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谥号有什么讲究吗?

2024-05-06 19:09

1. 古代谥号有什么讲究吗?

一般一种特定的品质,对应一个特定的字,看到谥号可以想见其人。过去有一种谥号的本子,可以叫文人根据某人品质,在本子上查他该用什么字。
 
当然,有一些谥号,也表现一种特殊智慧。比如,人们一看周幽王,周厉王,就知道这种君王很坏。一看商王受,帝辛,也感觉很不好(当然,这都是一个人,不知道是否谥号,但是这些名字很不好)。这是明里骂你,都可以理解的。但是看到晋惠帝,不懂历史的人,就不知道这个人是怎么聪明法了------很有意思,起谥号可以反用其字义。
 
日子久了,起谥号多了,就可以很随便就抓住规律,对帝王来说,成字,文字,武字,仁字。。。一看都是好皇上,康熙很年轻就自己要一个仁字。英字表面好看,都是昏君,基本都是假英武的,灵字都是短命末世之君。。。
------------------
一般英雄不问出身,都是盖棺论定总括一生的业绩。当然,臣子和君王有所不同,不大用诸如仁字这样的字眼,而忠字用的多,常见文字或者武字。臣子的谥号,一般没有不好的意思,因为奸臣小臣不配得谥号,臣子的谥号要由君定的。

古代谥号有什么讲究吗?

2. 古代人的谥号都有什么讲究?

谥号是周公发明的,用一两个字来对死去的人的一生进行高度概括,比如最常见的文、武等。

第一个享有此殊荣的便是商代的帝辛,周公为他上了一个“纣”的谥号,所以后世便习惯的叫他商纣王。从那以后,各个皇帝诸侯王都有了谥号。只有秦始皇觉得谥号这种事情,是儿子议论老子,臣子议论君王,属于下级评论上级,要不得,给废掉了。所以秦始皇和儿子秦二世都没有谥号。

如何给一个人定谥号,有专门的规定叫做谥法。谥法分为上谥法、中谥法和下谥法。
上谥法一般都是褒义赞扬的类型,像秦孝公的孝,汉文帝的文,汉武帝的武等。
下谥法一般都是贬义批评的类型,比如商纣王的纣,隋炀帝的炀等。
中谥法一般就是同情的类型,比如汉哀帝的哀等。

所以一个人死了之后,后人总结这个人一生的事迹和贡献,翻开谥法找一到两个对应的字就算是谥号了。当然大臣死了,皇帝也可以赐予这个大臣谥号,宋代的文臣都以死后谥号“文正”为荣,因为这个是皇帝御赐给文臣的最高荣誉和嘉奖。因为是后人评价先人,所以大多要隐恶扬善,谥法中也以上谥法的内容为最多。
当然每个人死了都可以有谥号,只是皇帝的谥号更出名。因为后世称呼很多皇帝都已经习惯了用谥号去称呼,比如汉文帝、汉武帝、隋炀帝等。大家在这里还要注意要把皇帝的庙号和谥号以及年号区分清楚,避免混乱。

3. 古代皇帝的谥号都有哪些讲究?

谥号是周公发明的,用一两个字来对死去的人的一生进行高度概括,比如最常见的文、武等。

第一个享有此殊荣的便是商代的帝辛,周公为他上了一个“纣”的谥号,所以后世便习惯的叫他商纣王。从那以后,各个皇帝诸侯王都有了谥号。只有秦始皇觉得谥号这种事情,是儿子议论老子,臣子议论君王,属于下级评论上级,要不得,给废掉了。所以秦始皇和儿子秦二世都没有谥号。

如何给一个人定谥号,有专门的规定叫做谥法。谥法分为上谥法、中谥法和下谥法。
上谥法一般都是褒义赞扬的类型,像秦孝公的孝,汉文帝的文,汉武帝的武等。
下谥法一般都是贬义批评的类型,比如商纣王的纣,隋炀帝的炀等。
中谥法一般就是同情的类型,比如汉哀帝的哀等。

所以一个人死了之后,后人总结这个人一生的事迹和贡献,翻开谥法找一到两个对应的字就算是谥号了。当然大臣死了,皇帝也可以赐予这个大臣谥号,宋代的文臣都以死后谥号“文正”为荣,因为这个是皇帝御赐给文臣的最高荣誉和嘉奖。因为是后人评价先人,所以大多要隐恶扬善,谥法中也以上谥法的内容为最多。
当然每个人死了都可以有谥号,只是皇帝的谥号更出名。因为后世称呼很多皇帝都已经习惯了用谥号去称呼,比如汉文帝、汉武帝、隋炀帝等。大家在这里还要注意要把皇帝的庙号和谥号以及年号区分清楚,避免混乱。

古代皇帝的谥号都有哪些讲究?

4. 谥号有什么讲究

古人为了方便对历史人物盖棺定论,选择用谥号来进行概括。

5. 古人的谥号可以是一样的么

所谓谥号,就是用一两个字对一个人的一生做一个概括性的评价,算是盖棺定论。像文、武、明、睿、康、景、庄、宣、懿都是褒谥,惠帝都是些平庸的,如汉惠帝、晋惠帝都是没什么能力的,质帝、冲帝、少帝(后人称呼,不是正式的谥号)往往是幼年即位而且早死的,厉、灵、炀都是恶谥,哀、思也不是好词,但还有点同情的意味,一般用作朝代中后期君主,如明末崇祯皇帝追谥为思宗。政变中被推翻的称废帝(后人称呼,不是正式的谥号)。亡国君主称末帝。另外孙权是个特例,他的谥号是大帝,在中国是绝无仅有的。
谥号是周开始的,除了天子,诸侯、大臣也有谥号,但我这里是专讲皇帝天子的。秦始皇认为谥号是子议父、臣议君,于是废了谥号,从他这个始皇帝开始,想传二世、三世以至无穷,可惜只传了二世。汉代开始又实行了。汉倡导以孝治天下,所有皇帝的谥号都有个孝字,如孝惠、孝文、孝景一直到孝献。汉献帝是他死去之后曹魏给他加的谥号,他做皇帝的时候没有这个叫法?因为他的谥号为孝献皇帝,这个献字的意思为聪明,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曹魏政权其实是十分认可汉献帝刘协的。
按照周礼,天子七庙,也就是天子也只敬七代祖先,但有庙号就一代一代都保留着,没有庙号的,到了一定时间就“亲尽宜毁”,不再保留他的庙,而是把他的神主附在别的庙里。庙号就是祖啊宗啊的称呼,一般祖的档次比宗更高些。起初有庙号的皇帝不多,例如两汉,刘邦是太祖,刘彻是世宗,刘询是中宗,刘秀是世祖等,不是每一个皇帝身后都有庙号。这个祖,和欧洲尊某皇帝为大帝一样,一定要有特殊的功绩才行,一般往往都是开国或者是有保全社稷大功,号称中兴的皇帝。

古人的谥号可以是一样的么

6. 古人的谥号都有哪些,分别是什么意思?

谥号是后人根据死者生前事迹评定的一种称号,有褒贬之意。算是盖棺定论吧。象文、 武、明、睿、康、景、庄、宣、懿都是好字眼,惠帝都是些平庸的,如汉惠帝、晋惠帝都是 没什么能力的,质帝、冲帝、少帝往往是幼年即位而且早死的,厉、灵、炀都含有否定的意 思,哀、思也不是好词,但还有点同情的意味,如果末帝、献帝、顺帝,那就是胜利者对失 败者的嘲笑了。另外孙权是个特例,他的谥号是大帝,在中国是绝无仅有的。 

谥号是周开始的,除了天子,诸侯、大臣也有谥号,但我这里是专讲皇帝天子的。秦 始皇认为谥号是子议父、臣议君,于是废了谥号,从他这个始皇帝开始,想传二世、三世以 至无穷,可惜只传了二世。汉代开始又实行了。汉倡导以孝治天下,所有皇帝的谥号都有个 孝字,如孝惠、孝文、孝景一直到孝献。汉献帝是他死去之后曹魏给他加的谥号,他做皇帝 的时候没有这个叫法,三国的文艺里在他做皇帝的时候就把他叫做献帝,那是胡说八道,难 道献帝未卜先知,早就知道他会把皇位献出来?

7. 列举古人的谥号

欧阳修谥号文忠, 屈原(约公元前339年~约公元前278年),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又字灵均,无谥号。 陶渊明(352或365或372或376—427),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谥号文贞。(元代皇帝在1342年为杜甫封的谥号) 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无谥号。 陆游(1125-1209.11) 南宋词人。字务观,号放翁,无谥号。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谥号忠敏。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 谥号 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 所以,不是每个名人都有谥号的,主要看当时朝廷对他的看法。 包括杜甫死后都朝廷都没有给他封谥号。文贞这个谥号是元代开国大将纽怜用自己的积蓄,在成都杜甫草堂建起了一座书院,并奏请皇帝在1342年为杜甫封谥号,杜文贞这个谥号由此而来,那是在杜甫死后700年的事了。 李商隐二十五岁中进士,二十六岁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属李德裕党)幕,任书记,并做了他的女婿。因当时朝中牛李党争激烈,李商隐虽无意于朋党,但终被卷入党争之中,受牛党中人排挤。因为他早年曾依靠牛党的重要人物令孤楚,而后来又娶了李党重要人物李茂元之女为妻。因此,他是在牛李党争的夹缝中讨生活,牛党、李党均排挤他,长期沉沦下僚,郁郁不得志,死时仅仅45岁。 他没有谥号是很正常的。 陆游29岁时,赴南宋首都临安(今杭州)应锁厅试,名列第一,因居秦桧孙子之前,又因他不忘国耻“喜论恢复”,竟在复试时被除名。淳熙五年,陆游诗名日盛,受到孝宗召见,但并未真正得到重用,孝宗只派他到福州、江西去做了两任提举常平茶盐公事。在江西任上,当地发生灾,他“草行露宿”,亲到灾区视察,并“奏拨义仓赈济,檄诸郡发粟以予民”,不料却因此触犯当道,竟以“擅权”罪名罢职还乡。陆游在家闲居6年后,又被起用为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州。淳熙十五年,陆游在严州任满,卸职还乡。不久,被召赴临安任军器少监。次年,光宗即位,改任朝议大夫礼部郎中。于是他连上奏章,谏劝朝廷减轻赋税,结果反遭弹劾,以“嘲咏风月”的罪名再度罢官。此后,陆游长期蛰居农村,于嘉定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210年1月26日)与世长辞。 陆游这样的经历,没有谥号也不奇怪。

列举古人的谥号

8. 古人谥号

单谥“文”的是文官最高的谥号了,单谥“文”的就王安石和韩愈,历史上也只有这个两个。 从宋代以后“文正”便是对大臣的最高谥号,比较有名的如司马光、范仲淹等死后都谥“文正”。 清代的谥号中“文正”最高,“文忠”次之,“文恭”再次,以下为“文成”“文端”“文恪”“文襄”之类。清代权利核心机构为军机处,但军机处给大臣上谥号时最高只能谥到“文忠”。一般情况下,只有为人臣者道德功业皆极其出众,经内阁草拟由皇帝亲赐这一无限哀荣。所以直到大臣去世后上谥号时皇帝对大臣的最终看法才可见端倪。有名的如晚清红人李鸿章谥“文忠”,左宗棠、张之洞都谥“文襄”都没有得到最高谥号。“生晋太傅,死谥文正”是明清之际千百万为人臣者追求的最高目标。 有清一代共有汤斌、刘统勋、朱珪、曹振镛、杜受田、曾国藩、李鸿藻、孙家鼐八人谥“文正”。汤斌是康熙时期理学名臣,在朝以敢于争议闻名,乾隆元年谥“文正”。朱珪、杜受田、李鸿藻、孙家鼐皆以帝师谥“文正”,曾国藩在清王朝风雨飘摇之际率湘军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挽狂澜于既倒,位列同治中兴名臣之首,谥“文正”当之无愧。刘统勋是乾隆朝名臣,曾任首席军机大臣,刚正不阿,功业非凡,为百姓所爱戴,最终得谥“文正”。只有曹振镛乃一平庸之辈,谥“文正”一直为后世诟病。
  
 古人谥号。
  
 文——正(“文正”是第一谥),贞(唐只有“贞”无“正”,宋为避仁宗赵祯圣讳,始改为“正”字。元以后又恢复“贞”字,次第仅次于“正”),成,忠,端,定,简,懿,肃,毅,宪,庄,敬,裕,节,义,靖,穆,昭,恪,恭,襄,清,修,康,洁,敏,达,通,介,安,烈,和,僖,荣,愍,思。
  
 武——宁,毅,敏,惠,襄,顺,肃,靖,信,康,壮,恒,愍,烈,勇,僖。
  
 忠——文,武,定,烈,简,肃,毅,敬,宪,节,贞,靖,襄,敏,安,僖,穆,介,威,端,壮,宣,裕,果,勇,愍,刚,惠,悫,怀,清。
  
 以下是关于“文”谥号的一些定义。
  
 文正:清代为文臣最高荣誉,不允许出现在内阁提出的候选名单中,只能由皇帝圈定,最著名代表为曾国藩。
  
 文忠:传统谥号中最佳,在清代仅次于“文正”。李鸿章、荣禄得谥。
  
 文恭:通常赐予恭顺听话的大臣,属于中上档次。
  
 文成:成就大功业可得。
  
 文端:通常赐予理学家和为人方正的大臣。
  
 文襄:开疆拓土的大臣可得,著名的有福康安、左宗棠。
  
 除此外还有文毅,文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