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放开防疫政策了吗

2024-05-19 18:01

1. 国家放开防疫政策了吗

优化调整新冠疫情防控措施不是放开、“躺平”
光明网 2022-11-15 06:36
对密切接触者管理措施调整为“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不再判定中风险区……这些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措施是近期舆论焦点。11月10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公布了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二十条措施(以下简称“二十条措施”),二十条措施是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以下简称“第九版防控方案”)的完善。

2020年武汉暴发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以来,我国一共发布了九版防控方案。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王丽萍说,每一次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都是十分审慎的,每一项措施的优化,都经过了反复研判、科学论证,这是基于我国人口规模巨大、脆弱人群数量多、医疗资源总量不足且分布不平衡等特点所作出的决定。

减少2天隔离时间可省出约30%集中隔离资源 

国家放开防疫政策了吗

2. 防疫政策要放开吗

2020年初,全国出现了口罩事件,一时间人心惶惶,很多人都被传染了,国家组织专业的医疗团队,精心为感染的病人治疗,使他们能够康复出院。如今国内的口罩事件走向了稳定的发展态势,国家逐步完善各项措施,保障当前阶段取得的显著成果。
      有消息传出,国家会逐步放宽相关防疫措施,那么具体是如何规定的呢?口罩影响还时常反复出现,还是提醒人们,出行时还是要做好防护工作,保障个人的健康和安全,家庭药箱也应当多准备些药物,以备不时之需。
一、逐步放开相关防疫措施如今国内口罩事件偶有反复,国家相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相关疾病进一步传播和蔓延。      各个省市建立了一套完善的防疫系统和防疫机制,在面临突发事件时,可以有效应对危机,解决相关问题,国内发展形势渐趋稳定。      国内部分地区放宽了防疫措施,缩短了隔离期限,部分地区将隔离时间由14天改为了7天,同时次密接人员不需要进行隔离,进一步缩小了隔离人群的范围。国家相关部门调整防疫范围,采取精准防控的措施,对可能感染的地区,采取点对点,针对性隔离的方案。
我国医疗机构采取的是分级诊疗的治疗措施,根据感染者的不同患病情况,为他们分配不同的隔离病房,采取不同的诊疗措施。      采取这项措施,可以起到针对性治疗,节约医疗资源的效果。除此之外,国家储备了大批医疗资源,能够在病毒出现时,及时将这些资源运往全国各地。      不仅如此,我国还将大量的医疗资源运往国外,支援其他国家的相关防疫工作。很多人看到国家逐步放宽相关防疫措施后,开始担心,政策放开了,口罩事件会不会再次复发和蔓延。其实国家采取有效的管控措施,采取针对性的具体解决机制,并逐步放宽相关政策,恰恰是有利于防疫工作的。
国家优化相关防疫措施,逐步放开相关机制,面对这种社会情况,社会群众应当珍惜现有的防疫成果,采取谨慎的态度,      保护好自身的安全。外出时戴好口罩,注意防护,与人保持安全距离,同时在中准备好充足的医药物品,以便可以应对突发危机。二、家庭药箱中应该准备好哪些药物呢?医药用品对于应对口罩事件是十分重要的,药物可以帮助人们缓解病情,治疗疾病,在情况危急的时候,药品甚至可以挽救人的性命。      在药物紧缺的时候,有的药甚至炒到了上万元,因此,在家中多备些药品,总是有备无患的。
在家中药箱里首先要准备好新冠口服药,我国已上市的新冠口服药有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      这种药品可以有效地治疗新冠肺炎等疾病,降低死亡率,但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相关药品价格较为昂贵,一盒药高达2300元。为了降低用药成本,可以选择用连花清瘟胶囊替代,这种药也有治疗新冠肺炎的作用。其次,我们还要多准备一些感冒药。      感冒药有很多实际用处,可以帮助我们治疗头痛,缓解鼻塞等病情,其中常见的感冒药有布洛芬,复方制剂感冒药等药物。这些药品都能够有效地缓解病情,在药店也很容易购买到。      家中有老人和小孩的家庭更应该多准备些感冒药,老人和小孩的抵抗力较弱,很容易被传染,患上感冒,在家中多准备些药物,是十分有必要的。如果家中有曾经患过高血压,糖尿病的病人,家中的药箱里还应该多准备些治疗慢性病的药物。
三、家庭药箱的作用家庭药箱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难免会遇上些小毛病,在家中准备些药品,可以帮助我们缓解病情,减轻病痛。      如果患上突发疾病,家庭药箱中的药品甚至可以救命。除此之外,领小孩外出时,还要准备一些消毒和治疗外伤的药品。
这些药品尽量准备得充足些,口罩事件仍然严峻,      领小孩外出时需要多注意些,及时消毒,以免被传染感染上新冠肺炎。总结      目前,口罩事件发展局面较为稳定,国家相关部门逐步放开防疫政策和防疫措施,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应该提高警惕,在家中多准备些药品,以备不时之需。对于这件事情,你有什么看法呢?

3. 防疫政策放开了吗

12月4日至5日,浙江各地相继发布优化调整疫情防控相关措施的通告,明确不再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实行“愿检尽检”,乘坐地铁、公交,进入公共场所,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不再扫“场所码”。      冬夜里的通告,令人颇感振奋。      天目新闻记者从5日凌晨起陆续探访了杭州东站、地铁站、公交车站、美食街、药店,见到了东站工作人员撤走摆在进站口的“场所码”,听到了公交司机大声告诉乘客上车只需出示健康码,感受到了周一早高峰地铁站安检口通行速度明显加快......我们生活的世界,正在快速回血,迸发出更为勃勃的生机。      冬天之后,便是春天。纵观这一切,我们发现,疫情防控相关措施的优化调整,其实并非“一时之间”,而是因时因势作出的科学调整。
      12月5日0时30分左右,杭州东站一名工作人员接通知撤走一批“场所码” 王嘉楠 摄当下“步伐”恰逢其时      12月4日22时47分,“宁波发布”率先推送了《宁波市优化调整疫情防控相关措施通告》,明确了不再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进入公共场所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不再扫“场所码”、通过药店购买“四类”药品的人员不再要求核酸检测和赋码促检等一系列重要举措,并明确该措施自12月5日开始施行。      随后,杭州、温州、台州、绍兴、湖州、嘉兴、金华、衢州、舟山、丽水都及时推送了相关通告,消息一夜之间传遍全省。      很多人都用“一时之间”来形容此次优化调整,但事实上,疫情三年来,我们对新冠病毒的认知和了解一直在不断加深,对疫情的预防控制举措也一直在不断优化。所以,疫情防控措施的优化调整,绝不是“突然转向”“一蹴而就”,而是水到渠成,科学决策,源于优化疫情防控二十条措施和第九版防控方案的精准指导,基于对当前疫情发展态势的科学研判,更来自于三年来每一次实战经验的总结提炼。      以杭州为例,据不完全统计,从今年4月28日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起,到12月5日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通告发布,明确不再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200多天的时间里,核酸检测频次有过不下五次的调整,最短48小时,最长7天,其中,最频繁的一轮调整出现在6月25日至7月10日之间。半个月内,杭州的常态化核酸检测频次先是从72小时延长至7天,又从7天调整回72小时。与之相对应的,是7月1日至10日,杭州报告新冠病毒感染者8例,明显高于此前报告病例数,且病例轨迹涉及杭州多区公共场所。      这种被网友称为“仰卧起坐式”的动态调整,恰恰反映出地方政府在疫情防控中的“绣花针功夫”——及时调整,适时优化,本就是科学抗疫、精准防控的题中之义。      浙江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副所长孙继民就此次优化调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实际上12月4日晚上发布的政策是浙江省防疫政策的进一步优化和调整。新冠肺炎发生以来,我们的防疫政策一直在调整、完善和优化,防控方案发了九版,诊疗方案也发了九版。前段时间又出了“二十条”以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核酸检测实施办法》等四个文件,体现了 “走小步不停步”的思想。      并且,截至2022年12月4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44429.5万剂次。      所以,当下这一优化调整措施看似突然,实际上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结合浙江本省现阶段的防疫形势,基于奥密克戎病毒致病力的减弱、疫苗接种的普及、防控经验的积累、民众的健康意识和素养明显提升,经过科学、清晰的研判后,主动作出的最优解。      因此,当下的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恰逢其时。
      12月5日起,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再需要扫“场所码” 于诗奇 摄优化调整并非简单“躺平”      12月4日午夜至12月5日凌晨,浙江省各市正陆续发布优化调整疫情防控相关措施的通告。天目新闻记者也在12月5日0时起,于杭州东站、地铁公交等重要公共场所,直击管理人员移除“场所码”的第一现场。面对政策的调整,各主要涉及部门单位毫不犹豫落实执行,亦随即涌动。      至12月5日早晨,人们迎来新的一天的同时,更重新迎来了久违的“用户体验”——浙江的公共交通体系和各大公共场所,在上车或进入前,都会被工作人员提醒只需要出示健康码,不必再扫“场所码”。      这赢得了大众拍手叫好——防疫举措优化调整更加科学和精准,将有效减少过度防疫带来的非必要损失,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方便民众正常生活。      而细读通告就能发现,优化调整防疫措施,并不是“放开”,更不是所谓的“躺平”。      孙继民就表示,调整之后充分体现了“人民至上”的理念,这次优化和调整是个别环节进行一个调整,绝对不是躺平,也不是完全的放开。      首先,关乎“一老一小”等重点人群的养老院、福利院、中小学、幼儿园这些特殊场所,仍须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扫“场所码”,防疫措施没有松。      其次,通告倡导符合条件的群众尽快接种疫苗,60岁以上人群“应接尽接”,进一步巩固人群免疫屏障。      最后,通告中也请广大群众继续落实规范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做好“手卫生”等个人防护措施,当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杭州市疾控中心主任赵刚也指出,虽然奥密克戎感染者绝大多数为无症状或者是轻症患者,但是我们仍然要保持警惕,更应该关注和保护“脆弱人群”。有基础性疾病、高龄和没有接种疫苗的人群如果感染了奥密克戎变异株,仍然可能会出现一定比例的重症,因为他们没有预存的免疫保护或产生的免疫力不够。      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优化调整政策是为了方便人们工作生活,为了更好地平衡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但我们目前面对的防疫形势依然艰巨,任何“放飞自我”、心存侥幸,都是对自己和他人的不负责任。
      通过药店购买“四类”药品的人员不再要求核酸检测和赋码促检 许伊雯 摄面对变化无需过度担忧      这几天来,国内不少城市都已经发布了优化调整疫情防控的相关措施。但三年抗疫之路走下来,不免让很多人在面对接下来逐步恢复正常的生活时,有所顾虑和问题。所以正当大众越来越轻松的出入公共场所,一个个现实问题也随之被抛出。      比如,核酸结果的有效期还是72小时吗?过期后健康码会变色吗?往返外地出行还需要报备吗?出火车站和高速路口还要登记吗......很多贴合生活的未确定答案,在一开始多少让人们有些不知所措。      但以上这些,还都是生活层面的,随着各主管部门不断推出相应举措,一切都将恢复如往。真正产生影响的,是人们对于新冠病毒的心理层面担忧。一个显著的体现,就是关注到此前网传的“囤药清单”“新冠吃药顺序图”等信息后,不少人开始大量购买相关药品进行囤药。      确实,这场疫情暴发至今已持续了三年,超出了人们的预料。可面对病毒,我们也真的不必过度担心。      常话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在防控战略更稳定成熟、防控手段更灵活精准的同时,我们对奥密克戎变异株也已经更为了解。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邀请呼吸危重症专家、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童朝晖在12月5日称,国际和国内监测数据证实,奥密克戎变异株及其进化分支的致病力和毒力相比原始株和德尔塔等变异株明显减弱。从国内这段时间来看,各个省市的报道,无症状加轻型的在90%以上。奥密克戎变异株引起重症和死亡的比例明显低于之前原始株和关切变异株,这既是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特点,也与人群接种疫苗免疫水平提高和国家采取的积极预防策略有关,“与2009年全球流感流行时期相比,目前奥密克戎变异株导致肺炎或者重症、危重症的比例相对较低。作为一个临床医生的角度,现在的奥密克戎和那会儿我们的流感比,它导致肺炎或者甚至说重症或者危重症的比例比流感还低。”      同时,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病科主任盛吉芳表示,浙江已制定好分级诊疗方案,危重症患者将有相应的重症监护室。孙继民也表示,接下来浙江省也会根据一些形势和病毒株的流行病学特点,进行防控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和升级。      12月5日,天目新闻记者走访杭州多家药店看到,货架上的“四类”药品齐全,大众关心并希望购买的相关药物,供货充足。      所以,防疫新形势下,我们到底是更安全还是更危险了?答案显而易见。我们又该如何保护自己      不过度担心,并不等于不需要进行必要的自我保护。      对于此次优化调整疫情防控相关措施,孙继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坦言,不再开展全员核酸检测之后,意味着我们周围人群可能出现阳性感染者的风险在增加。那么,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成为了大众关注的焦点。      第一个疑问,就是我们可以把新冠和感冒或流感画约等号吗?      对此赵刚表示,目前来看,新冠肺炎病毒感染的症状和流感症状存在一定的相似性,比如发热、咽痛、咳嗽、腹泻等等,但还不能确切地把两者等同起来,如果出现了类似症状,还是需要及时就诊,由医务人员来进行准确诊断。      浙江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凌锋指出,对于普通人来说,继续保持勤洗手、戴口罩、留距离、不扎堆等良好卫生和社交习惯。合理膳食,结合个人情况适当锻炼,及时补充水分,开窗通风时注意保暖,根据气温及时增减衣物。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外出就餐注意错峰,使用公筷公勺。并且,关键的一点是做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监测,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严格做好个人防护,及时就近前往发热门诊就诊。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病科主任盛吉芳说,感染早期会出现乏力、咽痛、咽干、咳嗽咳痰,小部分人会出现腹泻、味觉嗅觉障碍。如果不幸感染病毒,没有症状,可居家隔离和健康监测。如果有症状,出现发热,可使用镇痛解热类药物,如果有咽痛、咳嗽咳痰等上呼吸道症状,可以使用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颗粒)、疏风解毒胶囊(颗粒)、塞来昔布等药物来缓解上呼吸道症状。如果持续高热,咳嗽严重,需及时到医院就诊。
      12月5日上午,不少市民还是在进行必要的核酸检测 许伊雯 摄      此外,“一老一小”无疑是最受大众关注的。      天目新闻记者从杭州疾控中心了解到,积极接种新冠疫苗不仅能有效保护个人健康,降低重症率和死亡率,也有助于早日构建群体免疫屏障。要做到做到“应接尽接”,尤其是老年人免疫力低,往往有基础性疾病,更应当重点防护。      数据,或许更能说明问题。      日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工作组组长郑忠伟表示,截至目前,60岁以上人群疫苗第一剂接种率已超过90%,但仍有2800万人尚未接种第一剂疫苗,有约3700万人没有完成加强针接种。老年人特别是80岁以上的老人,如果接种3剂疫苗,死亡风险为1.5%;接种一剂疫苗,死亡风险为7.16%;一针疫苗不打,感染后的死亡风险则大概是14.7%。      那么,新冠疫苗尚未覆盖3岁以内婴幼儿,那么在当下,如何避免孩子感染病毒?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急诊内科主任王荃在接受采访时称,家长应首先做好疫苗接种,减少非必要外出、居家定期通风并做好日常消毒、保证营养、备一些适合儿童服用的退烧药、口服补液盐等,但不建议家里过多存药,更不要只凭经验给药,“从我们目前看到的病例来看,多数新冠病毒感染患儿是轻症,主要采取对症治疗并加强护理。家长不必过度焦虑。”      总之,在抗击疫情第三年的冬天,我们正在不断走出疫情给我们带来的阴霾,公共场所里,一张张被撤下的“场所码”,预示着,一个新的春天,即将到来

防疫政策放开了吗

4. 抗疫补助发放规定

抗疫补助发放标准文件      抗疫补贴标准      由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的通知称,为参与社区防控工作的专职城乡社区工作者适当发放临时性工作补助,并为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社区志愿者适当发放补贴。      一、抗疫支持防护救治      1.取得政府规定标准的疫情防治临时性工作补助和奖金免征个人所得税;      2.个人取得单位发放的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医药防护用品等免征个人所得税。      二、抗疫支持物资供应      1.对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生产企业全额退还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      2.纳税人提供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运输收入免征增值税;      3.纳税人提供公共交通运输服务、生活服务及居民必需生活物资快递收派服务收入免征增值税;      4.对疫情防控重点物资生产企业扩大产能购置设备允许企业所得税税前一次性扣除;      5.对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组织进口的直接用于防控疫情物资免征关税。      三、抗疫补贴标准      1、补助对象及标准分为: 对直接接触排查病例或确诊病例,诊断、治疗、护理、医院感染控制、病例等工作相关人员,按照每人每天300 元予以补助      2、 对直接参与疫情防控的其他医务人员和防疫工作者,按照每人每天200元予以补助

5. 抗疫补贴如何发放

疫情补助金领取条件如下:      2022年疫情补助金领取条件和标准每个地区都不一样,并不是全国统一实施,也不是每个地方都有的。      1.2022福建泉州疫情补助金领取条件及标准最新:      补助条件:对于受疫情影响,暂时找不到工作又得不到家庭支持的生活困难外来务工人员和因实施管控等原因,暂时滞留的,且没有基本生活费用的临时困难人员。      补助标准:3000元以下。      2.2022山西太原疫情补助金领取条件及标准最新:      补助条件: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中的新冠肺炎患者,无法复工复产、灵活就业人员和因探亲、旅游等原因滞留市造成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不受户籍限制,可先行救助,后补办手续。

抗疫补贴如何发放

6. 防疫政策是不是放开了

疫情发酵了三年。      俗话说,大疫不过三年,但这次的病毒      相当棘手。      三年了,我们还被它所深深地影响着。      我们大多已经疲惫。三年了,身体和心灵都受到了不小的煎熬。      不少人希望放开疫情管控,重回疫情前的生活状态,      尽情呼吸新鲜的空气。      国家定调了,疫情防控将不会放开,也就是不能“一放了之”。      那些想着放开的人估计要失望了,做好继续配合国家打赢这场疫情攻坚战的准备。
      新华社为此特意撰写文章:抗疫需要耐心、细心,更要有爱心;“精准免检”也是精准防控;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坚持第九版,落实二十条;以快制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      此文章的发布表明,国家疫情防控将不会一味放开,我们的生活短期内还难以回到疫情前的生活状态。      在未来,国家的疫情防控将延续      二十条规定,进行所谓的“精准防控”。      疫情持续了三年,三年里,病毒发生了变异,人们的心态也随之改变。      不少人认为,病毒的致病力已经弱了,是时候恢复生活常态了。持这个观点的人不在少数。      张文宏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张文宏医生是医学专家,疫情期间,他因直白坦诚的观点走红网络。      张文宏称,在做好个人防护、公开场合戴口罩的前提下,是时候回归到正常的生活了,让老百姓的生活回归安定。
      张伯礼院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病毒的致病力已经减弱,只是它的传播能力变强了。疾控专家也对此观点表示赞同。      鉴于我国老龄化人口严重,超过2.5亿人以上,几岁的孩童数量更加庞大,病毒的传播力又强。国家最终决定还是继续要防控而非放开,一起熬过这个冬天。      这个消息令很多人感到失望不已。      很多人身上承载着不小的压力,他们宁愿走出大门,走向街道,哪怕和病毒面对面。他们一方面心里压抑着。      封控在家,无法出小区,甚至无法出家门,这和人天性向往外面的世界是背道而驰的。      短期内人为了身体健康,会努力配合,长期来看,可能会造成内心极大的压抑感无法排出,郁结于心,长久以来,心灵可能陷入抑郁的状态中,渴望获得自由。另一方面是现实给予的压力。      很多人身上背负着房贷、车贷,养父母和孩子的重担。如果一旦封在家里,无法上班,没有收入,同时每天又要支出,这些现实像一座座大山一样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也有不少人赞同继续防控,不能轻易放开。这些人的理由很简单,为了老人和孩子着想。      “哪个人的家庭里没有老人或孩子呢?”这是他们的理由。      无论如何,国家已经决定不会就此躺平。国家疾控局也给出了明确的目标,一定要精准防控,不能长时间的封控小区,影响人们的生活。
      有些地方也已经逐渐地放松了防疫标准,比如广东。      广东省省长表示,坚持精准防控,支持符合条件的密接者进行居家隔离,降低疫情对老百姓生活的影响。
      目前来看,不少老百姓对疫情确实已经丧失了耐心。他们厌烦隔离,害怕隔离对自己的生活产生影响。还有更令他们感到迷惑的是,这样的生活何时是尽头呢?      三年已经过去了,在三年内我们都团结一致,共同抗击疫情,但疫情却一次次地袭来,此轮疫情更是来势凶猛,这是压倒不少人神经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们的老百姓,明事理,懂大局,尽力百分百配合疫情防控。但对疫情的防控要持续到何时呢?是一年、三年还是五年?我们已经抗击了三年的时间,接下来还要进行几年的抗争,那时很多人的精神可能会走向崩溃。正像张文宏医生所说的,如果还不回归到正常的生活状态中,不少人的精神会崩溃的。
      人的精神承压能力像一根弹簧,具有一定的收缩性。      当外界的重量压在弹簧上,弹簧会收缩。如果这个重量在一定时间内离开,弹簧还会立马回弹到原来的程度,但如果这个重量持续地压在弹簧上,即使放开,弹簧也很难恢复到原来的形态。并且如果外界持续给予更大的重量,那这个弹簧就会收缩得更加严重,最终可能导致弹簧没有弹性,那时也就是人精神崩溃的时候。      现在来看,疫情防控无论是之前的有地方“一封了之”,还是进行精准防控,它们都像一个物体的重量一样,无论这个物体是轻些还是重些,都将压在人的精神弹簧上,使弹簧收缩,人就无法真正的回归到健康的精神上。      这也是许多人赞同放开的原因,因为弹簧都有回归到原始长度的本能。
既然继续防控,希望在未来的疫情防控中,各个地方真正的能做到以老百姓至上,切实地回应老百姓的需求,了解老百姓的呼声,与老百姓同呼吸,共命运。我们中华民族的老百姓都极为善良。他们有耐心,懂配合,让人省心。我们一起努力,让我们的老百姓都过得更好,生活得更舒适,再也看不得他们流泪了。

7. 抗疫补助发放标准

法律分析:关于2021疫情国家规定补贴,由于疫情期间,一线医护人员,以及防疫工作者,付出很大的努力,坚守在一线。对此,国家对这些人员进行补贴。根据2021年疫情补助政策,只对两类人发放补贴。第一类是参加疫情防治工作的医务人员和防疫工作者。对于直接接触待排查病例工作相关人员,中央财政按照每人每天300元发放的补助;对于参加疫情防治的其他医务人员和防疫工作者,中央财政按照每人每天200元予以的补助,都可以享受免税政策。第二类是参与疫情防控人员。对于第一类人员范围之外,参与政府布置疫情防控任务的人员,取得按照省级及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标准发放的临时性工作补助和奖金,也可以免征个人所得税。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第五十九条 国家将传染病防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将传染病防治工作纳入本行政区域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第六十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按照本级政府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传染病预防、控制、监督工作的日常经费。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传染病流行趋势,确定全国传染病预防、控制、救治、监测、预测、预警、监督检查等项目。中央财政对困难地区实施重大传染病防治项目给予补助。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行政区域内传染病流行趋势,在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项目范围内,确定传染病预防、控制、监督等项目,并保障项目的实施经费。
第六十一条 国家加强基层传染病防治体系建设,扶持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染病防治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城市社区、农村基层传染病预防工作的经费。
第六十二条 国家对患有特定传染病的困难人群实行医疗救助,减免医疗费用。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等部门制定。
第六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储备防治传染病的药品、医疗器械和其他物资,以备调用。
第六十四条 对从事传染病预防、医疗、科研、教学、现场处理疫情的人员,以及在生产、工作中接触传染病病原体的其他人员,有关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采取有效的卫生防护措施和医疗保健措施,并给予适当的津贴。

抗疫补助发放标准

8. 防疫补贴为什么还不发

由于各个地方政策不同,有些地方并没有关于疫情防控人员补助资金,也没有给任何防疫人员发放疫情补助,只是疫情防控指挥部统计上报了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基层人员名单,不存在扣除疫情补助的情况。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四十二条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力量,按照预防、控制预案进行防治,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必要时,报经上一级人民政府决定,可以采取下列紧急措施并予以公告:(一)限制或者停止集市、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二)停工、停业、停课;(三)封闭或者封存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食品以及相关物品;(四)控制或者扑杀染疫野生动物、家畜家禽;(五)封闭可能造成传染病扩散的场所。第四十五条传染病暴发、流行时,根据传染病疫情控制的需要,国务院有权在全国范围或者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权在本行政区域内紧急调集人员或者调用储备物资,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以及相关设施、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