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商业性农业(commercial agriculture)

2024-05-14 20:32

1. 什么是商业性农业(commercial agriculture)

商品性农业是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为满足市场对各类农产品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以商品性农产品生产为目的的农业。
是中国农村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资本主义侵略逐步加深的重要表现。甲午战争前,中国的自然经济还处于开始解体阶段,且解体的速度也比较缓慢,特别是长江、黄河上游地区和华北一些地区的自然经济还没有发生显著变化。
甲午战争以后,由于通商口岸大量增设、轮船航运业进一步发展、铁路运输兴起等一系列新历史条件的出现,扩大了内地与沿海地区的联系,国内市场进一步开放,商业性农业的发展由此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扩展资料:
其特点是生产经营比较集约化,专业化、社会化水平和商品化程度较高,农产品商品量较大,商品率高。
一般商品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如西欧、北美各国),商品性农业也较发达,农业生产区域专业化程度也较高。
中国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复杂,人口分布很不平衡,约80%在农村,对粮食需求量大,经济作物、畜牧业、林业、渔业比重较小,布局分散,产量和商品率都不高,绝大部分地区自给性农业占很大比重。
当前条件下必须在控制人口增长的同时,贯彻因地制宜,适当集中,合理布局的方针,建立各种农产品生产基地,大力发展商品性农产品生产和农产品加工工业,逐步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由以自给性生产为主逐步转变为以商品性生产为主,充分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商业性农业

什么是商业性农业(commercial agriculture)

2. 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经济的主要类型。

农业:小农经济   手工业:私营    官营   家庭手工业   商业经济:民族资本  外资  洋务企业

3. 如何看待农业和商业的关系?形成了什么样的经济政策?该政策有和影响?急用!

农业是一切的基础。。。  商业其实也是在农场品私有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商业到后期是农业发展的推动力。。。  市场经济时代,农产品商品化是生产力的要求。。。
在中国古代有重农抑商政策。。。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抑制了商品经济的产生发展 延缓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现代就不要说了把。。。。商农并举。。。但农业依然是一切基础的基础。。。。

如何看待农业和商业的关系?形成了什么样的经济政策?该政策有和影响?急用!

4. 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经济的发展特点是什么?谢谢

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从生产组织形式看 ,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形态的基础,也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从土地制度看, 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基础的土地制度

3.从农业生产结构(经济构成)看, 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4.从农耕技术的发展(农业生产模式或生产力)看,   借用牛力耕田,不断改良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也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比较成熟的农业技术和相对完备的农业管理是中国古代经济突出的特征之一。)

5.历代统治者都制定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并通过调整使生产关系得到改善,为农业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1.历史悠久,素称发达,产品不仅在国内销售,而且行销亚、非、欧,受到广泛赞誉。

2.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

3.部门不断增加,分工越来越细。

4.手工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手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5.经济重心南移与手工业生产布局成相应变化。

6.手工业发展与农业紧密结合,并且受到农业的制约。

7.官营手工业长期处于支配地位。

8.统治者在政策上的一贯影响,导致手工业发展具有落后性,规模有限。

中国古代商业特点:

1.商业起源早,并且在不断的发展。

2.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联,相辅相成

3.阶段性特征明显,各个时期发展极不平衡;

4.商业发展始终处于封建政府的压抑和控制之下。

5.市场交换不能动摇封建经济制度,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

6.城市商品经济逐渐发展,明清到达高峰。

7.对外贸易兴盛,明中期后衰落。

5. 古代农业手商业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古代农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处于主导地位 它起了一个核心的作用 手商业工处于次要地位 工业是在古代是没有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才慢慢有的
      从原始社会开始  人们首先接触的就是农业 那个时候,生产力水平低下  人们要生存,就首先发展农业 生产粮食和棉布等能够解决温饱问题的产品。进入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农业就一直居于主导地位。而进入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土地,则成了当时可以说是最宝贵的资源。一个王朝,只要一发生大规模的天灾,导致农业生产无法正常进行时,一般都会爆发大规模的骚乱,导致整个王朝的统治都无法稳定,所以古代的统治者都非常重视农业。从战国开始 ,历任统治者都是采取的重农抑商政策。比如说 当年的 李悝 商鞅的奖励耕战  到西汉的重农抑商 一直到清朝的祭天仪式,都是统治者重视农业的具体表现。

      商业在我国的历史也比较悠久,早在远古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商品交换。在商朝时,商业都到了很大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了巨商和商业中心,如当时的范螽和吕不韦,都是大商人。西汉时期,中国已经出现了丝绸之路。唐朝时,已经开辟了海上航运。北宋时,已经出现了 纸币。明清时,开始出现了商帮。但是由于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商业一直处于次要地位,它只是起了一个繁荣经济 增加社会财富 增加国家和人民收入等作用。
    工业是在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才有的,如西方最早的工业是十四世纪末出现的手工工场 中国最早的工业出现是在明朝中后期。那个时候 还只是出现了工业的萌芽,到了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业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是在腐朽的封建主义下,它的发展是缓慢的,作用也是很有限的。它只是出现在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地方,起的作用也只是创造社会产品  增加社会财富,和当时的农业比起来,它的作用和地位都是非常有限的。

古代农业手商业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6. 中国近代和古代历史经济发展的知识(农业、工业、商业等)

中国古代的经济基础是小农经济,由于统治阶级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导致中国古代的的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十分艰难。从宋朝宋太宗开始,就有了“海禁政策”,接下来的元、明、清的政策更加严格,清朝便达到了顶峰——闭关锁国。工业发展较多是轻工业,如:麻纺织业、棉织业、陶瓷业、造纸业 ,也有重工业,像:冶铁业、造船业。
至于近代,洋务运动兴起,近代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和民办工业;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在“师夷长技”的思想指导下,创办了一批军工企业。从此,中国就有了使用机器进行生产的工厂。
中国近代商业是指从清代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前的新式商业。
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的传统商业已有发展。但最大宗的商品粮食和土布还都是农民家庭生产,并主要是自给有余的产品。商业网集中城镇,广大农村基本上还处于自然经济状态,商业属于前资本主义性质,大商人资本集中在盐、丝绸、茶、木、药材等行业。
进入20世纪后,通商口岸的近代工业(包括外商工厂)发展很快。它们的产品也进入这个商业网。棉花、小麦、烟叶等工业原料的贸易也经这个商业网向口岸集中。随着口岸人口膨胀,粮食和其他农副产品也改变了传统流通渠道,而以通商口岸为中转和消费中心。据1936年国内埠际贸易统计,机制工业品已占贸易总额的34%,并以上海等地的生产为主;埠际贸易中大米的40%,药材的46%都是运到上海。估计1936年埠际贸易总额约达47亿元,比19世纪末增长约20倍。
中国近代商业缺乏完整统计,总计约有100多个行业,趋势是不断发展的。以上海为例,1900年前后有棉布商一百三四十家,五金商58家,百货商约100家,西药商6家;到抗日战争前,棉布商增至七八百家,五金商897家,百货商约1000家,西药商165家,分别增长几倍乃至一二十倍。从业人员、资金、营业额等也都有相应增长。根据30年代的一些调查估计,全国约有坐商164万户,从业人员859万人,另有行商312万人。估计1936年私人商业资本约达30亿元。   官僚资本和商业投机化 1927年以后,出现另一种新的商业资本,即官僚商业资本。它是在国民党政府实行金融垄断的基础上,凭借政权力量发展起来的。首先插手的是出口贸易,1936年起先后垄断了钨、锑、锡的运销。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借口统制经济,实行多种物资的统购统销、公营专卖,独占丝、茶、桐油、羊毛、猪鬃的收购和出口,管制棉花、纱、布贸易。同时国民党政府大官僚的私人商业也利用特权,投机垄断,发“国难财”。抗战胜利后,它们又勾结美帝国主义,垄断了部分进口贸易。

7. 与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相比,古代商业经济地地位如何?

末尾。仕农工商。咱老祖宗们认为脚踏实地的干活才是可取的,当然,你也可以理解为这是统治阶级刻意的思想引导。
但是,当时的中国,地广人稀(战争原因,三国时期人口最多的魏也不过几百万人口,但却占了中原大好土地资源。疾病,天灾都是导致古代人口少的原因。)因为人少,所以耕种者稀缺,收入也就相对于小商贩们高。古代商业到宋才有较好的发展,明时才算比较成熟,但由于交通不便,路途上治安不好,信息延时等原因大都赔多赚少。
中国人求稳定,这是骨子里传下来的,所以,对于古代的百姓来说,自家地里的才是自家的。

与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相比,古代商业经济地地位如何?

8.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

春秋时期:在农业方面一是生产工具的产生与改进:铁器时代到来的表现是铁农具的广泛使用,标志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牛耕出现的意义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二是水利的兴修:中原地区普遍用桔槔灌溉农田;春秋时期楚相孙叔敖修芍陂;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主要有秦国蜀守李冰修的都江堰和水工郑国修的郑国渠.
在手工业方面有多项发展与成就:在冶铸业方面有铸铁柔化处理技术,比欧洲早两千年以上;青铜铸造有春秋中期的珍品莲鹤方壶、金银错技术和雕铸技术;漆工艺采用夹纻技术;纺织业成就有长沙楚墓出土的战国麻布残片;其他行业有煮盐业、酿酒业;还有手工业工艺专著《考工记》。
在商业方面,整个中原市场呈现出繁荣的景象,许多城市既是繁华的商业中心,也是各国的政治中心。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