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人们用“年号”称呼明清君王而其它多用庙号或谥号?

2024-05-18 08:48

1. 为何人们用“年号”称呼明清君王而其它多用庙号或谥号?

每个朝代都有着自己的特点,每个朝代的叫法也不同,最常见的“庙号、谥号、和年号。”我们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特点,年号被用于清朝皇帝和明朝皇帝身上最多,但是其他的朝代几乎都不用年号来代表历代历朝的君王,而是用谥号或者庙号来称呼其他朝代的君王。这是为什么呢?

一、“庙号。”庙号是在商超时就出现了,但当时“庙号”的主要用法是在于祭祀祖先而设立的。“庙号”是用来追赠给去世的先王,后来秦朝接管统一天下的大业,秦王下令将之前的条例各方面全部废除,所以庙号也就被废除了几百年。一直到汉朝时期,庙号才被汉朝君王重新启用,并且还将“庙号”设置为在重要场合必备的礼仪。根据历史在《礼纪》中记载的汉朝可以看出:“庙号的作用在于祖有功而宗有德。”

二、“谥号。”其实谥号和庙号的作用差不多,谥号是也用于已经逝去的先人。只不过谥号是用于那些对国家有过重大贡献的人。谥号与庙号唯一有些不同的是,谥号可以运用的范围更加的广泛,不只是那些对国家有过杰出贡献的人,例:“皇后、妃嫔、大臣、君王”这些人都可以用的,而且在隋唐之前,谥号一般只有一两个字数,可以说是非常的简言意骇。到了隋朝后期快要到唐朝的时候,谥号的字数就开始明显的增多了,最多一次的字数达到了25个字,这大概是谥号有史以来字数最多的一次。

三、“年号。”与上面的相比,年号就显得简单多了。年号的是在清朝和明朝时期才出现的,所以年号在之前的朝代是看不见的,只不过年号一般是用于记录这位君王在位时期有多久,历史上用年号最多的是武则天,因为武则天在位时间,是有史以来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君王。
不管是年号、谥号、庙号都是代表君王,表示君王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为何人们用“年号”称呼明清君王而其它多用庙号或谥号?

2. 为什么我们称呼明清的皇帝都用年号,而之前的都用庙号或谥号?

首先在解释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大概了解下庙号、年号和谥号都是什么意思?
1、庙号就是死去的皇帝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是由死去皇帝的继任者和大臣们所定,其起源于重视祭祀与敬拜的商朝,除了秦始皇时期,庙号被废止过,历朝历代都沿用,和谥号最显著的区别是庙号只属于君主。
如太祖、高祖、世祖、圣祖、太宗、高宗、显宗、肃宗等等,这些就是庙号,在魏晋南北朝之前,庙号有着严格的规定,西汉15位皇帝就只有四个皇帝有庙号,包括汉高祖刘邦庙号太祖、汉文帝刘恒庙号太宗、汉武帝刘彻庙号世宗 、汉宣帝刘询庙号中宗,这里我们可以想象西汉的时候庙号的给与有多少的严格。
到了魏晋南北朝开始,随着天下动乱、礼乐败坏,庙号也跟着泛滥了。
许多割据一方的小国的创建者都称祖叫宗,如后赵、前秦、西秦、前燕等等,如五代十国时期,石敬瑭这样的皇帝的庙号竟然高祖,可是事实上他不配;南北朝的宋文帝刘义隆庙号太祖,可是刘义隆并不是开国之君。


2、年号就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基本都是皇帝自己来定的,年号最开始起源于汉武帝时期,是汉武帝时候创建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历史上第一个年号叫做建元,之后逐渐形成制度,此后的皇帝登基,一般会下诏书从第一年的年中,或者第二年开始改元,并且更换年号。历代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大事、要事,一般都要更改年号,明朝以前的皇帝多数都改元两次以上,也就是说一个皇帝在位期间的年号不是唯一的,使用年号最多的不是别人,正是唯一的正统女皇帝武则天,她使用了十八个年号,再比如唐高宗有14个,比如永徽、显庆、麟德、总章、弘道等。
年号在中国民国建立时候被正式废止,改用“民国纪年”,所以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年号是“宣统”,至于袁世凯同志称帝用的那个年号“洪宪”则不被后世所承认。通常大一统时期,年号相对都有规律可寻,而类似东晋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这样的分裂时期,政权众多,各有各的年号,非常混乱。
帝王选取年号通常都有一定的寓意,或者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


汉武帝一次打猎时候捕获了一只一角兽,因此改元为“元狩”,一方面为了纪念这次打猎活动,另一方面昭示着要对匈奴展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狩,有对外征伐之意)。
光武帝刘秀从登基开始,年号定为“建武”,由于当时天下割据政权众多,代表着他开始马不停蹄用武力统一天下的意思。
公元233年,正月二十三日,位于摩陂(今河南郏县东南,亦名龙陂之称)的水井中有青龙出现。二月六日,魏明帝亲自到摩陂观龙,并改年号为“青龙。”
公元280年四月,晋武帝消灭吴国,一统天下,改年号为“太康”,以纪念天下的一统。
公元440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大肆灭佛之后,在亲信大臣崔浩的建议下,信仰道教,又在首都平城东南建立天师道场,自称太平真君,并亲受符箓,兴建静轮天宫,奉祀太平真君,改年号为“太平真君”,成了十足的道教徒。
隋炀帝杨广登基之后将年号改为“大业”,以此向世人昭示自己要做出一番大事业的雄心壮志。他在位期间营建东都、修隋朝大运河、开创科举制度、巡视吐谷浑、三征高句丽,滥用民力,最终自己也被滚滚的农民起义浪潮所吞没,年号也成了他讽刺。
女皇帝武则天是个年号控,遇到点事情就想换个年号,用过的著名年号有:“天授”(刚登基时候的年号)、“长寿”(表达自己期望长寿的愿望),“万岁通天”( 纪念洛阳新明堂建成)、“长安”(纪念自己从洛阳返回长安大明宫)。


宋太祖赵匡胤在位时候曾经使用过“乾德”的年号,是宰相赵普负责起的,不久后蜀被灭,一批宫女被送入宫中,宋太祖偶然看到一名宫女用的铜镜上面刻有“乾德四年”的字样,他很纳闷,因为刚用这个年号不久,怎么一下子出来一个几年后造的铜镜呢?召集大臣询问,赵普等人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学士窦仪这时候告诉宋太祖,前蜀后主王衍曾经用过这个年号六年,引得宋太祖感慨道宰相必须用读书人来当,臊的那位自诩“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赵普抬不起头来。
南宋高宗赵构为金人所逼,在江浙一带到处逃窜。公元1131年逃至绍兴(那时是越州)觉得心情很好,燃起了光复江山的雄心壮志,所以有了一句“绍祚中兴”,并改年号为“绍兴”,而越州也就成了绍兴城。
总之说的简单年号就是皇帝随便定的,他什么时候都可以改,只要他开心就可以一年取一个。当然这只是对于明清之前的朝代所说的,明清之后的皇帝一生就只有一个年号,如洪武、永乐、嘉靖等等。


3、谥号,谥号有别于庙号和年号,它除了皇帝可以拥有,其他的比如帝妃、诸侯、大臣以及其他地位很高的人都可以有,周朝时,天子、各国诸侯、卿大夫及夫人有得谥资格;汉朝规定只有生前封侯者有得谥资格;唐朝规定职事官三品以上有得谥资格;一般文人学士或隐士的谥号,则由其亲友、门生或故吏所加,称为私谥,与朝廷颁赐的不同 根据国学大师王国维等人的考证,谥号制度的形成,应该起源于西周中期,这种观点也得到学界的广发认可。
谥号一开始只有“ 美谥 ”、“ 平谥 ”,通常表示后人对先人功绩的怀念“恶谥”的开始主要源于周厉王在位期间的倒行逆施死后而被谥为“厉”。


并且从此以后,逐步形成了清晰、明确的谥法,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为了达成将谥法作为以礼教褒贬人物、挽救社会风气的目的,编写了《谥法解》一书,这本书也成为后世谥法施行时的重要依据。
当然我们这里主要讲的是皇帝的谥号,皇帝的谥号也是由死去皇帝的继任者和大臣们所定的,它是古人为了方便对历史人物盖棺定论而特意创造出来的。皇帝的谥号主要分为“美谥”、“平谥”和“恶谥”,“美谥”用之君亲焉,用之君子焉;“平谥”用之闵伤焉,用之无后者焉;“恶谥”用之歼夷焉,用之小人焉。如汉文帝、汉宣帝、宋仁宗、宋真宗、明英宗、汉元帝等这些就是“美谥”,唐哀帝、汉冲帝、西晋愍帝等这些就是“平谥”,隋炀帝、周厉王等就是“恶谥”。皇帝的谥号一般情况下就是一个字,但也有两个字,比如汉昭烈帝,当然不管几个字,每个字都有着特定的意思,比如早孤短折曰哀;恭仁短折曰哀;德之不建曰哀;遭难已甚曰哀;处死非义曰哀、择善而从曰比;事君有党曰比、幼少在位曰冲;幼少短折曰冲、爱民好治曰戴;典礼不愆曰戴、德覆万物曰高;功德盛大曰高;覆帱同天曰高。可以说,当我们想基本了解这个皇帝是好是坏的时候,基本上看他的谥号就知道,比如隋文帝,文这个谥号肯定是好的,那么这个皇帝也不差,再比如鲁炀公,炀这个谥号是坏,所以基本上这个皇帝肯定不咋地,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看这个,因为皇帝的谥号基本上都是自己的儿子给的,所以不会很差,有些甚至名不副实,比如宋理宗,明明是一个昏君,但却给了一个“美谥”,而且一般被取“恶谥”的都是亡国之君,比如隋炀帝、鲁炀公、周厉王等等,只能说谥号这就是皇帝的玩物而已,皇帝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简单的介绍了年号、谥号和庙号的意思后,我就大概解释下为什么我们称呼明清的皇帝都用年号,而之前的都用庙号或谥号?
首先在唐朝之前的皇帝,我们现代人不管史学家还是普通大众基本都是以谥号来称呼皇帝,而不是庙号,如汉孝文帝、汉孝景帝、晋武帝、晋惠帝等等,而文、孝、武和惠这些都是谥号,而不是庙号,那为什么唐之前的皇帝都很少用庙号呢?很简单因为唐之前有很多的皇帝都是没有庙号的,比如西汉十五位皇帝,就只有四位有庙号,东汉十四位皇帝就只有三位有庙号,所以现代的史学家可以说为了统一,基本上称呼唐之前的皇帝都是用谥号。在唐朝到元朝这段时期的皇帝,由于庙号已经不像东西两汉那个时候那样的严格,到唐之后不管是哪位皇帝都用庙号,而且唐之后的皇帝谥号都特别的长,比如唐太宗的谥号就是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宋太祖的谥号就是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所以这个时候大家都普遍用庙号来称呼皇帝,如唐太宗、唐高宗、宋太祖、宋仁宗、元世祖等等。
而到了明清时期,由于明清的皇帝一生就用一个年号,所以我们现代人很多都喜欢用年号去称呼明清的皇帝,比如洪武帝、永乐帝、崇祯帝、康熙帝、乾隆帝等等,但是不要忘记,现在很多的史学家都还是用庙号去称呼明清的皇帝的,如明太祖、清世宗、明仁宗、明宣宗等等,所以明清称呼皇帝都一般以年号或者庙号来称呼。
那么肯定会有人问,为什么只有明清时期我们现代人才普遍用年号来称呼皇帝呢?为什么明清之前没有?很简单啊,因为明清之前,历朝历代基本上所有的皇帝都有2个以上的年号,最多如唐高宗就有多达14个年号,比如永徽、显庆、麟德、总章、弘道等,而且很多年号都是被多个皇帝使用过的,比如汉武帝的“建元”,后世就有再次使用的,晋康帝司马岳、前秦苻坚等都使用过,再比如唐太宗的“贞观”,西夏夏崇宗李乾顺也使用过。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现代的史学家或者普通大众就没有人用年号来称呼明清之前的皇帝。


所以简单的来说,唐之前的皇帝我们习惯以谥号来称呼,唐到元朝的皇帝我们习惯用庙号来称呼,明清的皇帝我们习惯用年号或者庙号来程度。
还有需要明确一点是历朝历代的史书,也就是二十四史都是以庙号或者谥号,或者两者结合来称呼某个皇帝的。东汉之前的史书,都是谥号来称呼某个皇帝,如称刘盈就是孝惠皇帝,而孝惠皇帝就是谥号。东汉到三国,称呼某个皇帝都是谥号加庙号,如称刘秀就是世祖光武皇帝,其中世祖是庙号,光武皇帝就是谥号。西晋-东晋史书只用谥号来称呼皇帝,比如称司马炎就是武皇帝,其武皇帝就是谥号。南北朝到明朝时期,史书称呼某个皇帝都以谥号加庙号,如称刘裕就是高祖武皇帝,高祖就是庙号,武皇帝就是谥号。所以可以说历朝历代就没有以年号来称呼某个皇帝的。


只能说,现在这些皇帝的称呼,是用年号、庙号或者谥号来称呼,完全就取决于我们现代人的习惯,简单的说,我们认为哪个方便,哪个辨识度高,我们就用哪个来称呼这个皇帝,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规矩。同时也没有人规定唐之前称皇帝一定要用谥号或者庙号,明清称皇帝一定要用年号,只能说只要你喜欢,你想用什么来称呼这个皇帝都可以。但是对于正统的史书来说,称呼皇帝就只有谥号和庙号,而断然不会出现以年号来称呼的。

3. 汉朝用谥号,唐宋用庙号,为何明清两朝却改用年号代指皇帝?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这里提到了中国 历史 上四位成就很高的帝王,分别是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再加上清朝的康熙乾隆,这些都是对古代帝王约定成俗的称号,那么它们有何不同之处?我们一一来看一下。
  
 要说明它们之间的区别,先要搞清楚庙号、谥号和年号的区别:庙号始于西周,只有对国家有大功的先王或先帝才有资格享有庙号,最初的庙号只有“太高世中”四种,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给予祖或宗的称号,比如太祖、高宗、世祖、中宗等等。
     
 周灭商之后没有沿用商朝的庙号制度,而是代之以全新的谥号制度,谥号是人死之后,后人给予评价的文字,简单点说谥号就是对其一生的盖棺定论,和庙号只有帝王能拥有不同,谥号的适用范围更广,除了帝王之外,地位较高的诸侯大臣和士大夫也有资格死后享有谥号,开始的时候谥号只有一两个字,比如刘彻的谥号是孝武皇帝,但是到了后期谥号越来越长,十几个字或者字数更多的屡见不鲜。
  
 年号则是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汉武帝之前没有年号的说法,中国 历史 上第一个年号是建元,各个朝代有些帝王有多个年号,有些则只有一个年号。
     
 这么一说,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康熙乾隆就很好区分了:汉武是谥号,唐宗宋祖是庙号,康熙乾隆是年号,不过秦皇有点特别,原因就在于秦王嬴政统一六国之后认为谥号是“子议父、臣议君”,就把谥号顺带连庙号也一起废除了,而且他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高五帝”所以自称皇帝,直到汉朝建立后才恢复了庙号和谥号制度。
  
 那么 历史 上这些皇帝的称号为何会各不相同?比如汉朝用谥号,唐宋用庙号,为何明清两朝却改用年号代指皇帝?这个其实是有原因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三国之前,两汉对于追加庙号是极为慎重的,不是随便一个帝王就有庙号,非有大功大德者不能拥有,比如西汉一朝只有刘邦、汉文帝、汉武帝、汉宣帝四人拥有庙号,东汉也只有三位皇帝才有,甚至刘秀和汉献帝还把几个他们认为不配拥有庙号的帝王给剔除了,比如汉元帝刘奭和汉顺帝刘保等等。
  
 直到三国的曹魏时期庙号才开始逐渐泛滥,史称“降及曹氏,祖名多滥”,比如祖号一般是开国皇帝才能拥有,但是到了曹魏,曹操、曹丕、曹叡三位皇帝的庙号都是祖号,自此以后慢慢的除了某些亡国之君和政变中被推翻的皇帝外一般都有庙号。
  
 而谥号从西汉开始几乎就成为皇帝的标配,两汉除了极个别在位时间很短的皇帝之外其余都有谥号。所以在隋朝之前几乎每个皇帝都有谥号,但却不是谁都有庙号,自然就约定成俗用谥号。
     
 第二,隋朝之后庙号和谥号一样也几乎成为了皇帝的标配,前文说过,谥号一开始只有一两个字,后面字数越来越多,如果说曹魏玩坏了庙号,那么唐朝开始就玩坏了谥号,因为给谥号加字数就是始于唐朝,比如一开始李世民的谥号是文皇帝,唐高宗时加谥为文武圣皇帝,唐玄宗时先是加谥为文武大圣皇帝、后又再次加谥为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字数越来越长,后面就有样学样了,比如唐高宗谥号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唐肃宗谥号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等等。
  
 唐朝之后的几个朝代简直就是在比赛谁比谁的谥号更长,比如宋太祖赵匡胤谥号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明太祖朱元璋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清世宗雍正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总之没有最长只有更长。
  
 这么长看着都累,而庙号虽然也开始泛滥,但是在字数上依旧高冷,仍然是一个字,所以自唐朝之后习惯上帝王的名号都是称其庙号而非谥号。
     
 第三,既然如此,那为何明清两朝特别是清朝皇帝却习惯称年号,这就不得不说到第三个原因。
  
 汉武帝之前是没有年号的,一般都是用帝王名号来纪年比如周烈王三年、秦昭王十二年等等,前141年汉武帝登基,第二年(前140年)十月始建年号,史称“建元”,这是中国 历史 上第一个年号,自此成为惯例,历朝历代都有年号。
  
 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庙号和谥号,但是却可以有很多年号,特别是遇到在位时间长又好大喜功的皇帝,如果再有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的情形,改元也就是改年号就成了家常便饭之事,比如汉武帝、武则天、唐高宗等皇帝一生都有十几个年号。
  
 如果皇位更替频繁或者遇到改朝换代,一年之内甚至会有好几个年号,比如东汉末年的189年就有中平、光熹、昭宁、永汉四个年号,武则天时期的696年就有天册万岁、万岁登封和万岁通天三个年号等等。
     
 一个皇帝有多个年号这种情形直到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才扭转了过来,明朝的皇帝无论在位时间多久都只有一个年号,唯一特别的是两次登基为帝的明英宗朱祁镇有正统和天顺两个年号;清朝很多方面都是遵循明朝制度,年号也是一样一位皇帝只有一个年号,唯一特殊的是清太宗皇太极有天聪和崇德两个年号,那是因为改后金为大清的原因(当然也有观点认为天聪只是汗号而非年号)。
  
 明清之前年号多变,自然不适合以年号代称皇帝,明清两朝皇帝谥号太长,每个皇帝年号却只有一个,比庙号更好记,所以用来代称皇帝是最适合不过的了;相对来说清朝皇帝基本上都用年号代指,明朝则是庙号和年号混着用,比如明武宗和正德皇帝、明神宗和万历皇帝等等。
  
 一句话总结:唐朝之前不是谁都有庙号所以用谥号,唐朝之后谥号字数太多自然用庙号,明清两朝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所以才用年号代指皇帝。

汉朝用谥号,唐宋用庙号,为何明清两朝却改用年号代指皇帝?

4. 汉朝用谥号,唐宋用庙号,为何明清两朝却改用年号代指皇帝?

汉朝用谥号,唐宋用庙号,为何明清两朝却改用年号代指皇帝?
在历史的朋友圈里,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明清之前的皇帝通常用庙号或谥号称呼,例如汉高祖刘邦、唐太宗李世民、宋高祖赵匡胤,而明清皇帝习惯用年号称呼,比如洪武皇帝朱元璋、万历皇帝朱翊钧、乾隆皇帝弘历等。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仔细探究,耐人寻味。


为一项重要的礼仪制度,延续到了清末。庙号的评定有一些约定俗成的规则,《礼纪》明确记载:“祖有功而宗有德。”功是指开国或奠基的功业,德是说守成之德。祖和宗之间是开基和承嗣的关系。


上图_ 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公元前256年—前195年),(庙号:太祖) (谥号:高皇帝)
开国皇帝常用的庙号有太祖和高祖,两者可以指一个人,比如西汉开国皇帝刘邦死后,谥号“高皇帝”,庙号“太祖”,官方正式名称是“汉太祖高皇帝”。司马迁在写《史记》时,任性地将庙号和谥号揉合在一起,尊称为“高祖”,造成后世误读,一直以汉高祖称呼刘邦。
与祖类似,宗的庙号同样也有讲究。一般来说第二任皇帝的庙号通常为太宗。在大一统王朝中,汉、唐、宋、元、明、清等六朝的第二任皇帝刘恒、李世民、赵匡义、孛儿只斤·窝阔台、朱棣、皇太极均被尊为太宗。


庙号还有褒贬之分,举例来说,褒义的有世祖、圣祖、成祖等,代表有二刷天下之功,有仁宗、孝宗、睿宗等,说明是仁爱孝顺的贤君,贬义的庙号有肃宗是指中兴未成之主,高宗是由盛转衰的君主。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是个特例,他发动了靖难之役,病逝后庙号太宗,明世宗朱厚熜后来将朱棣的庙号改为成祖。
唐朝以后,皇帝的谥号字数过长,例如唐玄宗的谥号是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在称呼上多有不便。官方改用庙号作为称呼,久而久之成为约定俗成的传统,比如唐高宗、宋仁宗、元世祖等,从此每个皇帝都有了庙号。



上图_ 岳飞(1103年—1142年),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人,(谥 号:武穆、忠武)
其次,该聊聊谥号了。在隋唐以前,谥号只有一两个字,简明扼要。唐朝以后,皇帝的谥号的字数逐步增加。清朝乾隆皇帝的谥号是最长的,多达25个字,在读之前,请先深吸一口气,ready go:“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读完有木有缺氧的赶脚?皇帝的正式称号应该庙号在前,谥号在后,合二为一,构成先王的全号。在奏折中,大臣称呼乾隆皇帝时,用高宗纯皇帝就可以了。


与庙号和谥号不同,年号是封建社会用来纪年的名号。
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宣布以年号纪年,目的是以年号纪录君主的在位年长,首个年号是建元,此后逐步制度化。由于年号代表着至高无上的皇权,因此,建元成为帝王开国的重要象征。

庙号、谥号和年号作用不同,地位不一,是封建帝制的产物,代表了王者至上的礼教,体现了威严神圣的制度,蕴含了内容丰富的文化。随着封建社会的结束,庙号、谥号和年号也随之而去,成为中国古代的国粹,如今回味,百感交集。

5. 为什么现在的人称呼明朝之前的皇帝都用谥号,而之后用的是年号

在唐朝以前的皇朝,是很看重庙号的,所谓“祖有功、宗有德”,所以不是每个皇帝都有庙号,很多皇帝都没有,但是基本上每个皇帝都有谥号(极少数除外)。像汉朝二十多个皇帝,只有高帝、文帝、武帝、宣帝、光武帝、明帝、章帝有庙号,其他皇帝没有。所以不便用庙号来称呼
在唐朝到元,皇帝的谥号开始加长(这是唐玄宗开的先例),不便于称呼,例如唐高祖谥号的全称是“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而且明清以前,许多皇帝都不止一个年号,所以也不便用年号来称呼。那么只好用庙号来称呼,如唐太宗、宋高宗。 
在明清两代,每个皇帝都有庙号、谥号,基本上拥有唯一的年号(除两次登基的明英宗朱祁镇),但是谥号还是很长,当然,也可以简化,如顺治皇帝的庙号“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可以简称为章皇帝。所以当时的知识分子、官员等一般既可用庙号、谥号也可用年号来称呼以前的皇帝,如嘉靖皇帝,可以被称呼为世庙、世宗,也可以被称为世宗肃皇帝,也可以被称为嘉靖爷。 
但是除了官员、知识分子之外,一般老百姓显然弄不清楚每个皇帝的长长的谥号是啥、平时生活中很少用到的庙号是啥,而用以纪年的年号却成为老百姓口中经常用到的词,老百姓对年号的熟悉程度显然大大超过谥号和庙号,加上明清两代每个皇帝年号基本上是唯一的,以广大老百姓就以年号来代称皇帝了。

为什么现在的人称呼明朝之前的皇帝都用谥号,而之后用的是年号

6. 隋朝之前皇帝多用谥号称呼,唐朝后用庙号,为何明清却用年号?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在隋之前,皇帝多称“XX帝”,如隋炀帝、汉文帝等。

   而唐之后,皇帝多称“XX宗”,如唐太宗,宋仁宗等。到了清朝,干脆连“宗”都少叫了,直接叫年号,如康熙、雍正等。
     这是为什么呢?这其实是中国谥号、庙号、年号的发展带来的影响。皇帝称“XX帝”,其实叫的都是谥号,而“XX宗”的,大多叫的是庙号。而“康熙”“雍正”这些是年号
    那什么是谥号,什么是庙号呢?什么是年号?谥号比较普遍,除了皇帝外,那些死去的帝妃、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都可以有,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比如古代文人死后能被谥为“文正”是无上的荣耀,范仲淹、司马光、曾国藩等,都得过这个谥号。庙号是指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的名号。一般开国的帝王都称祖,其后称宗,不过也有例外,功业卓著的二代帝王也可能被称为祖,比如“明成祖”。
      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般由皇帝发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始创年号为建元。此后形成制度。历代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大事、要事,一般都要更改年号。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

      那么为什么隋之前都叫谥号,唐之后都叫庙号呢?清朝时都叫年号?这个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在隋之前谥号每个皇帝都有,而每个帝王不一定有庙号。 如在汉代,被承认的有庙号的皇帝只有刘邦、文帝刘恒、武帝刘彻等几个人,像汉景帝都没有庙号。所以要叫庙号,难免有些会叫不上来。而谥号每个皇帝都有,所以叫谥号比较方便。

7. 皇帝有庙号和年号,可是为什么唐朝称庙号而明清称年号?

这里要纠正一下,按照当今的称呼习惯,史学界对唐之前皇帝的称呼不是庙号而是谥号,而对唐之后(包括唐朝)明之前皇帝的称呼是庙号,只有对明清两朝的皇帝才会用年号称呼。至于明清为什么会称年号,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习惯这么叫了。
因为古代皇帝年号可以有很多个,比如年号的开创者—汉武帝就有十二个年号!而明清两朝的皇帝纵其一生基本也就一个年号,且年号本身就具有积极的寓意,所以大家都习惯用年号称呼明清两朝的皇帝了。至于庙号和谥号,为什么在唐成为一个分水岭,也是有原因的。
首先我们先来区分一下什么是庙号什么是谥号,“庙号”是皇帝驾崩后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其实就是写在牌位上的那个称号,像唐太宗,宋太祖,明成祖,清世宗等等带“祖”,“宗”字的都是庙号。而“谥号”则是皇帝驾崩后,由朝廷根据皇帝生前的功过是非,用一个字或几个字对其进行一个盖棺定论!也就是说后世人们通过“谥号”就可以大体推断出这位皇帝生前的所作所为,比如汉文帝,汉武帝,隋炀帝等都是谥号,说白了“谥号”就是封号!
那么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在唐之前,“谥号”的字数还是很少的,一般就一,两个字,而且谥号也能较真实的反映出这个皇帝生前的功过是非,有“美谥”、“平谥”,“恶谥”之分,比如通过“汉文帝”这个谥号我们可以推断出他在位期间应该是政治清明,比较注重休养生息的,通过“汉献帝”我们可以推断出他在位期间挺让人可怜的,通过“隋炀帝”我们可以推断出他在位期间是比较残暴的,所以我们比较习惯用谥号来称呼唐之前的皇帝。
但是从唐开始,“谥号”原本存在的意义就开始变味了,由于人们开始逐渐刻意的去美化,宣扬君主帝王,所以不管是明君,昏君还是暴君,其死后被上的“谥号”都是“美谥”!而且字数越来越多!比如唐高宗李治的谥号是“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这比汉文帝,隋炀帝多出了好多字,再看宋徽宗,一个丢了江山的昏君其谥号竟然是“圣文仁德显孝皇帝”!还有清朝的皇帝,谥号字数之多令人咋舌!比如道光皇帝的谥号是“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宽定成皇帝”,怎么样?记不住吧?记不住就对了,也正因为字数太多又失去了“谥号”本身存在的意义,所以人们也就不再用“谥号”来称呼帝王了。
以上就是为什么唐之前称“谥号”,唐宋时期称“庙号”而明清称“年号”的原因。

皇帝有庙号和年号,可是为什么唐朝称庙号而明清称年号?

8. 为何人们用“年号”称呼明清皇帝,而其它朝代多用庙号或谥号?

在历史的朋友圈里,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明清之前的皇帝通常用庙号或谥号称呼,例如汉高祖刘邦、唐太宗李世民、宋高祖赵匡胤,而明清皇帝习惯用年号称呼,比如洪武皇帝朱元璋、万历皇帝朱翊钧、乾隆皇帝弘历等。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仔细探究,耐人寻味。
上图_ 清 陈书.岁朝丽景图
要弄清这种现象,只要梳理一下庙号、谥号和年号的关系,就能明白其中的奥秘。
首先来看庙号。商朝讲究祭祀和敬拜,建设专门的家庙,追加庙号,供奉先王。周朝继承了商朝的谥号制度,废止了庙号制度。秦朝因庙号和谥号的追加,必定造成“子议父、臣议君”的局面,因此双双废止,庙号制度一度中断了数百年。
汉朝建立后,重启了庙号制度,从此成为一项重要的礼仪制度,延续到了清末。庙号的评定有一些约定俗成的规则,《礼纪》明确记载:“祖有功而宗有德。”功是指开国或奠基的功业,德是说守成之德。祖和宗之间是开基和承嗣的关系。
上图_ 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公元前256年—前195年),(庙号:太祖) (谥号:高皇帝)
开国皇帝常用的庙号有太祖和高祖,两者可以指一个人,比如西汉开国皇帝刘邦死后,谥号“高皇帝”,庙号“太祖”,官方正式名称是“汉太祖高皇帝”。司马迁在写《史记》时,任性地将庙号和谥号揉合在一起,尊称为“高祖”,造成后世误读,一直以汉高祖称呼刘邦。
太祖和高祖也表示血亲之间的不同关系。《尔雅·释亲》中解释:“曾祖之父为高祖”,“烈祖之父为太祖”。三国时期,曹丕登基建魏,追尊父亲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曹丕死后,谥号皇文帝,庙号高祖。既表明两人是魏国的奠基开国之君,也是父子关系,追尊的庙号没毛病。
在南北朝时期,庙号被玩坏了。石勒、刘裕、陈霸先等人均打了高祖的庙号,甚至南朝宋的第三任皇帝刘义隆被弑杀后,谥号文皇帝,庙号太祖。这位皇二代,却享用了开国皇帝的庙号,后世议论纷纷,指摘不断。
与祖类似,宗的庙号同样也有讲究。一般来说第二任皇帝的庙号通常为太宗。在大一统王朝中,汉、唐、宋、元、明、清等六朝的第二任皇帝刘恒、李世民、赵匡义、孛儿只斤·窝阔台、朱棣、皇太极均被尊为太宗。
上图_ 陈霸先(503年—559年),字兴国,南北朝时期陈朝开国皇帝,(年号:永定) (庙号:高祖) (谥号:武皇帝)
庙号还有褒贬之分,举例来说,褒义的有世祖、圣祖、成祖等,代表有二刷天下之功,有仁宗、孝宗、睿宗等,说明是仁爱孝顺的贤君,贬义的庙号有肃宗是指中兴未成之主,高宗是由盛转衰的君主。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是个特例,他发动了靖难之役,病逝后庙号太宗,明世宗朱厚熜后来将朱棣的庙号改为成祖。
拥有庙号最多的皇帝是明末崇祯皇帝。他死后,南明弘光帝朱由崧尊其为思宗,后改为毅宗,隆武帝朱聿键即位后,三改庙号为威宗,满清入关后,四次改庙号为怀宗,最后追谥为“庄烈帝”。直到民国时期,明思宗才成为崇祯正式的庙号。
唐朝以后,皇帝的谥号字数过长,例如唐玄宗的谥号是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在称呼上多有不便。官方改用庙号作为称呼,久而久之成为约定俗成的传统,比如唐高宗、宋仁宗、元世祖等,从此每个皇帝都有了庙号。
上图_ 岳飞(1103年—1142年),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人,(谥 号:武穆、忠武)
其次,该聊聊谥号了。庙号和谥号有交集,也有差异。两者都是历史人物死后,统治集团对其一生所作所为,给予一定评价意义的称号,对历史人物进行高度概括。此外,两者同样包含了褒、贬和同情的成份,隋朝第二代皇帝杨广死后,唐高祖李渊追谥为炀帝,原因不言自明。
与庙号不同,谥号的应用范围更大,皇帝、妃嫔、诸侯、大臣以及具有较高社会地位的人等都能得到谥号,例如岳飞的谥号是忠武,乾隆帝嫡妃富察氏谥号孝贤纯皇后,同时,统治集团可以将执政理念与谥号结合在一起,汉朝倡行孝道,在评定皇帝的谥号时,加缀孝字,例如孝文、孝景、孝武等。
在隋唐以前,谥号只有一两个字,简明扼要。唐朝以后,皇帝的谥号的字数逐步增加。清朝乾隆皇帝的谥号是最长的,多达25个字,在读之前,请先深吸一口气,ready go:“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读完有木有缺氧的赶脚?皇帝的正式称号应该庙号在前,谥号在后,合二为一,构成先王的全号。在奏折中,大臣称呼乾隆皇帝时,用高宗纯皇帝就可以了。
上图_ 乾隆皇帝,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1799年),(谥号:纯皇帝) (庙号:高宗) (年号:乾隆)
与庙号和谥号不同,年号是封建社会用来纪年的名号。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宣布以年号纪年,目的是以年号纪录君主的在位年长,首个年号是建元,此后逐步制度化。由于年号代表着至高无上的的皇权,因此,建元成为帝王开国的重要象征。
明清之前的历任帝王,对待年号相当任性,凡是天降祥瑞或发生国家发生重大事件,就会更改年号,此举与汉武帝的初衷背道而驰。明清帝王基本是一帝一元,既通俗易记,又体现时间顺序,因此,用年号称呼明清皇帝成为习惯,其中明英宗朱祁镇在“土木堡之变”前的年号是“正统”,夺门之变后,他复辟成功,再次登基,改元“天顺”,是明清皇帝中唯一拥有两个年号的皇帝。
历史上的年号超过了500个,常见的年号通常有两至四个字组成,例如汉武帝的元狩、王莽的始建国、宋真宗的大中祥符等。字数最长的年号是西夏皇帝李元昊使用的“天授理法延祚”,历时十年,以及他孙子惠宗李秉常的年号“天赐礼盛国庆”,为期六年。
上图_ 武则天(谥号:则天大圣皇帝→则天大圣皇后) (年号:证圣、圣历、神功、久视、神功、神龙)
史上最牛的“年号达人”要数唐高宗李治和武周女皇武则天这对夫妻了,前者拥有14个年号,后者也用了14个年号,外加4个临朝称制的年号,在21年间用了18个年号。而梁武帝萧衍共有七个年号,其中的普通、大通、中大通、大同、中大同有同花顺的赶脚。
使用时间最长的年号不是康熙,而是崇祯,公元1628年,明思宗朱由检开始使用崇祯年号。他煤山自缢后,朝鲜感念明朝助其抗倭的恩德,不但收容明朝遗民,还沿用崇祯年号,直至清末,前后历时265年。
庙号、谥号和年号作用不同,地位不一,是封建帝制的产物,代表了王者至上的礼教,体现了威严神圣的制度,蕴含了内容丰富的文化。随着封建社会的结束,庙号、谥号和年号也随之而去,成为中国古代的国粹,如今回味,百感交集。
文:计白当黑
参考资料:《尔雅·释亲》《史记》《礼纪》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