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对辽为什么要签合约,送岁币?

2024-05-09 10:55

1. 宋对辽为什么要签合约,送岁币?

宋朝自开国皇帝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之后,便开始逐渐进入到“重文轻武”的“和平时期”。赵匡胤吸取了过去几十年(主要是五代十国时期)里,很多手握重兵的武将自立割据,从而使国家陷入四分五裂的教训。为了保持国家(赵氏建立的宋朝)的稳定、统一,赵匡胤使用了委婉、怀柔的办法来削掉了手下将领们之前实际掌握的兵权,加强了(宋朝中央的)集权统治。但这样也产生了不良的后果:一是“重文轻武”,打击了武将们的积极性;二是武力衰微,皇帝无心战事。北宋与辽在经过二十五年的战争后缔结了“澶渊之盟”。辽宋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
      “澶渊之盟”的积极作用:第一、长期无战争,"生育繁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白发长者),不识于戈",此后宋辽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状态。第二、宋朝节省了巨额战争开支,岁币(30万)的支出不及用兵的费用(3000万)百分之一,避免了重兵长年戍边的造成的过量徭役和朝廷赋税压力,以极少的代价换取了战争所难以获取的效果(非教科书所云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失去的钱宋又可以通过外贸赚回)。第三、促进了宋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中华民族的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融合。
      消极作用:王安石和富弼认为澶渊之盟之后,宋朝真宗、仁宗、英宗三朝"忘战去兵",禁军河北军和京师军"武备皆废",只剩下陕西军可用;马知节、曹玮、王德用等武臣被排挤,文臣掌握了西府的支配权,王钦若和陈尧叟深获宠幸,以至于导致庆历增币。同时,百余年没有发生大的战争直接导致宋、辽双方兵备松弛,后皆为女真建立的金国击败。辽国残余势力只得西迁,在西域建立西辽苟延残喘。宋朝也失去淮河以北大量土地,被迫向金国称臣。

宋对辽为什么要签合约,送岁币?

2. 宋对辽为什么要签和约,送岁币?

宋对辽签合约送岁币主要是以下几种原因:
宋对辽在军事力量上不占优势,宋太宗在位期间几次对辽用兵几乎都无功而返,这其中固然有指挥作战策略上的不当,但双方军事力量的对比来说,双方都没有能够彻底灭掉对方的实力。之后攻守易势,宋转攻为守,辽不断南下侵扰,让宋疲于奔命,但在最关键的澶州之战,宋真宗赵桓在群臣劝说下御驾亲征,极大鼓舞了宋军士气,成功抵御了辽的入侵,守住了澶州,之后双方订立澶渊之盟,规定宋每年都支付给辽岁币换取宋辽边境和平。从辽接受这样的盟约来看,当时的辽并没有能在短期之内灭宋的能力,所以与其损兵折将,不如捞取实际的好处。

对宋的君臣而言,看似屈辱,实则却是最现实而无奈的考量,因为一则此时中原王朝的天然屏障——幽云十六州(五代时被石敬瑭送给辽)已经在辽手里,以步兵为主力的宋军要在长达两千多里的华北平原阵线上抵御住以骑兵为优势的辽军的进攻无疑是顾此失彼,左右不能相顾而疲于奔命的,长此以往,师老兵疲、很可能会动摇国家的根本,因为农业民族建立的国家非常强调休养生息,经年累月的战争必然使得大量青壮人口投入战争导致农田荒芜、农业凋敝,从而导致社会矛盾激化,所以签合约送岁币实在是无奈而现实的选择。二则从战争成本来看,宋的战争成本要远远高于辽,农业民族建立的国家打仗强调“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补给很重要,补给的消耗就是国家力量的损耗,辽作为游牧民族建立的国家则截然相反,不需要粮草辎重的补给,每一次的战争行为都是对国家实力的补充,通过犯边入侵,大量掠夺物资和人口,财富和劳动力得到补充。宋每年送岁币的成本要远远低于每年因为宋辽开战所带来的军费开支,而且又能赢得休养发展生产的时间,所以确实是无奈而现实的选择。

北宋当时军力是比较强大的,与辽国多次交战也是胜多败少,但是却依然选择签订一些对自己不利的合约,例如著名的檀渊之盟,这是为什么呢。

我认为宋之所以要签订不平等条约,主要有以下几点:1.当时经济繁荣,给辽国一些钱平事。

当时宋朝是整个世界上经济最繁荣的国家,GDP占到了全世界的百分之80。而辽国入侵只是为了钱和粮食,不如就给他们一点钱,这样双方都好。

2. 北宋因为太祖赵匡胤是造反得的天下,所以一直打压武官,提升文官权利,为的就是确保不会有武将放上作乱,到时候造反灭了宋朝。比起灭国的风险,赔一点钱就显得没什么了。

军事实力方面,辽国强一些。政治方面宋朝文重武轻,将领不行。地理方面失去了幽云十六州后再也没有了养马地,没有强大的骑兵在北方平原很吃亏的。

再加上前期的几次战役都输了,士气全无。皇帝和整个文官系统都不想打仗。

澶渊之盟,当时除了极少数主战派,满朝上下都劝真宗要迁都避战,真宗本来御驾亲征的意图也就此作罢。但寇准无可匹敌的勇气终于让他下了决心,亲临战阵达成澶渊之盟,30万的岁币和迁都比起来,代价简直不值一提。(当时宋年收入1亿以上,而宋当时一场中等规模的战事所耗费的军费就高达3000万以上)而历史走向证明一切,此战之后,北宋迈向颠峰——宋仁宗朝就算称为整个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颠峰,都不为过。

辽国关南之地得而复失,但年三十万岁贡再加上日后富弼允诺的二十万,这些钱帛对于经济拮据的契丹来讲,无疑是天上掉的大馅饼。不过契丹上下因此而与宋交好达百年之久,契丹铁骑不再南下。此中弊利,一眼可明。

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个平等的合约,微不足道的岁币换得北宋幽燕地区的和平,可以将主要的精力实力放在内政建设和西北的战事上(西夏)。对于辽来说也是一个很合适的条约,当时的辽内部暗流涌动,及时从南方宋政权的纠缠中脱身是明智之举。从整个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来看“澶渊之盟”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状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和发展,从长远来看,有利于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3. 宋对辽为什么要签订和约,送岁币?


宋对辽为什么要签订和约,送岁币?

4. 北宋在澶渊战胜了辽国,为什么却要每年给辽送岁币?

第一、璮渊之战北宋并未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值得一提的战绩仅仅是射死辽军大将萧达兰。战争的主动权仍然在辽军之手。
第二、辽军占据燕云十六州地利之便,随时可以用铁骑冲击一马平川的河北平原。比起耗费巨大的处处设防布阵,付出岁币买平安还算是一种性价比很高的选择。
第三、经过宋初太宗北伐的高粱河之败和其后的一系列交战,宋军精锐收到很大损失。不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整备,无法再与辽军作战。交付岁币也是缓冲之计。

5. 北宋在澶渊战胜了辽国,为什么却要每年给辽送岁币?

澶渊之盟,当时除了极少数主战派,满朝上下都劝真宗要迁都避战,真宗本来御驾亲征的意图也就此作罢。但寇准无可匹敌的勇气终于让他下了决心,亲临战阵达成澶渊之盟,30万的岁币和迁都比起来,代价简直不值一提。(当时宋年收入1亿以上,而宋当时一场中等规模的战事所耗费的军费就高达3000万以上)而历史走向证明一切,此战之后,北宋迈向颠峰——宋仁宗朝就算称为整个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颠峰,都不为过。辽国关南之地得而复失,但年三十万岁贡再加上日后富弼允诺的二十万,这些钱帛对于经济拮据的契丹来讲,无疑是天上掉的大馅饼。不过契丹上下因此而与宋交好达百年之久,契丹铁骑不再南下。此中弊利,一眼可明。
  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个平等的合约,微不足道的岁币换得北宋幽燕地区的和平,可以将主要的精力实力放在内政建设和西北的战事上(西夏)。对于辽来说也是一个很合适的条约,当时的辽内部暗流涌动,及时从南方宋政权的纠缠中脱身是明智之举。从整个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来看“澶渊之盟”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状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和发展,从长远来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北宋在澶渊战胜了辽国,为什么却要每年给辽送岁币?

6. 北宋在澶渊打败了辽,为什么还要给宋送岁币

澶渊之盟是北宋与辽在经过四十余年的战争后缔结的盟约。
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主张避敌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力劝,才至澶州督战。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河南濮阳)城下以八牛弩射杀辽将萧挞览(一作凛)。辽由于自身原因,很早就通过降辽旧将王继忠与北宋朝廷暗通关节。宋真宗也赞同议和,派曹利用前往辽营谈判,于十二月间(1005年1月)与辽订立和约:辽宋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因澶州(河南濮阳)在宋朝亦称澶渊郡,故史称“澶渊之盟”。
由此可见,这次战争的胜利是很偶然的机会达成的!如果不停战,可能后面就会输的干干净净。乘着优势来谈判,取得一个较好的结果才是正确的!
至于给岁币,可以类比现在的对外援助,名义上送钱,实际上通过贸易早就赚回来了!

7. 弱弱问一下,北宋输给辽要送岁币,可为什么赢

澶渊之盟,当时除了极少数主战派,满朝上下都劝真宗要迁都避战,真宗本来御驾亲征的意图也就此作罢。但寇准无可匹敌的勇气终于让他下了决心,亲临战阵达成澶渊之盟,30万的岁币和迁都比起来,代价简直不值一提。(当时宋年收入1亿以上,而宋当时一场中等规模的战事所耗费的军费就高达3000万以上)而历史走向证明一切,此战之后,北宋迈向颠峰——宋仁宗朝就算称为整个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颠峰,都不为过。辽国关南之地得而复失,但年三十万岁贡再加上日后富弼允诺的二十万,这些钱帛对于经济拮据的契丹来讲,无疑是天上掉的大馅饼。不过契丹上下因此而与宋交好达百年之久,契丹铁骑不再南下。此中弊利,一眼可明。
  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个平等的合约,微不足道的岁币换得北宋幽燕地区的和平,可以将主要的精力实力放在内政建设和西北的战事上(西夏)。对于辽来说也是一个很合适的条约,当时的辽内部暗流涌动,及时从南方宋政权的纠缠中脱身是明智之举。从整个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来看“澶渊之盟”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状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和发展,从长远来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弱弱问一下,北宋输给辽要送岁币,可为什么赢

8. 后为什么宋朝却要向辽进岁币

1、外交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不能简单地以是否吃亏、羞耻来断定。
2、根据美国国会日前公布的长达108页的2017财年对外援助预算表,美国对外援助预算额为424亿美元,占奥巴马政府4.15万亿美元的2017财年预算总额逾1%。宋岁币30万贯,以7000万贯财政收入算,占比0.4%
3、试问美国是不是丧权辱国?是不是跪舔“番邦”?
4、是战胜后给钱没面子,还是惨败后给钱更没面子?
5、澶渊之盟确保了两个百年和平,宋节能军费数十亿贯,又从宋辽两国的边贸中心(榷场)中盈利数千万贯,远超给与的岁币。
6、澶渊之盟与岁币,用现代外交观点、现代商业思维评估,是非常成功精妙的外交手腕、非常出色的商业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