功业的理想,但他不肯摧眉折腰,使他无法立足政坛,因此便浪迹四方,痛饮狂歌,在诗酒豪兴中抒发自己的理想、爱憎、愤懑和忧思。游洞庭时写下“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在金陵时写下“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金陵酒肆留别》),而被流放到夜郎时写下“ 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共杯酒 ”(《流夜郎赠辛判官》)。可见对李白来说,最能激发生命豪情的就是酒,酒已成为生命的一部分。他最有名的两首古体诗《将进酒》和《月下独酌》几乎字字都含酒味,如“ 人生得意须纵酒,莫使金樽空对月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被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诗人宏伟抱负无法施展,只好借酒销愁,前一首豪情万丈,后一首则孤独难遣。郭沫若生前曾做过统计,李白流传下来的1500首诗作中,有170首写到饮酒,所以有人开玩笑说,如果把李白所有写酒的诗拿去压榨,也许可以榨出半壶高粱酒来。
  
  
 “诗仙”李白是豪放之人,那么“诗圣”杜甫应是儒雅之士了,但他对酒的亲近也毫不逊色。“安史之乱”中,当听到朝廷官军收复河南河北时,杜甫欣喜若狂地写下“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当住在成都草堂时,杜甫生活清贫而安定,有朋自远方来,光临寒舍,他坦诚相告地写下“盘飧市远无兼味,尊酒家贫只旧醅”(《客至》);而当离开草堂,沿长江顺流而下,客居夔州,登高望远,杜甫忍不住老泪纵横地写下“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三次写酒,大喜大悲。还是郭沫若做过统计,杜甫传世的1400首诗中,有300首写到饮酒,竟然比李白还多一百多首。有一点可以肯定,由于杜甫一生颠沛流离,穷困潦倒,他喝下去一半是酒,另一半是泪,人生感触尽在不言中。
                                          
 白居易是位大酒徒。他的一生不仅以狂饮著称,而且也以善酿出名。他为官时,分出相当一部分精力去研究酒的酿造。酒的好坏,重要的因素之一是看水质如何,但配方不同,亦可使“浊水”产生优质酒。白居易就是这样。他上任一年自惭毫无政绩,却为能酿出美酒而沾沾自喜。在酿的过程中,他不是发号施令,而是亲自参加实践。他有两首写饮酒的诗作广为人知,《琵琶行》中“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而同样是友情,《问刘十九》这样写:“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前者凄惨,后者温馨。
  
  
 宋代是一个比较理性的时代,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在当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科学和文化都走到了世界的前列,酒的滋味也被文们“品”到了极致。
  
 文章中写到酒,往往更加深沉。范仲淹在驻守边关的时候,曾有过“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渔家傲》)的惆怅,也曾有过“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苏幕遮》)的悲楚。而他虽屡遭贬谪,却能“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在岳阳楼上把酒临风,唱出了“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名句,并因此而流芳千古!
  
 欧阳修是妇孺皆知的醉翁。他那篇著名的《醉翁亭记》,从头到尾一直“也”下去,贯穿一股酒气。无酒不成文,无酒不成了乐。天乐地乐,山乐水乐,皆因为有酒。他自称“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于文 ”,一句“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使天下真嗜酒者为之倾倒!
                                          
 苏东坡是著名的文学家,也是著名的酒徒。“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水调歌头》),“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念奴娇赤壁怀古》),“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定风波》),“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临江仙夜归临皋》)等等,而更令人神往则是在《前赤壁赋》中的“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苏东坡和友人夜游赤壁,雅兴甚浓,对明月诵诗,邀清风下酒,我们从他嗜酒如命和风度潇洒的神态,可以寻到天才的浪漫诗人李白的影子。他的诗,他的词,他的散文都有浓浓的酒味。有人从《东坡乐府》查了一下,其中竟有一半作品和饮酒有关!这足以说明酒和诗人的关系是多么密切!正如李白的作品一样,假如抽去酒的成分,色香味都为之锐减。
  
  
 苏东坡、辛弃疾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苏东坡“把酒问青天”,留下了“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的佳话。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抒发“沙场秋点兵”(都出自《破阵子》)的豪气;“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哪得工夫 ”(《西江月》),又透露出一种玩世的调侃。
  
 男人如此,女人呢?请看女词人李清照的诗词。当她作为少妇独守空闺寂寞难耐时是“昨夜风疏雨骤,浓睡不消残酒”“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都出自《如梦令》),“东篱把酒黄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南渡以后,身世坎坷、国愁家恨的李清照经常“三杯两盏淡酒”(《声声慢》),在凄风苦雨中追忆温馨的往事。
  
 人们在探讨文人与酒的关系时,总认为文人之所以嗜酒,不是这些文人们不得志,就是心中有什么难以排解的忧愁,而且会举出“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曹操等一大批例子。的确,历史上不乏借酒浇愁的文人,但不是所有喝酒的文人都有愁,也不是所有的有愁人都喝酒。酒与文人的关系远不是那么简单的。一部文学史,上下五千年,不会喝酒的文人实在少见,从某种程度上说,不能喝酒就不是文人。因为,酒的特殊功能的确有助于文人们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想象,激发他们的激情和灵感。再比如王翰《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杜牧《清明》“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些名句都是家喻户晓,千古绝唱。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