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资管新规”正式施行,那银行的理财产品还能买吗?

2024-05-19 10:19

1. 央行“资管新规”正式施行,那银行的理财产品还能买吗?

执行了新规后理财产品可能还能买!只是,你需要更加理性,同时也需要你贮备更多的投资理财相关知识,避免盲目的投资,这对我们个人以及国家来说都算是一件好事。不过,最后,对于风险实在是敏感的人,个人建议还是直接搞储蓄为好!

市场已经给出了答案:
所谓的央行新规其实就是今年1月开始执行的《资管新规》,该规定要求银行理财产品不得刚性兑付,通俗的说就是不能有保本的理财产品。
但这一规定早在2018年就已经提出,看似是今年正式执行,实际上监管层早2年就已经采取切香肠方式在慢慢清理市场,截至2021年末银行保本理财产品已经全部清零。
回过头我们再看看2021年的理财市场情况,整个市场上理财产品存续规模已经突破28万亿元,相比2020年有13.4%的增长。可见,在2021年保本产品已经极少的情况下,理财市场还是取得了不错的发展。

因此,新规执行之后,银行理财产品还能不能买,市场已经出给了答案,买!
新规后如何购买理财产品:由于整个市场已经没有保本产品,因此当前情况下要购买理财产品就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承受力来量力而行。
按照相关规定,用户对风险承受力被划分为5级,从R1-R5,级别越高风险越高,当然可能的收益也越高。
对于我们普通用户来说,一般买买(R1、R2)这类低风险产品就行,这类产品主要投资方向就是存款、债券、保险等,其产生亏损的概率整体偏低,当然获得的收益也就不高,基本也就跑赢定期存款,甚至持平。

目前,整个市场上7成都是R2级风险用户,R1大概占比11%多点,两者合计超过80%。不过,这两年随着新规的慢慢执行,R1级用户在慢慢缩水,购买中高风险理财产品的用户在逐步增加。这显然和投资者不断成熟,以及新规逐步的实施相关。
保本产品只有定期储蓄:最后,如果你实在需要保本的产品,那就回归到储蓄吧!可以直接去银行存定期,或者是购买储蓄国债。
这两个都能保证百分百的保本,不过存款现在存在50W这个限额,超过了这个数字按照相关条例一旦银行破产有可能不予赔偿。
储蓄国债的话,我觉得还是可以的,收益高于储蓄,当中也能拿出来(会给予一定的收益),只是每期都需要抢。

央行“资管新规”正式施行,那银行的理财产品还能买吗?

2. 资管新规对银行理财影响多大


3. 资管新规对银行理财有何影响?

4月底发布的资管新规改变了资管行业过去赖以生存的舒适土壤,最明显的冲击便是打破刚兑带来的市场环境剧变。在最新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普益标准研究员指出,一旦刚兑产品大量退出市场,因青睐刚兑而选择银行理财的客户,很可能会转移至其他更具投研能力的资管机构,银行理财整体规模或将萎缩近两成,这也倒逼银行向精耕细作的“真资管”经营模式转型。

在这份名为《市场萎缩和分化恐难避免——普益评析资管新规如何影响银行理财零售客户》的报告中,普益标准研究员付巍伟、陈新春、魏骥遥三人通过分析银行理财各维度数据后,发现当前银行理财客户呈现三大需求特征:从流动性需求看,流动性越强,客户对收益的要求越低,在流动性需求愈发强烈的背景下,类货币基金产品或将成为市场主流;从投资规模需求看,低门槛产品仍是市场主流,而基于综合实力,大型银行更受中高净值客户青睐;从风险偏好需求看,受资管新规影响,银行理财整体规模或将萎缩近两成,客户产品选择分化显著。

其中在风险偏好需求方面,报告指出,资管新规发布后,客户需求发生明显变化,市场份额占比近20%的一级风险产品(规模约为5.15万亿元)所对应的客户或将逐步退出理财市场。二级风险产品所对应的客户经过教育和引导,会继续留在理财市场,但未来将更偏好于类货币基金型或其他相对低风险的产品。三级风险产品所对应的客户风险偏好适中,可较快适应中低风险理财产品的净值化转型。四五级风险产品所对应的客户风险偏好相对较高,资管新规后,理财资金投向范围扩大,适时推出主要投向权益类资产的理财产品,可进一步匹配这一部分客户的需求。

资管新规对银行理财有何影响?

4. 银行理财新规执行吗?

法律分析:
一是放宽过渡期时限,根据存量现金管理类产品资产组合实际情况,比照资管新规过渡期顺延1年的精神,明确过渡期自《通知》施行之日起至2022年底,促进相关业务平稳过渡。二是适当放松投资集中度要求,将每只现金管理类产品投资于主体信用评级为AAA的同一商业银行的银行存款、同业存单占该产品资产净值的比例,从“合计不得超过10%”调整为“合计不得超过2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第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逐步增加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
第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政府信息资源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管理,加强互联网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平台与政务服务平台融合,提高政府信息公开在线办理水平。
第九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权对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监督,并提出批评和建议。

5. 银行理财新规执行吗

一是放宽过渡期时限,根据存量现金管理类产品资产组合实际情况,比照资管新规过渡期顺延1年的精神,明确过渡期自《通知》施行之日起至2022年底,促进相关业务平稳过渡。二是适当放松投资集中度要求,将每只现金管理类产品投资于主体信用评级为AAA的同一商业银行的银行存款、同业存单占该产品资产净值的比例,从“合计不得超过10%”调整为“合计不得超过20%”。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逐步增加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第八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政府信息资源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管理,加强互联网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平台与政务服务平台融合,提高政府信息公开在线办理水平。第九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权对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监督,并提出批评和建议。

银行理财新规执行吗

6. 银行理财新规执行吗

法律分析:一是放宽过渡期时限,根据存量现金管理类产品资产组合实际情况,比照资管新规过渡期顺延1年的精神,明确过渡期自《通知》施行之日起至2022年底,促进相关业务平稳过渡。二是适当放松投资集中度要求,将每只现金管理类产品投资于主体信用评级为AAA的同一商业银行的银行存款、同业存单占该产品资产净值的比例,从“合计不得超过10%”调整为“合计不得超过20%”。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逐步增加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第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政府信息资源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管理,加强互联网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平台与政务服务平台融合,提高政府信息公开在线办理水平。第九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权对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监督,并提出批评和建议。

7. 银行理财新规是什么内

起点降低:单只公募理财产品的销售起点由5万元降至1万元
2. 明确非标监管:公募产品可投资非标,非标管理延续资管新规,增加集中度考核
3. 投资范围拓宽:公募理财产品投资范围新增公募证券投资基金
4. 老产品可投新资产
5. 计量范围延展:银行半年以上定开产品和现金管理类产品实行摊余成本计量
6. 政策支持非标回表: 合理调整MPA考核有关参数,并通过二级资本债补充资本
7. 自主整改:监管不对整改计划设置硬性指标
8. 结构性存款管理:保本类理财纳入结构性存款进行规范化管理

银行理财新规是什么内

8. 银行理财新规解读

对于普通人来说,虽然知道股票收益高,但更愿意选择银行的理财产品。因为综合比较,无论是安全性,收益性,还是入门门槛。银行的产品都比较适合。尤其是后来推出的大额存单,靠档存息“吸粉”无数次。银行推出的大额存单除了按档计息,还结合了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两者的优点。不仅灵活,收益也更高。在急需用钱的时候,可以转账,也可以选择以档存息,都避免了自己很大的经济损失。不过最新的消息是大额存单计息已经停止。
全国多个省份的监管部门发布了最新通知:要求银行立即停止,增加计息定期存款的产品余额和客户。甚至部分地区要求今年年底前“出清”此类产品余额。以后就算大额存单按档计息也是过去式了。以后只要在定期存款到期前取出,就会损失不少利息。
二是加强对现金管理产品的监管。
其实是指可以提供现金管理服务的理财产品。一般是指那些期限短,交易灵活,可以作为现金管理工具的理财产品。这个产品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随时变现。灵活性和活期储蓄有一个魔咒,所以经常被认为是活期存款的“替代品”。很多人会选择它来管理自己的短期闲置资金,实现收益最大化。
第三,理财产品不再绝对安全。
理财的目的是什么?这是为了实现“钱生钱”。以前人们选择银行理财产品,是因为其默认的“刚性兑换”的不成文规定。也就是说,保护我们的本金,实现保本。但现在有关部门提出了“资产管理新规”“理财新规”。未来这类产品不仅可以继续宣传,也可以不承诺保本保收益。所以,简单来说,理财产品不再绝对安全。全国多个省份的监管部门发布了最新通知:要求银行立即停止,增加计息定期存款的产品余额和客户。甚至部分地区要求今年年底前“出清”此类产品余额。以后就算大额存单按档计息也是过去式了。以后只要在定期存款到期前取出,就会损失不少利息。二。对现金管理产品监管趋严,其实指的是可以提供现金管理服务的理财产品。一般是指那些期限短,交易灵活,可以作为现金管理工具的理财产品。这个产品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随时变现。灵活性和活期储蓄有一个魔咒,所以经常被认为是活期存款的“替代品”。很多人会选择它来管理自己的短期闲置资金,实现收益最大化。三。理财产品不再绝对安全,理财的目的是什么?这是为了实现“钱生钱”。以前人们选择银行理财产品,是因为其默认的“刚性兑换”的不成文规定。也就是说,保护我们的本金,实现保本。但现在有关部门提出了“资产管理新规”“理财新规”。未来这类产品不仅可以继续宣传,也可以不承诺保本保收益。所以,简单来说,理财产品不再绝对安全。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