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儿子皆考上斯坦福,妈妈大方分享心得:要狠抓小学阶段的教育

2024-05-16 23:16

1. 3个儿子皆考上斯坦福,妈妈大方分享心得:要狠抓小学阶段的教育

 培养出三个学霸孩子是什么样体验?
   我想应该是很骄傲也很辛苦的吧!
    陈美龄 就是这样一位传奇妈妈,她在八十年代走红是著名的歌星,但没过多久就隐退了,之后结婚生子的陈美龄没有选择在家做全职妈妈,而是带着孩子一起考上了 斯坦福大学教育学博士学位 ,一边学习一边 育儿 。
   现在陈美龄的 三个儿子都考上了斯坦福大学 ,让她再次以一位妈妈的身份被大家熟知。
      陈美龄和她三个儿子考上斯坦福大学这事,让我想起了著名的 “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原本在经济学中代表的是 两极分化 ,既 穷的越来越穷,富的越来越富。 引申到 育儿 中就是, 优秀的父母往往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而优秀的家族会越来越繁盛。 
   之所以会有“马太效应”的出现,就是因为优秀的人会积累下更多的资源,就像陈美龄她就曾大方地分享自己的教育心得,她认为 好老师能影响孩子三五年,但好家长的影响力是一辈子。 
      所以陈美龄从孩子上小学起,就在用实际行动影响着孩子。
   她将自己的经验归纳成以下10点:
   1、从不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给孩子自信)。
   2、适当奖励孩子(不要用物质奖励,可以奖励孩子做喜欢的事情、一家人去游乐场等)。
   3、不要强制孩子学习(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而不是让孩子将学习看做“任务”)。
   4、不给孩子报课外补习班,不要让孩子觉得学习就是为了拿高分。
   5、不替孩子做选择,培养孩子的决策能力。
      6、不要打骂孩子,多和孩子沟通。
   7、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8、尽量不要对孩子撒谎。
   9、尽量每天抽出10分钟陪孩子玩,培养亲子关系。
   10、当孩子提问时,家长要用心回答。
       社会 在不断变化,知识在不断更新,可能用不上十年家长就教不了孩子多少知识了,但不管世界如何变, 自信、自律、独立、创造等能力 都是最基本的能力,有了这些能力孩子自己就能学习。
   真正能让孩子脱颖而出的不在于小学期间提前学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家长有没有尽早培养孩子 基础的能力。 
   因为 刚上小学的孩子可塑性还很高 ,但初中后,孩子越来越有主见了,甚至进入青春期开始叛逆,家长再想教他什么就晚了!
      小学阶段,家长要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让孩子 了解学习有什么用处、有什么乐趣、怎么学更轻松、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更合理…… 
     
   # 育儿 有方法#

3个儿子皆考上斯坦福,妈妈大方分享心得:要狠抓小学阶段的教育

2. 三个儿子考上斯坦福,这个妈妈,怎么教育的


3. 三个孩子全部送进斯坦福,她认为从小应培养孩子这11种品格

   
     
     这篇文章来自于一位华裔妈妈的教育感悟,她不仅本人是学霸,还将三个儿子都送进了斯坦福大学,我们将她的教育感悟归纳为孩子从小最应该培养的11种能力,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2015年,我的三儿子被斯坦福大学录取,正式入学了。 
     
     “斯坦福?是那所超越了哈佛,美国竞争度最高、录取率最低的大学吗?”  
     
     “把家里的三兄弟全都送进了斯坦福,真厉害!”  
     
     “怎么做到的? 秘诀是什么呢?”  
     
    诸如此类的疑问向我集中而来。 
     
        
    这不是可以简单解释清楚的,水滴石穿,并非一二日之事。美国的大学不会以笔试作为统一入学测验。 
     要优秀,那是当然的。除此以外,至今完成了什么样的事情,今后是否有达成什么目标的可能性,这两点很关键。 也就是说,大学通过统览一个孩子的整个人生,决定其是否可以入学。 
    因此, 想要把自家孩子送进一流大学的家长们,在平时就要注意充实孩子的生活,最大限度拓展可能性 ,必须把孩子培养成一名不仅学习优秀,又有能力和个性魅力的人。 
    因此我从来没和别人比较过,所以不知道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是不是很特别。而且 育儿 这件事,根据孩子和家庭情况的不同,最适宜的方法当然也不一样。 
    但即便如此,仍然有许多人向我表示想要了解一下“Agnes式教育法”。 
    下面分享的这11个教育目标,就是我个人的 育儿 、教育法,并不是为了使孩子考取世界一流大学的所需技能。倒不如应该说是以培养世界通用、活跃于全球舞台的年轻人为目标而撰写的参考书吧。 
     
       01    
     拥有梦想  
     
     孩子的工作就是做梦。教育,就是教孩子如何做梦。  
    我一直对儿子们说:“ 小孩唯一的工作就是做梦哦。希望你们拥有爸爸妈妈想都不敢想的伟大梦想。 ” 
     
        
     教育,是一个教会孩子做梦的过程。 告诉孩子世界上有许多可能性,给予他为实现梦想所需要的工具和知识,使他抱有朝着梦想大步迈进的勇气。并且教导他,即便遇到挫折也要有重新站起来的气势,即便达成了目标也要有不耀武扬威的谦虚。这,才是教育。因此,一直以来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们拥有大梦想,并为其脚踏实地地努力。 
    也许说出来会被大家笑话,我的梦想,是通过唱歌,为世界和平贡献一分力量。无论是我十七岁来到遥远异乡的日本也好,还是在中国、亚洲各地巡回演唱也好,都是因为我想通过我的歌,成为连接日本与亚洲其他国家友谊的桥梁。 
     
    同样,作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大使身份到处活动的初衷,亦在于此。当然现实是,我的梦想还在追寻的途中。但我决不轻言放弃。只要不放弃,梦想就能一辈子追求下去。我希望孩子们拥有一些不受局限、惊为天人的伟大梦想。 
     
        
       02    
     能自我肯定  
     
     不要拿孩子和别人比较。别人是别人,自己是自己。  
     教育最首要的目的——自我肯定。  
    我在进修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过程中,发现“自我肯定”是儿童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关键词。那么,为什么自我肯定如此重要呢? 
    因为一颗认同自我的内心,恰恰是人格形成的基础。连自己都不喜欢,不可能会喜欢别人。否定自己的孩子,也会否定别人。 
    那么,怎么做才能使孩子学会自我肯定呢?首先,最重要的是“不和他人比较”。 
    我的三个儿子,个性各异,每个人身上都有不同的“优点”。大儿子处事认真,正义感强。二儿子有艺术气质, 情感 丰富。三儿子善于交际,沟通能力强。因此,我就集中精力增强他们各自的优点。 “快向你哥哥学习”这样的话,一次都没有说过。  
     
    我丈夫时常会像念口头禅一样,告诉孩子们:“ 别人是别人,自己是自己。即便有一百个人和你意见不同,也要堂堂正正地把自认为正确的意见表达出来。 ” 
    虽然在家中不作比较,但难免外面的其他人会,并从而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若这样的事发生时,做父母的要帮孩子重新建立自信心。 
        
       03    
     内心从容  
     
    内心从容的孩子,会为他人着想,重视自己;内心不从容的孩子,会产生嫉妒心、歧视心。 
    拥有自尊心的孩子,内心也有从容感。内心从容,当身边出现比自己优秀的人时,会由衷地感叹:“哇!好厉害,那个小朋友真棒!”成为一个视他人之乐为己乐,乐己乐人的孩子。反过来,自尊心较弱、不会自我肯定的孩子,也就不会肯定他人。 
    在遇到没自己优秀,比自己弱的小朋友时也是同样的。有自尊心、内心从容的孩子,对他人抱有一颗关怀、宽容的心。但是,如果一个孩子内心没有从容感,多少会有差别对待的想法,比如:“ 啊,那家伙和我不是一个水平啊。和这种人我可玩不到一起呢。 ” 
     
    二儿子读小学五年级那年,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妈妈,我朋友在学校里一直哭,我就把她带回来了。”他把因为家庭问题回不了家的女同学带回了自己家,还问我“她没地方可去,我们让她在家中住一下吧?” 
     
    原来这女孩子在学校里也请老师帮过忙,但是被拒绝了,然后又联系不上自己的妈妈。二儿子见她一个人在哭,主动上前搭话。我对儿子的这份温柔很是感动,于是让这女孩子在我家住了两个礼拜左右,直到她家的问题得到解决。看着二儿子安慰女孩的样子,感觉这孩子还真是可靠呢。 
     要培养能为他人着想、关爱他人,内心富足而从容的孩子,自尊心教育绝对不可缺少。  
     
        
       04    
     能发展自我才能  
     不要浪费孩子潜藏的可能性。  
    我认为,任何人与生俱来都有擅长之事。那为什么有些人能够发展才能,有些人却一辈子连发挥才能的机会都没有呢?其中的差别,在于是否拥有自我肯定能力。 
     能自我肯定的孩子,会天真单纯地将自己的长处表现出来。 这样周围的人容易发现他的才能,于是就有了扩展潜力的机会。想要发现孩子身上的才能和潜力,首先,父母必须仔细观察自己的孩子。而且,重要的是无论孩子做什么都要津津有味地看着。 
     
     孩子身上的隐秘才能,只有通过自己向外界表现出来才会被发现。谁都没有发觉的话,才能和潜力就会消失殆尽。 我觉得这非常可惜。 
    大儿子第一次表现出对做菜有兴趣是在他三岁的时候。我把他带到厨房里,给他一把小孩专用的小刀,开始教他如何做菜。刚开始的时候,搬一张椅子到洗涤台前,让他站在上头切切蔬菜什么的;等过一段时间,一起做做蛋糕、派、饺子皮啦,洗洗东西啦。只要大儿子说想做什么,我都不怕麻烦让他放手去干。 
     诸如此类,兴趣也好,运动也罢,无论什么领域都行。反正先让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让他自由地表达自己喜欢的事情。 小孩子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是很有活力的。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爱好、擅长的领域,拓展他的潜力,最终也会有助于学习。 
     
     告诉孩子“说说你的想法!”让他积极、自由地表现自己,萃取出他的优点来吧。  
        
       05    
     懂得“忘我”  
     
     切实地感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有所帮助,就能恢复自我肯定的能力。  
    大部分孩子通过从父母那里得到的爱,从而拥有自信。但是,由于某些原因,有时侯也会导致孩子的自尊心很弱。即便如此,也不要放弃,因为自我肯定能力是可以恢复的。 
    我曾经也是个自我肯定能力不足的小孩。我是家里六个兄弟姐妹中的老四,三姐妹最小的那个,从小就一直被大人拿来和另外的美女姐姐、优等生姐姐作比较。因此,我一直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烦恼“自己真是个可怜的小孩”。 
     
    在我初中一年级时,转机突然降临。当时我刚开始参加义工活动,在活动现场遇到了很多不同背景的孩子们。他们有的身体有残障,有的是难民的孩子,还有些是在女童院或孤儿院里生活的小孩…… 
     
    这些和我同龄的孩子,在我从前无法想象的残酷环境中生活。看着他们,我才意识到自己是在多么优越的条件中长大,顿时明白自己的那些烦恼那么的微不足道。 
    之后我慢慢发现,自己变得开朗了,很有行动力,朋友也多了,人很积极。 
    那么为什么我能够恢复自尊心,变得相信自己了呢?我想,一定是因为当时的我“忘却了自己”。 
    所以 我会对自己的儿子们说“要尽情把自己内心的能量向外释”,告诉他们,“比起担心自己,要多考虑周围的人。不仅是指家人、朋友这些亲近的人,而是包括整个 社会 和世界哦。”  
        
       06    
     有颗感恩的心  
    我经常会和儿子们说起在参加联合国海外视察时遇到的一些孩子们的故事: 
     
     在苏丹,一个失去父亲后沦为儿童兵的十二岁男孩;  
     
     被母亲卖掉,从柬埔寨被带到泰国,被迫从事卖淫的十一岁女孩;  
     
     菲律宾街头流浪儿悲惨的每一天;  
     
     ……  
     
    好好跟孩子们说说这些故事,即便他们年龄尚小,也能了解到这些国外的孩子有多不容易。并且,也能切身感受到自己的幸运。 
     
     “如果忘却了感恩、感谢的心,不管多有钱都是个穷人。不管被多少人围绕都是个寂寞的人。”  
     
    一路以来,我都会和儿子们念叨这句话。而儿子们也很好地吸收理解了,“感谢有饭吃”、“感谢有水”、“感谢有电”、“感谢生命”,抱持一颗“托您的福”的感恩心,成长为不忘对周遭常怀感谢之情的孩子。 
    也许是因为我的这种教育,他们无论处于多么严峻的状况中,起码不会抱怨。而且也没有太多物欲。 
     
        
       07    
     不被金钱控制  
     
    在我家,基本上不会给孩子自由使用的零花钱,就连送礼物也是一年两次而已。一次是圣诞节圣诞老人送的,剩下的就是孩子过生日时从爸爸妈妈那里得到的礼物。 
     比起买玩具给孩子,我更愿意教他们一些动手动脑的 游戏 。 从幼儿期开始我就经常和儿子们一起身体力行地玩了不少 游戏 ,如 “干瞪眼” 啦,“红灯绿灯,停!”啦,面对面站好用手互推对方的“互推相扑”啦,另外还有轮流吟咏俳句的“俳句大会”,比赛谁知道的谚语更多的“谚语马拉松”等等。 
     
    我的儿子们自然而然地学会了不少不花钱就能玩耍的方法,结果变成了没有什么物欲的孩子。经常在玩具商店看见哭着喊着要大人买玩具的小孩,而这种情况在我家从来没发生过。 
     金钱所买不到的爱情、友情、温暖、回忆,能够丰富自己的人生。这个道理有没有尽早告诉孩子,他们对于金钱的感受也会大相径庭。  
        
       08    
     有“出头”的勇气  
     和大家不一样,其实是一种恩赐。 社会 需要能够自由表达的人才。  
    我觉得在亚洲 社会 中,有一股这样的风潮,认为“处于平均水平最为妥当”。太过显眼的话会引人侧目,看上去很自满。也许孩子们也会无意识地自我防备起来,认为“乖乖的,不惹眼最好”。 
    但是,“任何事情都不能打乱日常节奏,看综合能力定胜负”这样的老思想已经过时。今后的时代,寻求的是与众不同的思想。这个世界每天都在期待全新事物的产生,需要的是通过自由想象表达,创造与众不同的新潮流的人才。 
     
    想要成为这样的人,关键在于无惧他人目光,释放自己的内心。如果一个人没有自信,无法做到这一点。在学校里做着与别人不一样的事情,即使被欺负、被嘲笑,也能重视自己“个性”的孩子,可以说正是如今这个世界寻求的人才。 
     我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轻易迎合别人为了让别人喜欢自己,歪曲自己意见而妥协的人。我一直告诉孩子们,“不要变成‘大树底下好乘凉’的人,就算被打击,做个‘出头鸟’也要好得多。”  
        
       09    
     不惧怕失败  
     失败绝非坏事。害怕失败而不敢行动,才是最坏的事。  
    “即使失败了,把它看做走向下一阶段的一个必经步骤就行。任何事自有其用意。” 
    “只要把‘如何将失败转化为成功的原动力’作为课题就行。 
    我都是这样教 育儿 子们的。 
    事实上,在我三个儿子上的美国高中“撒切尔学校”和老师进行升学讨论时,三个孩子都被老师说过这样的话:“分数还差了一点,可能比较难考进斯坦福大学。有几个科目的考试都没考好嘛……” 
     
    听完老师的话,儿子们的干劲非常猛。向自己不擅长科目的老师询问自己的弱项,然后拼命学习,在最后学期提高了成绩,成功被录取。可以说,正是之前一次考试的失败,点燃了他们挑战的激情。所以说,如果真的听从了升学指导老师的建议,我想我的儿子们也就进不了斯坦福大学了吧。 
     
        
       10    
     选择最难走的路  
     “迷茫的时候,选择最难走的那条路。”  
    这是我父亲留给我的话。我觉得这句话非常有用也教给了自己的儿子们。 
     
    比如,还有作业没做完,但是想看电视的时候,哪样比较难呢?当然是写作业。这么一想就不会迷茫,做完作业再看电视。 
    又比如,“目标是考上斯坦福,还是其他随便什么大学?”孩子有这个迷惑的时候,因为斯坦福大学更难考,因此选择以斯坦福为目标。 
     
    像这样若是选择难走的路,就不得不付出相应更多的努力。但从结果上来看,也能进一步提高自己。在不知道该不该道歉时,更难的一方是进行道歉,于是选择主动道歉。 
     始终保持向上姿态,挑战自我,这是成为世界通用型人才的重要动机。  
    敢于挑战难事,即使身处恶劣环境也能忍耐,向着成功的目标不断顽强努力。这种精神准备的基础,我想就是源自我父亲的那句教诲:“在做重要抉择时,始终选择最难走的那条路。” 
        
       11    
     懂得报恩  
     人都是互相照应、互相帮助着生活的。  
    日本家庭教育中有个非常典型的教诲:“不给他人添麻烦”。但是,我觉得这个教诲如果搞错了一步,就会给孩子带去错误的价值观。所以我认为这句话说得不够充分。所谓“不给他人添麻烦”,意思也就等同于“现在也没有给别人添麻烦”一样。然而实际情况却是,人从出生那天开始,就是在大家互相照应下生存的。 
     
    如果要教导孩子关于添麻烦的问题,本应这么说更好:“ 人都在互相照应着,在互相谅解的基础上生活着。因此,要对周围的人抱有感谢之情,有所报答。 ” 
    话说回来,“添麻烦”到底是什么呢? 我想,一般是指:“令他人感到不快”、“伤害他人”、“盗取他人物品”、“做犯法的事”,类似这样的事情吧。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可能会理解错“添麻烦”的定义。 
    因此,我都是这么教育自己儿子的:“人都是互相照应着生活的。并且大家也都在互相帮助,所以一定要对周围的人表达感谢和感恩。” “趁自己还有余力的时候,要多帮助别人。 
     

三个孩子全部送进斯坦福,她认为从小应培养孩子这11种品格

4. 《50个教育法,我把三个儿子送入了斯坦福》小结

斯坦福是那所超越哈佛美国录取率最低的大学,陈美龄把家里的三兄弟全部送进了斯坦福,真厉害!怎么做到的?秘诀是什么呢?我们看看她写的这本书就知道了。《50个教育法,我把三个儿子送入斯坦福》,陈美龄著。这本书一共有六章,50个方法。
  
 第一章、身为家长的8个觉悟
  
 作者从八个方面来告诉家长,作为家长,我们该做什么?1、教育妈妈宣言,父母给孩子最大的礼物就是教育。教育要从何时开始呢?就是从怀孕期开始,怀孕期就要设计好,如何去教育孩子?如何在胎教、婴幼儿时期、学龄前,孩子都要贴身照看,妈妈尽可能多的和孩子待在一起,给孩子满满的母爱。2、夫妻之间确定好教育方针,关于孩子的教育方针,夫妻间必须达成一致。孩子进入学校,家长尽量参加孩子所有的学校活动,孩子教育上要花费大量精力,夫妻间的通力合作必不可少。3、家长承担教育的全部责任,作者始终坚信教育的全部责任在于家长,学校和老师只是重要的伙伴,孩子的教育基本上所有的责任都应该由家长承担。4、倾注无限的爱,人类在成长过程中感受到爱才会信任他人,相信别人也就会相信自己。5、记住,永远以孩子优先,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行动、你会更轻松。在婴幼儿时期,孩子的身体和大脑急速发育,大人要尽可能配合孩子,调整自己的生活节奏,多抱孩子,多陪孩子。6、不斥责,尝试适当表扬,抓住孩子做错事不放,只会驻场他们的恶习。每个孩子一定拥有一些优秀之处,让我们给予适当表演,拓展这些优点的无限潜能。7、绝对禁止体罚,无论发生什么事情,绝对不能进行体罚,体罚是最差劲的教育方法。8、不要期望如朋友般的亲子关系,对父母毫无敬意、感谢的孩子,是不会受任何人信赖的。
  
 第二章,教育的11个目标。9、拥有梦想,孩子的工作就是做梦。教育就是教育孩子如何做梦。10、能自我肯定不要拿孩子和别人比较,别人就是别人,自己就是自己教育。11、内心从容,内心从容的孩子会为他人着想,重视自己;内心不从容的孩子,会产生嫉妒心歧视心。教育孩子做自己就行了,要相信自己,你的潜力无限大,让我们一起拓展自己的长处吧。12、能发展自我才能,不要浪费孩子潜藏的可能性。父母必须仔细观察自己的孩子,而且重要的是无论孩子做什么都要津津有味地看着,周围环境,如果给予孩子的行为以肯定和鼓励,孩子就会越来越有信心,多多表现自己。通过这样的做法,可以让孩子发展自我个性与才能。13、懂得“忘我”,切实感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有所帮助,就能恢复自我肯定的能力。14、有颗感恩的心,如果没有这样的感恩心,不管多有钱,都是个穷人,不管被多少人围绕,都是个寂寞的人。15、不被金钱控制,金钱买不到的爱情、友情、温暖。教育孩子,从他们用金钱买不到的东西开始,即使我们没有钱,还会有很多快乐,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16、有“出头”的勇气,我们和大家不一样,其实是一种恩赐,社会需要能够自由表达的人才。想要成为这样的人,关键在于无惧他人目光,释放自己的内心。17、不惧怕失败,失败绝非坏事,害怕失败,不敢行动才是最坏的事。“如何将失败转化为成功的原动力”作为课题,明白失败的意义的那一刻,也就明白事情发生的意义所在。18、迷茫的时候,选择最难走的路,始终保持向上姿态的挑战者精神,是成为世界通用型人才的条件。19、懂得报恩,人都是相互照应,相互帮助着生活的。
  
 第三章,想要赋予孩子的15种力量。20、脑力:培养出好奇心旺盛,做事积极、不胆怯的孩子,幼儿时期的丰富经历不可缺少。就算为了不埋没孩子的潜力,也要让他们多看、多听,多接触、多与人相处,多见见世面。21、阅读理解能力:想让孩子喜欢学习,第一步就让孩子爱上看书。22、集中力:无论做什么事?如果没有集中力,就不能高效率完成学习,也是同理。提高孩子们的集中力,可以和他们一起做各种游戏,进行一些时间长、需要耐心的活动,集中力将得以提高。23、想象力:想象力丰富的孩子,他的创造力也会提高,想要把孩子培养成能为这个世界提供新创意,新事物的人,全速运转想象力的训练也很必要。24、跨国界理解力:中国庆祝世界各地的传统节日,使孩子感受不同文化的精彩。25、学习能力,让孩子学习新事物,是给大脑提供的盛宴,给头脑补充的维生素,如果能不断给予孩子有趣新颖的信息,他们自己就会懂得学习的乐趣所在。26、健身、强心力:给孩子们吃一些营养均衡的多品类食材,每天要为他们制作各种各样的菜,基本上不让他们吃冷冻食品和碳酸饮料,为他们提供新鲜安全的食材。27、判断力:向孩子提问,让其把握状况、作出抉择,使孩子对结果负责。从孩子小时候起就不断坚持这样的训练,再需要下重大决策时,就会显示其有用之处了。28、提问能力:经常发问的孩子思虑周全,会成长为能够独立思考的孩子,因此父母无论再忙,绝对不能认为孩子提问是件麻烦的事,面对孩子的问题,希望各家长始终抱着认真、仔细的态度予以回复。29、倾听、陈述意见的能力:从孩子小时候起,只要大人谈话他们在场,一定会让孩子参与大人的谈话,让孩子加入谈话培养期,倾听交流的能力。30、觉察力,亲子间相互作“今日汇报”,对孩子的学习很有帮助。做汇报的时候,孩子会回顾自己的一天,回想起一天之内发生的事情。进行整理后,再表达,对以后写报告来说也是一项不错的训练。31、笑的能力:在育儿过程中,希望孩子不要忘了“幽默感”,给予孩子们许许多多的欢笑,让他们切实感受到活着真棒,每天的生活好开心。32、自制力:孩子上高中之前是大脑发育活跃的事情,一律不让他们碰依赖性较高的电子游戏和漫画。33、随机应变能力。人生中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根据周围的情况,能够随机应变的将自己该做的事情安排好,这样的人不会错失任何好机会,我能遇到怎样的困难,都能跨过去。34、质疑能力:对事物抱有疑问,因为这会转化好奇心,从而衍生为兴趣,进一步探究。让孩子拥有怀疑信息真实性的眼力,质疑力也是保护其自身的一种手段。
  
 第四章,培养好学孩子的九个方法:35、给孩子说明上学的理由,上学校是为了自己的未来必须去做的事情,能够有上学的机会,是很幸运的。36、“上下够不着”最是辛苦,即使自己再忙,当儿子们问我关于学习上的问题时,我绝不会说“等一等”,“现在很忙”,即使正好做饭,我也会立即把火关了,对孩子说:“要问什么呀?”然后当场回答他。为了培养出能够快乐学习的孩子,这样每天不断的努力,很有必要。37、陪孩子做作业,直到上初中为止,而子们的作业在他们上初中之前,我都尽可能陪着他们做。比起检查学习成绩,不如和孩子一起享受学习乐趣。38、拓展擅长的就能提高不擅长的。拓展擅长的范围,觉得“我能行”,从而拥有自信,那么孩子在不擅长的领域也会主动学习。39、如何取得好成绩?如果想得到100分,就要拿出120分的力气。40、让孩子喜欢上考试和学习。要培养不惧怕考试,爱上学习的孩子,最重要的就是在背后给予孩子支持,让他能充分理解上课内容,享受学习的乐趣。41、英语必须会。学会了英语,孩子的世界一瞬间变得广阔。42、以音乐、艺术和运动完善人性。只会学习,但素养不够,也无法被认同为博学多才之人。43、熟练应用互联网。告诉孩子互联网有着便利和危险的两面性。
  
 第五章:应对青春期孩子的六个提示:44、使孩子理解荷尔蒙的构造。焦躁,不耐烦,并不是自己的错,也跟父母和社会无关,却是因为荷尔蒙。45、确认自我身份。确立了自我身份的孩子,每天的生活都能感觉到意义,能够带着目标度过人生。46、无差别歧视之心,希望孩子认可不同,欣赏多样性。47、恋爱是重要的人生经验。喜欢别人乃自然之事,要教会孩子爱护自己和他人。48、共同讨论人生哲学难题。与父母一同烦恼,一起聊聊人生奥秘,这对青春期的孩子很有必要。49、吵架后始终要直面交流。亲子关系有了隔阂,请用行动表达对孩子的爱。
  
 第六章:往斯坦福大学的道路。50、不要因为学费问题而放弃。利用奖学金制度,上斯坦福也并非遥不可及。

5. 4.30《50个教育法:我把三个儿子送入斯坦福》

4.30读书打卡
  
  
 读完《50个教育法:我把三个儿子送入斯坦福》
  
 陈美龄,当年她与邓丽君、翁美玲齐名,都长相甜美,嗓音动人。因为14岁那年⾃弹⾃唱参加义卖活动募集善款,凭借⼀曲《Circle Game》意外⾛红,歌声甜美,一笑就露出两颗虎牙,令人印象深刻。80年代,陈美龄结婚生子,工作重心转移到香港和日本。就在所有人觉得她就要如此当一个一线歌星之时,陈美龄离开香港去加拿大的多伦多大学攻读“儿童心理学”,之后又拿到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教育学博士学位。同时,陈美龄生下3个儿子,她的三个儿子全部考入斯坦福本科。
  
 陈美龄对孩子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让我很佩服,一个歌手不仅懂得教育孩子的重要性,还不断学习好的教育方法,以孩子为重,同时经营好家庭,事业真的很厉害。谁说工作忙就没办法照顾好孩子呢?作为父母我们不仅要爱孩子,还要学习如何正确地爱,怎样的教育方法才是恰当的。
  
 今天还读了一部分《虎妈战歌》,个人感觉更喜欢陈美玲的教育方法。
  
 而且家长不同,环境不同,孩子也各不相同,一个方法好并不一定适应所有孩子,所以家长还是要在学习一些育儿知识后,根据自己和孩子的情况,慢慢摸索适合的教育方法。

4.30《50个教育法:我把三个儿子送入斯坦福》

6. 把3个儿子都送进斯坦福,母亲坦言:注重哪几个能力,少说哪几个“不”?

把3个儿子都送进斯坦福,母亲坦言:注重哪几个能力,少说哪几个“不”?斯坦福大学建于1885年,至今已有134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着位的民办大学,在世界上高校排名中一直首屈一指,可以这么说可以考上斯坦福大学的学生们,在同年龄人中考试成绩一向是引领者。
如同国内清华、北大一样,家里有一个孩子可以考上名牌大学应该算是十分不容易的事情,但有一户人家,却把3个孩子都送进了斯坦福大学,这种文化教育结论,让不少人对3位高才生父母的教育之道形成了巨大的探索欲望。终究即便孩子天资非凡,但如果欠缺较好的父母具体指导,也难以成材。
三兄弟的妈妈陈美玲在一次访谈中,讲述了自己这20多年的教学经验,在她看来,需多重视3个能力的塑造,与此同时少说2个“不”,针对孩子的发展拥有至关重要的功效。

3个能力:
1、自我肯定能力:陈美玲觉得许多孩子针对接触新事物,觉得惧怕乃至排斥,根本原因是儿时接纳的生活环境,一般是否定的。每每父母拿他人进行比较,或是拿孩子不擅长的事情,一遍遍的反复或者催促时,常会让孩子造成:“我真可以不可以?”这种消极悲观。
自我肯定能力是培养大量发展潜力,可以敢拼敢冲的前提条件,让孩子充斥着对新事物的信心,一样在学习方面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能力。

2、好奇心研究能力:“好奇心是解决问题发源”。充裕的探索欲望可以成为孩子们探索和发现处理的驱动力:天为什么下雨?雨为何大小不一?诸多和现实结合的难题,其实都可以运用书本上的专业知识来回答,然而这不仅要获取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学好去提问问题,然而这必须孩子保持好奇的研究能力。
3、学会思考能力:陈美玲觉得思索是一个孩子成长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不论是看待学习中的难点,或是未来步入社会后面对这些挫败,都要单独的探索能力。
许多家长喜爱直接把孩子的诸多难题,一手斩获处理,可是这样的方法会慢慢地让孩子放纵自己的探索能力,对个人发展趋势,百害而无一利。

少说2个“不”
1、“以后就不能够”:针对孩子而言,针对很多事全是一时兴起,而大多数兴趣爱好的逐渐,就来源于一开始的兴趣爱好、好奇心。可是父母有时处在各种各样顾忌,通常会得出批评的回答,而这样的回答,相当于应该是孩子的兴趣爱好的一种扼杀。
2、“说的不对”:小孩子会有很多的难题,在他的认识世界里,回答很有可能和现实相差太大。因此当孩子有一些童真童趣的答题时,父母必须的是正确引导、毫无疑问,而非一次次的看答案否认,造成对解决问题造成排斥,阻拦孩子的高速发展。

7. 你怎么让三个孩子上斯坦福的?


你怎么让三个孩子上斯坦福的?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