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期食品为什么很多都是海外食品?

2024-05-11 22:19

1. 临期食品为什么很多都是海外食品?


第一 从国外到国内必须要走水路耗时长 再加上进关各种检验之后 时间最少是要两个月 零食的保质期本身就不长
第二 一种零食并不是说当天就能生产完的 生产的时间差和这个运输的时间 让有些零食进入中国市场就已经接近临期了
第三 这些零食都是各个渠道商手里的尾货了 正期的都已经供给各大商场了 手里的临期的其实就是做一个甩卖流向市场
而且临期并非过期。在保质期内正确储存,品质和安全性一般是没有问题的。离保质期越近的食品价格越便宜,通常为原价的20%到50%。一般的电商仓库保质期超过1/3就很难入库,大卖场保质期超过2/3就得下架。所以临期商品通常保质期都在1-6个月内。若少于1个月,就需要注意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临期食品货源中有不少源于国外进口食品,进口食品订货周期长,从下单、付款到生产、发运、销售,其周期往往长达几个月,因此进口食品订货量往往较大,周期长+订货多便容易导致进口食品库存压力大。国内的品牌商们也会出现对市场误判的情况,进而导致产能过剩、商品滞销,最终便成为难以在正规市场中流通的临期食品。而一旦临期,品牌商、代理商们为了急于出货,便会降价销售,部分临期食品的售价甚至会低于产品的出厂价。

临期食品为什么很多都是海外食品?

2. 临期食品是怎么进货的?

      01      临期食品的货源主要有:1、大型商超(国产)超过三分之一保质期还没有卖出去的食品,基本上大型商超都会下架,而进口食品是到一半保质期也都会被大型商超下架2、电商平台的退换货3、用临期食品货源平台查仓库、找货源、预约货源等4、经销商手里真正进入临期的食品5、海关货源
      临期食品主要来源是由市场一些经销商在完成公司每个月的销售任务时大量市场销售商超批发客户退回的商品,这些商品退回时大部分日期都过半,虽然可以销售,但为了不影响品牌,和促进市场正常销售,这部分货,收回后经销商会通过客户经理向公司要些政策补贴来进行二次销售。
      为了不影响市场,一般二次销售经销商大多选择特通渠道客户,如高中以上学校,大学超市,网吧,舞厅,工厂超市,食堂,工地超市,菜场,连锁餐饮等等,这是主要来源,还有一些经销商倒闭,供应链倒闭等等特殊来源。
      中国临期食品库房主要分布于港口城市,如天津、上海和青岛等,临期食品公司亦多成立于这些地区,具备位于仓库周边、进货便利、可与仓库及时沟通和提供售后服务等优势。在其他地区布局临期食品业务则存在进货难度大、难以考察仓库、沟通低效以及物流成本占比与时间花费较高等劣势,店铺运营难度大。内陆省份进货所花费的成本中,物流费用占成本费用率达5%-10%,传导至产品端,导致临期食品价格优势相比正价产品不明显,竞争力受到影响。

3. 每年约210万人在淘宝挑选临期食品的现象,你觉得临期食品安全吗?

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相信是很多人都很关注的问题。在我们选择商品的时候,都会下意识地去看下生产日期,看看该产品有没有过期。但是,如果正好我们选地产品是快要过期呢?这还可以吃吗?吃了会影响身体健康吗?种种诸多顾虑会涌上我们的心头,导致我们无法正确地做出选择。其实,从食品安全角度来说,如果我们是正规渠道售卖的临期食品,是没啥问题,大家都是可以放一百个心去按需选购。因为保质期,说白了就是商家对于食品品质的一种“保证”,如果我们吃了这在保质期内的食品,而出现问题,那么商家是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赔偿的。保质期,就是要保证这个期限内食品品质不出问题。如果在这个期限内,出了什么问题,商家不但要担责的,而且是可能会身败名裂,因此很多商家都会做到在保质期内,保障食品的安全。但是,如果超过了这个期限,我们吃出什么问题,商家就不用再承担责任了。刚不久,某宝联合科普中国,发布的临期消费冷知识报告显示,食品如果是在保质期剩余20%-50%期间,因折扣低,且口感不受影响,往往会迎来一轮新的销售高峰。临期食品是不等于过期食品,如果食品是在保质期内,进行正确储存,那么其品质,以及安全性是没有问题,可以大胆地放心购买。事实上,我国休闲食品行业,每年面临着,大约 5% 的库存积压,保质期过半的商品,是很难再进入市场流通。如果这些商品不能妥善处理,将会造成巨大的食物浪费。而 " 临期食品 " 的上架,则让这些食品,有了再一次动起来的机会。所以,临期食品是可以吃的,大家可以根据需要,正常的进行购买。

每年约210万人在淘宝挑选临期食品的现象,你觉得临期食品安全吗?

4. 大家如何看待临期食品?会不会购买?

临期食品,用打折的价格吃到不打折的美味,谁能拒绝?!

5. 大家如何看待临期食品?会不会购买

如何看待临期食品?会不会购买?
我会买,但不多买,以免过期还是扔掉。
临期食品是即将达到保质期、但仍在保质期内的食品。这些食品在剩余期限上有的短为几天,有的长为数十天,售价仅为原价的20%—50%。这无论对于商家还是消费者来说,是双赢结果,消费者享受到“好吃又便宜”的食品,商家不再积压不再浪费,且盘活了资金,但要想实现双赢,却仍需要讲“诚信”,换言之,建立在诚信基础之上的“临期食品”才能够持续叫好。


临期食品不是过期食品,安全有保障,但因为“临期”则无法保存太久,有的商家在销售“临期食品”时玩起猫腻。有损消费者切身利益。是不讲“诚信”的表现。
临期食品因为价格低廉,迎合了很大一部分消费者的需求。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据统计,全球每年浪费的食物价值达上万亿美元,重量超过13亿吨,而临期食品是其中的重要部分。事实上,在世界范围内利用临期食品促销以及发展公益已不是新鲜事。
临期食品虽然也是保质期内的食品,但却有“特殊性”,即保质时间短,因此,临期食品很需要以特别的形式销售。2012年1月27日,国家工商总局发文明确要求,食品经营者对即将过期的食品应向消费者作出醒目提示,也就是说,到了保质期临界期限的食品需要告知顾客并单独出售。北京市工商局向外界公布了“食品保质期临界”的6级标准。
消费者在消费临期食品时也要擦亮眼睛,不要因为贪图便宜而忽略产品质量,不要出现买的是临期食品,却当作是普通食品对待,结果花了钱等到享受的时候却已经过期了

大家如何看待临期食品?会不会购买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