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共有几个方面军

2024-05-17 16:30

1. 红军共有几个方面军

红一、红二、红四三个方面军。红一方面军是中央红军,红二方面军由红二、六军团组成,贺龙、肖克、关向应等;红四方面军是张国焘、徐向前陈昌浩领导的。其他还有红二十五军及陕北刘志丹的红军。

红军共有几个方面军

2. 红军长征几个方面军

  红军长征四个方面军。
  第一支是中央红军(后改称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0月10日由江西的瑞金等地出发,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西的吴起镇(今吴旗县),行程达二万五千里;
  第二支是红二十五军(后编入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1月16日由河南罗山何家冲出发,1935年9月15日到达陕西延川永坪镇,同陕甘红军会师,合编为红十五军团,行程近万里,最早到达陕北的一支红军 。
  第三支是红四方面军,于1935年5月初放弃川陕苏区,由彰明、中坝、青川、平武等地出发,向岷江地区西进,1936年10月9日到达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行程一万余里;
  第四支是红二、红六军团(后同红一方面军第三十二军合编为红二方面军),于1935年11月19日由湖南桑植刘家坪等地出发,1936年10月22日到达会宁以东的将台堡,同红一方面军会师,行程两万余里。

3. 红军共有几个方面军

有三个方面军
 
红一方面军:第一、三、五、七、八、九军团(长征前)。
红二方面军:第二、六军团,第三十二军(原九军团)(二、四方面军会师时)。
红四方面军:第四、九、三十、三十一、三十三军(一、四方面军会师前)。
 
备注:
红四方面军在鄂豫皖根据地时,包括第四、二十五军,后四军转移开辟川陕苏区,二十五军留在鄂豫皖,后来长征至陕北与红二十六、二十七军会师,组编为红十五军团。
红军长征前,红七军团首先转移至闽浙赣根据地,与当地红十军合编为红十军团,组成抗日先遣队,由方志敏领导。

红军共有几个方面军

4. 红军时期有几个方面军

  红军长征四个方面军。
  第一支是中央红军(后改称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0月10日由江西的瑞金等地出发,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西的吴起镇(今吴旗县),行程达二万五千里;
  第二支是红二十五军(后编入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1月16日由河南罗山何家冲出发,1935年9月15日到达陕西延川永坪镇,同陕甘红军会师,合编为红十五军团,行程近万里,最早到达陕北的一支红军 。
  第三支是红四方面军,于1935年5月初放弃川陕苏区,由彰明、中坝、青川、平武等地出发,向岷江地区西进,1936年10月9日到达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行程一万余里;
  第四支是红二、红六军团(后同红一方面军第三十二军合编为红二方面军),于1935年11月19日由湖南桑植刘家坪等地出发,1936年10月22日到达会宁以东的将台堡,同红一方面军会师,行程两万余里。

5. 红军长征有几个方面军?

  红军长征四个方面军。
  第一支是中央红军(后改称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0月10日由江西的瑞金等地出发,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西的吴起镇(今吴旗县),行程达二万五千里;
  第二支是红二十五军(后编入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1月16日由河南罗山何家冲出发,1935年9月15日到达陕西延川永坪镇,同陕甘红军会师,合编为红十五军团,行程近万里,最早到达陕北的一支红军 。
  第三支是红四方面军,于1935年5月初放弃川陕苏区,由彰明、中坝、青川、平武等地出发,向岷江地区西进,1936年10月9日到达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行程一万余里;
  第四支是红二、红六军团(后同红一方面军第三十二军合编为红二方面军),于1935年11月19日由湖南桑植刘家坪等地出发,1936年10月22日到达会宁以东的将台堡,同红一方面军会师,行程两万余里。

红军长征有几个方面军?

6. 红军时期有几支方面军

红军时期方面军有3个。红1、2、4方面军。

红军时期,不属于3大方面军建制,独立与三大军团之外的军团和军一共有10个:
红十军团  · 红十军  · 红二十八军  · 红二十九军  · 红三十四军  · 红一军  · 红二十三军  · 红二十四军  · 红十一军  · 红十九军  · 红七军

7. 红军时期各方面军实力

1.红一方面军:
1934年10月长征开始时兵力86,000余人,1936年10月红军3大主力会师时剩30,000余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之一,1930年6月19日,由红四军,红三军,红十二军在长汀南寨广场正式整编而成。
2.红二方面军:
1934年8月第6军团西征时9,700余人,1936年10月红军3大主力会师时13,300余人,由红二军团、红六军团和红三十二军组成,它们分别创建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湘鄂西、湘赣、湘鄂赣和中央革命根据地。
3.红四方面军:
1935年5月嘉陵江战役后80,000余人,1936年10月红军3大主力会师时33,000余人。红军时期歼敌88万,为第一,共计走出700多位开国将领。

扩展资料中国工农红军是中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简称“红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
1928年5月25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决定,全国各地工农革命军正式定名为红军。1930年后,又逐渐改称中国工农红军。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根据中共中央同国民党政府达成的协议,主力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在江西、福建、浙江、广东、湖南、湖北、河南、安徽8省13个地区坚持斗争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工农红军

红军时期各方面军实力

8. 中国工农红军有几个方面军

四个。分别为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三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
1、红一方面军。1930年8月24日,红一军团和红三军团在湖南浏阳永和会师,组成红一方面军(也称中央红军)。
2、红二方面军。原为红二、六军团,1935年接中央命令编为红二方面军,后来和四方面军会师后编成中还包括九军团和三十三军一部整编为三十二军(和四方面军的九军区分)。总指挥贺龙,副总指挥萧克,政治委员任弼时,副政治委员关向应。
1936年7月,红二、六军团到达甘孜与四方面军会师,奉命组成红二方面军,并将原属一方面军的三十二军(三十二军就是原一方面军的九军团)编入。
3、红三方面军。1930年1月,中央军事部召开会议,决定统一全国红军的番号和编制,将几支较大的红军编为一至八军。4月15日,中央军委决定将红军按地域组成三个军团。
5月间,全国红军代表会议对该计划作了调整,决定组成四个军团,即三、四军为第一军团,二、六军为第二军团,五、八军为第三军团,十一、十二军为第四军团。
4、红四方面军。红四方面军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927年黄麻起义后成立的红七军,黄麻起义失败后余部以后发展成红11军31师。加上在六霍起义和商南起义中诞生的红32师和红33师改编成红1军。
1930中红15军与红1军合并成红四军,军长为邝继勋,政委曾中生,参谋长徐向前。1931年11月,以红4军和红25军正式成立红4方面军。四方面军总指挥为徐向前,政委为陈昌浩,政治部主任为刘士奇。

扩展资料:概述:
红一方面军:第一、三、五、七、八、九军团(长征前)。
红二方面军:第二、六军团,第三十二军(原九军团)。(二、四方面军会师时)
红四方面军:第四、九、三十、三十一、三十三军。(一、四方面军会师前)
红四方面军在鄂豫皖根据地时,包括第四、二十五军,后四军转移开辟川陕苏区,二十五军留在鄂豫皖,后来长征至陕北与红二十六、二十七军会师,组编为红十五军团。
红军团长征前,红七军团首先转移至闽浙赣根据地,与当地红十军合编为红十军团,组成抗日先遣队,由方志敏领导。
南方游击队改编为新编第四军:
南方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1937年10月,中国共产党根据同国民党达成的协议,决定将江西、福建、广东、湖南、湖北、河南、浙江、安徽八省的红军游击队分别集中,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
任命叶挺为军长,项英为副军长,张云逸为参谋长,袁国平为政治部主任。1938年1月,新四军军部成立。
下辖四个支队:第一支队,陈毅任司令员,傅秋涛任副司令员;第二支队,张鼎丞任司令员,粟裕任副司令员;第三支队,张云逸兼任司令员,谭震林任副司令员;第四支队,高敬亭任司令员。新四军随即开赴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工农红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