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铁哪年开通的

2024-04-28 20:49

1. 中国高铁哪年开通的

亲,法律分析:2005年开始有的。中国首条新建高速铁路是京津城际铁路,京津城际铁路于2005年7月4日开工建设,2007年12月15日全线铺通。2008年8月1日运营。在京津城际铁路开通之前,也就是2007年4月18日我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时,我国就有多条铁路改造完成,运行时速达到200KM小时,甚至250KM小时。【摘要】
中国高铁哪年开通的【提问】
亲,法律分析:2005年开始有的。中国首条新建高速铁路是京津城际铁路,京津城际铁路于2005年7月4日开工建设,2007年12月15日全线铺通。2008年8月1日运营。在京津城际铁路开通之前,也就是2007年4月18日我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时,我国就有多条铁路改造完成,运行时速达到200KM小时,甚至250KM小时。【回答】
法律依据:《世界铁路联盟》 第八条 凡新建运行速度250KM小时以上,即有线改造运行速度200KM小时以上的铁路都称为高速铁路。[鲜花][鲜花]【回答】

中国高铁哪年开通的

2. 中国高铁开建于什么时候

中国首条新建高速铁路是京津城际铁路,京津城际铁路于2005年7月4日开工建设,2007年12月15日全线铺通。2008年8月1日运营。那时候正好是北京奥运会举办前期。世人瞩目。
在京津城际铁路开通之前,也就是2007年4月18日我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那时候,我国就有多条铁路改造完成,运行时速达到200KM╱小时,甚至250KM╱小时。因为按照《世界铁路联盟》的规定,凡新建运行速度250KM╱小时以上,既有线改造运行速度200KM╱小时以上的铁路都称为高速铁路。
这几年我国高速铁路跨越式发展,先后建成通车武广高速铁路,合武高速铁路,沪宁城际铁路,沪杭客运专线,京沪高速铁路,郑西高速铁路,石太客运专线,福厦高速铁路,温福高速铁路,甬台温高速铁路,昌九城际铁路。

扩展资料:
2004年至2005年——中国北车长春客车股份、唐山客车公司、南车青岛四方,先后从加拿大庞巴迪、日本川崎重工、法国阿尔斯通和德国西门子引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高速动车组。
2007年4月18日——实施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和新的列车运行图,快速铁路达6003公里,采用CRH动车组。繁忙干线提速区段达到时速200至250公里。这是世界铁路既有线提速最高值。
2004年第四次中国铁路大提速起的快速铁路建设引进加创新,攻克了九大核心技术,探索了高铁条件。
2008年2月26日——中国铁道部和科技部签署计划,共同研发运营时速380公里的新一代高速列车。
2008年8月1日——中国第一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水平的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运营。
2009年12月26日——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长、工程类型最复杂时速350公里的武广高铁开通运营。
2010年2月6日——世界首条修建在湿陷性黄土地区,连接中国中部和西部时速350公里的郑西高速铁路开通运营。
2012年12月1日,世界上第一条地处高寒地区的高铁线路——哈大高铁正式通车运营,921公里的高铁,将东北三省主要城市连为一线,从哈尔滨到大连冬季只需4小时40分钟。哈大高铁将以冬季时速200公里的“中国速度”行驶在高寒地区,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013年以来,随着宁杭、杭甬、盘营高铁以及向莆铁路的相继开通,高铁新增运营里程1107公里,中国高铁总里程达到12000公里,“四纵”干线基本成型。
2014年11月25日,装载“中国创造”牵引电传动系统和网络控制系统的中国北车CRH5A型动车组进入“5000公里正线试验”的最后阶段。
这是国内首列实现牵引电传动系统和网络控制系统完全自主创新的高速动车组,标志着中国高铁列车核心技术正实现由“国产化”向“自主化”的转变,中国高铁列车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跨越。将大力提升中国高铁列车的核心创造能力,夯实中国高铁走出去的底气。
2014年4月3日,完全自主化的中国北车CRH5型动车组牵引电传动系统通过了中国铁路总公司组织的行业专家评审。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高速铁路发展历程

3. 中国首趟高铁和动车分别是什么时候开通的

据查询:
2007年4月18日5时38分,时速可达每小时200千米的“和谐号”动车组D460次列车从铁路上海站出发驶往苏州。这是中国第一列正式开行的动车组,也拉开了全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的序幕。
2008年8月1日,我国第一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一流水平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正式通车运营。随后,武广、郑西、沪宁、沪杭、京沪等高速铁路先后建成通车。

中国首趟高铁和动车分别是什么时候开通的

4. 中国高铁通车时间

中国高铁是在2008年8月1日开通的。京津城际铁路是我国第一条高铁线路,连接北京市和天津市,于2005年7月4日正式开始动工,于2008年8月1日正式开始运营。



中国高铁在世界的地位

1、中国高铁的营业总里程是世界第一的。截止2019年年底,我国高铁营业总里程已达到38207万公里,远超于排在第二的西班牙5525公里。截止2020年年底,我国高铁营业总里程已达到3.9万公里。

2、中国高铁速度是世界第一的。2014年1月16日,中国CIT500型高速列车试验速度达到605公里/小时,超过了日本的磁悬浮测试列车L0 Series 最高速度603公里/小时的记录,成为了世界NO.1。除了试验速度是第一之外,运营速度也是第一的。我国“复兴号”列车最快运营速度可达400公里/小时,标准速度可达350公里/小时。

3、中国高铁站规模是世界第一的。中国的南京南站高铁站建筑面积可达73万平方米,占地面积约70万平方米,站房总建筑面积约45.8万平方米,站台规模15台28线。

4、中国高铁技术是世界第二的。我国高铁多方面都是排在世界第一的,但是目前中国高铁的技术却是排在德国之后。其实,我国在上海铺设的第一条磁悬浮铁路,就是从德国高铁技术学习而来的。德国早在1922年就已经提出了电磁悬浮列车的理论,并申请了相关的专利。

5. 中国高铁开建于什么时候

中国首条新建高速铁路是京津城际铁路,京津城际铁路于2005年7月4日开工建设,2007年12月15日全线铺通。2008年8月1日运营。那时候正好是北京奥运会举办前期。世人瞩目。
在京津城际铁路开通之前,也就是2007年4月18日我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那时候,我国就有多条铁路改造完成,运行时速达到200KM╱小时,甚至250KM╱小时。因为按照《世界铁路联盟》的规定,凡新建运行速度250KM╱小时以上,既有线改造运行速度200KM╱小时以上的铁路都称为高速铁路。
这几年我国高速铁路跨越式发展,先后建成通车武广高速铁路,合武高速铁路,沪宁城际铁路,沪杭客运专线,京沪高速铁路,郑西高速铁路,石太客运专线,福厦高速铁路,温福高速铁路,甬台温高速铁路,昌九城际铁路。

扩展资料:
2004年至2005年——中国北车长春客车股份、唐山客车公司、南车青岛四方,先后从加拿大庞巴迪、日本川崎重工、法国阿尔斯通和德国西门子引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高速动车组。
2007年4月18日——实施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和新的列车运行图,快速铁路达6003公里,采用CRH动车组。繁忙干线提速区段达到时速200至250公里。这是世界铁路既有线提速最高值。
2004年第四次中国铁路大提速起的快速铁路建设引进加创新,攻克了九大核心技术,探索了高铁条件。
2008年2月26日——中国铁道部和科技部签署计划,共同研发运营时速380公里的新一代高速列车。
2008年8月1日——中国第一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水平的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运营。
2009年12月26日——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长、工程类型最复杂时速350公里的武广高铁开通运营。
2010年2月6日——世界首条修建在湿陷性黄土地区,连接中国中部和西部时速350公里的郑西高速铁路开通运营。
2012年12月1日,世界上第一条地处高寒地区的高铁线路——哈大高铁正式通车运营,921公里的高铁,将东北三省主要城市连为一线,从哈尔滨到大连冬季只需4小时40分钟。哈大高铁将以冬季时速200公里的“中国速度”行驶在高寒地区,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013年以来,随着宁杭、杭甬、盘营高铁以及向莆铁路的相继开通,高铁新增运营里程1107公里,中国高铁总里程达到12000公里,“四纵”干线基本成型。
2014年11月25日,装载“中国创造”牵引电传动系统和网络控制系统的中国北车CRH5A型动车组进入“5000公里正线试验”的最后阶段。
这是国内首列实现牵引电传动系统和网络控制系统完全自主创新的高速动车组,标志着中国高铁列车核心技术正实现由“国产化”向“自主化”的转变,中国高铁列车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跨越。将大力提升中国高铁列车的核心创造能力,夯实中国高铁走出去的底气。
2014年4月3日,完全自主化的中国北车CRH5型动车组牵引电传动系统通过了中国铁路总公司组织的行业专家评审。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高速铁路发展历程

中国高铁开建于什么时候

6. 中国最早高铁投入运营是什么时间?


7. 中国什么时候开始建设高铁的?

1.中国的高速铁路研究从八十年代就开始了。广深铁路作为准高速铁路的试点铁路是中国高速铁路的试验田。
2.中国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高速铁路是1999年开建,2003年建成的秦沈高速铁路。
3.京津城际高速铁路代表着中国350Kph级别高速铁路的开始,它于2005年开工,2008年建成。
4.至少在十二五期间,新建设高速铁路项目还是相当多。首先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宝兰高速铁路、郑徐高速铁路、京沈高速铁路还没有开工建设。四纵四横一定要早日完成的。另外200Kph以及以上级别的高速铁路覆盖范围依然还有很大的空白地带,在十二五期间也需要通过这些铁路完善整个快速客运路网。同时也有许多普通铁路的建设以增强路网的运输能力。

中国什么时候开始建设高铁的?

8. 高铁什么时候开始运行?

2003年10月11日,秦沈客运专线全段建成通车,设计速度250千米/小时,为中国第一条高速国铁线路 。
一、建设背景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末,以1964年日本新干线铁路建成使用为标志,全球开始发展商业运营高速铁路。
1978年,邓小平同志访问日本,乘坐新干线铁路上的高速列车,高速铁路因此正式进入中国大众的视野。
20世纪80年代,中国铁路面临运输能力不足困境,列车行驶速度低于120千米/小时,客货混跑矛盾增加。
经原中国铁道部研究院相关专家分析:受限于当时经济科技以及市场环境,中国发展高速铁路需分阶段进行,先完成常速范围内的列车提速和扩编组,直至21世纪初待各方面条件成熟后,才有可能新建高速客运专线铁路。
同一时期,广九铁路广深段启动电气化改造工程,计划引进摆式动车组列车,提速至160千米/小时,成为中国发展准高速铁路的择优试验线路。
截至1990年,世界高速铁路行车速度目标从原160千米/小时提高到200千米/小时以上,部分国家高速铁路上列车试验速度已超过400千米/小时。同一时期,中国人口总数量已达11亿人,仅有5300多千米铁路承担全国70%以上货物周转量和50%以上旅客周转量。
其中,中东部地区铁路6条干线铁路承担全国铁路80%客运量,日均使用能力缺口50多万人次、缺少旅客列车220余对,部分列车超员100%以上。全国客运列车平均旅行速度40千米/小时以内,客货运输能力互相制约矛盾严重。
二、建设历程
1、探索试验阶段
1990年至1991年期间,中国开始高铁技术攻关和试验实践规划,提出分期分段兴建客运专线、实现客货分流的建设理念,以广深铁路为准高速化改造试点线路,并优先选择在京沪线京津段和沪宁段设计高速铁路 。
中国专家还提出“高中混跑”“货中有客”观点,建设可供临时快运货物列车行驶的高速铁路,既有线仍保留客运。
1991年,《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纲要》发布,设计“八五”和“九五”科技攻关课题,独立研发中国高速铁路关键技术 。
12月28日,广深铁路启动准高速化改造,成为中国第一条准高速铁路工程。同一时期,原中国铁道部组织专家完成《京沪高速铁路线路方案构想报告》,首次正式提出兴建高速铁路。
1994年,中国科学界、工程学术界对京沪高速铁路项目“兴建高速新线”“改造提速旧线”两种方案产生分歧,致使该项目被搁置。12月22日,广深铁路完成准高速化改造,列车最高运营速度达160千米/小时。这一时期,中国春运问题日趋突出,加速中国国内发展高速铁路的需求。
1996年,中国与韩国共同研制高速列车,并在广深铁路上进行试验。
1998年8月28日,广深铁路营运列车最高行驶速度200千米/小时,成为中国第一条达到高速指标的铁路。
12月,京沪高速铁路项目出现“传统轮轨技术”“磁悬浮轨道技术”两种互斥争议方案,导致该项目长期搁置,同时也一度左右着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方向。
1999年4月23日,广深铁路200千米/小时电气化新技术通过原中国铁道部鉴定。8月16日,秦沈客运专线开工建设,作为中国第一条轮轨高速动车组的试验线路。
2001年3月1日,上海磁浮列车示范运营线开工建设,作为中国高速铁路磁悬浮技术线路的试验性工程。
2002年12月31日,上海磁浮列车示范运营线建成,设计速度430千米/小时,为中国首条高速轨道系统。
2003年10月11日,秦沈客运专线全段建成通车,设计速度250千米/小时,为中国第一条高速国铁线路。
2、发展成熟阶段
2003年,中国高速铁路确立“市场换技术”基本思路,通过与外国企业合作建设发展中国高铁技术。
2004年1月21日,中国国务院审议通过《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规划建设“四横四纵”客运专线,设计速度指标200千米/小时以上。
2005年6月11日,石太高速铁路开工建设,中国正式进入标准化建设高速客运专线铁路阶段;此后,一大批干线高速铁路和城际高速铁路项目相继启动,当时的中国高铁工程以“客运专线”或“城际轨道交通”名义立项。
2007年1月5日,台湾高速铁路通车试营运,成为中国第一条投用的设计速度300千米/小时级别高速铁路。4月18日,中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启动,部分路段列车最高运营速度250千米/小时,中国首次在全国局部地区初具规模开行运营速度200千米/小时动车组列车,中国铁路开始迈入高速时代。
2008年8月1日,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营,成为中国内地第一条设计速度350千米/小时级别高速铁路。
2009年12月26日,京广高速铁路武广段开通运营,列车最高运营速度350千米/小时,首次打破中国铁路春运瓶颈,高铁运输在干线铁路上占据重要地位,为中国正式进入高铁时代标志。
2017年12月28日,石济高速铁路开通运营,至此,中国铁路“四横四纵”快速通道全部建成通车。
2010年至2018年期间,中国已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地区城市群建成高密度高铁路网,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板块区域之间完成高铁互联互通。

建设意义
中国早期和境外的批评者一直质疑在大部分地区处于发展中,国家建设高昂的高速铁路系统的必要性,而大多数务工人员则无力承担高铁的车票费用。
然而,中国政府已经表明,虽然高铁建设造价昂贵,但这些建设项目也会推动一些政策目标。由于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和流动频繁,因此对作为大众化交通工具的高速铁路需求巨大,也为旅客提供快速,可靠和舒适的出行方式。
虽然中国大陆高铁的运营时间比发达国家要短,但“高铁经济效应”已明显显现,对沿线产业带和城市现代服务业的培育,以及沿线地区人口流动速度提升和人口聚集,均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在高铁规模快速扩张的时期,高铁的空间效应将进一步显现,也成为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提高经济生产力和长期竞争力。
高铁开通后,一些既有线释放了运能,缓解了货运能力长期紧张的局面,全社会人流、物流周转明显加快,成本有效降低,这对于铁路更有利可图。
2、在经济衰退时期,由于高铁建设创造就业机会,也推动了对建筑、钢铁和水泥行业的需求,短期刺激经济。其中,京沪高铁共聘用了11万工人施工。
3、促进跨城市经济一体化及二线城市的增长
高铁的引入,使得二线城市的市场潜力增加59%,楼价也比预期平均实际增长4.5%。
高铁的开通也产生“同城效应”,实现区域资源共享,加快产业梯度转移,有效推动区域内产业优化分工,围绕构建高铁沿线产业链条,形成比较优势,促进沿线地区的产业协调互补发展。例如随着长三角地区高速铁路的不断开通;
带动了长三角地区协同分工、错位发展、有序的产业体系逐步完善,有效支撑并在很大程度上引导了各城市不同的产业体系等的发展。
此外,高铁也使中国人的生活半径和活动范围出现明显扩大和拓宽的现象,生活方式和节奏逐渐发生变化,催生出“星期天工程师”“假日专家”等新职业,形成了“高铁社会”。
同时使老年人异地养老变成现实,如廊坊、昆山、德州等地的养老院开始吸引北京、上海的老年人,以更低的成本享受更舒适的养老生活。
4、支持环境可持续发展
电力动车组能源使用量比其他交通工具要少,并且可以从更多种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获取电力。而汽车和飞机没有这些特点,因为这些能源更依赖于进口石油。
5、发展高铁设备产业
高铁的建设,也将中国发展成为高速铁路建设技术的主要来源国。中国的轨道装备制造商引进进口技术后,直接进入本地化生产过程,之后进行了技术转化,甚至开始准备出口海外,与外国供应商竞争。
 在中车四方取得川崎重工业新干线E2型授权生产权的六年后,中车四方可以自行生产CRH2A列车,而川崎重工业也在高铁上结束与中车四方的合作。
如今,中国拥有世界上系统技术最全的高速铁路技术,可以承担从通信信号、工务工程、牵引供电、机车客车制造乃至运营管理等领域的“一揽子”出口。
6、拉动产业的发展
高铁的建成,带动了冶金、机械、建筑、橡胶、电力、信息、计算机、精密仪器等第二产业的快速发展,也拉动了沿线城市旅游、餐饮、商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例如京津城际铁路开通后,使两个直辖市及周边地区的经济交流日益增多;京沪高铁开通运营后,沿线城市成为承接长三角和环渤海两大经济区产业转移的新平台。
7、带动新型城镇化发展
随着一些高铁线路客流量的增长,充分说明了高速铁路对人口流动具有显著的诱增效应,使原先鲜为人知或知名度高但交通不便的中小城镇成为吸纳人口的热点。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中国高速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