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市场上有一个琼民源事件,是怎么回事呢/

2024-05-07 08:09

1. 股票市场上有一个琼民源事件,是怎么回事呢/

  《国际融资》2002年8月号

  “琼民源”从股市“最大黑马”渐渐现形为“最大骗局”,股价全年涨幅高达1059%,被指控制造虚假财务会计报告而受到查处,“琼民源”董事长马玉和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中国证监会在公布的“琼民源”案调查结果中共提出三项重大违规问题:虚报利润、虚增资本公积金、操纵市场。
  “发起设立、定向增发、等量换股、新增发行”是中国证券市场的创新,展
  示了一种全新的重组模式,原公司的债权、债务关系存续,不发生变动,换股方式方案兼顾了各方利益,解决了重组面临的难题。请看 《国际融资》报道文江、 海生所著


  震惊国内的“琼民源”重组事件

  “琼民源”,全称海南现代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曾经是中国股市1996年最耀眼的“大黑马”之一,股价全年涨幅高达1059%。因被指控制造虚假财务会计报告而受到查处,公司股票也从1997年3月1日起停牌。在经过一年多漫长而痛苦的等待和期盼之后,1998年4月29日,中国证监会公布了对“琼民源”案的调查结果和处理意见。调查发现,“琼民源”1996年年报中所称5.71亿元利润中,有5.66亿元是虚构的,并巳虚增了6.57亿元资本公积金。鉴于“琼民源”原董事长兼总经理马玉和等人制造虚假财务数据的行为涉嫌犯罪,中国证监会旋即将有关材料移交司法机关。

  1998年6月10日,此案在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正式开庭,受审者即是“琼民源”董事长马玉和。从1996年初至1997年2月底,“琼民源”从股市“最大黑马”渐渐现形为“最大骗局”。11月12日,北京市中院做出判决:“琼民源”董事长马玉和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至此,中国股市有史以来最大的股市神话落下帷幕。

  “琼民源”在1996年因虚假年报严重误导投资者,使股价在短时间内扶摇直上,大批股民高位套牢,构成中国证券史上最严重的一起证券欺诈案。因此对该公司的重组成为中国证券市场上一次艰难的实验。

  “琼民源”事件使10万余名“琼民源”股东成为股市一幕幕场景的无奈看客,他们当中,几乎所有的人都经历了期望、祈望、失望、无望的精神熬炼过程。作为创始人的马玉和是如何成为数万人噩梦的制造者?这一切是怎么开始的?

  平地升腾,“股市神话”

  1996年初,深圳市场尚在熊途未尽的阴影中徘徊,成指一度被打到1000点之下,之后就开始了全面的反转行情,并以3倍涨幅列当年世界各股市升幅之首。由于香港回归临近,深市倍受投资者关爱。而且宏观经济转好,通货膨胀逐月回落,出台金融利好已成定局……

  随着股市转暖,指数慢慢攀升,大量普通人开始涌入股市。深市不失时机地树起深发展的大旗,携大盘不断越过历史上的成交密集区。与此同时,一批多年被视做“垃圾”的股票也开始踏上“价值回归”之途。一天百分之几十,不过数日翻倍的股票比比皆是。人们需要赚大钱,市场需要大黑马。

  正当人们一方面追捧绩优,一方面苦寻黑马之时,一只在众多垃圾股中埋没已久的股票,在被某些看不见却是强有力的手掌悉心把玩之后,突然闪出了光亮。这便是被市场人士称之为“创造1996年中国股市神话”的“琼民源”。

  之所以被称为“神话”,完全在于一种简单直观的比价关系。“琼民源”在1996年4月以前深指处于低谷之时,其股价仅在2元左右。而市场转好进入牛市后,“琼民源”随着大盘一起“价值回归”,到6月份,股价已翻出一倍之多。由于熊市数年,市场中这类被“低估”的股票不在少数,涨出一两倍并不稀奇。然而,经过一个月的盘整,从7月1日开始,“琼民源”以4.45元起步,在近四个月的单边上涨中,其股价已然指向20元,翻了数倍。这时的“琼民源”俨然从一只无人光顾的垃圾股一跃而成为备受人们追捧的绩优股,甚至取代了深发展的龙头地位,成为启动深市走强、“低价股革命”的先导。至此,一个为人瞩目的“股市神话”被造就出来。

  市场炒作,“价值发现”

  1996年上半年,在深发展“价值回归”的示范效应下,几乎每只股票都无一例外地从低谷走了出来。此后一段时期,市场炒作题材似乎一时进入了真空,市场急欲寻找一个同样能激发人气的新“龙头”。几乎与此同时,在主力策动下,市场又扯起了“价值发现”的大旗。任何一个可资利用的题材都可能被套上诱人的光环。

  主力在处心积虑编织各种概念的同时,也在不遗余力地寻找着资质尚可的“黑马”。在“琼民源”被挖掘出来后,套在它身上的光环也就最多,最为光耀。诸如“扭亏概念股”、“首都概念股”、“农业概念股”、“房地产概念股”、“高科技概念股”、“政策倾斜概念股”、“高速成长概念股”,乃至令人费解的“关系概念股”等等。可以说,任何一种概念都无不显示“琼民源”所独具的“优势”和可能带来的“高额回报”。

  “琼民源”在一连串惊人之举中,又添上了更为醒目的一笔。1997年1月22日,公司率先公布1996年年报。这份被冠以“闪亮登场”的年报中赫然列出:每股收益0.867元,净利润同比增长1290.68倍;分配方案为每10股送转9.8股。年报一出,市场无不震撼,股价当即创出26.18元的新高。欢呼者有之,顿足者有之,恨无慧眼者更是将手心捏出了汗,也有一部分头脑清醒者表示不解:“琼民源”如此骄人的业绩,利润从哪儿来?

  三项重大违规问题

  中国证监会在公布的“琼民源”案调查结果中共提出三项重大违规问题:虚报利润、虚增资本公积金、操纵市场。

  ——关于虚报利润。公诉人认定,“琼民源”在未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情况下,通过与关联公司及他人签订的未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合作建房、权益转让等无效合同,编造了5.66亿元的虚假收入,这些虚假收入均来自于北京民源大厦。民源大厦是“琼民源”与北京制药厂、香港冠联置业公司、京工房地产公司、北京富群新技术开发公司等四方合作开发的房地产项目。其中,北京制药厂提供地皮,香港冠联置业公司作为出资合作的一方,另一合作方富群公司则是“琼民源”的第二大股东。民源大厦项目现已停工。就是这个未完成的项目,在1996年末给“琼民源”带来疑点重重的共三笔总计5.66亿元收入。

  ——关于虚增资本公积金。“琼民源”1996年年报宣称,其资本公积金增长6.57亿元,主要来自对部分土地的重新评估。公诉人认为,所谓6.57亿元资本公积金,是“琼民源”在未取得土地使用权,未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立项和确认的情况下编造的对四个投资项目的资产评估,违反了有关法规,构成了严重虚假陈述行为。

  ——关于操纵市场。据中国证监会调查,“琼民源”的控股股东民源海南公司曾与深圳有色金属财务公司联手,于“琼民源”公布1996年中期报告“利好消息”之前,大量买进“琼民源”股票,1997年3月前大量抛售,获取暴利。

  重组过程

  数据表明,“琼民源”调账后,总资产由原来的近26亿元变成了10亿元左右,净资产由原来的20多亿元变成了近8亿元。这表明,对“琼民源”进行任何方式“资产重组”的可能性已经为零。

  案件审理结束后,“琼民源”开始进入了重组阶段:

  一是股权转让。1998年11月20日,北京市政府批准将民源海南公司持有的“琼民源”38.92%国有法人股股权划拨给北京住宅开发建设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北京住总”)。

  二是召开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1999年1月5日,“琼民源”临时股东大会在深圳召开,选举产生新一届董事会、监事会,聘请北京京都会计师事务所和德威资产评估公司对“琼民源”资产财务状况进行核查及授权新一届董事会进行公司重组。

  三是召开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确立公司重组“发起设立、定向增发、等量换股、新增发行”方案。

  四是“琼民源”终止上市,北京住总与其他法人股东共同对“琼民源”进行“二次创业”。本次公司重组换股工作完成后,由“琼民源”董事会向中国证监会办理“琼民源”终止上市申请。“琼民源”终止上市后,在北京市政府和其他政府主管部门的支持下,进行“二次创业”。

  重组整体方案评价

  “发起设立、定向增发、等量换股、新增发行”是中国证券市场的创新,展示了一种全新的重组模式。本次重组保留了被重组公司的法律主体延续性,原公司的债权、债务关系存续,不发生变动,避免了当前普遍采用的资产置换方式中遇到的债务转移和再融资难题,为重组后拥有不良资产的企业继续发挥作用、切实改善经营提出了可行的发展思路和具体措施。换股方式方案兼顾了各方利益,解决了重组面临的难题。

  第一,“琼民源”社会公众股东获得补偿。通过“等量换股”,将社会公众股东由可落实每股净资产仅为0.032元的“琼民源”换到1998年预计每股净资产2.21元的新设公司股票。考虑二级市场中关村定价,社会公众股得到了较好的补偿。

  第二,北京住总获得如下益处。一是通过本次重组实现上市,投入优质资产,开辟融资渠道,实现控股上市公司中关村,实现集团通过资本运营取得进一步发展的战略目的。二是大幅提升企业知名度。三是为政府分忧,为社会稳定出力。作为本次公司重组主体,北京住总承担着巨大的风险,重组方案设计一直将保护和补偿社会公众股东利益、维持社会稳定放在首位,这为北京住总、中关村塑造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第三,对于中关村发展,既构建了中国资本市场的“中关村硅谷”高新技术龙头概念,又由七大知名企业共同发起设立公司,为良好的法人治理结构的构筑和高科技项目的引进埋下了双重伏笔。

  但是,本次重组也暴露了中国证券市场的一些深层问题。企业虚假上市、虚假信息欺诈行为所形成的损失如何在上市公司、监管者、中介机构、投资者等市场参与者之间分摊?各方的责权利如何科学界定?等等。“琼民源”虽保留了法律主体地位,但是通过换股,“琼民源”股东成为中关村股东,获得了投资补偿。优胜劣汰是证券市场配置资源的结果与形式。不能真正退市,让投资者承担投资风险,无疑会严重影响证券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

  “琼民源”一案终于落下帷幕,但其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远未结束,如何看待、思考和吸取“琼民源”的教训,是规范我国证券市场必须面对的课题。

  编 后
  市场上极少数人的违规(已被证监会等机构确认)、犯法(已受到检察院起诉)行为,已经使多数人付出了饱含血与泪的沉重代价。尽管监管机关已经而且还会为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做出种种努力,但“琼民源”的悲剧很难在一夜之间迅速终结。
  马玉和被判刑三年,这是我国适用法律规定的最高量刑。长久以来,中国股市中一直有着上市公司虚报业绩或与某些庄家联手操纵股价的传言,市场中也一直有着将这一毒瘤挖去的强烈呼声,但始终雷声大雨点小。
  “琼民源”重组面临着如下难题:一是流通盘巨大,对重组操作主体利润要求高;二是平均持股成本高,重组压力大;三是社会公众股东人数过多,保持社会稳定是首要目标;四是停牌时间长,重组具有紧迫性。
  另外,重组也暴露了中国证券市场的一些深层问题。企业虚假上市、虚假信息欺诈行为所形成的损失如何在上市公司、监管者、中介机构、投资者等市场参与者之间分摊,各方的责权利如何科学界定?等等。“琼民源”虽保留了法律主体地位,但是通过换股,“琼民源”股东成为中关村股东,获得了投资补偿。
  虽然10万余投资者为此付了学费,但中国股票市场应有所获益,学费终于没有像以往那样白付。股市或许会记住这充满创伤的一页,而后更加规范地继续前行。

股票市场上有一个琼民源事件,是怎么回事呢/

2. 琼民院源如何利用会计政策作假?事件起因?怎么东窗事发?(最好附加图片)

“琼民源”,全称海南现代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曾经是中国股市1996年最耀眼的“大黑马”之一,股价全年涨幅高达1059%。因被指控制造虚假财务会计报告而受到查处,公司股票也从1997年3月1日起停牌。在经过一年多漫长而痛苦的等待和期盼之后,1998年4月29日,中国证监会公布了对“琼民源”案的调查结果和处理意见。调查发现,“琼民源”1996年年报中所称5.71亿元利润中,有5.66亿元是虚构的,并巳虚增了6.57亿元资本公积金。鉴于“琼民源”原董事长兼总经理马玉和等人制造虚假财务数据的行为涉嫌犯罪,中国证监会旋即将有关材料移交司法机关。

  1998年6月10日,此案在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正式开庭,受审者即是“琼民源”董事长马玉和。从1996年初至1997年2月底,“琼民源”从股市“最大黑马”渐渐现形为“最大骗局”。11月12日,北京市中院做出判决:“琼民源”董事长马玉和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至此,中国股市有史以来最大的股市神话落下帷幕。

  “琼民源”在1996年因虚假年报严重误导投资者,使股价在短时间内扶摇直上,大批股民高位套牢,构成中国证券史上最严重的一起证券欺诈案。因此对该公司的重组成为中国证券市场上一次艰难的实验。

  “琼民源”事件使10万余名“琼民源”股东成为股市一幕幕场景的无奈看客,他们当中,几乎所有的人都经历了期望、祈望、失望、无望的精神熬炼过程。作为创始人的马玉和是如何成为数万人噩梦的制造者?这一切是怎么开始的?

平地升腾,“股市神话”

  1996年初,深圳市场尚在熊途未尽的阴影中徘徊,成指一度被打到1000点之下,之后就开始了全面的反转行情,并以3倍涨幅列当年世界各股市升幅之首。由于香港回归临近,深市倍受投资者关爱。而且宏观经济转好,通货膨胀逐月回落,出台金融利好已成定局……

  随着股市转暖,指数慢慢攀升,大量普通人开始涌入股市。深市不失时机地树起深发展的大旗,携大盘不断越过历史上的成交密集区。与此同时,一批多年被视做“垃圾”的股票也开始踏上“价值回归”之途。一天百分之几十,不过数日翻倍的股票比比皆是。人们需要赚大钱,市场需要大黑马。

  正当人们一方面追捧绩优,一方面苦寻黑马之时,一只在众多垃圾股中埋没已久的股票,在被某些看不见却是强有力的手掌悉心把玩之后,突然闪出了光亮。这便是被市场人士称之为“创造1996年中国股市神话”的“琼民源”。

  之所以被称为“神话”,完全在于一种简单直观的比价关系。“琼民源”在1996年4月以前深指处于低谷之时,其股价仅在2元左右。而市场转好进入牛市后,“琼民源”随着大盘一起“价值回归”,到6月份,股价已翻出一倍之多。由于熊市数年,市场中这类被“低估”的股票不在少数,涨出一两倍并不稀奇。然而,经过一个月的盘整,从7月1日开始,“琼民源”以4.45元起步,在近四个月的单边上涨中,其股价已然指向20元,翻了数倍。这时的“琼民源”俨然从一只无人光顾的垃圾股一跃而成为备受人们追捧的绩优股,甚至取代了深发展的龙头地位,成为启动深市走强、“低价股革命”的先导。至此,一个为人瞩目的“股市神话”被造就出来。

市场炒作,“价值发现”

  1996年上半年,在深发展“价值回归”的示范效应下,几乎每只股票都无一例外地从低谷走了出来。此后一段时期,市场炒作题材似乎一时进入了真空,市场急欲寻找一个同样能激发人气的新“龙头”。几乎与此同时,在主力策动下,市场又扯起了“价值发现”的大旗。任何一个可资利用的题材都可能被套上诱人的光环。

  主力在处心积虑编织各种概念的同时,也在不遗余力地寻找着资质尚可的“黑马”。在“琼民源”被挖掘出来后,套在它身上的光环也就最多,最为光耀。诸如“扭亏概念股”、“首都概念股”、“农业概念股”、“房地产概念股”、“高科技概念股”、“政策倾斜概念股”、“高速成长概念股”,乃至令人费解的“关系概念股”等等。可以说,任何一种概念都无不显示“琼民源”所独具的“优势”和可能带来的“高额回报”。

  “琼民源”在一连串惊人之举中,又添上了更为醒目的一笔。1997年1月22日,公司率先公布1996年年报。这份被冠以“闪亮登场”的年报中赫然列出:每股收益0.867元,净利润同比增长1290.68倍;分配方案为每10股送转9.8股。年报一出,市场无不震撼,股价当即创出26.18元的新高。欢呼者有之,顿足者有之,恨无慧眼者更是将手心捏出了汗,也有一部分头脑清醒者表示不解:“琼民源”如此骄人的业绩,利润从哪儿来?

三项重大违规问题

  中国证监会在公布的“琼民源”案调查结果中共提出三项重大违规问题:虚报利润、虚增资本公积金、操纵市场。

  ——关于虚报利润。公诉人认定,“琼民源”在未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情况下,通过与关联公司及他人签订的未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合作建房、权益转让等无效合同,编造了5.66亿元的虚假收入,这些虚假收入均来自于北京民源大厦。民源大厦是“琼民源”与北京制药厂、香港冠联置业公司、京工房地产公司、北京富群新技术开发公司等四方合作开发的房地产项目。其中,北京制药厂提供地皮,香港冠联置业公司作为出资合作的一方,另一合作方富群公司则是“琼民源”的第二大股东。民源大厦项目现已停工。就是这个未完成的项目,在1996年末给“琼民源”带来疑点重重的共三笔总计5.66亿元收入。

  ——关于虚增资本公积金。“琼民源”1996年年报宣称,其资本公积金增长6.57亿元,主要来自对部分土地的重新评估。公诉人认为,所谓6.57亿元资本公积金,是“琼民源”在未取得土地使用权,未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立项和确认的情况下编造的对四个投资项目的资产评估,违反了有关法规,构成了严重虚假陈述行为。

  ——关于操纵市场。据中国证监会调查,“琼民源”的控股股东民源海南公司曾与深圳有色金属财务公司联手,于“琼民源”公布1996年中期报告“利好消息”之前,大量买进“琼民源”股票,1997年3月前大量抛售,获取暴利。

重组过程

  数据表明,“琼民源”调账后,总资产由原来的近26亿元变成了10亿元左右,净资产由原来的20多亿元变成了近8亿元。这表明,对“琼民源”进行任何方式“资产重组”的可能性已经为零。

  案件审理结束后,“琼民源”开始进入了重组阶段:

  一是股权转让。1998年11月20日,北京市政府批准将民源海南公司持有的“琼民源”38.92%国有法人股股权划拨给北京住宅开发建设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北京住总”)。

  二是召开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1999年1月5日,“琼民源”临时股东大会在深圳召开,选举产生新一届董事会、监事会,聘请北京京都会计师事务所和德威资产评估公司对“琼民源”资产财务状况进行核查及授权新一届董事会进行公司重组。

  三是召开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确立公司重组“发起设立、定向增发、等量换股、新增发行”方案。

  四是“琼民源”终止上市,北京住总与其他法人股东共同对“琼民源”进行“二次创业”。本次公司重组换股工作完成后,由“琼民源”董事会向中国证监会办理“琼民源”终止上市申请。“琼民源”终止上市后,在北京市政府和其他政府主管部门的支持下,进行“二次创业”。

重组整体方案评价

  “发起设立、定向增发、等量换股、新增发行”是中国证券市场的创新,展示了一种全新的重组模式。本次重组保留了被重组公司的法律主体延续性,原公司的债权、债务关系存续,不发生变动,避免了当前普遍采用的资产置换方式中遇到的债务转移和再融资难题,为重组后拥有不良资产的企业继续发挥作用、切实改善经营提出了可行的发展思路和具体措施。换股方式方案兼顾了各方利益,解决了重组面临的难题。

  第一,“琼民源”社会公众股东获得补偿。通过“等量换股”,将社会公众股东由可落实每股净资产仅为0.032元的“琼民源”换到1998年预计每股净资产2.21元的新设公司股票。考虑二级市场中关村定价,社会公众股得到了较好的补偿。

  第二,北京住总获得如下益处。一是通过本次重组实现上市,投入优质资产,开辟融资渠道,实现控股上市公司中关村,实现集团通过资本运营取得进一步发展的战略目的。二是大幅提升企业知名度。三是为政府分忧,为社会稳定出力。作为本次公司重组主体,北京住总承担着巨大的风险,重组方案设计一直将保护和补偿社会公众股东利益、维持社会稳定放在首位,这为北京住总、中关村塑造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第三,对于中关村发展,既构建了中国资本市场的“中关村硅谷”高新技术龙头概念,又由七大知名企业共同发起设立公司,为良好的法人治理结构的构筑和高科技项目的引进埋下了双重伏笔。

  但是,本次重组也暴露了中国证券市场的一些深层问题。企业虚假上市、虚假信息欺诈行为所形成的损失如何在上市公司、监管者、中介机构、投资者等市场参与者之间分摊?各方的责权利如何科学界定?等等。“琼民源”虽保留了法律主体地位,但是通过换股,“琼民源”股东成为中关村股东,获得了投资补偿。优胜劣汰是证券市场配置资源的结果与形式。不能真正退市,让投资者承担投资风险,无疑会严重影响证券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

  “琼民源”一案终于落下帷幕,但其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远未结束,如何看待、思考和吸取“琼民源”的教训,是规范我国证券市场必须面对的课题。

3. 中关村被黄收购,拉升两个涨停板,后势怎么看!

很明确的说中关村,垃圾股,原名琼民源。琼民源是1996年大牛市中涨幅最大的明星股,但同时更是中国证券史上臭名昭著的问题股。当年就被暂停上市。
1999年恢复交易,更名中关村,老总非常自信地说已经转成高科技公司了,将来股价到100不成问题,2000年尾炒到44.8元,其实还是房地产公司。
2002,2003,2005年巨额亏损。2004年不亏损是因为2003年就把所有坏账一起提前去除,做报表的手法。
房地产业这几年行情火暴,中关村却连连亏损,谁收购这样的垃圾,估计一是为名,二是炒作。中关村根本没有什么优质资产。
本人分析,纯属参考。

中关村被黄收购,拉升两个涨停板,后势怎么看!

4.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与上市公司中关村有什么关系?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一家全球知名的科技园区,园区内有数万家企业。
上市公司中关村科技的前身是因1996年出具虚假年报欺诈投资者而遭遇停牌长达近三年之久的琼民源。中关村借壳琼民源,换股上市之后,主要股东有北京住宅开发建设集团总公司、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北京实创高科技发展总公司、联想集团控股公司、北京北大方正集团公司、四通集团公司等,主要业务是从事科技园区开发、基础设施建设、风险投资。2006年,黄光裕为实际控制人的北京鹏泰投资有限公司(现在更名为国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为中关村的第一大股东。随着第一大股东的变化,中关村也由政府的园区开发平台公司变为非政府平台的普通公司,目前公司的主业为房地产开发,占公司总收入的70%以上,其他业务包括生物医药、物业管理等。

5. 关于琼民源审计案例

(1)本案例中的注册会计师和相关事务所承担了什么法律责任,该法律责任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答:本案例中,为琼民源出具审计报告的海南中华会计师事务所主要负责人的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被吊销,海南中华会计师事务所被处以警告,暂停其证券业务资格6个月,对该事务所在琼民源财务审计报告上签字的注册会计师,暂停其从事证券业务资格3年。对海南大正会计师事务所罚款30万元,暂停其从事证券相关资产评估业务资格6个月,对负有直接责任的注册会计师,暂停其从事证券业务资格3年。
法律责任形成的原因是对琼民源1996年年报中利润和资本公积的大幅度增加,未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出具的年度审计报告和资产评估报告,均含有虚假、严重误导性内容。

(2)本案例中的注册会计师是否遵守的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你如果是他们,该如何做?
答:本案例中,风险其实很大。首先,琼民源每年都更换会计师事务所;其次,对注册会计师要求提供报告的时限要求过紧,不顾实际情况,要求事务所1月22日就结束审计。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缺乏必要的职业谨慎,没有核实土地使用权的情况;没有保持独立性,在分析性程序可以显而易见地看出巨额增长的利润和资本公积令人疑惑时,没有增加审计程序;在琼民源关联交易众多的情况下,没有进一步审计,揭露其隐含的风险;没有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审计报告出具日期,而对被审计单位的要求进行妥协。
从旁观者的角度来说,从后话来说,自然要注意以上几点,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严格执行审计程序。对必要的风险点要深入追踪。

(3)要提高上市公司财务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杜绝类似“琼民源”案这种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的违法行为的再次发生,是否需要政府、上市公司、社会中介机构等方面的共同努力?
答:是的,需要政府、上市公司、社会中介机构等方面的共同努力。
首先,部分法律制度没有完善,琼民源事件促使《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的出台;
其次,触发了会计师行业的脱钩改制,促进了会计师行业规则、准则的进一步完善;
再次,为我国会计工作的法制化,掀开了一个新的篇章;
最后,企业重组过程中涉及的股权转让问题等加速了国有股流通和股权分置解决的“热身阶段”。

(4)会计责任、审计责任以及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关系?
答:
会计责任是被审计单位对进行会计核算,编制会计报表所应负的责任。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选择和运用恰当的会计处理方法包括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
二是对各项经济事项作出完整的记录;
三是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保证财产的安全与完整;
四是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

审计责任是审计人员以验证财务报表的真实公允与揭弊查错为目标,因违约、过失或欺诈对委托人或第三方造成损害,而应按有关法律法规承担的法律后果。

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是指注册会计师因违约、过失或欺诈对审计委托人、被审计单位或其他有利益关系的第三人造成损害,按照相关法律规定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注册会计师对其审计结论要负三个方面的责任:
一是要负行政责任。即注册会计师如果违反了法律、执业标准或其他行政法规,必须承担行政上的法律后果,包括对会计师事务所警告、没收违法所得、罚款、暂停营业和撤销、对注册会计师警告、暂停执业和吊销证书。注册会计师的行政责任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和第三十九条中。
二是民事责任。即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对于其所出具的审计报告和审计意见违反合同或民事侵权行为所引起的法律后果,依法承担的民事责任。主要是指会计师事务所违反规定,给委托人、其他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依法赔偿责任,它主要是一种财产责任。
三是刑事责任。即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由于重大过失、舞弊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违反本法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的规定,故意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验资报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是一种过错责任。而会计责任是一种无过错责任,会计主体的会计信息失真导致他方损失,无论过错与否,均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这是现代民事归责的一个基本原则。引起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不仅有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自身的原因,还有整个社会经济环境和市场机制的因素。
注册会计师除了要承担一般的审计责任,还对验资、财务报表等审计业务负有直接责任,但是通常情况二者只需查出问题但是均不必承担因为会计主体的自身帐务(伪造、变造、故意毁灭会计凭证、会计帐簿等)处理问题而带来的违规责任。三种责任根据违反的相关法律规程多应承担对于的民事、行政、刑事责任。

关于琼民源审计案例

6. 急:琼民源公司案例审计分析

琼民源公司1996年因虚假年报严重误导投资者,而使股价在短时间扶摇直上,大批股民高位套牢,构成中国证券史上最严重的一起证券欺诈案。因此对该公司的重组成为一个艰难的实验。

  一、琼民源重组--上市公司重组的"哥德巴赫猜想"

  (一)重组面临的五大难题:1、股本扩张基础不实,关联往来复杂,资产置换难以实施。2、流通盘巨大,对重组操作主体利润要求高:琼民源流通股由上市之初的3378.5万股增至18742.347万股,巨大的流通盘要求重组操作主体需有足够的利润及一定成长性才能支撑重组后的公司业绩。3、平均持股成本高,重组压力大:1996年1月至1997年1月,琼民源股价由2.01元被炒作到26.40元,社会公众股东持股成本过高,对重组后新公司二级市场股价补偿预期高,对重组形成巨大压力。4、社会公众股东人数过多,保持社会稳定是首要目标。1996年底,社会公众股东人数为4.94万,1997年2月停牌时为10.79万人,2个月之内,5.85万人在绝对高位买入股票。巨大的社会公众股东群体在高位套牢已达两年之久,重组成功与否关系社会稳定之大计。5、停牌时间长,重组进入倒计时:自1997年2月停牌至1998年11月北京住总入主,时间已近两年,庞大的社会公众股东在高位持股,损失惨重,必须尽快重组,在时间上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保护社会公众投资者的利益。

  二、 上市公司重组新模式--公司重组,独辟蹊径

  (一)股权转让:1998年11月20日,北京市政府批准将民源海南公司持有的琼民源38.92%国有法人股股权划拨给北京住宅开发建设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北京住总")。

  (二)召开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1999年1月5日,琼民源临时股东大会在深圳召开选举产生新一届董事会、监事会、聘请北京京都会计师事务所和德威资产评估公司对琼民源资产财务状况进行核查及授权新一届董事会进行公司重组。

  (三)召开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确立公司重组"发起设立、定向增发、等量换股、新增发行"方案:1. 发起设立:由北京住总为主发起人,联合其它六家企业共同发起设立"北京中关村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关村发展")。2. 定向增发:中关村发展向北京住总定向增发18742万股法人股。3. 等量换股:北京住总以18742万股与琼民源18742万股社会公众股进行等量换股。换股工作完成后,中关村科技随即就换股部分申请上市交易。4.
  新增发行:在上市之后的一定时期,向股权登记日持有中关村科技流通股的股东,按1:1比例配发新股。 

  (四)琼民源终止上市,北京住总与其它法人股东共同对琼民源进行"二次创业":本次公司重组换股工作完成后,由琼民源董事会向中国证监会办理琼民源终止上市申请。琼民源终止上市后,在北京市政府和其它政府主管部门支持下,琼民源将进行"二次创业"。

  三、 公司重组整体方案的战略意义分析

  应当说,本方案兼顾了各方利益、解决了重组面临的五大难题。

  (一)对于北京住总:1、为政府分忧,为社会稳定出力。作为本次公司重组主体,北京住总承担着巨大的风险,重组方案设计一直将保护和补偿社会公众股东利益、维持社会稳定放在首位。应当说,北京住总本次重组不仅是一种企业行为,更是在政府大力协调、中介机构专业配合下的具有深远意义及战略高度的行为。2、通过本次重组上市,投入优质资产,开辟融资渠道,实现控股上市公司中关村北京住总此次作为新设公司的主发起人,将下属10个全资子公司的优质资产及对两家公司的股权投入组建新公司,达成对中关村发展的相对控股,实现集团通过资本运营取得进一步发展的战略目的。3、大幅提升企业知名度。

  (二)对于中关村发展:1、构建中国资本市场的"中关村硅谷"高新技术龙头概念。2、七大知名企业共同发起设立公司,为良好法人治理结构的构筑和高科技项目的引进埋下双重伏笔。

  (三)对于琼民源社会公众股东:1、两步补偿:第一步,通过"等量换股",将社会公众股东由可落实每股净资产仅为0.032元的琼民源换到98年预计每股净资产2.21元的新设公司;第二步,通过向股权登记日持股者按1:1比例配发新股。2、两步走、两步间隔一个月左右基于两方面因素:充分考虑了对市场风险的化解;便于原公众股东筹集资金或部分变现参与第二次配发。

  (四)对于琼民源法人股东:终止上市后的琼民源将在北京住总的带领和北京市政府的政策支持下切实搞好"二次创业",以保障琼民源广大法人股东利益。

  四、 本次公司重组对于资本市场及业务创新的重大意义

  (一)拓展上市公司重组新模式:公司重组模式保留了被重组公司的法律主体延续性,原公司的债权、债务关系存续,不发生变动,避免了当前普遍采用的资产置换方式中遇到的债务转移和再融资难题,为重组后拥有不良资产的企业继续发挥作用、切实改善经营提出了可行的发展思路和具体措施。

  (二)产生了中国证券市场第一家终止上市公司,启动优胜劣汰机制。 

资料来源:证券时报http://www.p5w.net

7. 我想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内注册一个软件开发企业,想知道有什么硬性要求么?谁都能注册么?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世界领先的科学和科技园区,以及数百万的企业在园区之一。 
前身的上市公司,在中关村科学与技术1996年度报告出具虚假,欺诈投资者蒙受暂停了近3岁的琼民源。中关村借壳琼来源兑换,主要股东北京住宅开发建设集团总公司,北京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北京实创高科技发展总公司,联想集团控股公司,北京工业大学方正集团公司,四通集团的公司,主要业务是从事科技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创业投资的发展。 2006年,黄光裕实际控制的鹏泰投资有限公司(现更名为国美电器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成为公园的最大股东。随着的最大股东,中关村普通公司进入一个非政府平台开发平台公司的园区政府的变化,该公司的主要业务是房地产开发,占公司的总收入超过70%,包括其他业务生物医学物业管理。

我想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内注册一个软件开发企业,想知道有什么硬性要求么?谁都能注册么?

8. 中关村股票历史2006年前000931由什么公司更名的?

中关村前身是琼民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