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可计提的减值准备的资产计提减值的总结

2024-04-30 10:47

1. 常见的可计提的减值准备的资产计提减值的总结

1.应收账款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2.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3.长期股权投资: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4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5.持有至到期投资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6.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常见的可计提的减值准备的资产计提减值的总结

2. 常见的可计提的减值准备的资产计提减值的总结

1.应收账款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2.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3.长期股权投资: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4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5.持有至到期投资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6.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怎么计算的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怎么计算的

4. 资产减值准备怎么计提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对资产计提八项减值准备,其分别是:
  对应收帐款和其他应收款等应收款项计提的坏帐准备;
  对股票、债券等短期投资计提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对长期股权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等长期投资计提的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对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库存商品等存货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对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以及对专利权、商标权等无形资产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和委托贷款的委托贷款减值准备。
  除了货币资金、应收票据、预付帐款、长期待摊费用等外的资产均计提了相应的减值准备。
一般计提时会计分录如下: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存货跌价准备   
     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委托贷款减值准备

5. 对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认识

  2006年初,我国正式公布了新会计准则,并准备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正式实施。在这场会计准则的历史性变革中,资产减值准备变革成为了理论界备受关注的焦点。新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从2007年开始计提后不能冲回,只能在处置相关资产后,再进行会计处理。这主要是为了防止企业利用减值准备的计提和冲回来调节利润,也反映了会计准则的制定本身就是一种博弈。

  一、资产减值准备的实施现状

  我国2001年颁布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尽管企业已经普遍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要求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但是由于准则对具体情况界定的不明晰,在计提具体内容上没有明确的计算程序,因此留给企业很大的选择空间。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增加当期费用,减少资产,减少当期利润。如果少计或不计资产减值准备就会减少当期费用,增加资产,从而虚增当期利润。目前,八项准备中频繁被部分企业当作调节企业利润粉饰会计报表的主要是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及长期投资减值准备这几项。以下笔者试对这四项进行浅析。

  (一)坏账准备。由于会计准则允许企业可以对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自行确定,对于那些资产较好,会计核算规范的企业来说确实可以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使财务报告更能真实的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反之,只能成为部分企业调节财务状况的工具。调增计提比例,就会增加当期费用,减少利润,还可以减少当期纳税。

  (二)存货跌价准备。由于准则允许企业对存货的跌价准备进行单个或分类计提,对发生存货计提情况的判断由企业自行决定,又不免给一些企业空隙可钻。

  (三)短期投资减值准备。由于准则规定企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按投资总体、投资类别或单项投资计提跌价准备,给了一些企业灵活选择的空间,使部分企业通过对计提方法的选择——总体、类别和单项,达到左右利润的目的。

  (四)长期投资跌价准备。从会计处理的角度上看,长期投资有成本法和损益法两种。一般情况下,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无控制、无共同控制且无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成本法核算;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权益法核算(一般情况下投资比例不低于20%即可采用权益法)。权益法要求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的当期损益要计入当期的“投资收益”,因此部分企业就根据自身的利益对被投资企业的投资比例在20%上下随意变动,以达到控制利润的目的。

  二、对资产减值准备存在问题的相关分析

  (一)资产减值准备的确认与计量难度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关键是确定资产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我国采用的是经济性标准,只要资产发生减值,即当资产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时,就予以确认,然而,要合理确认各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有较大的难度。一是我国目前资产信息、价格市场机制尚不健全,使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缺乏依据;二是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入账后,由于技术更新、市价下跌等原因,会发生价值贬值,对其确认和计量远远超出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需多个部门协同认定,甚至需要企业外部的专业评估机构才能认定。不仅难度大,而且时间往往滞后于会计信息披露时间。

  (二)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标准的多重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了应当全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条件和不能全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条件,至于如何计提、计提比例是多少,则完全由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判断,这对会计人员的判断分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企业管理当局粉饰财务报表和经营成果提供了可能,因而计提是否真实合理不易确定。同时由于实行连续两年亏损将ST处理、三年连续亏损将暂停上市及退市的规定,一些亏损公司便充分甚至过度利用会计政策,在亏损一年后的第二年,往往会不提或少提资产减值准备,以争取盈利避免ST处理,而一些三年连续亏损的公司则在最后一年大幅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希望借助这种“一次性处理”的做法,获取公司最终盈利的可能和恢复上市的机会。

  (三)可变现净值、可收回金额计算的复杂性。存货可变现净值、短期投资市价、长期投资可收回金额、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等资料是企业确认和计量资产减值准备的基础。其中可变现净值、可收回金额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其结果会因人而异。可收回金额中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确定需要预计未来一定期间现金流入量和贴现率,而贴现率是一个十分不稳定的因素,导致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弹性过大,使计提不仅缺乏衡量标准,而且缺乏制约手段。同时资产减值准备再确认缺乏权威性。企业外部人员对企业的资产性态、使用价值知之甚少。因此,注册会计师、证券监管机关、审计机关等部门对企业确认的减值进行再确认缺乏权威性。
  三、对资产减值准备问题的几点思考

  资产减值准备是一把“双刃剑”。新企业会计准则虽然规定了部分减值准备不能冲回,只能在处置相关资产后,再进行会计处理。但该规定并未能完全封死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主通道,因为新准则并未明确针对存货、短长期投资等项目的减值准备能否冲回的问题。鉴于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借鉴国际会计准则。此次颁布的新准则就体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然而我们在借鉴国际会计准则解决技术层面的同时,还应当结合我国的国情,考虑我国的资产管理条例,在尚未正式引入现金产出单元(CGU)概念前,重新审视各项减值准备的计提要求。对于没有现成出售价格可供参考又不能直接产生现金流的的资产不计提减值准备。当这些资产实际已发生减值时可通过缩短折旧和摊销年限的方式反映这类资产的价值损失,也是解决当前随意计提减值准备的一种途径。

  (二)转变对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认识。新企业会计准则关于资产减值准备的规定较之过去有了很大的完善。然而,对于企业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转变对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认识。许多企业对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实施存在着抵触情绪,企业少计提或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现象普遍存在。企业出现了有确凿证据表明已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长期挂账、已停用若干年的设备价值还在资产负债表中作为盈利能力指标核算的现象。还有人认为,可以用计提折旧来代替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因而,转变这种不正确地认识也是当务之急。

  (三)建议关注股改方案中有业绩承诺、股权激励机制,同时减值准备占净资产比例高的公司。它们有可能在2006年将跌价准备冲回,进行盈余管理。上市公司将所计提减值准备的转回,只是对以前业绩的重述或修正而已。由于季报、中报不需要注册会计师出具审计意见,因此,上述公司的确可以比较容易地在2006年的季报、中报中对相关资产的减值准备进行调整。但这只是会有助于投资者重新认识那些前期超额计提的公司的资产质量而已。

  (四)加强对资产减值准备的审计。资产减值准备项目具有内容特殊、金额较大、情况复杂等特点,在该特殊项目的审计实务过程中,应由专业理论知识比较扎实、职业经验较为丰富的注册会计师编制审计计划及相应的审计工作底稿。当注册会计师依据审计证据所估计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于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列士有差异时,应判断差异是否合理,如认为不合理,应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

对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认识

6. 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是资产吗?

呵呵,确实,会计科目"资产减值准备"是属于资产类科目的.也就是它确实符合资产的定义的.
但是你所问的不属于企业的资产,也是对的.因为会计要素里的"资产"与实际生活中的"资产"其实是有出入的.下面让我来给你讲解资产减值准备为什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资产
你知道为什么要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么?比如你的资产初始确实时的成本为100万.过了几年之后由于种种因素,你的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也就是可以为你产生经济利益流入的资产价值为80万.那么根据"资产"的定义,剩下的20万是不能为你产生经济利益流入啦,也就是不能再作为"资产"来确认.但是这20万并不是真的没了,会计讲究谨慎性原则,因此把这20万放到另外一个科目里也就是"资产减值准备".你看这个名称是"准备",随时准备的意思嘛.所以其实这20万实际上还是你的资产呀,它还是真实存在的.只是为了以防万一,我们先把它放到了另一个科目里.
希望对你有帮助

7. 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在处置资产时 怎么做会计出来?

企业根据资产减值等准则确定资产发生的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工程物资——减值准备”、“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商誉——减值准备”、“贷款损失准备”、“抵债资产——跌价准备”、“损余物资——跌价准备”等科目。 
企业计提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贷款损失准备等后,相关资产的价值又得恢复,应在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内,按恢复增加的金额,借记“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贷款损失准备”、“抵债资产—— 跌价准备”、“损余物资——跌价准备”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在处置资产时 怎么做会计出来?

8. 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在处置资产时 怎么做会计出来?

资产计提的八项减值准备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对资产计提八项减值准备,其分别是:
  
1.对应收帐款和其他应收款等应收款项计提的坏帐准备;
  
2.对股票、债券等短期投资计提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3.对长期股权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等长期投资计提的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4.对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库存商品等存货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5.对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6.对专利权、商标权等无形资产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7.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8.委托贷款的委托贷款减值准备;
  
除了货币资金、应收票据、预付帐款、长期待摊费用等外的资产均计提了相应的减值准备。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